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及管理培训

上传人:ra****d 文档编号:241319066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及管理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品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及管理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品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及管理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标准化管理培训成都市新华人民医院成都市新华人民医院 申诗明申诗明为什么要进行此次培训?为什么要进行此次培训?n n?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n n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对本单位执业医师进行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的规定,对本单位执业医师进行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的规定,对本单位执业医师进行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的规定,对本单位执业医师进行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神药品使用知识的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的,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执业医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执业医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执业医师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执业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后,方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后,方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后,方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资格后,方可在本医疗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可在本医疗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可在本医疗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可在本医疗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种处方。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种处方。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种处方。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种处方。n n 医疗机构应当将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医疗机构应当将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医疗机构应当将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医疗机构应当将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名单及其变更情况,定期报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名单及其变更情况,定期报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名单及其变更情况,定期报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名单及其变更情况,定期报送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并抄送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并抄送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并抄送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并抄送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什么要进行此次培训?为什么要进行此次培训?n n?处方管理方法处方管理方法处方管理方法处方管理方法?n n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本机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本机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本机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本机构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构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构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构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标准化管理的培训。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识和标准化管理的培训。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识和标准化管理的培训。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识和标准化管理的培训。执业医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药师经考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药师经考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药师经考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药师经考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核合格后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n n 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可在本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方可在本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方可在本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方可在本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药师取得麻醉药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药师取得麻醉药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药师取得麻醉药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药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后,方可在本机构调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后,方可在本机构调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后,方可在本机构调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后,方可在本机构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定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定义n n?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n n20052005年年年年8 8月月月月3 3日国务院令第日国务院令第日国务院令第日国务院令第442442号公布,自号公布,自号公布,自号公布,自20052005年年年年1111月月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日起施行日起施行n n第三条第三条第三条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指列本条例所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指列本条例所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指列本条例所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指列入麻醉药品目录、精神药品目录以下称目录入麻醉药品目录、精神药品目录以下称目录入麻醉药品目录、精神药品目录以下称目录入麻醉药品目录、精神药品目录以下称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的药品和其他物质。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的药品和其他物质。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的药品和其他物质。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n n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定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定义n n上市销售但尚未列入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或者第二类精神药品发生滥用,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该药品和该物质列入目录或者将该第二类精神药品调整为第一类精神药品。n n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管理学概念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管理学概念不是药理学概念不是药理学概念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定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定义n n?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n n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身体依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这类药品具有明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这类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等作用,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等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标准地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标准地连续使用又易产生依赖性,假设流入非法连续使用又易产生依赖性,假设流入非法渠道那么成为毒品,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渠道那么成为毒品,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定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定义n n?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n n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这类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的药品。这类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静等作用,是医疗上必不方面有很强的镇静等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标准地连续使用又易可少的药品,同时不标准地连续使用又易产生依赖性,假设流入非法渠道那么成为产生依赖性,假设流入非法渠道那么成为毒品,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毒品,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定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定义n n?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n n精神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精神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催眠药或具有兴奋作用的中枢兴用的镇静催眠药或具有兴奋作用的中枢兴奋药物。奋药物。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定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定义n n麻醉,精神药品的双重性 医疗目的 非医疗目的 镇痛,药效 药物滥用,毒品 药物滥用(drug abuse)n n指与医疗目的无关,用药者采用自身给药方式,反复大量使用有依赖性的药物。用药者感受用药欣快感,逐渐对其产生渴望感,开展为非用不可的强迫感受,陷入不能自控的上瘾境地,导致发生精神紊乱,并产生一些异常行为。能够产生依赖性的不止是药物,还包括许多化学物质,近年来有人建议采用物质滥用取代药物滥用。WHO 药物依赖性定义药物依赖性定义n n由药物与机体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它反响,为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防止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药物依赖性n n包括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性。n n成瘾性=精神依赖性n n WHO指出:成瘾性又称为心理依赖性,它是一种行为模式,其特征表现为抑制不住的寻找药物的行为,这种行为导致不可抑制的使用和获取药品。n n耐受性和身体依赖性是药理学结果,不同于心理依赖性精神依赖性不能称为成瘾性。正确区别正确区别“耐受性与耐受性与“成瘾性成瘾性n n麻醉药品长时间使用后,常伴随产生对药物的耐受性,这是机体对药物的一种适应状态。n n耐受性是指原用的药量达不到原有药效,为了到达原有药效,必须加大剂量。过去有医师认为,出现耐受性,是患者麻醉药品上瘾的表现,应采取停药措施.正确的做法是加大药量以到达临床镇痛效果,而不是停药。?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n n第四条 国家对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以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行管制。除本条例另有规定的外,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进行麻醉药品药用原植物的种植以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活动。n n第十三条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临床试验,不得以健康人为受试对象。医疗机构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n n购置购置 凭凭“印鉴卡设区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印鉴卡设区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发n n 印鉴卡的发放情况报同级药监和省级卫生主管印鉴卡的发放情况报同级药监和省级卫生主管n n 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在行政区内通报省级卫生主管部门在行政区内通报(第三十六第三十六条条)n n n n处方权处方权 执业医师考核合格执业医师考核合格(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n n(医疗机构依据规定自行组织考核医疗机构依据规定自行组织考核)限于本单位的处方权限于本单位的处方权n n处方医师的管理处方医师的管理(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n n 根据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合理用药根据临床应用指导原那么合理用药,(,(患者有权申诉患者有权申诉)n n n n处方医师不得为自己开具处方处方医师不得为自己开具处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n n第三十七条 医疗机构取得印鉴卡应当具备以下条件:n n 一有专职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人员;n n 二有获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n n 三有保证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平安储存的设施和管理制度。麻醉药品分类麻醉药品分类阿片类 天然来源的阿片及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如吗啡,可待因人工合成或人工半合成的化合物如海洛因,哌替啶,美沙酮,芬太尼和二氢埃托非可卡因类 古柯叶coca leaf古柯糊(coca paste)大麻类按照国际公约宗旨,按照国际公约宗旨,推动麻醉药品的合法生产和使用推动麻醉药品的合法生产和使用麻醉药品具有良好的镇痛药效,在临床被广泛用于解除或缓解疼痛,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药物本身存在一些特殊毒性,即药物依赖性,如使用或管理不当,那么会带来严重的滥用问题,构成社会公害麻醉药品具有双重特性,使用得当为药品,使用不当为毒品麻醉药品使用、管理的重要性麻醉药品使用、管理的重要性由于麻醉药品具有以下特点易于成瘾性易于成瘾性有疗效和毒性双重作用有疗效和毒性双重作用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就会发生流弊危害人民健康,影响家庭生活危害人民健康,影响家庭生活危害社会治安危害社会治安管理有方,使用得当可以治病救人,尤其是对晚期癌症病人的止痛可以治病救人,尤其是对晚期癌症病人的止痛方面,可起到其他药物无法起到的作用方面,可起到其他药物无法起到的作用疼痛的定义疼痛的定义n n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n n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n n判定患者疼痛的标准判定患者疼痛的标准n n患者说痛,就是痛;患者说有多痛,就有多痛n n患者的述说出于种种考虑,常常有避重趋轻的倾向。根据主诉的疼痛分级法根据主诉的疼痛分级法n n0 0级:无痛级:无痛n n1 1级轻度:虽有疼痛但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级轻度:虽有疼痛但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睡眠不受干扰n n2 2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入眠浅,易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入眠浅,易疼醒,要求服用止痛剂疼醒,要求服用止痛剂n n3 3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服用止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服用止痛剂,睡眠受到严重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紊乱痛剂,睡眠受到严重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或被动体位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止痛方案三阶梯治疗三阶梯治疗 癌痛治疗五项根本原那癌痛治疗五项根本原那么么 1.首选无创途径给药:如口服,芬太尼透皮贴剂,直肠栓剂,输液泵连续皮下输注等。可依患者不同病情和不同需求予以选择。三阶梯治疗三阶梯治疗 癌痛治疗五项根本原那癌痛治疗五项根本原那么么 2.按阶梯给药:指镇痛药物的选择应依疼痛程度,由轻到重选择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轻度疼痛:首选第一阶梯非甾体类抗炎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中度疼痛:选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重度疼痛:选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同时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两类药合用可增加阿片药物的止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三阶梯治疗三阶梯治疗 癌痛治疗五项根本原那癌痛治疗五项根本原那么么 三阶梯用药的同时,可依病情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或抗惊厥类药等辅助用药。3.按时用药:是指止痛药物应有规律地按规定时间给予,不是等患者要求时给予。使用止痛药,必须先测定能控制患者疼痛的剂量,下一次用药应在前一次药效消失前给药。患者出现突发剧痛时,可按需给予止痛药控制。三阶梯治疗三阶梯治疗 癌痛治疗五项根本原那癌痛治疗五项根本原那么么 4.个体化给药:阿片类药无理想标准用药剂量,存在明显个体差异,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即是正确的剂量。选用阿片类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缓解疼痛又无明显不良反响的用药剂量,即为个体化给药。5.注意具体细节:对使用止痛药的患者,应注意监护,密切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和身体反响,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响,提高镇痛治疗效果。非阿片类止痛药非阿片类止痛药n n水杨酸类:阿斯匹林等n n非水杨酸类:布洛芬等n n共同作用机理:阻断还氧化酶作用于花生四烯酸,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消炎、解热、镇痛的成效n n共同副作用:刺激胃肠道,量大,损害肾功,抗凝血充分发挥阿斯匹林的止痛作用充分发挥阿斯匹林的止痛作用n n在轻度癌痛时,可完全止痛n n对中重度癌痛可协同阿片类药物,减少阿片用量n n650mg阿斯匹林,30mg可待因二者合用效果大于60mg可待因n n口服极量1000mg,大于此剂量止痛效果不再增加n n止痛时间36小时阿片类药物之最阿片类药物之最n n最古老 最有效 与人体最具亲和力 可各种途径用药n n研究最透、使用最广、用量最大 最平安 价格廉价n n结论:目前,人类尚未发现比阿片类药物更强大的止痛药物,其“龙头老大地位尚无可取代。吗啡药理特点吗啡药理特点n n镇痛作用主要部位:中脑、脊髓n n不影响意识及其它感觉n n镇痛范围广n n镇静、消除焦虑、紧张、恐惧情绪n n提高疼痛耐受性吗啡药理特点吗啡药理特点n n起效时间与半衰期相近、平安n n万一中毒,可使用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解毒,效果明显n n无极量,可随时加量,效果较好,副作用较少n n可多种用途给药:口服 直肠 阴道 皮下 肌注 硬膜外 蛛网膜腔世界吗啡消耗量世界吗啡消耗量中中国国开开展展兴兴旺旺吗啡控释片首日用法 10mg注射剂=30mg口服控释片剂n n一般用法:10-30 mg 1/12 小时 再根据疼痛情况于翌日按30-50%的幅度增减n n住院重症患者:首日:10-30mg 1/12小时或1/8小时按50%的幅度增减,尽快找到最低有效量PRN给药方案 持续预防疼痛疗法过量过量镇痛镇痛疼痛疼痛时间时间时间时间按时给药原理按时给药原理吗啡中毒急救吗啡中毒急救n n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 n 呼吸深度抑制呼吸深度抑制8 8次次/分,针尖样瞳孔,昏迷,分,针尖样瞳孔,昏迷,血压下降,体温下降,皮肤湿冷,紫绀,尿少,肌血压下降,体温下降,皮肤湿冷,紫绀,尿少,肌无力等等。无力等等。n n处理:处理:n n 1 1立即给氧;立即给氧;n n 2 2静脉注射纳络酮;静脉注射纳络酮;0.4mg0.4mg溶于溶于10ml10ml盐水,盐水,1-21-2分钟起效,可持续作用分钟起效,可持续作用15-9015-90分钟;分钟;n n 3 3其他支持治疗:保温、强心、预防感染等。其他支持治疗:保温、强心、预防感染等。身体依赖性耐受性身体依赖性耐受性n n是阿片类药物药理学性质决定的,和其他类药物一样属戒断病症n n 生理反响表现连续使用阿片类药物后机体出现的适应性变化和耐受性,在中止使用或减少剂量后出现戒断病症n n处理:治疗原发病,逐渐减量,n n 替代药物,心理治疗n n预后:良好心理依赖性成瘾心理依赖性成瘾 以追求欣快感为目的,使用药物后,从心理上产生对药物的渴求,强迫性使用,在戒断病症身体依赖性得到控制后仍有显著的难以克制的服用及相关的心理、行为反响,不择手段的觅药行为,且可遗留终身。目前尚无完全可靠的根治方法。循证医学的证据循证医学的证据n n19922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只有4例产生精神依赖,占0.033%-Porter J,Jick H,1980n n24000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的患者,只有7例产生精神依赖,占0.029%.-Friedman DP,1990度冷丁用于慢性癌痛会产生较严重不良反响1991-20001991-2000年我国哌替啶消耗量占麻醉药品的比例年我国哌替啶消耗量占麻醉药品的比例年我国哌替啶消耗量占麻醉药品的比例年我国哌替啶消耗量占麻醉药品的比例%时间84.472.961.030.441.734.524.519.125.628.2平均:平均:31.0%20012001年各省杜冷丁销售份额年各省杜冷丁销售份额63.28%26.61%5.35%精神药品精神药品n n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催眠药或具有兴奋作用的中枢兴奋药物。精神药品精神药品n n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镇静催眠药是一类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镇静药和抗焦虑药能减轻焦虑病症,安的药物。镇静药和抗焦虑药能减轻焦虑病症,安定情绪。然而,在促进和维持近似生理睡眠的同定情绪。然而,在促进和维持近似生理睡眠的同时,一些催眠药物会影响睡眠时相的正常比例,时,一些催眠药物会影响睡眠时相的正常比例,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响。多数镇静药加大剂量即可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响。多数镇静药加大剂量即可产生催眠作用,催眠药过量可引起全身麻醉,更产生催眠作用,催眠药过量可引起全身麻醉,更大剂量可引起呼吸和心血管运动中枢抑制进而导大剂量可引起呼吸和心血管运动中枢抑制进而导致昏迷,甚至死亡。老年人及有呼吸、肝肾功能致昏迷,甚至死亡。老年人及有呼吸、肝肾功能障碍者,使用镇静催眠药更易发生不良反响。障碍者,使用镇静催眠药更易发生不良反响。精神药品精神药品n n中枢兴奋药是指能选择性地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其机能活动的一类药。该药是在中枢神经处于抑制状态、功能低下和或紊乱时使用。n n许多镇静催眠药和中枢兴奋药物具有潜在的依赖性,长期使用可产生耐受性,以及躯体和心理依赖性,临床医生应予注意。镇静催眠药物的分类镇静催眠药物的分类n n镇静催眠药按化学结构分为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和其它类三类。n n苯二氮卓类包括地西泮、氯氮、氟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劳拉西泮、奥沙西泮、三唑仑、咪达唑仑等。巴比妥类包括长效巴比妥,如苯巴比妥;中效巴比妥,如异戊巴比妥;短效巴比妥,如司可巴比妥。其它类:包括水合氯醛、甲丙氨酯、唑吡坦、佐匹克隆和扎来普隆。镇静催眠药的选择镇静催眠药的选择n n使用催眠药物应注意全面分析病情,对与躯体疾病有关的睡眠障碍,如关节疼痛、溃疡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绞痛、低血糖等,应针对躯体疾病进行治疗;n n以疼痛为主的睡眠障碍,可加用镇痛药。镇静催眠药的选择镇静催眠药的选择n n有效的催眠药应具有吸收快、作用时间短、在体有效的催眠药应具有吸收快、作用时间短、在体内去除快、无蓄积等特点。苯二氮卓类药较巴比内去除快、无蓄积等特点。苯二氮卓类药较巴比妥类药平安,依赖性小,长期应用戒断病症轻,妥类药平安,依赖性小,长期应用戒断病症轻,过量时也易被唤醒。过量时也易被唤醒。n n对入睡困难者应选用吸收快、起效快的药物,如对入睡困难者应选用吸收快、起效快的药物,如咪达唑仑;对早醒者应选用吸收较慢、作用时间咪达唑仑;对早醒者应选用吸收较慢、作用时间长的药物,如氯硝西泮;上述两种病症并存者可长的药物,如氯硝西泮;上述两种病症并存者可选用氟西泮。对睡眠中断者可选用扎来普隆。选用氟西泮。对睡眠中断者可选用扎来普隆。n n对处于焦虑状态的睡眠障碍患者,可选择抗焦虑对处于焦虑状态的睡眠障碍患者,可选择抗焦虑药中的阿普唑仑、氯硝西泮或劳拉西泮。药中的阿普唑仑、氯硝西泮或劳拉西泮。镇静催眠药应用本卷须知镇静催眠药应用本卷须知 n n对肝功能障碍患者和老年人应减少剂量。n n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可增加微粒体酶代谢活性,加速药物代谢速度,容易产生耐药性。n n在用药期内,还应注意防止使用其它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的药物,以防止增强镇静催眠作用。镇静催眠药不良反响镇静催眠药不良反响 n n常见不良反响表现在对呼吸和心血管功能的影响。常见不良反响表现在对呼吸和心血管功能的影响。n n通常剂量对健康人不致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响;但通常剂量对健康人不致引起明显的不良反响;但对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一般治疗剂量即可对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一般治疗剂量即可引起呼吸抑制而导致死亡。引起呼吸抑制而导致死亡。n n对低血容量、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者,对低血容量、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者,通常剂量也会引起心血管功能抑制,导致循环衰通常剂量也会引起心血管功能抑制,导致循环衰竭,静脉给药时更加明显。因此,对急性酒精中竭,静脉给药时更加明显。因此,对急性酒精中毒、昏迷、休克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毒、昏迷、休克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n n此外,对各种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及机器操作者此外,对各种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及机器操作者应特别注意用量。应特别注意用量。镇静催眠药不良反响镇静催眠药不良反响n n禁止用于对本药过敏、青光眼、重症肌无力、新禁止用于对本药过敏、青光眼、重症肌无力、新生儿及孕妇。儿童因其中枢神经系统对本药异常生儿及孕妇。儿童因其中枢神经系统对本药异常敏感,易导致中枢抑制,故需慎用。敏感,易导致中枢抑制,故需慎用。n n老年人静脉注射本药易出现呼吸暂停、低血压、老年人静脉注射本药易出现呼吸暂停、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n n本药可通过胎盘,妊娠早期对胎儿有致畸的危险,本药可通过胎盘,妊娠早期对胎儿有致畸的危险,故除抗癫痫外,妊娠早期应防止使用。哺乳期妇故除抗癫痫外,妊娠早期应防止使用。哺乳期妇女使用可导致药物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体内蓄积,女使用可导致药物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体内蓄积,引起婴儿嗜睡、喂养困难、体重减轻等,应防止引起婴儿嗜睡、喂养困难、体重减轻等,应防止使用。使用。镇静催眠药应用原那么镇静催眠药应用原那么n n首先,应详细询问失眠原因,根据不同病症对症治首先,应详细询问失眠原因,根据不同病症对症治疗,切忌盲目使用镇静催眠药物。疗,切忌盲目使用镇静催眠药物。n n躯体疾病影响睡眠者应首先治疗原发病;有精神因躯体疾病影响睡眠者应首先治疗原发病;有精神因素者以心理治疗为主,并合理应用抗焦虑的苯二氮素者以心理治疗为主,并合理应用抗焦虑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卓类药物。n n如拟使用,应以短程为宜,待失眠原因解除后尽快如拟使用,应以短程为宜,待失眠原因解除后尽快停药。停药。n n老年人用药应注意观察,如第一天服药导致次日清老年人用药应注意观察,如第一天服药导致次日清晨醒后仍有药物延续作用,须从小剂量开始。镇静晨醒后仍有药物延续作用,须从小剂量开始。镇静催眠药的剂量和用法应以临床需要为准,最理想的催眠药的剂量和用法应以临床需要为准,最理想的是入睡时间缩短、睡眠较深、晨醒后药物作用消失。是入睡时间缩短、睡眠较深、晨醒后药物作用消失。镇静催眠药应用原那么镇静催眠药应用原那么n n镇静催眠药的剂量和用法应以临床需要为准,最理想的是入睡时间缩短、睡眠较深、晨醒后药物作用消失。n n用药期间防止饮酒,尽可能不使用其它中枢抑制剂,以免引起毒性反响。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的规定麻醉精神药品处方的规定n n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n n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要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要求n n专人管理、专库(柜)、使用双人双锁、专册登记n n处方由调剂处方药品的医疗机构妥善保存。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2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保存期限为3年。n n处方保存期满后,经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批准、登记备案,方可销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量的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量的规定n n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门诊病人:注射剂 一次量 非注射剂 3日量 控缓释制剂 7日量n n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量的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量的规定 n n第二类精神药品:7日量(特殊情况说明理由)n n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一次量(二级以上医院内用)n n盐酸哌替啶处方一次量(医院内使用)特殊患者使用麻精药品规定特殊患者使用麻精药品规定n n特殊患者:n n 指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 特殊患者使用麻精药品规定特殊患者使用麻精药品规定n n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n n病历中应当留存以下材料复印件:n n 一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n n 二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n n 三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特殊患者使用麻精药品规定特殊患者使用麻精药品规定n n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特殊病人:注射剂 3日量 非注射剂 7日量 控缓释制剂 15日量n n每3个月应复诊或者随诊一次。特殊患者使用麻精药品规定特殊患者使用麻精药品规定n n除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即吗啡注射液可带出医院使用)n n实际操作有一定困难(如何管理空安瓿?)我院现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我院现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n n麻醉药品麻醉药品 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 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液 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 芬太尼透皮贴剂芬太尼透皮贴剂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硫酸吗啡控释片硫酸吗啡控释片 磷酸可待因片磷酸可待因片 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盐酸布桂嗪注射液我院现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我院现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n n第一类精神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 盐酸麻黄碱注射液盐酸麻黄碱注射液 盐酸氯胺酮注射液盐酸氯胺酮注射液 注射用盐酸哌甲酯注射用盐酸哌甲酯 羟丁酸钠注射液羟丁酸钠注射液我院现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我院现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n n第二类精神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 艾司唑仑片艾司唑仑片 阿普唑仑片阿普唑仑片 地西泮片地西泮片(注射液注射液)氯硝西泮片氯硝西泮片 硝西泮片硝西泮片 咪达唑仑注射液咪达唑仑注射液 苯巴比妥片苯巴比妥片 注射用苯巴比妥注射用苯巴比妥 酒石酸唑吡坦片酒石酸唑吡坦片 盐酸曲巴多胶囊盐酸曲巴多胶囊(注射液注射液)切实保证麻醉药品的医疗需求是我们的责任!谢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