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新规范55张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312048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487.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新规范55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新规范55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新规范55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邢福云邢福云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新规范55张课件1材料要求材料要求1 1、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用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用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流电焊钢管直流电焊钢管GB/T13793GB/T13793、低压流体输送用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焊接钢管GB/T3091GB/T3091中的中的Q235AQ235A级普通钢管的要求,级普通钢管的要求,其材质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其材质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碳素结构钢GB/T700GB/T700的规定。的规定。(和脚手架规范没有区别和脚手架规范没有区别)2 2、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钢管规格应为碗扣式钢管脚手架钢管规格应为483.5mm,钢管壁厚应为,钢管壁厚应为 mm。材料要求1、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用钢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流电2壁厚要求的现实意义壁厚要求的现实意义钢管的壁厚是保证架体结构承载力的重要条件,钢管的壁厚是保证架体结构承载力的重要条件,对钢管的壁厚负差提出了限定要求,主要是控制对钢管的壁厚负差提出了限定要求,主要是控制近年来市场经营中擅自减小钢管壁厚造成的安全近年来市场经营中擅自减小钢管壁厚造成的安全隐患。隐患。两本规范的壁厚负差对比真实的反映现阶段我国两本规范的壁厚负差对比真实的反映现阶段我国钢材生产制作的现状,同时也昭示着材料的制作钢材生产制作的现状,同时也昭示着材料的制作规范向规范向0 0负差方向发展的趋势。负差方向发展的趋势。壁厚要求的现实意义钢管的壁厚是保证架体结构承载力的重要条件,3荷载分类荷载分类 作用于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上的荷载,可分为作用于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上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和可变荷载(活荷载)。永永久荷载(恒荷载)和可变荷载(活荷载)。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取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取1.21.2,对结构有利时取,对结构有利时取1.01.0;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应取;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应取1.41.4。注:此条和注:此条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全技术规基本一致,仅多一条:基本一致,仅多一条:对结构有利时对结构有利时取取1.01.0。荷载分类 作用于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上的荷载,可分为永久4模板支撑架的永久荷载模板支撑架的永久荷载 1、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荷载,包括:新浇混凝土、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荷载,包括:新浇混凝土、钢筋、模板及支承梁(楞)等自重;钢筋、模板及支承梁(楞)等自重;2、组成模板支撑架结构的杆系自重,包括:立杆、组成模板支撑架结构的杆系自重,包括:立杆、纵向及横向水平杆、垂直及水平斜杆等自重;纵向及横向水平杆、垂直及水平斜杆等自重;3、脚手板、挡脚板、栏杆、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及、脚手板、挡脚板、栏杆、安全网等防护设施及附加构件的自重。附加构件的自重。模板支撑架的永久荷载 1、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荷载,包括:新浇5模板支撑架的可变荷载模板支撑架的可变荷载 1 1、施工人员、材料及施工设备荷载;、施工人员、材料及施工设备荷载;2 2、浇筑和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浇筑和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3 3、风荷载;、风荷载;4 4、其它荷载、其它荷载 模板支撑架的可变荷载 1、施工人员、材料及施工设备荷载;6模板支撑架永久荷载标准值模板支撑架永久荷载标准值 模板及支撑架自重标准值(模板及支撑架自重标准值(Q1Q1)应根据模板及支撑架施工设)应根据模板及支撑架施工设计方案确定。计方案确定。10m10m以下的支撑架可不计算架体自重以下的支撑架可不计算架体自重;对一般;对一般肋形楼板及无梁楼板的自重标准值,可按表肋形楼板及无梁楼板的自重标准值,可按表4.2.44.2.4采用。采用。新浇混凝土自重(包括钢筋)标准值(新浇混凝土自重(包括钢筋)标准值(Q2Q2)对普通钢筋混凝)对普通钢筋混凝土可采用土可采用25KN/m325KN/m3,对特殊混凝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特殊混凝土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表4.2.4水平模板自重标准值模板构件名称模板构件名称竹、木胶合板及木模板竹、木胶合板及木模板定型定型钢模板模板平面模板及小楞平面模板及小楞0.30.30.50.5楼板模板(其中包括梁模板)楼板模板(其中包括梁模板)0.50.50.750.75模板支撑架永久荷载标准值 模板及支撑架自重标准值(Q1)应根7模板支撑架施工荷载标准值模板支撑架施工荷载标准值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3Q3)按均布荷载取)按均布荷载取1.025KN/m21.025KN/m2;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4Q4)可)可采用采用1.0 KN/m21.0 KN/m2。模板支撑架施工荷载标准值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3)按8风荷载风荷载 作用于双排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上的水平风荷载作用于双排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式中:式中:w wk k风荷载标准值(风荷载标准值(KN/m2KN/m2););z 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本规范附录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本规范附录D D确定;确定;s s风荷载体型系数,按本规范风荷载体型系数,按本规范4.3.24.3.2条采用;条采用;w w0 0基本风压(基本风压(KN/m2KN/m2),按现行国家标准),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构荷载规范GB50009GB50009规定采用。规定采用。注:规范中没有明确给出基本风压的取值,由于架体为临时注:规范中没有明确给出基本风压的取值,由于架体为临时结构,实际操作时可取当地结构,实际操作时可取当地101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年一遇的基本风压。风荷载 作用于双排脚手架及模板支撑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9荷载效应组合荷载效应组合 1 1、设计双排脚手架及模板支架时,其杆件和连墙、设计双排脚手架及模板支架时,其杆件和连墙件的承载力等,应按表件的承载力等,应按表4.4.14.4.1的荷载效应组合要求的荷载效应组合要求进行计算。进行计算。表4.4.1荷载效应组合计算算项目目荷荷载组合合立杆承立杆承载力力计算算1 1永久荷永久荷载+可可变荷荷载(不包括(不包括风荷荷载)2 2永久荷永久荷载+0.9+0.9(可(可变荷荷载+风荷荷载)连墙件承件承载力力计算算风荷荷载+3KN+3KN斜杆承斜杆承载力和力和连接扣件(抗滑)承接扣件(抗滑)承载力力计算算风荷荷载2 2、计算变形时的荷载设计值,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应、计算变形时的荷载设计值,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应取取1.01.0。荷载效应组合 1、设计双排脚手架及模板支架时,其杆件和连墙件10荷载效应组合解读荷载效应组合解读1 1、在、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中,组合风荷载计算立杆稳定性时,可变荷载的中,组合风荷载计算立杆稳定性时,可变荷载的组合系数为组合系数为0.850.85。在本规范中取。在本规范中取0.90.9。2 2、在本规范中计算变形时只说明了各类荷载分项、在本规范中计算变形时只说明了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均取系数均取1.01.0,具体到哪类荷载参与计算却未加说,具体到哪类荷载参与计算却未加说明,那我们在实际计算时只能取所以荷载均参与明,那我们在实际计算时只能取所以荷载均参与变形计算。变形计算。荷载效应组合解读1、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11架体方案设计架体方案设计1 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结构、建筑面积、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结构、建筑面积、高度、平面形状及尺寸等;模板支撑架应按标准高度、平面形状及尺寸等;模板支撑架应按标准楼层平面图,说明梁板结构的断面尺寸;楼层平面图,说明梁板结构的断面尺寸;2 2架体结构设计和计算顺序:架体结构设计和计算顺序:第一步:制定方案;第一步:制定方案;第二步:绘制架体结构图(平、立、剖)及计算第二步:绘制架体结构图(平、立、剖)及计算简图;简图;第三步:荷载计算;第三步:荷载计算;第四步:最不利立杆、横杆及斜杆承载力验算,第四步:最不利立杆、横杆及斜杆承载力验算,连墙件及地基承载力验算;连墙件及地基承载力验算;架体方案设计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工程结构、建筑面积、高度12架体方案设计架体方案设计3 3、确定各个部位斜杆的连接措施及要求,模板支、确定各个部位斜杆的连接措施及要求,模板支撑架应绘制立杆顶端及底部节点构造图;撑架应绘制立杆顶端及底部节点构造图;4 4、说明结构施工流水步骤,架体搭设、使用和拆、说明结构施工流水步骤,架体搭设、使用和拆除方法;除方法;5 5、编制构配件用料表及供应计划;、编制构配件用料表及供应计划;6 6、搭设质量及安全的技术措施。、搭设质量及安全的技术措施。架体方案设计3、确定各个部位斜杆的连接措施及要求,模板支撑架13模板支撑架设计计算内容模板支撑架设计计算内容1 1、根据梁板结构平面图,绘制模板支撑架立杆平面、根据梁板结构平面图,绘制模板支撑架立杆平面布置图;布置图;2 2、绘制架体顶部梁板结构及顶杆剖面图;、绘制架体顶部梁板结构及顶杆剖面图;3 3、面板、次楞和主楞等受弯构件计算;、面板、次楞和主楞等受弯构件计算;4 4、计算最不利单肢立杆轴向力及承载力;、计算最不利单肢立杆轴向力及承载力;5 5、绘制架体风荷载结构计算简图,架体倾覆验算;、绘制架体风荷载结构计算简图,架体倾覆验算;6 6、地基承载力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7 7、斜干扣件连接强度验算。、斜干扣件连接强度验算。8 8、架体倾覆验算、架体倾覆验算模板支撑架设计计算内容1、根据梁板结构平面图,绘制模板支撑架14工程概况支撑楼板净开间为支撑楼板净开间为63004800mm63004800mm;层高位层高位11.2m11.2m;设计楼板厚度为设计楼板厚度为200mm200mm;楼板为无梁楼板。楼板为无梁楼板。工程概况支撑楼板净开间为63004800mm;15方案确定方案确定支撑架采用碗扣架,立杆纵距支撑架采用碗扣架,立杆纵距为为900mm,900mm,横距为横距为1200mm1200mm;模板材料选择竹胶板,厚度为模板材料选择竹胶板,厚度为14mm14mm;相邻模板的小楞采用;相邻模板的小楞采用5010050100的木方,间距为的木方,间距为300mm300mm;顶托梁(主楞)采用;顶托梁(主楞)采用100100100100的木方。的木方。脚手架搭设高度为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111米,步距米,步距为为1.51.5米,立杆上端伸出顶层米,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度a a为:为:0.50.5米。米。方案确定支撑架采用碗扣架,立杆纵距为900mm,横距为1216支撑架立杆平面布置图支撑架立杆平面布置图支撑架立杆平面布置图17面板计算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度和刚度。模板面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面板所受荷载有:新面板所受荷载有: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自重;浇混凝土及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倾倒和振捣混荷载;倾倒和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计凝土产生的荷载。计算宽度取算宽度取1 1米。米。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18面板荷载计算面板荷载计算1 1、恒荷载标准值:、恒荷载标准值:q q1 1=Q=Q2 2Db+Db+模板自重模板自重bb =250.21+0.351=5.350kN/m =250.21+0.351=5.350kN/m式中:式中:Q Q2 2混凝土自重标准值;混凝土自重标准值;DD混凝土楼板厚度;混凝土楼板厚度;bb面板计算宽度;面板计算宽度;面板荷载计算1、恒荷载标准值:q1=Q2Db+模板自重19面板荷载计算面板荷载计算2 2、活荷载标准值:、活荷载标准值:q2=(Q=(Q3 3+Q+Q4 4)b=21=2.0kN/m)b=21=2.0kN/m式中:式中:Q Q3 3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取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取1.0KN/1.0KN/m m2 2;Q Q4 4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可取值,可取1.0 KN/m21.0 KN/m2。注:规范对活荷载的取值偏小,相对于大型设备,注:规范对活荷载的取值偏小,相对于大型设备,活荷载取值则应按实际情况考虑。活荷载取值则应按实际情况考虑。面板荷载设计值:面板荷载设计值:q=1.2q=1.2q q1 1+1.4+1.4q q2 2=9.22kN/m=9.22kN/m面板荷载计算2、活荷载标准值:q2=(Q3+Q4)b=20面板计算面板计算1 1、强度计算:、强度计算:强度计算简图强度计算简图1.11.1、抗弯强度计算:、抗弯强度计算:f=M/W ff=M/W f其中其中 ff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N/mmmm2 2);MM面板的最大弯距面板的最大弯距(N.mm)(N.mm);W 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1/6bW=1/6bh h2 2=100.00=100.001.41.42 2/6=32.67/6=32.67cmcm3 3;M=-0.100qM=-0.100ql l2 2其中:其中:qq模板荷载设计值模板荷载设计值(kN/m)(kN/m),面板计算1、强度计算:强度计算简图21面板计算面板计算ll面板跨度,即次梁间距。面板跨度,即次梁间距。经计算得到经计算得到 M=0.19.22M=0.19.220.30.32 2=0.083kN.m=0.083kN.m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f=0.0830.083100010002 2/326700=0.254N/326700=0.254N/mmmm2 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f,f f,满足要求满足要求!f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25.00N/mm225.00N/mm2;弯矩图面板计算l面板跨度,即次梁间距。22面板计算面板计算1.21.2、挠度计算:、挠度计算:挠度计算简图挠度计算简图 挠度图挠度图 v=0.677q1v=0.677q12 2/100EIv=l/250/100EIv=l/250面板计算1.2、挠度计算:挠度计算简图 23面板计算面板计算其中:其中:q1为恒荷载标准值,为恒荷载标准值,q q1 1=5.350kN/m=5.350kN/m;L L为面板支座间距,即次龙骨间距,取为面板支座间距,即次龙骨间距,取0.3m0.3m;E E为面板的弹性模量,取为面板的弹性模量,取3500mm3500mm;I I为面板惯性矩为面板惯性矩I=1/12bI=1/12bh h3 3=100=1001.41.43 3/12=22.87cm/12=22.87cm4 4;面板最大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v=0.6775.350300v=0.6775.3503004 4/(1003500228700)=0.367mm/(1003500228700)=0.367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300.0/250,满足要求满足要求!面板计算其中:q1为恒荷载标准值,q1=5.350k24次梁(次龙骨)计算次梁(次龙骨)计算次梁为受弯构件次梁为受弯构件,需要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次梁按照三跨连续度次梁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次梁所受荷梁计算。次梁所受荷载有:新浇混凝土及载有: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自重,面板自重;钢筋自重,面板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倾倒和振捣混荷载;倾倒和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计凝土产生的荷载。计算宽度取次梁的间距算宽度取次梁的间距0.3m0.3m。次梁(次龙骨)计算次梁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次25次梁(次龙骨)计算次梁(次龙骨)计算1 1、荷载的计算:、荷载的计算:1.11.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kN/m):q q1111=25.0000.2000.300=1.5kN/m=25.0000.2000.300=1.5kN/m1.21.2、模板面板的自重线荷载、模板面板的自重线荷载(kN/m)(kN/m):q q1212=0.3500.300=0.105kN/m=0.3500.300=0.105kN/m;强度计算永久荷载设计值强度计算永久荷载设计值q q1 1=1.2=1.2(q q1111+q+q1212)=1.926kN/m=1.926kN/m;变形计算永久荷载标准值变形计算永久荷载标准值q q=q=q1111+q+q1212=1.605kN/m=1.605kN/m;1.31.3、可变荷载标准值、可变荷载标准值q q2 2=1.4=1.4(Q Q3 3+Q+Q4 4)0.3=1.420.30=0.84kN/m0.3=1.420.30=0.84kN/m;次梁(次龙骨)计算1、荷载的计算:26次梁(次龙骨)计算次梁(次龙骨)计算2 2、次梁的强度计算:、次梁的强度计算:2.12.1、荷载计算及组合:、荷载计算及组合: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及组合如下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及组合如下:强度计算恒荷载简图注:此图中最大支座力为:注:此图中最大支座力为:P P1 1=1.1=1.1q q1 1l=1.11.9261.2=2.542kNl=1.11.9261.2=2.542kN。次梁(次龙骨)计算2、次梁的强度计算:27次梁(次龙骨)计算次梁(次龙骨)计算 强度计算活荷载组合简图注:此图中最大支座力为:注:此图中最大支座力为:P P2 2=1.2q=1.2q2 2l=1.20.841.2=1.210kNl=1.20.841.2=1.210kN;组合以后最大支座力为组合以后最大支座力为P=2.542+1.210=3.752kNP=2.542+1.210=3.752kN(此值即为计算主龙骨强度的集中力)。(此值即为计算主龙骨强度的集中力)。次梁(次龙骨)计算 强度计算活荷载组合28次梁(次龙骨)计算次梁(次龙骨)计算2.22.2、次龙骨抗弯强度计算:、次龙骨抗弯强度计算:2.2.12.2.1、恒荷载最大弯矩:、恒荷载最大弯矩:恒荷载弯矩图恒荷载最大弯矩:恒荷载最大弯矩:M M1 1=0.1q=0.1q1 1l l2 2=0.11.9261.22=0.277kN.m=0.11.9261.22=0.277kN.m次梁(次龙骨)计算2.2、次龙骨抗弯强度计算:2.2.1、29次梁(次龙骨)计算次梁(次龙骨)计算2.2.22.2.2、活荷载最大弯矩:、活荷载最大弯矩:活荷载弯矩图活荷载最大弯矩活荷载最大弯矩M M2 2=0.117q=0.117q2 2l l2 2=0.1170.841.2=0.1170.841.22 2=0.142kN.m=0.142kN.m次龙骨最大弯矩次龙骨最大弯矩M=MM=M1 1+M+M2 2=0.277+0.142=0.419kN.m=0.277+0.142=0.419kN.m次梁(次龙骨)计算2.2.2、活荷载最大弯矩:活荷载弯矩图活30次梁(次龙骨)计算次梁(次龙骨)计算2.2.32.2.3次龙骨抗弯设计强度:次龙骨抗弯设计强度:f=M/W=0.41910f=M/W=0.419106 6/83330=5.02N/mm/83330=5.02N/mm2 2式中式中WW次梁截面抵抗矩,次梁截面抵抗矩,W=bh W=bh2 2/6=5.0010.00/6=5.0010.002 2/6=83.33cm/6=83.33cm3 3 其中:其中:bb木方截面宽度;木方截面宽度;h h木方截面高度。木方截面高度。次梁的抗弯设计强度小于木方的容许应力次梁的抗弯设计强度小于木方的容许应力14N/mm14N/mm2 2,满足要满足要求求!次梁(次龙骨)计算2.2.3次龙骨抗弯设计强度:f=M/W=31次梁(次龙骨)计算次梁(次龙骨)计算3 3、次梁挠度计算:、次梁挠度计算:变形计算永久荷载标准值变形计算永久荷载标准值q q=q=q1111+q+q1212=1.605kN/m=1.605kN/m;挠度计算简图注:此图中最大支座力为:注:此图中最大支座力为:P=1.1ql=2.119kNP=1.1ql=2.119kN(此(此值即为计算主龙骨挠度的集中力)值即为计算主龙骨挠度的集中力)次梁(次龙骨)计算3、次梁挠度计算:变形计算永久荷载标准值32次梁(次龙骨)计算次梁(次龙骨)计算最大挠度:最大挠度:变形图最大挠度:最大挠度:v=0.677qlv=0.677ql4 4/100EI /100EI =0.6771.6051200=0.6771.60512004 4/(10095004166700)=0.570mm/(10095004166700)=0.570mm;式中:式中:EE次梁的弹性模量,取次梁的弹性模量,取9500N/mm9500N/mm2 2;II次梁的惯性矩,次梁的惯性矩,I=I=bhbh3 3/12=5.0010.00/12=5.0010.003 3/12=/12=416.67416.67cmcm4 4 。次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次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250,1200.0/250,满足要求满足要求!次梁(次龙骨)计算最大挠度:变形图最大挠度:v=0.67733顶托梁(主龙骨)计算顶托梁(主龙骨)计算托梁按照集中力作用下三跨连续梁计算,托梁所受荷载为托梁按照集中力作用下三跨连续梁计算,托梁所受荷载为次梁传下的集中力及主梁自重。次梁传下的集中力及主梁自重。托梁强度计算集中荷载设计值:托梁强度计算集中荷载设计值:P=3.752kNP=3.752kN托梁挠度计算集中荷载设计值:托梁挠度计算集中荷载设计值:P=2.119kNP=2.119kN顶托梁(主龙骨)计算托梁按照集中力作用下三跨连续梁计算,托梁34顶托梁(主龙骨)计算顶托梁(主龙骨)计算1 1、强度计算:、强度计算:1.11.1集中力产生的最大弯矩:集中力产生的最大弯矩:式中:式中:ll托梁跨度,即立杆纵向间距;托梁跨度,即立杆纵向间距;M MPmaxPmax=0.267=0.2673.7520.9=0.902kN/m3.7520.9=0.902kN/m;1.21.2均布荷载产生的最大弯矩:均布荷载产生的最大弯矩:式中:式中:qq托梁自重,托梁自重,100100100100木方,取木方,取0.096kN/m0.096kN/m;M Mmaxmax=0.08=0.080.0960.90.0960.92 2=0.006kN/m=0.006kN/m;托梁最大弯矩托梁最大弯矩M=MM=MPmaxPmax+M+Mmaxmax=0.908kN/m0.908kN/m。顶托梁(主龙骨)计算1、强度计算:式中:l托梁跨度,即立35顶托梁(主龙骨)计算顶托梁(主龙骨)计算托梁抗弯强度设计值:托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M/W=0.90810f=M/W=0.908106 6/166670=5.4N/mm/166670=5.4N/mm2 2式中式中WW次梁截面抵抗矩,次梁截面抵抗矩,W=bh W=bh2 2/6=10.0010.00/6=10.0010.002 2/6=166.67cm/6=166.67cm3 3 式中:式中:bb木方截面宽度;木方截面宽度;h h木方截面高度。木方截面高度。托梁的抗弯设计强度小于木方的容许应力托梁的抗弯设计强度小于木方的容许应力14N/mm14N/mm2 2,满足要满足要求求!顶托梁(主龙骨)计算托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M/W=0.9036顶托梁(主龙骨)计算顶托梁(主龙骨)计算2 2、主龙骨挠度计算:、主龙骨挠度计算:2.12.1、集中荷载产生的最大挠度:(、集中荷载产生的最大挠度:(P=2.119kNP=2.119kN )v vPmaxPmax=1.883=1.8832.1199002.1199003 3/(1001009500833330095008333300)=0.004mm=0.004mm;式中:式中:EE托梁的弹性模量,取托梁的弹性模量,取9500N/mm9500N/mm2 2;II托梁梁的惯性矩,托梁梁的惯性矩,I=I=bhbh3 3/12=10.0010.00/12=10.0010.003 3/12=/12=833.33833.33cmcm4 4 。2.22.2、均布荷载(托梁自重)产生的最大挠度:、均布荷载(托梁自重)产生的最大挠度:V Vmaxmax=0.001=0.001mmmm;V=vV=vPmaxPmax+V+Vmaxmax=0.005mm=0.005mm。主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主龙骨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250,1200.0/250,满足要求满足要求!顶托梁(主龙骨)计算2、主龙骨挠度计算:vPmax=1.8837最不利单肢立杆计算最不利单肢立杆计算支撑架自重计算:支撑架自重计算:Q Q1 1=1 1 =0.665+=0.665+0.29+0.383+0.645=1.9830.29+0.383+0.645=1.983KNKN;式中:式中:步距();步距();1 1 立杆重量(立杆重量(KNKN););横向水平杆重量(横向水平杆重量(KNKN););纵向水平杆重量(纵向水平杆重量(KNKN););纵向和横向剪刀撑重量(纵向和横向剪刀撑重量(KNKN)。)。最不利单肢立杆计算支撑架自重计算:38最不利单肢立杆计算最不利单肢立杆计算 =30.165+1=30.165+10.1+0.0705+0=0.665kN0.1+0.0705+0=0.665kN;式中 n1l1l立杆第一立杆第一类标准准节数量;数量;t t1l1l立杆第一类标准节自重,查表立杆第一类标准节自重,查表3.43.4分别分别取取0.1650.165和和0.0705kN0.0705kN;t tu u可可调托撑自重;托撑自重;t td d可可调底座自重。底座自重。最不利单肢立杆计算 =30.165+10.1+0.39最不利单肢立杆计算最不利单肢立杆计算 =0.0363 =0.0363(11-0.511-0.5)/1.5+1=0.29/1.5+1=0.29kNkN;式中式中t ty y单根横向水平杆自重,查表单根横向水平杆自重,查表3.43.4取取0.0363kN0.0363kN;H H模板支架搭设高度;模板支架搭设高度;a a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d d可调底座外露长度;可调底座外露长度;h h模板支架步距。模板支架步距。=0.0478 =0.0478(11-0.511-0.5)/1.5+1=0.383/1.5+1=0.383kNkN;式中式中t tx x单根纵向水平杆自重,查表单根纵向水平杆自重,查表3.43.4取取0.0478kN0.0478kN 。最不利单肢立杆计算 =0.0363(11-0.5)40最不利单肢立杆计算最不利单肢立杆计算 =2=220.0837+20.0837+2 220.0773=0.64520.0773=0.645kNkN;式中式中n nx x最不利立杆相交纵向剪刀撑次数;最不利立杆相交纵向剪刀撑次数;t txxxx单节纵向剪刀撑自重,查表单节纵向剪刀撑自重,查表3.43.4取取0.0837kN0.0837kN;n ny y最不利立杆相交横向剪刀撑次数;最不利立杆相交横向剪刀撑次数;t txyxy单节横向剪刀撑自重,查表单节横向剪刀撑自重,查表3.43.4取取0.07730.0773kNkN;最不利单肢立杆计算 =220.0837+2241名称名称型号型号规格(规格(mm)设计重量(设计重量(kg)立杆LG-120483.512007.05LG-180483.5180010.19LG-240483.5240013.34LG-300483.5300016.48横杆HG-30483.53001.32HG-60483.56002.47HG-90483.59003.63HG-120483.512004.78HG-150483.515005.93HG-180483.518007.08间横杆JHG-90483.59004.37JHG-120483.512005.52JHG-120+30483.5(1200+300)6.85JHG-120+60483.5(1200+600)8.16专用外斜杆XG-0912483.51506.33XG-1212483.51707.03XG-1218483.521608.66XG-1518483.523409.30XG-1818483.5255010.04表表3.4 3.4 碗扣式脚手架主要构、配件种类、规格及用途碗扣式脚手架主要构、配件种类、规格及用途名称型号规格(mm)设计重量(kg)立LG-12048342专用斜杆ZXG-0912483.512705.89ZXG-0918483.517507.73ZXG-1212483.515006.76ZXG-1218483.519208.73窄挑梁TL-30宽度3001.53宽挑梁TL-60宽度6008.60立杆连接销LLX120.18可调底座KTZ-45可调范围3005.82KTZ-60可调范围4507.12KTZ-75可调范围6008.5可调托撑KTC-45可调范围3007.01KTC-60可调范围4508.31KTC-75可调范围6009.69脚手板JB-1201200 x27012.8JB-1501500 x27015JB-1801800 x27017.9表表3.4 3.4 碗扣式脚手架主要构、配件种类、规格及用途(附)碗扣式脚手架主要构、配件种类、规格及用途(附)专用斜杆ZXG-0912483.512705.89ZX43最不利单肢立杆计算最不利单肢立杆计算单肢立杆轴向力计算:单肢立杆轴向力计算:1 1、不组合风荷载:、不组合风荷载:N=1.2N=1.2(Q Q1 1+Q+Q2 2)+1.4+1.4(Q Q3 3+Q+Q4 4)L Lx xL Ly y=1.2=1.2(1.983+251.983+25)+1.4+1.4(1+11+1)0.90.91.2=35.4kN1.2=35.4kN;式中式中L Lx x单肢立杆纵向间距,本例取单肢立杆纵向间距,本例取0.9m0.9m;L Ly y单肢立杆横向间距,本例取单肢立杆横向间距,本例取1.2m1.2m;2 2、组合风荷载:、组合风荷载:N NW W=1.2=1.2(Q Q1 1+Q+Q2 2)+0.91.4+0.91.4(Q Q3 3+Q+Q4 4)L Lx xL Ly y+Q+Q5 5=1.2=1.2(Q Q1 1+25+25)+0.91.4+0.91.4(1+11+1)0.90.91.21.2 +Q+Q5 5 Q Q5 5风荷载产生的风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是轴向力吗?)轴向力(是轴向力吗?);最不利单肢立杆计算单肢立杆轴向力计算:44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单肢立杆轴向承载力计算公式:不考虑风荷载时单肢立杆轴向承载力计算公式:式中:式中:轴心受压立杆稳定系数,按长细比查规范附录轴心受压立杆稳定系数,按长细比查规范附录E E采用;采用;长细比长细比=l=l0 0/;其中其中l l0 0=h+2a=h+2a,h h为立杆布距,为立杆布距,a a为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为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为立杆截面回转半径,取为立杆截面回转半径,取=1.58cm=1.58cm;AA立杆横截面面积;取立杆横截面面积;取4.89cm4.89cm2 2;f f刚才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刚才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表5.1.65.1.6采用;取采用;取205N/mm205N/mm2 2。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单肢立杆轴向承载力计算公式:45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新规范55张课件46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考虑风荷载时单肢立杆轴向承载力计算公式:考虑风荷载时单肢立杆轴向承载力计算公式:式中:式中:N NW W考虑风荷载时单肢立杆轴向力;考虑风荷载时单肢立杆轴向力;M MW W风荷载作用下单肢立杆弯矩;风荷载作用下单肢立杆弯矩;W W立杆截面模量。立杆截面模量。表表5.1.65.1.6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和弹性模量(N/mm2N/mm2)Q235A级钢材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 205弹性模量E 2.06106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考虑风荷载时单肢立杆轴向承载力计算公式:式47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风荷载作用下单肢立杆弯矩:风荷载作用下单肢立杆弯矩:式中式中l la a立杆纵距;立杆纵距;l l0 0立杆计算长度;立杆计算长度;w wk k风荷载标准值;风荷载标准值;P Pr r风荷载作用下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承力。风荷载作用下内外排立杆间横杆的支承力。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风荷载作用下单肢立杆弯矩:式中la立杆48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计算长度确定计算长度确定1 1、在每行每列有斜杆的网格结构中按步距、在每行每列有斜杆的网格结构中按步距h h计算;计算;2 2、当外侧四周及中间设置了纵、横向剪刀撑并满足本规、当外侧四周及中间设置了纵、横向剪刀撑并满足本规范第范第6.2.26.2.2条第条第2 2款的构造要求时,应按款的构造要求时,应按 l0=h+2al0=h+2a计算,计算,a a为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为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单肢立杆承载力计算计算长度确定49架体倾覆验算架体倾覆验算模板支架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简图:模板支架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简图:架体倾覆验算模板支架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简图:50架体倾覆验算架体倾覆验算1 1 当对架体内力计算时将风荷载化解为每一结点的集中荷载当对架体内力计算时将风荷载化解为每一结点的集中荷载W W;2 2、W W在立杆及斜杆中产生的内力在立杆及斜杆中产生的内力、按下式计算:按下式计算:架体倾覆验算1 当对架体内力计算时将风荷载化解为每一结点的集51架体倾覆验算架体倾覆验算1 1、当顶部有安全网进行风荷载计算时,依靠架体自、当顶部有安全网进行风荷载计算时,依靠架体自重平衡,使其满足重平衡,使其满足PwPwv v ;2 2、当顶部梁模板安装完毕时,可组合立杆上模板及、当顶部梁模板安装完毕时,可组合立杆上模板及钢筋重量,使其满足钢筋重量,使其满足PwPwv v 3 3、当计算结果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下列措施:、当计算结果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下列措施:当架体高度小于或等于当架体高度小于或等于7m7m时,应加设斜撑;时,应加设斜撑;当架体高度大于当架体高度大于7m7m时,可采用带有地锚和花篮螺栓时,可采用带有地锚和花篮螺栓的缆风绳。的缆风绳。架体倾覆验算1、当顶部有安全网进行风荷载计算时,依靠架体自重52斜杆扣件连接强度验算斜杆扣件连接强度验算抗滑移承载力按下式计算:抗滑移承载力按下式计算:式中式中自上而下叠加在斜杆最下端处最大内力(自上而下叠加在斜杆最下端处最大内力(KNKN););w wsl顶端风荷载顶端风荷载w1w1产生的斜杆内力(产生的斜杆内力(KNKN););nn支撑架步数;支撑架步数;Q扣件抗滑强度,取扣件抗滑强度,取8KN。斜杆扣件连接强度验算抗滑移承载力按下式计算:式中自上而下53地基承载力计算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最小底面积的计算公式:立杆最小底面积的计算公式:A Ag g=N/f=N/fg g式中:式中:Ag Ag 支撑单肢立杆底座面积(支撑单肢立杆底座面积(m2m2););fg fg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Kpa)。当为天然地基)。当为天然地基时,按地勘报告选用;当为回填土时,乘以地基承载系数时,按地勘报告选用;当为回填土时,乘以地基承载系数0.40.4。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最小底面积的计算公式:54谢谢!谢谢!55谢谢!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