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标准体系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241319795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173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标准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标准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标准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信息平安测评认证标准体系目录1、概述2、根底标准3、应用标准4、运行标准5、标准化工作概述标准化根底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正确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那么、导那么或特性的文件。强制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平安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其它标准是推荐性标准。我国标准分四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概述标准化根底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正确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那么的活动。实质: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到达统一。目的:获得最正确秩序和社会效益。概述标准化根底标准化的根本特性:标准化的根本特性:抽象性抽象性 技术性技术性 经济性经济性 连续性,亦称继承性连续性,亦称继承性 约束性约束性 政策性政策性概述标准化根底标准化三维空间标准化三维空间国际级区域级国家级行业级地方级企业级人员效劳系统产品过程管理应用技术机制体系、框架术语XYZX轴代表标准化对象,Y轴代表标准化的内容,Z轴代表标准化的级别。概述标准化根底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标准化为科学管理奠定了根底;促进经济全面开展,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是科研、生产、使用三者之间的桥梁;标准化为组织现代化生产创造了前提条件;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社会当前和长远的利益;合理开展产品品种,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在社会生产组成局部之间进行协调,确立共同遵循的准那么,建立稳定的秩序;在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和贸易开展,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保障身体健康和生命平安。大量的环保标准、卫生标准和平安标准制定发布后,用法律形式强制执行,对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平安具有重大作用。概述标准化根底标准化对象标准化研究对象标准化学的根本概念 支撑标准化学的理论根底 标准化原理的研究 标准化形式的研究 标准化系统的研究 标准体系的研究 标准化科学管理的研究标准化工作对象制定和实施标准:技术根底、产品标准、过程、效劳标准的实施监督概述标准化根底国际通行国际通行“标准化七原理:标准化七原理:原理原理1-1-简化简化原理原理2-2-协商一致协商一致原理原理3-3-实践、运用实践、运用原理原理4-4-选择、固定选择、固定原理原理5-5-修订修订原理原理6-6-技术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抽样抽样原原理理7-7-强强制制性性适适应应于于: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环保等环保等概述标准化根底我国通行我国通行“标准化八字原理:标准化八字原理:“统一原理统一原理“简化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协调原理“最优化原理最优化原理概述标准化根底采标:等等同同采采用用:指技术内容相同,没有或仅有编辑性修改,编写方法完全相对应;等等效效采采用用:指主要技术内容相同,技术上只有很小差异,编写方法完全相对应;非等效采用:非等效采用:指技术内容有重大差异。概述标准化根底标准体系:一定范围内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标准体系是具有层次的,我国全国标准体系表可分成五个层次。1、全国通用标准4、门类通用标准3、专业通用标准2、行业通用标准5、产品、过程、服务、管理标准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全国标准体系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专业标准体系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行业标准体系概述IT标准化国际标准化ISO/IECJTC1ECMAIETFITUIEEEESTI国内标准化标准化所归口14个分委会“汉字编码字符集概述IT标准化IT标准开展趋势(1)标准逐步从技术驱动向市场驱动方向开展。(2)信息技术标准化机构由分散走向联合。(3)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内容更加广泛,重点更加突出,从IT技术领域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涉及教育、文化、医疗、交通、商务等广泛领域,需求大量增加。(4)从技术角度看,IT标准化的重点将放在网络接口、软件接口、信息格式、平安等方面,并向着以技术中立为前提,保证互操作为目的方向开展。概述信息平安标准化ISOJTC1SC27,信息技术-平安技术ISO/TC68银行和有关的金融效劳JTC1其他分技术委员会:SC6系统间通信与信息交换,主要开发开放系统互连下四层平安模型和平安协议,如ISO9160、ISO/IEC11557。SC17识别卡和有关设备,主要开发与识别卡有关的平安标准。SC18文件处理及有关通信,主要开发电子邮件、消息处理系统等平安标准。SC21开放系统互连,数据管理和开放式分布处理,主要开发开放系统互连平安体系结构,各种平安框架,高层平安模型等标准,如:ISO/IEC7498-2、ISO/IEC9594-1至8。SC22程序语言,其环境及系统软件接口,也开发相应的平安标准。SC30开放式电子数据交换,主要开发电子数据交换的有关平安标准。如ISO9735-9、ISO9735-10。概述信息平安标准化IECTC56可靠性;TC74IT设备平安和成效;TC77电磁兼容;CISPR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ITU前身是CCITT消息处理系统目录系统(X.400系列、X.500系列)平安框架平安模型等标准概述信息平安标准化IETF170多个RFC、12个工作组PGP开发标准(openpgp);鉴别防火墙遍历(aft);通用鉴别技术(cat);域名效劳系统平安(dnssec);IP平安协议(ipsec);一次性口令鉴别(otp);X.509公钥根底设施(pkix);S/MIME邮件平安(smime);平安Shell(secsh);简单公钥根底设施(spki);传输层平安(tls)Web处理平安(wts)概述信息平安标准化ECMATC32“通信、网络和系统互连曾定义了开放系统应用层平安结构;TC36“IT平安负责信息技术设备的平安标准。美国ANSINCITS-T4制定IT平安技术标准X9制定金融业务标准X12制定商业交易标准概述信息平安标准化NIST负责联邦政府非密敏感信息FIPSDOD负责涉密信息NSA国防部指令DODDI如TCSECIEEESILSP1363我国38个标准概述国家信息平安标准体系根底类标准根底类标准信息技术平安词汇信息技术平安词汇信息技术平安体系结构信息技术平安体系结构信息技术平安框架信息技术平安框架信息技术平安模型信息技术平安模型概述国家信息平安标准体系技术机制类标准技术机制类标准加密机制加密机制签名机制签名机制完整性机制完整性机制鉴别机制鉴别机制访问控制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抗抵赖机制抗抵赖机制路由选择控制机制路由选择控制机制通信业务填充机制通信业务填充机制公证机制公证机制可信功能度可信功能度事件检测和报警事件检测和报警平安审计跟踪平安审计跟踪平安标记平安标记平安恢复平安恢复其他其他概述国家信息平安标准体系应用类标准应用类标准应用根底应用根底物理环境和保障物理环境和保障信息处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存储人机接口人机接口计算机病毒防治计算机病毒防治平安工程和效劳平安工程和效劳平安信息交换语法规那么平安信息交换语法规那么应用产品应用产品应用系统应用系统特殊行业特殊行业概述国家信息平安标准体系平安管理类标准平安管理类标准管理根底管理根底系统管理系统管理 测评认证测评认证信信 息息 技技 术术 平平 安安 性性 评评 估估 准准 那那 么么 ISO/IEC ISO/IEC 15408:199915408:1999CCCC计计算算机机信信息息系系统统平平安安保保护护等等级级划划分分准准那那么么(GB(GB 1785917859:1999)1999)PP/STPP/ST产生指南产生指南(ISO/IEC PDTR 15446:2000)(ISO/IEC PDTR 15446:2000)通用测评方法通用测评方法(SC27 N2722|CEM)(SC27 N2722|CEM)PPPP注册注册(ISO/IEC CD 15292:2000)(ISO/IEC CD 15292:2000)系统平安工程能力成熟模型系统平安工程能力成熟模型(SSE-CMM)(SSE-CMM)平安工程质量评估准那么平安工程质量评估准那么信息平安效劳评估准那么信息平安效劳评估准那么根底标准平安体系结构前CC准那么GB/T18336-2001idtISO/IEC15408:1999、CCCEMPP和ST产生指南SSE-CMMISO9000族ISO/IEC17799根底标准平安体系结构国家标准GB/T 9387.2-1995?信息处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连 根本参考模型第二局部:平安体系结构?idt ISO 7498-2RFC 2401 因特网平安体系结构根底标准平安体系结构ISO开放系统互连平安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7应用层6表达层5会话层4运输层3网络层2链路层1物理层平安机制公证路由控制业务流填充鉴别交换数据完整性访问控制数字签名加密平安效劳鉴别效劳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抗抵赖与管理有关机制公证机制与平安效劳有关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平安恢复机制平安审核机制事件探测机制平安标签机制可信功能机制路由控制机制防业务流分析机制认证交换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字签名机制平安机制平安机制加密机制平安效劳平安效劳对象认证平安效劳访问控制平安效劳数据机密性平安效劳数据完整性平安效劳抗抵赖平安效劳平安效劳是由平安机制来实现的。一个平安效劳可以由一个或几个平安机制来实现;同样,一个平安机制也可用于实现不同的平安效劳中。平安效劳与平安机制的关系平安效劳与平安机制的关系根底标准平安体系结构TCP/IP平安体系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FTP、TELNETNFSSMTP、SNMPXDRRPCTCP、UDPIPEthernet、PDN、IEEE802.3、IEEE802.4、IEEE802.5及其它ICMPARPRARPOSI参考模型Internet协议簇TCP/IP协议模型中提供的平安效劳协议模型中提供的平安效劳IP层平安体系结构IPsec协议标准RFC2402IPAuthenticationHeaderRFC2403TheUseofHMAC-MD5-96withinESPandAHRFC2404TheUseofHMAC-SHA-1-96withinESPandAHRFC2405TheESPDES-CBCCipherAlgorithmWithExplicitIVRFC2406IPEncapsulatingSecurityPayload(ESP)根底标准前CC准那么h美国美国TCSECh1970年由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提出。年由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提出。1985年公布。年公布。h主要为军用标准。延用至民用。主要为军用标准。延用至民用。h平安级别从高到低分为平安级别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四级,级下再分小级。级,级下再分小级。h分级主要依据四个准那么:分级主要依据四个准那么:ha 平安政策平安政策 hb 可控性可控性 hc 保证能力保证能力 hd 文档文档a欧洲多国平安评价方法的综合产物,军用,政府用和商用。欧洲多国平安评价方法的综合产物,军用,政府用和商用。a以超越以超越TCSEC为目的,将平安概念分为功能与功能评估两局部。为目的,将平安概念分为功能与功能评估两局部。a功能准那么在测定上分功能准那么在测定上分F1-F10共共10级。级。15级对应于级对应于TCSEC的的Da到到A。610级加上了以下概念:级加上了以下概念:aF6:数据和程序的完整性:数据和程序的完整性 F7:系统可用性:系统可用性aF8:数据通信完整性:数据通信完整性 F9:数据通信保密性:数据通信保密性aF10 包括机密性和完整性的网络平安包括机密性和完整性的网络平安a评估准那么分为评估准那么分为6级:级:a E1:测试:测试 E2:配置控制和可控的分配:配置控制和可控的分配a E3:能访问详细设计和源码:能访问详细设计和源码 a E4:详细的脆弱性分析:详细的脆弱性分析 E5:设计与源码明显对应:设计与源码明显对应a E6:设计与源码在形式上一致。:设计与源码在形式上一致。欧洲欧洲ITSEC根底标准前CC准那么 加拿大加拿大CTCPECa1989年公布,专为政府需求而设计年公布,专为政府需求而设计a与与ITSEC类似,将平安分为功能性需求和保证性类似,将平安分为功能性需求和保证性需要两局部。需要两局部。a功能性要求分为四个大类:功能性要求分为四个大类:a a 机密性机密性 b 完整性完整性 c 可用性可用性 d 可控性可控性a在每种平安需求下又分成很多小类,表示平安性在每种平安需求下又分成很多小类,表示平安性上的差异,分级条数为上的差异,分级条数为05级。级。根底标准前CC准那么CTCPEC的功能性要求及分级的功能性要求及分级 美国联邦准那么美国联邦准那么(FC)a对TCSEC的升级1992年12月公布a引入了“保护轮廓PP这一重要概念a每个轮廓都包括功能局部、开发保证局部和评测局部。a分级方式与TCSEC不同,吸取了ITSEC、CTCPEC中的优点。a供美国政府用、民用和商用。根底标准前CC准那么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平安等级划分准那么根底标准前CC准那么平安等级保护制度国务院令14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平安保护条例?第九条: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平安等级保护。等级保护制度内容平安等级保护标准体系等级划分标准等级设备标准等级建设标准等级管理标准平安等级保护管理的行政法规平安等级保护所需的系统设备平安等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等级划分准那么计算机信息系统平安等级保护系列标准的核心实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平安等级保护制度建设的重要根底等级划分准那么的目的支持计算机信息系统平安法规的制定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平安产品的研发提供功能框架为平安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技术指导等级划分准那么内容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可信计算基TCBTCBTrustedComputingBase一个实现平安策略的机制包括硬件、固件和软件根据平安策略来处理主体系统管理员、平安管理员、用户对客体进程、文件、记录、设备等的访问TCB的特性实施主体对客体的平安访问功能抗篡改的性质易于分析与测试的结构平安保护能力主要取决于TCB各级之间的差异主要表达在TCB的构造以及它所具有的平安保护能力第一级用户自主保护级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TCB通过隔离用户与数据,使用户具备自主平安保护的能力。它具有多种形式的控制能力,对用户实施访问控制,即为用户提供可行的手段,保护用户和用户组信息,防止其他用户对数据的非法读写与破坏。第一级自主访问控制为用户提供身份鉴别TCB通过自主完整性策略,阻止非授权用户修改或破坏敏感信息第二级系统审计保护级与用户自主保护级相比,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TCB实施了粒度更细的自主访问控制,它通过登录规程、审计平安性相关事件和隔离资源,使用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二级自主访问控制客体的平安重用为用户提供身份鉴别和平安审计TCB提供并发控制等机制,以确保多个主体对同一客体的正确访问第三级平安标记保护级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TCB具有系统审计保护级所有功能。此外,还提供有关平安策略模型、数据标记以及主体对客体强制访问控制的非形式化描述;具有准确地标记输出信息的能力;消除通过测试发现的任何错误。第三级TCB实施强制访问控制,以敏感标记为主体和客体指定其平安等级。平安等级是一个二维组,第一维是分类等级如密码、数字签名等,第二维是范畴。主体分类等级的级别高于客体分类等级的级别,主体范畴包含客体范畴时,主体才能读一个客体主体分类等级的级别低于或等于客体分类等级的级别,主体范畴包含于客体范畴时,主体才能写一个客体第三级身份鉴别和审计TCB应提供定义、验证完整性约束条件的功能,以维护客体和敏感标记的完整性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TCB建立于一个明确定义的形式化平安策略模型之上,它要求将第三级系统中的自主和强制访问控制扩展到所有主体与客体。此外,还要考虑隐蔽通道。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TCB必须结构化为关键保护元素和非关键保护元素。第四级计算机信息系统TCB的接口也必须明确定义,使其设计与实现能经受更充分的测试和更完整的复审。加强了鉴别机制;支持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的职能;提供可信设施管理;增强了配置管理控制。系统具有相当的抗渗透能力。第四级3TCB基于一个明确定义的形式化平安保护策略。3将第三级实施的访问控制自主的和强制的扩展到所有主体和客体。3针对隐蔽信道,将TCB构造成为关键保护元素和非关键保护元素。3TCB具有合理定义的接口,使其能够经受严格测试和复查。3通过提供可信路径来增强鉴别机制。3支持系统管理员和操作员的职能,提供可信实施管理,增强严格的配置管理控制。第四级系统管理员、系统用户、安全管理员身份鉴别、审计TCB的关键保护元素TCB的非关键保护元素形式化的安全策略模型自主访问控制标记、客体重强制访问控制用、运行支持第五级访问验证保护级本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TCB满足访问监控器需求。访问监控器仲裁主体对客体的全部访问。访问监控器本身是抗篡改的;必须足够小,能够分析和测试。为了满足访问监控器需求,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信计算基在其构造时,排除那些对实施平安策略来说并非必要的代码;在设计和实现时,从系统工程角度将其复杂性降低到最小程度。第五级支持平安管理员职能;扩充审计机制,当发生与平安相关的事件时发出信号;提供系统恢复机制。系统具有很高的抗渗透能力。第五级在TCB的构造方面,具有访问监控器访问控制能够为每个客体指定用户和用户组,并规定他们对客体的访问模式TCB扩展了审计能力TCB提供可信恢复机制,保证系统失效或中断后,可以进行不损害任何平安保护性能的恢复访问监控器访问控制数据库客体主体访问监控器审计文件根底标准CC准那么GB/T18336:2001信息技术平安性评估准那么idtISO/IEC15408-1999要点概述标准内容和关键概念评估模型国际互认概述ISO/IEC15408=CommonCriteria(CC)平安准那么平安准那么平安准那么平安准那么&产品评估产品评估产品评估产品评估促进因素促进因素促进因素促进因素国际国际IT市场趋势市场趋势各国的根本各国的根本平安要求平安要求早期准那么的早期准那么的演变和改进演变和改进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平安问题平安问题需要国际标准需要国际标准需要国际标准需要国际标准开展史1990年欧洲信息技术平安性评估准那么ITSEC1993年通用评估准那么CC19851985年年美国可信计算机美国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那么系统评估准那么TCSECTCSEC1990年加拿大可信计算机产品评估准那么CTCPEC1991年美国联邦准那么FC1999年国际标准ISO 15408第三代第三代 通用准那么通用准那么CC 国际标准化组织统一现有多种准那么的努力结果;1993年开始,1996年出V1.0,1998年出V2.0,1999年6月正式成为国际标准,1999年12月ISO出版发行ISO/IEC15408;主要思想和框架取自ITSEC和FC;充分突出“保护轮廓,将评估过程分“功能和“保证两局部;是目前最全面的评价准那么 通用准那么通用准那么CC续续国际上认同的表达IT平安的体系结构一组规那么集一种评估方法,其评估结果国际互认通用测试方法CEM已有平安准那么的总结和兼容通用的表达方式,便于理解灵活的架构可以定义自己的要求扩展CC要求准那么今后开展的框架标准内容和关键概念GB/T 18336-1:简介和一般模型保护轮廓标准平安目标标准GB/T 18336-2:平安功能要求GB/T 18336-3:平安保证要求标准的文档结构标准的文档结构第1局部范围引用标准定义:缩略语和术语概述:介绍主要概念、目标用户、评估环境和文档结构一般模型:介绍CC的一般模型CC要求和评估结果:提出评估要求和评估结果的应用附录A通用准那么工程:介绍CC工程来源附录B保护轮廓标准:介绍PP的主要内容附录C平安目标标准:介绍ST的主要内容附录D参考书目:列出标准的参考书目第2局部范围引用标准平安功能组件FAU类:平安审计FCO类:通信FCS类:密码支持FDP类:用户数据保护FIA类:标识和鉴别FMT类:平安管理FPR类:隐私FPT类:TSF保护FRU类:资源利用FTA类:TOE访问FTP类:可信路径/信道附录A平安功能要求应用注释附录B功能类、族和组件附录C平安审计FAU附录D通信FCO附录E密码支持FCS附录F用户数据保护(FDP)附录G标识和鉴别FIA附录H平安管理(FMT)附录I隐私(FPR)附录JTSF保护FPT附录K资源利用(FRU)附录LTOE访问(FTA)附录M可信路径/通道(FTP)第3局部范围引用标准平安保证要求保护轮廓与平安目标评估准那么APE类:保护轮廓评估ASE类:平安目标评估评估保证级保证类、族和组件ACM类:配置管理ADO类:交付和运行ADV类:开发AGD类:指导性文件ALC类:生命周期支持ATE类:测试AVA类:脆弱性评定保证维护范例AMA类:保证的维护附录A保证组件依赖关系的交叉引用附录BEAL和保证组件的交叉引用 用户 开发者 评估者标准的目标读者3系统管理员和系统平安管理员3内部和外部审计员3平安规划和设计者3认可者3评估发起者3评估机构本标准定义作为评估信息技术产品和系统平安特性的根底准那么不包括属于行政性管理平安措施的评估准那么;不包括物理平安方面诸如电磁辐射控制的评估准那么;不包括密码算法固有质量评价准那么标准的应用范围关键概念评估对象TOE(TargetofEvaluation)保护轮廓PP(ProtectionProfile平安目标ST(SecurityTarget功能(Function)保证(Assurance)组件(Component)包(Package)评估保证级EAL(EvaluationAssuranceLevel评估对象TOE产品、系统、子系统保护轮廓PP表达一类产品或系统的用户需求组合平安功能要求和平安保证要求技术与需求之间的内在完备性提高平安保护的针对性、有效性平安标准有助于以后的兼容性同TCSEC级类似PP的内容的内容平安目标STIT平安目的和要求要求的具体实现实用方案适用于产品和系统与ITSECST类似ST的内容的内容功能/保证结构类如用户数据保护FDP关注共同的平安焦点的一组族,覆盖不同的平安目的范围子类如访问控制FDP_ACC共享平安目的的一组组件,侧重点和严格性不同组件如子集访问控制FDP_ACC.1)包含在PP/ST/包中的最小可选平安要求集组件CC将传统的平安要求分成不能再分的构件块用户/开发者可以组织这些要求到PP中到ST中组件可以进一步细化平安要求的结构平安要求的结构类Class子类Family子类Family组件组件组件组件功能和保证功能和保证PP/ST/包功能标准IT产品和系统的平安行为,应做的事平安功能要求类平安功能要求类135个组件保证对功能产生信心的方法平安保证要求APE类-保护轮廓的评估准则ASE类-安全目标的评估准则用于TOE的七个安全保证要求类TOE平安保证类平安保证类包IT平安目的和要求功能或保证要求如EAL适用于产品和系统与ITSECE-级类似评估保证级EAL预定义的保证包公认的广泛适用的一组保证要求评估保证级EALEAL1功能测试功能测试EAL2结构测试结构测试EAL3系统地测试和检查系统地测试和检查EAL4系统地设计、测试和复查系统地设计、测试和复查EAL5半形式化设计和测试半形式化设计和测试EAL6半形式化验证的设计和测试半形式化验证的设计和测试EAL7形式化验证的设计和测试形式化验证的设计和测试评估保证级评估保证级EALEAL评测级别对应评测级别对应各局部关系各局部关系子类C1C2C3Cn功能功能(CC PART 2)保证保证(CC PART 3)FamilyC1C2C3CnFamilyC1C2C3Cn子类C1C2C3Cn子类C1C2C3Cn子类C1C2C3Cn功能类功能类保证类保证类功能包为构建PP或ST而选取的一组可重复使用的功能要求评估保证级1评估保证级2评估保证级3评估保证级n保护轮廓保护轮廓包括一个CC评估保证级的一组可重复使用且完备的安全要求。安全目标安全目标包括一个CC评估保证级的描述TOE的一组完备要求。可包括保护轮廓、要求和/或其他非CC要求。选择性扩充(非CC)安全要求评估模型评估环境评估环境评估准那么评估方法学最终评估结果评估体制评估批准/认证证书列表/注册评估的目的评估的目的保证技术产生保证评估给出证据所有者提供需要置信度那么对策最小化风险到资产评估流程图评估流程图评估PPPP评估结果编目PP已评估的PP评估STST评估结果评估TOETOE评估结果编目证书已评估的TOETOE评估过程评估过程平安需求开发TOETOE和评估评估结果 评估准那么评估方案评估方法操作TOE反响评估TOETOE物理环境确定安全环境假设确定安全目的确定安全要求需保护的资产TOE用途威胁组织安全策略安全目的功能要求保证要求环境要求确定TOE概要规范TOE概要规范CC要求目录安全规范材料(PP/ST)安全要求材料(PP/ST)安全目的材料(PP/ST)安全环境材料(PP/ST)要求和标准的导出要求和标准的导出评估产品目录PP目录平安需求评估对象分类产品系统授权系统授权准那么二选一可选可选评估后产品开发和评估TOE授权后系统TOE评估结果的应用国际互认互认的意义认同其他机构的评估结果开发商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信息化的必然趋势CC国际互认11995年,CC工程组成立CC国际互认工作组1997年制订过度性CC互认协定1997年10月美国的NSA和NIST、加拿大的CSE和英国的CESG签署了该协定1998年5月德国的GISA、法国的SCSSI也签署了此互认协定。依照CC1.0版,互认范围限于评估保证级13CC国际互认21999年10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DSD参加了CC互认协定互认范围开展为评估保证级14,但证书发放机构限于政府机构CC国际互认3今年,又有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挪威、芬兰、瑞典、希腊、瑞士、以色列等国参加了此互认协定日本、韩国等也正在积极准备参加此协定目前的证书发放机构也不再限于政府机构,非政府的认证机构也可以参加此协定,但必须有政府机构参与或授权通用评估方法通用评估方法CEM根底标准CEM介绍通用评估方法CEM是为了进行CC评估而开发的一种国际公认方法。CEM支撑信息平安评估的国际互认用户用户保护轮廓保护轮廓PP开发者一组用户代表或信息技术开发者一组用户代表或信息技术IT产品的一个制造商。产品的一个制造商。PP开发者使用开发者使用CEM有利于有利于在执行在执行PP评估的一致性和独立性方面证实评估的一致性和独立性方面证实PP方面的方面的应用。应用。评估对象评估对象TOE开发者可以是开发者可以是IT产品的一个制造商,产品的一个制造商,将将IT产品结合到系统中的一个系统集成商,或其他提产品结合到系统中的一个系统集成商,或其他提出出IT解决方案的组织实体。解决方案的组织实体。用户评估发起者是起动一个评估的组织实体。发起者可以评估发起者是起动一个评估的组织实体。发起者可以是一个开发者如制造商、集成商或顾客如用户、是一个开发者如制造商、集成商或顾客如用户、认可者、系统管理员、系统平安管理员。认可者、系统管理员、系统平安管理员。评估者使用评估者使用CC时要与时要与CEM一致。评估者将把一致。评估者将把CEM用用在在CC的一致性使用方面提供详细的指导。的一致性使用方面提供详细的指导。监督者是确保所进行的评估过程与监督者是确保所进行的评估过程与CC、CEM一致性一致性的实体。监督者把的实体。监督者把CEM用于定义评估者所提供的一用于定义评估者所提供的一组一致性信息。组一致性信息。相互认可相互认可通用评估方法通用评估方法评估者评估者&监督者监督者开发者开发者顾客顾客发起者发起者评估框架开发过程开发过程检测过程检测过程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原那么、程序、过程原那么、程序、过程评估过程行为评估过程行为普遍原那么普遍原那么适适当当性性原原那那么么:为为到到达达一一个个预预定定的的保保证证级级所所采采取取的的评评估活动应该是适当的;估活动应该是适当的;公正性原那么:所有的评估应当没有偏见;公正性原那么:所有的评估应当没有偏见;客客观观性性原原那那么么:应应当当在在最最小小主主观观判判断断或或主主张张情情形形下下,得到评估结果;得到评估结果;可可重重复复性性和和可可再再现现性性原原那那么么:依依照照同同样样的的要要求求,使使用用同同样样的的评评估估证证据据,对对同同一一TOE或或PP的的重重复复评评估估应应该该导出同样的结果;导出同样的结果;结结果果的的完完善善性性原原那那么么:评评估估结结果果应应当当是是完完备备的的并并且且采采取的技术恰当。取的技术恰当。假设性性能能/价价格格比比假假设设:评评估估的的价价值值将将会会弥弥补补所所有有利利益益团团体所花费的时间、资源和金钱。体所花费的时间、资源和金钱。方方法法开开展展假假设设:评评估估环环境境和和技技术术因因素素变变化化的的影影响响应应当当予以充分考虑并一致地反映到评估方法中。予以充分考虑并一致地反映到评估方法中。可复用性假设:评估应当有效地利用以前的评估结果。可复用性假设:评估应当有效地利用以前的评估结果。术术语语假假设设:所所有有参参与与评评估估的的团团体体应应当当使使用用共共同同的的命命名名法。法。角色间关系准备阶段开发者开发者监督者监督者评估者评估者发起者发起者可行性分析输出协定可行性分析输出协定PP或ST评估交付资源子集评估所需资源子集索要可行性研究信息建议修改ST或PP可行性分析输出协定可行性分析输出协定可行性分析输出协定协定实施阶段开发者开发者监督者监督者评估者评估者发起者发起者观察报告观察报告评估和检测所需资源观察报告观察报告评估和检测所需资源评估和检测所需资源解释结束阶段开发者开发者监督者监督者评估者评估者发起者发起者评估总结报告评估总结报告评估总结报告评估总结报告评估权威机构评估权威机构ISO/IECPDTR15446:2000PP和ST产生指南根底标准PP和ST产生指南为既定的一系列平安对象提出功能和保证要求的完备集合可复用集合-对各种应用的抽象希望和要求的陈述PP定义什么是PP?用户要求陈述用户希望到达什么程度主要针对:业务/商业拥有者对用户、开发者、评估者和审计者都有用系统设计文档将几级要求细化成特定的需求一致性需求符合用户的要求谁用PP?PP是用户要求的根本陈述理想的“使用团体应当拥有PP并驱动PP的开发从开发者、评估者、审计者和校准者那里得到输入用户理解任务/商业并能陈述希望怎样的评估对象TOE不希望怎样的TOE其他卖主难于陈述产品不做什么平安技术专家常常不能完全理解用户要求PP要点范围范围:PP的适用范围引用标准引用标准:与TOE实现相关的其他信息技术标准术语定义和记法约定术语定义和记法约定:一些便于理解PP的术语和PP中相关记法的约定TOE描述描述:TOE的一般信息TOE类型一般TOE功能TOE界限TOE操作环境有关TOE的主要假设PP要点续TOETOE平安环境:定义平安环境:定义TOE“TOE“平安需求的特征平安需求的特征和范围和范围假设:如果环境满足该假定,TOE被认为是平安的威胁:包括TOE及其环境需要保护的特定资产所面临的与TOE平安操作相关的威胁组织平安策略:TOE必须遵守的任何组织平安策略和规那么PP要点续有关环境的假设对资产的威胁组织平安策略平安需求定义TOETOE平安环境平安环境环境平安目的TOE平安目的平安目的:意在对抗确定的威胁,满平安目的:意在对抗确定的威胁,满足确定的组织平安策略和假定足确定的组织平安策略和假定的陈述的陈述PP要点续在确定平安目的时,需要确保每个的威胁,至少有一个平安目的对抗;每个的组织平安策略,至少有一个平安目的来满足。在对抗威胁方面主要有预防、检测和纠正三种目的。威胁组织平安策略假设平安需求TOEIT环境非IT平安要求TOE目的环境目的平安目的平安目的IT平安要求平安目的平安目的桥梁作用IT平安要求平安要求TOE平安要求IT环境平安要求TOE平安功能要求TOE平安保证要求PP要点续平安功能要求平安保证要求IT环境平安要求TOE平安目的IT环境平安目的ISO/IEC15408第二局部ISO/IEC15408第三局部IT平安要求平安要求赋值、反复、选择和细化PP要点续PP应用注解:对开发、评估或使用应用注解:对开发、评估或使用TOE是相关的或有用的一些附加信息是相关的或有用的一些附加信息根本原理:对根本原理:对PP进行评估的依据,证明进行评估的依据,证明PP是一个完整的、紧密结合的要求集合,是一个完整的、紧密结合的要求集合,满足该满足该PP的的TOE将在平安环境内提供一将在平安环境内提供一组有效的组有效的IT平安对策平安对策平安目的根本原理平安目的根本原理平安要求根本原理平安要求根本原理威胁组织平安策略假设平安需求IT平安要求TOE目的环境的目的平安目的相互支持支持支持恰好满足恰好满足恰好满足恰好满足功能强度声明一致一致根本原理根本原理威胁举例T.REPLAY重放当截获了有效用户的识别和鉴别数据后,未授权用户可能在将来使用这些鉴别数据,以访问TOE提供的功能。平安目的举例O.SINUSE单用途TOE必须防止用户重复使用鉴别数据,尝试通过互连网络在TOE上进行鉴别。O.SECFUN平安功能TOE必须提供一种功能使授权管理员能够使用TOE的平安功能,并且确保只有授权管理员才能访问该功能。O.SINUSEFIA_ATD.1 用户属性定义:允许为每个用户单独保存其用户平安属性。FIA_UAU.1 鉴别定时:允许用户在身份被鉴别前,实施一定的动作。FIA_UAU.4 单用户鉴别机制:需要操作单用户鉴别数据的鉴别机制。FMT_MSA.3 静态属性初始化:确保平安属性的默认值是允许的或限制某行为的。TOE平安功能要求举例TOE平安功能要求举例FMT_MOF.1 平安功能行为的管理:允许授权用户管理TSF中使用规那么或有可管理的指定条件的功能行为。FAU_STG.1 受保护的审计踪迹存储:放在审计踪迹中的数据将受到保护,以防止未授权的删除或修改。FAU_STG.4 防止审计数据丧失:规定当审计踪迹溢满时的行动。O.SECFUNPP例如“包过滤防火墙平安技术要求GB18019-99“应用级防火墙平安技术要求GB18020-99“路由器平安技术要求GB18018-99“电信智能卡平安技术要求“网上证券委托系统平安技术要求SSE-CMM系统平安工程能力成熟模型根底标准SSE-CMMSSE-CMM背景知识开发SSE-CMM的目的:降低开发和维护系统的花费;提高工程进度和预算的一致性;选择适宜的承包者。发起者国防部;国家平安局。SSE-CMM工程开展1993年4月开始酝量,1996年10月出版了SSE-CMM模型的第一个版本,1997年4月出版了评定方法的第一个版本。1999年4月出版了第二版。正在申报国际标准。测评中心于1999年4月将第二版翻译成中文。SSE-CMM工程组织指导委员会制定组织应用组织关键评审人行业评审人工程主任能力方面GenericPractices能力方面能力方面CommonFeaturesGenericPracticesGenericPracticesGenericPracticesGenericPractices通用实施能力级别CommonFeatures公共特征增强执行任何过程能力的实现和制度化实施一组实施列出管理和制度化过程的相同方面共同工作的一组公共特征主要增强执行一个过程的能力能力级别能力级别能力级别非正式执行非正式执行公共特征公共特征执行根本实施执行根本实施能力级别能力级别方案与跟踪方案与跟踪公共特征公共特征方案执行方案执行标准化执行标准化执行验证执行验证执行跟踪执行跟踪执行能力级别能力级别充分定义充分定义公共特征公共特征定义标准过程定义标准过程执行已定义的过程执行已定义的过程协调平安实施协调平安实施能力级别能力级别定量控制定量控制公共特征公共特征建立可测的质量目标建立可测的质量目标客观地管理过程的执行客观地管理过程的执行能力级别能力级别连续改进连续改进公共特征公共特征改进组织能力改进组织能力改进过程的有效性改进过程的有效性方案执行标准化执行跟踪执行定义标准过程协调平安实施建立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客观地管理过程的执行改进过程的有效性1非正式非正式执行执行2方案与跟踪方案与跟踪3充分定义充分定义4量化控制量化控制5连续改进连续改进执行根本实施验证执行执行已定义的过程改进组织能力公共特性域方面BasePracticesProcessAreas过程类ProcessAreasBasePractices域方面域方面BasePracticesBasePracticesBasePractices根底实施ProcessAreas过程区工程和平安实施是平安工程过程中必须存在的性质,指出特殊过程区的目的并属于该过程区每个过程区PA是一组相关平安工程过程的性质,当这些性质全部实施后那么能够到达过程区定义的目的。一组过程区指出活动的同一通用区SSE-CMM过程区PA管理平安控制评估影响监视影响评估威胁评估脆弱性建立保证论据协调平安监视平安态势提供平安输入指定平安要求验证和证实平安质量保证管理配置管理工程风险监控技术活动规划技术活动定义组织的系统工程过程改进组织的系统工程过程管理产品系列进化管理系统工程支持环境提供不断开展的技术和知识与供给商协调平安工程平安工程分三个根本过程:风险、工程和保证风险过程是要确定产品或者系统的危险性,并对这些危险性进行优先级排序工程过程是针对面临的危险性,平安工程过程与相关工程过程一起来确定并实施解决方案保证过程是建立起对解方案的信任,并把这种信任传达给顾客平安工程续风险工程PA:验证和证实平安证据PA:建立保证论据证据保证论据其他多个PA保证评估结果PA 01PA 02PA 03PA 04PA 05PA 06 PA 07PA 08 PA 09PA 10012345PA 01PA 02PA 03PA 04PA 05PA 06 PA 07PA 08 PA 09PA 10能力方面能力方面GenericPracticesCommonFeaturesGenericPracticesGenericPracticesGenericPracticesGenericPractices通用实施能力级CommonFeatures公共特征域方面域方面BasePracticesProcessAreas过程类ProcessAreasBasePracticesBasePracticesBasePracticesBasePractices基础实施ProcessAreas过程区评定方法为评定收集数据广泛、严格,每个数据有充分的证据决定实施平安工程过程的能力为评定定义了平安工程环境在评定巧妙地使用了SSE-CMM体系结构中的两个方面根底标准ISO9000族ISO9000族23个标准GB/T 6583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术语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用和实施指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用和实施指南GB/T19000-1第一部分:选择和使用指南GB/T19000-2第二部分:三个质量保证标准实施通用指南GB/T19000-3第三部分:GB/T19001在软件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GB/T19000-4第四部分:可信性大纲管理指南质量体系保证模式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要素GB/T19001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GB/T19002生产、安装和服务GB/T19003最终检验和试验1指南2服务指南3流程性材料指南4质量改进指南支持性技术标准支持性技术标准GB/T19015质量计划指南GB/T19017技术状态管理指南GB/T19021质量体系审核指南GB/T19022测量设备的质量保证要求GB/T19023质量手册编制指南ISO/IEC17799信息平安管理BS7799根底标准ISO/IEC17799根底标准ISO/IEC17799第1局部:信息平安管理实施规那么codeofpracticeforinformationsecuritymanagement第2局部:信息平安管理体系标准(specificationforinformationsecuritymanagementsystemsISO/IECFIDS17799-1BS7799-1BS7799-1首次出版于1995年专业性极强的标准一套综合的最正确的实施规那么控制范围、控制方法的参考基准欧洲和北美洲得1999年修订ISO/IEC17799-1参加了符合性方面的要求根底标准ISO/IEC17799-1根底标准ISO/IEC17799-11、范围2、术语和定义3、平安策略4、平安组织5、资产分级与控制6、人员平安7、物理和环境平安8、通信和运行管理9、访问控制10、系统开发和维护11、商业连续性管理12、符合性根底标准ISO/IEC17799-2ISO/IECDIS17799-2=BS7799-2BS7799-2第1版出版于1998年评估一个组织全面或局部信息平安管理体系的根底,也可以作为一个正式认证方案的根底。根底标准ISO/IEC17799-2建立信息管理体系的要求总那么建立管理框架实施文档化文档控制记录根底标准ISO/IEC17799-2控制细那么平安策略平安组织资产分级和控制人员平安物理和环境平安通信和运行管理访问控制系统开发和维护商业连续性管理符合性等10项要求应用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信息系统标准信息平安效劳标准中国国家信息平安测评认证标准目录中国国家信息平安测评认证标准目录运行标准ISO导那么25ISO导那么65标准化工作标准研究与开发标准研究标准开发标准确认认证受理阶段证书制作阶段管委会确认指导测评工作其他标准化工作标准研究研究标准化原理和标准文本,形成标准体系:研究标准化原理和标准文本,形成标准体系:1跟踪国际先进标准;跟踪国际先进标准;2对对现现有有信信息息平平安安技技术术标标准准以以及及信信息息平平安安技技术术开开展趋势的研究;展趋势的研究;3依依据据国国际际标标准准化化组组织织所所公公布布的的或或将将要要公公布布的的信信息息平平安安标标准准,参参照照美美国国、英英国国、加加拿拿大大等等兴兴旺旺国国家家的的信信息息平平安安标标准准化化体体系系,并并结结合合我我国国的的具具体体国国情情,研研究究国家信息平安标准体系;国家信息平安标准体系;4依依据据ISO/IEC 15408即即CC和和信信息息系系统统平平安安工工程程能能力力成成熟熟模模型型SSE-CMM等等研研究究信信息息平平安安测测评评认证标准体系;认证标准体系;5研研究究ISO/IEC15408“IT平平安安性性评评估估准准那那么么和和ISO/IEC PDTR15446“PP和和ST产生指南。产生指南。用户需求标准化开展需要产业界需要管理部门需要标准制定规划标准制定方案和大纲标准起草,形成征求意见稿标准制定与审定形成送审稿合作/独立?调研征求意见标准专家组审定管委会确认国家标准上报目录CNISTEC标准室其他先进标准认证受理国家标准工程指导测评标准研究标准确认和指导测评用户证书制作阶段测评阶段认证受理阶段是否在目录中用户标准是通过否评估制定不受理导出性测评要求测试模版/测评方案监督工具、环境、技术指标和参数、测试报告、评估报告等与标准的符合性确认标准名称、编号、发布时间其他标准化工作1评估机构宣传2协助主管部门推广标准3授权分支机构或用户标准化知识咨询4PP注册,也即是维护中国国家信息平安测评认证标准目录5社会培训6学术报告,包括参见有关标准化会议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