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优质课)获奖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305795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镜成像---(优质课)获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平面镜成像---(优质课)获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平面镜成像---(优质课)获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3 3节平面镜成像节平面镜成像第3节平面镜成像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虚像概念。重点难点重点黑白各半的16开的纸,薄玻璃片,跳棋棋子,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J2501型光具盘,手电筒。教学准备黑白各半的16开的纸,薄玻璃片,跳棋棋子,平面镜,凸复习提问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人眼为什么能看到物体?导入新课用我国古代应用平面镜的事例引入,请几个同学上前来悄悄地照镜子,进行心理暗示,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活动 复习提问教学设计教师活动 新课教学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生实验】准备:在纸上的黑白交界线处画一直线,把平板玻璃竖立在交界线上。1实验步骤(投影)a在白纸一方任意位置放一粒跳棋子(成像棋子),用笔记下棋子位置,观察玻璃后面的像;b用手在玻璃后面摸一摸是否有棋子存在,再拿一张白纸在像的位置附近移动,观察纸上是否有像;新课教学教学设计c拿另一个棋子(寻像棋子)放在玻璃后像的位置处,直到看上去跟像完全重合,记下此棋子的位置;d改变棋子的位置,重做实验;e取下实验用的纸,沿交界线对折,研究棋子与像的关系。(巡视、启发、指导,5秒钟)2归纳实验结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师生一起归纳小结;虚像、等大、垂直、等距。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纸条模拟演示:突破难点虚像概念。c拿另一个棋子(寻像棋子)放在玻璃后像的位置处,直到看上去新课教学三、平面镜的应用平面镜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问题讨论:请们同学上来,让视线与讲台齐平,你能看到讲台下放的什么东西吗?如下图所示,提供一面镜子,能帮这位同学看到吗?新课教学教学设计四、“科学世界”凸面镜和凹面镜1凸面镜的作用:发散光线。演示实验:用J2501型光具盘演示。2凹面镜的作用:会聚光线。演示实验:将手电筒里的凹面镜取下,让学生观察小灯泡发光的特点,然后将凹面镜装上,调节使光会聚成平行光。四、“科学世界”凸面镜和凹面镜教学设计测评与小结1课堂5 min测评。2测评反馈,师生共同评讲矫正。3请学生小结。a平面镜成像的特点。b虚像是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c利用平面镜既可以改变光线传播方向,也可以成像。d凸面镜、凹面镜的作用。布置作业 测评与小结教学设计思考、回答 获得心理满足,提高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明了方法步骤,两人一组,动手做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讨论2 min,举手发言,讲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虚像的概念。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 教学设计学生活动 讨论: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发言:举各种例子,越多越好。思维发散,学以致用。检测学习效果,反馈、矫正。讨论归纳出本节的知识结构图。讨论: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设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平面镜司空见惯,照本宣科很难引起兴趣。本课在导入新课时采用了心理暗示的方法,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受到精神鼓励。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平面镜司空见惯,照本在学生做分组实验时,指导学生找准像的位置:不论从什么角度去观察,寻像的棋子都好像与成像棋子的像在同一位置上,二者完全重合为止。此时,寻像棋子的位置才是像的位置。采用了纸条模拟光束的方法来突破本课的难点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和虚像的概念。此种方法既直观、形象、快捷、准确又充分运用了直觉思维。在学生做分组实验时,指导学生找准像的位置:不论从什么角度去观在“科学世界”部分,主要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凸、凹面镜的作用。其成像特点和各类用途主要通过课后的探究和资料搜集去了解。在“科学世界”部分,主要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凸、凹面镜的第3节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大小相同。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3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路。4“科学世界”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面镜使平行光发散。凹面镜使平行光会聚。教学板书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第5 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知识与技能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过程与方法1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学会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试验。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重点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凸透镜组合得出显微镜、望远镜的原理。显微镜、望远镜的结构是如何满足组合出的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看清物体与视角的关系。重点难点重点教师:显微镜、望远镜各两个(其中一个是剖开的)。学生:三人一小组、几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片树叶、每组显微镜和望远镜各一个(暂放在实验台中)。教学准备教师:显微镜、望远镜各两个(其中一个是剖开的)。复习提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怎样的?新课导入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要想看清楚遥远其他星球上的物体,可以怎样做?新课教学一、影响视角的因素:编一个与视角有关的、富有童趣的、能使学生产生联想的故事。请问同学们,老鹰真会变大吗?那为什么会有这些错觉呢?是什么东西在作怪?教师活动 教学设计复习提问教师活动 原因是视角在作怪。视角是物体的头尾与眼睛的光心所成的角,视角越大,看物体越清楚。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归纳:要想看清物体可从两方面入手。二、显微镜引入:想看清蚂蚁的脚,怎么办?想看清树叶的细胞,怎么办?分析:可从增大视角的方面去考虑。引导学生探究:一个放大镜可以放大物体,但要放大更细小的物体,可否将镜组合呢?原因是视角在作怪。视角是物体的头尾与眼睛的光心所成的角,视将组合得较好的学生的透镜向大家展示。学生自己实验:启发学生分析两次成像的原理,让学生慢慢思考,自己分析出显微镜的原理。分析与反思:分析显微镜的原理。讲解显微镜的结构。学生用真正的显微镜观察物体。三、望远镜想看清操场的小朋友玩什么,怎么办?给学生提示:根据显微镜的原理与它们观察物体的不同,如何组合两镜呢?两次进行组合。比较两镜增大视角的不同之处。布置作业将组合得较好的学生的透镜向大家展示。教学设计学生活动 与老师一起回忆、思考,并回答老师的提问。学生会回答可用显微镜和望远镜。学生听故事,讨论这一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又有一些物理知识的问题。学生回答(并由学生打分)。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想法:怎么样才能增大视角?学生拿放大镜观察物体。学生拿两个放大镜组合,观察能否将物体放得更大。学生活动 与老师一起回忆、思考,并回答老师的提问。教学设学生重新组合放大镜,体会两次成像的过程。学生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是不难思考其原理的。学生用显微境观察到了细小的物体,很兴奋。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结合显微镜的原理,再次组合两镜。学生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学生重新组合放大镜,体会两次成像的过程。教学设计一方面加深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为本节讲授两镜原理作铺垫。学生从生活中的经历可以回答,但学生是只知其然,可能还不知其所以然。老师可从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思考一些看似简单而又包含丰富物理知识的问题,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设计意图 一方面加深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为本节讲授两镜点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目的三个:1.告诉他老师很在意他,使他心中感到爱。2.使他有成功感,激起学习的兴趣。3.使他感到在同学中已得到认可。教师看情况引导。例如:人们看小物体时,常常会怎样?如果看更细小的物体又该怎样?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可以得到一些难得的现象,只要学生认真思考,是可以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物理知识的。点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目的三个:教学设计学生将几种简单的仪器组合,得到更新奇的工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两镜简单的组合,真的可以看到更细小的物体,并且与真正的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一致的,学生有较大的成功感,也消除了对显微镜的神秘感。有了显微镜的原理,知道了两镜观察物体的不同目的,学生是不难组合出望远镜的成像原理的。学生将几种简单的仪器组合,得到更新奇的工具,培养学生创造性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一、能否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在“视角”的大小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二、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三、显微镜:1原理:先用一个凸透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凸透镜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2结构: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作用是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作用是把这个实像再一次放大。教学板书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四、望远镜:1原理:利用一个镜使远处的物体成一个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再经过另一镜放大,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了。2结构: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板书:凸透镜成像规律。四、望远镜:教学板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