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第一章-土方工程第2讲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304262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技术-第一章-土方工程第2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建筑施工技术-第一章-土方工程第2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建筑施工技术-第一章-土方工程第2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计算土方工程量1概况一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整体概述概况三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概况二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2主讲:张 老 师西安工业大学3学习重、难点n学习重点:1.基坑土方量的计算2.基槽土方量的计算n学习难点: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 4主要内容n1: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n2:计算基坑开挖土方量n3:计算基槽开挖土方量 5 施工设计应注意事项 (1)摸清施工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与机械;(2)合理调配土方,使总施工量最少;(3)合理组织机械施工,以发挥最高效率;(4)作好道路、排水、降水、土壁支撑等准备及辅助工作;(5)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避开冬、雨季施工;(6)制定合理可行的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61.2 土方工程量计算与调配1.2.1 基坑与基槽土方量计算(平均断面法)基坑(底长为底宽3倍以内)土方量可按立体几何中拟柱体(由两个平行的平面作底的一种多面体)体积公式计算。即式中 H 基坑深度,m;A1、A2基坑上、下底的面积,m2;A0 基坑中截面的面积,m2。7 基槽(路堤)(底长大于底宽3倍)土方量计算可沿长度方向分段计算:式中V1第一段的土方量,m3;L1 第一段的长度,m。将各段土方量相加即得总土方量:181.2.2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平均高度法)对于在地形起伏的山区、丘陵地带修建较大厂房、体育场、车站等占地广阔工程的平整场地,主要是削凸填凹,移挖方作填方,将自然地面改造平整为符合场地设计要求的平面。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有方格网法和横截面法两种。横截面法是将要计算的场地划分成若干横截面后,用横截面计算公式逐段计算,最后将逐段计算结果汇总。横截面法计算精度较低,可用于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区。对于地形较平坦地区,一般采用方格网法。9方格网法(平均高度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步骤为:(1)读识方格网图 方格网图由设计单位(一般在1/500的地形图上)将场地划分为边长a=1040m的若干方格,与测量的纵横坐标相对应,在各方格角点规定的位置上标注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Hn)和设计标高(Hn),如下图所示。1011(2)计算场地各个角点的施工高度 施工高度为角点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式中 Hn-地面标高 Hn-设计标高 hn角点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以“+”为填,“-”为 挖),m;n 方格的角点编号(自然数列1,2,3,n)。12(3)计算“零点”位置,确定零线 方格边线一端施工高程为“+”,若另一端为“-”,则沿其边线必然有一不挖不填的点,即为“零点”(图1.4)。再把零点连起来得零线。零点位置按下式计算:式中 x1、x2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h1、h2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均用绝对值;m);a方格网的边长,m。13 确定零点的办法也可以用图解法,如图1.5所示。方法是用尺在各角点上标出挖填施工高度相应比例,用尺相连,与方格相交点即为零点位置。将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线。它是确定方格网中挖方与填方的分界线。14(4)计算方格土方工程量 按四方棱柱体法或三角棱柱体法逐格计算每个方格内的挖方量或填方量。(a)四方棱柱体法15 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填或全部为挖时:式中:挖方或填方体积(m3);方格四个角点的填挖高度,均取绝对值(m)。方格四个角点,部分为填方、部分为挖方时:式中:方格角点中填(挖)方施工高度的总和,取绝对值(m);方格四角点施工高度之总和,取绝对值(m);方格边长(m)。16补充:常用方格网点计算公式 项 目图 式计算公式一点填方或挖方(三角形)两点填方或挖方(梯形)三点填方或挖方(五角形)四点填方或挖方(正方形)17(b)三角棱柱体法:将每一个方格顺地形的等高线沿对角线划分成两个三角形,然后计算每一个三角棱柱体的土方量。18当三角形为全挖或全填时当三角形有填有挖时,则其零线将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一个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楔体。19(5)边坡土方量计算 场地的挖方区和填方区的边沿都需要做成边坡,以保证挖方土壁和填方区的稳定。边坡的土方量可以划分成两种近似的几何形体进行计算,一种为三角棱锥体(图1.6中、),另一种为三角棱柱体(图1.6中)。然后应用几何公式分别进行土方计算,最后将各块汇总,即得场地边坡总挖、填土方量。20A 三角棱锥体边坡体积式中 l1边坡的长度;A1边坡的端面积;A1mh22/2h2角点的挖土高度;m 边坡的坡度系数,m=宽/高。(1.11)21B三角棱柱体边坡体积两端横断面面积相差很大的情况下,边坡体积 式中l4边坡的长度;A1、A2、A0边坡两端及中部横断面面积。C计算土方总量 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的土方量和边坡土方量汇总,即得该场地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1.12)(1.13)22【例1.1】某建筑场地方格网如图1.7所示,方格边长为20m20m,填方区边坡坡度系数为1.0,挖方区边坡坡度系数为0.5,试计算挖方和填方的总土方量。23【解】(1)根据所给方格网各角点的地面设计标高和自然标高,计算各角点施工高度,结果列于图1.8中。由公式得:h1=251.50-251.40=0.10 h2=251.44-251.25=0.19 h3=251.38-250.85=0.53 h4=251.32-250.60=0.72 h5=251.56-251.90=-0.34 h6=251.50-251.60=-0.10 h7=251.44-251.28=0.16 h8=251.38-250.95=0.43 h9=251.62-252.45=-0.83 h10=251.56-252.00=-0.44 h11=251.50-251.70=-0.20 h12=251.46-251.40=0.0624(2)计算零点位置。从图1.8中可知,15、26、67、711、1112五条方格边两端的施工高度符号不同,说明这些方格边上有零点存在。由公式求得:15线 x1=4.55(m)26线 x1=13.10(m)67线 x1=7.69(m)711线 x1=8.89(m)1112线 x1=15.38(m)25 将各零点标于图上,并将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得零线位置,如图1.8。(3)计算方格土方量。方格、底面为正方形,土方量为:V(+)=202/4(0.53+0.72+0.16+0.43)=184(m3)V(-)=202/4(0.34+0.10+0.83+0.44)=171(m3)方格底面为两个梯形,土方量为:V(+)=20/8(4.55+13.10)(0.10+0.19)=12.80(m3)V(-)=20/8(15.45+6.90)(0.34+0.10)=24.59(m3)26 方格、底面为三边形和五边形,土方量为:V(+)=65.73(m3)V(-)=0.88(m3)V(+)=2.92(m3)V(-)=51.10(m3)V(+)=40.89(m3)V(-)=5.70(m3)方格网总填方量:V(+)=184+12.80+65.73+2.92+40.89=306.34(m3)方格网总挖方量:V(-)=171+24.59+0.88+51.10+5.70=253.26(m3)27(4)边坡土方量计算。如图1.9,、按三角棱柱体计算外,其余均按三角棱锥体计算,依式 1.11、1.12 可得:V(+)=0.003(m3)V(+)=V(+)=0.0001(m3)V(+)=5.22(m3)V(+)=V(+)=0.06(m3)V(+)=7.93(m3)2829V(+)=V(+)=0.01(m3)V(+)=0.01(m3)V11(-)=2.03(m3)V12(-)=V13(-)=0.02(m3)V14(-)=3.18(m3)边坡总填方量:V(+)=0.003+0.0001+5.22+20.06+7.93+20.01+0.01 =13.29(m3)边坡总挖方量:V(-)=2.03+20.02+3.18=5.25(m3)301.2.3 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 场地设计标高H0确定的原则:(1)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2)尽量利用地形,以减少挖方数量;(3)尽量使场地内挖填平衡,以降低土方运输费用;(4)有一定泄水坡度(2),满足排水要求;(5)考虑最高洪水位的要求。场地设计标高H0确定的方法:(1)简易计算法(一般方法)(2)最佳平面设计法31(1)简易计算法(一般方法)(a)在地形图上将施工区域划分为边长为1040m若干个方格网;(b)确定各小方格角点的天然高程;方法:无地形图时,水准仪测量;根据地形图上相邻两等高线的高程,用插入法求得;用一条透明纸带,在上面画6根等距离的平行线,把该透明纸带放在标有方格网的地形图上,将6根平行线的最外两根分别对准A点和B点,这时6根等距离的平行线将A、B之间的0.5m等高线的高差均分成5等分,于是就可直接得到角点的地面标高。3233(c)按填挖平衡确定场地设计标高 按每一个方格的角点的计算次数,即方格的角点为几个方格共有的情况(“权”):一个方格仅有的角点天然标高;式中:两个方格共有的角点天然标高;三个方格共有的角点天然标高;四个方格共有的角点天然标高。方格网数;34例如:图1-9中的场地设计标高H0为:(252.45+251.40+250.60+251.60)+2(252.00+251.70+251.90+250.95 +251.25+250.85)+4(251.60+251.28)=251.45m351.2.4 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1)土的可松性影响 36 由于土具有可松性,一般填土有多余,需相应提高设计标高,设h为因土的可松性引起设计标高的增加值,则设计标高调整后总的挖方体积 为:其中 为挖土时预留部分 总的填方体积为:因:37 此时,填方区的标高也应与挖方区一样,提高 即:由于:所以有:故考虑了土的可松性后,场地设计标高调整为:式中:按理论设计标高计算的总挖方、总填方体积;按理论设计标高计算的挖方区、填方区总面积;土的最后可松性系数。38(2)借土、弃土的影响 弃土于场外、从场外取土回填等情况。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值 为:式中:Q-场地根据H0平整后多余或不足的土方量。(3)场地泄水坡度的影响 泄水坡度有单面泄水、双面泄水 单面泄水:场地内只有一个方向排水;双面泄水:场地内只有两个方向排水,且互相垂直。(a)场地有单面泄水坡度时的设计标高 场地内已调整的设计标高 为场地中心线的标高(因此将场地中心作为坐标的原点)39 场地内任意点的设计标高则为:例如:角点的设计标高为:40(b)场地有双面泄水坡度时的设计标高 场地内已调整的设计标高为场地纵横方向中心线的标高(因此将场地中心作为坐标的原点)式中:该点沿X-X,Y-Y方向距场地中心线的距离;场地沿X-X,Y-Y方向的泄水坡度。说明:的取值:(与单向泄水一致)坐标原点位于场地的中心点,x、y方向逆着泄水坡度方向,按坐标象限判断正、负号,即位于第一象限x、y皆为正;第二象限x为负,y为正;第三象限x、y 皆为负;第四象限x为正,y为负。41421.2.5 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步骤1.场地设计标高的确定,先计算出 ;2.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一般考虑土的可松性和场地泄水坡度的影响(分清单面泄水或双面泄水),计算出 ;3.求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 式中:角点的施工高度,以“+”为填土,“”为挖土;角点的设计标高(考虑泄水坡度);角点的自然地面标高。434.绘出零线;5.计算场地挖、填土方量。441.2.6 土方调配 土方调配是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土方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场地平整土方工程量计算完成后进行。意义:应使挖、填平衡,土方总运输量最小或土方运输费用最少,而且便于施工,从而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45原则:(1)应力求挖填平衡、减少运土;(2)填、挖方量与运距的乘积之和尽可能小,使总的运费最低;(3)好土应用于回填质量要求高的区域;(4)调配应与地下构筑物的施工相配合,避免重复开挖,运输;地下设施的挖土,应留土后填;(5)选择恰当的调配方向及线路、避免对流与乱流现象,同时尽量采用机械化施工。46工作内容:(1)划分调配区;(2)计算土方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或单位土方运价,或单位土方施工费用);(3)确定土方最优调配方案;(4)绘制土方调配图。471.2.6.1 土方调配区的划分 划分调配区应注意:1)调配区的划分应与房屋或构筑物的位置相协调,满足 工程施工顺序和分期施工的要求。例如,调配区的面积最好与施工段的大小相适应。2)调配区的大小,应考虑土方及运输机械的技术性能,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调配区的长度应大于或等于机械的铲土长度。3)调配区的范围应与计算土方量用的方格网相协调,通常可由若干个方格组成一个调配区。4)从经济效益出发,考虑就近借土或就近弃土区均可作为一个独立的调配区。5)调配区划分还应尽可能与大型地下建筑物的施工相结合,避免土方重复开挖。481.2.6.2 1.2.6.2 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土方施工单价)1 1、定义:平均运距就是指挖方区土方重心至填方区土方重心的距离。因此,求平均运距,需先求出每个调配区重心。2 2、方法:取场地或方格网中的纵横两边为坐标轴,分别求出各调配区的重心位置,即:式中:挖或填方调配区的重心坐标;每个方格的土方量;每个方格的重心坐标。(形心坐标)49 重心求出后,则标于相应的调配区图上,然后用比例尺量出每对调配区之间的平均运距,或按下式计算:式中:L L挖、填方区之间的平均运距;填方区的重心坐标;挖方区的重心坐标。501.2.6.3 1.2.6.3 最优调配方案的确定 1.1.原理 土方的调配,仅考虑场地内的挖填平衡即可解决,这种条件的土方调配可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计算确定。我们的目的是求土方总运输量(总施工费用)最小,根据挖填平衡的原则,该问题可列出如下数学模型。目标方程 :约束条件:i=1,2,i=1,2,m,m;j=1,2,j=1,2,n,n;51上式中:xij从第i i挖方区运土至第j j填方区的土方量(m m3 3)c cij从第i i挖方区运土至第j j填方区的平均运距(km)km)W Wi i第i i挖方区的挖方量(m m3 3)T Tj j第j j填方区的填方量(m m3 3)对于此类线性规划问题,可采用计算机程序或“表上作业法”解决。522.2.表上作业法 已知某场地有四个挖方区和三个填方区,其相应的挖填土方量和各对调配区的运距如表所示。53 已知某场地有四个挖方区和三个填方区,其相应的挖填土方量和各对调配区的运距如表所示。(1)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 即先在运距表(小方格)中找一个最小数值,如 (任取其中一个,先取 ),于是先确定 的值,使其尽可能的大,即 ,此时 挖方量最大值为400。由于 挖方区的土方全部调到 填方区,所以 和 都等于零。此时,将400填入 格内,同时 格内画上一个“”号,然后在没有填上数字和“”号的方格内再选一个运距最小的方格,即C22=40,便可确定 同时使 ,此时,又将500填入 格内,并在 格内画上“”号。重复上述步骤,依次确定其余Xij 的数值,最后得出下表的初始调配方案。5455(2)最优方案的判别法 方法:闭回路法(假想价格系数法)和位势法检验数 0 即可认为方案最优。这里介绍位势法。首先将初始方案中有调配数方格的 列出,然后按下式求出两组位势数 )和 (j1,2,)式中:-平均运距(或单位土方运价或施工费用);-位势数。位势数求出后,便可根据下式计算各无调配数方格的检验数:56例如,本例两组位势数如表所示。57先令 ,则:本例各无调配数方格的检验数如表所示。如 (在表中只写“+”或“-”),可不必填入数值。5859 从表中已知,在表中出现了负的检验数,这说明初始方案不是最优方案,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3)方案的调整在所有负检验数中选一个(一般可选最小的一个,本例中为 ),把它所对应的变量作为调整的对象。找出 的闭回路:从 出发,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前进,遇到适当的有数字的方格作90转弯。然后依次继续前进再回到出发点,形成一条闭回路(见下表)。6061从空格X12 出发,沿着闭回路(方向任意)一直前进,在各奇数次转角点的数字中,挑出一个最小的(本表即为500、100中选100),将它由X32调到X12方格中(即为空格中)。将100填入 X12方格中,被调出的X32为0(变为空格);同时将闭回路上其他奇数次转角上的数字都减去100,偶次转角上数字都增加100,使得填、挖方区的土方量仍然保持平衡,这样调整后,便可得表的新调配方案。对新调配方案,仍用“位势法”进行检验。看其是否最优方案。若检验数中仍有负数出现那就仍按上述步骤调整,直到求得最优方案为止。表中所有检验数均为正号,故该方案即为最优方案。其土方的总运输量为:Z=40050+10070+50040+40060+10070+40040 =94 000(m3m)。62Q&A问答环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问学问,边学边问。Heisquickandeagertolearn.Learningislearningandasking.63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意见,也请写在上边结束语64谢谢聆听THANKYOUFORLISTENING演讲者:XX时间:202X.XX.XX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