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课件1:教育、教育学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1319735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原理课件1:教育、教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教育学原理课件1:教育、教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教育学原理课件1:教育、教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教育、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第一节第一节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第二节第二节教育学与教育科学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第三节第三节教育学的功能与意义教育学的功能与意义第一章教育、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第一节教育的本质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概念这是甲骨文中这是甲骨文中”“”“教教”字的象形字的象形文字,象征着执鞭监督孩子学习。文字,象征着执鞭监督孩子学习。“育育”字则有养育孩子之形。字则有养育孩子之形。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概念这是甲骨文中”“教”字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中庸解释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的目的是帮助人踏上人间正道,走正确的人间道路。亚圣亚圣孟子孟子在我国:亚圣孟子l在我国古代,“教”的含义往往指道德修养而言。荀况说:“以善先者谓之教。”(以荀子)。l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人,养子使作善也。l“把”教“和”育“两个字结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是上对下,成人对儿童的一种影响,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成善,手段是模仿。l孔子:大学之道,在明德以在亲民,在止于至善。l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着也”在我国古代,“教”的含义往往指道德修养而言。荀况说:“以善先梁启超:“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孙喜亭:“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价值限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梁启超:“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的人。西文“教育”的词源p“education”、“education”、“Erziehung”,三者都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educare”是个名词,它是从动词“educere”转换来的。“educere”是由前缀“e”与词根“ducere”合成的。前缀e有“出”的意思,而词根ducere则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意思就是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西文“教育”的词源“education”、“educatip“教育是生活的预备。”依据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的活动就是教育。“教育是经验的改进和改造。”“教育是生活的预备。”依据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教育的定义广义教育:凡是以教与学为活动形式,有目的地促进人身心发展的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它主要指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教育的定义广义教育:凡是以教与学为活动形式,有目的地促进人身二、教育的构成要素(一)教育者(二)受教育者(三)教育影响1教育内容。2教育方法。3教育手段。4教育组织形式。5教育环境。二、教育的构成要素(一)教育者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的产生1.1.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说: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l利托尔诺(.Letourneau,1831-1902)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1870-1944)。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从而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的产生生物起源说的主要观点是(1)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2)人类社会教育的产生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3)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生物起源说的主要观点是l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生物起源学说的批判。其代表人物为著名的美国教育史家孟禄(P.Monroe,1869-1947)。主要观点是: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l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没有教材的原始史实,判定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孟禄在其所著教育史教科书中,从心理学的观点l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合理的一面。l但孟禄的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不懂得人之所以成为人是由有意识的本质规定,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因而他的这种观点仍是错误的。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者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所在,3.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活动,为人类社会所特有。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原始的教育中,传递生产劳动经验虽不是全部,但仍属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的产生,无疑是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之后的产物,社会已开始步入阶级社会,教育也就具有阶级性的特点了。教育要实现社会需要,讨论教育的起源,也不能忽视人的发展的需要问题。3.劳动起源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活动,为人类社会所特有。(二)教育的发展1、原始教育原始教育(1)无阶级性)无阶级性(2)为生产劳动服务为生产劳动服务(3)非独立性非独立性(4)贫乏性)贫乏性(二)教育的发展1、原始教育教育学原理课件1:教育、教育学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v1、出现了阶级和剥削、出现了阶级和剥削v奴隶主不但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还完全奴隶主不但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还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强制下从事最繁重的劳动。制下从事最繁重的劳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2、生产力有了一定的进步、生产力有了一定的进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1、出现了阶级和剥削教育学原理课件1:教育、教育学古罗马的奴隶交易市场古罗马的奴隶交易市场教育学原理课件1:教育、教育学教育学原理课件1:教育、教育学2、古代社会的教育l具有自己的独立活动领具有自己的独立活动领域域l具有阶级性、等级性和具有阶级性、等级性和狭隘性狭隘性l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l教育以个别施教和机械教育以个别施教和机械记忆为主。记忆为主。2、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独立活动领域唐朝官学等级制唐朝官学等级制国子学国子学文武三品以上子孙文武三品以上子孙太学太学 文武五品以上子孙文武五品以上子孙四门学四门学文武七品以上子孙文武七品以上子孙书、律、算学书、律、算学八品以上子孙及八品以上子孙及一般庶人优秀子弟一般庶人优秀子弟唐朝官学等级制国子学文武三品以上子孙太学文武五品以上子古代书生要背多少书?古代书生要背多少书?l1:11,705字字l2:34,685字字l3:25,700字字l4:39,234字字l5:99,010字字l6:196,848字字古代书生要背多少书?1:1教育学原理课件1:教育、教育学3、现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n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走向结合。n第二,普及性。n第三,教育门类日渐齐全,形式日益多样。n第四,教育水平迅速提高。3、现代社会的教育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由分离走向结合。四、教育的共同特征社会性社会性社会现象,非生物、心理现象社会现象,非生物、心理现象永恒性永恒性和人类社会共始终和人类社会共始终生产性生产性起源、发展起源、发展历史性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特征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特征长期性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四、教育的共同特征社会性社会现象,非生物、心理现象第二节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现象人类教育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第二节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二)教育现象与教育规律(二)教育现象与教育规律1.教育现象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1)教育现象的三个规定性:教育现象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的存在物;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教育现象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二)教育现象与教育规律1.教育现象(2)教育现象的种类教育现象可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自然形态的教育(2)教育现象的种类教育现象可分为:教育学原理课件1:教育、教育学2.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2.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一)教育学的萌芽时间:从奴隶社会到时间: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中叶世纪中叶特点:没有从哲学等学科中分化,只是简单的经特点:没有从哲学等学科中分化,只是简单的经验总结概括验总结概括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中国中国孔子、孟子、荀子、朱熹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西方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代表作品:代表作品:中国中国论语论语、学记学记西方西方理想国理想国、雄辩术原理雄辩术原理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办学方针办学方针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教育内容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和方法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思结合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行结合学行结合“弗学何以行?弗学何以行?”“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中国代表人物介绍孔子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中国代表人物介绍亚圣亚圣孟子孟子性善论性善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恻隐、羞恶、恭敬、是非道德教育的方法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寡欲养气(一)寡欲养气养心莫善于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二)反求诸己(二)反求诸己-爱人不亲,反其仁爱人不亲,反其仁 (三)改过迁善(三)改过迁善 (四)意志锻炼(四)意志锻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亚圣孟子性善论恻隐、羞恶、恭敬、是非教学原则与方法教学原则与方法深造自得深造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专心有恒专心有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之,未有能生者也。”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重思存疑重思存疑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教学原则与方法深造自得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的教育思想l论教育目的论教育目的士、君子、圣人士、君子、圣人l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内容崇礼尚义、隆师亲友崇礼尚义、隆师亲友l道德教育方法道德教育方法参验反省、择善而从参验反省、择善而从l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强学力行、虚壹而静、积渐全进、强学力行、虚壹而静、积渐全进、专一有恒专一有恒荀子的教育思想论教育目的士、君子、圣人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l它分四个步骤:它分四个步骤:l一是讥讽,即通过不断提问,一是讥讽,即通过不断提问,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承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之中,承认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认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l二是助产,就是帮助对方抛弃二是助产,就是帮助对方抛弃谬见,使他们找出正确、普遍谬见,使他们找出正确、普遍的东西。的东西。l三是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三是归纳,即从个别事物中找出共性出共性l四是定义,就是把单一的概念四是定义,就是把单一的概念归纳到一般的东西中去。归纳到一般的东西中去。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它分四个步骤:柏拉图柏拉图l“假如国家建设合宜假如国家建设合宜,必,必定有好的教育,好的教育一定定有好的教育,好的教育一定产生好国民,好国民得好教育,产生好国民,好国民得好教育,一定更好,所以教育是增进国一定更好,所以教育是增进国家福利的唯一方法,教育是国家福利的唯一方法,教育是国家的基础。家的基础。”l“人所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人所受过真正的教育,他就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是个最温良、最神圣的生物;但是他若没受教育,或受了错但是他若没受教育,或受了错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误的教育,他就是一个世间最难驾驭的东西。难驾驭的东西。”柏拉图“假如国家建设合宜,必定有好的教育,好的教育一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 l(1)教育要适应自然)教育要适应自然l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l植物灵魂植物灵魂生理部分生理部分体育(体育(0-7)l动物灵魂动物灵魂感觉灵魂感觉灵魂情感训练(情感训练(7-14)l理性灵魂理性灵魂理性理性智、美育(智、美育(14-21)(2)和谐发展)和谐发展(3)教育与人的身心)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特点相适应发展特点相适应亚里士多德(1)教育要适应自然学记学记1、教育作用和目的、教育作用和目的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国君民,教学为先。2、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和方法(1)教学相长)教学相长(2)循序渐进)循序渐进(3)长善救失)长善救失(4)尊师重道)尊师重道学记1、教育作用和目的化民成俗,其必由雄辩术原理雄辩术原理昆体良昆体良1、重视教育的作用、重视教育的作用人的发展依赖于教育人的发展依赖于教育2、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培养演说家、雄辩家培养演说家、雄辩家3、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思想、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思想4、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文法、修辞、音乐、几何、文法、修辞、音乐、几何、天文、哲学天文、哲学5、教师素质、教师素质德行、渊博知识、教学艺术德行、渊博知识、教学艺术雄辩术原理昆体良1、重视教育的作用人的发展依赖于1、夸美纽斯(捷)、夸美纽斯(捷)大教学论大教学论(1)普及教育)普及教育(2)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3)完整的学校体系)完整的学校体系(4)教学原则)教学原则(5)建立班级授课制)建立班级授课制(二)独立形态教育学产生教育学之父教育学之父(二)独立形态教育学产生教育学之父2、洛克(英)教育漫话绅士教育“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要把弟子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要把弟子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育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和保险的教育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和保险的办法。办法。”2、洛克(英)教育漫话绅士教育卢梭(法卢梭(法)爱弥儿爱弥儿1、自然主义教育理论、自然主义教育理论2、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教育、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教育3、开拓了教育与个体生长的关系研究、开拓了教育与个体生长的关系研究“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会变坏了会变坏了。”卢梭(法)爱弥儿裴斯泰洛齐l林哈德与葛笃德林哈德与葛笃德l葛笃德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葛笃德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l1、重视教育在人发展的作用、重视教育在人发展的作用l2、在体育、劳动教育和智育、德育方面提、在体育、劳动教育和智育、德育方面提出了意见出了意见l3、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化的口号、首次提出教育心理化的口号l4、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简化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简化教学方法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l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l内容全面,体系完整内容全面,体系完整l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为基础以心理学和伦理学为基础l把学生心理活动作为教学过程的依据把学生心理活动作为教学过程的依据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1、教育的民族性原、教育的民族性原则则2、教育、教学必须、教育、教学必须建立在心理学的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础上。在沙皇专制的年代中,在沙皇专制的年代中,他热情地希望人民获得自由;他热情地希望人民获得自由;他是儿童心灵的朋友,他是儿童心灵的朋友,他从毁灭中把学校拯救他从毁灭中把学校拯救如今他将永垂不朽如今他将永垂不朽!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1、教育的民族性原则在沙皇斯宾赛(英)教育论l教育目的教育目的为完满生活作准备为完满生活作准备l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l智育智育自我教育,乐学自我教育,乐学l德育德育自然后果自然后果l体育体育营养保健、锻炼营养保健、锻炼斯宾赛(英)教育论教育目的为完满生活作准备(三)(三)科学教育学的创立科学教育学的创立克鲁普斯卡娅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加里宁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马卡连柯教育诗教育诗凯洛夫凯洛夫教育学教育学(三)科学教育学的创立她根据列宁的指示编著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1917年出版),被认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著作。1.克鲁普斯卡娅克鲁普斯卡娅l克鲁普斯卡娅(18691939)是苏联早期著名教育家、列宁的夫人和战友。十月革命后,克鲁普斯卡娅在教育人民委员部领导教育工作。1927年起任苏联共产党(布)中央委员。她根据列宁的指示编著的国民教育与民主主l(18751946)是前苏联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他对共产主义教育问题发表过许多演讲和论述,汇编成论共产主义教育。他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重视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对教师的作用进行了深刻的分析。2.加里宁加里宁(18751946)是前苏联共产党和3.马卡连柯马卡连柯他的教育诗(19331935年出版)总结了“工学团”的教育经验。他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总结了集体教育、劳动教育和纪律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平等影响”原则,与资产阶级“自由教育”的错误理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推进了教育学科学化的进程。l(1888年1939年),苏联著名教育革新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和作家。他的主要著作有:教育诗、一九三零年进行曲、塔上篇、父母必读等。3.马卡连柯他的教育诗(1933l“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l“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一种智慧。”“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l30年代联共中央作出决议批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要求以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武装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他主编了教育学(1939年出版)。l该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总结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经验,并吸收了历史上进步教育家的思想,对教育基本原理、教学论、德育论、学校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培养人民教师的基本教材。他在教育学科学化的历史上做出了可贵的贡献。4、凯洛夫、凯洛夫l凯洛夫(1893年-1978年),苏联著名教育家。莫斯科大学教授,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院士、院长,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部长。30年代联共中央作出决议批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要求中国教育学发展代表人物中国教育学发展代表人物l蔡元培蔡元培对教育方针的意见对教育方针的意见提出了军国民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的五育并举的方针。美育的五育并举的方针。l陶行知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中国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生活教育”l杨贤江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新教育大纲是中国最早以马克思是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拟定的教育著作。主义观点拟定的教育著作。l徐特立徐特立创办湖南第一个教育刊物创办湖南第一个教育刊物湖南教湖南教育育中国教育学发展代表人物蔡元培对教育方针的意见提出了军中国中国1、蔡元培、蔡元培l在学校制度上,蔡元培致力于在学校制度上,蔡元培致力于以西方现代学制的基本原则来改以西方现代学制的基本原则来改造清末颁行的癸卯学制,于造清末颁行的癸卯学制,于1912年正式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年正式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蔡元培二三十年代,卓有成效地蔡元培二三十年代,卓有成效地领领导了我国现代教育改革,领领导了我国现代教育改革,1917年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积极推行办学思想和学校长后,积极推行办学思想和管理制度改革。他提出:管理制度改革。他提出:”大学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中国1、蔡元培在学校制度上,蔡元培致力于以西方现2、陶行知、陶行知l1891年年10月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职,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55年因为脑溢血去世。年因为脑溢血去世。2、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l“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幻想中解放出来;l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束缚中解放出来;l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中解放出来;l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l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因材施教。律,因材施教。”“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l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的就将教和学分离了。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的就将教和学分离了。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于学的法子。第三,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根于学的法子。第三,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生卖不尽的。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生卖不尽的。教学合一教学合一陶行知全集陶行知全集第第1卷卷第第21页页l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他的校长。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陶行知全集陶行知全集第第1卷卷第第47页页l教育为公,以达到天下为公;全民教育,以实现全民政教育为公,以达到天下为公;全民教育,以实现全民政治。积极方面,我们要求教育机会均等。对人说,无论男、治。积极方面,我们要求教育机会均等。对人说,无论男、女、老、少、贫、富、阶级、信仰,以地方说,无论远近、女、老、少、贫、富、阶级、信仰,以地方说,无论远近、城乡,都应有同等机会享受教育之权利。城乡,都应有同等机会享受教育之权利。l民主教育民主教育陶行知全集陶行知全集第第4卷卷第第590页页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的就将教和学分离了。依3、徐特立、徐特立3、徐特立二战以后的教育家二战以后的教育家l1.布鲁纳l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在50年代科技剧烈竞争的背景下,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朝野为之震动。1958年美国制定国防教育法,大量增加教育投资,进行教育改革,60年代兴起教学改革的浪潮。与此同时,布鲁纳所著教育过程(1960年出版)提出“结构教学论”,强调“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倡导发现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这些主张在各国的教学改革中普遍受到重视。二战以后的教育家1.布鲁纳2、赞科夫、赞科夫l“只懂得传授知识,不懂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只懂得传授知识,不懂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师是不完全的教师。师是不完全的教师。”l“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唤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有真切的情感体验。于唤起和诱发学生对道德现象有真切的情感体验。”l(1901年1977年),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曾担任过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儿童缺陷学研究所所长。著有教学与发展、和教师的谈话等多篇教育著作。2、赞科夫“只懂得传授知识,不懂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师是l3.瓦根舍因l德国教育家。在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在“跟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步伐”的口号下,进行了百科全书式的教学。过重的负担,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在1951年召开的图宾根会议上,瓦根舍因等人倡导“范例教学”理论,提出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的基本性、基础性,并通过对范例的接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与独立工作的能力。3.瓦根舍因4.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4.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终身教育是5、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l“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l“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l(1918年-1970年),苏联著名教育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一生写下了40余部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和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其中较著名的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等。5、苏霍姆林斯基“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6、布鲁姆(美)教育目标分类学l认知领域、认知领域、l 动作技能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情感领域情感领域6、布鲁姆(美)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三、教育科学三、教育科学以中小学为研究对象形成了普通教育学教育原理是普通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中的最一般问题。教育原理的研究任务是对教育基本规律的揭示和阐述,为具体学科提供最一般的理论指导。教育原理在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本理论学科的地位。三、教育科学以中小学为研究对象形成了普通教育学教育科学体系教育科学体系应用学科应用学科基础学科(教育原理)基础学科(教育原理)教育科学体系应用学科基础学科(教育原理)教育学科之应用学科教育学科之应用学科应用应用学科学科高等高等中等中等学前学前初等初等职业职业成人成人教育学科之应用学科应用高等中等学前初等职业成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