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某药业公司GMP厂房设施设备培训参照模板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321029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X 页数:75 大小:49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某药业公司GMP厂房设施设备培训参照模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20年某药业公司GMP厂房设施设备培训参照模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20年某药业公司GMP厂房设施设备培训参照模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版版GMP培训培训 向参加培训的各位领导及同仁致意 设备部6/17/20241设备部2010版GMP培训 向参加培训的各位领导及同仁致意8/2010版版GMP“厂房与设施厂房与设施、设备、设备”培训培训v1、厂房v2、水系统v3、空调净化系统v4、设备 设施 厂房与设施6/17/20242设备部2010版GMP“厂房与设施、设备”培训1、厂房 1、厂房v主要涉及的文件:v1、MS-E-00-001-00 厂房设计、施工、验收管理规程v2、MS-E-00-002-00 厂房设施维护管理规程v3、MS-E-00-003-00 防火、防爆厂房管理规程v4、MS-E-00-004-00 防止虫、鼠、鸟进入厂房设施管理规程v5、MS-E-00-005-00 洁净厂房管理规程6/17/20243设备部1、厂房主要涉及的文件:8/9/20233设备部1、厂房v辅助文件:v1、MS-E-00-011-00 配电室管理规程v2、MS-E-00-012-00 水泵房管理规程v3、MS-E-00-013-00 锅炉房管理规程6/17/20244设备部1、厂房辅助文件:8/9/20234设备部2、水系统v主要涉及的文件:v1、MS-E-00-006-00 洁净区排水系统管理规程v2、MS-E-00-009-00 纯化水系统管理规程6/17/20245设备部2、水系统主要涉及的文件:8/9/20235设备部3、空调净化系统v主要涉及的文件:v1、MS-E-00-007-00 HVAC系统管理规程v2、MS-E-00-008-00 压缩空气系统管理规程6/17/20246设备部3、空调净化系统主要涉及的文件:8/9/20236设备部4、设备v主要涉及的文件:v1、MS-E-00-014-00 设备安全管理规程v2、MS-E-00-015-00 设备生命周期管理规程v3、MS-E-00-016-00 设备的设计选型管理规程v4、MS-E-00-017-00 设备技术资料管理规程v5、MS-E-00-018-00 设备维护与维修管理规程v6、MS-E-00-019-00 设备使用和清洁管理规程v7、MS-E-00-020-00 设备标准操作程序管理规程v8、MS-E-00-021-00 设备编号管理规程6/17/20247设备部4、设备主要涉及的文件:8/9/20237设备部4、设备(续)v主要涉及的文件:v9、MS-E-00-022-00 设备状态标识管理规程v10、MS-E-00-023-00 设备使用日志管理规程v11、MS-E-00-024-00 设备备品备件管理规程v12、MS-E-00-025-00 生产模具管理规程v13、MS-E-00-026-00 计量器具管理规程v14、MS-E-00-027-00 标准砝码管理规程v15、MS-E-00-028-00 特种设备管理规程v16、MS-E-00-029-00 精密仪器使用管理规程v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MS文件所含表格.xls6/17/20248设备部4、设备(续)主要涉及的文件:8/9/20238设备部实施GMP的目的9v保证药品质量v防止生产中的污染、混淆、交叉污染和人为差错的产生。污染、混淆和人为差错6/17/20249设备部实施GMP的目的9保证药品质量污染、混淆和人为差错8/9/298版与10版的对比(一)v98版GMPv内容:正文14章,88条,一个附录(含总则、无菌药品、非无菌药品、原料药、生物制品、放射性药品、中药制剂、中药饮片、医用氧共9节)。v认证检查项目259项,关键项目92项,一般项目167项,涉及厂房、设施、设备及物料的共130项,其中带“”49项,占全部关键项目的53.26%;6/17/202410设备部98版与10版的对比(一)98版GMP8/9/202310设98版与10版的对比(二)v10版GMPv内容:正文14章,共313条,五个附录(无菌药品、原料药、生物制品、中药制剂、血液制品)。v涉及厂房、设施、设备及物料的共100条,占全部条款数的31.95%;v2010版GMP指南/10版GMP的变化与重点.ppt版GMP指南10版GMP的变化与重点.ppt6/17/202411设备部98版与10版的对比(二)10版GMP8/9/202311设第一篇:厂房与设施(2010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四章)第一节 原则第二节 生产区第三节 仓储区第四节 质量控制区第五节 辅助区12 厂房6/17/202412设备部第一篇:厂房与设施(2010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四章)1厂房与设施 原则v第三十八条厂房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要求,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便于清洁、操作和维护。v第三十九条应当根据厂房及生产防护措施综合考虑选址,厂房所处的环境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料或产品遭受污染的风险 6/17/202413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原则第三十八条厂房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厂房与设施 原则v第四十条企业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当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当合理,不得互相妨碍;厂区和厂房内的人、物流走向应当合理。1.关注企业内部的污染源:地面、植被、锅炉房、土霉素车间、固体制剂车间、中药提取车间、质量检测中心及动物房。(产尘车间)2.人、物流走向:厂区人流与货流分离;厂房内要分别设置人、物流入口,并符合工艺路线,同时考虑废弃物出口。6/17/202414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原则第四十条企业应当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厂房与设施 原则v第四十一条应当对厂房进行适当维护,并确保维修活动不影响药品的质量。应当按照详细的书面操作规程对厂房进行清洁或必要的消毒。v第四十二条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确保生产和贮存的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1.适当维护:有文件规定,有SOP、有恰当的措施 2.适当的照明:考虑区域的功能和产品性能 3.适当的温、湿度:应与其生产及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在18-26,相对湿度在45%-65%为宜。6/17/202415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原则第四十一条应当对厂房进行适当维护,并确厂房与设施 原则v第四十三条厂房、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能够有效防止昆虫或其它动物进入。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所使用的灭鼠药、杀虫剂、烟熏剂等对设备、物料、产品造成污染。v第四十四条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未经批准人员的进入。生产、贮存和质量控制区不应当作为非本区工作人员的直接通道。v第四十五条应当保存厂房、公用设施、固定管道建造或改造后的竣工图纸。v1、第四十三条不强求具体的做法,关注效果 2、第四十五条这是一项基本要求,以利于维护维修和变更控制。6/17/202416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原则第四十三条厂房、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能本章内容的目的及思路v厂房的布局和设计应:p最小化错误风险p易于有效清洁p易于保养维护p 避免交叉污染和灰尘堆积p 避免对产品质量产生副作用v人流、物流、工艺流程确保符合逻辑6/17/202417设备部本章内容的目的及思路厂房的布局和设计应:8/9/202317主要变化:厂房与设施v增加厂房与设施的总的原则防止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的发生v根据不同区域需求规定基本要求生产厂房的共用厂房、设施、设备的评估与非药用产品的生产厂房共用限制要求v关键的洁净设施的设计原则的变化洁净等级的变化,采用洁净等级的变化,采用ISO 14644标准(标准(洁净室及相洁净室及相关控制环境国际标准关控制环境国际标准)没有具体的洁净区域温湿度的数值的要求没有具体的洁净区域温湿度的数值的要求不同洁净等级直接的压差为不同洁净等级直接的压差为10Pa扑尘装置硬性规定的取消扑尘装置硬性规定的取消6/17/202418设备部主要变化:厂房与设施增加厂房与设施的总的原则8/9/2023本节回顾v厂区内外环境v人、物流设置v厂房内基本条件v防昆虫及其他动物v维护措施6/17/202419设备部本节回顾厂区内外环境8/9/202319设备部第一节:原则 一、厂房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药品生产要求,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便于清洁、操作和维护.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2013年MS-EMS-E-00-001-00 厂房设计、施工、验收管理规程.doc。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2013年MS-EMS-E-00-002-00 厂房设施维护管理规程.doc。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原始记录表格R-E-001-00 厂房维护保养记录.doc。206/17/202420设备部第一节:原则 一、厂房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第一节:原则v二、1、生产区、行政区及辅助区布局合理。生产区、行政区及辅助区布局合理。2、厂区人流、物流分开。厂区人流、物流分开。3、厂区道路使用整体性好、不发尘的覆、厂区道路使用整体性好、不发尘的覆面材料。面材料。4、厂区无露土地面,并有相应的绿化面、厂区无露土地面,并有相应的绿化面积。积。5、物流仓储、危险品库等位置适当。、物流仓储、危险品库等位置适当。6、厂区无垃圾、杂草、痰迹;垃圾集中、厂区无垃圾、杂草、痰迹;垃圾集中存放,生活、生产垃圾分开存放。存放,生活、生产垃圾分开存放。6/17/202421设备部第一节:原则二、1、生产区、行政区及辅助区布局合理。第一节:原则v三、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确保生产和贮存的产品质量以及相关设备性能不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v 一般区要求:1.厂房密闭性:厂房无孔洞,门窗密封好 2.现场卫生状况: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内表面应平整,易于清洁,无脱落。3.辅助设施:照明充足,防虫鼠、消防、排水、通排风设施完好4.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2013年MS-EMS-E-00-003-00 防火、防爆厂房管理规程.doc6/17/202422设备部第一节:原则三、厂房应当有适当的照明、温度、湿度和通风,确保第一节:原则v厂房、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能够有效防止昆虫或其它动物进入。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所使用的灭鼠药、杀虫剂、烟熏剂等对设备、物料、产品造成污染。v1、生产控制区应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如:鼠夹、防护网等。2、有相应的书面规程,规定灭鼠、杀虫等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v2013年度设备部年度设备部GMP文件文件2013年年MS-EMS-E-00-004-00 防止虫、鼠、鸟进入厂房设施管理规程防止虫、鼠、鸟进入厂房设施管理规程.doc6/17/202423设备部第一节:原则厂房、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能够有效防止昆虫或其它第一节:原则v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未经批准人员的进入。生产、贮存和质量控制区不应当作为非本区工作人员的直接通道 v1、有硬件设施控制人员进入。、有硬件设施控制人员进入。v2、有进入洁净区人员的管理制度。、有进入洁净区人员的管理制度。v2013年度设备部年度设备部GMP文件文件2013年年MS-EMS-E-00-005-00 洁净厂房管理规程洁净厂房管理规程.doc6/17/202424设备部第一节:原则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未经批准人员的进入。生产、厂房与设施 生产区v第四十六条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应当根据所生产药品的特性、工艺流程及相应洁净度级别要求合理设计、布局和使用,并符合下列要求:(一)应当综合考虑药品的特性、工艺和预定用途等因素,确定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多产品共用的可行性,并有相应评估报告;(二)生产特殊性质的药品,如高致敏性药品(如青霉素类)或生物制品(如卡介苗或其他用活性微生物制备而成的药品),必须采用专用和独立的厂房、生产设施和设备。青霉素类药品产尘量大的操作区域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当远离其他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三)生产-内酰胺结构类药品、性激素类避孕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严格分开;(四)生产某些激素类、细胞毒性类、高活性化学药品应当使用专用设施(如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和设备;特殊情况下,如采取特别防护措施并经过必要的验证,上述药品制剂则可通过阶段性生产方式共用同一生产设施和设备;(五)用于上述第(二)、(三)、(四)项的空气净化系统,其排风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六)药品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对药品质量有不利影响的非药用产品。6/17/202425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生产区第四十六条为降低污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厂房与设施 生产区v第四十六条内涵:共用设施与设备:可行性报告 必须专用和独立的厂房、设施和设备 必须专用的设施、设备 应当使用专用的设施、设备 非药用产品控制:生产食品以不污染药品为原则,其他产品则需要有充分的论证报告6/17/202426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生产区第四十六条内涵:8/9/202326设厂房与设施 生产区v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生产区和贮存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确保有序地存放设备、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避免不同产品或物料的混淆、交叉污染,避免生产或质量控制操作发生遗漏或差错。1.足够的空间:看品种和处方,了解最大批量生产操作和所涉及物料、中间品存放所需空间,2.防混淆和交叉污染:看SOP和现场操作,防不同品种;防同品种不同批次、规格;防废料。6/17/202427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生产区第四十七条生产区和贮存区应当有足够的厂房与设施 生产区v第四十八条应当根据药品品种、生产操作要求及外部环境状况等配置空调净化系统,使生产区有效通风,并有温度、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过滤,保证药品的生产环境符合要求。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帕斯卡。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口服液体和固体制剂、腔道用药(含直肠用药)、表皮外用药品等非无菌制剂生产的暴露工序区域及其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的暴露工序区域,应当参照“无菌药品”附录中D级洁净区的要求设置,企业可根据产品的标准和特性对该区域采取适当的微生物监控措施。6/17/202428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生产区第四十八条应当根据药品品种、生产操作厂房与设施 空调净化系统1.定义:有空气净化能力的,能调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空调系统2.功能:*加热、冷却、除湿、加湿 *对空气进行过滤 *调整送、回风量,控制压差 *控制气流组织形式3.目的:保护产品、保护人员,保护环境6/17/202429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空调净化系统定义:有空气净化能力的,能调整厂房与设施 空调净化系统v初效过滤器:主要是大于10m尘粒v中效过滤器:主要是110m的尘粒v亚高效过滤器:主要是小于5m的尘粒v高效空气过滤器:主要是小于1.0m的尘粒6/17/202430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空调净化系统初效过滤器:主要是大于10m尘检查小提示空调机房1.机房现场是否整洁?管道标识是否齐全?2.各种风管、空调箱、送回风机组、制冷系统、加热系统等设备的安装是否牢固、严密?3.人员是否熟悉设备并能熟练按相关文件进行操作?4.初、中效过滤器是否有指示压差的装置?是否按规定进行清洗或更换?清洗或更换是否有记录?5.净化机组在下班后运行情况?6.停机时,是否有防空气倒流的装置?7.洁净区空气消毒周期?消毒方式?记录?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2013年MS-EMS-E-00-007-00 HVAC系统管理规程.doc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R-E-005-00 固体制剂车间HVAC系统运行记录(新).doc6/17/202431设备部检查小提示空调机房1.机房现场是否整洁?管道标识是否齐全?厂房与设施 生产区v第四十九条洁净区的内表面(墙壁、地面、天棚)应当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便于有效清洁,必要时应当进行消毒。v第五十条各种管道、照明设施、风口和其他公用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应当尽可能在生产区外部对其进行维护。v第五十一条排水设施应当大小适宜,并安装防止倒灌的装置。应当尽可能避免明沟排水;不可避免时,明沟宜浅,以方便清洁和消毒。6/17/202432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生产区第四十九条洁净区的内表面(墙壁、地面厂房与设施 生产区v第五十二条制剂的原辅料称量通常应当在专门设计的称量室内进行。v第五十三条产尘操作间(如干燥物料或产品的取样、称量、混合、包装等操作间)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或采取专门的措施,防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并便于清洁。1.核心:控制交叉污染 2.现场:看除尘设施和防污染措施的效果,是否有程序明确描述捕尘系统的清洁?3.建议:单向流保护;独立的除尘系统;专门区域操作6/17/202433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生产区第五十二条制剂的原辅料称量通常应当在厂房与设施 生产区v第五十四条用于药品包装的厂房或区域应当合理设计和布局,以避免混淆或交叉污染。如同一区域内有数条包装线,应当有隔离措施。v第五十五条生产区应当有适度的照明,目视操作区域的照明应当满足操作要求。v第五十六条生产区内可设中间控制区域,但中间控制操作不得给药品带来质量风险。6/17/202434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生产区第五十四条用于药品包装的厂房或区域应第二节:生产区v一、药品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对药品质量有不利影响的非药用产品6/17/202435设备部第二节:生产区一、药品生产厂房不得用于生产对药品质量有不利影第二节:生产区v二、生产区和贮存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确保有序地存放设备、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避免不同产品或物料的混淆、交叉污染,避免生产或质量控制操作发生遗漏或差错。6/17/202436设备部第二节:生产区二、生产区和贮存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确保有序地第二节:生产区v三、应当根据药品品种、生产操作要求及外部环境状况等配置空调净化系统,使生产区有效通风,并有温度、湿度控制和空气净化过滤,保证药品的生产环境符合要求。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帕斯卡。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v(不低于10pa是国际通行的规定,也是GMP的规定,必须执行。6/17/202437设备部第二节:生产区三、应当根据药品品种、生产操作要求及外部环境状第二节:生产区v四、洁净区的内表面(墙壁、地面、天棚)应当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避免积尘,便于有效清洁,必要时应当进行消毒。v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原始记录表格R-E-003-00 熏蒸消毒记录.doc v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原始记录表格R-E-004-00 洁净区清洁记录.doc6/17/202438设备部第二节:生产区四、洁净区的内表面(墙壁、地面、天棚)应当平整第二节:生产区v五、各种管道、照明设施、风口和其他公用设施的设计和安装应当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应当尽可能在生产区外部对其进行维护。6/17/202439设备部第二节:生产区五、各种管道、照明设施、风口和其他公用设施的设第二节:生产区v六、排水设施应当大小适宜,并安装防止倒灌的装置。应当尽可能避免明沟排水;不可避免时,明沟宜浅,以方便清洁和消毒。v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2013年MS-EMS-E-00-006-00 洁净区排水系统管理规程.doc6/17/202440设备部第二节:生产区六、排水设施应当大小适宜,并安装防止倒灌的装置第二节:生产区v七、产尘操作间(如干燥物料或产品的取样、称量、混合、包装等操作间)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或采取专门的措施,防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并便于清洁。6/17/202441设备部第二节:生产区七、产尘操作间(如干燥物料或产品的取样、称量、第二节:生产区v八、用于药品包装的厂房或区域应当合理设计和布局,以避免混淆或交叉污染。如同一区域内有数条包装线,应当有隔离措施。6/17/202442设备部第二节:生产区八、用于药品包装的厂房或区域应当合理设计和布局第二节:生产区v生产区应当有适度的照明,目视操作区域的照明应当满足操作要求。v生产区内可设中间控制区域,但中间控制操作不得给药品带来质量风险。6/17/202443设备部第二节:生产区生产区应当有适度的照明,目视操作区域的照明应当厂房与设施 仓储区v第五十七条仓储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确保有序存放待验、合格、不合格、退货或召回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等各类物料和产品。v第五十八条仓储区的设计和建造应当确保良好的仓储条件,并有通风和照明设施。仓储区应当能够满足物料或产品的贮存条件(如温湿度、避光)和安全贮存的要求,并进行检查和监控。v第五十九条高活性的物料或产品以及印刷包装材料应当贮存于安全的区域。v第六十条接收、发放和发运区域应当能够保护物料、产品免受外界天气(如雨、雪)的影响。接收区的布局和设施应当能够确保到货物料在进入仓储区前可对外包装进行必要的清洁。v第六十一条如采用单独的隔离区域贮存待验物料,待验区应当有醒目的标识,且只限于经批准的人员出入。不合格、退货或召回的物料或产品应当隔离存放。如果采用其他方法替代物理隔离,则该方法应当具有同等的安全性。v第六十二条通常应当有单独的物料取样区。取样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当与生产要求一致。如在其他区域或采用其他方式取样,应当能够防止污染或交叉污染。6/17/202444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仓储区第五十七条仓储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第三节:仓储区v仓储区应当有足够的空间,确保有序存放待验、合格、不合格、退货或召回的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等各类物料和产品。6/17/202445设备部第三节:仓储区8/9/202345设备部第三节:仓储区v 如采用单独的隔离区域贮存待验物料,待验区应当有醒目的标识,且只限于经批准的人员出入。不合格、退货或召回的物料或产品应当隔离存放。如果采用其他方法替代物理隔离,则该方法应当具有同等的安全性。6/17/202446设备部第三节:仓储区 如采用单独的隔离区域贮存待验物料第三节:仓储区v通常应当有单独的物料取样区。取样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应当与生产要求一致。如在其他区域或采用其他方式取样,应当能够防止污染或交叉污染。6/17/202447设备部第三节:仓储区通常应当有单独的物料取样区。取样区的空气洁净度厂房与设施 质量控制区v第六十三条质量控制实验室通常应当与生产区分开。生物检定、微生物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实验室还应当彼此分开。v第六十四条实验室的设计应当确保其适用于预定的用途,并能够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应当有足够的区域用于样品处置、留样和稳定性考察样品的存放以及记录的保存。v第六十五条必要时,应当设置专门的仪器室,使灵敏度高的仪器免受静电、震动、潮湿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v第六十六条处理生物样品或放射性样品等特殊物品的实验室应当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v第六十七条实验动物房应当与其他区域严格分开,其设计、建造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有独立的空气处理设施以及动物的专用通道。6/17/202448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质量控制区第六十三条质量控制实验室通常应当第四节:质量控制区v质量控制实验室通常应当与生产区分开。6/17/202449设备部第四节:质量控制区8/9/202349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辅助区v第六十八条休息室的设置不应当对生产区、仓储区和质量控制区造成不良影响。v 第六十九条更衣室和盥洗室应当方便人员进出,并与使用人数相适应。盥洗室不得与生产区和仓储区直接相通。v 第七十条维修间应当尽可能远离生产区。存放在洁净区内的维修用备件和工具,应当放置在专门的房间或工具柜中。6/17/202450设备部厂房与设施 辅助区第六十八条休息室的设置不应当对生产区第五节:辅助区v休息室的设置不应当对生产区、仓储区和质量控制区造成不良影响。v更衣室和盥洗室应当方便人员进出,并与使用人数相适应。盥洗室不得与生产区和仓储区直接相通。v 维修间应当尽可能远离生产区。存放在洁净区内的维修用备件和工具,应当放置在专门的房间或工具柜中。6/17/202451设备部第五节:辅助区休息室的设置不应当对生产区、仓储区和质量控制第二篇 设备(2010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五章)第一节 原则第二节 设计与安装第三节 维护与维修第四节 使用、清洁及状态标志第五节 校准第六节 制药用水526/17/202452设备部第二篇 设备(2010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五章)第一设备 原则v第七十一条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预定用途,应当尽可能降低产生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的风险,便于操作、清洁、维护,以及必要时进行的消毒或灭菌。v第七十二条应当建立设备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的操作规程,并保存相应的操作记录。v第七十三条应当建立并保存设备采购、安装、确认的文件和记录。6/17/202453设备部设备 原则第七十一条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设备 设计与安装v第七十四条生产设备不得对药品质量产生任何不利影响。与药品直接接触的生产设备表面应当平整、光洁、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得与药品发生化学反应、吸附药品或向药品中释放物质。v第七十五条应当配备有适当量程和精度的衡器、量具、仪器和仪表。v第七十六条应当选择适当的清洗、清洁设备,并防止这类设备成为污染源。v 第七十七条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应当尽可能使用食用级或级别相当的润滑剂。v第七十八条生产用模具的采购、验收、保管、维护、发放及报废应当制定相应操作规程,设专人专柜保管,并有相应记录。6/17/202454设备部设备 设计与安装第七十四条生产设备不得对药品质量产生任设备 维护与维修v第七十九条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不得影响产品质量。v第八十条应当制定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计划和操作规程,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应当有相应的记录。v第八十一条经改造或重大维修的设备应当进行再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用于生产。关键:在变更控制程序内运行6/17/202455设备部设备 维护与维修第七十九条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不得影响产品质设备 使用和清洁v第八十二条主要生产和检验设备都应当有明确的操作规程。v第八十三条生产设备应当在确认的参数范围内使用。v第八十四条应当按照详细规定的操作规程清洁生产设备。生产设备清洁的操作规程应当规定具体而完整的清洁方法、清洁用设备或工具、清洁剂的名称和配制方法、去除前一批次标识的方法、保护已清洁设备在使用前免受污染的方法、已清洁设备最长的保存时限、使用前检查设备清洁状况的方法,使操作者能以可重现的、有效的方式对各类设备进行清洁。如需拆装设备,还应当规定设备拆装的顺序和方法;如需对设备消毒或灭菌,还应当规定消毒或灭菌的具体方法、消毒剂的名称和配制方法。必要时,还应当规定设备生产结束至清洁前所允许的最长间隔时限。6/17/202456设备部设备 使用和清洁第八十二条主要生产和检验设备都应当有明确设备 使用和清洁v第八十五条已清洁的生产设备应当在清洁、干燥的条件下存放。v第八十六条用于药品生产或检验的设备和仪器,应当有使用日志,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情况以及日期、时间、所生产及检验的药品名称、规格和批号等。v第八十七条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设备编号和内容物(如名称、规格、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清洁状态。v第八十八条不合格的设备如有可能应当搬出生产和质量控制区,未搬出前,应当有醒目的状态标识。v第八十九条主要固定管道应当标明内容物名称和流向。6/17/202457设备部设备 使用和清洁第八十五条已清洁的生产设备应当在清洁、干设备 校准v第九十条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和校准计划定期对生产和检验用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设备以及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并保存相关记录。校准的量程范围应当涵盖实际生产和检验的使用范围。v第九十一条应当确保生产和检验使用的关键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设备以及仪器经过校准,所得出的数据准确、可靠。v第九十二条应当使用计量标准器具进行校准,且所用计量标准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校准记录应当标明所用计量标准器具的名称、编号、校准有效期和计量合格证明编号,确保记录的可追溯性。6/17/202458设备部设备 校准第九十条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和校准计划定期对生产设备 校准v第九十三条衡器、量具、仪表、用于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以及仪器应当有明显的标识,标明其校准有效期。v第九十四条不得使用未经校准、超过校准有效期、失准的衡器、量具、仪表以及用于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仪器。v第九十五条在生产、包装、仓储过程中使用自动或电子设备的,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其操作功能正常。校准和检查应当有相应的记录。6/17/202459设备部设备 校准第九十三条衡器、量具、仪表、用于记录和控制的设备 校准v要区分校准与检定的定义v校准:指“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结果既可给出备测量的示值,又可确定示值的修正值,不判定是否合格。(也可以简单表述为:将检测仪器用标准器或标准样品进行测试、比较,确认其误差在规定限度内)。v校准不具有强制性,属于自主的溯源行为。v校验工作分为周期性校验和日常校验检查。6/17/202460设备部设备 校准要区分校准与检定的定义8/9/202360设备设备 校准v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检定具有强制性,属于法制计量管理范畴的执法行为。v校验:具有校准和检定的部分属性,又有所区别。校验不具有强制性,属于自主的溯源行为,但在技术操作上与检定有共性,最终可出具合格行结论。6/17/202461设备部设备 校准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文件的目的及思路强调:设备设计、选型、安装要求,设计确认作为确认内容之一;设备设计、选型、安装要求,设计确认作为确认内容之一;设备的清洁,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的一个重要手段设备的清洁,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的一个重要手段,强调清强调清洁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重现性洁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重现性状态标识(清洁、未清洁、内容物),目的是控制污染;状态标识(清洁、未清洁、内容物),目的是控制污染;通过风险分析确定生产和检验用的关键仪器、关键仪表,通过风险分析确定生产和检验用的关键仪器、关键仪表,这些仪器和仪表应进行校准;这些仪器和仪表应进行校准;6/17/202462设备部文件的目的及思路强调:8/9/202362设备部主要变化:设备v强化了设备的清洗和存放要求v强化了计量校验的管理校准的概念提出失效、失准的计量仪表的控制v制药用水的设计、安装与运行控制和监测措施进行了具体要求注射水贮存方式的变化水系统的日常监测与趋势分析6/17/202463设备部主要变化:设备强化了设备的清洗和存放要求8/9/202363第一节:原则v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预定用途,应当尽可能降低产生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的风险,便于操作、清洁、维护,以及必要时进行的消毒或灭菌。v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2013年MS-EMS-E-00-014-00 设备安全管理规程.docv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2013年MS-EMS-E-00-016-00 设备的设计选型管理规程.docv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2013年MS-EMS-E-00-018-00 设备维护与维修管理规程.doc6/17/202464设备部第一节:原则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改造和维护必须符合预定第二节设计和安装 v生产设备不得对药品质量产生任何不利影响。与药品直接接触的生产设备表面应当平整、光洁、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得与药品发生化学反应、吸附药品或向药品中释放物质。v应当配备有适当量程和精度的衡器、量具、仪器和仪表。v应当选择适当的清洗、清洁设备,并防止这类设备成为污染源。v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应当尽可能使用食用级或级别相当的润滑剂。6/17/202465设备部第二节设计和安装 生产设备不得对药品质量产生任何不利影响。第三节维护和维修v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不得影响产品质量。v应当制定设备的预防性维护计划和操作规程,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应当有相应的记录。v经改造或重大维修的设备应当进行再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用于生产。v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2013年MS-EMS-E-00-015-00 设备生命周期管理规程.doc6/17/202466设备部第三节维护和维修设备的维护和维修不得影响产品质量。8/9/第四节使用和清洁v主要生产和检验设备都应当有明确的操作规程。v应当按照详细规定的操作规程清洁生产设备。生产设备清洁的操作规程应当规定具体而完整的清洁方法、清洁用设备或工具、清洁剂的名称和配制方法、去除前一批次标识的方法、保护已清洁设备在使用前免受污染的方法、已清洁设备最长的保存时限、使用前检查设备清洁状况的方法,使操作者能以可重现的、有效的方式对各类设备进行清洁。v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2013年MS-EMS-E-00-019-00 设备使用和清洁管理规程.docv6/17/202467设备部第四节使用和清洁主要生产和检验设备都应当有明确的操作规程。第四节使用和清洁v已清洁的生产设备应当在清洁、干燥的条件下存放。v用于药品生产或检验的设备和仪器,应当有使用日志,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清洁、维护和维修情况以及日期、时间、所生产及检验的药品名称、规格和批号等。(设备运行维护清洁记录)v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设备编号和内容物(如名称、规格、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清洁状态。v不合格的设备如有可能应当搬出生产和质量控制区,未搬出前,应当有醒目的状态标识。v主要固定管道应当标明内容物名称和流向。v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2013年MS-EMS-E-00-021-00 设备编号管理规程.docv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2013年MS-EMS-E-00-022-00 设备状态标识管理规程.doc6/17/202468设备部第四节使用和清洁已清洁的生产设备应当在清洁、干燥的条件下存第五节校准v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和校准计划定期对生产和检验用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设备以及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并保存相关记录。校准的量程范围应当涵盖实际生产和检验的使用范围。v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2013年MS-EMS-E-00-026-00 计量器具管理规程.docv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2013年MS-EMS-E-00-027-00 标准砝码管理规程.doc6/17/202469设备部第五节校准8/9/202369设备部第六节制药用水v制药用水应当适合其用途,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质量标准及相关要求。制药用水至少应当采用饮用水。6/17/202470设备部第六节制药用水制药用水应当适合其用途,并符合中华人民共设备-制药用水v第九十六条制药用水应当适合其用途,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质量标准及相关要求。制药用水至少应当采用饮用水。v第九十七条水处理设备及其输送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应当确保制药用水达到设定的质量标准。水处理设备的运行不得超出其设计能力。v第九十八条纯化水、注射用水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当无毒、耐腐蚀;储罐的通气口应当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当避免死角、盲管。v第九十九条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滋生。纯化水可采用循环,注射用水可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v第一百条应当对制药用水及原水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并有相应的记录。v第一百零一条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对纯化水、注射用水管道进行清洗消毒,并有相关记录。发现制药用水微生物污染达到警戒限度、纠偏限度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处理。6/17/202471设备部设备-制药用水第九十六条制药用水应当适合其用途,并符设备-制药用水v制药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v饮用水:为天然水经过净化处理的水,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国家标准)。v 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值得的水,其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v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其质量应符合中国药典。注射用水必须在防止细菌内毒素产生的设计条件下生产和储存。v 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的水,不含任何添加剂。6/17/202472设备部设备-制药用水制药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灭第六节制药用水v纯化水、注射用水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当无毒、耐腐蚀;储罐的通气口应当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当避免死角、盲管。v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滋生。纯化水可采用循环,注射用水可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v2013年度设备部GMP文件2013年MS-EMS-E-00-009-00 纯化水系统管理规程.doc6/17/202473设备部第六节制药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当无实施GMP的要求 准确表述 注重证据 分析本质 看清现象6/17/202474设备部实施GMP的要求 准确表述8/9/202374向参加培训的各位领导及同仁致意 设备部6/17/202475设备部向参加培训的各位领导及同仁致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