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患者护理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16723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气管切开患者护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1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1定义定义 气管切开是切开气管颈段前壁,插入特制的套管,从而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急救手术。多用于喉梗阻、昏迷、脑水肿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或经气管插管无效的病人。2定义 气管切开是切开气管颈段前壁,插入特制的套管,从 气管位于喉与气管杈之间,位于胸廓上口上方的称为气管颈段。气管颈段起自环状软骨,向下平胸骨颈静脉切迹处移行为胸段。气管颈段位于舌骨下区下部的正中,有7-8个C形的气管软骨环。3 气管位于喉与气管杈之间,位于胸廓上口上方的称为气管颈段适应症(目的)适应症(目的)急性呼吸衰竭及长期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上呼吸道梗阻清除支气管分泌物保护或降低吞咽反射消失病人的误吸为头颅外伤的病人建立气道4适应症(目的)急性呼吸衰竭及长期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4气管切开的优点气管切开的优点解除呼吸道梗阻便于吸出下呼吸道的分泌物 减少呼吸道死腔减少呼吸次数减少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带来的鼻腔、鼻窦感染减少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带来的病人痛苦和不适便于长期护理5气管切开的优点解除呼吸道梗阻5气管切开气管切开6气管切开6护理护理 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0-22,湿度保持在60%-70%,气管套管口覆盖双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加湿器,定时以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每天按时通风。2、体位:常规平卧,使颈部舒展,以利于呼吸、吸痰。喉部手术及鼻饲病人取半卧位,根据病情也可给予侧卧位,经常变动体位,防止压疮并使肺各部分呼吸不致停滞,要经常叩背。7护理 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 3、气管套管以两条布带固定于颈部。注意调整系带的松紧,松紧度以带子与颈部间可放一横指为宜。太松时套管可于咳嗽时脱出切口,太紧患者不舒适或发生压疮。术后出现皮下气肿的患者,于气肿消退后及时加紧系带,防止病人脱管。4、管口盖2-4层湿纱布,以免干燥空气直接进入套管内。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观察套管是否通畅。8 3、气管套管以两条布带固定于颈部。注意调整系带的松紧,5、气道湿化:气道湿化是所有人工气道护理的关键,气管切开的病人失去湿化功能,容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性感染等并发症。常采用下列湿化方法:(1)间歇湿化,生理盐水20ml加糜蛋白酶4000u,拔掉针头后将湿化液缓慢滴入或直接推到气管内,一般间隔30分钟一次,间隔时间应视痰液粘稠程度而定,每次吸痰前后缓慢将生理盐水注入气管1-2ml(患者吸气时)。9 5、气道湿化:气道湿化是所有人工气道护理的关键,气管切(2)持续湿化法,将湿化液通过微量泵连接头皮针,排气后剪掉针头,将头皮针软管直接插入气管套管内5cm-8cm,以每小时5-15ml缓慢滴入气管内,临床上可根据痰液粘稠度来调整。湿化液中可根据病情或遵医嘱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10(2)持续湿化法,将湿化液通过微量泵连接头皮针,排气后剪掉针 6、及时吸痰:吸痰时间视病情而定,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排痰困难,应随时清除气道内的痰液,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无菌原则。7、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外套管下垫纱布,保持清洁,每日更换(污染时应随时更换)。8、长期带管着,拔管前应做气管镜检查,定期留痰及创口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感染情况及时治疗。气管-口腔-鼻腔11 6、及时吸痰:吸痰时间视病情而定,气管切开的病人,咳嗽吸痰 指征:呼吸音减弱呼吸困难在气管导管可以看到分泌物痰鸣音或呼吸哮鸣音气道压力增加不明原因血氧饱和度下降 负压应在负压应在40-53.3kPa,每次吸痰不超过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秒 提倡一次性吸引,提倡一次性吸引,插吸痰管最多不应超过插吸痰管最多不应超过3次次12吸痰 指征:负压应在40-53.3kPa,129、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及需求,告知其不能发音只是暂时的,要耐心地与患者沟通,教会其使用简单的表达需求的方法,如:手势、写字板、图片板等。动员患者的家人和朋友经常去探望患者,给患者带去各种关心和问候,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139、心理护理13并发症并发症 1、脱管:常因固定不牢所致。2、出血: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或导管压迫、刺激、咳痰动作粗暴等损伤气管壁造成。患者感胸骨柄处疼痛或痰中带血,一旦发生大出血时,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压迫止血。尤其是术后24小时密切观察出血情况,一定充好气囊,防止血液下流。14并发症 1、脱管:常因固定不牢所致。14 理想的气囊压力应低于毛细血管渗透压,即在2.45KPa以下时,可避免气囊长期压迫气管粘膜,造成缺血坏死;若气囊压力3.33kPa或保持在2.45kPa-2.95kPa,其对气管粘膜的压力性损伤减少到最低范围。手捏气囊感觉法的判断标准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气囊充气一般充5ml-10ml,额头01硬鼻尖02中嘴唇03软15 理想的气囊压力应低于毛细血管渗透压,即在2.45KPa 3、皮下气肿:当发生皮下气肿时一般24小时内停止发展,一周左右可自行吸收;严重者可拆除切口缝合线,以利于气体溢出。4、感染:严格无菌操作。5、声门下肉芽肿、瘢痕和狭窄16 3、皮下气肿:当发生皮下气肿时一般24小时内停止发展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室温保持20-22,湿度60%-70%,病室地面最好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每日4次;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次;气管套管常规4h-6h煮沸消毒,或3%过氧化氢液浸泡5min,再用无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待干后放入套管内;各种接触气管内的器械材料,如气管导管,吸痰管等均应严格消毒灭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尤其是吸痰和气道湿化。17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17拔管指征拔管指征 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管试验。堵管时,一般第一天塞住1/3,第二天塞住1/2,第三天全堵塞,如堵24-48小时后无呼吸困难,能入睡、进食、咳嗽即可拔管。拔管后的瘘口用75%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拢2-3天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以缝合。早期拔管可降低气管感染、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18拔管指征 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NAHTK19NAHTK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