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ppt课件

上传人:Xgjmqtw****nqtwad... 文档编号:241311085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9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初感知初感知 1、为什么要将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单独开设?你对“应用文”知多少?2、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 精讲多练 基础理论+写作技法写作技法 2、学习方法 +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第一章第一章 应用文基础知识应用文基础知识第二章第二章 日常生活文书写作日常生活文书写作第三章第三章 事务文书写作事务文书写作第四章第四章 公务文书写作公务文书写作第五章第五章 学术论文写作学术论文写作应用文写作第一章 应用文基础知识第一章 应用文基础知识第一节 应用文概述第二节 应用文的写作要求第一章 应用文基础知识第一节 应用文概述第一节 应用文概述一、应用文的涵义和种类1.涵义:应用文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为办理公私事务所使用具有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文章的总称。第一节 应用文概述一、应用文的涵义和种类 注意:三个要素要牢记:主体:包括机关、单位、个人;用途:处理公私事务 格式:具有规范性,包括法定的和约定俗成的。注意:三个要素要牢记:2.种类:(1)按照文书的使用范围:)按照文书的使用范围:A.通用文书通用文书:指人们在办公或办事中普遍使用的文书。行政公文类:通知、通告、请示、批复等通用事务类:总结、计划、简报等个人事务类:日记、读书笔记及各类信函2.种类:B.专用文书专用文书:专业性较强的文书科技类: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等财经类:市场调查报告、经济合同等司法类:诉状、公证书等新闻类:消息、通讯、广告等B.专用文书:专业性较强的文书(2)按照文书的特点、作用:)按照文书的特点、作用:指挥性文书、法令性文书、规范性文书、报请性文书、知照性文书、交际性文书、记录性文书等(2)按照文书的特点、作用:(3)按照文书的来源)按照文书的来源 对外文书(发文)收来文书(收文)内部文书(3)按照文书的来源(4)按照文书的行文关系)按照文书的行文关系 上行文 下行文 平行文(4)按照文书的行文关系(5)按照时间处理要求)按照时间处理要求:特急件急 件平 件(5)按照时间处理要求:二、应用文的发展源流 (一)起源 随着文字的出现而出现。二、应用文的发展源流(二)发展 1.上古时期萌芽期 甲骨卜辞、金文和尚书为代表。(二)发展2.战国和秦汉时期初生期 战国承上启下 秦国家政令 汉西汉鸿文2.战国和秦汉时期初生期3.魏晋南北朝成熟期 理论+名篇3.魏晋南北朝成熟期4.隋唐宋高峰期 公务文书地位确立4.隋唐宋高峰期5.元明清稳定时期 三大秘书体系形成。5.元明清稳定时期6.辛亥革命后革新期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体裁发生重大变化,简化或出新。6.辛亥革命后革新期7.新中国成立后全新发展期 应用文体裁日益规范化。7.新中国成立后全新发展期三、应用文的特点:实用性实用性 真实性真实性 时效性时效性 规范性规范性三、应用文的特点:1、内容上,真实可靠,言必有证。客观的真实1、内容上,真实可靠,言必有证。2.结构上,遵循常规,有惯用程式 2.结构上,遵循常规,有惯用程式 3.语言上,准确、简练、平实。模糊忌 空话、套话 叹词、语气词 口语化3.语言上,准确、简练、平实。4.使用上,讲求时效,直接作用于现实 实用性 时间性4.使用上,讲求时效,直接作用于现实 注意注意:应用文体与文学应用文体与文学作品的区别作品的区别应用文用文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内容内容生活真生活真实艺术真真实材料材料客客观、原始材料、原始材料“杂取众人取众人”为一一主主题直白、直白、鲜明明委婉、含蓄委婉、含蓄作用作用解决解决实际问题,有,有强强制性制性审美、美、间接接作用作用表达表达方式方式叙述、叙述、说明、明、议论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丰富丰富格格式式 明确格式要求明确格式要求无固定格式无固定格式应用文文学作品内容生活真实艺术真实材料客观、原始材料“杂取众四、应用文的作用(自学)1.联系沟通作用2.宣传教育作用3.领导指导作用4.依据凭证作用四、应用文的作用(自学)第二节 应用文的写作要求一、主题的要求(一)定义 主题又称主旨,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具体内容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第二节 应用文的写作要求一、主题的要求(二)主题的要求 1、正确: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符合客观实际,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二)主题的要求 2、鲜明:旗帜鲜明、一目了然.2、鲜明:旗帜鲜明、一目了然.3.集中:主旨要单一,一文一事,解决一个问题。立片言而居要 3.集中:主旨要单一,一文一事,解决一个问 4.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规律。4.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规律。二、应用文材料的要求(一)定义 指作者为实现写作目的、有效表现主题而搜集积累的事实和观念。二、应用文材料的要求(二)要求 1.真实应用文体的生命。指生活的真实,原原本本,不走样的真实,是一种客观的真实。(二)要求 2.切题材料必须具有针对性,能紧扣文章主题,能具体显示和说明观点。2.切题材料必须具有针对性,能紧扣文章主 3.典型以一当十 3.典型以一当十 4.新颖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时代感。4.新颖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时代感。(三)材料的种类 1.事实材料:指社会生活中真实的事件、现象和行为。(三)材料的种类 2.理论材料:基础理论、政策法规、领导意图等。2.理论材料:基础理论、政策法规、领导意图 3.信息材料:以数据、图表为主的材料。3.信息材料:以数据、图表为主的材料。三、应用文结构的要求(自学P8-9)(一)定义 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 三、应用文结构的要求(自学P8-9)(二)要求 1.完整性: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齐备,缺一不可。(二)要求 2.连贯性:各部分在内容上相互连贯,语言外部形式上也要有紧密的衔接和合理过度。注意:小标题、过渡词、序数的使用 2.连贯性:各部分在内容上相互连贯,语言外 3.严密性:文章前后有严密的逻辑关系。3.严密性:文章前后有严密的逻辑关系。4.体式性:应用文有严格的体式规范,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体式要求,不能随意变更。4.体式性:应用文有严格的体式规范,不同的(三)结构安排常式(P8-9)(三)结构安排常式(P8-9)四、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1.准确即要求语言能准确无误表达作者的理论和观点。用语周密 数据规范四、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2.简洁言简意赅、不枝不蔓,思路清晰,概括能力强。2.简洁言简意赅、不枝不蔓,思路清晰,请讨论修改:1、你的来信我已经收到,内容我都知道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ppt课件 2、会议已经结束,我已于8日购得9日晨返石457次火车票,行李太多,请接站。2、会议已经结束,我已于8日购得9日晨返石3.平实讲求“三易”易看易懂易读 3.平实讲求“三易”试析:试析:2012年某天深夜,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雨倾盆而下,刹那间,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被一片汪洋吞没。接连几天如注的暴雨,淹没了田野、冲毁了村庄和工厂,交通、电力、通讯一度中断。这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我乡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试析:4.庄重即“板起面孔说话”。要大量采用现代书面规范语,不使用口语、方言词汇。4.庄重即“板起面孔说话”。思考:“找找我的错”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ppt课件通知 各系学生会:经校团委商量,打算在最近几天举行“邓小平同志生日100周年”纪念晚会,请各系学生会积极组织同学报名参加。校团委 2012年x月x日通知 要恰当运用文言词和公文习惯用语。如称谓用语:第一人称“我”、“本”;第二人称“贵”、“你”;第三人称“该”要恰当运用文言词和公文习惯用语。领叙词(起始用语):如兹因、据核实、关于鉴于、根据、按照、为了、接、敬悉、收悉等引出应用文撰写的根据、理由或具体内容 领叙词(起始用语):如兹因、据核实、关于结尾用语:为荷、为盼、为感、为要时限用语:当即、立即、从速祈请词:希、敬希、请、望、烦请、恳请、希望结尾用语:为荷、为盼、为感、为要承转词:为此、据此、综上所述、总之 用于陈述理由及事实之后引出意见和方案等。商洽词:是否可行、是否妥当、妥否、当否等受事词:向对方表示感谢所使用的词语:蒙、承蒙承转词:为此、据此、综上所述、总之 注意:应用文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议论和说明。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应用文?应用文的特点是什么,请具体阐述。2.应用文包括哪几个要素?3.应用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应用文?应用文的特点是什么,请具4.基本技能训练题(1)请解释下列文言词汇:兹因 承蒙 届期 谢忱 以资 鉴于 业经 拟请 此复 为要 为荷为感 稽迟 顷接(2)根据应用文的语言特点,请你评改下文:4.基本技能训练题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2009年将要过去了。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公司的经济效益犹如穿云燕子,飞向百尺竿头,比去年大幅度上升。公司上下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我们对去年的工作总结如下: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2009年将要过去了。5.大家任意选取一类应用文文种进行阅读,从阅读中体会应用文特点及写作要求。5.大家任意选取一类应用文文种进行阅读,从 写写 作作 初初 体体 验验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ppt课件 情境一:假设你突然生病,不能上课,需请假三天,请选择适当文种写作。情境二:假设你需要向李萌同学借人民币200元整,并承诺3天后归还,请选择文种写作。情境一:假设你突然生病,不能上课,需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