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概述-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305070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9.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构成概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平面构成概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平面构成概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构成 概述 探究平面构成的起源和发展简述n构成设计是以对事物进行分解组合为主线来研究形态的再创造,具体来说就是将自然界中的现象、规律经过理性的概括抽象、归纳出的一整套系统理论,也体现了从具象形象到抽象形象变化的过程,是现代设计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式法则也是现代设计的理论依据。构成设计包括平面、色彩、立体三个部分,习惯上称为三大构成。三者之间既是一个整体,又自成体系,是现代设计的主要基础课程,也是从事平面设计的工作者及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构成的原理就是从这些看似平常的自然现象中总结出来的1 孔雀 开屏呈现的构成原理-离心发射2 翻犁过的耕田呈现的构成原理-强烈的透视感和空间感3 游艇码头呈现的构成原理渐变和空间/旧金山游艇码头 4 观光隧道呈现的构成原理-渐变和同心平面构成的确立与发展n提到构成设计的确立与发展,首先得提到的是俄国在十月革命以后掀起的“构成主义设计”运动。构成主义的三个基本原则是:技术性、肌理、构成。n其中技术性代表了运用于社会的实用性;肌理代表了对工业建设的材料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构成象征了组织视觉新规律的原则和过程。n其特征是采用的简单的几何形式和鲜明的色彩,强调结构的单纯性。n构成主义的观念首先被运用在建筑和电影领域,并影响了绘画、雕塑、工业设计和平面设计。随着俄国的构成主义设计家到西方旅游和交流。俄国的构成主义观念和思想被带到了西方,并产生了极大的震动,尤其是德国。平面构成的确立与发展n在1919年德国魏玛市建立的包豪斯设计学院,是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和现代设计教育的发源地。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不仅受到构成主义的现代设计思想等的影响,还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对于设计的新探索和实验成果,并加以综合发展和逐步完善。包豪斯教育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工艺、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以手工艺的训练方法为基础,通过艺术的训练,是学生对于视觉的敏感性达到一个理性的水平,也就是说对于材料、总结、肌理、色彩有一个科学的、技术的理解。与传统基础课程以单纯的技术训练不同的是,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基础以严谨的理论作为基础教学的支柱。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置为主要基础课程。通过理论学习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同时通过技能操作使学生掌握创造基本造型的技巧和能力,为专业设计奠定基础。平面构成的确立与发展n当时一批著名画家受聘于包豪斯设计学院,如瓦西里-康定斯基、保尔-克利、约翰-伊顿、奥斯卡-施莱莫和乔治-蒙克等。他们都担任过基础课程的教学,特别是现代艺术的先锋康定斯基和克利一直坚持基础课程的教学,还出版了自己的设计基础课程教材,如康定斯基的点、线与面、克利的速写教学法等。他们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都强调对于平面及立体形式和色彩的系统研究。虽然包豪斯设计学院自1919年成立至1933年被迫关闭只有短短的14年时间。但是包豪斯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影响了整个世界的现代设计艺术,促进了国际主义风格的形成。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实践,构成设计的理论已发展成一个完整成熟的现代设计理论体系。平面构成的确立与发展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平面构成的确立与发展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平面构成的确立与发展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平面构成的确立与发展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LOREM IPSUM DOLOR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平面构成的概念与意义n构成,即形成、造成。构成设计所说的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式方法。研究形与形之间的关系和重构、组合。以平面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称为平面构成;以色彩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为色彩构成;以立体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为立体构成。n平面构成是构成设计中最基本的训练。主要研究在二次元造型或平面表现中的造型,以及美的基本原理和形式法则。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不是以表现自然界具体的物象为主题,而是强调客观现实的构成规律。把自然界中存在的复杂物象和过程,化解为最简洁的点、线、面;并研究各种物象的构造,分析其特征,利用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形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形象与空间之间的关系,进行分解、组合、重构、变化,创造理想的新视觉形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构思和设计。平面构成的概念与目的n学习平面构成的目的首先是对思维方式的训练,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学会用多角度、多方式去观察、分析、和实验。其二是通过基本原理和刑事法则的学习,从理论上认识造型观念和造型基本规律,充分了解造型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其三是掌握视觉设计语言的运用,根据平面构成的原理与法则进行基本形的创造练习和各种形式的组合、重构练习。但是,这并不是平面构成的最终目的,平面构成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即将这些基本原理、形式法则应用于设计实践,去完成平面设计或者其他设计作品,并在设计实践中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吧平面构成的目的和最终母的看作两个阶段,即基础学习练习阶段和实际应用阶段。也有人把平面构成的基础学习练习平面构成的概念与目的n阶段和实际应用阶段。也有人把平面构成的基础学习练习称为“纯粹构成”,把平面构成的应用称为“应用构成”。实际上这两个极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纯粹构成”是“应用构成”的基础。而“应用构成又是“纯粹构成”的延续和扩展。如果将平面构成的学习停留在”纯粹构成“上,则失去了学习平面构成的真正意义。n虽然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有一些旅欧艺术家研究和提倡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和设计体系,但由于当合经济较落后,设计在我国还得不到重视。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的改革开放是经济、科技、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进步和繁荣,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设计和设计教育才开始被认可,并得以发展。现代设计专业、设计学校的发展犹如雨后春笋,构成设计的理念和观念已被广泛接受,并将平面、色彩、立体构成设置为现代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构成形式应用于各种设计n 壁画设计-重复骨格n 购物中心的品牌挂期-重复构成 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构成形式应用于各种设计n 个性咖啡吧的环境设计n 在商场里常用重复原理陈列商品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平面构成原理n平面构成原理是设计的基础,掌握构成原理的目的就是将这些原理运用于各种设计。另外,平面构成原理不仅仅适用于平面,同样也适用于立体空间。平面构成研究与解决的问题n在视觉艺术的设计基础理论中,形象表现主义可以概括为两种:即“具象”和“抽象”。所谓“具象形象”,就是以大自然的自然形态为主体,直接从中汲取美的成分进行再创作的形象。而“抽象形象”,指的是高度概括、浓缩自然形象,将复杂的自然形容概括提炼为最简洁的视觉元素-点、线、面,并运用点、线、面按照构成原理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形象,强调的是意念。而平面构成所研究的是视觉形象在平面上按一定的原理设计与表现,通过思维方式的锻炼和对视觉言语的理解,领会视觉元素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念。如综合诸要素和规律,寻求形象在空间中的合理位置、形象与形象之间的组合、重构形成的新视觉效果等。平面构成研究与解决的问题n 专卖店的壁画设计n现代版式设计-点线面作辅助图形平面构成要解决的问题n平面构成要解决的问题是:首先是对抽象形象的理解,学会分析各种形象的结构、特征,掌握形象变化的过程,并能将具象形象概括提炼,用电、线、面构造成抽象形象。对美的原理和形式法则的理解,并进一步尝试对它的展开和应用。理解空间与形象、形象与形象的关系,并能将其关系运用于实际设计作品中。抽象形象的实际应用n 标志设计n 抽象绘画作品从具象到抽象的训练n初学者对抽象图形的认识和表现总有一定的困难,这主要是我们生活在真实的自然界中,所接触的事和物是大量的具象形。因此,一下子要将具象的形象概括成抽象的点、线、面,会感到无从入手。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帮助初学者认识和掌握抽象形象的表现手法。n第一步:选择一张摄影作品,内容没有限定,但是画面要求特征性较强;n第二步:概括提炼,首先将立体理解为平面,舍去画面中琐碎的部分,去画面中特征性强的部分,并将其强调;n将画面元素进行组合重构,根据画面需要进行黑、白、会的处理。从具象到抽象的训练n从具象形到抽象形的演变是有一个过程的,一开始很难完全脱离具象形,我们可以在训练过程中增加一个步骤。如案例二、案例三。平面构成的基础练习作品一般采用黑白两色来表现。因为在这个阶段主要研究和表现形象自身的情感力量。所以用黑白两色表现跟你体现形象自身的魅力。除黑白两色外也可以加灰色。案例一 选择照片 这是一幅非常有特征的亚热带人物风景照,照片中的热带棕榈树特征性强,在简化概括时比较容易出效果。概括提炼 概括物体的外轮廓,抓住外轮廓的特征,不拘泥细部。提炼即是强调夸张特征,如人物的动态是主要的,其它细节可以舍去。抓住棕榈树条状打野的特征进行简化,然后处理构图和黑白关系。案例二步骤一:选择照片 这是一幅室内摄影作品,画面中有一块很有特点的背景饰物和吊灯,也比较有层次。步骤二:概括提炼概括提炼时作者将背景饰物、吊灯等作为主要特征元素,在组合重构时画面对比、节奏处理都不错,并用黑白灰处理画面。显得层次很丰富。不足的的是反角还是没有脱离具象的形象。这是初学者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步骤三:组合重构 在步骤二的基础上提取圆形与方形再进行组合重构。由长方形改为正方形,并变化物体位置,打破了原有的构图形式,画面用黑白灰处理,特别是用不同手法表现灰度。因此,给人的感觉也不同。.概括提炼n概括的要点是重外形,注意外轮廓的变化,不要拘泥琐碎的细部,将外轮廓最具有特征的地方把握住。n提炼的要点是强调夸张特征,并用最简洁的形象将其表现出来。从具象到抽象的训练从具象到抽象训练的方法不止一种,以摄影作品作变化只是方法之一。我们还可以用速写的方式进行构图训练;也可以采用各种不同材质。根据构图需要进行拼贴;通过对画面原色构成的理解和把握,也就能感受抽象形并不难理解。作业n1、选择静物用手绘的表现手法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练习。n规格:8cmX8cmn要求:材料不限,可以用不同的纸张、笔和材料n2、选择不同材质,用拼贴手法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练习。n规格:15cmX15cmn要求:材料不限,可以手绘与拼贴结合后记n 完成作品的表现手法可以不限。手绘是非常好的方法,它能捕捉瞬间的创意亮点,有利于思维的活跃。当然,用电脑完成也没问题。因为,此阶段主要是解决如何从具象形到抽象形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