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317767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X 页数:71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战略布局1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如何突出重点,抓抓关键,牢牢扭住治国理政这个如何突出重点,抓抓关键,牢牢扭住治国理政这个“牛鼻子牛鼻子”?如何放眼长远,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如何放眼长远,综合施策,协调推进?如何攻坚克难,走好新时代,实现强国梦?如何攻坚克难,走好新时代,实现强国梦?答案体现在答案体现在“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战略布局中。中。2“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2第一节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党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何时提出?)3第一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3小康社会大家谈小康社会大家谈4小康社会大家谈4“小康小康”的发展概念的发展概念“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原意是指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一生做了很多大事,奠定了明朝二百七十年基业。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说:“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5“小康”的发展概念51979年年12月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了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了小康小康概念以概念以及在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构想。他说:的构想。他说:我们要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小康之家康之家。6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据我习总书记所认为的习总书记所认为的“小康小康”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奋斗目标。7习总书记所认为的“小康”71987年年4月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明确提出了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明确提出了“三步走三步走”的战略构思:的战略构思:“第一步在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以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美元,翻一番,达到到500美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美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进入美元,进入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第三步,在。第三步,在下世纪再用下世纪再用30到到50年的时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年的时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8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明确提出了“三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年,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的历史新任务。十六大提出了到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十六大报告还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十六大报告还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奋斗目标。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9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涵义的涵义“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概念,先实行小康的思路是正确是一个经济概念,先实行小康的思路是正确的。小康社会是完全地集成了法家管子的治理方式的。小康社会是完全地集成了法家管子的治理方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这是小康社会建设,这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的前提和基础。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将会显著增强的社会发展阶段。将会显著增强的社会发展阶段。10“小康社会”的涵义10小康社会是一个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小康社会是一个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小康社会是一个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国家宏观调控也不小康社会是一个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国家宏观调控也不断完善的过程。断完善的过程。小康社会在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上将不断完善、定型。小康社会在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上将不断完善、定型。小康社会还是一个科学和教育投入有较多增加,精神文明小康社会还是一个科学和教育投入有较多增加,精神文明建设有大变化的发展阶段,还是一个在继续发展沿海地区建设有大变化的发展阶段,还是一个在继续发展沿海地区的同时,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好内地的发展问题的阶段的同时,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好内地的发展问题的阶段。11小康社会是一个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人民生上世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共同制定出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共同制定出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和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三套小康平的基本标准和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三套小康标准。此后,这些标准成为衡量全国人民跨入小康的基本条件。标准。此后,这些标准成为衡量全国人民跨入小康的基本条件。从标准规定的五个方面看,我国当前经济水平和精神生活已达到小从标准规定的五个方面看,我国当前经济水平和精神生活已达到小康标准,物质生活、人口素质和生活环境实现程度分别为康标准,物质生活、人口素质和生活环境实现程度分别为94.6%、88.4%和和91.5%。“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十几年前,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子。十几年前,一家三代挤在一间房子里并不罕见,如今,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超过里并不罕见,如今,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超过10平方米,农村平方米,农村达到达到25平方米。平方米。-新思想新思想新观点新观点新举措一书新举措一书。12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家计委和农业部共同制定出国家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国家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从十个方面形成了全面建设体系,考虑我国国情,从十个方面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全面建美元。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万元。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元。13国家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达到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八是大学入学率八是大学入学率20%。九是每千人医生数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人。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以上。14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14总体小康总体小康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小康的门槛。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即使是低水平的小康,全国也还还没有全面没有全面达到。达到。15总体小康1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年的奋斗目标。由由“建设建设”到到“建成建成”,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由庄严承诺;由“建设建设”到到“建成建成”,是形成解决现实,是形成解决现实经济社会矛盾的倒逼机制。经济社会矛盾的倒逼机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面的小康社会,不是片面的是全面的小康社会,不是片面的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而不是惠及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而不是惠及少数人口的小康社会少数人口的小康社会;是进入是进入“共同富裕共同富裕”阶段,告别了阶段,告别了“先富论先富论”阶段。阶段。-胡鞍钢胡鞍钢1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经济更加发展,民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17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二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18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18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年10月月18日,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日,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从现在到从现在到202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19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核心在“全面全面”,“短板短板”仍是贫困人口仍是贫困人口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短板”仍是贫困人口20第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第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21第一,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21第二第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22第二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22232324242525第三第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6第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6第四第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7第四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7四四世界热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世界热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尼泊尔中国问题专家列格纳特尼泊尔中国问题专家列格纳特-波戴尔在接受国际在线记者波戴尔在接受国际在线记者采访时称:采访时称:“从从中国梦中国梦到到四个全面四个全面的提出,显现出的提出,显现出中国推进发展、深化改革的决心。我相信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中国推进发展、深化改革的决心。我相信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中国定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中国定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哈萨克斯坦国际通讯社驻华记者阿基扎诺夫表示,如今哈萨克斯坦国际通讯社驻华记者阿基扎诺夫表示,如今的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重视发展创新领域,的中国政府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重视发展创新领域,提升提升“中国制造中国制造”的世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内需等等,而的世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内需等等,而这些也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些也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28四世界热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尼泊尔中国问题专家列格纳特-3巴西中国亚太问题研究所所长塞维利诺巴西中国亚太问题研究所所长塞维利诺卡布拉尔卡布拉尔对国际在线记者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适对国际在线记者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适度而又雄心勃勃的目标,它意味着在中国领导集体度而又雄心勃勃的目标,它意味着在中国领导集体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要达到和欧美发达国家接近的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要达到和欧美发达国家接近的国民收入水平。国民收入水平。293巴西中国亚太问题研究所所长塞维利诺卡布拉尔对国际在线记五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四个全面”中中的的地位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四个全面”中居统帅地位中居统帅地位 -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辛鸣导师辛鸣(在做客人民网时所提出的观点)(在做客人民网时所提出的观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布局中属于战略目标层面的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布局中属于战略目标层面的内容,其他三个全面是战略举措。其他三个全面是战略举措。30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中的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第二节全面深化改革第二节全面深化改革一一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必要性必要性1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2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3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地位31第二节全面深化改革一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31如何做如何做1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2必须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必须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3必须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必须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祉方向前进4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32如何做32二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3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主要内容:6个方面的改革,即6个“紧紧围绕”。一、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二、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二、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体制改革三、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三、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制改革四、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四、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五、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五、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六、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六、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改革34主要内容:6个方面的改革,即6个“紧紧围绕”。一、紧紧围绕使三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一是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一是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35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一是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二是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二是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1980年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讲话称: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讲话称:“我们要改革,但是我们要改革,但是步子要稳。步子要稳。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随时总结经验,也就是要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对陈云提出的邓小平对陈云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说摸着石头过河说”完全赞同。邓小平说提出完全赞同。邓小平说提出的的“要坚决地试,大胆地闯要坚决地试,大胆地闯”、“杀出一条血路来杀出一条血路来”,都体现了这,都体现了这种思想。种思想。36二是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36三是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37三是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37四是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四是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38四是处理好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关系38五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五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邓小平邓小平39五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39第三节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地,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地,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的个人恣意横向。个人恣意横向。”-马克思马克思40第三节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发展401978年1997年:孕育阶段1954年制定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年制定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制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线,同时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目标。全会公报提出任务目标。全会公报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违法必究。”这这“十六字方针十六字方针”。邓小平同志还强调:。邓小平同志还强调:“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这进一步指明了实施这进一步指明了实施依法治国的方向。依法治国的方向。411978年1997年:孕育阶段1954年制定了共和国第一部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刑法等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刑法等7部重要法律。部重要法律。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现行宪法。该宪法第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现行宪法。该宪法第5条第条第1款规定,款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这是依法治国在宪法中的最早表述,初步奠定了依法治国这是依法治国在宪法中的最早表述,初步奠定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宪法基础。方略的宪法基础。42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刑法等7部重要法律。198“十六字方针十六字方针”的提出和宪法及一系列重要法律的的提出和宪法及一系列重要法律的修订出台,清晰阐释了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社会修订出台,清晰阐释了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开始形成,这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主义法制体系开始形成,这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43“十六字方针”的提出和宪法及一系列重要法律的修订出台,清晰阐1997年2012年:形成和发展阶段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十五大报告指出: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这就正式将依法治国这就正式将依法治国提升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提升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1999年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441997年2012年:形成和发展阶段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党的十六大还提出党的十六大还提出“三统一三统一”的法治原则,即的法治原则,即“发展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就确立了中国特色社,这就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原则。会主义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原则。45党的十六大还提出“三统一”的法治原则,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的理念,把依法执政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的理念,把依法执政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之一。本方式之一。2010年我国如期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年我国如期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会主义法律体系,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法可依。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碑。46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在这一阶段,依法治国方略的正式确立,我国法治建设在在这一阶段,依法治国方略的正式确立,我国法治建设在立法、行政、司法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立法、行政、司法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就。就。47在这一阶段,依法治国方略的正式确立,我国法治建设在立法、行政2012至今:完善阶段至今:完善阶段2012年,习近平提出年,习近平提出“捍卫宪法尊严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保证宪法实施”。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规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若干重大问题的规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制中国,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快建设法制中国,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征程。征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年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党的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482012至今:完善阶段2012年,习近平提出“捍卫宪法尊严”虽然虽然“法治体系法治体系”与与“法律体系法律体系”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内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内容和精神实质已发生明显变化。法律体系注重立法层面的容和精神实质已发生明显变化。法律体系注重立法层面的有法可依,而法治体系则覆盖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有法可依,而法治体系则覆盖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过程,囊括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正司法、全民守法全过程,囊括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各方面。依法行政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各方面。思考:思考:“法制法制”与与“法治法治”的区别?的区别?49虽然“法治体系”与“法律体系”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内容和精神实二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四个坚持四个坚持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题地位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题地位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50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四个坚持50三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51三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51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第一第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3健全法治保障体系健全法治保障体系4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52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点任务第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第二第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化依法治国实践53第二深化依法治国实践535454第四节 全面从严治党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用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55第四节 全面从严治党一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551“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2“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用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561“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十九大首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57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571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要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严守政治纪律,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9页)581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582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592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53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603注重抓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尊崇党章弘扬正确价值观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加强党性锻炼党的政治建设61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三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62三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62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组织建设民主集中制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63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组织建设民主集中制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3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包括“四风”建设643持之以恒正风肃纪64正风必先肃纪:严明政治纪律,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同时,带队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 、生活纪律严起来。65正风必先肃纪:严明政治纪律,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同时,带队4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664将制度建设贯穿党的各项建设之中66党内制度建设:要把握正确方向,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切实体现党的意志主张,体现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要突出工作重点,健全相关配套法规制度,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以改革创新精神解决突出问题要抓好党内法规制度落实67党内制度建设:674深化标本兼治,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684深化标本兼治,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68696970写在最后写在最后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70写在最后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When You Do Your Best,Failure Is Great,So DonT Give Up,Stick To The End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71 结束语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