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血糖的调节人的体温及其调节】课件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319464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总复习【血糖的调节人的体温及其调节】课件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血糖的调节人的体温及其调节】课件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血糖的调节人的体温及其调节】课件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2讲血糖的调节讲血糖的调节人的体温及其调节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高频考点突破高频考点突破实验专题探究实验专题探究命题视角剖析命题视角剖析第第2讲讲血血糖糖的的调调节节人人的的体体温温及及其其调调节节基础自主梳理基础自主梳理即时达标训练即时达标训练基础自主梳理基础自主梳理一、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一、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1血糖含量及人体健康血糖含量及人体健康血糖含量血糖含量症状症状80120mg/dL正常正常低于低于_早期低血糖早期低血糖低于低于45mg/dL晚期低血糖晚期低血糖空腹时高于空腹时高于_高血糖高血糖高于高于160180mg/dL糖尿糖尿5060mg/dL130mg/dL2.来源与去路来源与去路3意意义义:保保证证人人体体各各种种组组织织和和器器官官的的能量供应,保持人体的健康。能量供应,保持人体的健康。二、血糖平衡的调节二、血糖平衡的调节1调节方式: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其中以调节方式: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其中以_为主。为主。2激素调节: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激素调节: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调节作用。作用。激素调节激素调节分泌细分泌细胞胞作用作用作用结作用结果果胰胰岛岛素素B细胞细胞促进血糖进入肝脏、促进血糖进入肝脏、肌肉、肌肉、_等组织细胞等组织细胞促进合成糖元、促进合成糖元、_或转变成脂肪或转变成脂肪抑制抑制_的分解和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血糖血糖含量含量_脂肪脂肪氧化分解氧化分解肝糖元肝糖元降低降低分泌细分泌细胞胞作用作用作用结果作用结果胰高血胰高血糖素糖素A细胞细胞促进促进_的的分解分解促进非糖物质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转化为葡萄糖血糖含血糖含量量_肝糖元肝糖元升高升高3.神经调节神经调节通过控制激素间接发挥调节作用。通过控制激素间接发挥调节作用。(1)调节中枢:调节中枢:_。(2)调节机理:调节机理:作用于肾上腺和胰岛作用于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使它们分别分泌细胞,使它们分别分泌_和和_,使血糖含量升高。,使血糖含量升高。作用于胰岛作用于胰岛B细胞,分泌细胞,分泌_,使血糖含量,使血糖含量降低。降低。下丘脑下丘脑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胰岛素三、糖尿病病因、防治及尿糖测定三、糖尿病病因、防治及尿糖测定1病因病因(1)胰岛胰岛_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进入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葡萄糖进入_和在细胞内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和在细胞内氧化利用发生障碍。(2)肝糖元释放和由非糖物质转化来的葡萄糖增多。肝糖元释放和由非糖物质转化来的葡萄糖增多。2典型症状:典型症状:“三多一少三多一少”,即,即_,多食,多食,_和体重减少。和体重减少。B细胞细胞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多饮多饮多尿多尿砖红色沉淀砖红色沉淀正常人尿液正常人尿液0.1mL四、人的体温及体温恒定的意义四、人的体温及体温恒定的意义1含义:人身体含义:人身体_的温度。的温度。2变化规律:正常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以及变化规律:正常人的体温会因年龄、性别以及昼夜的变化而在狭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昼夜的变化而在狭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3意义:是维持机体意义:是维持机体_稳定,保证稳定,保证_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内部内部内环境内环境新陈代谢新陈代谢五、体温的调节五、体温的调节1原理: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原理: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2基础:完善的体温调节结构和功能基础:完善的体温调节结构和功能(1)调节中枢:位于调节中枢:位于_。(2)感受器:感受器:_和冷觉感受器,分布于皮肤、和冷觉感受器,分布于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黏膜和内脏器官中。下丘脑下丘脑温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3过程过程思考感悟思考感悟在寒冷与炎热状态下,人的体温调节机理是在寒冷与炎热状态下,人的体温调节机理是否一样?否一样?【提示提示】寒冷时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寒冷时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炎热状态只有神经调节。有体液调节,炎热状态只有神经调节。高频考点突破高频考点突破1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1)调节方式:神经间接调节、激素直接调节。调节方式:神经间接调节、激素直接调节。考点一考点一血糖平衡的调节血糖平衡的调节(3)图解如下:图解如下:2与血糖有关的三种激素的区别与联系与血糖有关的三种激素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区别(2)联系联系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使肝糖元分解;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协同作用使肝糖元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使血糖维持相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使血糖维持相对稳定;稳定;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血糖素的分泌;血糖平衡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以胰岛血糖平衡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为主。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为主。【名师点拨名师点拨】胰岛胰岛A细胞和胰岛细胞和胰岛B细胞可直接细胞可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接受有关神经的控制而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接受有关神经的控制而分泌激素。分泌激素。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只受有关神经的刺激。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只受有关神经的刺激。胰岛胰岛A细胞、胰岛细胞、胰岛B细胞和肾上腺髓质三者都不受细胞和肾上腺髓质三者都不受垂体分泌的促激素的控制。垂体分泌的促激素的控制。胰岛素是惟一的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而胰高血胰岛素是惟一的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而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是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糖素和肾上腺素是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胰岛素的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糖素的分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血糖调节的效应器官主要是肝脏。血糖调节的效应器官主要是肝脏。即时应用即时应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随学随练,轻松夺冠)1如图是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若以如图是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若以“”“”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作用,则分别表示促进和抑制作用,则依依次是次是()A,B,C,D,解析:解析:选选B。当血糖升高时,会刺激胰岛。当血糖升高时,会刺激胰岛B细胞,使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增多,继而降低血糖;当血糖过低时,其分泌胰岛素增多,继而降低血糖;当血糖过低时,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从而升高血糖浓度。综上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从而升高血糖浓度。综上所述,所述,过程都应是过程都应是“”。胰岛素和胰高血。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关系:胰岛素抑制糖素之间的关系: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促进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的分泌。1原因原因(1)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分泌不足考点二考点二尿糖原因分析尿糖原因分析(2)肾功能发生障碍肾功能发生障碍当肾功能异常,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发生障碍时,可当肾功能异常,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发生障碍时,可使该重吸收的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被重吸收回血液,使该重吸收的原尿中的葡萄糖不能被重吸收回血液,因而导致尿液中含葡萄糖分子,而此时血糖含量并因而导致尿液中含葡萄糖分子,而此时血糖含量并不一定高。不一定高。(3)饮食因素饮食因素当健康人一次性食糖过多当健康人一次性食糖过多(相当于相当于200g以上的葡萄以上的葡萄糖糖)时,偶尔也会出现多余的糖随尿排出的情况,但时,偶尔也会出现多余的糖随尿排出的情况,但这是暂时的。持续性的高血糖及糖尿主要见于糖尿这是暂时的。持续性的高血糖及糖尿主要见于糖尿病患者。病患者。2糖尿病典型症状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三多一少”原因的分析原因的分析3尿糖检测中两种试剂的比较尿糖检测中两种试剂的比较用于还原糖鉴定的两种试剂各有优缺点:斐林试剂用于还原糖鉴定的两种试剂各有优缺点:斐林试剂配制比较简单,但甲液和乙液要等量混合才能使用,配制比较简单,但甲液和乙液要等量混合才能使用,不能长久保存;班氏试剂配制后可长久保存,使用不能长久保存;班氏试剂配制后可长久保存,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但配制比较复杂。起来比较方便,但配制比较复杂。【名师点拨名师点拨】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一般含有葡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一般含有葡萄糖,但尿糖者不一定患有糖尿病,尿糖仅是糖尿萄糖,但尿糖者不一定患有糖尿病,尿糖仅是糖尿病的判断指标之一。病的判断指标之一。用班氏糖定性试剂检验含糖的尿液时,出现砖红用班氏糖定性试剂检验含糖的尿液时,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前提是色沉淀的前提是“加热煮沸加热煮沸”,否则将一直保持检,否则将一直保持检验剂本身的颜色验剂本身的颜色蓝色。蓝色。即时应用即时应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随学随练,轻松夺冠)2下列与糖尿病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与糖尿病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是因为其体内糖的氧化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是因为其体内糖的氧化供能发生障碍,导致非糖物质分解加强供能发生障碍,导致非糖物质分解加强B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但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则一定是糖尿病者,但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则一定是糖尿病患者患者C糖尿病患者吃得多,是因为其体内的糖被大量糖尿病患者吃得多,是因为其体内的糖被大量排出,导致血糖含量过低排出,导致血糖含量过低D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的水比一般人多解析:解析:选选A。完成该题关键是要明确糖尿病患者的。完成该题关键是要明确糖尿病患者的特征及原因,同时要明确: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特征及原因,同时要明确: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糖,但尿液中含有糖的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糖,但尿液中含有糖的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失调症。病是一种内分泌失调症。1体温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体温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考点三考点三人体的体温调节人体的体温调节(1)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而炎热环境中只有神经调节。调节,而炎热环境中只有神经调节。(2)寒冷环境中产热增加的原因是散热量较适宜环境寒冷环境中产热增加的原因是散热量较适宜环境中多,散热减少是相对于调节前;炎热环境中散热中多,散热减少是相对于调节前;炎热环境中散热增加是相对于调节前。增加是相对于调节前。(3)汗腺的主要功能是散热功能,其次是排泄功能。汗腺的主要功能是散热功能,其次是排泄功能。2体温调节的特点体温调节的特点(1)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当长时间置身于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当长时间置身于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会引起体温降低;而在高温环境中过久,会因量,会引起体温降低;而在高温环境中过久,会因体内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体内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2)发热与体温过高:发热是许多疾病的症状,原因发热与体温过高:发热是许多疾病的症状,原因很多,如感染、肿瘤、内分泌失常、免疫紊乱、组很多,如感染、肿瘤、内分泌失常、免疫紊乱、组织损伤、毒物和药物作用等。体温过高会导致体内织损伤、毒物和药物作用等。体温过高会导致体内酶的活性降低。酶的活性降低。【名师点拨名师点拨】温度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应为温度温度感受器的适宜刺激应为温度“变化速率变化速率”,而不是,而不是“冷冷”或或“热热”自身。自身。区分体温感觉中枢、体温调节中枢与温度感受器:区分体温感觉中枢、体温调节中枢与温度感受器: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为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丘脑;温度感受器为感受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梢。末梢。高温环境中带走热量的是汗液高温环境中带走热量的是汗液“蒸发蒸发”过程,而过程,而不是汗液不是汗液“分泌分泌”过程。过程。即时应用即时应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随学随练,轻松夺冠)3(2011年湖北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年湖北重点中学第一次联考)如图曲线显示如图曲线显示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流经皮肤血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相对流量。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管的血液相对流量。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在AB段下丘脑分泌活动加强段下丘脑分泌活动加强B在在AB段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段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在在D点以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点以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D在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加强段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加强解析:解析:选选D。在在AB段环境温度下降,冷觉感觉段环境温度下降,冷觉感觉器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冲动传到下丘脑,导致器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将冲动传到下丘脑,导致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相对流量减少,散热减少。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相对流量减少,散热减少。此时下丘脑分泌活动加强,合成分泌更多的促甲状此时下丘脑分泌活动加强,合成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进而使甲状腺激素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分泌增加,产热增加,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CD段环境温度上升,皮肤血管舒张,流经皮肤血段环境温度上升,皮肤血管舒张,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相对流量增大,汗腺分泌加强。管的血液相对流量增大,汗腺分泌加强。D点以后,点以后,随汗液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需要及时补充水和随汗液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需要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无机盐。实验设计的解题策略实验设计的解题策略1注意看清是探究性实验注意看清是探究性实验(需分情况讨论需分情况讨论),还是验,还是验证性实验证性实验(不需讨论,直接写现象和结论不需讨论,直接写现象和结论)如探究兴奋传递在突触之间是单向还是双向如探究兴奋传递在突触之间是单向还是双向(讨论讨论三种情况,双向、单向有三种情况,双向、单向有AB和和BA);验证兴奋;验证兴奋在突触之间单向传递在突触之间单向传递(只写一种情况,不需讨论只写一种情况,不需讨论)。实验专题探究实验专题探究2变量的控制变量的控制确定自变量确定自变量(指人为控制的因素指人为控制的因素)和因变量和因变量(随自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的因素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的因素),严格控制好无关变量,严格控制好无关变量(指除自变量外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的其它因素指除自变量外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的其它因素)。如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各变量如下:如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各变量如下:自变量:自变量:Fe3和和H2O2酶。酶。因变量:因变量:H2O2分解速率。分解速率。无关变量:无关变量:H2O2、浓度、温度、肝脏研磨液的新鲜、浓度、温度、肝脏研磨液的新鲜程度等。程度等。3设置对照设置对照注意实验组和对照组,视题目具体情况,有时设两注意实验组和对照组,视题目具体情况,有时设两组对照,有时设三组对照,注意无关变量的控制。组对照,有时设三组对照,注意无关变量的控制。(1)实验材料选择实验材料选择A植物:大小相似、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植物:大小相似、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B动物:体重、大小、年龄、生理状况、性别均动物:体重、大小、年龄、生理状况、性别均相同的同种动物。相同的同种动物。(2)试剂选择:等浓度、等体积、等量且适量。试剂选择:等浓度、等体积、等量且适量。(3)实验器具:大小相同;使用滴管不能共用,应选实验器具:大小相同;使用滴管不能共用,应选不同的滴管。不同的滴管。(4)培养条件:相同,时间一致。培养条件:相同,时间一致。4注意题目中给定实验材料注意题目中给定实验材料如如2009年江苏高考题,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年江苏高考题,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必须使用题中给定的材料过半透膜。必须使用题中给定的材料蔗糖酶溶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等。液、斐林试剂等。5确定描述实验现象的指标确定描述实验现象的指标(1)物质鉴定出现颜色反应,指标可用颜色的深浅、物质鉴定出现颜色反应,指标可用颜色的深浅、是否出现以及出现时间长短表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时间长短表示。2007年山东理综年山东理综高考题探究端粒酶与癌细胞增殖代数关系,其指标高考题探究端粒酶与癌细胞增殖代数关系,其指标应为增殖代数而非细胞数目。应为增殖代数而非细胞数目。(2)探究光与叶绿素形成的关系,其指标应为玉米幼探究光与叶绿素形成的关系,其指标应为玉米幼苗的颜色。苗的颜色。6实验步骤实验步骤第一步:获取实验材料并分组。第一步:获取实验材料并分组。第二步:实验组、对照组的设置。第二步:实验组、对照组的设置。第三步:给足其它实验条件,一段时间后,观察并第三步:给足其它实验条件,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记录实验结果。7现象与结论现象与结论(1)注意是否分情况讨论。注意是否分情况讨论。(2)注意现象与结论的对应关系。注意现象与结论的对应关系。实战演练实战演练(专项提能,小试牛刀专项提能,小试牛刀)下面是尿糖定性检测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下面是尿糖定性检测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实验原理:实验原理:可溶性糖中的葡萄糖、果糖等单糖分子上的自由醛可溶性糖中的葡萄糖、果糖等单糖分子上的自由醛基或酮基具有还原性。班氏试剂基或酮基具有还原性。班氏试剂(Benedict)是一种含是一种含有有Cu2的碱性溶液,这种试剂能使具有自由醛基或的碱性溶液,这种试剂能使具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单糖氧化,而本身则被还原为红色或黄色的酮基的单糖氧化,而本身则被还原为红色或黄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因此,尿液中若有还原糖如葡萄糖氧化亚铜沉淀。因此,尿液中若有还原糖如葡萄糖存在时,则可用班氏试剂进行检测,可测出存在时,则可用班氏试剂进行检测,可测出0.52.0g/100mL的葡萄糖。的葡萄糖。材料器具:材料器具:材料和试剂:班氏试剂、新鲜澄清的正常人的尿材料和试剂:班氏试剂、新鲜澄清的正常人的尿液、糖尿病病人的尿液、液、糖尿病病人的尿液、5%的葡萄糖溶液、蒸馏的葡萄糖溶液、蒸馏水。水。器具: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烧杯、滴管、酒器具: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烧杯、滴管、酒精灯、火柴。精灯、火柴。探究活动:探究活动:步骤一:取三支试管,分别编号。在三支试管步骤一:取三支试管,分别编号。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中分别加入1mL班氏试剂,加热到沸腾,如不变班氏试剂,加热到沸腾,如不变色,则可按照步骤色,则可按照步骤(下图下图)进行操作。进行操作。步骤二:步骤二:1号试管滴入号试管滴入2滴葡萄糖溶液,滴葡萄糖溶液,2号试管滴号试管滴入入2滴新鲜澄清的正常人的尿液,滴新鲜澄清的正常人的尿液,3号试管滴入号试管滴入2滴滴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分别摇匀。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分别摇匀。步骤三:分别加热上述混合液到沸腾,并持续步骤三:分别加热上述混合液到沸腾,并持续23min。步骤四:仔细观察试管内混合液颜色是否发生变步骤四:仔细观察试管内混合液颜色是否发生变化。是否有沉淀物产生,并按下表提示作出判断记化。是否有沉淀物产生,并按下表提示作出判断记录。录。混合液颜色变化混合液颜色变化和沉淀物的生成和沉淀物的生成记录符号记录符号含糖量含糖量(g/100mL)蓝色和蓝灰色蓝色和蓝灰色0.02浅黄绿色沉淀浅黄绿色沉淀0.10.5黄绿色沉淀黄绿色沉淀0.51.4黄色沉淀黄色沉淀1.42.0橘黄色沉淀橘黄色沉淀2.0以上以上步骤五:整理实验器材和桌面卫生,用肥皂洗手步骤五:整理实验器材和桌面卫生,用肥皂洗手后离开实验室。后离开实验室。根据以上探究活动,完成以下任务:根据以上探究活动,完成以下任务:(1)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现象。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现象。(2)对结果进行分析,作出相应判断。对结果进行分析,作出相应判断。解析:解析: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现象,表格的设计应根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现象,表格的设计应根据探究活动来进行,也应参照步骤四进行设计,据探究活动来进行,也应参照步骤四进行设计,反映其记录提示。对结果的预期应按照探究实验反映其记录提示。对结果的预期应按照探究实验来进行。来进行。答案:答案:(1)表格设计如下:表格设计如下:项目项目试管试管1试管试管2试管试管3葡萄糖葡萄糖溶液溶液新鲜澄清新鲜澄清的正常人的正常人的尿液的尿液糖尿病糖尿病病人的病人的尿液尿液混合液颜混合液颜色变化和色变化和沉淀物的沉淀物的生成生成预测预测结果结果实验实验结果结果项目项目试管试管1试管试管2试管试管3符号记符号记录录预测结果预测结果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含糖量含糖量估算估算预测结果预测结果实验结果实验结果(2)试管试管1或或3出现橘黄色沉淀,说明含糖量超过出现橘黄色沉淀,说明含糖量超过2.0g/100mL,而试管,而试管2是正常人的尿样,理应无沉淀是正常人的尿样,理应无沉淀物生成,含糖量低于物生成,含糖量低于0.02g/100mL,若发现有红色,若发现有红色或黄色沉淀物生成,则出现糖尿现象,应及时请医或黄色沉淀物生成,则出现糖尿现象,应及时请医生检查原因,并予以治疗。生检查原因,并予以治疗。命题视角剖析命题视角剖析例例例例1 1视角视角1紧扣教材重点紧扣教材重点人体体温的调节人体体温的调节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写出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写出示意图中字母表示的结构名称:A_、B_、C_。(2)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_。当人体处在。当人体处在45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的外界环境中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3)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分泌活动加强。完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成这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是_。这种反射。这种反射属于属于_反射。反射。(4)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甲状腺能参与体温调节,是因为_。【尝试解答尝试解答】(1)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骨骼肌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骨骼肌肾上腺肾上腺(2)皮肤蒸发散热皮肤蒸发散热(3)皮肤冷觉感受器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甲状腺非条件甲状腺非条件(4)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解析解析】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皮肤散热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皮肤,皮肤散热的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当外界温度低的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当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这四种散热方式都存在,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这四种散热方式都存在,当外界温度高于体温时,只能通过蒸发散热。寒冷刺激下的反射于体温时,只能通过蒸发散热。寒冷刺激下的反射弧由五部分结构组成,即弧由五部分结构组成,即“皮肤冷觉感受器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传入神经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甲状腺甲状腺”。引起甲状腺分泌活动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甲。引起甲状腺分泌活动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甲状腺属于内分泌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状腺属于内分泌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代谢。互动探究互动探究(1)若人长期处于题目中第若人长期处于题目中第(2)小题所创设小题所创设的环境中,会导致什么后果?试分析原因。的环境中,会导致什么后果?试分析原因。(2)在第在第(3)小题中,除了题目中涉及到的激素外,还小题中,除了题目中涉及到的激素外,还有什么激素分泌增加?有什么激素分泌增加?【提示提示】(1)中暑。由于体内产生的大量热量不能中暑。由于体内产生的大量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及时散失。(2)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视角视角2洞察高考热点洞察高考热点血糖的调节血糖的调节(2010年高考江苏卷年高考江苏卷)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正常,乙的胰岛正常,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体的抗体。例例例例2 2请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bc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cd段血糖浓度升段血糖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高主要是由于血液中肾上腺素和_的明显增加引起的。的明显增加引起的。(2)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丙三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用斐林试剂对甲、乙、丙三人空腹时尿样进行检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测,水浴加热后观察到的颜色分别是_。从激素调节机制分析,乙尿样检测结果产生的原因从激素调节机制分析,乙尿样检测结果产生的原因是是_。(3)给丙注射胰岛素给丙注射胰岛素_(填填“能能”或或“不能不能”)有有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效调节其血糖水平,原因是_。【尝试解答尝试解答】(1)运动初期血糖消耗量多于产生量运动初期血糖消耗量多于产生量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2)蓝色、砖红色、砖红色乙的胰岛蓝色、砖红色、砖红色乙的胰岛B细胞受损,细胞受损,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高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血糖浓度高(3)不能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结合不能胰岛素不能与其受体结合【解析解析】(1)甲的血糖调节能力正常,运动甲的血糖调节能力正常,运动初期,血糖被大量利用,浓度暂时下降;胰岛初期,血糖被大量利用,浓度暂时下降;胰岛A细胞和肾上腺细胞接受血糖浓度下降的信息,细胞和肾上腺细胞接受血糖浓度下降的信息,分别增强对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促分别增强对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血糖浓度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血糖浓度升高。升高。(2)甲正常,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乙不甲正常,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乙不能产生胰岛素,血糖高,会出现尿糖;丙虽然能产生胰岛素,血糖高,会出现尿糖;丙虽然胰岛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胰岛素正常分泌,但由细胞功能正常、胰岛素正常分泌,但由于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的存在,于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的存在,作用于肝细胞等组织细胞,使葡萄糖形成糖元的过作用于肝细胞等组织细胞,使葡萄糖形成糖元的过程受阻,血糖浓度升高,也会出现尿糖。程受阻,血糖浓度升高,也会出现尿糖。(3)丙血糖丙血糖高的原因是因为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使高的原因是因为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而不是因为缺乏胰岛素。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而不是因为缺乏胰岛素。视角视角3突破易错疑点突破易错疑点对下丘脑的功能掌握不全面对下丘脑的功能掌握不全面1.下丘脑地位和功能下丘脑地位和功能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要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的中枢。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四个方面:(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谢平衡。(2)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皮层,使之产生渴觉。(3)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4)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节中枢。2.下丘脑部分调节作用如图所示:下丘脑部分调节作用如图所示: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列叙述正确的是()例例例例3 3当受到寒冷刺激时,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增加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热觉的部位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泌e激素激素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均为效应器效应器ABCD【尝试解答尝试解答】B【解析解析】a、b、c、d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受到寒冷刺激时,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能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能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冷觉、热觉在大脑皮层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冷觉、热觉在大脑皮层形成;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下丘脑还能分泌抗利成;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下丘脑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垂体;肾上腺、皮肤为效应器,皮肤还是感受器;因体;肾上腺、皮肤为效应器,皮肤还是感受器;因此此正确。正确。即时达标训练即时达标训练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点此点此进入入课件目件目录按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