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竖向与市政管线综合概要课件

上传人:58****5 文档编号:241308319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区竖向与市政管线综合概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居住区竖向与市政管线综合概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居住区竖向与市政管线综合概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区竖向与市政管线综合居住区竖向与市政管线综合7-1 竖向规划竖向规划7-2 市政管线综合市政管线综合居住区竖向与市政管线综合7-1 竖向规划1 17-1 竖向规划竖向规划n n7-1-1竖向规划竖向规划竖向规划的内容竖向规划的内容:研究地形的利用与改造方式,确定地面研究地形的利用与改造方式,确定地面排水组织,确定建筑、道路、场地、绿地及其它设施的地排水组织,确定建筑、道路、场地、绿地及其它设施的地面设计标高,并计算土方工程量。面设计标高,并计算土方工程量。包括包括道路竖向设计与场地竖向设计道路竖向设计与场地竖向设计7-1 竖向规划7-1-1竖向规划2 2n n7-1-2 7-1-2 竖向设计的主要内容竖向设计的主要内容竖向设计的主要内容竖向设计的主要内容 (1)(1)分析规划用地的地形、坡度,为各项建设用地提供参考,包括场分析规划用地的地形、坡度,为各项建设用地提供参考,包括场地的坡度、坡向、高程及纵、横剖面分析等;地的坡度、坡向、高程及纵、横剖面分析等;(2)(2)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合理利用地形,满足各项建设用地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合理利用地形,满足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的使用要求;(3)(3)确定道路控制点的坐标、标高,以及道路的坡度、曲线半径等;确定道路控制点的坐标、标高,以及道路的坡度、曲线半径等;(4)(4)确定建筑的定位、正负零标高及室外地坪的规划控制标高;确定建筑的定位、正负零标高及室外地坪的规划控制标高;(5)(5)结合建筑物布置、道路交通规划与工程管线敷设,确定居住区内结合建筑物布置、道路交通规划与工程管线敷设,确定居住区内其他用地的标高与坡度;其他用地的标高与坡度;(6)(6)确定挡土墙、护坡等室外防护工程的类型、位置、规模;确定挡土墙、护坡等室外防护工程的类型、位置、规模;(7)(7)估算土估算土(石石)方及防护工程量,进行土方及防护工程量,进行土(石石)方平衡。方平衡。7-1-2 竖向设计的主要内容3 3n n竖向规划的原则竖向规划的原则1 1)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2 2)符合场地适宜的坡度)符合场地适宜的坡度3 3)满足排水管线的埋设要求)满足排水管线的埋设要求4 4)避免土壤受冲刷)避免土壤受冲刷5 5)便于施工、符合工程技术经济要求)便于施工、符合工程技术经济要求竖向规划的原则4 4居住区竖向与市政管线综合概要课件5 5n n竖向规划的技术规定竖向规划的技术规定竖向规划的技术规定竖向规划的技术规定一、台地划分一、台地划分 1 1 1 1地面规划形式地面规划形式地面规划形式地面规划形式 根据居住区的规模与结构,结合自然地形,一般将地面设计为根据居住区的规模与结构,结合自然地形,一般将地面设计为平坡、平坡、台阶、混合台阶、混合等三种形式。等三种形式。当用地平均坡度当用地平均坡度小于小于5 5时,地形较平缓,地面常设计为平坡;河岸用时,地形较平缓,地面常设计为平坡;河岸用地常考虑低矮台阶与植被组合,形成缓坡。地常考虑低矮台阶与植被组合,形成缓坡。当用地平均坡度当用地平均坡度大于大于8 8时,地表水冲刷加剧,同时人们步行感觉不便,时,地表水冲刷加剧,同时人们步行感觉不便,且单排建筑占地顺坡方向且单排建筑占地顺坡方向高差达高差达1 15m5m左右时,宜采用台阶式,或台左右时,宜采用台阶式,或台阶与平坡结合的混合式。阶与平坡结合的混合式。竖向规划的技术规定6 6n n2 2 2 2台地规划原则台地规划原则台地规划原则台地规划原则n n居住区台地的划分,须与各类建筑与用地的规划布局相协调,将使用居住区台地的划分,须与各类建筑与用地的规划布局相协调,将使用性质相同的用地,或功能联系密切的建性质相同的用地,或功能联系密切的建(构构)筑物,布置在同一台地或筑物,布置在同一台地或相邻台地内。相邻台地内。n n对一般居住建筑,常采用小台地形式;而对公共建筑,台地间高差宜对一般居住建筑,常采用小台地形式;而对公共建筑,台地间高差宜与建筑层高成倍数关系。与建筑层高成倍数关系。2台地规划原则7 7n n台地的高度、长度和宽度,应结合地形并应满足建台地的高度、长度和宽度,应结合地形并应满足建(构构)筑筑物长度、宽度,以及日照、通风、道路交通、管线敷设、物长度、宽度,以及日照、通风、道路交通、管线敷设、绿化、防护、施工操作、维修、消防等的需要。绿化、防护、施工操作、维修、消防等的需要。n n 考虑挡土墙的经济、建筑物立面景观及垂直绿化的综合考虑挡土墙的经济、建筑物立面景观及垂直绿化的综合要求,要求,台地高度宜为台地高度宜为1.53.0m1.53.0m,或以其倍数递增。台地,或以其倍数递增。台地的长边宜平行于建筑物长边与等高线,长度与相邻的建筑的长边宜平行于建筑物长边与等高线,长度与相邻的建筑物及场地高程有关。一般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物及场地高程有关。一般居住建筑或公共建筑,一排建筑一排建筑的宽度约需要的宽度约需要20m20m,每增加一排建筑应增加一个建筑进深,每增加一排建筑应增加一个建筑进深与间距,因此台地的宽度主要依据建筑的布置确定与间距,因此台地的宽度主要依据建筑的布置确定台地的高度、长度和宽度,应结合地形并应满足建(构)筑物长度、8 8居住区竖向与市政管线综合概要课件9 9二、竖向工程设施二、竖向工程设施 1 1护坡护坡 护坡分为护坡分为草皮土质护坡草皮土质护坡和和砌筑型护坡砌筑型护坡两种。两种。砌筑型护坡指干砌石、浆砌石或混凝土护坡,砌筑型护坡指干砌石、浆砌石或混凝土护坡,其坡比值为其坡比值为0.50.51.01.0。草皮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草皮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小于0.5 0.5。坡比值坡比值:两控制点间垂直高差与其水平距离的两控制点间垂直高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比值。为了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同时利于水土保为了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同时利于水土保持,对护坡的坡比值要求适当减少。持,对护坡的坡比值要求适当减少。二、竖向工程设施 1护坡1010 2 2 2 2挡土墙挡土墙挡土墙挡土墙 n n对于用地条件受限制或地质不良地段,可采用挡土墙。对于用地条件受限制或地质不良地段,可采用挡土墙。在建筑物密集、用地紧张及有装卸作业要求的台阶应采用在建筑物密集、用地紧张及有装卸作业要求的台阶应采用挡土墙。人口密度大、土壤工程地质条件差、降雨量较大挡土墙。人口密度大、土壤工程地质条件差、降雨量较大的地区,不能采用草皮土质护坡,必须采用挡土墙。的地区,不能采用草皮土质护坡,必须采用挡土墙。n n挡土墙适宜的经济高度为挡土墙适宜的经济高度为1.53.0m1.53.0m,一般不宜超过,一般不宜超过6.0m6.0m;超过超过6.0m6.0m时宜退台处理;退台宽度不能小于时宜退台处理;退台宽度不能小于1.0m1.0m。在条件许可时,挡土墙宜以在条件许可时,挡土墙宜以1.5m1.5m左右高度退台左右高度退台。退台内可。退台内可形成种植带,使挡土墙形成垂直绿化界面,提高城市环境形成种植带,使挡土墙形成垂直绿化界面,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质量。n n挡土墙与住宅建筑的间距应满足住宅日照和通风的要挡土墙与住宅建筑的间距应满足住宅日照和通风的要求,求,高度大于高度大于2m2m的挡土墙,其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离不应的挡土墙,其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小于3m3m,其下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其下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m2m。2挡土墙 对于用地条件受限制或地质不良地段,11113 3 3 3排水排水排水排水n n为保证及时排除地面汇集的雨水,居住区场地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且场地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路面高程高出0.2m以上。3排水 为保证及时排除地面汇集的雨水,居住区场地1212n n7-1-4 7-1-4 技术数据技术数据技术数据技术数据建筑建筑建筑建筑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坪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坪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坪室内地坪高于室外地坪住宅住宅住宅住宅 30-60cm30-60cm学校、医院学校、医院学校、医院学校、医院 45-90 cm45-90 cm道路道路道路道路 机动车道纵坡一般机动车道纵坡一般机动车道纵坡一般机动车道纵坡一般6%6%,困难时可达,困难时可达,困难时可达,困难时可达9%9%。山区城市局部地段。山区城市局部地段。山区城市局部地段。山区城市局部地段可到可到可到可到12%12%。坡度超过。坡度超过。坡度超过。坡度超过4%4%必须控制坡长:必须控制坡长:必须控制坡长:必须控制坡长:5-6%5-6%坡长坡长坡长坡长600M600M6-7%6-7%坡长坡长坡长坡长400M400M7-8%7-8%坡长坡长坡长坡长300M300M9%9%坡长坡长坡长坡长150M150M 非机动车道纵坡一般非机动车道纵坡一般非机动车道纵坡一般非机动车道纵坡一般2%2%,困难时可达,困难时可达,困难时可达,困难时可达3%3%,但坡长应限制在,但坡长应限制在,但坡长应限制在,但坡长应限制在50M50M以内。人行道纵坡以内。人行道纵坡以内。人行道纵坡以内。人行道纵坡5%5%,8%8%时行走费力。时行走费力。时行走费力。时行走费力。7-1-4 技术数据1313n n广场与停车场广场与停车场广场与停车场广场与停车场广场坡度以广场坡度以0.3%0.3%,3%3%为宜。为宜。0.5%-1.5%0.5%-1.5%为佳为佳儿童游戏场坡度儿童游戏场坡度0.3%-2.5%0.3%-2.5%停车场坡度停车场坡度0.2%-0.5%0.2%-0.5%运动场坡度运动场坡度0.2%-0.5%0.2%-0.5%草坪与休息绿地草坪与休息绿地草坪与休息绿地草坪与休息绿地坡度最小坡度最小0.3%0.3%,最大,最大10%10%广场与停车场14147-1-2竖向规划设计方法n n设计标高法设计标高法设计标高法设计标高法n n设计等高线法设计等高线法设计等高线法设计等高线法n n方格网格法方格网格法方格网格法方格网格法7-1-2 竖向规划设计方法1515n n设计标高法设计标高法设计标高法设计标高法n n在设计基地上标出足够的设计标高点,并辅以箭头表示在设计基地上标出足够的设计标高点,并辅以箭头表示出地面坡向和排水方向。出地面坡向和排水方向。n n一般用于平地、地形平缓坡度小的地段,或保留自然地一般用于平地、地形平缓坡度小的地段,或保留自然地形为主和对室外场地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运用。形为主和对室外场地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运用。设计标高法1616居住区竖向与市政管线综合概要课件1717居住区竖向与市政管线综合概要课件181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n n6.0.66.0.6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汽车库、修车库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设一个:n n6.0.6.16.0.6.1类汽车库;类汽车库;n n6.0.6.26.0.6.2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的汽车疏散坡道为双车道的类地上汽车库和类地上汽车库和停车数少于停车数少于100100辆的地下汽车库;辆的地下汽车库;n n6.0.6.36.0.6.3、类修车库。类修车库。n n(对于汽车库的分类,位置在(对于汽车库的分类,位置在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总总则的则的1.0.41.0.4中)中)n n6.0.96.0.9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4m,双车道不宜小,双车道不宜小于于7m7m。(当然,要是能设计两个单车道的出口,一进一。(当然,要是能设计两个单车道的出口,一进一出就更好了)出就更好了)n n6.0.106.0.10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两个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10m;两;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n n6.0.116.0.11停车场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停车数量停车场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停车数量不超过不超过5050辆的停车场可设一个疏散出口。辆的停车场可设一个疏散出口。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6.0.6 汽车库、修1919n n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民用建筑设计通则n n5 52 244建筑基地内地下车库的出人口设置应符建筑基地内地下车库的出人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合下列要求:n n11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路口或高架地下车库出入口距基地道路的交叉路口或高架路的起坡点不应小于路的起坡点不应小于7.50m7.50m;22地下车库出入口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垂直时,出人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不小于与道路垂直时,出人口与道路红线应保持不小于7.50m7.50m安全距离;安全距离;33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平行地下车库出入口与道路平行时,应经不小于时,应经不小于7.50m7.50m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地道长的缓冲车道汇入基地道路。路。民用建筑设计通则2020n n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n n3.2.43.2.4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大中型汽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 2个;个;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特大型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3 3个,并应设置个,并应设置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人流专用出入口。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15m15m。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出入口的宽度,双向行驶时不应小于7m7m,单向行驶时不,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应小于5m5m。n n3.2.83.2.8汽车库库址的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汽车库库址的车辆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红线不应小于7.5m7.5m,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2m处作视点的处作视点的120120范围内至边线外范围内至边线外7.5m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n n3.2.93.2.9库址车辆出入口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地道、桥库址车辆出入口与城市人行过街天桥、地道、桥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离应大于梁或隧道等引道口的距离应大于50m50m;距离道路交叉口应;距离道路交叉口应大于大于80m80m。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21217-2 市政管线综合市政管线综合管线综合设置的内容管线综合设置的内容管线综合设置的内容管线综合设置的内容n n居住区内应设置:给水、排水居住区内应设置:给水、排水居住区内应设置:给水、排水居住区内应设置:给水、排水 、电力、供热、燃气、通、电力、供热、燃气、通、电力、供热、燃气、通、电力、供热、燃气、通讯、电视、宽带等管线设施,及预留管线埋设位置。讯、电视、宽带等管线设施,及预留管线埋设位置。讯、电视、宽带等管线设施,及预留管线埋设位置。讯、电视、宽带等管线设施,及预留管线埋设位置。7-2 市政管线综合管线综合设置的内容2222n n1.1.给水系统给水系统给水系统给水系统规范要求用户接管处应保证规范要求用户接管处应保证2828米以上的水头。如水压不够,可考虑米以上的水头。如水压不够,可考虑加压泵站。加压泵站。给水管线分为干管(给水管线分为干管(200mm200mm)、分配管(配水管,配给接户管)、分配管(配水管,配给接户管和消防拴,和消防拴,100MM100MM,同时供给消防拴的要大于,同时供给消防拴的要大于150mm150mm)、接户)、接户管(进户管,管(进户管,20mm20mm)三种。)三种。管网有树状与环状两种。常是树状与环状相结合,环状为主干管,管网有树状与环状两种。常是树状与环状相结合,环状为主干管,支管布置成树状。支管布置成树状。一般埋在道路下,也可埋在绿地下。一般埋在道路下,也可埋在绿地下。1.给水系统2323n n2.2.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居住区排水体制一般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在部分旧城改造中居住区排水体制一般采用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在部分旧城改造中可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可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体制。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污水自流排出。尽可能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污水自流排出。在城市干道下,污水管的最小管径为在城市干道下,污水管的最小管径为300MM300MM,在街坊,在街坊200mm200mm。在干燥土壤中,污水管最大埋深不超过在干燥土壤中,污水管最大埋深不超过7-87-8米。在多水、流砂、石米。在多水、流砂、石灰岩地层中,不超过灰岩地层中,不超过5 5米。米。按地形划分雨水排水区域,划分自排区(自由重力)和强排(加泵按地形划分雨水排水区域,划分自排区(自由重力)和强排(加泵站)。站)。雨水干管应布置在排水流域的中间,以便尽可能扩大重力流排除雨雨水干管应布置在排水流域的中间,以便尽可能扩大重力流排除雨水的范围。水的范围。2.排水系统2424居住区竖向与市政管线综合概要课件2525n n3.电力系统3.电力系统2626n n4.通信系统居住区根据需要设置电话交换机房和电信光接点。每居住区根据需要设置电话交换机房和电信光接点。每600-1000600-1000户户设电缆交接间一处,可位于公建内,建筑面积设电缆交接间一处,可位于公建内,建筑面积1010平米。平米。一个光接点可覆盖范围为一个光接点可覆盖范围为500500米,最大氛围可为米,最大氛围可为800-1000800-1000米。一米。一个光接点用户数量约个光接点用户数量约10001000个,密集地区限制在个,密集地区限制在20002000户。户。居住区电信线路多采用多孔电信管道的敷设方式。管孔不宜少于四居住区电信线路多采用多孔电信管道的敷设方式。管孔不宜少于四孔。孔。4.通信系统2727n n燃气系统居住区燃气调压站是调节燃气压力使之适合居民使用的设施,一般是居住区燃气调压站是调节燃气压力使之适合居民使用的设施,一般是中低压调压站。供应范围由数幢到数千户的居民区。中低压调压站。供应范围由数幢到数千户的居民区。调压站占地很小,布置在单独建筑中的中低调压站只有十几甚至几平调压站占地很小,布置在单独建筑中的中低调压站只有十几甚至几平米。箱式调压期甚至可以安装在建筑外墙上。米。箱式调压期甚至可以安装在建筑外墙上。调压站供气半径以调压站供气半径以0.5km0.5km为宜。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为宜。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居住区供气管网一般为低压一级管网系统、中压一级管网系统或中低居住区供气管网一般为低压一级管网系统、中压一级管网系统或中低压二级管网系统。主干管一般为环状。压二级管网系统。主干管一般为环状。燃气系统2828管线综合管线综合的任务是分析现状和规划的各类管线工程资料,发现并解决管线综合的任务是分析现状和规划的各类管线工程资料,发现并解决它们相互之间以及与道路、建筑设施等在平面、立面位置与相互交叉它们相互之间以及与道路、建筑设施等在平面、立面位置与相互交叉时存在的矛盾,做出综合调整规划设计,以指导和修正各类管线的设时存在的矛盾,做出综合调整规划设计,以指导和修正各类管线的设计。计。管线综合2929n n管线综合的原则n n整体规划、近远结合。整体规划、近远结合。n n地下敷设、力求短捷:少转弯,少交叉,和道路尽量平行和垂直。地下敷设、力求短捷:少转弯,少交叉,和道路尽量平行和垂直。n n相互水平、竖向距离:满足规范。相互水平、竖向距离:满足规范。n n避让原则: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径让大管径、易弯管让不易弯管、避让原则: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径让大管径、易弯管让不易弯管、临时让永久管、小工程量让大工程量、新建管让已建管、检修少而方便临时让永久管、小工程量让大工程量、新建管让已建管、检修少而方便的让检修多而不易修的。的让检修多而不易修的。管线综合的原则3030居住区竖向与市政管线综合概要课件3131n n管线综合布置管线综合布置(1 1)地下管线一般自建筑向道路中心线由浅到深敷设。顺序为:电讯)地下管线一般自建筑向道路中心线由浅到深敷设。顺序为:电讯管(缆)管(缆)电力电缆电力电缆热力管热力管燃气管燃气管给水管给水管雨水管雨水管污水管污水管(2 2)各类地下管线在处理竖向位置时,由地面向下的顺序一般为:)各类地下管线在处理竖向位置时,由地面向下的顺序一般为:电讯管(缆)电讯管(缆)热力管热力管电力电缆电力电缆燃气管燃气管给水管给水管雨水管雨水管污水管污水管(3 3)为了便于管线工作和管理,城市可规定各类管线在道路下的方位,)为了便于管线工作和管理,城市可规定各类管线在道路下的方位,如规定电力电缆、燃气、污水等管线在城市道路的东侧和南侧,电讯、如规定电力电缆、燃气、污水等管线在城市道路的东侧和南侧,电讯、热力、给水、雨水等在道路的西侧和北侧热力、给水、雨水等在道路的西侧和北侧管线综合布置3232居住区竖向与市政管线综合概要课件3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