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恒思想在化学中的应用教学ppt课件

上传人:n85ho7****4h85bh 文档编号:241304759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守恒思想在化学中的应用教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守恒思想在化学中的应用教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守恒思想在化学中的应用教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章末考能特训 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守恒法是中学化学计算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与技巧,也是高考试题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与技巧,也是高考试题中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忽略中间其特点是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终态,忽略中间过程,利用其中某种不变量建立关系式,从而简过程,利用其中某种不变量建立关系式,从而简化思路,快速解题。化思路,快速解题。守恒法解题依据:根据几个连续的化学方程守恒法解题依据:根据几个连续的化学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原子、电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保式前后某微粒如原子、电子、离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或质量守恒等。持不变,或质量守恒等。化学思想化学思想1 1守恒思想在化学中的应用守恒思想在化学中的应用章末考能特训化学思想1守恒思想在化学中的应用1.1.质量守恒法质量守恒法 质量守恒主要包含两项内容:质量守恒主要包含两项内容:质量守恒定质量守恒定 律,律,化学反应前后某原子(或原子团)的化学反应前后某原子(或原子团)的 质量不变。质量不变。【典例导析典例导析1 1】已知已知Q Q与与R 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922,在反应在反应X X+2+2Y Y 2 2Q Q+R R中,当中,当1.6 g 1.6 g X X与与Y Y完全完全 反应后反应后,生成生成4.4 g 4.4 g R R,则参与反应的则参与反应的Y Y和生成物和生成物 Q Q的质量之比为的质量之比为 ()A.A.239 239 B.B.329329 C.C.469 469 D.D.1691691.质量守恒法解析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此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Q Q与与R R的摩尔的摩尔质量之比为质量之比为922922是计算的突破口,由反应方程式是计算的突破口,由反应方程式知,知,,得得m m(Q Q)=3.6 g)=3.6 g。再根据质量守。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恒定律:1.6 g+:1.6 g+m m(Y Y)=3.6 g+4.4 g,)=3.6 g+4.4 g,得得m m(Y Y)=6.4 g)=6.4 g。故故m m(Y Y)m m(Q Q)=6.4 g3.6 g=169)=6.4 g3.6 g=169。答案答案 D D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Q与R的摩尔2.2.原子守恒法原子守恒法 原子守恒主要指系列反应中某原子原子守恒主要指系列反应中某原子(或原子团或原子团)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变,以此为基础可求出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变,以此为基础可求出 与该原子(或原子团)相关连的某些物质的数与该原子(或原子团)相关连的某些物质的数 量(或质量)。量(或质量)。2.原子守恒法【典例导析典例导析2 2】某非金属单质某非金属单质A 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和氧气发生化合反 应生成应生成B B。B 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 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 B分子组成的推分子组成的推 测一定正确的是测一定正确的是 ()()A.A.有有1 1个氧原子个氧原子 B.B.有有2 2个氧原子个氧原子 C.C.有有1 1个个A A原子原子 D.D.有有2 2个个A A原子原子解析解析 根据题意该化合反应可表示为根据题意该化合反应可表示为n nA+A+m mO O2 2=2=2m mB B (n n、m m为正整数为正整数),再根据氧原子守恒,可推断,再根据氧原子守恒,可推断 B B分子中只有一个氧原子分子中只有一个氧原子,因因A A单质中原子个数单质中原子个数 未定未定,则则B B分子中分子中A A原子的个数无法确定。故选原子的个数无法确定。故选A A。A【典例导析2】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A3.3.电荷守恒法电荷守恒法 电荷守恒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电荷守恒即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 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也就是说阳离子物质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也就是说阳离子物质 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 等于阴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等于阴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 数乘积的代数和。常见的电荷守恒有以下几种数乘积的代数和。常见的电荷守恒有以下几种 情况:情况:化合物化学式中存在的电中性原则化合物化学式中存在的电中性原则 (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离子反应中的电荷守恒(反应前后净电荷数离子反应中的电荷守恒(反应前后净电荷数 相等)。相等)。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阴、阳离子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电荷守恒(阴、阳离子 电荷守恒)。电荷守恒)。3.电荷守恒法【典例导析典例导析3 3】某硫酸镁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某硫酸镁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c c(MgMg2+2+)=2)=2 mol/Lmol/L,c c(SOSO )=6.5 )=6.5mol/Lmol/L,若将若将200200mLmL 此混合液中的此混合液中的MgMg2+2+和和AlAl3+3+分离分离,至少应加入至少应加入 1.6 1.6 mol/Lmol/L的苛性钠溶液的苛性钠溶液 ()A A.0.5.0.5 L L B B.1.625.1.625 L L C C.1.8.1.8 L L D D.2.2 L L 解析解析 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可得: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可得:2 2c c(MgMg2+2+)+)+3 3c c(AlAl3 3+)=2)=2c c(SOSO ),),故故c c(AlAl3 3+)=)=(26.5(26.5 mol/Lmol/L-2 2 2 2 mol/Lmol/L)/3=3)/3=3 mol/Lmol/L,当加入的当加入的NaOHNaOH溶液恰好溶液恰好 将将MgMg2+2+与与AlAl3+3+分离时分离时,NaOHNaOH转化为转化为NaNa2 2SOSO4 4和和NaAlONaAlO2 2,则则V V(NaOHNaOH)=D【典例导析3】某硫酸镁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D4.4.得失电子守恒法得失电子守恒法 化学反应中(或系列化学反应中)氧化剂所得化学反应中(或系列化学反应中)氧化剂所得 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典例导析典例导析4 4】某反应可表示为:某反应可表示为:m mM M+n nH H+O O2 2 x xM M2+2+y yH H2 2O O,则则x x值为值为 ()()A A.2 .2 B B.4 .4 C C.6 .6 D D.9.9解析解析 本题可以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求解,也可本题可以利用得失电子守恒求解,也可 以利用电荷守恒求解。据得失电子守恒有以利用电荷守恒求解。据得失电子守恒有2 2x x=4,=4,即即x x=2=2。若利用电荷守恒求解,则有。若利用电荷守恒求解,则有y y=2(=2(氧原子氧原子 守恒守恒),n n=4=4(氢原子守恒),(氢原子守恒),41=241=2x x,即,即x x=2=2。A4.得失电子守恒法A5.5.物料守恒物料守恒 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等于它在溶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等于它在溶 液中各种存在形成的浓度之和。它实质上是原液中各种存在形成的浓度之和。它实质上是原 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子守恒和质量守恒。【典例导析典例导析5 5】(20092009安徽理综,安徽理综,1313)向体积向体积 为为V Va a的的0.05 0.05 mol/Lmol/L CHCH3 3COOHCOOH溶液中加入体积为溶液中加入体积为V Vb b的的0.05 0.05 mol/LKOHmol/LKOH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溶液,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A.V Va a V Vb b时时:c c(CHCH3 3COOHCOOH)+)+c c(CHCH3 3COOCOO-)c c(K K+)B.B.V Va a=V Vb b时时:c c(CHCH3 3COOHCOOH)+)+c c(H H+)=c c(OHOH-)C.C.V Va a)c c(K K+)c c(OHOH-)c c(H H+)5.物料守恒D.D.V Va a与与V Vb b任意比时:任意比时:c c(K K+)+)+c c(H H+)=c c(OHOH-)+c c(CHCH3 3COOCOO-)解析解析 若若V Va a=V Vb b,则溶质只有,则溶质只有CHCH3 3COOKCOOK,据质子守据质子守恒知恒知,B,B正确;若正确;若V Va a V Vb b,则,则CHCH3 3COOHCOOH剩余剩余,溶质为溶质为CHCH3 3COOHCOOH、CHCH3 3COOK,ACOOK,A正确正确;若若V Va a c c(CHCH3 3COOCOO-),),C C错误;根据电荷守恒知错误;根据电荷守恒知,D D正确。正确。答案答案 C CD.Va与Vb任意比时:c(K+)+c(H+)=c(OH-)迁移应用迁移应用1.1.以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以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当电路中通过当电路中通过 0.2 mol0.2 mol电子时,阴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电子时,阴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A.3.36 L OA.3.36 L O2 2 B.1.12 L H B.1.12 L H2 2 C.2.24 L Cl C.2.24 L Cl2 2 D.2.24 L H D.2.24 L H2 2 解析解析 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产生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产生H H2 2,阳极产,阳极产 生生ClCl2 2,生成生成1 mol H1 mol H2 2消耗消耗2 mol2 mol电子电子,V V H H2 2=22.4 L/mol=2.24 L 22.4 L/mol=2.24 L。D迁移应用D2.1.92 g2.1.92 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 mL672 mL气体气体 (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标准状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 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中,通入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解在水中,则 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需要标准状况下的氧气体积为 ()A.504 mL B.168 mLA.504 mL B.168 mL C.336 mL D.224 mL C.336 mL D.224 mL 解析解析 整体来看,铜失去的电子给了整体来看,铜失去的电子给了N N原子,接原子,接 着着N N原子将所得电子又给了原子将所得电子又给了O O原子,其中原子,其中N N是是“二二 传手传手”并没有得失电子,铜失去的电子全部由并没有得失电子,铜失去的电子全部由O O 原子得到,则:原子得到,则:得得V V(O O2 2)=0.336 L=0.336 L。C2.1.92 g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C3.3.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 pH=1,pH=1,c c(Al(Al3+3+)=0.4 mol/L)=0.4 mol/L,c c(SO )=0.8(SO )=0.8 mol/L,mol/L,则则c c(K(K+)为为 ()A.0.15 mol/L B.0.2 mol/LA.0.15 mol/L B.0.2 mol/L C.0.3 mol/L D.0.4 mol/L C.0.3 mol/L D.0.4 mol/L 解析解析 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的原则,建立如下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的原则,建立如下 等式:等式:c c(H H+)+c c(K K+)+3+3c c(Al(Al3+3+)=2)=2c c(SO SO ),即即0.1 mol/L+0.1 mol/L+c c(K K+)+30.4 mol/L=2+30.4 mol/L=2 0.8 mol/L 0.8 mol/L,则,则c c(K K+)=0.3 mol/L,=0.3 mol/L,故答案为故答案为C C。C3.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C4.Na4.Na2 2O O2 2、HClHCl、AlAl2 2O O3 3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 后,溶液中只含有后,溶液中只含有NaNa+、H H+、ClCl-、OHOH-,且溶,且溶 液呈中性,则液呈中性,则NaNa2 2O O2 2、HClHCl、AlAl2 2O O3 3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 之比可能为之比可能为 ()A.321 B.241A.321 B.241 C.231 D.421 C.231 D.421 解析解析 由溶液中只含有由溶液中只含有NaNa+、H H+、ClCl-、OHOH-,且,且 溶液呈中性可知,溶质为氯化钠溶液,结合钠溶液呈中性可知,溶质为氯化钠溶液,结合钠 和氯原子守恒,和氯原子守恒,NaNa2 2O O2 2和和HClHCl的物质的量之比必的物质的量之比必 为为1212,满足这点的选项只有,满足这点的选项只有B B。B4.Na2O2、HCl、Al2O3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B1.1.(20092009江苏,江苏,7 7)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 能大量共存的是能大量共存的是 ()A.A.强碱性溶液中:强碱性溶液中:K K+、AlAl3+3+、ClCl-、B.B.含有含有0.1 mol/L Fe0.1 mol/L Fe3+3+的溶液中:的溶液中:K K+、MgMg2+2+、I I-、C.C.含有含有0.1 mol/L Ca0.1 mol/L Ca2+2+的溶液中:的溶液中:NaNa+、K K+、ClCl-D.D.室温下,室温下,pH=1pH=1的溶液中:的溶液中:NaNa+、FeFe3+3+、易错题重练易错题重练1.(2009江苏,7)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易错题重练解解析析 本本题题中中的的隐隐含含条条件件较较易易挖挖掘掘,但但涉涉及及一一个个较较复复杂杂的的氧氧化化还还原原反反应应,即即选选项项 B B中中F Fe e3 3+与与I I-发发 生生氧氧化化还还原原反反应应而而不不能能大大量量共共存存,离离子子方方程程式式为为2 2F Fe e3 3+2 2I I-2 2F Fe e2 2+I I2 2,B B不不符符合合题题意意;A A中中在在强强碱碱性条件下性条件下AlAl3+3+不能大量存在;选项不能大量存在;选项C C中中CaCa2+2+与与不能大量共存。不能大量共存。答案答案 D解析 本题中的隐含条件较易挖掘,但涉及一个2.2.下列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下列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A.向向Ca(ClO)Ca(ClO)2 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CO2 2:CaCa2+2+2ClO2ClO-+H+H2 2O+COO+CO2 2 CaCOCaCO3 3+2HClO+2HClO B.B.向向NaNa2 2COCO3 3、NaHCONaHCO3 3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醋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醋 酸:酸:+2CH+2CH3 3COOHCOOH CO2+2CHCO2+2CH3 3COOCOO-+H+H2 2O O C.C.向向NaBrNaBr、KIKI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2I2I-+Cl+Cl2 2 I I2 2+2Cl+2Cl-D D.等等体体积积、等等物物质质的的量量浓浓度度的的N Na aH HC CO O3 3和和 Ba(OH)Ba(OH)2 2两溶液混合:两溶液混合:+Ba+Ba2+2+2OH+2OH-BaCOBaCO3 3+2H+2H2 2O O2.下列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解解析析 A A项项,关关键键在在“足足 量量”二二字字,足足量量的的 C C O O2 2还还能能与与C Ca aC CO O3 3反反 应应,A A错错;B B项项,关关 键键 词词 在在 于于“少少量量”,、都都能能与与醋醋酸酸反反应应,当当醋醋酸酸少少量量时时,仅仅 有有 发发 生生 反反 应应,且且 生生 成成 而而不不是是C C O O2 2,B B错错;C C项项,I I-、B Br r-都都具具有有还还原原性性,但但 I I-还还原原性性比比 B Br r-强强,当当 C C l l2 2少少量量时时首首先先与与 I I-反反应应,C C对对;D D项项,二二 者者 等等 量量 时时,发发 生生 的的 反反 应应 应应 为为 +B Ba a2 2+OH+OH-BaCOBaCO3 3+H+H2 2O O。答案答案 C解析 A项,关键在“足量”二字,足量的CO2还能3 3.L L i iA A l lH H4 4、L Li i H H 既既是是金金属属储储氢氢材材料料又又是是有有机机合合成成中中 的的常常用用试试剂剂,遇遇水水均均能能剧剧烈烈分分解解,释释放放出出H H2 2,L Li i A Al l H H4 4在在1 12 25 5时时分分解解为为L Li i H H、H H2 2和和A A l l。下下列列说说 法法不不正正确确的的是是 ()A A.L Li iH H 与与D D2 2O O反反应应,所所得得氢氢气气的的摩摩尔尔质质量量为为 4 g/mol4 g/mol B.1 mol LiAlH B.1 mol LiAlH4 4在在125125时完全分解,转移时完全分解,转移3 3 molmol 电子电子 C.LiAlHC.LiAlH4 4溶于适量水后得到无色溶液,则化学溶于适量水后得到无色溶液,则化学方方 程式可表示为:程式可表示为:LiAlHLiAlH4 4+2H+2H2 2O LiAlOO LiAlO2 2 +4H+4H2 2 D.LiAlH D.LiAlH4 4与乙醛作用生成乙醇,与乙醛作用生成乙醇,LiAlHLiAlH4 4作还原作还原剂剂3.LiAlH4、LiH既是金属储氢材料又是有机合成中解解析析 选选 项项 A A,L Li i H H 与与D D2 2O O反反应应生生成成氢氢气气(H HD D),其其摩摩尔尔质质量量为为 3 3 g g/m m o ol l;选选 项项 B B,L Li i A A l l H H4 4中中 的的 L L i i、A A l l 都都是是主主族族金金属属元元素素,H H是是非非金金属属元元素素,故故 L L i i 为为+1 1价价、A A l l 为为+3 3价价、H H为为-1 1价价,受受热热分分解解时时,根根据据A A l l 元元素素的的价价态态变变化化即即可可得得出出 1 1 m m o ol l L Li iA A l lH H4 4在在1 12 25 5时时完完全全分分解解,转转移移 3 3 m m o ol l 电电子子;选选项项 C C,L Li i A Al l H H4 4中中的的-1 1价价H H与与H H2 2O O中中 的的+1 1价价H H发发生生氧氧化化还还原原反反应应生生成成H H2 2,同同 时时 生生 成成 O OH H-,O OH H-与与 A A l l3 3+反反 应应 生生 成成 ,C C正正确确;选选项项 D D,乙乙醛醛被被还还原原为为乙乙醇醇,L Li i A Al l H H4 4作作 还还原剂。原剂。答案答案 A解析 选项A,LiH与D2O反应生成氢气(HD),4 4.某某温温度度下下将将C C l l2 2通通 入入K KO OH H 溶溶液液,反反应应后后得得到到 K KC Cl l、K KC Cl l O O、K KC Cl l O O3 3的的混混合合溶溶液液,经经测测定定C Cl l O O-与与 的的物物质质的的量量浓浓度度之之比比为为1 11 11 1,则则C C l l2 2与与 K KO OH H 反反应应时时,被被还还原原的的氯氯元元素素和和被被氧氧化化的的氯氯元元 素素的的物物质质的的量量之之比比为为 ()A.13 B.43 C.21 A.13 B.43 C.21 D.31D.31 解解析析 x xC C l lx xK KC Cl l,C C l l 元元素素化化合合价价降降 x x1 1;1 11 1C Cl l 1 11 1K K C Cl l O O,C C l l 元元素素化化合合价价升升 1 11 1 1 1;C C l l K K C C l lO O3 3,C C l l 元元素素化化合合价价升升 1 1 5 5。由由此此得得关关系系 式式:x x1 1=1 11 1 1 1+1 1 5 5,x x=1 16 6,则则被被还还原原和和被被 氧化的氯元素之比是氧化的氯元素之比是1616(1+111+11)=43=43。B4.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反应后得到B5 5.下下列列选选项项中中的的两两步步操操作作能能用用一一个个离离子子方方程程式式表表 示示的的是是 ()A.A.向向NaNa2 2COCO3 3稀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向稀稀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向稀盐盐 酸中滴加少量酸中滴加少量NaNa2 2COCO3 3溶液溶液 B B.向向澄澄清清石石灰灰水水中中滴滴加加少少量量N Na aH HC CO O3 3;向向 NaHCONaHCO3 3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溶液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C C.向向C Cu uS SO O4 4溶溶液液中中滴滴加加少少量量B Ba a(O O H H)2 2溶溶液液;向向 Ba(OH)Ba(OH)2 2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中滴加少量CuSOCuSO4 4溶液溶液 D.D.向向AlClAlCl3 3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NaOH溶液;向溶液;向NaOHNaOH 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中滴加少量AlClAlCl3 3溶液溶液C5.下列选项中的两步操作能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C6.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用惰性电极电解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MgCl2 2溶液:溶液:2Cl2Cl-+2H+2H2 2O O ClCl2 2+H+H2 2+2OH+2OH-B.B.向向Ca(OH)Ca(OH)2 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CONaHCO3 3溶液:溶液:CaCa2+2+2 2 +2OH+2OH-+CaCO+CaCO3 3 +2H+2H2 2O O C.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CO2 2:CaCa2+2+2ClO+2ClO-+H+H2 2O+COO+CO2 2 CaCOCaCO3 3+2HClO+2HClO D.D.氢氧化铁溶于碘化氢溶液:氢氧化铁溶于碘化氢溶液:Fe(OH)Fe(OH)3 3+3H+3H+FeFe3+3+3H+3H2 2O OB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7.7.在指定环境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在指定环境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 存的是存的是 ()A.A.使使pH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试纸呈红色的溶液:FeFe2+2+、NaNa+B B.使使无无色色酚酚酞酞试试液液显显红红色色的的溶溶液液:S S2 2-、K K+、C C.加加入入铝铝粉粉可可以以放放出出氢氢气气的的溶溶液液:N Na a+、C C l l-、D D.在在c c(H H+)/c c(O O H H-)=1 1 1 1 0 01 13 3的的 溶溶 液液:、MgMg2+2+、ClCl-、K K+7.在指定环境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解析解析 使使pH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与与F Fe e2 2+在在酸酸性性条条件件下下不不能能共共存存,A A项项错错;酚酚酞酞显显红红色色的的溶溶液液是是碱碱性性溶溶液液,不不能能存存在在,B B项项 错错误误;与与铝铝粉粉能能放放出出氢氢气气的的溶溶液液是是强强酸酸性性或或强强碱碱性性溶溶液液,而而碱碱性性条条件件下下 不不能能存存在在,故故 C C项项的的离离子也不可以大量共存。子也不可以大量共存。答案答案 D解析 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8 8.2 24 4 m m L L 0 0.0 05 5 m m o ol l/L L的的N Na a2 2S SO O3 3恰恰 好好 与与2 20 0 m m L L 0 0.0 02 2 m m o ol l/L L的的K K2 2R R2 2O O7 7溶溶液液完完全全反反应应,则则R R元元素素在在 还还原原产产物物中中的的化化合合价价为为 ()A.0A.0 B.+2B.+2 C.+3C.+3 D.+6D.+6 解解析析 设设K K2 2R R2 2O O7 7反反应应后后生生成成的的还还原原产产物物中中 R R的的 化化合合价价为为 x x。依依据据化化合合价价升升降降守守恒恒有有 2 24 4 1 10 0-3 3 L L 0 0.0 05 5 m m o ol l/L L 2 2=2 20 0 1 10 0-3 3 L L 0 0.0 0 2 2 m mo ol l/L L (6-(6-x x)2)2,x x=+3=+3。C 8.24 mL 0.05 mol/L的Na2SO3恰好与2学生案例学生案例1 1.C C l l2 2通通入入石石灰灰乳乳可可制制取取漂漂白白粉粉,其其反反应应的的化化学学方方 程程式式为为 ,在在标标准准状状况况下下当当有有0 0.2 22 24 4 L L C C l l2 2被被C Ca a(O OH H)2 2 吸收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吸收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mol。规范答案规范答案 2Cl2Cl2 2+2Ca(OH)+2Ca(OH)2 2 CaClCaCl2 2+Ca(ClO)+Ca(ClO)2 2+2H+2H2 2O O 0.010.01ClCl2 2+Ca+Ca(OHOH)2 2 CaCl CaCl2 2+Ca+Ca(ClOClO)2 2+H+H2 2O O0.020.022.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规范答案规范答案 2Cl2Cl-+2H+2H2 2O ClO Cl2 2+H+H2 2+2OH+2OH-2Cl2Cl-+2H+2H2 2O OClCl2 2+H+H2 2+2OH+2OH-2 2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 写规范写规范答题规范答题规范Cl2+Ca(OH)2 CaCl2+Ca(ClO3.3.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试写出所用试剂及有关的离(括号内为杂质),试写出所用试剂及有关的离 子方程式:子方程式:(1 1)BaClBaCl2 2(HCIHCI):选用试剂):选用试剂 ,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2 2)COCO2 2(SOSO2 2):选用试剂):选用试剂 ,离,离 子方程式子方程式 。(3 3)NaClNaCl(NaNa2 2SOSO4 4):选用试剂):选用试剂 ,离离 子方程式子方程式 。BaBa(OHOH)2 2溶液溶液H H+OH+OH-H H2 2O ONaNa2 2COCO3 3溶液溶液SOSO2 2+COCO2 2+BaClBaCl2 2溶液溶液BaBa2+2+BaSOBaSO4 43.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Ba(OH)2溶液规范答案规范答案(1)BaCO(1)BaCO3 3溶液溶液 BaCOBaCO3 3+2H+2H+BaBa2+2+CO+CO2 2+H+H2 2O O(2)(2)饱和饱和NaHCONaHCO3 3溶液溶液 SOSO2 2+2 +2 2CO2CO2 2+(3)(3)适量适量BaClBaCl2 2溶液溶液 BaBa2+2+BaSOBaSO4 4规范答案4.4.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 1)1 mol Cl1 mol Cl2 2通入含通入含1 mol FeBr1 mol FeBr2 2的溶液中:的溶液中:。(2 2)1 mol Cl1 mol Cl2 2通入含通入含1 mol Fel1 mol Fel2 2的溶液中:的溶液中:。(3 3)CuSOCuSO4 4溶液与溶液与BaBa(OHOH)2 2溶液混合:溶液混合:。(4 4)NHNH4 4HCOHCO3 3溶液与溶液与NaOHNaOH溶液等物质的量混溶液等物质的量混 合:合:。(5 5)FeClFeCl3 3溶液中溶液中FeFe3+3+的水解:的水解:。2Fe2Fe2+2+Cl+Cl2 2 2Fe2Fe3+3+2Cl+2Cl-2Fe2Fe2+2+2I2I-+2Cl+2Cl2 2 2Fe2Fe3+3+4Cl4Cl-+I+I2 2BaBa2+2+BaSOBaSO4 4NHNH +OH+OH-NHNH3 3H H2 2O OFeFe3+3+3H+3H2 2O OFeFe(OHOH)3 3+3H+3H+4.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 规范答案规范答案(1)(1)2Fe2Fe2+2+2Br+2Br-+2Cl+2Cl2 2 2Fe2Fe3+3+4Cl+4Cl-+Br+Br2 2(2)2I(2)2I-+Cl+Cl2 2 I I2 2+2Cl+2Cl-(3)Ba(3)Ba2+2+2OH+2OH-+Cu+Cu2+2+Cu(OH)Cu(OH)2 2+BaSO+BaSO4 4(4)+OH(4)+OH-H H2 2O+O+(5)Fe(5)Fe3+3+3H+3H2 2O Fe(OH)O Fe(OH)3 3+3H+3H+规范答案阅卷心语阅卷心语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写明反应条件,注意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写明反应条件,注意“”“”“”及及“”还是还是“”或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还要注意电荷守恒、电子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还要注意电荷守恒、电子得失守恒、反应物量的多少、反应顺序、反应物隐失守恒、反应物量的多少、反应顺序、反应物隐含的后续反应等。含的后续反应等。返回返回阅卷心语返回2.42.4实验:探究探究弹力和力和弹簧伸簧伸长的关系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形定则2.4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知知 识 精精 要要一一 探究探究弹力与力与弹簧伸簧伸长的关系的关系1.1.实验目的目的(1)(1)探究探究弹力与力与弹簧伸簧伸长的定量关系的定量关系.(2)(2)学会利用学会利用图象研究两个物理量之象研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的关系的方法.知 识 精 要一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1.实验目的2.2.实验原理原理(1)(1)如如图所示所示,弹簧在下端簧在下端悬挂挂钩码时会伸会伸长,平衡平衡时弹簧簧产生的生的弹力与力与钩码总重力重力大小相等大小相等.(2)(2)用刻度尺用刻度尺测出出弹簧在不同的簧在不同的钩码拉力下的伸拉力下的伸长量量,建立坐建立坐标系系,以以纵坐坐标表示表示弹力大小力大小F,F,以横坐以横坐标表示表示弹簧簧的伸的伸长量量x,x,在坐在坐标系中描出系中描出实验所所测得的各得的各组(x,F)(x,F)对应的点的点,用用平滑的曲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接起来,根据根据实验所得的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伸力大小与伸长量量间的关系的关系.2.实验原理(1)如图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3.3.实验器材器材除除轻质弹簧簧(一根一根),),钩码(一盒一盒),),刻度尺刻度尺,铁架台外架台外,还需需重垂重垂线,坐坐标纸,三角板三角板.4.4.实验步步骤(1)(1)如如图所示所示,将将铁架台放于桌架台放于桌面上面上(固定好固定好),),将将弹簧的一端固簧的一端固定于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架台的横梁上,在靠近在靠近弹簧簧处将刻度尺将刻度尺(分度分度值为mm)mm)固定固定于于铁架台上架台上,并用并用重垂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刻度尺是否竖直直.3.实验器材除轻质弹簧(一根),钩码(一盒),刻度尺,铁架(2)(2)记下下弹簧下端不挂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所对应的刻度的刻度L L0 0.(3)(3)在在弹簧下端挂上一个簧下端挂上一个钩码,待待钩码静止后静止后,记下下弹簧下端簧下端所所对应的刻度的刻度L L1 1.(4)(4)用上面方法用上面方法,记下下弹簧下端挂簧下端挂2 2个个 3 3个个 4 4个个钩码时,弹簧下端所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的刻度L L2 2 L L3 3 L L4 4并将所得数据并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在表格中中.(5)(5)用用x xn n=L=Ln n-L-L0 0计算出算出弹簧挂簧挂1 1个个 2 2个个 3 3个个钩码时弹簧的簧的伸伸长量量,并根据当地重力加速度并根据当地重力加速度值g,g,计算出所挂算出所挂钩码的的总重重力力,这个个总重力就等重力就等于于弹力力的大小的大小,将所得数据填入表格将所得数据填入表格.(2)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3)在弹簧(6)(6)根据所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上描点,最好以最好以弹簧簧弹力力为纵坐坐标,以以弹簧的簧的伸伸长量量为横坐横坐标.(6)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最好以弹簧弹力为纵坐标,以(7)(7)按照按照图中各点的分布与走向中各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包括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都在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都在这条曲条曲线上上,但要注意但要注意使曲使曲线两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的点数大致相同.(8)(8)以以弹簧的伸簧的伸长为自自变量量,写出曲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所代表的函数,首先首先尝试一次函数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如果不行则考考虑二次函数二次函数.(9)(9)解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7)按照图中各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二二 验证力的平行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形定则1.1.实验目的目的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的平行四边形定形定则.2.2.实验原理原理等效法等效法:使一个力使一个力F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 F1 1 F F2 2的作用效果相的作用效果相同同,都是使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都是使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某点到某点,所以所以这个力个力FF就是那两个力就是那两个力F F1 1和和F F2 2的合力的合力.作出力作出力FF的的图示示,再根据平再根据平行四行四边形定形定则作出力作出力F F1 1和和F F2 2的合力的合力F F的的图示示,比比较F F和和FF的大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小和方向是否相同.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目的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3.3.实验器材器材方木板方木板,白白纸,弹簧簧测力力计(两个两个),),三角板三角板,刻度尺刻度尺,图钉(若干若干个个),),细芯芯铅笔笔,橡皮条橡皮条,细绳套套(两个两个).).4.4.实验步步骤(1)(1)用用图钉把白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2)(2)用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 A点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两个细绳套套.3.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个),三角板,刻度(3)(3)用两个用两个弹簧簧测力力计分分别勾住勾住细绳套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到某一位置O,O,如如图所示所示,记录两两弹簧簧测力力计的的读数数,用用铅笔描下笔描下O O点的位置及此点的位置及此时两两细绳套的方向套的方向.(4)(4)用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笔和刻度尺从结点点O O沿沿两条两条细绳方向画直方向画直线,按按选定的定的标度作出度作出这两个两个弹簧簧测力力计的拉的拉力力F F1 1和和F F2 2的的图示示,并以并以F F1 1和和F F2 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形,过O O点点画平行四画平行四边形的形的对角角线,此此对角角线即即为合力合力F F的的图示示.(3)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5)(5)只用一个只用一个弹簧簧测力力计通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点拉到同样的位置的位置O,O,记下下弹簧簧测力力计的的读数数和和细绳的方向的方向,用刻度尺用刻度尺从从O O点按同点按同样的的标度沿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的方向作出这个个弹簧簧测力力计的拉的拉力力FF的的图示示.(6)(6)比比较力力FF与用平行四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形定则求出的合力求出的合力F F在大小和方在大小和方向上是否相同向上是否相同.(7)(7)改改变两个力两个力F F1 1和和F F2 2的大小和的大小和夹角角,再重复再重复实验两次两次.(5)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双双 基基 精精 练1.1.在在“探究探究弹力与力与弹簧伸簧伸长的关系的关系”的的实验中中,关于操作步关于操作步骤的先后的先后顺序序,下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法正确的是()()A.A.先先测量原量原长,后后竖直直悬挂挂B.B.先先竖直直悬挂挂,后后测量原量原长C.C.先后先后顺序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果无影响D.D.先后先后顺序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重簧的自重答案答案:BD:BD双 基 精 练1.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解析解析:因本因本实验表示表示弹簧伸簧伸长量采用挂重物后量采用挂重物后总长减去原减去原长的方法的方法,而而弹簧自重将簧自重将导致致弹簧伸簧伸长,先先竖直直悬挂后再挂后再测原原长,可消除由可消除由弹簧自重簧自重带来的来的误差差,故故选BD.BD.解析:因本实验表示弹簧伸长量采用挂重物后总长减去原长的方法,2.2.如如图所示是描述某根所示是描述某根弹簧的伸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之量与所受拉力之间的关系的关系图象象,下列关于下列关于这根根弹簧的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法中正确的是()()A.A.弹簧的簧的劲度系数是度系数是2 N/m2 N/mB.B.弹簧的簧的劲度系数是度系数是2102103 3 N/m N/mC.C.当受到当受到800 N800 N的拉力作用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簧的长度是度是40 cm40 cmD.D.当当弹簧伸簧伸长量量为20 cm20 cm时,弹簧簧产生的拉力是生的拉力是200 N200 N答案答案:B:B2.如图所示是描述某根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之间的关系图象,解析解析:这是一个描述是一个描述弹簧伸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也就是量与所受拉力也就是弹簧簧弹力力之之间的关系的的关系的图象象,由由图象可知象可知,其斜率即其斜率即劲度系数度系数,为2102103 3 N/m(N/m(应注意到坐注意到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的表示的物理量的单位位),),故故B B正确正确,A,A错误;当受到当受到800 N800 N的拉力作用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簧伸长量量为40 cm,40 cm,故故C C错误;当当弹簧伸簧伸长量量为20 cm20 cm时,弹簧簧产生的生的弹力是力是400 N,400 N,故故D D错误.解析:这是一个描述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也就是弹簧弹力之间的关3.3.在做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形定则”实验时,下面列出的措施下面列出的措施中中,不利于改不利于改进实验结果的是果的是()()A.A.橡皮条橡皮条弹性要好性要好,拉到拉到O O点点时拉力拉力应适当大些适当大些B.B.两个分力两个分力F F1 1和和F F2 2间的的夹角要尽量大些角要尽量大些C.C.拉橡皮条拉橡皮条时,橡皮条橡皮条 细绳和和弹簧簧测力力计平行平行贴近木板面近木板面D.D.拉橡皮条的拉橡皮条的绳要要细,而且要稍而且要稍长一些一些答案答案:B:B3.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下面列出的措施中,解析解析:拉力拉力“适当适当”大些能减小大些能减小误差差;而而夹角角“尽量尽量”大些大些,则使使作作图误差差变大大;橡皮条等橡皮条等“贴近近”木板木板,目的是使拉目的是使拉线水平水平;绳子要子要细且稍且稍长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便于确定力的方向,因此因此选B.B.解析:拉力“适当”大些能减小误差;而夹角“尽量”大些,则使作疑疑 难 精精 讲疑疑难点一点一.“.“探究探究弹力和力和弹簧伸簧伸长的关系的关系”的的实验中有哪些需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注意的问题?名名师在在线:1.:1.所挂所挂钩码不要不要过重重,以免以免弹簧被簧被过分拉伸分拉伸,超出超出它的它的弹性限度性限度.要注意要注意观察察,适可而止适可而止.2.2.每次所挂每次所挂钩码的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从而使坐标系上描的系上描的点尽可能稀点尽可能稀,这样作出的作出的图线更精确更精确.疑 难 精 讲疑难点一.“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3.3.测弹簧簧长度度时,一定要在一定要在弹簧簧竖直直悬挂且挂且处于平衡状于平衡状态时测量量,以免增大以免增大误差差.4.4.描点画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曲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曲线上上,但但应注意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曲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的两的两侧.5.5.记录数据数据时要注意要注意弹力与力与弹簧伸簧伸长量的量的对应关系及关系及单位位.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疑疑难点二点二.“.“验证力的平行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形定则”的的实验中有哪些需要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注意的问题?名名师在在线:1.:1.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点,可拴一短可拴一短细绳连两两细绳套套,以三以三绳交点交点为结点点,应使使结点小些点小些,以便准确地以便准确地记录结点点O O的位置的位置.2.2.在同一次在同一次实验中中,使橡皮条拉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点O O的位置一定要相同的位置一定要相同.3.3.不要用老化的橡皮条不要用老化的橡皮条,检查方法是用一个方法是用一个弹簧簧测力力计拉橡拉橡皮条皮条,要反复做几次要反复做几次,使橡皮条拉到相同的使橡皮条拉到相同的长度看度看弹簧簧测力力计读数有无数有无变化化.疑难点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4.4.细绳套套应适当适当长一些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不要直接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套的方向画直线,应在在细绳套末端用套末端用铅笔画一个点笔画一个点,取掉取掉细绳套后套后,再将所再将所标点与点与O O点点连直直线确定力的方向确定力的方向.5.5.在同一次在同一次实验中中,画力的画力的图示所示所选定的定的标度要相同度要相同,并且要并且要恰当恰当选取取标度度,使所作力的使所作力的图示稍大一些示稍大一些.4.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的易易 错 点点 拨易易错点一不能利用点一不能利用图象象处理数据理数据 分析分析误差而出差而出错自我自我诊断断1(1)1(1)在在“探究探究弹力和力和弹簧伸簧伸长量的关系量的关系”实验中中,以以下下说法正确的是法正确的是()()A.A.弹簧被拉伸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性限度B.B.用用悬挂挂钩码的方法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簧施加拉力,应保保证弹簧位于簧位于竖直直位置且位置且处于平衡状于平衡状态C.C.用直尺用直尺测得得弹簧的簧的长度即度即为弹簧的伸簧的伸长量量D.D.用几个不同的用几个不同的弹簧簧,分分别测出几出几组拉力与伸拉力与伸长量量,得出拉力得出拉力与伸与伸长量之比相等量之比相等ABAB易 错 点 拨易错点一不能利用图象处理数据分析误差而出错(2)(2)某同学做某同学做“探究探究弹力和力和弹簧伸簧伸长量的关系量的关系”的的实验,他先把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用直尺测出出弹簧的原簧的原长L L0 0,再把再把弹簧簧竖直直悬挂起来挂起来,挂上挂上钩码后后测出出弹簧伸簧伸长后的后的长度度L,L,把把(L-L(L-L0 0)作作为弹簧的伸簧的伸长量量x.x.这样操作操作,由于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簧自身重力的影响的影响,最后画出的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可能是图所示所示图象的象的()()C C(2)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解析解析:(1):(1)本本实验中中应以需要研究的一根以需要研究的一根弹簧簧为实验对象象,在在弹性限度内通性限度内通过增减增减钩码的数目的数目,以改以改变对弹簧的拉力簧的拉力,来探来探索索弹力与力与弹簧伸簧伸长量的关系量的关系,所以所以选A A B.B.(2)(2)由于考由于考虑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簧自身重力的影响,当不挂当不挂钩码时,弹簧的伸簧的伸长量量x0,x0,所以所以选C C项.解析:(1)本实验中应以需要研究的一根弹簧为实验对象,在弹性易易错点二不理解点二不理解实验原理原理导致不能正确致不能正确进行操作行操作自我自我诊断断2 2某同学做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形定则”实验时,主要主要步步骤是是:A.A.在桌上放一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方木板,在方木板上在方木板上铺一一张白白纸,用用图钉把白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在方木板上;B.B.用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 A点点,在橡皮条的另一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的另一端系着绳套套;C.C.用两个用两个弹簧簧测力力计分分别勾住勾住绳套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使橡皮条伸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点到达某一位置O,O,记录下下O O点的位置点的位置,读出两出两个个弹簧簧测力力计的示数的示数;易错点二不理解实验原理导致不能正确进行操作自我诊断2某同学D.D.按按选好的好的标度度,用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簧测力力计的拉的拉力力F F1 1和和F F2 2的的图示示,并用平行四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形定则求出合力求出合力F;F;E.E.只用一个只用一个弹簧簧测力力计,通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出弹簧簧测力力计的示数的示数,记下下细绳的方向的方向,按同一按同一标度作出度作出这个力个力FF的的图示示;F.F.比比较FF和和F F的大小和方向的大小和方向,看它看它们是否相同是否相同,得出得出结论.上述步上述步骤中中:(1):(1)有重要有重要遗漏的步漏的步骤的序号是的序号是_和和_;(2)_;(2)遗漏的内容分漏的内容分别是是_和和_._.答案答案:见解析解析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解析解析:本本题主要考主要考查在在验证力的平行四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形定则实验中的中的实验步步骤,要求理解要求理解 记住住该实验的操作的操作顺序序.据据验证力的平行力的平行四四边形定形定则的操作的操作规程可知程可知,有重要有重要遗漏的步漏的步骤的序号是的序号是C C E.E.在在C C中未中未记下两条下两条绳的方向的方向,E,E中未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点拉到了同一位置拉到了同一位置O.O.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的实验步骤,题 型型 研研 练题型一型一“探究探究弹力与力与弹簧伸簧伸长的关系的关系”的的实验原理和数据原理和数据处理理【例例1 1】下表是某同学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究探究弹力和力和弹簧伸簧伸长量的关系所量的关系所测的几的几组数据数据:弹力力F/NF/N0.50.51.01.01.51.52.02.02.52.5弹簧伸簧伸长量量x/cmx/cm2.62.65.05.06.86.89.89.812.412.4题 型 研 练题型一“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原理(1)(1)在在图中的坐中的坐标纸上作出上作出F-xF-x图象象.(2)(2)写出曲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所代表的函数(x(x用用m m作作单位位).).(3)(3)解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1)在图中的坐标纸上作出F-x图象.(2)写解析解析:(1):(1)将各点描到坐将各点描到坐标纸上上,并并连成直成直线,如如图所示所示.(2)(2)由由图象得象得F=20 x.F=20 x.(3)(3)函数表达式中的常数表示使函数表达式中的常数表示使弹簧伸簧伸长(或或压缩)1 m)1 m所需的所需的拉力拉力(或或压力力)为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