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化时代课件

上传人:Xgjmqtw****nqtwad... 文档编号:241309177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4.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希腊化时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希腊化时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希腊化时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希腊化时代马其顿的兴起和马其顿希腊的扩张1希腊化时代马其顿的兴起和马其顿希腊的扩张1一、马其顿的兴起1、马其顿的兴起地理位子:马其顿位于希腊北部,由上、下马其顿两地区组成。上马其顿是高原山区,仅有几个关隘与外界相通。下马其顿土地肥沃,适于农业,是马其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对于上马其顿有传统上的宗主权。民族:马其顿人的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在公元前7世纪,一批操希腊语中的一支马其顿人占领北希腊的埃盖,逐渐扩张,形成马其顿国家。其他希腊语部落则在上马其顿与伊利里亚人、派奥尼亚人、色雷斯人相混合。从整体上看,马其顿人不是纯粹的希腊人,但与希腊人有渊源关系。文明程度:马其顿人在文明的发展道路上,比南部的希腊人大大迟了一步。在希腊城邦已达到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时代,马其顿则刚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2一、马其顿的兴起1、马其顿的兴起地理位子:马其顿位于希腊北33公元前5世纪初,波斯侵略希腊,马其顿一度受波斯统治。进入公元前4世纪,尤其是腓力二世时,马其顿一跃成为希腊北部的重要国家。一个落后、野蛮的民族何以快速成为强大的国家?一是注重外部因素,学习和利用外部优势,马其顿国王们把希腊的先进文化引入他们的宫廷,与希腊城邦进行贸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市相继出现,马其顿的面貌焕然一新。二是通过对外部的学习促进内部的变革,而腓力二世的改革尤为重要。政治上,加强了王权,他通过各种手段把各部落的贵族控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并削弱他们的权利;对于边远之地就维持当地的旧制,并积极发展和培植自己的势力。军事上,改革部落兵制,创建常备军马其顿方阵,归国王直接指挥,同时还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其军事改革使马其顿的各个兵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协同作战。其平定希腊,亚历山大远征东方凭借的就是这只马其顿军队。经济上,菲力不甘心被排除于海外贸易之外,他建立新城,打开出海口,开采金矿;进行币值改革,推进海外贸易的发展,增强经济实力。腓力的改革使马其顿成为巴尔干半岛的军事强国,在王权强化,国土扩大,实力增强,既无内乱又无外患的情况下,南部内争犹酣的希腊城邦自然成了他进一步征服的目标。4公元前5世纪初,波斯侵略希腊,马其顿一度受波斯统治。进入公元552、雅典亲马其顿派与反马其顿派的斗争马其顿的崛起早就引起希腊城邦有识之士的关注。腓力为出海口夺取沿海一带的行动必然会与希腊城邦产生冲突,在希腊城邦内部,特别是雅典,出现了对腓力的态度截然不同的两派:反马其顿派和亲马其顿派。反马其顿派的中坚力量是民主派工商业主,其首领是德谟斯提尼。工商业奴隶主与爱琴海北部、黑海地区有着传统的贸易关系,他们不愿意自己的利益范围被马其顿人侵占。亲马其顿派主要由奴隶主上层分子组成。城邦内部矛盾都危及到他们的利益,但此时他们已经无力改变现状,于是就寄希望于方兴未艾的马其顿,主张让腓力二世领导希腊,进攻波斯。主要立场上的分歧,使亲马其顿派与反马其顿派的斗争逐步升级。尽管亲马其顿派一度占上风,也对腓力发动战争,但都以失败告终。两派相争,无论谁占上风,已无法阻挡马其顿最终控制希腊的势头。3、希腊落入马其顿控制之下 在内部整顿完毕,希腊城邦之间矛盾重重的情况下,腓力二世开始了对希腊的征服。公元前340年,雅典、麦加拉、科林斯、加斯等城邦组成了反马其顿的同盟。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大军与希腊同盟军会战于中希腊,即著名的喀罗尼亚战役,结果希腊同盟失败。马其顿大军南下伯罗奔尼撒,使斯巴达完全孤立,基本实现 对希腊的征服。科林斯会议科林斯会议:公元前337年,腓力在科林斯召开全希腊会议(仅斯巴达)缺席,会议约定成立永久性同盟,盟主当然是马其顿。会议决定维持现存法律及秩序,决定东征波斯。喀罗尼亚战役决定性的惨败、科林斯会议专制性条款,熄灭了希腊的自由火炬。科林斯会议标志着希腊城邦时代的结束。62、雅典亲马其顿派与反马其顿派的斗争马其顿的崛起早就引起希二、亚历山大帝国及其后继者二、亚历山大帝国及其后继者1、亚历山大东侵、亚历山大东侵腓力猝然死去后,一些被征服、被吞并的部落开始骚动,希腊的反马其顿派又活跃起来。亚历山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很快平定各地的起义和骚乱,迅速稳定局势,开始了其父未竟的事业东征。亚历山大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与伊庇鲁斯公主得到儿子,生于公元前356,于前336323年在位。远征军出发的阵容:马其顿军1.7万人,加上来自伊利里亚、色雷斯和希腊的部队共计3.7万人,另有希腊联盟提供舰队。7二、亚历山大帝国及其后继者1、亚历山大东侵腓力猝然死去后,扩张进程(扩张进程(1)亚历山大东征前夕,亚历山大东征前夕,波斯帝国统治的疆波斯帝国统治的疆域包括埃及、小亚域包括埃及、小亚细亚、叙利亚、两细亚、叙利亚、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前前334年,希腊联军年,希腊联军在格拉尼库战役击败在格拉尼库战役击败波斯军队,波斯军队,占领小亚细亚。占领小亚细亚。前前333年,希腊联军年,希腊联军在伊苏战役重创波斯军队主在伊苏战役重创波斯军队主力,力,占领叙利亚和埃及。占领叙利亚和埃及。埃及 波斯 印度8扩张进程(1)前334年,希腊联军埃及 波斯 埃及 阿蒙神庙 祭司奉其为 阿蒙之子法老合法继承人9埃及 阿蒙神庙 祭司9扩张进程(扩张进程(2)前前331年,希腊联军在高加米拉战役再次取得决定性胜利,占领两河年,希腊联军在高加米拉战役再次取得决定性胜利,占领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在逃亡途中遇害波斯帝国萨珊流域和伊朗高原,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在逃亡途中遇害波斯帝国萨珊王朝灭亡。王朝灭亡。10扩张进程(2)10扩张进程(扩张进程(3)前前329年,希腊联军攻入中亚。年,希腊联军攻入中亚。前前327年,希腊联军攻入印度河流域。年,希腊联军攻入印度河流域。前前325年,亚历山大率军返回巴比伦,东征结束。年,亚历山大率军返回巴比伦,东征结束。前前323年,亚历山大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突患重病,仅几天就高烧在巴比伦突患重病,仅几天就高烧 而死,时年而死,时年3232岁。岁。11扩张进程(3)前329年,希腊联军攻入中亚。111212131314142、帝国的建立和分裂、帝国的建立和分裂亚历山大东侵的过程即帝国建立的过程。他的帝国统治呈现出东方、马其顿、希腊城邦三种因素的混合现象。亚历山大为了巩固统治,使国家机器的运转更流畅,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改革:在中央,亚历山大把马其顿与东方的政治制度相结合,实行特殊的专制君主政体。东方化是形式,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个人的地位与权力乃是目的与实质。在地方,基本上沿袭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但削弱地方权力,实行军事、财政、民政三权分立。宗教上,采取宗教宽容政策。在埃及拜谒阿蒙神庙,建女神庙;在巴比伦祭祀当地的主神,修建神庙,以笼络当地贵族,加强控制。此外,为了扩大统治基础,亚历山大还采取联姻、招募军队等方法打破民族界限,笼络当地贵族,并解决兵员来源的不足。亚历山大死后,部将们为继承人问题展开争夺。从公元前323年起,继位者间的混战一直持续20多年。公元前306年,安提柯称王,次年,托勒密和塞琉古也相继称王。公元前301年,三者在伊浦苏斯展开一场大血战,此战标志着大帝国统一梦想的彻底破产,三足鼎立的大局已定。152、帝国的建立和分裂亚历山大东侵的过程即帝国建立的过程。他三足鼎立西亚西亚塞琉古王朝塞琉古王朝欧洲欧洲 安东尼王朝安东尼王朝埃及埃及 托勒密王朝托勒密王朝16三足鼎立西亚塞琉古王朝欧洲 安东尼王朝埃及 托勒密王朝13、托勒密埃及王国BC(305-30)在继位者的混战中,托勒密的势力得到加强,巩固对埃及的统治,扩大地盘,建立了以希腊马其顿殖民者为主要统治力量的托勒密埃及王国,并与另两个王国进行激烈的角逐,与塞琉古王国进行五年“叙利亚战争”。马其顿人巩固了在埃及的统治之后,开始调整统治政策:政治上,托勒密王朝把原马其顿的具有军事民主制遗风的君主制与埃及古老的法老专制统治相结合,建立了以国王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在地方上,保持了过去州(诺姆)的区划,上下埃及大约有40个诺姆。土地制度上,全国土地归国王所有,有王田和授田之分。经济上,托勒密王朝将税收和垄断作为经济控制手段,这也是国王所有制的重申和体现,王朝的税收可谓多如牛毛,无孔不入。此外,加强对外贸易,扩大商业利益。民族政策上,希腊马其顿人拉拢埃及当地大奴隶主对下层人实行高压政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173、托勒密埃及王国BC(305-30)在继位者的混战中,托从公元前3世纪末以后频频发生埃及人民起义,动摇了托勒密王朝的统治,为罗马的征服铺平了道路,BC30,,末代女王克娄巴特拉七世自杀,标志托勒密王朝的灭亡。电影电影埃及艳后剧照埃及艳后剧照18从公元前3世纪末以后频频发生埃及人民起义,动摇了托勒密王朝的托勒密二世时建造的亚历山大里亚的法洛斯灯塔古代七大奇迹之一19托勒密二世时建造的亚历山大里亚的法洛斯灯塔古代七大奇迹之一4、塞琉古王国BC(305-64)塞琉古王国的建立者是塞琉古一世BC(305-280),首都为安条克城,中心地区是叙利亚,也称叙利亚王国。中国史书称之为条支,其名来自首都安条克。塞琉古王国的通知环境使其走上了一条不同于托勒密埃及的通知道路。政治上,推行国王崇拜,强化王权,宫廷舍友宰相、议事会、秘书处,高级官吏由王亲国戚和王室亲信充任,其他民族完全被排斥在官僚阶层之外。地方上,实行波斯的行省制,但控制比较松弛,行省设总督,财政归财务使,直接向中央的财务大臣负责。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权,偶尔负担的军事义务和不正规的纳贡。土地制度上,其与埃及托勒密王朝有同也有异。全国的 土地都是“王田”,名义上归国王所有,但实际上,土地的 所有权和使用权并不能统一。塞琉古王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甚为发达。优越的地理位置,大量城市的出现,统一的货币和语言,是其发展的重要 保证。从公元前3世纪,塞琉古王国内外征战频繁,领土逐渐被蚕食,公元前64年亡于罗马大将庞培之手,叙利亚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204、塞琉古王国BC(305-64)塞琉古王国的建立者是塞琉5、马其顿王国及其控制下的希腊伊浦苏斯之战后,马其顿几易其主,最后在马其顿及希腊建立长期统治的是安提柯的孙子安提柯贡那特,建立了安提柯王朝BC(276-168)。马其顿王国的政治制度与公元前4世纪相比,君主的个人权力加强了,传统上的人民权力很少受到重视。城市的增加是一大特色,新建了帖撒罗尼卡和卡山德利亚等城市,成为新的商业中心和文化城市。马其顿加强在本土的统治力的同时,也加强对南部希腊的控制。最通常的方法是在战略要地驻扎卫戍部队,随时准备镇压各种形式的反马其顿活动。然而,长期的争霸活动不仅没有取得霸权地位,反而削弱了自身实力,公元前168年马其顿本 土首先亡于罗马,到公元前146年,希腊全境 落入罗马统治之下。215、马其顿王国及其控制下的希腊伊浦苏斯之战后,马其顿几易其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遗产 专制的王国逐渐取代希腊传统的城邦制度,进而形成王权神化的政治倾向。在托勒密的埃及和塞琉古的叙利亚,上述现象尤为明显。小农经济普遍衰落,地权集中的趋势明显加剧,大地产成为主要的地产形式,国有经济日渐扩大。东西方之间的交往明显扩大,希腊世界的文化中心发生东移。亚历山大在东方诸地建立许多希腊式的城市,且大都取名亚历山大里亚,既是驻军的要塞,亦是希腊文化的辐射点,其中最著名城市是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博采东西方文化之精华,取代雅典成为希腊文化新的中心。希腊化时代的双重倾向:东方诸地区的希腊化(明显标志是希腊语的广泛传播)与希腊世界的东方化。22亚历山大帝国的历史遗产22谢谢观看23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