材料磨损与耐磨材料(第2章ppt课件)3精要

上传人:vosvybf****vycfil... 文档编号:241325431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磨损与耐磨材料(第2章ppt课件)3精要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材料磨损与耐磨材料(第2章ppt课件)3精要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材料磨损与耐磨材料(第2章ppt课件)3精要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篇第一篇 材料磨材料磨损基基础Chapter1:材料的磨材料的磨损Chapter2:固体表面固体表面结构与接触特性构与接触特性Chapter3:材料的磨材料的磨损机理机理1第一篇材料磨损基础2Chapter 2:固体表面固体表面结构与接触特性构与接触特性2.1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2.2固体表面的表征方法固体表面的表征方法2.3物体接触与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接触面积2.4固体表面固体表面结构构2Chapter2:固体表面结构与接触特性32.1 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不仅是金属,凡是固体其表面形貌都很复杂。这是因为任何机器零件的表面都要留下其加工制造工艺过程所产生的痕迹。如铸件表面,金属在铸型中凝固时留下的粗糙的表面;锻压件表面留下金属成型过程中压力加工的表面;机械加工零件表面留下的机加工刀痕,切屑分离时的塑性变形等。32.1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不仅是金属,凡是固体其表42.1 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所有这些都造成零件的实际表面与理想的绝对光滑的、平整的表面存在有一定的几何形状的误差,如下图所示。这种形状误差可分为三类:固体表面几何形状误差1形状误差;形状误差;2波纹;波纹;3粗糙度粗糙度42.1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所有这些都造成零件的实际表52.1 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1)(1)宏观几何形状误差宏观几何形状误差:即表面形状误差。对于平面,用不直度和不平度表示,对于圆柱面,用不圆度,椭圆度、不圆柱度等表示,如图所示,表示形状误差。固体表面几何形状误差1形状误差;形状误差;2波纹;波纹;3粗糙度粗糙度52.1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1)宏观几何形状误差:即62.1 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 固体表面几何形状误差1形状误差;形状误差;2波纹;波纹;3粗糙度粗糙度(2)(2)表面波纹度表面波纹度:零件表面周期性重复出现的一种几何形状误差。波纹度有两个重要参数,即波高和波距。波高Hb表示波峰和波谷间的高度差,波距Lb表示相邻两波形对应点的间距,如图所示。波纹度的变化会影响零件的实际支承表面的面积,从而影响磨损。62.1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72.1 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3)(3)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是指比表面波纹度更微观尺度上的几何形状误差。通常是指毫米尺度以下范围内表面凹凸不平的情况,而波纹度的波距较长,一般在1-10毫米范围。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指标一般采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 Ra a、微观不平度微观不平度十点平均高度十点平均高度R Rz z及轮廓均方根偏差轮廓均方根偏差R Rq q.72.1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8Chapter 2:固体表面固体表面结构与接触特性构与接触特性2.1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2.2固体表面的表征方法固体表面的表征方法2.3物体接触与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接触面积2.4固体表面固体表面结构构8Chapter2:固体表面结构与接触特性92.2 固体表面的表征方法固体表面的表征方法2.2.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如下图所示是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轮廓中心线m-m的距离(y1,y2,yn)绝对值总和的算术平均值。其数学表达式为:或92.2固体表面的表征方法2.2.1轮廓算术10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固体表面表征方法2.2.2微观不平度十点平均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平均高度Rz它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5个最大的轮廓峰高(绝对值)的平均值和5个最大轮廓谷深(绝对值)的平均值之和,如下图所示:其数学表达式:102.2固体表面表征方法2.2.2微观不平11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固体表面表征方法2.2.3轮廓均方根偏差轮廓均方根偏差Rq 它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偏距的均方根值。其数学表达式为:112.2固体表面表征方法2.2.3轮廓均方根12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固体表面表征方法NOTE!上述三种参数仅反映表面高度方向的粗糙度,但不能反映表面峰、谷轮廓的斜度和其出现频率的情况。为了克服这一点,可采用表面轮廓在水平方向的参数和二维参数来补充评定表面的形貌:1.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2.轮廓单峰平均间距轮廓单峰平均间距S122.2固体表面表征方法NOTE!上述三种参13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固体表面表征方法(1)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均间距Sm,它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在中线m-m上间距pmi的算术平均值,如图所示。pmi为含有一个轮廓蜂和相邻轮廓谷的一段中线长度。反映表面峰、谷轮廓的斜度。132.2固体表面表征方法(1)轮廓微观不平度的平14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固体表面表征方法(2)轮廓单峰平均间距轮廓单峰平均间距S,它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轮廓的单峰间距Pi的平均值,见下图所示。反映表面单峰出现的频率。142.2固体表面表征方法(2)轮廓单峰平均间距S15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固体表面表征方法2.2.4轮廓支承面曲廓支承面曲线 它表示表面轮廓上各微凸体沿高度分布的情况,也可以反映出摩擦表面磨损到某一定程度时,支承面积大小。表面上微凸体的高度分布支承面曲线如图所示:其中:P为轮廓最高峰点至截线间的距离。P0为最高峰点至最深谷的距离152.2固体表面表征方法2.2.4轮廓支承面曲16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固体表面表征方法l轮廓支撑面曲线可用作图法求得,它是在取样长度l内,作任一平行于中线m-m的线与轮廓相截后得到的各段截线长度之和与取样长度l之比。即:其中:P为轮廓最高峰点至截线间的距离。P0为最高峰点至最深谷的距离162.2固体表面表征方法轮廓支撑面曲线可用作图法求17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固体表面表征方法轮廓支承面曲廓支承面曲线表示表面轮廓上各微凸体沿高度分布的情况,反映出摩擦表面磨损到某一定程度时,支承面积大小。该参数对研究摩擦表面的接触状态和表面耐磨性有重要作用。其中:P为轮廓最高峰点至截线间的距离。P0为最高峰点至最深谷的距离172.2固体表面表征方法轮廓支承面曲线表示表面轮廓18课内题:课内题:请画出轮廓支承面曲线,并说明摩擦表面特征请画出轮廓支承面曲线,并说明摩擦表面特征18课内题:19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固体表面表征方法NOTENOTE:上述表征固体表面形貌的参数只能反映:上述表征固体表面形貌的参数只能反映被测表面某一截面上的形貌。为了反映固体表被测表面某一截面上的形貌。为了反映固体表面上某一区域的全部形貌,近年来开始研究表面上某一区域的全部形貌,近年来开始研究表面的三维形貌,即在面的三维形貌,即在x x、y y表面上描绘出形貌轮表面上描绘出形貌轮廓后,再使被侧表面相对于轮廓仪测头在廓后,再使被侧表面相对于轮廓仪测头在z z轴轴方向移动一个微小的距离,然后再测出一条表方向移动一个微小的距离,然后再测出一条表面轮廓线,这样就可以得到由一组间隔很密的面轮廓线,这样就可以得到由一组间隔很密的轮廓线组成的三维形貌图,如下图所示:轮廓线组成的三维形貌图,如下图所示:192.2固体表面表征方法NOTE:上述表征固体表面202.2 固体表面表征方法固体表面表征方法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202.2固体表面表征方法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21Chapter 2:固体表面固体表面结构与接触特构与接触特性性2.1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2.2固体表面的表征方法固体表面的表征方法2.3物体接触与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接触面积2.4固体表面固体表面结构构21Chapter2:固体表面结构与接触特性222.3 物体接触与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接触面积2.3.1 2.3.1 物体摩擦表面接触特点物体摩擦表面接触特点 对于所有固体的真实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当两个凹凸不平的固体表面相接触时,并不是整个表面都接触,只是凸起的微峰之间形成接触点,当两者的距离足够近,会产生原子的作用力。接触点以外区域表面间的原子不存在作用力,因为两表面是被完全隔开。这种接触具有不连续性和不均匀性不连续性和不均匀性。见下图所示:222.3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积2.3.1物体摩232.3 物体接触与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接触面积接触面积可分三种接触面积可分三种:名义接触面积名义接触面积:由物体表面接触的外部尺寸决定,以An表示,Ana x b232.3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积接触面积可分三种:242.3 物体接触与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接触面积轮廓接触面积轮廓接触面积:物体接触表面凸峰被压扁的部分构成的面积,如上图中虚线所包围的面积,以Ap表示;实际接触面积实际接触面积:物体真实接触的面积,如上图中虚线包围的各小黑点面积的总和,以Af表示。242.3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积轮廓接触面积:物体接252.3 物体接触与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接触面积l 因此:两物体表面接触时,实际接触面积只是名义接触面积的千分之几甚至万分之几。这样即使作用在整个接触面积上的载荷F很小,但接触点上的应力却很大,随着F的增加,接触点上的应力逐步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s,便产生塑性流动,因而增大接触面积和接触点数,此时应力并不增加。当Ar和s乘积等于载荷F时,接触点上的塑性流动停止。由此鲍登和泰博鲍登和泰博提出以下公式:252.3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积因此:两物体262.3 物体接触与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接触面积当时他们认为表面微峰顶部的曲率半径r很小,所以接触应力很容易达到s而产生塑性变形。但后来许多实验证明:实际接触面积和表面粗糙度有关,即和微峰顶部曲率半径和微峰高度分布状况有关,表面间的接触变形不完全是塑性变形而有弹性变形部分。当载荷F增加时,表面接触变形y经历了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和完全塑性变形三个阶段,如下图所示。262.3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积272.3 物体接触与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接触面积272.3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积282.3 物体接触与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接触面积 在实际中,对摩擦面施加的载荷是重复加载的。微峰顶的曲率半径 r 经过摩擦和磨损后会显著地增大,如图所示如图所示:282.3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积292.3 物体接触与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接触面积 而且表面的微峰硬度会随着加载的进表面的微峰硬度会随着加载的进行不断增加行不断增加:表面的微峰硬度表面的微峰硬度在第一次加载后约提高5-15,多次重复加载后可提高20%-80%。因此,即使在初次加载时出现了塑性变形,但在重复加载(载荷大小不超过初始值)时塑性变形将逐步蜕变为弹性变形。292.3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积302.3 物体接触与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接触面积2.3.2两固体表面的两固体表面的实际接触面接触面积 在实际接触面积的大量实验中,总结出形成过程的一些特点:(1)由于表面祖糙度具有离散性,所以它们的接触也具有离散性;(2)实际的接触点不仅由塑性变形而且也有弹性变形所产生;(3)实际接触面积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接触斑点的平均面积几乎保持不变,而是接触斑点数量增加,所以实际接触面积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接触斑点的增加。302.3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积2.3.2两固体31Chapter 2:固体表面固体表面结构与接触特性构与接触特性2.1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固体表面的几何形貌2.2固体表面的表征方法固体表面的表征方法2.3物体接触与物体接触与实际接触面接触面积2.4固体表面固体表面结构构31Chapter2:固体表面结构与接触特性322.4 固体表面固体表面结构构2.4.1固体表面概念及固体表面概念及认识2.4.2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2.4.3晶体的表面晶体的表面结构构322.4固体表面结构332.4.1 固体表面概念及固体表面概念及认识固体表面是指固气界面或固液界面。固体表面是指固气界面或固液界面。它它实际上是由凝聚上是由凝聚态物物质靠近气体或真空的靠近气体或真空的一个或几个原子一个或几个原子层(0.510nm)组成,是成,是凝聚凝聚态对气体或真空的一种气体或真空的一种过渡渡.任何表面系任何表面系统都有自都有自发降低其表面能的降低其表面能的趋势。问题1:液体以什么:液体以什么样的方式降低表面能?的方式降低表面能?问题2:固体以什么:固体以什么样的方式降低表面能?的方式降低表面能?332.4.1固体表面概念及认识问题1:液体以什么样的34在表面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液体是以形成球形表面来力的作用下,液体是以形成球形表面来降低表面能,降低表面能,而固体由于而固体由于质点不能自由流点不能自由流动,只能借助于离子,只能借助于离子重排、重排、变形、极化并引起晶格畸形、极化并引起晶格畸变来降低表面能。来降低表面能。34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液体是以形成球形表面来降低表面能,352.4.1 固体表面概念及固体表面概念及认识材料的摩擦与磨损和它的表面结构有关。一般材料表面层的性质与整体性质之间可能有很大的差异,如金属材料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352.4.1固体表面概念及认识材料的摩擦与磨损和它的362.4.1 固体表面概念及固体表面概念及认识金属的最表层约有30厚的污染层,还有厚度约为3的气体吸附层和100左右的金属氧化层。金属表层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晶格歪曲变形以及最外层分子在熔化后骤然冷却而形成的微细结晶结构层,比金属基体要硬,这层结构称为硬化层。362.4.1固体表面概念及认识金属的最表层约有30372.4 固体表面固体表面结构构2.4.1固体表面概念及固体表面概念及认识2.4.2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2.4.3晶体的表面晶体的表面结构构372.4固体表面结构382.4.2 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1.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不均一性不均一性绝大多数晶体是各向异性的,这一性质也体现在不同方位的表面上。同种固体的表面性质会发生与制备或加工过程密切相关的变化。382.4.2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392.4.2 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u 晶体中晶格缺陷如空位或位错等也会在表面存在并引起表面性质的变化。u 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其表面被外来物质所污染,被吸附的外来原子可占据不同的表面位置,形成有序或无序排列。u 从原子尺度上,实际固体表面并非光滑,是凹凸不平的。392.4.2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晶体中晶格缺陷如空位40请问这些分别影响材料哪些层?请问这些分别影响材料哪些层?晶体是各向异性的。制备或加工过程。晶体中晶格缺陷如空位或位错。固体暴露在空气中,其表面被外来物质所污染。从原子尺度上,实际固体表面并非光滑,是凹凸不平的。40请问这些分别影响材料哪些层?晶体中晶格缺陷如空位或位错412.4.2 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2.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表面力场表面力场晶体中每个质点周围都存在一个力场。在晶体内部这个力场是对称的。但在固体表面,质点排列的周期性被中断,使处于表面上的质点力场对称性破坏,产生有指向的剩余力场,这种剩余力场表现出固体表面对其他物质有吸引作用(如吸附、润湿等),这种作用力称为固体表面力。412.4.2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2.固体表面的基本特422.4.2 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l 2.1化学力化学力u化学力本质是静电力化学力本质是静电力。主要来自表面质点的不饱和键,当固体表面质点和被吸附物间发生电子转移时,形成化学键,产生化学力。表面力主要可分为化学力化学力和分子引力分子引力(分别对应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422.4.2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2.1化学力表面432.4.2 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u当固体吸附剂利用表面质点的不饱和价键将吸附物吸附到表面之后,吸附剂可能把它的电子完全给予吸附物,使吸附物变成负离子(如吸附于大多数金属表面上的氧气);或,吸附物把其电子完全给予吸附剂,而变成吸附在固体表面上的正离子(如吸附在钨上的钠蒸气)。多数情况下吸附是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即在固体吸附剂和吸附物之间共有电子,并且经常是不对称的。432.4.2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当固体吸附剂利用表面质442.4.2 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l2.2分子引力分子引力范德华力又称分子引力,主要来源于三种力:定向作用力定向作用力(静静电力力):主要发生在极性物质之间,相邻两个极化电矩因极性不同而发生作用的力。诱导作用力作用力:发生在极性物质与非极性物质之间,诱导是指在极性物质作用下,非极性物质被极化诱导出暂态的极化电矩,随后与极性物质产生定向作用。442.4.2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2.2分子引力452.4.2 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分散作用力分散作用力(色散力色散力):主要发生在非极性物质之间,非极性物质是指其核外电子云呈球形对称而不显示永久的偶极矩。但就电子在绕核运动的某一瞬间,在空间各个位置上,电子分布并非严格对称,这样就将呈现出瞬间的极化电矩。许多瞬间极化电矩之间以及它对相邻物质的诱导作用都会引起相互作用效应,这称为色散力。452.4.2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分散作用力(色散力):462.4 固体表面固体表面结构构2.4.1 固体表面概念及固体表面概念及认识2.4.2 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固体表面的基本特征2.4.3 固体的表面固体的表面结构构462.4固体表面结构47表面力的存在使固体表面处于较高能量状态。但系统总会通过各种途径来降低这部分过剩的能量,这就导致表面质点的极化、变形、重排并引起原来晶格的畸变。对于不同结构的物质,其表面力的大小和影响不同,因而表面结构状态也会不同。2.4.3 固体的表面结构固体的表面结构47表面力的存在使固体表面处于较高能量状态。但系统总会通过各482.4 固体表面的固体表面的结构构2.4.1理想表面理想表面结构构2.4.2清清洁表面表面结构构2.4.3实际表面表面结构构 482.4固体表面的结构492.4.1 理想表面理想表面结构构如果把固体表面结构看成和体内相同,即体内的晶体结构不变地延续到表面后中断,这种表面称为理想表面。理想表面结构是理论上结构完整的二维点阵平面,l忽略了晶体内部周期性势场在晶体中断的影响,l忽略了表面上原子的热运动以及出现的缺陷和扩散现象,l忽略了外界对表面的物理化学作用等对晶体表面的影响,492.4.1理想表面结构如果把固体表面结构看成和502.4.1 理想表面理想表面结构构 d 这种理想表面作为半无限的晶体,体内的原子的位置及其结构的周期性,与原来无限的晶体完全一样。晶体的解理面可以认为是理想表面理想表面结构示意图502.4.1理想表面结构d这种理512.4 固体表面的固体表面的结构构2.4.1 理想表面理想表面结构构 2.4.2 清清洁表面表面结构构2.4.3 实际表面表面结构构 512.4固体表面的结构522.4.2 清清洁表面表面结构构晶体表面是原子排列面,有一侧无固体原子键合,形成了附加的表面能。从热力学来看,表面附近的原子排列总是趋于能量最低的稳定状态。达到这个稳定态的方式有两种:l一是自行调整,原子排列情况与材料内部明显不同;l二是依靠表面的成分偏析和表面对外来原子或分子的吸附以及这两者的相互作用而趋向稳定态,因而使表面组分与材料内部不同。522.4.2清洁表面结构532.4.2 清清洁表面表面结构构2.4.2.1 清清洁表面的特征表面的特征 清洁表面清洁表面是指不存在任何吸附、催化反应、杂质扩散等物理化学效应的表面。这种清洁表面的化学组成与体内相同,但周期结构可以不同于体内。晶体表面的成分和结构都不同于晶体内部,一般大约要经过46个原子层之后才与体内基本相似,所以晶体表面实际上只有几个原子层范围。532.4.2清洁表面结构2.4.2.1清洁表542.4.2 清清洁表面表面结构构严格地说,清洁表面是不存在任何污染的化学纯表面,即不存在吸附、催化反应或杂质扩散等一系列物理、化学效应的表面。因此,制备清洁表面是很困难的,而在几个原子层范围内的清洁表面,其偏离三维周期性结构的主要特征应该是表面弛豫表面弛豫、表面重构表面重构以及以及表面台表面台阶结构构。表面驰豫表面重构表面台阶542.4.2清洁表面结构严格地说,清洁表面是不存552.4.2 清清洁表面表面结构构1.表面台表面台阶台台阶表面不是一个平面,它是由有表面不是一个平面,它是由有规则的或不的或不规则台台阶的表面所的表面所组成。成。112111110(001)周期周期Pt(557)有序原子台阶表面示意图)有序原子台阶表面示意图552.4.2清洁表面结构1.表面台阶11256弛豫表面示意弛豫表面示意图2.表面弛豫表面弛豫(surface relaxation)由于固相的三维周期性在固体表面处突然由于固相的三维周期性在固体表面处突然中断,表面上原子产生的相对于正常位置的上、中断,表面上原子产生的相对于正常位置的上、下位移,称为表面弛豫。下位移,称为表面弛豫。LiF(001)弛豫表面示意图弛豫表面示意图 Li F0.1A0.35Ad0d2.4.2 清洁表面结构清洁表面结构56弛豫表面示意图2.表面弛豫(surfacerelax572.4.2 清清洁表面表面结构构l发生弛豫的原因生弛豫的原因晶体的三维周期性在表面处突然中断,表面上原子的配位情况发生变化,并且表面原子附近的电荷分布也有改变,使表面原子所处的力场与体内原子不同,因此,表面上的原子会发生相对于正常位置的上、下位移以降低体系能量。如右图所示,表面质点间的垂直距离为ds,与体内质点间距do相比有所膨胀。572.4.2清洁表面结构发生弛豫的原因582.4.2 清清洁表面表面结构构 表面结构弛豫表面结构弛豫 表面结构与体内基本相表面结构与体内基本相同,但点阵参数略有差异,同,但点阵参数略有差异,特别表现在垂直于表面质特别表现在垂直于表面质点方向上的法向弛豫。点方向上的法向弛豫。发生弛豫现象的原因是发生弛豫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表面质点受力的情况由于表面质点受力的情况不对称,它可以波及几个不对称,它可以波及几个质点层,而每一层间的膨质点层,而每一层间的膨胀(或压缩)程度可能是胀(或压缩)程度可能是不同的,而且越接近最表不同的,而且越接近最表层,变化越显著。层,变化越显著。582.4.2清洁表面结构表面结构弛豫59重构表面示意重构表面示意图3.表面重构表面重构(surface reconstruction)重构是指表面原子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重构是指表面原子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的周期性周期性不同于体内,但不同于体内,但垂直方向的层间距垂直方向的层间距则则与体内相同。与体内相同。d0d0asa2.4.2 清洁表面结构清洁表面结构59重构表面示意图3.表面重构(surfacereco602.4.2 清清洁表面表面结构构l重构后,在平行基底的表面上,原子的平移对称性与体内显著不同,原子位置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l表面重构与表面悬挂键有关,这种悬挂键是由表面原子价键的不饱和而产生的。当表面吸附外来原子而使悬挂键饱和时,重构必然发生。602.4.2清洁表面结构重构后,在平行基底的表612.4.2 清清洁表面表面结构构l表面结构和体结构出现了本质的不同。重构通常表现为表面超表面超结构构的出现,即两维晶胞的基矢按整数倍扩大,如图所示。612.4.2清洁表面结构表面结构和体结构出现了本62名称结构示意图特点弛豫表面最外层原子与第二层原子之间的距离不同于体内原子间距(缩小或增大;也可以是有些原子间距增大,有些减小)重构在平行基底的表面上,原子的平移对称性与体内显著不同,原子位置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台阶表面不是原子级的平坦,表面原子可以形成台阶结构几种清洁表面结构和特点比较几种清洁表面结构和特点比较(结构不同)(结构不同)62名称结构示意图特点弛豫表面最外层原子与第二层原632.4 固体表面的固体表面的结构构2.4.1 理想表面理想表面结构构 2.4.2 清清洁表面表面结构构2.4.3 实际表面表面结构构 632.4固体表面的结构642.4.3 实际表面表面结构构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经切削,研磨,抛光的固体表面似乎很平整,然而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可以看到表面有明显的起伏,同时还可能有裂缝、空洞等。残余残余应力力:机加工后,存在着各种残余应力。表面氧化,吸附和沾表面氧化,吸附和沾污加工硬化加工硬化层:金属材料经切削加工后在表层中形成加工硬化加工硬化层。642.4.3实际表面结构65名称结构示意图特点偏析表面原子是从体内分凝出来的外来原子化学吸附外来原子(超高真空条件下主要是气体)吸附于表面,并以化学键合化合物外来原子进入表面,并与表面原子键合形成化合物2.4.3 实际表面结构实际表面结构几种实际表面结构和特点几种实际表面结构和特点 (成分不同)(成分不同)65名称结构示意图特点偏析表面原子是从体内分凝出来662.4.3 实际表面表面结构构 金属材料在工业环境中被污染的实际表面金属材料在工业环境中被污染的实际表面示意图示意图662.4.3实际表面结构金属材料在工业环境中被672.4.3 实际表面表面结构构 此外,在金属表面层中还存在着物理、化学和应力缺陷。物理缺陷有金属结晶中的位错和空位等。例如,经过退火处理的金属,位错密度约为105-108cm-2(位错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位错线的总长度),而经过摩擦或冷加工后可增大到1012cm-2。化学缺陷有金属夹杂物以及金属结晶格子中存在有别的元素原子等。上述缺陷都可以成为产生磨损的应力集中源。672.4.3实际表面结构此外,在68思考思考题1.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表面形状误差表面形状误差 表面波纹度表面波纹度 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指标有哪些?理解其含义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指标有哪些?理解其含义及数学表达式及数学表达式.3.接触面积分为几种?分别是什么?接触面积分为几种?分别是什么?4.固体表面和固体内部的不同点主要是什么?固体表面和固体内部的不同点主要是什么?5.表面力可以分为哪些?包括哪些力?表面力可以分为哪些?包括哪些力?6.固体表面结构分为几类?理解各类表面结构固体表面结构分为几类?理解各类表面结构的内涵。的内涵。7.实际表面结构具有哪些特征?实际表面结构具有哪些特征?68思考题1.名词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