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的弊端及其教训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318480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91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联模式的弊端及其教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联模式的弊端及其教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联模式的弊端及其教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 n什么是苏联模式什么是苏联模式n n苏联模式产生的背景苏联模式产生的背景n n苏联模式的表现及其弊端苏联模式的表现及其弊端n n苏联模式的教训苏联模式的教训 1 1一、什么是苏联模式n n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称又称“传统苏联模式传统苏联模式”或或“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就是以苏联经济体,就是以苏联经济体制、模式为基础形成制、模式为基础形成的苏联经济、政治、的苏联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体制、文化等各方面体制、模式的总称,它产生模式的总称,它产生于于2020世纪世纪2020年代末、年代末、3030年代初的苏联工业年代初的苏联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的进化与农业集体化的进程中。程中。一、什么是苏联模式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称“传统苏联模式”或“2 2二、苏联模式产生的背景n n国内国内1、十月革命后,国内百废待兴,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成效不显著,见效慢。2、斯大林个人的影响。斯大林模式决不可能仅仅是斯大林个人意志的产物,但同时也必须承认,斯大林的个人意志对斯大林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教条地接受马列思想。二、苏联模式产生的背景国内3 3 n n国际环境国际环境国际环境国际环境n n整个整个2020年代正是世界资本主义战后黄金时代,发年代正是世界资本主义战后黄金时代,发迅速,实力强大,苏联仍处在孤立包围之中,处迅速,实力强大,苏联仍处在孤立包围之中,处处受抑制。俄共党内长期在着极为强烈的危机感处受抑制。俄共党内长期在着极为强烈的危机感和备占思维,党内都认为战争临近而坚决支持斯和备占思维,党内都认为战争临近而坚决支持斯大林的备战政策。这种备战是需要强大的经济力大林的备战政策。这种备战是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做支撑。斯大林模式中的超工业化,以集权体量做支撑。斯大林模式中的超工业化,以集权体制中一切力量发展现代化工业的道路正迎合了这制中一切力量发展现代化工业的道路正迎合了这种危机感,成为了必然的选择。种危机感,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国际环境4 4二、苏联模式的表现及其弊端n n对于苏联模式,必须作具对于苏联模式,必须作具体的历史的评价。苏联模体的历史的评价。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其必然性,并在苏物,有其必然性,并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产生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苏联没有适时有的进步,苏联没有适时有效地进行改革,苏联的政效地进行改革,苏联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体制治、经济、思想文化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出来。二、苏联模式的表现及其弊端对于苏联模式,必须作具体的历史的评5 5 n n经济上经济上 经济模式是国家模式的基础与核心,苏联模式的经济模式可称为高度中央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经济上6 6 n n特征特征特征特征n n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n n高度中央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计划具有高度中央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计划具有法律效力,用行政命令体制保证计划履行。国家法律效力,用行政命令体制保证计划履行。国家成了产权所有和生产经营的唯一主体,国家既是成了产权所有和生产经营的唯一主体,国家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n n以速度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以速度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战略n n实施农业集体化,建设集体农庄,发展农村公社实施农业集体化,建设集体农庄,发展农村公社制度制度 特征7 7 n n弊端弊端弊端弊端n n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以行政命令为经济政策,以行政手段为运作方式。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严重挫伤了地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严重挫伤了地方和企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方和企业发展经济的积极性。n n极大地破坏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极大地破坏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n n在农村的集体化政策很大程度上是采取高压方式在农村的集体化政策很大程度上是采取高压方式强迫农民就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影响强迫农民就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生产力。了农业生产力。弊端8 8 n n政治上政治上政治上政治上 显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主要显现为一个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主要表现:表现:n n立法权和行政权相统一的苏维埃形式。苏维埃为立法权和行政权相统一的苏维埃形式。苏维埃为立法机构,政府机构为苏维埃的执行机构,并对立法机构,政府机构为苏维埃的执行机构,并对其负责;其负责;n n苏联共产党是苏联唯一的政党,由它独掌全国政苏联共产党是苏联唯一的政党,由它独掌全国政权。权。政治上9 9 n n弊端弊端弊端弊端n n一党独存一党独存一党独存一党独存,党政不分党政不分党政不分党政不分,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共产党领导一切,直接发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布政令,管理国家事务,干部由上级委派,领导终身任职终身任职 。n n监督不力监督不力监督不力监督不力,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社会主义法制被忽视甚至遭到践踏。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并由此衍生出并由此衍生出个人崇拜个人崇拜个人崇拜个人崇拜、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官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家长制作风盛行,从而严重损害了党特权现象,家长制作风盛行,从而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和国家的正常民主生活。弊端1010四、苏联模式组织结构四、苏联模式组织结构1111党的组织系统党的组织系统1212 n n文化和意识形态上文化和意识形态上n n前苏联长期实行的是文化专制主义文化专制主义。这种“高压”文化首先表现为“领袖真理化领袖真理化”。领袖真理化”还被大大的泛化,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一把手顺理成章成为本地区、本部门的真理化身。n n官方建立的文化和学术团体走上统单一化、单一化、行政化和国家化行政化和国家化,文化的单一性代替了多样性。文化和意识形态上1313 n n对外国文化实行关门主义关门主义,凡西方文化就是姓资的,凡是姓资的就是腐朽没落的,这种在“纯社会主义”环境中培养社会主义文化的做法,不但没有杜绝资产阶级文化,相反,使人们对资本主义文化产生一种神秘威、向往感,从而使社会的发展在某些领域偏离了人类文明的大道。n n 意识形态的混乱,出现信仰危机意识形态的混乱,出现信仰危机 对外国文化实行关门主义,凡西方文化就是姓资的,凡是姓资的就1414 n n民族和宗教问题上民族和宗教问题上n n苏联时期推行俄罗斯化政策,民族主义被视为苏维埃和社会主义的对立面而受到打压,各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精英多被处决,民族语言文化和民族意识遭到摧残。民族和宗教问题上1515 俄国十月革命后,一度承认各民族有自决权,但俄国十月革命后,一度承认各民族有自决权,但苏联后来仍采取对外扩张的路线,从苏联后来仍采取对外扩张的路线,从19191919年至年至19441944年,先后吞并了独立的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年,先后吞并了独立的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乌克兰、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爱沙尼亚、国、乌克兰、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图瓦人民共和国等国家,并拉脱维亚、立陶宛、图瓦人民共和国等国家,并通过对外侵略和武力威胁兼并了包括罗马尼亚人、通过对外侵略和武力威胁兼并了包括罗马尼亚人、芬兰人等民族的大片土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芬兰人等民族的大片土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苏联还对境内的波兰人、芬兰人、爱沙和战后,苏联还对境内的波兰人、芬兰人、爱沙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伏尔加德意志尼亚人、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伏尔加德意志人、克里米亚鞑靼人、卡尔梅克人、车臣人、印人、克里米亚鞑靼人、卡尔梅克人、车臣人、印古什人、远东朝鲜人等少数民族实行了残酷的种古什人、远东朝鲜人等少数民族实行了残酷的种族清洗和种族迁移。族清洗和种族迁移。俄国十月革命后,一度承认各民族有自决权,但苏联后来仍1616 n n东正教的完全摧毁东正教的完全摧毁 取缔东正教是列宁的遗愿,斯大林在20世纪三十年代初完成了对东正教的系统摧毁,但仍有宗教势力暗中活动,大清洗中,有16.5万名神父因传教被捕,其中10.6万人被枪决 东正教的完全摧毁1717 n n外交上外交上 苏联模式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苏联模式集中了严重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沙文主义和专制主义即封建农奴主式的作风于一体的大国强权体制。它不顾别国的国情,以社会体的大国强权体制。它不顾别国的国情,以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自居,到处指手划脚、发号施主义阵营的老大哥自居,到处指手划脚、发号施令,对违反其意志的国家则严惩不贷,从舆论声令,对违反其意志的国家则严惩不贷,从舆论声讨、经济制裁直到外交孤立,甚至实行军事干预讨、经济制裁直到外交孤立,甚至实行军事干预或占领,无所不用其极。或占领,无所不用其极。结果造成了社会主义阵结果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削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营的分裂,削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外交上1818三、苏联模式的教训n n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探索符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探索符合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决不能超越历史发合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决不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展阶段。n n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马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路线,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路线,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保持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密切联系。和保持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密切联系。n n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惟一途径,改革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惟一途径,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解放思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解放思想,敢于借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益的方面,想,敢于借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益的方面,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三、苏联模式的教训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探索符19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