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水泵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件

上传人:vc****3p 文档编号:241309317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水泵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常用水泵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常用水泵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用水泵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水泵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1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公公 差差 与与 配配 合合一一.尺寸公差尺寸公差 尺寸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简称公差。1.标准公差。标准公差。国家标准表列出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其标准公差共有20个等级,即为IT01、IT0、IT2IT18。IT表示标准公差,其后的数字数字是公差等级代号。2.基本偏差。基本偏差。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一个偏差。每一基本尺寸段规定了28个基本偏差,大写字母为孔的基本偏差,小写为轴的。3.配合。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相互接合的孔、轴公差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其分三类:间隙、过盈、过渡。实物的配合只能有间隙(动)或过盈(紧)配合。4.基准制基准制 1).基孔制配合基准孔的基本偏差规定为H。轴的基本偏差在ah之间为间隙配合,jn之间为过渡 配合,p-zc之间为过盈配合 2).基轴制配合基准轴的基本偏差规定为h。5.孔、轴公差带代号。孔、轴公差带代号。均由基本偏差代号与标准公差代号组成。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大写字母表示,轴用小写。其后的数字为标准公差等级。如120H8表示基本尺寸120mm,公差等级为8级(即IT8)的基准孔(或简称公差带为H8的孔)。120f7简读为基本尺寸120mm,公差带为f7的轴。6.配合代号。配合代号。由孔与轴的公差代号组合而成,并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为孔,分母为轴。如120H8/f 表示基本尺寸120mm,基孔制H8孔与f7轴的配合。二二.形位公差形位公差 三三.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公 差 与 配 合一.尺寸公差23间隙配合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该配合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当孔为最大极限尺寸,而与其相配合轴为最小极限尺寸时,配合处于最松状态,此时的间隙为最大间隙。当孔为最小极限尺寸,而轴为最大极限尺寸时,配合处于最紧状态,此时的间隙为最小间隙。3间隙配合: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该配合时,34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公公 差差 与与 配配 合合过渡配合过渡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该配合时,孔的公差带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叠。当孔的实际尺寸大于轴的实际尺寸时,具有间隙。当孔为最大极限尺寸,而轴为最小极限尺寸时,配合处于最松状态,此时的间隙为最大间隙。当孔的实际尺寸小于轴的实际尺寸时,具有过盈。当孔为最小极限尺寸,而轴为最大极限尺寸时,配合处于最紧状态,此时的过盈为最大过盈。4 45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公公 差差 与与 配配 合合过盈配合过盈配合: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该配合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当孔为最小极限尺寸,而与其相配合轴为最大极限尺寸时,配合处于最紧状态,此时的过盈为最大过盈。当孔为最大极限尺寸,而轴为最小极限尺寸时,配合处于最松状态,此时的过盈为最小过盈。5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公 差 与 配 合过盈配合:具有过盈56基本偏差系列图基本偏差系列图代表基本尺寸相同的二十八种孔、轴的基本偏差相对零线的位置关系。特点:1.孔和轴同字母的基本偏差相对零线基本呈对称分布。2.代号JS和js形成的公差带在各公差等级中完全对称于零线。3.代号K,k,N随公差等级的不同而基本偏差数值有两种不同的情况。6基本偏差系列图代表基本尺寸相同的二十八种孔、轴的基本偏差相67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泵常用配合 密封环直径 7575110110140140180180220220280280340340400 400460名义直径间隙0.250.300.350.400.450.500.550.600.65密封环直径 46052052058058064064078078090090010001000120012001400名义直径间隙0.700.750.800.901.001.101.301.50密封环间隙(GB3215-82)密封环间的运转根据工作条件和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铸铁和青铜按下表规定选用7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泵常用配合 密封环直径 75757主尺(尺身)上每小格是1mm,当两量爪合并时,游标上的50格刚好与主尺上49mm对正。普通百分表(如上叙)、杠杆式百分表、内径百分表。05mm,即为该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如120H8表示基本尺寸120mm,公差等级为8级(即IT8)的基准孔(或简称公差带为H8的孔)。图纸上给定的形位公差与尺寸关公差相互无关应分别满足要求。主尺(尺身)上每小格是1mm,当两量爪合并时,游标上的50格刚好与主尺上49mm对正。国家标准表列出的用以确定公差带大小的任一公差。当微分筒转一周时,测微螺杆移动0.当孔为最大极限尺寸,而轴为最小极限尺寸时,配合处于最松状态,此时的间隙为最大间隙。由孔与轴的公差代号组合而成,并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为孔,分母为轴。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当孔为最大极限尺寸,而与其相配合轴为最小极限尺寸时,配合处于最松状态,此时的间隙为最大间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泵常用配合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游标卡尺8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泵常用配合 密封环直径 9090120120150150180180220220270270320320360360400400440 名义直径间隙0.35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密封环间隙(GB3215-82)密封环间的运转根据工作条件和材料的不同而不同 碳钢、Cr13钢、抽送介质温度较高的泵(如油泵)按下表规定选用密封环直径 8080110110140140160160190190220220250250280280320 名义直径间隙0.400.450.500.550.600.650.700.750.80 1Cr18Ni9或类似的耐酸钢的耐腐蚀泵 按下表规定选用主尺(尺身)上每小格是1mm,当两量爪合并时,游标上的58百分表的结构及读数方法。百分表的测量杆移动1mm,通过齿轮传动系统,使大指针沿刻度盘转过一周。百分表的结构及读数方法。基本偏差系列图代表基本尺寸相同的二十八种孔、轴的基本偏差相对零线的位置关系。找出微分筒上哪一条刻线与固定套筒上基准刻线对齐,并 读出不足半毫米的数。测量工件时,被测表面应擦干净,并且不要让触头突然接触工件。把1)和2)的尺寸加起来即为测得尺寸123.如120H8/f 表示基本尺寸120mm,基孔制H8孔与f7轴的配合。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要求实际要素处处位于具有理想形状的包容面内。关联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其后的数字为标准公差等级。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碳钢、Cr13钢、抽送介质温度较高的泵(如油泵)按下表规定选用基孔制配合基准孔的基本偏差规定为H。9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泵常用配合 泵型 505012012026026050050080080012501250 单级泵叶轮密封环外径0.050.070.080.090.130.160.20轴套外径0.040.060.070.08 两级泵叶轮密封环外径0.060.080.090.100.13轴套外径0.040.060.07多 级泵叶轮密封环外径0.060.080.090.100.13轴套外径0.040.060.07平衡套外径0.050.060.07平衡盘外径0.030.040.050.06转子部件跳动(GB3215-82)装配好的转子部件,各部位的径向跳动不应超过按下表的规定百分表的结构及读数方法。9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泵常用配合 910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泵常用配合 推力轴承部件的配合10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泵常用配合 推力轴承部件的配合1011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泵常用配合 哈夫联轴器部件的配合11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泵常用配合 哈夫联轴器部件的配合111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泵常用配合 转子部件的配合1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泵常用配合 转子部件的配合121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量量 具具 量具用来测量、检验零件及产品尺寸和形状的工具。其种类有1.万能量具。万能量具。一般有刻度,在测量范围内,可以测量零件尺寸数值。如游标卡尺、千分尺、百分表、万能角度尺等。2.专用量具。专用量具。不能测量出实际尺寸,只能测定零件和产品的形状及尺寸是否合格。如卡板、塞规等。3.标准量具。标准量具。具有某一固定角度或尺寸,通常是用来校对和调整其他量具的也可以作为标准与被测零件进行比较,如量块。1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量 具 量具用来测量、1314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游标卡尺一一.游标卡尺的结构。游标卡尺的结构。由尺身、游标、辅助游标和紧固螺钉、调节螺钉等组成。二二.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及读数。游标卡尺的刻线原理及读数。按其测量精度有0.05mm,(即1/20mm)和0.02mm(即1/50mm)两种。三三.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擦干净,两量爪贴合后,游标和尺身零线应对齐。2.测量时,测力以使两量爪刚好接触零件表面为宜。3.测量时,防止卡尺歪斜。4.在游表上读数时,避免视线歪斜产生读数误差。14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游标卡尺1415 1.1/20mm游标卡尺游标卡尺。主尺(尺身)上每小格是1mm,当两量爪合并时,游标上的20格刚好与主尺上19mm对正。因此,尺身与游标每格相差:1-19/20=0.05mm,即为该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2.1/50mm游标卡尺。游标卡尺。主尺(尺身)上每小格是1mm,当两量爪合并时,游标上的50格刚好与主尺上49mm对正。因此,尺身与游标每格相差:1-49/50=0.02mm,即为该游标卡尺的测量精度。3.测量时,读数方法分三步。测量时,读数方法分三步。如下图 1).读出游标上零线左边主尺的毫米整数。下图为123mm。2).读出游标上哪一条刻线与主尺刻线对齐(每格算0.05mm或0.02mm)。下图为0.32mm。3).把1)和2)的尺寸加起来即为测得尺寸123.32mm。15 1.1/20mm游标卡尺。主尺(尺身)上每小1516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游标卡尺游标卡尺特殊卡爪游标卡尺特殊卡爪游标卡尺 深度深度游标卡尺游标卡尺16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游标卡尺特殊卡爪游标卡尺1617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直角尺直角尺 游游标标高高度度尺尺 17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直角尺游1718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万能角度尺万能角度尺游标齿厚尺游标齿厚尺18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万能角度尺游标齿厚尺1819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千分尺一一.千分尺的结构。千分尺的结构。一般由尺架、测微螺杆、测力装置等组成。二二.千分尺的刻线原理及读数。千分尺的刻线原理及读数。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5mm。当微分筒转一周时,测微螺杆移动0.5mm。微分筒的园周面上刻有50格,当微分筒转一格时,测微螺杆移动0.01mm。其精度为0.01mm。三三.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千分尺的使用方法。1.千分尺的测量面应保持干净,使用前应校准尺寸。2.测量时,先转动微分筒。当测量面接近工件时,改转棘轮,直到发出“咔咔”声为止。3.测量时千分尺要放正,并要注意温度影响。4.读数时要防止在固定套筒上多读或少读0.5mm。5.不能用千分尺来测量毛坯或转动的工件19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千分尺一.千分尺的结构。一般由19测量时,读数方法分三步。基本偏差系列图代表基本尺寸相同的二十八种孔、轴的基本偏差相对零线的位置关系。测量工件时,被测表面应擦干净,并且不要让触头突然接触工件。-被测面对组合基准A-B有园跳动公差要求,任意测量平面内对基准的园跳动误差不得大于0.当微分筒转一周时,测微螺杆移动0.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泵常用配合被测要素或(和)基准要素偏离最大实体状态,而形状、定向和定位获得补偿的一种公差原则。量具用来测量、检验零件及产品尺寸和形状的工具。该配合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关联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其标准公差共有20个等级,即为IT01、IT0、IT2IT18。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如120H8/f 表示基本尺寸120mm,基孔制H8孔与f7轴的配合。因此,尺身与游标每格相差:1-49/50=0.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20 测量时,读数方法分三步测量时,读数方法分三步 如下图 1).读出固定套筒上露出刻线的毫米数和半毫米数。下图为左 6mm,右36.5mm。2).找出微分筒上哪一条刻线与固定套筒上基准刻线对齐,并 读出不足半毫米的数。下图为左0.05mm,右0.125mm。3).把1)和2)两个读数加起来即为测得的尺寸。下图为左6.05mm,右36.625mm。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千分尺测量时,读数方法分三步。20 测量时,读数方法分三2021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外径千分尺外径千分尺 深度千分尺深度千分尺21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外径千分尺 深度千分尺21如120H8/f 表示基本尺寸120mm,基孔制H8孔与f7轴的配合。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为0.测量工件时,被测表面应擦干净,并且不要让触头突然接触工件。代号K,k,N随公差等级的不同而基本偏差数值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实物的配合只能有间隙(动)或过盈(紧)配合。该配合时,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被测面对组合基准A-B有园跳动公差要求,任意测量平面内对基准的园跳动误差不得大于0.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01mm,即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被测面对组合基准A-B有园跳动公差要求,任意测量平面内对基准的园跳动误差不得大于0.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泵常用配合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其符号的基础上,标注出数值及有关的规定项目后就形成了代号。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配合百分表座及专用夹具,可对长度尺寸进行相对测量。2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内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如120H8/f 表示基本尺寸120mm,基孔制H8孔与222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内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 内径百分表内径百分表23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内径千分尺 内径百分2324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百分表百分表一一.百分表的结构及读数方法。百分表的结构及读数方法。切有齿条的测量杆上下移动时,带动与其啮合的小齿轮转动,其同轴上的大齿轮又带动中间齿轮和指针转动,并在刻度盘上指示出相应的示值。为消除间隙产生的误差,表内装有游丝。百分表的测量杆移动1mm,通过齿轮传动系统,使大指针沿刻度盘转过一周。刻度盘园周有100个刻度,指针转过1格,表示所测量的尺寸变化为1mm/100=0.01mm,即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m。二二.百分表的种类。百分表的种类。普通百分表(如上叙)、杠杆式百分表、内径百分表。三三.百分表的使用方法。百分表的使用方法。1.测量平面时,百分表的测量杆应与平面垂直;测量园柱形工件时,测量杆应与工件中心线垂直;否则,移动不灵活,测量结果不准确。2.测量工件时,被测表面应擦干净,并且不要让触头突然接触工件。3.使用百分表测量时,测量杆的升降范围不能太大,以减少测量误差。4.配合百分表座及专用夹具,可对长度尺寸进行相对测量。还可测量部分形位误差(如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及跳动误差)。242425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杠杆百分表杠杆百分表 百分表百分表25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杠杆百分表 百分表2526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测厚仪测厚仪 塞尺塞尺26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测厚仪 塞尺2627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磁力表座磁力表座27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磁力表座2728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方框水平仪方框水平仪28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 方框水平仪2829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与位置公公 差差 形位公差的基本慨念形位公差的基本慨念 形状误差。被测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位置误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29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与位置公 差2930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与位置公公 差差 形位公差项目和符号如下表30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与位置公 差 3031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与位置公公 差差 形位公差:在图样中采用代号标注。最基本的代号如下左。基准符号:对有位置公差要求的零件,在图样上必须标明基准。基准符号的标明如下右。31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与位置公 差 形位公差:31千分尺的刻线原理及读数。当孔为最大极限尺寸,而与其相配合轴为最小极限尺寸时,配合处于最松状态,此时的间隙为最大间隙。因此,尺身与游标每格相差:1-49/50=0.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与位置公 差基本偏差系列图代表基本尺寸相同的二十八种孔、轴的基本偏差相对零线的位置关系。测量园柱形工件时,测量杆应与工件中心线垂直;不能测量出实际尺寸,只能测定零件和产品的形状及尺寸是否合格。实物的配合只能有间隙(动)或过盈(紧)配合。对于一定的基本尺寸,其标准公差共有20个等级,即为IT01、IT0、IT2IT18。当孔为最小极限尺寸,而轴为最大极限尺寸时,配合处于最紧状态,此时的间隙为最小间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与位置公 差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常用量具关联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3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与位置公公 差差 形位公差的示例-被测面对组合基准A-B有园跳动公差要求,任意测量平面内对基准的园跳动误差不得大于0.03mm.-被测面对基准A有垂直度公差要求,测量面对基准A的垂直度误差不得大于0.03mm.-被测的键槽中心平面对基准A有对称度公差要求,测量时对称度误差不得大于0.025mm.-被测面有园柱度公差要求,公差带形状为两同轴园柱,测量时园柱度误差不得大于0.01mm.-被测面对基准A有平行度要求,在任意测量面上对基准A的平行度误差都不得大于0.02mm.千分尺的刻线原理及读数。32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与位置3233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与位置公公 差差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相互关系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相互关系 必须遵循公差原则公差原则:独立原则和相关原则。独立原则。独立原则。图纸上给定的形位公差与尺寸关公差相互无关应分别满足要求。包容原则包容原则E。要求实际要素处处位于具有理想形状的包容面内。而理想形状的尺寸应为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原则最大实体原则M。被测要素或(和)基准要素偏离最大实体状态,而形状、定向和定位获得补偿的一种公差原则。33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与位置公 差形位3334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与位置公公 差差34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与位置公 差3435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1.评定参数。常用高度方向的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有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和 轮廓最大高度(Ry)。一般优先选用 Ra。即Ra=(Iy1I+Iy2I+Iy3I+Iy4I+IynI)/n35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表面粗糙度 3536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代号:在其符号符号的基础上,标注出数值及有关的规定项目后就形成了代号代号。其注写的位置如下(其红三角形为符号)36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3637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标注示例37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表面粗糙度表面粗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