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经济学基础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授课-河北工大宋建林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1321639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鸿业经济学基础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授课-河北工大宋建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鸿业经济学基础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授课-河北工大宋建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鸿业经济学基础第十五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授课-河北工大宋建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总需求需求-总供供给模型模型PYADASP1Y1物价水平实际GDP,产量模型决定了均衡物价水平和均衡产出(实际GDP)总需求短期总供给总需求曲线告诉我们在任何一种既定的物价水平时经济中所有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量PYADP1Y1P2Y2AD=C+I+G+NXv利率效应:PL r i Y v实际余额效应:P Wealthc Y v税收效应:PWageTYd c Y v进出口效应:P r 实际汇率 X&M Y PYADP1Y1P2Y2Y1把实际货币供给m=M/P带入LM曲线方程r=khmhy +e 1-y=d 1-r带入IS曲线方程r=kh MhPy得得 +e 1-y=d 1-(kh MhPy)h(+e)dk+h(1 )y=解出:M dk+h(1 )P这就是AD曲线:关于收入y和价格P的函数y1y2yPP1P2y1y2yrLM(P1)LM(P2)ISE1E2D1D2ADr=kh MhP1yLM(P1):r=kh MhP2yLM(P2):任何改变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或净出口的事件(除开物价水平的变动)都会移动总需求曲线。例如:股市繁荣使家庭觉得更富有,消费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PYAD1AD2Y2P1Y1消费变动引起的移动股市繁荣/衰落消费与储蓄偏好的改变减税/增税投资变动引起的移动办公设备的更新换代乐观预期/悲观预期货币供给增加/减少投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购买变动引起的移动中央政府国防开支的增加/减少地方政府基础设施的建设净出口变动引起的移动出口产品目的国的经济繁荣/衰退外汇市场上国际投机者引起的本币升值/贬值PYAD1AD2Y2P1Y1y1y2yPP1y1y2yrLM(P1)IS1E1E2E1E2AD1r=kh MhP1yLM(P1):IS曲线:AD2IS2y1y2yPP1y1y2yrLM(P1)LM(P1)IS1E1E2E1E2AD1r=kh MhP1yLM(P1):r=kh MhP1yLM(P1):AD2IS曲线:如果实际工资能随时调整,劳动市场永远处于均衡。无论价格怎样变,始终处于充分就业,产量位于潜在产量水平。古典总供给曲线yfyPASP0P1AD0AD1E1E0古典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增加需求不能增加产出,只能造成物价上涨。自然产量率取决于经济中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存量以及技术水平。任何改变决定自然产量率因素的事件都会使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PYLRAS1YNLRAS2YN劳动或自然失业率变动引起的移动移民生于婴儿潮时期的人的退休政府改变自然失业率的政策物质资本或人力资本变动引起的移动工厂,设备投资更多人获得大学文凭自然资源变动引起的移动新矿藏的发现进口石油供给的减少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模式变化技术知识变动引起的移动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开放国际贸易与发明新的生产过程有类似的作用LRAS1990在长期中,技术进步使长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PYAD2000LRAS2000AD1990Y2000货币供给增加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Y1990AD2010LRAS2010Y2010P1990结果:产量增长和持续的通货膨胀P2000P2010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由垂直和水平线组成的“反L”曲线y0yfyP P1P0E0E1刚性假设:货币工资和物价不能调整萧条时,劳动力和资本大量闲置。收入增长,货币工资和物价保持不变在到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yf前,能以不变价格水平,提供更多的国民收入达yf后,不论价格多高,国民收入不会增长。ASADAD0ADAD1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只要产量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国家就可以使用增加需求的政策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状态。第四第四节 常常规总供供给曲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一年或两年后,物价水平上升PYSRAS引起物品与劳务供给量的增加Y2P1Y1P2为什么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支持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的有三种理论,在每一种理论中,都存在某个市场的不完全性。结果:当经济中的实际物价水平背离了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供给量就背离了其长期水平或自然水平。不完全性:名义工资在短期中是粘性的,它们调整缓慢由于劳动合同,社会规范企业和工人在已知实际物价水平P之前就根据他们预期的物价水平PE签订合同,设定名义工资如果PPE企业收入增加,但劳动成本不变生产有利可图,于是企业提高产量和增加雇佣工人更高的物价水平引起更高的产量,因此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不完全性:许多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由于存在菜单成本,调整价格是有成本的例如:印刷新菜单的成本,改变价格标签所需要的时间企业根据预期物价水平PE设定一个粘性价格假设央行未预料到地增加货币供给。在长期中,物价水平上升在短期内,没有菜单成本的企业会立即提高价格有菜单成本的企业需要时间来提高价格。同时,他们的价格相对较低,这会增加对他们产品的需求。他们会提高产量和增加雇佣工人因此,高物价水平与高产出联系在一起。所以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不完全性:企业可能会混淆物价水平的变动与它们出售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如果P高于PE,企业会在注意到所有产品价格上升之前看到它出售产品价格的上升,并据此认为它出售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进而提高产量和增加雇佣工人因此,物价水平的上升引起产出的增加,使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这三个理论中,当实际物价水平背离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时,短期产量就背离其长期水平(自然产量率)Y =YN +a(P PE)产量的产量的供给量供给量自然产量率自然产量率(长期长期)a 0,衡量产,衡量产量对物价水平量对物价水平未预期到的变未预期到的变动做出多大反动做出多大反应的数字应的数字实际物价实际物价水平水平预期的物预期的物价水平价水平PYSRASYNP PE Y YNP PEY YNPE预期物价水平预期物价水平Y =YN +a(P PE)在这些理论中的不完全性都是暂时的。随时间推移:粘性工资与粘性价格都将具有伸缩性相对价格的错觉也会得到纠正在长期中,PE=PY=YN.总供给曲线垂直LRASPYSRASPEYNY =YN +a(P PE)移动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任何事件都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预期物价水平PE变化也会移动短期总供给曲线:如果对物价的预期PE上升,工人与企业会签订更高的工资,于是在每个价格水平P,企业生产获利都减少了,这将导致产出Y下降,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LRASPYSRASPEYNSRASPE投入品价格和名义工资的变化也会影响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PyAABBEyfC2C1常规总供给曲线C1点:萧条。存在大量失业和闲置生产能力,当国民收入增加时价格水平稍微上升。E点:充分就业水平。但资源还有潜力可挖。C2点:过热。斜率越来越大。如果产出继续增加,价格就会很快上升。古典经济学派凯恩斯经济学派市场调整市场自动调节弹性能随时调整物价和工资。物价和工资刚性;经济环境改变后,也无法迅速调整。充分就业长期而言,各种资源都能得到最佳分配;社会最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社会不是经常能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如果萧条,会存在大量失业。总供求总需求变化不能影响总产出,总供给量增加才可增加产出。在社会未达充分就业前,总需求会影响总产出。n短期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在长期均衡中,在长期均衡中,PE=P=P0,y=yf,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PYADSRASPELRASYN是引起AD或AS曲线移动的事件所致分析经济波动的4个步骤:1.确定某个事件是使总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使总供给曲线移动(或者两条曲线都移动)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3.用总需求和总供给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影响短期的产量和物价水平4.用总需求和总供给图分析经济如何从其新的短期均衡变动到其长期均衡LRASYN事件:股票市场崩溃1.影响消费,AD曲线2.消费减少,所以AD曲线向左移动3.短期在B点达到均衡,物价水平与产出都下降,失业增加4.在长期中,PE下降,SRAS曲线一直向右移动,一直到达到长期均衡点C。产出与失业回到起始水平PYAD1SRAS1AD2SRAS2P1AP2Y2BP3C从1929-1933年,由于银行体系出现问题,货币供给量下降28%股价价格下降90%,消费与投资减少Y下降27%P下降22%失业率从3%上升到25%美国真实GDP,2000年的十亿美元从1939-1944年,政府支出从91亿美元上升到913亿美元Y增加90%P上升20%失业率从17%下降到1%美国真实GDP,2000年的十亿美元LRASYN事件:油价上涨1.成本上升,SRAS曲线移动(假设LRAS不变)2.SRAS曲线向左移动3.短期均衡在点B,P上升,Y下降,失业率上升从A点到B点,滞涨:产出下降而物价水平上升的一段时期PYAD1SRAS1SRAS2P1AP2Y2BLRASYN如果政策制定者不作为:4.低就业使工资下降,SRAS曲线一直向右移动,直到长期均衡点APYAD1SRAS1SRAS2P1AP2Y2BAD2P3C如果政策制定者使用财政或货币政策来增加总需求以此抵消总供给的移动:Y回到YN但P会永远都更高失业量的变化真实GDPCPI+1.4百万+2.9%+26%+99%+3.5百万0.7%+21%+138%真实石油价格1978-801973-75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1936年衰退和萧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对物品与劳务的总需求不足;政策制定者应该移动总需求.对古典经济学理论的著名批评:长期是对当前事情的一个误导。在长期中我们都会死。如果在暴风雨季节,经济学家只能告诉我们,暴风雨在长期中会过去,海洋必将平静,那么他们给自己的任务就太容易且无用了。LM曲线流动偏好理论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凯恩斯主义交叉图IS曲线解释短期经济波动ISLM模型AD-AS模型短期总量生产函数劳动市场供求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三个模型之间的关系GDP与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短期波动是无规律且不可预测的。衰退是指真实GDP下降和失业率上升的时期经济学家用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来分析经济波动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水平的变动有财富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任何改变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或净出口的事件(除物价水平的变动)都会移动总需求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这是因为物价水平的变动并不影响长期的产出在长期中,产出取决于经济中的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变动都会移动长期总供给曲线 本章小结在短期中,当实际物价水平与人们预期的物价水平背离时,产量就会与自然产量率背离,产生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本章提出了三种用以解释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理论:粘性工资理论,粘性价格理论和错觉理论预期价格水平和其他使长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的事件的改变都会使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动经济波动是由总需求或总供给的移动引起的当总需求减少时,短期中产量和物价就会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当预期物价水平的变动引起工资、物价和感觉进行调整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就会向右移动,并使经济在一个新的,较低的物价水平时回到其自然产量率总供给的减少引起滞涨产量减少和物价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工资,物价和感觉进行调整时,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使物价水平和产量回到其原来的水平。p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pStudyConstantly,AndYouWillKnowEverything.TheMoreYouKnow,TheMorePowerfulYouWillBe写在最后感谢聆听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结束语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