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工艺工序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1304260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工艺工序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建筑施工工艺工序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建筑施工工艺工序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工艺工序代建公司:赵见超建筑施工工艺工序代建公司:赵见超一、首先对工程程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作为建设单位主要的工作方向,建筑工程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1、办理拟建项目的立项审批;2、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进行方案设计、申办用地手续;4、办理消防、环保等部门审查意见;5、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6、施工图设计;7、施工图审查;8、工程招投标,确定施工、监理单位;9、办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安全监督、城建档案等手续;10、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11、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12、办理竣工备案。一、首先对工程程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作为建设单位主要的工作方二、工程中标进场后主要的前期工作:为了使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了解工程设计的主导思想、建筑构思和要求、采用的设计规范、确定的抗震设防烈度、防火等级、基础、结构、内外装修及机电设备设计,对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要求、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要求以及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掌握工程关键部分的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设计单位必须依据国家设计技术管理的有关规定,对提交的施工图纸,进行系统的设计技术交底。同时,也为了减少图纸中的差错、遗漏、矛盾,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与问题消灭在施工之前,使设计施工图纸更符合施工现场的具体要求,避免返工浪费:在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的同时,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其它有关单位需对设计图纸在自审的基础上进行会审。施工图纸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开展工作最直接的依据。现阶段大多对施工进行监理,设计监理很少,图纸中差错难免存在,故设计二、工程中标进场后主要的前期工作:为了使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了交底与图纸会审更显必要。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也是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的主要步骤。监理和各有关单位应当充分重视。1、图纸的研读 作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看图的重点不同,主要偏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客户使用功能的合理性;2)施工工艺是否具备可操作性;3)各专业图纸是否交圈;4)成本上是否存在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看图顺序应先看平(建筑平面图)、立(建筑立面图)、剖(建筑剖面图)、机电系统图,全面了解项目;然后再看建筑详图、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等图纸。交底与图纸会审更显必要。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2、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工作的程序1)首先由设计单位介绍设计意图、结构设计特点、工艺布置与工艺要求、施工中注意事项等。2)各有关单位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3)设计单位对各方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4)各单位针对问题进行研究与协调,制订解决办法。写出会审纪要,并经各方签字认可。2、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工作的程序1)首先由设计单位介绍设计三、建筑施工工艺工序:1、地基与基础施工1)土方工程1.1土方开挖质量控制要求:普通土基底表面平整度不大于20mm,标高不超过-50mm;基底持力层满足设计要求;不同土质或标高的边坡应做成台阶状,放坡系数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禁止直坡现象;开挖后的地基应经勘察、设计、甲方、监理、施工“五方”共同验收,并及时办理地基验槽检查记录;需要地基处理时,应及时办理设计变更、地基处理记录和最终的地基验收记录。三、建筑施工工艺工序:1、地基与基础施工1.2地下室外围回填前的质量控制要求:土方回填前,如做防水层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应经设计、甲方、监理、施工“四方”及质监主管部门对覆盖的结构实体进行监督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防水保护层应首选右图所示做法(尽量在图纸中明确),聚苯板采取“点粘”方式(不得满粘)后砌方式,也可与砖墙砌筑同步进行;1.2地下室外围回填前的质量控制要求:土方回填前,如做回填材质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不得回填杂物或垃圾;应按照每侧边,且不大于20m 分层(分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对回填材质取样检验。1.3 室内土方回填的质量控制要求:室内土方回填必须采用分层夯实法,分层厚度不应大于250mm(机械碾压分层厚度可适当增大,但最大不应超过500mm),且应分层取样检验压实系数或干密度;禁止出现橡皮土,如出现,应换填;对于室内回填的土方,应优先密实性较好的材质,如砂、石屑、级配砂石、灰土、颗粒状全风化岩;对于基础周边的至少1m 范围内,应采用手持振动机械无死角层层夯实。2)地基处理,换填地基处理质量控制点:2.1换填地基的原材料、配合比(掺量)、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对于规范要求做进场复试的重要材料,应及时按照规范要求的检验批次取样检验;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地基承载力、强度等级、压实系数等的验收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回填材质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不得回填杂物或垃圾;应按2.2换填垫层质量验收标准3)桩基础施工质量要求:2.2换填垫层质量验收标准3)桩基础施工质量要求:建筑施工工艺工序课件建筑施工工艺工序课件3)基础防水工程基本要求:3.1防水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厚度或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无设计变更文件不得更换材质;防水材料应由当地主管部门备案证明,并应一次性全部进场,在每一检验批(1000卷或不大于5000 为一检验批)抽取5卷做外观验收,合格后随机抽样进行纵横向拉伸强度、纵横向断裂伸长率、低温弯折性和抗渗透性四个项目的检测,合格后方可施工;3.2基础防水施工时,应先施工桩头处、阴阳角等薄弱环节处的附加层防水,再选择有代表的区域做平面施工样板,样板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大面积施工工作。3)基础防水工程基本要求:3.1防水材料的规格型号、材质、3、主体分部1)钢筋工程基本规定:钢筋原材料的检验:进场钢筋应及时做直径、长度、重量偏差、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拉长率、最大力拉长率、冷弯、化学分析等检试验,并收集齐全相关技术资料(如合格证、出厂质量证明、备案证、复试报告等),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1.1热轧光圆钢筋检验方法:1.1.1组批规则:以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不超过60吨为一批。1.1.2取样方法:1.1.2.1尺寸、重量:测量钢筋重量偏差,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样长度不小于500mm,尺寸逐支测量。1.1.2.2物理性能:任选两根钢筋上切取,拉伸、冷弯各切取两个试样;在切取试样时,应将钢筋端头的500mm去掉后再切取。3、主体分部1)钢筋工程基本规定:钢筋原材料的检验:进1.2冷轧带肋钢筋检验方法:1.2.1组批规则:冷轧带肋钢筋每批以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品种、同一尺寸、同一交货状态,不超过60吨为一批。1.2.2取样方法:1.2.2.1冷轧带肋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应逐盘检验,从每盘任一端截去500mm以后,取两个试样,拉伸试样长500mm,冷弯试样长400mm。1.2.2.2尺寸、重量:测量钢筋重量偏差,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样长度不小于500mm,尺寸逐支测量。钢筋现场安装质量控制:1.2冷轧带肋钢筋检验方法:1.2.1组批规则:冷轧带肋钢建筑施工工艺工序课件建筑施工工艺工序课件钢筋验收对以下重要节点建设单位、监理、质监部门共同参与验收:3.1基础主要受力构件首次制安的钢筋(劳务样板);3.20.00 标高处的钢筋(工序样板);3.3标准层的钢筋(样板层、段验收);3.4顶层封顶钢筋验收(结构安全保证);2)模板施工要求:模板支撑体系的一般要求:1.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时,应按照规范、交底要求加设扫地杆、剪刀撑、拉结杆和底座等;如搭设高度在3m 以下,且立杆间距不大于1.1m时,板底扫地杆可纵横向隔一设一,但梁底两侧边4根立杆范围内必须纵向均设;钢筋验收对以下重要节点建设单位、监理、质监部门共同参与验收1.2板底周边的第一道立杆及梁两侧边的立杆距离梁边或墙边不应大于400mm,梁侧边立杆应兼做板底承重立杆;模板钉应钉在方木上,严禁钉在模板上;1.3任何情况下,立杆自由端(含可调托座)的高度不得大于500mm;木龙骨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模板拆除的一般要求:2.1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一由一个作业班组进行的原则,应采用专用工具,找到关键点位小心拆除,严禁死扳硬撬;2.2拆除前的构件强度应达到设计及规范规定的要求,严禁模板粘皮或砼表面脱皮;2.3拆模时应在注意自身安全的同时,尽最大可能的保护模板不受损坏,应采取措施防止模板直接坠落至硬基层。1.2板底周边的第一道立杆及梁两侧边的立杆距离梁边或墙边不应3)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3)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4)砌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前应至少弹线标识墙体顶部预留空间控制线(根据不同塞砌方法确定)和底部小砖摆底控制线(如摆底);墙体底部应事先润水扫浆,砌块应提前浇水湿润;砌筑时应水平、垂直挂线,必要时应在墙体两端加设皮数杆控制灰缝;拉结筋必须水平伸入灰缝中,不允许弯折;如出现不对应情况应裁割砌块;4)拉结筋非通长设置时,应端头露出墙面5mm。4)砌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施工前应至少弹线标识墙体顶部预留5)根据威海市质量控制要点:室内加气块填充墙需满铺网格布(网格布要求在最外面抹灰面层),外墙采用满挂钢丝网。5)根据威海市质量控制要点:室内加气块填充墙需满铺网格布(网4、楼层防水施工(卫生间、厨房):防水层泛水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或不明确时,最好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确认:1)厕浴间、厨房四周墙根防水层泛水高度(自成活面层以上)不应小于250mm,其他墙面防水以可能溅到水的范围为基准向外延伸不应小于250mm;2)浴室花洒喷淋的临墙面防水高度不应低于2m;3)防水层宜为两道,第一道宜为柔性防水,第二道可为卷材防水;如为一道防水时,防水层应设置在混凝土结构板面上;对于有填充层的厨房、下沉卫生间(如同层排水),其填充层应选用压缩变形小、吸水率低的轻质材料(如轻骨料砼、加气砼或珍珠岩板块),填充层面应整浇厚度不小于40mm 的细石砼或钢筋砼;填充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4、楼层防水施工(卫生间、厨房):防水层泛水高度应符合设计要5)厨卫间管道根部应作止水台,高度不应低于50mm;止水台应采用砼浇筑或实心砌筑,禁止空心回填施工方法;套管应高出止水台成活面层上不小于50mm;4)门槛处防水层应施工至门洞口两外侧,且反包宽度100mm,并应延伸至相邻房间楼面,其延伸宽度100mm;5)厨卫间管道根部应作止水台,高度不应低于50mm;止水台应5、墙地砖镶贴质量要求:1)地面砖镶贴应采用1:3 干硬性砂浆找平,砖背面素水泥膏满批工艺;2)应先行定位铺贴最低点的地漏处整砖,在按照不小于1%的坡度倒向铺贴四周地砖;3)铺贴时宜从门口边开始向两边铺贴,通过调整门口宽度保证门口处尽量整砖。4)地漏整砖套割,地漏整砖居中;地墙砖对缝(包括拖布池壁),如宽度不一致时,可多块对缝;5、墙地砖镶贴质量要求:1)地面砖镶贴应采用1:3 干硬性砂6)给排水管丝接头位置整砖居中,与下水管位对应;丝接头与墙面基本平齐,下水管位置整砖居中,距墙距离、水平间距和高度应一致;5)线盒位置应位于整砖的左上角位置,且应高度一致;线盒边缘应与饰面砖齐平;6)给排水管丝接头位置整砖居中,与下水管位对应;丝接头与墙面7)管道位置符合本标准要求,根部镶贴止水台,大小合理,高度50mm,管道根部套管高出止水台50mm(非有水房间应20mm),且封堵密实;7)管道位置符合本标准要求,根部镶贴止水台,大小合理,高度四、竣工验收的程序:1、工程竣工验收应当按以下程序进行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实行监理的工程,工程竣工报告必须经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对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工程,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其他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验收组,制定验收方案。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并将验收的时间、地点及验收组名单通知负责监督该工程的工程监督机构。3.1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分别汇报工程合同履行情况和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3.2审阅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提供的工程档案资料;3.3查验工程实体质量;四、竣工验收的程序:1、工程竣工验收应当按以下程序进行3.4对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质量和各管理环节等方面作出总体评价,形成工程竣工验收意见,验收人员签字。参与工程竣工验收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应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监督机构进行协调,待意见一致后,重新组织工程竣工验收。2、工程竣工验收必备条件已完成设计和合同规定的各项内容;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均验收合格,符合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标准、设计文件规定及合同要求;工程资料符合要求;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单位工程观感质量符合要求。各专项验收及有关专业系统验收全部通过。(建设单位)3.4对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质量和各管理环节等方面作出总体评价由建设单位负责向有关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授权检测机构申请各项专业、系统验收:6.1消防验收合格文件;6.2规划验收认可文件;6.3环保验收认可文件;6.4电梯验收合格文件;6.5智能建筑的有关验收合格文件;6.6建设工程竣工档案预验收意见;6.7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检测报告3、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且经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检查符合规定后15个工作日内到备案机关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建设单位办理竣工工程备案手续应提供下列文件:竣工验收备案表;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由建设单位负责向有关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或授权检测机构申请各项专施工许可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竣工报告;监理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勘察、设计单位提交的质量检查报告;由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验收组人员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意见;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11单位工程质量验收汇总表。12商品住宅还应当提交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13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施工许可证;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施工单位提交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框图验收准备工作流程:工程竣工验收工作流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框图验收准备工作流程:谢谢 谢!谢!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让我们共同进步谢 谢!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让我们共同进步知识回顾知识回顾Knowledge Knowledge ReviewReview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