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第一章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304767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76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纪学校巴正文1第1章传感器理论基础1.1传感器基础1.1.1传感器的概念传感器(Transducer/Sensor)是一种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量的器件和装置。传感器就是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装置。世纪学校巴正文1第1章传感器理论基础1.1传感器基世纪学校巴正文221.1.2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1传感器的组成传感器是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测量电路组成,如图1-1所示。世纪学校巴正文221.1.2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1传感世纪学校巴正文31.1.2传感器的组成与分类敏感元件(sensingelement):直接感受被测量的变化,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某一物理量的元件,它是传感器的核心。转换元件(transductionelement):将敏感元件输出的物理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电信号的元件。测量电路(measuringcircuit):将转换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进一步转换和处理的部分,如放大、滤波、线性化、补偿等,以获得更好的品质特性,便于后续电路实现显示、记录、处理及控制等功能。世纪学校巴正文31.1.2传感器的组成与分类敏感元件(世纪学校巴正文41.1.2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1)按照其工作原理,传感器可分为电参数式(如电阻式、电感式和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及热电式传感器等。(2)按照其被测量对象,传感器可分为力、位移、速度、加速度传感器等。常见的被测物理量有机械量、声、磁、温度和光等。(3)按照其结构,传感器可分为结构型、物性型和复合型传感器。物性型传感器是依靠敏感元件材料本身物理性质的变化来实现信号变换,如:水银温度计。结构型传感器是依靠传感器结构参数的变化实现信号变换,如:电容式传感器。n2传感器的分类传感器的分类 世纪学校巴正文41.1.2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1)按照世纪学校巴正文51.1.3传感器基本特性当传感器的输入信号是常量,不随时间变化时,其输入输出关系特性称为静态特性。传感器的基本特性是指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关系特性,即传感器系统的输出信号y(t)和输入信号(被测量)x(t)之间的关系,传感器系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世纪学校巴正文51.1.3传感器基本特性当传感器的输入信世纪学校巴正文61.1.3传感器基本特性传感器的静态特性:1.测量范围:传感器所能测量到的最小输入量与最大输入量之间的范围称为传感器的测量范围。2.量程:传感器测量范围的上限值与下限值的代数差-称为量程。3.精度:传感器的精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是测量中各类误差的综合反映。工程技术中为简化传感器精度的表示方法,引用了精度等级的概念。精度等级以一系列标准百分比数值分档表示,代表传感器测量的最大允许误差,即相对误差。4.灵敏度:灵敏度是指传感器输出的变化量与引起该变化量的输入变化量之比,即,如右图所示。世纪学校巴正文61.1.3传感器基本特性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世纪学校巴正文71.1.3传感器基本特性5.线性度:指其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曲线偏离理想直线的程度。在非线性误差不太大的情况下,通常采用直线拟合的方法来线性化。这样,线性度就用输入-输出关系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最大偏差与满量程输出的百分比来表示。式中,为非线性最大误差(最大偏差);为满量程输出值。常用的直线拟合方法有理论拟合、端点拟合和端点平移拟合等,如图1-7所示。采取不同的方法选取拟合直线,可以得到不同的线性度。世纪学校巴正文71.1.3传感器基本特性5.线性度:指世纪学校巴正文81.1.3传感器基本特性世纪学校巴正文81.1.3传感器基本特性世纪学校巴正文91.1.3传感器基本特性6.分辨率分辨率:分辨率是指检测仪表能够精确检测出被测量最小变化值的能力。输入量从某个任意值缓慢增加,直到可以测量到输出的变化为止,此时的输入量就是分辨率。它可以用绝对值,也可以用量程的百分数来表示。该量说明了检测仪表响应与分辨输入量微小变化的能力。灵敏度愈高,分辨率愈好。一般模拟式仪表的分辨率规定为最小刻度分格值的一半。数字式仪表的分辨率是最后一位的一个字。世纪学校巴正文91.1.3传感器基本特性6.分辨率:世纪学校巴正文101.1.3传感器基本特性7.重复性重复性: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间不一致的程度.世纪学校巴正文101.1.3传感器基本特性7.重复性:世纪学校巴正文111.1.3传感器基本特性8.迟滞迟滞:迟滞特性表明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中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程度,如图所示为传感器的迟滞特性特性曲线。世纪学校巴正文111.1.3传感器基本特性8.迟滞:世纪学校巴正文121.1.3传感器基本特性9.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表示传感器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其性能参数的能力。10.漂移漂移:漂移是指在外界的干扰下,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传感器输出量发生与输入量无关的或不需要的变化。漂移包括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等,如图所示。世纪学校巴正文121.1.3传感器基本特性9.稳定性:世纪学校巴正文131.1.4传感器的命名、代号和感器的命名、代号和图形符号形符号1.传感器的命名感器的命名传感器的全称应由“主题词+四级修饰语”组成,即主题词 传感器一级修饰语 被测量,包括修饰被测量的定语。二级修饰语 转换原理,一般可后缀以“式”字。三级修饰语 特征描述,指必须强调的传感器结构、性能、材料特征、敏感元件及其他必要的性能特征,一般可后缀以“型”字。四级修饰语 主要技术指标(如量程、精度、灵敏度等)。世纪学校巴正文131.1.4传感器的命名、代号和图形世纪学校巴正文141.1.4传感器的命名、代号和感器的命名、代号和图形符号形符号2传感器的代号传感器的代号 一种传感器的代号应包括以下四部分:a 主称(传感器);b 被测量;c 转换原理;d 序号,如图所示。世纪学校巴正文141.1.4传感器的命名、代号和图形世纪学校巴正文151.1.4传感器的命名、代号和感器的命名、代号和图形符号形符号3传感器的图形符号传感器的图形符号 传感器的图形符号是电气图用图形符号的一个组成部分。按GB/T 1447993传感器图用图形符号规定,传感器的图形符号由符号要素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组成,如图所示。世纪学校巴正文151.1.4传感器的命名、代号和图形符世纪学校巴正文161.1.5传感器的发展趋势(1)发现利用新现象、新效应;发现利用新现象、新效应;(2)开发新材料;)开发新材料;(3)采用高新技术;)采用高新技术;(4)拓展应用领域;)拓展应用领域;(5)提高传感器的性能;)提高传感器的性能;(6)传感器的微型化与低功耗;)传感器的微型化与低功耗;(7)传感器的集成化与多功能化;)传感器的集成化与多功能化;(8)传感器的智能化与数字化;)传感器的智能化与数字化;(9)传感器的网络化。)传感器的网络化。世纪学校巴正文161.1.5传感器的发展趋势(1)世纪学校巴正文171.2.1检测技术检测技术是以研究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以及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检测技术主要研究被测量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不同性质的被测量要采用不同的原理去测量,测量同一性质的被测量也可采用不同测量原理。1.2 检测技术理论基础检测技术理论基础世纪学校巴正文171.2.1检测技术1.2检测技世纪学校巴正文181.2.2测量方法1)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又称联立测量)。经过求解联立方程组,才能得到被测物理量的最后结果,则称这样的测量为组合测量。2)偏差式测量、零位式测量与微差式测量3)等精度测量与非等精度测量4)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1.2检测技术理论基础检测技术理论基础世纪学校巴正文181.2.2测量方法1.2检测技术理世纪学校巴正文191.2.3检测系统检测系统是由被测对象、传感器、数据传输环节、数据处理环节和数据显示环节构成,1.2检测技术理论基础检测技术理论基础世纪学校巴正文191.2.3检测系统1.2检测技术理世纪学校巴正文201.2.3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又分:开环检测系统与闭环检测系统1.2检测技术理论基础检测技术理论基础世纪学校巴正文201.2.3检测系统1.2检测技术理世纪学校巴正文211.2.4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测量误差在检测过程中,被测对象、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和检测人员都会受到各种变动因素的影响。而对被测量的转换,有时也会改变被测对象原有的状态。这就造成了检测结果和被测量的客观真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个差值称为测量误差。简言之,测量误差就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它反映了测量的精度。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可以概括为工具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和人员误差等。1.2检测技术理论基础检测技术理论基础世纪学校巴正文211.2.4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1.世纪学校巴正文221.2.4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测量数据的估计和处理1)随机误差的评价指标(1)算术平均值。在实际测量时,真值A一般无法得到。可以证明,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多,算术平均值越来越接近真值,当无限大时,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就是真值。(2)标准误差(又称均方根误差)。算术平均值是反映随机误差的分布中心,而标准误差则反映随机误差的分布范围。标准误差越大,测量数据的分散范围也越大,标准误差可以描述测量数据和测量结果的精度,是评价随机误差的重要指标。1.2检测技术理论基础检测技术理论基础世纪学校巴正文221.2.4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1.世纪学校巴正文231.2.4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系统误差的检查及消除1)系统误差的检查方法(1)实验对比法。(2)残余误差法。2)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1)交换法。(2)抵消法。(3)代替法。(4)对称测量法。(5)补偿法。1.2检测技术理论基础检测技术理论基础世纪学校巴正文231.2.4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1.历史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历史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第一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第一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第一章自读教材自读教材填要点填要点一、铁路,更多的铁路一、铁路,更多的铁路1地位地位铁路是铁路是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发展的动脉。2出现出现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唐山至胥各庄铁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路建成通车。1888年,年,宫廷宫廷专用铁路落成。专用铁路落成。交通运输交通运输开平开平自读教材填要点一、铁路,更多的铁路交通运输开平3发展发展(1)原因:原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路成为中国人修路成为中国人的强烈愿望。的强烈愿望。(2)成果:成果:1909年年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权收归国有。4制约因素制约因素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正轨。修筑权修筑权救亡图存救亡图存京张铁路京张铁路3发展修筑权救亡图存京张铁路二、水运与航空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水运(1)1872年年,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2航空航空(1)起步: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研制。(2)发展:发展: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轮船招商局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筹办航空事宜处处二、水运与航空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三、从驿传到邮政三、从驿传到邮政1邮政邮政(1)初办邮政:初办邮政:1896年成立年成立“大清邮政局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此后又设,邮传正式脱离海关。,邮传正式脱离海关。(2)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年,中国首次参加。邮传部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万国邮联大会三、从驿传到邮政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2电讯电讯(1)开端: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年,福建巡抚在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办电报的开端。(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化。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捷。(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台湾台湾出行出行方式方式多姿多彩多姿多彩2电讯台湾出行方式多姿多彩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提认知提认知电视剧电视剧闯关东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合作探究提认知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提示: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串点成面串点成面握全局握全局串点成面握全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第一章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原因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进中国社会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了物质条件。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2特点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影响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2特点1李鸿章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前10年盈和,成年盈和,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解析: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三项表述都有错误。三项表述都有错误。答案:答案:A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响(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会生活。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这是在描写()A电话电话B汽车汽车C电报电报D火车火车解析:解析:从从“万钧柁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可推断为火车。答案:答案:D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第一章典题例析典题例析例例1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B洋人发明的火车洋人发明的火车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轮船招商局的轮船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福州船政局的军舰典题例析例1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解析解析由材料信息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答案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题组冲关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A公路运输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铁路运输C轮船运输轮船运输D航空运输航空运输解析:解析:根据所学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项。答案:答案:C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2.右图是右图是1909年年民呼日报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上登载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2.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解析: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权益。B项说法错误,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项时间上不一致。间上不一致。答案:答案:A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第一章典题例析典题例析例例2(2010福建高考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电报业B大众报业大众报业C铁路交通业铁路交通业D轮船航运业轮船航运业解析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答案答案A典题例析例2(2010福建高考)上海是近题组冲关题组冲关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C通过互联网通过互联网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息息“20世纪初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火车速度远不及电报快。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互联网出现在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世纪90年代。年代。答案:答案:B题组冲关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信息传递快捷简便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解析: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答案:答案:C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第一章关关键词交通和通交通和通讯不断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代潮流代潮流图说历史史主旨句主旨句归纳(1)近代交通由近代交通由传统传统的人力工具逐的人力工具逐渐渐演演变为变为机械机械动动力力牵牵引的新式交通工具,火引的新式交通工具,火车车、汽汽车车、电车电车、轮轮船、船、飞飞机先后出机先后出现现。(2)通通讯讯工具由工具由传统传统的的邮邮政通信政通信发发展展为为先先进进的的电讯电讯工具,有工具,有线电报线电报、电话电话、无、无线电线电报报先后先后发发明。明。(3)近代以来,交通、通近代以来,交通、通讯讯工具的工具的进进步,推步,推动动了了经济经济与社会的与社会的发发展。展。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图说历关关键词交交通通和和通通讯不不断断进步步、辛辛亥亥革革命命和和国国民民大大革革命命顺应时代潮流代潮流图说历史史主旨句主旨句归纳(1)1911年,革命党人年,革命党人发动发动武昌起武昌起义义,辛亥革,辛亥革命命爆爆发发,随后建立了中,随后建立了中华华民国,民国,颁颁布了布了中中华华民国民国临时约临时约法法;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进程的里程碑。程的里程碑。(2)1924年国民党年国民党“一大一大”召开,召开,标标志着第志着第一一次次国共国共合作正式合作正式实现实现,国民大革命,国民大革命兴兴起。起。(3)1926年国民革命年国民革命军军出出师师北伐,北伐,连连克武昌、克武昌、九九江,直江,直捣捣南京、上海,取得巨大成功。南京、上海,取得巨大成功。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图说关关键词交通和通交通和通讯不断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代潮流代潮流图说历史史主旨句主旨句归纳(1)20世世纪纪初,初,孙孙中山提出中山提出“民族、民民族、民权权、民生民生”三民主三民主义义,成,成为为以后辛亥革命以后辛亥革命的的指指导导思想。思想。(2)三民主三民主义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也没没有提出有提出废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一个不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一个不彻彻底的底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纲领纲领。(3)1924年,年,孙孙中山将三民主中山将三民主义发义发展展为为新新三三民主民主义义,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它成,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它成为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础和国民大和国民大革革命的旗命的旗帜帜。关键词交通和通讯不断进步、辛亥革命和国民大革命顺应时图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