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管理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1318933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5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放放 射射 诊诊 疗疗 工工 作作 人人 员员 管管 理理放 射 诊 疗 工 作 人 员 管 理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二、辐射防护基础二、辐射防护基础三、放射诊疗工作人员配备及资格管理三、放射诊疗工作人员配备及资格管理四、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四、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健康管理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作用于机电离辐射作用于机 体后,其能量传递给机体的分子、细体后,其能量传递给机体的分子、细 胞、组织和器官所造成的形态和功能胞、组织和器官所造成的形态和功能 的后果。的后果。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作用于机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的原发作用电离辐射的原发作用电离辐射的继发作用电离辐射的继发作用 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的原发作用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影响因素: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影响因素:v与辐射有关的因素与辐射有关的因素v与机体有关的因素与机体有关的因素v与环境有关的因素与环境有关的因素 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影响因素: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分类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分类 v 确定性生物效应确定性生物效应 随机性生物效应随机性生物效应 一、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分类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二、辐射防护基础二、辐射防护基础确定防护原则需要考虑:确定防护原则需要考虑:防止发生确定性效应,把随机效应控制在可以防止发生确定性效应,把随机效应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接受的水平;“线性无阈线性无阈”假设,即随机效应没有剂量阈值,假设,即随机效应没有剂量阈值,任何小剂量的照射,都会引起癌症危险度的增任何小剂量的照射,都会引起癌症危险度的增加,增加的幅度,可由大剂量引起的危险度按加,增加的幅度,可由大剂量引起的危险度按线性模型外推得到。线性模型外推得到。“ALARA”“ALARA”原则:要尽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原则:要尽量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照射,我射,我 们接受的辐射剂量,要保持在可以合们接受的辐射剂量,要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理做到的最低水平。二、辐射防护基础确定防护原则需要考虑: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二、辐射防护基础二、辐射防护基础辐射防护基本原则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实践的正当性实践的正当性 防护的最优化防护的最优化 个人剂量限值个人剂量限值 二、辐射防护基础辐射防护基本原则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二、辐射防护基础二、辐射防护基础 个人剂量限值 用用 于于 职职 业业 人人 员员(mSv)公公 众众(mSv)有效剂量 20 1 (5年平均,任一年不超过50)(在特殊情况下,允许5年平均)年当量剂量 眼晶体 150 15 皮肤 500 50 手和足 500 二、辐射防护基础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二、辐射防护基础二、辐射防护基础外照射防护措施外照射防护措施 距离防护距离防护 时间防护时间防护 屏蔽防护屏蔽防护 二、辐射防护基础外照射防护措施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三、放射诊疗工作人员配备及资格管理三、放射诊疗工作人员配备及资格管理 放射诊疗工作分类:放射诊疗工作分类:v放射治疗放射治疗v核医学核医学v介入放射学介入放射学vX X线影像诊断线影像诊断 三、放射诊疗工作人员配备及资格管理 放射诊疗工作分类: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一)放射治疗工作人员要求:(一)放射治疗工作人员要求:v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肿瘤医师;v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v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格的医学物理人员;v放射治疗技师和维修人员。放射治疗技师和维修人员。(一)放射治疗工作人员要求: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二)核医学工作人员要求(二)核医学工作人员要求v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核医学医师;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核医学医师;v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病理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人员;v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技术人员或核医学技师。格的技术人员或核医学技师。(二)核医学工作人员要求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三)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要求三)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要求v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放射影像医师;任职资格的放射影像医师;v放射影像技师;放射影像技师;v相关内、外科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关内、外科的专业技术人员。(三)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要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四)(四)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人员要求射线影像诊断工作人员要求 应当具有专业的放射影像医师。应当具有专业的放射影像医师。(四)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人员要求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四、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四、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个人剂量监测管理个人剂量监测管理放射诊疗人员放射防护培训放射诊疗人员放射防护培训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待遇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的待遇四、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职业健康检查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一)职业健康检查(一)职业健康检查v原则:以职业医学的一般原则为基础。原则:以职业医学的一般原则为基础。即:评估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即:评估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确定工作人员在特殊工作条件下从事确定工作人员在特殊工作条件下从事 预定任务的适任性;预定任务的适任性;提供用于事故情况下暴露于特定危险物提供用于事故情况下暴露于特定危险物或发生职业病时的基础资料。或发生职业病时的基础资料。(一)职业健康检查原则:以职业医学的一般原则为基础。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目的: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对其预期任务的适任目的: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对其预期任务的适任性和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适任性。性和继续从事放射工作的适任性。检查项目:检查项目:(一)职业健康检查(续)(一)职业健康检查(续)目的: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对其预期任务的适任性和继续从事放射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一)职业健康检查(续)(一)职业健康检查(续)上岗前健康检查上岗前健康检查 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 离岗前健康检查离岗前健康检查 应急的健康检查应急的健康检查(一)职业健康检查(续)上岗前健康检查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一)职业健康检查(续)(一)职业健康检查(续)1 1、上岗前健康检查:、上岗前健康检查:着重于评价工作人员的着重于评价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及其对预期从事的任务的适任性,可健康状况及其对预期从事的任务的适任性,可 淘汰不应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也是从业人淘汰不应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也是从业人员接触放射线前的本底资料,为就业后定期检员接触放射线前的本底资料,为就业后定期检查、过量照射提供对比和参考。查、过量照射提供对比和参考。v评价依据:评价依据: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 (GB98-2002)。)。v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的总原则: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的总原则:(一)职业健康检查(续)1、上岗前健康检查:着重于评价工作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一)职业健康检查(续)(一)职业健康检查(续)2 2、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判断放射工作人员判断放射工作人员对其工作的适任性和继续适任性,发现就业对其工作的适任性和继续适任性,发现就业后出现的某些可能与辐射有关的效应及其他后出现的某些可能与辐射有关的效应及其他疾病。疾病。周期:根据工作条件和可能受到的剂量,每周期:根据工作条件和可能受到的剂量,每1-1-2 2年检查一次。发现异常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年检查一次。发现异常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检查频率和检查项目。增加检查频率和检查项目。(一)职业健康检查(续)2、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判断放射工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一)职业健康检查(续)(一)职业健康检查(续)v3 3、离岗前健康检查:主要目的是排除职业病,、离岗前健康检查:主要目的是排除职业病,视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检查项目视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检查项目(一)职业健康检查(续)3、离岗前健康检查:主要目的是排除职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一)职业健康检查(续)(一)职业健康检查(续)v4 4、应急的健康检查:在在岗期间定期检查项、应急的健康检查:在在岗期间定期检查项目的基础上,可结合个人剂量监测或生物、目的基础上,可结合个人剂量监测或生物、物理剂量估算和临床表现等具体情况,根据物理剂量估算和临床表现等具体情况,根据有关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适当增加相应的检有关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适当增加相应的检查项目。查项目。(一)职业健康检查(续)4、应急的健康检查:在在岗期间定期检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一)职业健康检查(续)(一)职业健康检查(续)通知与报告责任通知与报告责任:体检机构:体检机构: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一)职业健康检查(续)通知与报告责任: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监测类型:监测类型:v 常规监测常规监测 v 任务相关监测任务相关监测 v 特殊监测特殊监测(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监测类型: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v佩带时限:常规检测周期一般为一个月,佩带时限:常规检测周期一般为一个月,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佩带时限:常规检测周期一般为一个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佩带要求:佩带要求:GBZ128-2002v 均匀照射:均匀照射:不均匀照射:不均匀照射:异常照射:异常照射:工作中穿铅围裙的场合:工作中穿铅围裙的场合:(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佩带要求: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规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v监测和评价机构:监测和评价机构:按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按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的规定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资的规定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的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监测和评价机构: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评价原则:任何放射工作人员,在正常情况下评价原则:任何放射工作人员,在正常情况下的职业照射水平应不超过以下限值:的职业照射水平应不超过以下限值:v 连续连续5 5年内年有效剂量,年内年有效剂量,20mSv20mSv;v 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50mSv;v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150mSv;v 四肢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四肢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500mSv。(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评价原则:任何放射工作人员,在正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个人监测档案的建立个人监测档案的建立v 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职业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02(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个人监测档案的建立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个人监测档案的内容:个人监测档案的内容:1 1、常规监测结果、常规监测结果 2 2、达到或超过有关记录水平的剂量和摄、达到或超过有关记录水平的剂量和摄入量资料入量资料 3 3、应急或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剂量和放射、应急或事故中受到照射的剂量和放射性核素摄入量等记录、调查报告。性核素摄入量等记录、调查报告。(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个人监测档案的内容: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建档要求:建档要求:用人单位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管理本单位用人单位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管理本单位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个人监测档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个人监测档案。终身保存。终身保存。用人单位还应将年度个人监测结果及时用人单位还应将年度个人监测结果及时抄录在各自的放射工作人员证中。抄录在各自的放射工作人员证中。(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续)建档要求: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三)放射诊疗人员放射防护培训(三)放射诊疗人员放射防护培训v 依据: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v培训对象:培训对象:所有从事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治疗、所有从事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治疗、X X射线影像诊断的在岗人员。射线影像诊断的在岗人员。(三)放射诊疗人员放射防护培训 依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三)放射诊疗人员放射防护培训(续)(三)放射诊疗人员放射防护培训(续)v培训内容:培训内容:根据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根据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范(GBZ/T149-2002GBZ/T149-2002)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来确定。v培训周期和时间要求:培训周期和时间要求:上岗前:培训时间为上岗前:培训时间为7 7天天 上岗后:每三年一次上岗后:每三年一次 培训时间不少于培训时间不少于3 3天天 (三)放射诊疗人员放射防护培训(续)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三)放射诊疗人员放射防护培训(续)(三)放射诊疗人员放射防护培训(续)放射防护培训档案建立:放射防护培训档案建立:根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用人单位应根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用人单位应为放射诊疗人员建立培训档案。为放射诊疗人员建立培训档案。档案内容:档案内容:培训内容、课程名称培训内容、课程名称 培训时间培训时间 培训成绩培训成绩(三)放射诊疗人员放射防护培训(续)放射防护培训档案建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v 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放射工作人员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管理规定(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 依据: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 内容:内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史、既往史、职业照射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史、既往史、职业照射接触史触史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评价处理意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等健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疗、医学随访观察等健康资料康资料(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 内容: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 管理:管理:用人单位应为工作人员终身保存并指定用人单位应为工作人员终身保存并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专人负责管理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建立 管理: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放射性疾病的特点:放射性疾病的特点:1 1、所有放射性疾病都具有接触电离辐射的受、所有放射性疾病都具有接触电离辐射的受照史,并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照史,并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2 2、放射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其、放射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其他非放射性因素所致的某些疾病可以有相似他非放射性因素所致的某些疾病可以有相似甚至相同的临床表现。甚至相同的临床表现。(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放射性疾病的特点: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诊断原则诊断原则 1 1、必须有职业照射或应急照射的受照史。、必须有职业照射或应急照射的受照史。2 2、受照剂量数据必须来自其佩带的个人剂量计、受照剂量数据必须来自其佩带的个人剂量计及个人和场所剂量监测档案。必要时可参考可靠及个人和场所剂量监测档案。必要时可参考可靠的剂量重建资料。其累计受照剂量需接近或达到的剂量重建资料。其累计受照剂量需接近或达到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中给出的剂量阈值。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中给出的剂量阈值。3 3、必须依据受照剂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必须依据受照剂量、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参考既往健康情况,排除其他因素和疾结果,并参考既往健康情况,排除其他因素和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后方能做出诊断。病,进行综合分析后方能做出诊断。4 4、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必须依据其相应的、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必须依据其相应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诊断原则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 诊断依据诊断依据 1 1、采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受照史和过采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受照史和过量照射情况的资料。(见后)量照射情况的资料。(见后)2 2、可作为受照者生物剂量计的结果。、可作为受照者生物剂量计的结果。3 3、详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与辐射作、详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与辐射作用有关的特殊实验室检查结果。用有关的特殊实验室检查结果。4 4、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或疾病,并列出排、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原因或疾病,并列出排除的依据。除的依据。(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 诊断依据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采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受照史和过量照采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受照史和过量照射情况的资料,必须由病人所在单位和射情况的资料,必须由病人所在单位和/或有关辐或有关辐射防护部门,提供下述有法人代表签章的资料和射防护部门,提供下述有法人代表签章的资料和数据数据:1 1)职业受照史职业受照史;2 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健康档案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健康档案(复复印件印件););3 3)个人和个人和/或场所剂量监测历史记录情况或场所剂量监测历史记录情况;4 4)受照射情况和受照时的个人和场所剂量)受照射情况和受照时的个人和场所剂量监测结果。监测结果。采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职业受照史和过量照射情况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v鉴定鉴定 鉴定机构:鉴定机构:由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首次鉴由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首次鉴定,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最终鉴定。定,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最终鉴定。(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鉴定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 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体系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体系 确定放射性疾病范围所遵循的原则是:确定放射性疾病范围所遵循的原则是:已有电离辐射照射诱发疾病的人类证据;已有电离辐射照射诱发疾病的人类证据;有一定的发生几率;并具有较大的临床病有一定的发生几率;并具有较大的临床病理意义。理意义。(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 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体系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 放射性疾病的分类放射性疾病的分类 v 电离辐射所致的全身性疾病电离辐射所致的全身性疾病 电离辐射所致的器官和组织损伤电离辐射所致的器官和组织损伤 电离辐射诱发的恶性肿瘤电离辐射诱发的恶性肿瘤 放射复合伤放射复合伤(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 放射性疾病的分类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 放射性疾病的诊断标准:放射性疾病的诊断标准:共共2222项:项:1 1项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项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 1 1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 3 3项推荐性规范项推荐性规范 17 17项疾病个性标准项疾病个性标准(五)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诊断、鉴定 放射性疾病的诊断标准: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序号 标 准 号 标 准 名 称 1 GBZ95-2002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 2 GBZ96-2002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 3 GBZ-2002 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 4 GBZ98-2002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 5 GBZ99-2002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6 GBZ100-2002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7 GBZ101-2002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 8 GBZ102-2002 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 9 GBZ103-2002 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 10 GBZ104-2002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11 GBZ105-2002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 12 GBZ106-2002 放射性皮肤疾病诊断标准 序号 标 准 号 标 准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序号 标 准 号 标 准 名 称 13 GBZ/T156-2003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格式及内容 14 GBZ107-2002 放射性性腺疾病诊断标准 15 GBZ108-2002 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 16 GBZ109-2002 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 17 GBZ110-2002 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 18 GBZ111-2002 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 19 GBZ112-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 20 GBZ162-2004 放射性口腔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21 GBZ/T164-2003 核电厂操作员的健康标准和医学监 督规范 22 GBZ/T163-2003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远期医学随访原 则及要求 序号 标 准 号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六六)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待遇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待遇 放射津贴放射津贴 放射假放射假 健康疗养健康疗养 有关工龄计算有关工龄计算(六)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待遇 放射津贴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谢谢 谢谢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管理课件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