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318494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88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主讲:王文彬主讲:王文彬湖南文理学院生物科学教研室湖南文理学院生物科学教研室第五单元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主讲:王文彬1内容提要内容提要l生物教学策略生物教学策略l生物教学原则生物教学原则l生物教学方法生物教学方法l生物教学模式生物教学模式内容提要生物教学策略2一、生物教学策略一、生物教学策略l教学策略教学策略(Instructional strategy)的定义:的定义:l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指教师教学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所采用的一切方法。l大多数学者认为,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采用的教学顺序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教学组织形式式和和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等因素的总体考虑。l教学策略包括教师教的策略教师教的策略和和学生学的策略学生学的策略,它主要是解决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也是教学设计研究的重点。确定了教学目标,还不能立即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必须考虑教学的具体安排以及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策略的制定是一项系统考虑诸教学要素,总体上择优的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工作。一、生物教学策略教学策略(Instructional str3教学策略的类型:教学策略的类型:l广义的理解,是指广义的理解,是指教学取向教学取向,分2种类型:l1 1)以教师为主导取向的教学策略以教师为主导取向的教学策略l以讲课为基础的照本宣科策略l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l以思维为基础的问答策略l2 2)以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以学生自学取向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类型:广义的理解,是指教学取向,分2种类型:4名称名称特征特征最适合最适合例子例子照本宣科策略照本宣科策略(以讲授为基(以讲授为基础础)教师以讲授为主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接受式学习学生接受式学习师生互动少师生互动少呈现新知识呈现新知识新概念新概念知识难度较大知识难度较大教师:教师:“现在现在,我给大家讲鸟我给大家讲鸟的形态结构。的形态结构。”以事实为基础以事实为基础的问答策略的问答策略教师问学生答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引导学生思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考师生之间互动频师生之间互动频繁繁但个别问题不深但个别问题不深究究复习学过的知识复习学过的知识知识难度不大知识难度不大测量学生掌握的测量学生掌握的知识知识教师:教师:“鸟类鸟类的形态结构是的形态结构是怎样与飞行相怎样与飞行相适应的?适应的?”对话策略(以对话策略(以思维为基础的思维为基础的问答)问答)教师问、刺激学教师问、刺激学生的思维、讨论和生的思维、讨论和深究深究教师评论学生的教师评论学生的反应反应师生之间、学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频繁之间互动频繁鼓励课堂讨论鼓励课堂讨论在关键时候激发在关键时候激发思维思维教师:教师:“大家大家想一想:鸟类想一想:鸟类与前面学过的与前面学过的爬行类有哪些爬行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相同和不同之处,为什么处,为什么?”?”名称特征最适合例子照本宣科策略(以讲授为基础)教师以讲授为主5教学策略的类型:教学策略的类型:l生物课程相关的教学策略:生物课程相关的教学策略:l1 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概念图的教学策略l2 2)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l3 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l4 4)STSSTS的教学策略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的类型:生物课程相关的教学策略:61 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概念图的教学策略l概念图概念图(concept maps)及其理论基础:及其理论基础:l最早是在最早是在20世纪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乃尔大学年代由美国康乃尔大学Joseph D.Novak教授等人提出,但概念图这一概念名词的教授等人提出,但概念图这一概念名词的确定却是在确定却是在20世纪世纪80年代才逐渐被应用的年代才逐渐被应用的.l概念图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关系.概念(原子)和命题(分子)是任何领域知识的基本构成单位l以奥苏贝尔奥苏贝尔(Ausubel)的的意义学习理论意义学习理论为基础.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概念图(concept maps)及其理71 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概念图的教学策略l概念图能满足概念图能满足意义学习需要意义学习需要的三个条件:的三个条件:l1 1)学习材料必须概念清晰,并与学习者先前)学习材料必须概念清晰,并与学习者先前 知识可关联的事例或语言表征出来;知识可关联的事例或语言表征出来;l2 2)学习者必须有相关的先前知识;)学习者必须有相关的先前知识;l3 3)学习者必须选择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必须选择有意义的学习方式。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概念图能满足意义学习需要的三个条件:8光合作用概念图光合作用概念图(引自引自BSCS,1999)光合作用概念图(引自BSCS,1999)91 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概念图的教学策略l概念图的特征:概念图的特征:l图表特征:图表特征:概念(concepts)、命题(propositions)、交叉连接(cross-links)和层级结构(hierarchical frameworks).l1 1)概念图中的概念是按分层的形式表现的;)概念图中的概念是按分层的形式表现的;l2 2)概念图中包含着交叉连接;)概念图中包含着交叉连接;l3 3)概念图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具体事例)概念图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具体事例,可澄清概可澄清概 念的意义;念的意义;l4 4)针对同一知识领域,不同的人绘制的概念图可能)针对同一知识领域,不同的人绘制的概念图可能 有明显的不同。这反映了个人认知结构的异同。有明显的不同。这反映了个人认知结构的异同。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概念图的特征:101 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概念图的教学策略l如何制作概念图如何制作概念图:l1)选取一个熟悉的知识领域)选取一个熟悉的知识领域 l2)确定关键概念和)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概念等级 l3)初步拟定概念图的)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纵向分层和和横向分支横向分支 l4)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 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l5)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如何制作概念图:11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课件12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课件13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课件14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课件15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课件16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课件17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课件18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课件191 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概念图的教学策略l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法策略的价值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法策略的价值:l1 1)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l2 2)有利于组织教学材料,更利于对教学内容)有利于组织教学材料,更利于对教学内容 进行形象的设计;进行形象的设计;l3 3)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l4 4)更适合于科学课程,而在其他学科)更适合于科学课程,而在其他学科(如英如英 文、数学文、数学)效果不理想。效果不理想。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法策略的价值:201 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概念图的教学策略l在教学条件下,概念图有如下作用概念图有如下作用:l1)有助于教师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有助于教师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l2)形象、直观地展现概念间内在关系,帮助)形象、直观地展现概念间内在关系,帮助 学生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建构起所学材料学生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建构起所学材料 的具体意义的具体意义;l3)帮助学习者组织、建构和整合信息。)帮助学习者组织、建构和整合信息。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条件下,概念图有如下作用:211 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概念图的教学策略l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的价值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的价值:l1 1)可促进学习者进行有意义学习)可促进学习者进行有意义学习,还可有效降低学习还可有效降低学习 者的焦虑水平者的焦虑水平;l2 2)可改变学习者的认知方式)可改变学习者的认知方式;l3 3)建立概念图时,合作学习比学习者独自的效果要好)建立概念图时,合作学习比学习者独自的效果要好;l4 4)运用概念图策略进行有意义学习时,有性别差异)运用概念图策略进行有意义学习时,有性别差异.l 另外,概念图作为另外,概念图作为培养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手段培养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手段;为一种为一种引导元认知的工具引导元认知的工具;为;为教材编纂的一种方法教材编纂的一种方法;为一种为一种评估工具评估工具。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的价值:221 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概念图的教学策略l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l是教的工具是教的工具:主要用于组织课程内容。l是学的工具是学的工具:促进新知识就应当与现有的知识结构整合,因为概念图可以把整合的过程清晰地呈现出来,并使学习者看到概念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学习中使用概念图的学生,在较长一段时间以后,其知识的保持超过不用概念图学习的学生。用画概念图和看概念图学习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也比用死记硬背来学习的学生宽,更能解决问题。研究人员还发现,当学生试图用图来表示知识的理解时,他们最肯动脑筋。l是评价的工具:是评价的工具:通过概念图可以了解学习者在解释内容时被误解的概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常常出现不完全或者有缺陷,结果造成了误解。学生画的概念图表达了他们对概念正确的或错误的理解,有助于教师诊断被学生误解的概念。1、概念图的教学策略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232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l合作学习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的含义的含义:l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教学中通过小组的形式使学生一起学习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即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l合作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策略就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242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l合作学习的特征:合作学习的特征:l1)异质分组,建立学习的)异质分组,建立学习的“多元世界多元世界”。小组成员在性别、学业能力、步调和其他品质上必须是不同的、异质的。这样才能够共同发展、接纳他人,使学业困难者获得更好的发展的目标。l2)积极互助。)积极互助。小组成员必须人人参与。l3)分工合作。)分工合作。建立小组成员的行为规则要求,强调个人责任感,各自的义务,对其他成员的鼓励和支持。l4)资源共享。)资源共享。互相帮助和交流。肖伯纳的肖伯纳的“苹果理论苹果理论”l5)奖励体系。)奖励体系。集体的荣誉就是每个人的荣誉。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特征:252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l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l1)积极主动、相互依赖)积极主动、相互依赖l2)面对面的)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促进性互动l3)成员要负起责任来)成员要负起责任来 六措施:六措施:小组不宜过大(最多6人);能力测试;口头检查;观察记录;指派督促者;教会其他同学.l4)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人际间的社会协作技能l5)评价和过程监控)评价和过程监控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原则和方法:262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l合作学习策略的意义:合作学习策略的意义:l 1)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交往机会。)为学生创设了更多的交往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寻找到自我价值,发展自我,认识自我。l2)加快了沟通速度。加快了沟通速度。合作学习可大大加快沟通速度,使每个学生都有在一堂课中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l3)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了互相认识、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他们把自我融入群体之中,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使之感到难以离开这个可爱的集体,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合群性。合作学习使学生感到要使自己在学习上有所收获,必须做到小组中的每个成员相互帮助、取长补短,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了学生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帮助他人共同提高的品质。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小组成员面前,能够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这就使他们在语言、思维以及胆量等方面得到了锻炼,消除了一些学生惧怕与别人交往的心理,从小组成员交往入手进而扩大到整个班集体,从小培养他们在各种场合都能主动与别人交往的能力,使社会适应性得到发展。l4)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的意义:272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l合作学习策略的实施:合作学习策略的实施:l1)树立课堂教学交往观)树立课堂教学交往观 l2)变革座位排列方式)变革座位排列方式 l3)正确进行分组)正确进行分组l4)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式:基本式、拼盘基本式、拼盘 式、游戏式、游戏竞赛式竞赛式 l5)培养合作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合作的意识和方法 l6)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l7)与其他教学形式相结合)与其他教学形式相结合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策略的实施:28 表表.小组概况表小组概况表 小组组号 注:小组平均分小组总分小组人数 表上的数字为竞赛次数 表.小组概况表292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l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自学)l“人体营养”的合作学习(见教材P88-90)l“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合作学习(见教材P90-91)l需注意的问题:需注意的问题:l1 1)合作学习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合作学习必须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l2 2)学生必须经过训练及练习,才能有效进行;)学生必须经过训练及练习,才能有效进行;l3 3)并不是所有教学活动都适合进行合作学习。)并不是所有教学活动都适合进行合作学习。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案例:(自学)302 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l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主要任务: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主要任务:l角色:角色: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或鼓励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或鼓励者l主要任务:主要任务:l1 1)设计教学活动,预估可能发生的困难)设计教学活动,预估可能发生的困难l2 2)帮助学生分组)帮助学生分组l3 3)敏于观察学习活动的进行)敏于观察学习活动的进行l4 4)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协助)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协助l5 5)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提高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提高学习兴趣l6 6)综合学生们的发现)综合学生们的发现2、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和主要任务:313 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l探究学习探究学习(inquiry learning)的含义的含义:l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l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学习(inquiry learni32科学探究过程科学探究过程 基基 本本 要要 求求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作出假设作出假设 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制定计划制定计划 拟定探究计划。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设计对照实验。实施计划实施计划 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评价数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得出结论 描述现象。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表达、交流 撰写探究报告。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要求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基本要求科学探究过程 基 本 要 求 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333 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l探究学习的意义:探究学习的意义:l理科教学中的探究方法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中能够像科学家一样去处理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和情境。探究教学探究教学就意味着教师要试图去设计一种情境以便学生去使用科学家所使用的方法:如认识问题、提出问题、应用调查的过程、提供一般的描述,预测和解释。l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已经成为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我国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革最重要的标志之一。然而,探究性学习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们必然会面对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意义:343 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l探究教学的原则与特征:探究教学的原则与特征:l原则:原则:让学生自己得出概念,而不是把概念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得出概念,而不是把概念灌输给学生.l特征:特征:l学生主动研究,经探求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上的知识学生主动研究,经探求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上的知识;l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要的探求能力;为了研究自然而培养所需要的探求能力;l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有效地形成认识自然基础的科学概念;l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培养探究未知自然的积极态度;l通过探究活动而学到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非文字知识通过探究活动而学到的知识是科学概念而非文字知识.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的原则与特征:353 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l探究教学的目标:探究教学的目标:l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l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保持学生的好奇心;l让学生参与需要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让学生参与需要高水平认知和技能的活动;l形成积极的对待科学的态度;形成积极的对待科学的态度;l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经验.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教学的目标:363 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l探究的形式:探究的形式:l发现式探究:发现式探究:即学生自我发现学习发现学习 教学程序分两阶段,注意:必须是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即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l推理性探究:推理性探究:不动手做,而应用探究方法去推理、思考问题,主要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技能.教学程序分三个步骤,l实验式探究:实验式探究: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学生必须经历科学探究的一系列过程。只适合小学高年级以上学生.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的形式:373 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l观察观察l分类分类l测量测量l推论推论l预测预测l交流交流l识别数量关系识别数量关系l识别时空关系识别时空关系l构建假设构建假设l辨别控制变量辨别控制变量l确定可操作性定义确定可操作性定义l解释数据解释数据l实验实验探究的技能:探究的技能: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观察识别时空关系探究的技能:383 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l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案例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案例:l 循环系统(见教材P99-101)l观摩:观摩:l青岛市十六中刘大伟老师的课堂录像“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3、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案例:394、STS的教学策略的教学策略lSTS的含义与起源:的含义与起源:l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三个英文单词字母的缩写。lSTS教教育育是指在现实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下教授科学内容的活动。其其基基本本特特征征就是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中的应用。l起起源源于于英英美美,大学STS课程起于1967-1970。STS理念的推广源于20世纪80年代爱荷华大学。(美)科学教育学者耶格(Yager,R.E.)等先后提出STS科科学学教教育育新理念.4、STS的教学策略STS的含义与起源:404、STS的教学策略的教学策略lSTS的定义的定义:lYager教授教授(1990)将STS定义为:“将技术当作科学与社会的桥梁;以地方、全国或全球性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来设计科学课程,让学生对这些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产生兴趣及好奇心,从而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探究过程、科学的概念知识寻找解决问题之道,让学生产生创造力并应用于社会上。”lNSTA(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1991)将STS定义为:在人们现实生活经验背景下的科学教学活动。并提出STS活动方案的活动方案的11项特性项特性(见教材P102-103).4、STS的教学策略STS的定义:41STSSTS教育产生的背景:教育产生的背景:lSTS教育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教育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世纪末期。l在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纪六、七十年代,STS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兴起。教育在一些发达国家兴起。l到到20世世纪纪八八十十年年代代STS教教育育获获得得世世界界各各国国科科学学教教育育工工作作者者的的认认可可,成成为为世世界界科科学学教教育育改改革革的的新新趋趋势势,对对传传统统的的理理科科课课程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程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l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问题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新问题科学价值观的审视科学价值观的审视l第第二二次次世世界界大大战战之之后后开开始始的的新新技技术术革革命命,在在造造福福人人类类社社会会、改改善善人人类类生生活活质质量量的的同同时时,也也给给人人类类社社会会带带来来了了许许多多有有害害的影响。的影响。l美美国国海海洋洋生生物物学学家家:蕾蕾切切尔尔卡卡森森,1962年年出出版版寂寂静静的的春春天天,针对针对DDT的使用产生的后果,提出要关注生态环境。的使用产生的后果,提出要关注生态环境。l科学教育现代化运动的结果科学教育现代化运动的结果科学教育目标的反思。科学教育目标的反思。l在在20世世纪纪六六十十年年代代进进行行的的以以强强调调智智能能和和学学术术成成就就、培培养养科科学学精精英英为为目目的的的的科科学学教教育育改改革革过过分分强强调调科科学学概概念念的的结结构构,结果造成大批学生对科学学习缺乏兴趣。结果造成大批学生对科学学习缺乏兴趣。STS教育产生的背景:STS教育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42STSSTS教育:教育:“科学为大众科学为大众”改革理念的回应改革理念的回应l科科学学教教育育是是培培养养科科学学精精英英,还还是是全全面面提提高高公公民民的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l20世纪80年代初,“科科学学为为大大众众(Science for All)”作为挑战科学教育的新的口号,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响应。l它的目目的的是要要使使普普通通公公民民能能够够面面对对未未来来的的科科技技社社会,参与社会、政治和个人的决策会,参与社会、政治和个人的决策。l至此,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序幕真正拉开了。STS教育:“科学为大众”改革理念的回应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精43STSSTS教育的涵义教育的涵义l要给STS教育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作为一种科学教育改革思潮,STS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对于不同的人来说,STS意味着不同的事物。lSTSSTS教育是科学教育的核心教育是科学教育的核心lSTSSTS教育是激发学习科学动机的因素教育是激发学习科学动机的因素lSTSSTS教育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科学学习背景教育为学生提供适当的科学学习背景lSTSSTS教育提供了科学认识的不同方式教育提供了科学认识的不同方式l19871987年年,世世界界科科学学和和技技术术教教育育研研讨讨会会上上,将将STSSTS教教育育理理解解为为“在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可靠范围内教授科学内容在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可靠范围内教授科学内容”l19911991年年,美美国国科科学学教教师师协协会会将将STSSTS教教育育教教育育定定义义为为“在在人人类经验的背景中科学的教与学类经验的背景中科学的教与学”STS教育的涵义要给STS教育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44STSSTS教育的要素教育的要素科学科学社会社会技术技术学生学生STS的核心的核心学生学生STS教育的要素科学社会技术学生STS的核心学生45科学是一门有系统的学问科学是一门有系统的学问l科科学学通常被认为是客观反映自然界事实和规律的普遍真理的知识体系。是一门有系统的学问。l现现代代科科学学观观把科学视为对大自然不断前进和自我校正的探究过程,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科学探究的结果。l因此,现代教育中的“科科学学”,不只是静态的科学结论,而且包含动态的科学过程。科学是一门有系统的学问科学通常被认为是客观反映自然界事实和规46科学的本质是一种探究活动科学的本质是一种探究活动l科科学学活活动动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究问题,根据人类共同遵守的规则去寻求自然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科学活动充满了人的探索力量。l科科学学是一种探究活动,科科学学的的本本质质特特征征就在于向未知发起挑战,利用人类的已知探究其未知领域。科学的本质是一种探究活动科学活动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究问47通过通过“做科学做科学”来来“学科学学科学”l科科学学是一门生动有趣的学问,它以独特的研究方式探索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和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l科科学学是探究过程和知识结论的统一,学习科学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做科学”。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科学是一门生动有趣的学问,它以独特48技术是人类的重要活动技术是人类的重要活动l在传统意义上,技技术术是一种“应用科学”,是科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技技术术被看作是科学的附属物。l随着当代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认识到,与科学一样,技技术术也是人类的重要活动之一,它在受到科学发展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科学的发展。l技技术术是是独独立立存存在在并并与与科科学学相相互互平平等等的的事事物物,而而不不是科学的附属物。是科学的附属物。技术是人类的重要活动在传统意义上,技术是一种“应用科学”,是49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l技技术术是发展人类文明的强大动力,所有技术都与科学紧密相关。技术同语言、宗教、社会准则、社交和艺术一样,是人类文化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他还塑造和反映了这个系统的价值。l在当今社会,技技术术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工、营销和维修。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技术是发展人类文明的强大动力,所有技50变化着的社会变化着的社会l社社会会在在不不断断地地发发生生变变化化,人人们们对对社社会会的的认认识识也也不不相相同同。STSSTS教育给学生提供一种什么样的社会背景?教育给学生提供一种什么样的社会背景?lSTSSTS教教育育应应该该以以人人类类社社会会面面临临的的重重大大社社会会问问题题为为背背景景。例例如如:世世界界饥饥饿饿和和食食物物资资源源的的匮匮乏乏、人人口口增增长长空空气气质质量量下下降降、水水资资源源的的贫贫竭竭、战战争争技技术术的的升升级级、人人类类健健康康和和疾疾病病、能能源源短短缺缺、土土地地的的不不当当使使用用、有有害害物物质质的的排排泄泄、核核反反应应堆堆泄泄漏漏、植植物物和和动动物物灭灭绝绝、矿矿物物资资源源的的减少。减少。lSTSSTS教教育育最最为为重重要要的的任任务务是是要要学学生生参参与与社社会会活活动动,并并在在活动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活动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变化着的社会社会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也不相同。51社会要求价值判断社会要求价值判断l科科学学提供知识,技技术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方法,社社会会则要求我们的价值观念指导我们应如何去对待科学与技术。l社社会会需需要要决决策策。决决策策既以可靠的知识为基础,同时又包含着一定的价值尺度。作为科学教育的对象,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做出决策,对世界做出解释。社会要求价值判断科学提供知识,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方法,社52STSSTS教育教育l科科学学是通过他的应用而不是他的理论被大多数人所认识。考虑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也许比分别思考科学或技术更为重要。l通过STSSTS教教育育,让学生能够将对科学技术的理解与整个人类、环境和文化系统的复杂性结合起来,并依次为根据对未来做出决策。STS教育科学是通过他的应用而不是他的理论被大多数人所认识。534、STS的教学策略的教学策略lSTSSTS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的基本特征:l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l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l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习科学的背景学习科学的背景4、STS的教学策略STS教育的基本特征:54科学学习背景科学学习背景l传传统统的的科科学学课课程程中中,学学习习科科学学的的背背景景往往往往被被忽忽视视,教教材材中中唯唯一一的的内内容容是是科科学学的的结结构构或或者者科科学学的的发发展展过过程程。STSSTS强强调调要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广泛的学习科学的背景。为学生提供一个广泛的学习科学的背景。l1.1.为为学学习习者者提提供供一一种种“真真正正的的”的的背背景景,让让学学习习者者感感觉觉到到科学和技术就发生在其中,从而引发他们的兴趣;科学和技术就发生在其中,从而引发他们的兴趣;l2.2.为为学学习习者者提提供供可可以以引引发发问问题题的的背背景景,但但这这种种问问题题一一定定是是学学习习者者都都可可以以理理解解或或回回答答,或或者者经经过过简简单单的的问问题题解解决决过过程程能够解答的问题。能够解答的问题。l3.3.为为学学习习者者提提供供一一种种“可可信信的的”背背景景,因因为为学学习习者者只只有有在在充充分分信信任任并并带带有有热热情情的的基基础础上上,才才可可能能去去面面对对他他们们无无法法解解决的问题决的问题。l 这这些些背背景景为为学学习习者者准准备备了了一一个个参参与与讨讨论论、实实验验、亲亲身身经历活动的机会。经历活动的机会。科学学习背景传统的科学课程中,学习科学的背景往往被忽视,教材55STSSTS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Yager的五个学习领域的五个学习领域)STS教学教学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概念领域概念领域 学生发现科学概念在自己学生发现科学概念在自己生活中是有用的生活中是有用的学生学习概念知识学生学习概念知识过程技能过程技能 把科学过程技能看作是学把科学过程技能看作是学生自己可运用的生自己可运用的把科学过程技能看作是把科学过程技能看作是科学家所特有的科学家所特有的创造力创造力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把学生提问限定在课程把学生提问限定在课程大纲范围之内大纲范围之内态度态度各年级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各年级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加增加,对现实世界更好奇对现实世界更好奇各年级学生对科学的兴各年级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下降趣下降,好奇心降低好奇心降低应用与连应用与连结结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认为教材和学到使学生认为教材和学到的知识的知识/技能无用技能无用STS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Yager的五个学习领域)STS564、STS的教学策略的教学策略l我国的我国的STSSTS教育现状教育现状:l20世纪世纪80年代年代提出STS教育,在北师大主办的外国教育动态最早介绍。l10多年来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STS教育课题研究内容:调查分析;布点实验;研究、实验的总结分析;加强国际间的联系,进行学术交流,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l近几年来近几年来,STS教育理念正在向课程、教材和教学三个层面渗透,STS教育理论已成为指导生物课程改革的理论之一。4、STS的教学策略我国的STS教育现状:574、STS的教学策略的教学策略lSTS教学模块:教学模块:l教学模块教学模块(module):指围绕一个主题的完整的教学活动单元。lSTS课堂中的教学课堂中的教学常常不只是教课的工作而已。lSTS模块模块经常是由师生共同合作开发的,甚至完全由学生以其自身经验而提出的。其议题其议题可能会、也可能不会直接与课本上的主题相关。STS模块通常的来源包括家庭、学生的经验、报纸、期刊、杂志、网络、家庭、学生的经验、报纸、期刊、杂志、网络、收音机和电视节目、图书馆、教科书,以及当地的、收音机和电视节目、图书馆、教科书,以及当地的、国内的或国际性的争议或议题国内的或国际性的争议或议题。4、STS的教学策略STS教学模块:584、STS的教学策略的教学策略l美国实施过的美国实施过的STS模块范例:模块范例:l1 1)牙膏清洁性调查模块()牙膏清洁性调查模块(6 6年级)年级)l2 2)钱币上滴水模块()钱币上滴水模块(9 9年级)年级)l3 3)饮料检验模块()饮料检验模块(9 9年级)年级)l4 4)本地水质检测模块()本地水质检测模块(9 9年级)年级)4、STS的教学策略美国实施过的STS模块范例:594、STS的教学策略的教学策略lSTS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l在STS教学中,某些传统教学方法也常被运用,但合作合作学习经常被使用且是非常有效的策略。学习经常被使用且是非常有效的策略。l在STS教学中,教学活动的计划阶段教学活动的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并没有实施阶段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明显的界限。l学生参与的活动包括:学生参与的活动包括:野外实习;实际的实验活动;专题研究;发表意见;角色分担;辩论;图书馆研究;头脑风暴;分组讨论;个别或小组项目;问题解决;班级讨论;展示作品;参观科学展览;同伴教学;设计与制造仪器、模型及其他学习工具;通过录音、录像进行晤谈;写信;邀请来宾演讲、讨论或表演;决策;等等。4、STS的教学策略STS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60二、生物教学原则二、生物教学原则l1 1、什么是教学原则、什么是教学原则l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王策三著教学论稿l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李秉德教学论l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教学行为规范。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对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认识确定的,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王逢主编学与教的原理 二、生物教学原则1、什么是教学原则61二、生物教学原则二、生物教学原则l2 2、教学原则体系:、教学原则体系:l中国古代教学原则体系:中国古代教学原则体系:l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学相长;量力性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学相长;量力性.还有:温故知新,复习巩固,学以至用,学思结合等原则思想.l中国当代教学原则体系:中国当代教学原则体系:(有众家之言)l教学整体性原则;启发创造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有序性原则;师生协同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积累与熟练原则;反馈调节原则;教学最优化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直观性原则.二、生物教学原则2、教学原则体系:62二、生物教学原则二、生物教学原则l2 2、生物学教学原则:、生物学教学原则:l在生物学教学中,我认为最主要的教学原则有:l1 1)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l2 2)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l3 3)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二、生物教学原则2、生物学教学原则:63中学生物学教学原则:中学生物学教学原则:l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的真理性和方法的正确性。思想性是指教学内容的方向性和教育性。l2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 教学中,教师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尽量使理论知识具体化,间接知识直接化,抽象知识实际化,给学生识记、理解创造条件。各种直观手段都有它的特点,因此,合理选择直观手段必须明确目的和正确使用,以期收到最佳效果。l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是指教学内容的编排和选取应体现中学生物学科的体系。例如生物教学内容的编选,可遵循进化的体系,即系统发育的体系由单细胞到多细胞、简单到复杂、水生到陆生的顺序。也可根据代谢的体系,即运动、营养、调节、生殖等顺序。前者为纵向体系,后者为横向体系,也可纵横兼顾。l4实践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实习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比较完全的生物学知识、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重视当前存在的资源、人口、粮食、能源、环境等社会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中学生物学教学原则: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科学64二、生物教学原则二、生物教学原则l1 1)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l概念:概念: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积极探索,生动活生动活泼地学习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能力。l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激励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励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要问题首要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生动活泼的发扬教学民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学习气氛。二、生物教学原则1)启发性原则65二、生物教学原则二、生物教学原则l2 2)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l概念:概念: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以及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掌握和理解的教学过程,称为直观教学。直观教学。l类型:类型:生物学教学中的直观手段是极其多样的,一般可以分为直接直观、间接直观直接直观、间接直观和语言直观语言直观3类。二、生物教学原则2)直观性原则66生物教学策略原则和方法课件67三、生物教学方法三、生物教学方法l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l1 1)一是指具体的教学方法)一是指具体的教学方法,从属于教学方法论,是教学方法论的一个层面。教学方法论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l2 2)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教法处于主导地位。3 3)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概念还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三、生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68三、生物教学方法三、生物教学方法l 教学方法的作用:教学方法的作用:国外的观点可分为三种:l1)教学方法的虚无主义者教学方法的虚无主义者,认为教学法毫无实践意义l2)教学方法的盲目崇拜主义者教学方法的盲目崇拜主义者,认为教学方法可以完全决定教学效果 l3)教学方法的客观主义者教学方法的客观主义者,认为没有适合教材本质的、适合于有生命、有思想、有感觉、正在发展中的人的本质的教学方法,一堂课就不可能获得成效。“但是教学但是教学方法本身并不是一种力量,它仅仅是表现师生双方之力方法本身并不是一种力量,它仅仅是表现师生双方之力量的潜在的可能性。量的潜在的可能性。”三、生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作用:国外的观点可分为三种:69三、生物教学方法三、生物教学方法l目前国外普遍认为,教学方法的客观主义者的观点更客目前国外普遍认为,教学方法的客观主义者的观点更客观些,更符合实际些。认为只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观些,更符合实际些。认为只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有良好的课堂气氛,有了良好课堂气氛,才能使学生在有良好的课堂气氛,有了良好课堂气氛,才能使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产生愉快感,才能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认识活动中产生愉快感,才能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学方法不好,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就灵活不了,教学方法不好,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就灵活不了,智力就发达不了。智力就发达不了。l中国有中国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有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无定法”;“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教”;等等之说之说.l使教师使教师“教教”的过程演绎得富有个性,学生的过程演绎得富有个性,学生“学学”的过的过程轻松、愉快,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这便是教学方法。程轻松、愉快,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这便是教学方法。三、生物教学方法目前国外普遍认为,教学方法的客观主义者的观点70三、生物教学方法三、生物教学方法l讲授法讲授法l谈话法谈话法l讨论法讨论法l演示法演示法l实验法实验法l参观法参观法l练习法练习法l复习法复习法l学习指导法学习指导法传统的生物学教学法:传统的生物学教学法:三、生物教学方法讲授法参观法传统的生物学教学法:71三、生物教学方法三、生物教学方法【讨论与交流】国内一位比较知名的学者发表了一篇论国内一位比较知名的学者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是:文,题目是:“再论讲授法再论讲授法”,旨在为,旨在为“讲讲授法授法”正名和坚持认为正名和坚持认为“讲授法讲授法”是其他教是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学方法的基础。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三、生物教学方法【讨论与交流】72三、生物教学方法三、生物教学方法 生物学教学方法的发展生物学教学方法的发展、教学方法发展的主流:、教学方法发展的主流: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获得知识、技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获得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和对学生的观点、态度、情感教育结合起来能、培养能力和对学生的观点、态度、情感教育结合起来.l革新的讲授法、图例解释法革新的讲授法、图例解释法哲学取向的教学法哲学取向的教学法l程序教学法程序教学法行为主义价值取向行为主义价值取向l探究式教学、发现法教学探究式教学、发现法教学认知结构理论认知结构理论l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阅读学习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阅读学习人本主义人本主义 以上为不同理论指导下的生物学教学方法的一些变化。以上为不同理论指导下的生物学教学方法的一些变化。三、生物教学方法 生物学教学方法的发展73三、生物教学方法三、生物教学方法、生物学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生物学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l直接学习理论直接学习理论 在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学习理论在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学习理论l学习事实与原理学习事实与原理 学习发现事实与原理的方法学习发现事实与原理的方法l教材唯一内容教材唯一内容 接触多种媒介接触多种媒介l教师讲述教师讲述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同时鼓励学生提问l教师演示教师演示 学生动手,用生命的标本实验和观察活的生物学生动手,用生命的标本实验和观察活的生物l教师控制学生教师控制学生 教师指导学生教师指导学生l黑板、粉笔教学黑板、粉笔教学 运用多种媒介和活动开展教学运用多种媒介和活动开展教学三、生物教学方法、生物学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74三、生物教学方法三、生物教学方法、当代国际上流行的几种教学方法:、当代国际上流行的几种教学方法:l香港中学流行的香港中学流行的交流式教学法交流式教学法l国际上推崇的国际上推崇的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l广泛流行的广泛流行的“概念同化概念同化”法法l美国的美国的综合教学法综合教学法三、生物教学方法、当代国际上流行的几种教学方法:75三、生物教学方法三、生物教学方法、生物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法:、生物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法:l革新的讲授法:革新的讲授法:案例案例“新陈代谢新陈代谢”l综合讨论法:综合讨论法:案例案例“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l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案例“认识维生素认识维生素”三、生物教学方法、生物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法:76四、生物教学模式四、生物教学模式l1、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概念:l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乔伊斯和韦尔韦尔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的课业,选择教材,提高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设计。l在我国,到80年代中期才开始介绍国外教学模式的理论,并进行研究和实践。l“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相应的策略。四、生物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的概念:77四、生物教学模式四、生物教学模式l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根据教学的规律原则而归纳提炼出的包括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内的具有典型性、稳定性、易学性的教学样式。简洁地说就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以简化形式表示的关于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或框架。l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包含着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在此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在一种教育模式中可以集中多种教学方法。l任何模式都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既稳定有发展变化任何模式都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既稳定有发展变化的程序框架。的程序框架。四、生物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根据教学的规律原78四、生物教学模式四、生物教学模式l2、教学模式的渊源、教学模式的渊源l 原苏联原苏联凯洛夫凯洛夫的的“五步教学五步教学”:l 组织教学组织教学l 复习旧课复习旧课l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l 巩固新课巩固新课l 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四、生物教学模式2、教学模式的渊源79四、生物教学模式四、生物教学模式l2、教学模式的渊源、教学模式的渊源l赫尔巴特赫尔巴特的四段(或五段)教学模式:的四段(或五段)教学模式:明了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 联想联想: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 系统系统: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基础上作出概括和总结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基础上作出概括和总结 方法方法: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习题解答、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书面作业等)预备预备提示提示比较比较概括概括应用(五段)应用(五段)四、生物教学模式2、教学模式的渊源80四、生物教学模式四、生物教学模式l2、教学模式的渊源、教学模式的渊源l布鲁纳布鲁纳的结构教学模式:的结构教学模式:以结构为中心以结构为中心认为不应强调增加教材的量,而应按照学科内容认为不应强调增加教材的量,而应按照学科内容自身的体系结构即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自身的体系结构即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理和基本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的智力发展智力发展发现中学发现中学获得获得结构结构转换转换发现发现评价评价四、生物教学模式2、教学模式的渊源81四、生物教学模式四、生物教学模式l2、教学模式的渊源、教学模式的渊源l布鲁姆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模式:的掌握教学模式:以目标为中心以目标为中心评价中学评价中学目标定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