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课件

上传人:202****8-1 文档编号:241322737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7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经济生活》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收入与分配第七课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1.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 2.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按劳分配及其作用3.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4.4.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实现收入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分配公平的举措 5.5.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1.从知识的考查看从知识的考查看:重点考查收入分配方式和社会公平的维护。:重点考查收入分配方式和社会公平的维护。社会公平的维护经常与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社会公平的维护经常与宏观调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2.2.从试题类型上看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题聚: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重点,选择题聚焦于分配方式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材料题多立足生产、焦于分配方式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材料题多立足生产、分配、消费的关系,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分配、消费的关系,考查收入分配公平的维护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措施。影响及其措施。本课要注意区分的几个概念本课要注意区分的几个概念: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注劳动成果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公平与效率重公平的体现;公平与效率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1.生产决定分1考点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考点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1)(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的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相适应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2)(2)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3)(3)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1.1.是什么是什么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制度。2.2.客观依据和必要性客观依据和必要性考点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1)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2决定决定生生产产力力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产品如产品如何分配何分配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有制共同发展(所有制)(所有制)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分配制度)决定决定决定决定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归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谁所有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产品如何分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31 16060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单一的按劳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促成的变迁。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A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B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C C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D D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影响分配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此题考查影响分配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故促成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故D D正确。正确。A A、B B、C C都不是根本原因。都不是根本原因。【答案】【答案】D D160多年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4考点二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必要性及作用考点二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必要性及作用含义含义基本基本内容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客观客观必然必然性性作用作用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展。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地位地位按劳分配是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中个人消费品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分配的基基本原则本原则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是实行按劳分配的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考点二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必要性及作用含义基本内容在公有制5正确理解按劳分配正确理解按劳分配(1)(1)这这里里所所讲讲的的分分配配是是狭狭义义的的分分配配,其其分分配配的的性性质质是是社社会会主主义义的的分分配配原原则则,范范围围是是在在公公有有制制经经济济中中,分分配配的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不包括生产资料。对象是个人消费品,不包括生产资料。(2)(2)按按劳劳分分配配不不是是平平均均分分配配和和按按需需分分配配。以以劳劳动动者者向向社社会会提提供供的的劳劳动动的的数数量量和和质质量量为为尺尺度度分分配配个个人人消消费费品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3)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的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津贴农村经济中的农村经济中的“联产计酬联产计酬”。正确理解按劳分配6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下列属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下列属于按劳分配的是(于按劳分配的是()农民承包土地所得的收入农民承包土地所得的收入 个体劳动所得个体劳动所得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奖金、津贴 某外资企业员工的工资某外资企业员工的工资A A、B B、C C、D D、在我国现阶段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7考点三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考点三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1)含义: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与收益分配。(2)(2)包括包括:按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分配。:按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分配。(3)(3)意义和优越性意义和优越性: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的确认,体现了国家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1.1.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是在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是在个体经济当中个体经济当中的分配方式,是的分配方式,是个体经济当中劳动者的个体经济当中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劳动收入。2.2.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考点三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8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及对应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及对应形式(1)(1)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等。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等。(2)(2)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等。等。(3)(3)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让的收入。(4)(4)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是指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是指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5)(5)按管理要素分配,是指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按管理要素分配,是指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6)(6)按信息要素分配,是指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按信息要素分配,是指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点子)的收入。的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及对应形式91.1.按劳分配、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劳动力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劳动力要素分配比较比较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按劳动力要素分配配不不同同点点所有制所有制基础基础分配的分配的客体客体个人消费品个人消费品自己的劳自己的劳动成果动成果劳动者创造的部劳动者创造的部分劳动成果分劳动成果不不同同点点具体具体表现表现 相同点相同点(1)(1)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2)(2)其合法收入都受国家保护其合法收入都受国家保护公有制公有制私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外资经济个体经济个体经济公有制经济中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等奖金和津贴等劳动收入劳动收入个体经济中个体经济中劳动者的劳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动收入私营经济、外资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普通劳动经济中普通劳动者的工资、奖金者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和津贴1.按劳分配、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劳动力要素分配比较按劳102.2.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合法的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各种报酬。各种报酬。包括包括工资、奖工资、奖金、各种津贴、补贴金、各种津贴、补贴等。等。或出售自己生产的劳动产或出售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获得的收入等品获得的收入等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指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是指通过资通过资本、技术、土地等要素参与分本、技术、土地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配获得的收入,其中资本要素其中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有股金分红、利息获得的收入有股金分红、利息等,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有技等,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有技术股份分红、出售专利所得等术股份分红、出售专利所得等并不是所有的劳动收入都是合法收入,也并不是所有的非劳并不是所有的劳动收入都是合法收入,也并不是所有的非劳动收入都是非法收入。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动收入都是非法收入。国家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非劳动收入2.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合法的非劳113 3区分劳动收入与按劳分配收入区分劳动收入与按劳分配收入(1)(1)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非劳动生产要素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非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而言的。因此,按劳分配收入一定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而言的。因此,按劳分配收入一定是劳动收入。是劳动收入。(2)(2)但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如按个体劳动者但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如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生产要素分配。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生产要素分配。【提醒】【提醒】非劳动收入一定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另非劳动收入一定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另外,按劳分配一定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外,按劳分配一定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4 4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3区分劳动收入与按劳分配收入 4财产性收入12判断下列收入主要属于何种分配方式判断下列收入主要属于何种分配方式:1、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小张是外资企业的普通职工,月工资1000元。(元。()2、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小李是该外资企业(管理硕士)的经理,年薪15万。万。()3、铃木(、铃木(董事长董事长)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一年从该企业获得收入500万美元。(万美元。()4、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小赵开了一家超市,雇工30人,一年纯利润人,一年纯利润12万。(万。()5、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小王老家的房子租给一商人,房租一年4000元。(元。()6、某股民炒股票赚了、某股民炒股票赚了3万元(万元()7、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黄教授向某农民提供一条致富信息,收费200元。(元。()8、小孙是卖服装的个体户、小孙是卖服装的个体户,一年净赚一年净赚2.5万。(万。()个体劳动成果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分配资本资本土地土地信息信息劳动劳动 管理管理资本资本资本资本判断下列收入主要属于何种分配方式:个体劳动成果分配资本土地信132.2.小陈在某国有控股公司工作,每月领取一份工资。他还小陈在某国有控股公司工作,每月领取一份工资。他还持有本公司的一些股票,年底获得了股息收入。小陈收入持有本公司的一些股票,年底获得了股息收入。小陈收入的分配方式有的分配方式有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按个体劳动成果按技术分配按技术分配按资本要素按资本要素分配分配A A B B C C D D3.3.改革开放之初老王在承包集体土地的同时搞家庭副业,改革开放之初老王在承包集体土地的同时搞家庭副业,自办豆腐坊,取得好的效益;现如今又雇佣工人成立豆制自办豆腐坊,取得好的效益;现如今又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扩大了生产规模。通过存款和买国债也获得了一定品厂,扩大了生产规模。通过存款和买国债也获得了一定的收益。老王这些年来的收入包括的收益。老王这些年来的收入包括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的收入 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合法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A.A.B.CB.C D.D.2.小陈在某国有控股公司工作,每月领取一份工资。他还DB144.4.为了为了“扩内需、保增长扩内需、保增长”,20092009年国务院同意地方年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发行2 0002 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居民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属算管理。居民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属于于A.A.债务收入债务收入 B.B.红利收入红利收入 C.C.劳动收入劳动收入 D.D.资本收入资本收入5.5.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36000元,元,奖金奖金8000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5000元;其妻开一家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分配收入分别是A A4400044000元元2600026000元元 B B3600036000元元1900019000元元C C4900049000元元2100021000元元 D D4400044000元元1100011000元元4.为了“扩内需、保增长”,2009年国务院同意地方DD156.6.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材料能够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材料能够体现的分配方式有体现的分配方式有A.A.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 B.B.按劳分配按劳分配C.C.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D.D.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7.7.某位国有独资企业技术骨干的年收入,由工资、奖金、某位国有独资企业技术骨干的年收入,由工资、奖金、股票投资等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股票投资等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B.B.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工资、奖金、股票投资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C.C.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奖金、股票投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工资属于按劳分配,奖金、股票投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分配D.D.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工资、奖金属于按劳分配,股票投资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分配D6.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干重大问16 2010 2010年年9 9月月1313日日1515日,世界经济论坛在天津举行。在开日,世界经济论坛在天津举行。在开幕会上,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强调,我们将加快推进收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强调,我们将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收入。“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有价证券等)、不动产、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财产性收入中的财产性收入中的“利息、红利、租金利息、红利、租金”属于我国现阶段的属于我国现阶段的哪种分配方式?哪种分配方式?(2)(2)我国居民收入还是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占到居民收入我国居民收入还是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占到居民收入70%70%左左右,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较小,只有右,而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较小,只有2%2%左右。试述左右。试述“创造条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合理性及意义。的合理性及意义。2010年9月13日15日,世界经济论坛在天津举行17【思路分析】第【思路分析】第(1)(1)问考查学生对我国目前的分配方式的了问考查学生对我国目前的分配方式的了解和区分。利息、红利、租金都属于生产要素。第解和区分。利息、红利、租金都属于生产要素。第(2)(2)问考查问考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但学生应首先明确财产性收入属于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但学生应首先明确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分配。【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1)按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分配。(2)(2)这一表述体这一表述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的根本目标。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认,体现了国家对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对劳动、知识、人才、创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有利于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利益关系。有利于有利于增加居民的收入增加居民的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解决我国存在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缩小收入差距。生活质量,解决我国存在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国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家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路分析】第(1)问考查学生对我国目前的分配方式的了解和区18考点五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实考点五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易考大题)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易考大题)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相对平等,即,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义有着根本的区别。1 1公平原则公平原则(1)(1)公平的含义及表现:公平的含义及表现:考点五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19公平的收入分配,是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展、社会和谐。公平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效益的积极性。公平的分配方式会公平的分配方式会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缩小社会收入差距,能够,能够提高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拉动经济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拉动经济的增长。的增长。(2)(2)为什么要重视社会公平为什么要重视社会公平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20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提供了重要的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制度保证证。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初次分配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再分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措施: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措施: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措施: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措施: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体现。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体现。(3)(3)如何实现公平原则如何实现公平原则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21【拓展思维】什么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拓展思维】什么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内部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按三个方面行的分配。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按三个方面进行分配:进行分配: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一是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给国家,形成国家的国家的收入收入;二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二是以工资等方式分配给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劳动者;三是三是企业企业(集体集体)自留部分。自留部分。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进行分配后,还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再次分配,以保证满足会范围内进行的再次分配,以保证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非物质生产部门门的需要。的需要。再分配是指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主政府主要要通过通过税收税收、财政财政提供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福利、转提供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及其他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移支付及其他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拓展思维】什么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22考点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易考大题)考点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易考大题)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1.1.效率的含义效率的含义2.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没有效率作为。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只有公平分。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高经济效益的积极性。(2)(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两者又存在矛盾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两者又存在矛盾。考点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易考大题)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23(1)(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平。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2)(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激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奉献精神。在激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会和先富帮后富。3.3.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24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1)(1)原因:原因:这是由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的,是贯彻科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会导致,会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收入两极分化,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2)(2)措施:措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人民的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增加人民的收入,坚持共同富裕的道路入,坚持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坚持初次分配兼顾效率与初次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完善以按劳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制度;坚持科坚持科学发展观学发展观,统筹,统筹区域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城乡发展,提高低收入者的,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贯彻落实,贯彻落实就业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创造公平竞争,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反对就业歧视和工资歧视。的市场环境,反对就业歧视和工资歧视。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25(3)(3)意义:意义:有利于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构建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效率和激发社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效率和激发社会活力,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提高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3)意义:267.20107.2010年年1212月月3030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提出:议提出:20112011年将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年将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深化事业单位的人事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深化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改革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制度改革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是对我国现行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是对我国现行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必须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坚持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A AB B C C D D8.8.为了让为了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应,我们应A.A.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初次分配中解决好效率问题,再分配中解决好公平问题B.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格局C.C.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统筹城乡发展,将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农村工作上来D.D.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发挥市场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合理拉开收入差距7.2010年12月30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289.9.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既要照顾穷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既要照顾穷人又要肯定强者。人又要肯定强者。“肯定强者肯定强者”有利于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就要保护一切劳就要保护一切劳动收入动收入落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落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必必须在再分配领域注重公平须在再分配领域注重公平A A B B C C D D10.10.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甲乙两人分一块蛋糕,两人为如何公平分配争执不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下。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让一个人切,另一个人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故事启示我们挑选,这样分蛋糕的公平问题就解决了。故事启示我们A A在经济领域要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在经济领域要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B B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有利于实现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有利于实现公平C C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绝对平等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绝对平等D D应建立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应建立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9.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既要照顾穷BB2911.11.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进税率扩大财产性收入扩大财产性收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A A B B C C D D12.12.西方经济学家斯蒂格里兹说:西方经济学家斯蒂格里兹说:“竞争市场可能会带竞争市场可能会带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这会使得一部分人缺乏赖以生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这会使得一部分人缺乏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经济学家奥肯则在平等与效率经济学家奥肯则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指出:一书中指出:“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在效率中注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入一些人道”。这主要说明。这主要说明A A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不公平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不公平B B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的统一C C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体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体现D D提高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目的提高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目的11.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30材料材料1 1: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材料材料2 2: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产性收入。(1)(1)揭示图表中反映的经济信息。揭示图表中反映的经济信息。(2)(2)有人认为,有人认为,“只要国富,就能实现民强只要国富,就能实现民强”。运用经。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指出这一观点的偏颇所在,加以分析说济生活有关知识指出这一观点的偏颇所在,加以分析说明。明。材料1: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材料2:31答案:答案:(1)(1)图表反映了图表反映了2006200620102010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但是,财政收入的增入、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但是,财政收入的增长率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率。长率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率。(2)“(2)“国富国富”可以为可以为“民强民强”奠定基础,国家财政收奠定基础,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积极扩大财政支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有入增加,积极扩大财政支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有利于利于“民强民强”。因此,上述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因此,上述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社会财富一定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影响到社会财富一定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影响到企业的、个人的收入,所以,企业的、个人的收入,所以,“国富国富”不一定不一定“民强民强”。要实现既要实现既“国富国富”又又“民强民强”,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生产,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多的财富。力,创造更多的财富。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改革是实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改革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现社会公平的制度保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是实现社中所占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分配秩序,打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分配秩序,打破行业垄断;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破行业垄断;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是在再次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入者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是在再次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的重要举措。答案:(1)图表反映了20062010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32(2009(2009广东高考广东高考)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识回答问题。材料材料1 1:某村有某村有30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撂荒。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撂荒。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100元补偿款。养蟹人每年净收益元补偿款。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 8万元。合同到期后,万元。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但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但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经村委会调解,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处无从实现。经村委会调解,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100元。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元。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了收益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了收益3 0003 000元。一年后,农元。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养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 0001 000元。元。(2009广东高考)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33材料材料2 2:20032003年、年、20072007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指标指标20032003年年20072007年年年均增年均增长速度长速度GDPGDP13.5813.58万亿元万亿元25.7325.73万亿万亿元元10.8%10.8%财政收入财政收入2.172.17万亿元万亿元5.135.13万亿元万亿元22.6%22.6%城镇居民人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8 4728 472元元13 78613 786元元9.8%9.8%农村居民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纯收入2 6222 622元元4 1404 140元元6.8%6.8%材料2:2003年、2007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指标2003年34材料材料3 3:我国政府我国政府20082008年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年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民生的分量越来越重。例如,在经济增长的措施,民生的分量越来越重。例如,在4 4万万亿元政府投资计划中,亿元政府投资计划中,2 8002 8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4004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3 7003 700亿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1)(1)结合材料结合材料1 1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2)(2)材料材料2 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3)根据以上材料,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为扩大内根据以上材料,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你的建议。需提出你的建议。解析:解析:第第(1)(1)问需从两方面着手:第一,答效率与问需从两方面着手:第一,答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第二,答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第公平的统一;第二,答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第(2)(2)问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第问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第(3)(3)问答题的问答题的角度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故此问应围绕效率与角度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故此问应围绕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组织答案。公平的关系组织答案。材料3:我国政府2008年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35答案:答案:(1)(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养蟹人养蟹人收益的增加,才有可能对农户每年每亩再补偿收益的增加,才有可能对农户每年每亩再补偿100100元。元。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农户获得了农户获得了100100元的再补偿,这不仅促进了财富的公平分配,而且元的再补偿,这不仅促进了财富的公平分配,而且随着农户收入增加,蟹的消费扩大也增加了养蟹人的收随着农户收入增加,蟹的消费扩大也增加了养蟹人的收入,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入,进一步提高了效率。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效率和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这表现在养蟹人与农户在利益上需要相互协调。这表现在养蟹人与农户在利益上需要相互协调。答案:(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36(2)(2)材料材料2 2中的各项经济指标中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增长,但城镇居民、都有增长,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都低于都低于财政收入增速、财政收入增速、GDPGDP增速。增速。城乡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差距较大,存在城乡差距,存在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的趋势。(3)(3)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协调区域发展。协调区域发展。(2)材料2中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增长,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37材料一: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材料一: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题也逐步显现出来。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的25%,世界平均为,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世界平均为50%。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是图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是图8、图图9所示。所示。政府、企业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占比政府、企业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占比政府、企业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占比政府、企业与居民在国民收入再分配占比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14(14分分)材料一: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38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最低工资在人均GDP中占比低,中占比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在平均工资中占比低,最低工资水平偏低。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小趋势,政府居民所得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占比呈减小趋势,政府和企业所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和企业所占比呈增加趋势,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对策:对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职工工资和居民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增长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社会公平存在的问题:对策:答案: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