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齿状突骨折的寰重点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305771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6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重点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重点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重点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 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李彤红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前脱位 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李彤红1目录目录发病原因 发病机制 症状 诊断标准 检查项目 治疗 预后目录2发病原因 多为使头颈突然前屈的暴力或来自颈后方的打击所致。发病原因 多为使头颈突然前屈的暴力或来自颈后方的打击所致。3发病机制 从齿突的解剖来看,其上方有附着至枕骨大孔前缘的齿突尖韧带,两侧有附向枕骨髁内侧缘的翼状韧带,这组韧带与寰椎横韧带相协调维持了颈枕及寰枢关节间的稳定与活动。但如果头颈向前极度屈曲,或向后极度仰伸,或向左右剧烈旋转时,由于这组韧带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因而可引起齿突骨折,并可随着暴力的惯性作用,继发寰枢关节脱位。其中,以头颈向前屈曲所致的前脱位为多见;后脱位则相对少见,但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车速的提高和行驶车辆的日益剧增,这种损伤将日益增多。发病机制 从齿突的解剖来看,其上方有附着至枕骨大孔前缘的齿突4齿突骨折后,由于其与寰椎同时向前移位,使齿突上端后缘至寰椎后弓前缘的距离仍保持原状,但下端则减少,因此与后脱位相比,其对颈髓致压的机会相对为少,加之寰椎内径较宽大,使脊髓有退让余地之故。齿突骨折后,由于其与寰椎同时向前移位,使齿突上端后缘至寰椎后5如齿突发育不全,包括齿突缺损、愈合不良及假关节形成等,则更易发生损伤。齿突骨骺闭合时间一般是在78岁,在此之前易引起齿突骨骺分离。如齿突发育不全,包括齿突缺损、愈合不良及假关节形成等,则更易6合并脱位的齿突骨折大多见于齿突基底部,少有在上方发生骨折者。合并脱位的齿突骨折大多见于齿突基底部,少有在上方发生骨折者。7症状 与单纯性寰枢关节脱位基本相似,但其脊髓神经受压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且程度较轻。但如暴力过猛,仍可造成颈髓完全性损伤而出现后果严重的四肢瘫痪,甚至引起呼吸肌麻痹而招致死亡。症状 与单纯性寰枢关节脱位基本相似,但其脊髓神经受压的发生率8诊断标准 1.外伤史 多为促使头颈突然前屈的暴力,包括来自头颈后方的打击、屈颈位自高处跌下及撞车时头颈部的突然前屈等。2.临床表现 如前所述,以颈椎局部及神经症状为主,应注意检查。3.影像学检查 主要依据X线平片所见,包括正位、侧位及开口位,但在急诊骨折情况下摄片难以获得理想的开口位片。CT及MRI等亦可选用,主要用来对骨折类型、齿突先天发育状态及脊髓受压情况的判定。2 诊断标准 1.外伤史 多为促使头颈突然前屈的暴力,包括来自头9检查项目 主要依据X线平片所见,包括正位、侧位及开口位,但在急诊骨折情况下摄片难以获得理想的开口位片。CT及MRI等亦可选用,主要用来对骨折类型、齿突先天发育状态及脊髓受压情况的判定。检查项目 主要依据X线平片所见,包括正位、侧位及开口位,但在10治疗 基本原则、要求及具体实施与单纯性寰枢椎脱位相似,也应注意早期的急救措施,包括维持呼吸道通畅等。此外,尚应注意以下几点:1.复位要求 以使齿突骨折及早解剖复位为原则,如此方可获得良好的功能及脊髓症状的缓解与恢复。尽量选用颅骨牵引(小儿用Glisson带)复位,除非有把握,一般不宜选用徒手复位,以防意外。治疗 基本原则、要求及具体实施与单纯性寰枢椎脱位相似,也应注112.固定方式 对轻度移位、复位后对位稳定或无移位的齿突骨折者可采用颅骨牵引的方式,待局部纤维愈合后(46周),再以头-颈-胸石膏固定68周。对移位明显、复位后仍不稳定及陈旧性者,多需采用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除传统的后路融合术外,当前多主张自颈前路暴露颈12椎节,行齿突骨折复位加螺钉12枚内固定术(图2),或行双侧寰枢椎间关节植骨融合术(图3),但齿突螺钉内固定时,由于齿突较细小,如操作不当,或是术后遇有头顶部外伤或平地跌倒等,易引起齿突粉碎性骨折或螺钉断裂,以致导致手术失败,应注意避免。2.固定方式 对轻度移位、复位后对位稳定或无移位的齿突骨折者123.愈合时间 由于齿突的血供特殊,其愈合时间较长,除小儿骨骺分离可在68周内愈合外,一般病例多需34个月左右。因此,对其制动时间不宜过短,以防不愈合。如一旦出现这种后果,可行前路或后路植骨融合术。3.愈合时间 由于齿突的血供特殊,其愈合时间较长,除小儿骨骺13预后 除伴有颈髓损伤及齿突愈合延迟或不愈合者外,一般预后较前者好。预后 除伴有颈髓损伤及齿突愈合延迟或不愈合者外,一般预后较前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