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树说教材地理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305115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知识树说教材地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初中地理知识树说教材地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初中地理知识树说教材地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教材的编写体例与编写意图二、教材的编写体例与编写意图三、教材的结构与内容三、教材的结构与内容四、教学建议四、教学建议五、天津市会考要求五、天津市会考要求一、课程标准的要求1一、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课程标准的要求2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课课程程标标准准运用中国地形图,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的主要特征。运用资料说出我国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响因素。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黄河的概况。知识与技能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在地图上找3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课课程程标标准准尝试运用已学过的地理概念、尝试运用已学过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行分析,做出判断。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热爱祖国的情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标准尝试运用已学过的地理概念、关4二、教材的编写体例与编写意图二、教材的编写体例与编写意图二、教材的编写体例与编写意图5单元导读单元导读 课例课例课外园地课外园地 编编写写体体例例点明专题点明专题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精读精读 活动活动 阅读材料阅读材料 略读略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从我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从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介绍国的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介绍我国的自然环境。我国的自然环境。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单元导读 课例课外园地 编写体例点明专题 精读 活动 6三、教材的结构与内容三、教材的结构与内容 三、教材的结构与内容 7中国地理中国地理概况概况 认识区域认识区域 疆域与人口疆域与人口 环境与资源环境与资源 经济与文化经济与文化 环境与发展环境与发展 位置与分布位置与分布 联系与差异联系与差异 地理差异地理差异 乡土地理乡土地理 八年级地理八年级地理中国地理概况 认识区域 疆域与人口 环境与发展 位置与分布 8地势和地形地势和地形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河流和湖泊河流和湖泊 内内容容结结构构地势和地形 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河流和湖泊 内容结构9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区 中国的地势中国的地势 地地势势和和地地形形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形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教给学生多练习使用地形图,提取教给学生多练习使用地形图,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有用的地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和总结;另外使学生认识到行加工和总结;另外使学生认识到 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如何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主要地形区 中国的地势 地势和地形中国的地形 教学10中国的地势中国的地势 丰富的水能资源丰富的水能资源 地势特点地势特点地势意义地势意义地地势势和和地地形形沟通东西交通沟通东西交通 西高东低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呈阶梯状分布 形成降水形成降水 会考要求:会考要求:掌握我国地势特点及各级阶梯的掌握我国地势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主要地形区,多以选择分界线、主要地形区,多以选择题形式考查;题形式考查;会分析地势特点对气候、经济、会分析地势特点对气候、经济、河流的影响,多以综合题形式河流的影响,多以综合题形式考查。考查。中国的地势 丰富的水能资源 地势特点地势意义地势和11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区主要山脉主要山脉十七条山脉十七条山脉名称和特点名称和特点名称和特点名称和特点名称和特点名称和特点三大平原三大平原地地势势和和地地形形四大高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四大盆地会考要求:会考要求:记住我国主要山脉名称、走向和分记住我国主要山脉名称、走向和分布,四大高原、盆地及三大平原的布,四大高原、盆地及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多以综合析图形式考分布和特点,多以综合析图形式考查。查。主要地形区主要山脉十七条山脉名称和特点名称和特点名称和特点三12初中地理知识树说教材地理课件13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一望无际一望无际冰川广布冰川广布云贵高原云贵高原崎岖不平崎岖不平千沟万壑千沟万壑四四大大高高原原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一望无际冰川广布云贵高原崎岖不平千沟万壑四大14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面积最大面积最大纬度最高纬度最高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海拔最低海拔最低海拔最高海拔最高四四大大盆盆地地塔里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面积最大纬度最高四川盆地海拔最低海拔最高15东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有有“鱼米之乡鱼米之乡”,“水乡水乡”之称之称面积最大面积最大地势低平地势低平三三大大平平原原华北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有“鱼米之乡”,面积最大地势低平三大16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形 地形复杂多样地形复杂多样 地形的特点地形的特点 地形多样地形多样的影响的影响 地地势势和和地地形形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广大 有利影响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不利影响 会考要求:会考要求:记住我国地形的特点及如记住我国地形的特点及如何合理开发广大的山区。何合理开发广大的山区。中国的地形 地形复杂多样 地形的特点 地形多样地势和地17地面起伏大,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中间高,四周低地势及对地势及对河流的影响河流的影响河流流向:呈放射状,河流流向:呈放射状,自中间向四周流自中间向四周流西高东低,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呈阶梯状中国地势中国地势亚洲地势亚洲地势河流流向: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流自西向东流联系与对比联系与对比 与与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亚洲自然环境的地势对比亚洲自然环境的地势对比地面起伏大,地势及对河流流向:呈放射状,西高东低,中国地势亚18气温气温降水降水 气象灾害气象灾害 气气候候多多样样季季风风显显著著温度带的划分温度带的划分 气候特征气候特征 干湿地区划分干湿地区划分 降水的多少决降水的多少决定干湿情况定干湿情况 温度高低决温度高低决定温度带定温度带气温和降水是组成气温和降水是组成 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建议:教学建议:学习温度带时学习温度带时,阅读我国温度带的阅读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并将温度带的分布与地形分布图,并将温度带的分布与地形区、行政区相对应。学习降水时,区、行政区相对应。学习降水时,读取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取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气候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对气温曲气候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对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线、降水柱状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的阅读。的阅读。气温降水 气象灾害 气候多样温度带的划分 气候特征 19夏季分布规律夏季分布规律 冬季分布规律冬季分布规律 秦岭秦岭淮河为界淮河为界 全国普遍高温,全国普遍高温,20以上,除青藏高原以上,除青藏高原 气温的分布规律气温的分布规律 中中国国的的气气温温以北,气温在以北,气温在00以下以下 以南,气温在以南,气温在00以上以上 夏季分布规律 冬季分布规律 秦岭淮河为界 全国普遍高20寒温带寒温带暖温带暖温带热带热带中中国国的的温温度度带带中温带中温带亚热带亚热带 秦岭秦岭淮河一线淮河一线 会考要求:会考要求:熟悉我国夏、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熟悉我国夏、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学会阅读并分析等温线图、温度学会阅读并分析等温线图、温度带图。带图。寒温带暖温带热带中国的温度带中温带亚热带 秦岭淮河一线21降水的空间分布降水的空间分布 季风、非季风区分界季风、非季风区分界 大兴安岭大兴安岭阴山阴山贺兰山贺兰山 从东南沿海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秋季降水多夏秋季降水多 中中国国的的降降水水降水的时间分布降水的时间分布降水的空间分布 季风、非季风区分界 大兴安岭阴山贺22湿润地区湿润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量的关系400mm等降水量线等降水量线800mm等降水量线等降水量线200mm等降水量线等降水量线中中国国的的干干湿湿地地区区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 会考要求:会考要求:熟悉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熟悉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并分析成因;会阅读年降水量图分配柱状图、会阅读年降水量图分配柱状图、干湿地区图干湿地区图湿润地区降水量与蒸发400mm800mm200mm中国的干湿23 1月月0等温线等温线 暖温带与亚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带分界线 温带季风和亚热带温带季风和亚热带 季风气候分界线季风气候分界线 半湿润和湿润半湿润和湿润地区分界线地区分界线 800mm年等年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线 南方和北方南方和北方 秦秦岭岭淮淮河河黄河流域和长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水岭江流域分水岭 河流有无结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冰期分界线 水田、旱田水田、旱田的分界线的分界线 1月0等温线 暖温带与亚热温带季风和亚热带 半湿润和24气候特征气候特征 气候灾害气候灾害 台风、寒潮、台风、寒潮、洪涝、干旱洪涝、干旱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特征及气候灾害气候特征及气候灾害 中中国国的的气气候候会考要求:会考要求:记住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记住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明确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明确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布,以及各种气候灾害。以及各种气候灾害。气候特征 气候灾害 台风、寒潮、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特25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26初中地理知识树说教材地理课件27共共9 9种种气候气候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共共5 5种种中国气候中国气候亚洲气候亚洲气候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分布最广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雨热同期)联系与对比联系与对比 与与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亚洲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对比亚洲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对比共9种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共5种中国气候亚洲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28中国的河流中国的河流 主要河流湖泊主要河流湖泊 黄河黄河河流分布河流分布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湖泊 湖泊分类湖泊分类京杭运河京杭运河内、外流河内、外流河水文特征水文特征河河流流和和湖湖泊泊长江长江教学建议:教学建议:从正面入手,引导学生阅读黄河、从正面入手,引导学生阅读黄河、长江流域水系图及景观图片,了解长江流域水系图及景观图片,了解黄河、长江的概况。结合活动题,黄河、长江的概况。结合活动题,使学生了解黄河和长江的忧患及治使学生了解黄河和长江的忧患及治理以处理好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理以处理好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会考要求:会考要求:熟记内、外流河的分布并,熟记内、外流河的分布并,会分析其水文特征。会分析其水文特征。中国的河流 主要河流湖泊 黄河河流分布中国的湖泊 湖泊分类京29水患水患流经区域流经区域水能水能 集中分布在上游集中分布在上游治理及成效治理及成效长长江江概况概况水能宝库水能宝库原因原因主要支流及湖泊主要支流及湖泊上、中、下上、中、下游分界点游分界点发源地,发源地,注入海洋注入海洋航运航运黄金水道黄金水道会考要求:会考要求:能在长江水系空白图上填注长能在长江水系空白图上填注长江各地理事物名称,会分析长江各地理事物名称,会分析长江在水能、灌溉、航运等方面江在水能、灌溉、航运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巨大作用及开发利用现状,防洪等问题防洪等问题。水患流经区域水能 集中分布在上游治理及成效长江30长江长江滚滚入东海,涓涓青藏源;滚滚入东海,涓涓青藏源;全长六千三,流域百八万;全长六千三,流域百八万;亚洲第一河,世界位居三。亚洲第一河,世界位居三。上中下游分,宜昌湖口断。上中下游分,宜昌湖口断。上游落差大,四川二滩站;上游落差大,四川二滩站;瞿塘西陵巫,三峡站最大;瞿塘西陵巫,三峡站最大;葛洲坝枢纽,长江水横栏。葛洲坝枢纽,长江水横栏。中游江面宽,九曲回肠弯;中游江面宽,九曲回肠弯;下游阔又深,江口在上海;下游阔又深,江口在上海;自古航运重,黄金水道称。自古航运重,黄金水道称。长江滚滚入东海,涓涓青藏源;31水能水能流经区域流经区域水患水患原因原因集中在上游集中在上游黄黄河河概况概况治理及成效治理及成效开发开发主要支流及湖泊主要支流及湖泊上、中、下上、中、下游分界点游分界点发源地,注入海洋发源地,注入海洋会考要求:会考要求:能在黄河流域水系空白图上能在黄河流域水系空白图上填注黄河源流概况,要抓住填注黄河源流概况,要抓住水能、泥沙和地上河及其治水能、泥沙和地上河及其治理问题。理问题。水能流经区域水患原因集中在上游黄河概况治理及成效开发主要支流32黄河黄河源于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湾;源于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湾;流经青蜀陇和宁,内蒙古晋陕豫鲁;流经青蜀陇和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第二长河五千五,河口孟津三段分;第二长河五千五,河口孟津三段分;上游一二阶梯过,龙羊青铜峡水电;上游一二阶梯过,龙羊青铜峡水电;中游河水多泥沙,支流汾渭三门峡;中游河水多泥沙,支流汾渭三门峡;下游悬河遇洪险,引黄淤灌措施佳。下游悬河遇洪险,引黄淤灌措施佳。黄河源于巴颜喀拉山,东流注入渤海湾;33中间高,中间高,四周低四周低主要河流主要河流太平洋:太平洋:长江、长江、黄河、黄河、湄公河湄公河等等西高东低西高东低中国主要河流中国主要河流亚洲主要河流亚洲主要河流太平洋:太平洋:长江、黄河、长江、黄河、黑龙江、海河、珠江黑龙江、海河、珠江等等印度洋:印度洋:印度河、印度河、恒河、伊洛瓦底江等恒河、伊洛瓦底江等北冰洋:北冰洋:鄂毕鄂毕河、叶尼塞河等河、叶尼塞河等北冰洋:北冰洋:额尔齐斯河等额尔齐斯河等联系与对比联系与对比印度洋:印度洋:怒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雅鲁藏布江等 与与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亚洲自然环境中的河流对比亚洲自然环境中的河流对比中间高,主要河流太平洋:长江、西高东低中国主要河流亚洲主要河34地势和地形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季风气季风气候显著候显著气候复杂气候复杂多样多样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势中国的地势河流和湖泊河流和湖泊河流分布河流分布湖泊分布湖泊分布分布规律分布规律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区及分布及分布台风、寒潮、洪台风、寒潮、洪涝涝、干旱等干旱等分布规律分布规律温度带温度带气温气温主要河流主要河流中中国国的的自自然然环环境境长江长江黄河黄河气象灾害气象灾害降水降水干湿地区干湿地区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地势和地形气候多样、季风显著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35恳请批评指正恳请批评指正 恳请批评指正谢谢!36 更多精品资请访问更多精品资请访问 更多精品资请访问37 更多品资源请访问更多品资源请访问 更多品资源请访问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