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09564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与小学的学前与小学的衔衔接接第一节幼小衔接概述第二节幼小衔接工作实施1精品案例:案例:家家长的的倾述:述:n一年级的学生小婧的家长倾述:小婧刚上学那阵子,每天放学回来还都挺高兴的,也能主动写作业,可开学不到一个月,放学回来就不高兴,也不爱写作业了,还说“好好写,也得不到小红花,小学还不如幼儿园好”。2精品案例:案例:老老师的投的投诉:n放学接孩子时,老师告诉家长:“她上课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有时想说话就说话,影响了正常教学。”回家后家长批评了她。3精品案例:案例:孩子的孩子的变化:化:n家庭作业没有家长提醒,她从来不主动做,只有家长在旁边监督,才勉强做一些,只要家长一离开,她马上就会玩这个弄那个,就算眼前没什么可玩的,也是玩笔呀、橡皮呀或者干脆发呆。n为了这个事家长不知跟她讲了多少遍道理,奖也奖过,骂也骂过,打也打过,就是不见效果。n有天早上,她突然说:“我不去上我不去上学了,就是不去上学了学了,就是不去上学了!”4精品疑疑问问:孩子孩子刚刚上一年上一年级级就就厌厌学,学,这这可怎么可怎么办办?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婧不想去上学?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这个矛盾呢?5精品孩子眼中的区孩子眼中的区别别孩子读小学一年级一个学期了,在开学伊始我就问他:幼儿园和小学有哪些不同,我为他记录下来,一直没时间整理,趁今天终于改完期末试卷,为他代言一下。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p1、幼儿园不能、幼儿园不能带带水水壶壶,老,老师师会会为为小朋友倒水,小学要小朋友倒水,小学要自自带带水水壶壶喝水。(安全喝水。(安全问题问题)p2、幼儿园的教室、幼儿园的教室贴贴一些可一些可爱爱的的图图画,小学的教室画,小学的教室贴贴国国旗和一些字,有两旗和一些字,有两块块大黑板,大黑板,墙墙上会上会贴贴同学的同学的优优秀作秀作业业。(开始有(开始有竞竞争)争)p3、幼儿园上、下、幼儿园上、下课课没有没有铃铃声,下声,下课时课时老老师师会会摇铃摇铃鼓,鼓,比比较较慢;小学上、下慢;小学上、下课课有有铃铃声,比声,比较较快。(开始有快。(开始有课课程意程意识识)6精品孩子眼中的区孩子眼中的区别别p4、幼儿园没有体育、幼儿园没有体育课课,只有活,只有活动课动课;小学的;小学的课课多,有多,有体育、有唱游体育、有唱游课课。(。(课课程内容丰富)程内容丰富)p5、幼儿园一人一把椅子,、幼儿园一人一把椅子,8人一小人一小组组;小学两人一条;小学两人一条椅子,大家分成一排排地坐。(授椅子,大家分成一排排地坐。(授课课方式不同)方式不同)p6、幼儿园有吃的,有、幼儿园有吃的,有让让人睡人睡觉觉的床,有窗帘;小学没的床,有窗帘;小学没吃,没睡,没窗帘。(窗帘反映小学配套吃,没睡,没窗帘。(窗帘反映小学配套设设施不足)施不足)p7、幼儿园的老、幼儿园的老师师上上课课不用不用书书,小学老,小学老师师上上课课有有书书。(小学开始有教材)(小学开始有教材)p8、幼儿园老、幼儿园老师师少,小学老少,小学老师师多。(由多。(由课课程决定)程决定)p9、幼儿园没作、幼儿园没作业业,小学作,小学作业业多。(做了作多。(做了作业业就没就没时间时间玩)玩)7精品孩子眼中的区孩子眼中的区别别我问孩子:你喜欢幼儿园还是小学?孩子回答:小学,因为中午可以回家跟姥姥谈话。(出乎我意料,原来,孩子还是喜欢与家人相聚。学校为何不能让孩子喜欢呢?)再问:你喜欢幼儿园老师还是小学老师?孩子回答:幼儿园老师,因为她们更疼我。(小学老师经常批评孩子,欠交作业或提问不好或家长没写回条,都会凶恶地骂孩子。)以上是孩子初读小学时的感受。8精品家家长长眼中的区眼中的区别别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p1、孩子、孩子读读幼儿园幼儿园时时,家,家长总长总会以欣会以欣赏赏的眼光看孩子;的眼光看孩子;孩子孩子读读小学了,家小学了,家长对长对孩子孩子评评价的价的标标准多了成准多了成绩这绩这一一项项指指标标,经经常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常有意无意地拿孩子与别别人的孩子作比人的孩子作比较较。(特。(特别别是是爷爷爷爷姥姥)姥姥)p2、孩子、孩子读读幼儿园,家幼儿园,家长长没没压压力,力,读读小学了,就开始有小学了,就开始有了了压压力,力,压压力来自老力来自老师师的追的追问问、老、老师师的眼光、每次考的眼光、每次考试试后后邻邻居的居的询问询问。(我很怕他老。(我很怕他老师师打打电话给电话给我,我,虽虽然我才接然我才接过过一次;一次;姥姥很怕孩子留堂,因姥姥很怕孩子留堂,因为为留堂就是欠作留堂就是欠作业业,免不了老,免不了老师师的冷的冷眼和冷眼和冷语语,老,老师连师连家家长长都批都批评评。)。)p3、孩子玩耍的、孩子玩耍的时间时间少了,埋少了,埋头头写作写作业业的的时间时间多了。多了。(作(作业总业总是重复)是重复)p4、批、批评评孩子的次数多了,因孩子的次数多了,因为总为总要提醒他写作要提醒他写作业业,纠纠正坐姿等。(孩子玩心太重,无法主正坐姿等。(孩子玩心太重,无法主动动、自、自觉觉完成作完成作业业)9精品l由重知识、技能向重兴趣、习惯和情感转变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这项研究指出,幼儿入学困难一般分为学习与社会性两大方面。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读写与数学两个方面,社会性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与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等方面(朱慕菊,1995)。10精品第一第一节幼小幼小衔衔接接概述概述一、幼小一、幼小衔衔接的涵接的涵义义教育衔接:指两个相邻的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相互连接。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过渡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做准备,使学前儿童能够顺利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西方国家的教育体系中,通常把幼儿园直至小学二年级的教育称为早期儿童教育(earlychildhoodeducation)。在具体做法上,也是把幼儿教育与小学低年级教育结合起来:有的国家规定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学习;有的国家在小学中招收两年制幼儿班,或是开设小学预备班;也有的国家将学前两个年级与小学一年级单独设立为一个教育机构。11精品l美国儿童入学的年龄一般是5岁,美国儿童在5岁进入幼儿园学习,接受一年的教育后再转入小学学习。l澳大利亚幼儿进入学校的法定年龄是6岁,幼儿可以在这个年龄之前开始接受学校教育,每个州对于入学年龄有不同的政策。12精品l这些国家与我国在早期教育方面有一个非常大的差异,就是很少用“幼小衔接”来表达“过渡”(transition)。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将早期教育这一阶段视为连续的。这些国家不但大部分公立的“学前学校”(preschool)或幼儿园(kindergarten)就附设在小学,而且教师也就是为这一连续的阶段而培养的。13精品l在我国,幼儿园与小学这两者大多分属于不同的教育机构,因此两者之间有着各不相同的教育教养目的和任务。由于不同的目的与内容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时会有一定的坡度,这就会影响到幼儿进入小学的顺利过渡。14精品l幼小衔接即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在教育教养工作的内容上以及在实现这些内容的方法上互相联系。l第一,幼小衔接具有相互性。l第二,幼小衔接的整体性。15精品二、幼小二、幼小衔衔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l(一)学前儿童进入小学所面临的问题l1.社会要求提高l2.师生关系的不同l3.生活作息的变化l4.教育内容的加深l5.生活环境的变更l6.教学方法的改变16精品表一表一大班幼儿与一年大班幼儿与一年级级小学生小学生24小小时时活活动动量量对对比表比表17精品表二表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与生活差异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与生活差异18精品三三、我国幼小、我国幼小衔衔接的接的问题问题与与对对策策(一)幼小衔接中的问题l盲目超前性19精品l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代号为C)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的时候,T练了8周,C只练了2周。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呢?20精品l实验结果出人意料只练了两周的C其爬楼梯的水平比练了8周的T好C在10秒钟内爬上那特制的五级楼梯的最高层,T则需要20秒钟才能完成。格塞尔分析说,其实46周就开始练习爬楼梯,为时尚早,孩子没有做好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开始爬楼梯,这个时间就非常恰当,孩子做好了成熟的准备,所以训练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子的发展。21精品l单向性不少幼儿园把幼小衔接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做,积极开展幼儿入学前的准备工作,无论是在教学要求、内容、方法还是作息时间方面都主动向小学靠拢,而大部分小学却无动于衷,不主动与幼儿园接触,也很少考虑初入学儿童的身心特点,造成了衔接工作的单向性。22精品l片面性幼小衔接工作的片面化表现在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不关注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只关注儿童的生理健康,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培养不够。23精品l表面性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以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就是让幼儿园大班在外部环境和条件上采取措施,让幼儿对小学生活有所了解。24精品l突击性衔接工作是一场持久战。从某种意义上说,衔接工作在幼儿一入园就开始了,整个幼儿教育时期都要为儿童小学和今后的成长做好最基本的全面的素质准备。25精品(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l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运用小学模式管理和组织学前教育教学活动,比如开设各种各样的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等。l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严重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早期教育的基本规律,背离了幼儿教育的合理性,并出现诸多弊端。l(一)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l(二)抑制了幼儿的个性与社会性培养l(三)背离幼儿规律,培养发展失衡l(四)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l(五)师幼互动少,影响幼师专业化发展26精品四、幼小四、幼小衔接的原接的原则l长期性而非突期性而非突击性原性原则儿童能力的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衔接工作也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应当置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考虑,以儿童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对儿童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27精品l坚坚持双向性原持双向性原则则儿童要为入学做好准备,学校也要为儿童做好准备。即国外学者所说的“有准备的幼儿园(SchoolreadyKindergartens)”和“有准备的学校(ChildreadySchools)”事实证明,双向衔接是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必由之路。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园与小学的双方配合与协作是不容忽视的环节。28精品l整体性而非整体性而非单向性原向性原则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性学前儿童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进行,不应该偏重某一方面。29精品l与小学的适与小学的适应性儿非小学化的原性儿非小学化的原则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提前让学前儿童学习小学的教材二是用小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待学前儿童l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原家、园、校的一致性而非孤立化原则则指幼儿园教育应和社区、家庭、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30精品五、五、幼儿园与小学幼儿园与小学衔衔接的意接的意义义l1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需求:过渡期的存在l2小学教育现状的呼唤:儿童入学适应不良l3现代学前教育使命的要求:儿童的长远发展31精品l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身心发展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连续性。幼小衔接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关注幼儿各阶段发展的衔接,有利于幼儿进入小学以后的良好发展。32精品l有利于幼儿心理品质的发展在心理品质方面,儿童的注意、感知、记忆的随意性,思维、语言能力、情感和意志的水平在不同阶段也都有鲜明的质的差别。有效的幼小衔接关注幼儿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有利于幼儿心理持续性的发展。33精品l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是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它是儿童交往、学习、生活的基础和保证。有效的幼小衔接工作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关注幼儿社会性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性。34精品l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性从1990年到1994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家教委合作进行了历时五年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城乡广大地区普遍存在幼小衔接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儿童入学前在学习和社会性方面准备不足。其中学习不适应主要表现在读写和数学方面,而且相比知识准备来说智力准备不足。因此,有效的幼小衔接工作主要关注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等良好的非智力品质,重在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应性。35精品第二第二节幼小幼小衔接工作接工作实施施l一、幼小衔接工作内容l1.培养学前儿童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和向往l2.培养学前儿童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小学生活的适应性性l(1)培养主动性l(2)培养独立性l(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l(4)培养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l3.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准备l(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l(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l(3)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36精品二、幼小二、幼小衔接注意事接注意事项l第一,进行幼儿园和小学双向改革l第二,转变教师观念,提高专业素质l第三,因地制宜,区域特色发展l第四,加强家、园、学校、社区力量相互配合l第五,全社会的支持37精品三、三、幼小幼小衔衔接的接的现现状考察状考察(一)美国的幼小(一)美国的幼小衔衔接接1.理念上的衔接2.课程衔接3.发展上的衔接4.物理环境的衔接5.组织制度的衔接6.教育行政上的衔接38精品l理念上的衔接强调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目标与课程方案必须有一贯的教育理念以儿童为中心,适度考虑衔接阶段的发展与延续性,并且与父母或政策制定者进行沟通,通过亲子教育刊物或宣传手册,建立课程与教学衔接上的理念共识。39精品l课程衔接注重幼小衔接的美国幼儿园课程一般以语言和数学为核心,同时包括科学、计算机、社会、艺术(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运动等。40精品l发展上的衔接幼儿园孩子与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在课程与教学的设计上需要考虑每位幼儿在现有发展水平上的适宜发展。41精品l物理环境的衔接幼儿对周围环境是相当敏感的,跨越不同阶段,孩子也将面临环境由熟悉到陌生的改变,造成生理、心理适应上的问题,因此给儿童提供一个较为接近上一阶段的衔接环境,是一个重要的衔接关注点,当然,衔接的两阶段都能同在一所校园之中(类似于我国的小学附设幼儿园)的话,对幼儿造成的环境冲击将会降到最低,且更有利于两阶段在衔接课程与教学方案中教师间的沟通与协调。42精品l组织制度的衔接l教育行政上的衔接主管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行政机构整合,通盘考虑师资培训政策与教师资格审查等。43精品(二)法国的幼小(二)法国的幼小衔衔接接l幼儿园附幼儿园附设设于小学中于小学中法国的母育学校不同于我国的托儿所和幼儿园,它跟小学一样有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时间安排(但不是强制性的);其次它才是幼儿园,因为它的主要教学手段还是以游戏为主,儿童以“玩”为主。这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利于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44精品l以“阶段”打破传统的年级概念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法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初等教育改革是紧密联系的,新的改革尝试是打破传统的年级概念,在包括母育学校(法国的幼儿教育机构)和小学的整个初等教育中建立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阶段”。45精品l统一母育学校与小学的监督视导工作1990年,法国政府规定把母育学校与小学的监督视导工作合并起来,法国国民教育督学的主要职责为:第一,在一个省的范围内负责对小学、初中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学前教育机构的督察:第二,小学督学、技术教育督学、学徒教育督学和信息方向督学,督察初等教育、幼儿教育机构的教学、教育工作管理和评价教师及有关人员。因此,初等教育的视导员以及教育顾问都需要具有两个阶段的教育理论和实际经验,以利进一步做好母育学校与小学的衔接。46精品l母育学校教师与初等教育教师接受同样的培训l增加男性教师比重为了实现母育学校与小学更好的衔接,法国特别鼓励男性进入幼教机构担任教师,以加大母育学校中男性教师的比重。47精品(三)日本的幼小(三)日本的幼小衔衔接接l开设生活课日本文部科学省在2002年颁布的教育指导要领中明确要求在小学一至二年级的课程中增设一门新课生活课。该课程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探究性,让孩子对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多种多样的探究。48精品l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一体化2004年5、6月间,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一份报告中提出将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一体化的动议,并将这一动议称为“幼小一贯教育学校”计划。49精品l开展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活动在幼儿园和小学经常性的交流与合作实践中,常见的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幼儿园和小学联合组织”所开展的各种交流和合作活动;其二是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有意识地增加交流和合作活动的频率。50精品l重视组织上的衔接日本为推进衔接工作的展开,在教育组织上进行了六个方面的工作,以增进幼小相互教育的理解,进一步为从幼小教育的一贯性,改善改革教育课程。51精品国外幼小国外幼小衔接的接的经验l儿童入小学的预备教育,包括知识教育、智力教育、品德教育和社会适应性l注重儿童入学“顺理成章”的过渡l强调幼儿园教养员与小学低年级教师合作l推行多方位的幼小衔接l加强三方沟通;重视幼小课程衔接;优化教师专业素养;搭建幼小衔接教研平台52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