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全解6-岳麓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301477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全解6-岳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全解6-岳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课件全解6-岳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王李世民征战图秦王李世民征战图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导 言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一系列新的政治制度,它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那么,在秦亡之后的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这些制度又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我们今天就来探讨这些问题。导 言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你知道汉武帝设立的中朝、外朝制度是如何“制衡”权力的吗?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它对唐朝的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宋朝中书门下制的各政府部门是如何分配权力的?课堂设问 你知道汉武帝设立的中朝、外朝制度课堂设问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建立中朝皇 帝尚书令侍 中常 侍丞 相御史大夫太 尉 九 卿 中朝外朝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有事上报汉武帝强化皇权的措施建立中朝皇 帝尚书令侍 中常吏户礼兵刑工隋唐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皇帝中书尚书门下选拔官员选拔官员选拔官员选拔官员 户籍赋税户籍赋税户籍赋税户籍赋税 祭祀教育祭祀教育祭祀教育祭祀教育 军事警备军事警备军事警备军事警备 审判刑罚审判刑罚审判刑罚审判刑罚 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土木工程草拟诏令草拟诏令 执行诏令执行诏令 封驳审议封驳审议课堂设问 三省六部制设立的意义是什么?1、集体宰相制2、分工明确、相互合作3、提高了行政效率4、相互牵制5、避免权臣大权独揽,利于加强皇权吏户礼兵刑工 隋唐时期皇帝中尚门选拔官员 度支盐铁户部中书门下枢密院(三衙)侍卫马军司殿前司侍卫步军司皇帝宋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财政行政军事度盐户中枢(三衙)侍殿侍皇帝宋朝时期的财政行政军事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皇帝元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课堂设问 你能否从结果上对中国古代行政体制演变的总趋势做一简要评价?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皇帝 元朝时期的课堂设问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二、选官制度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二、选官制度 你知道军功爵制与“世卿世禄”制度的主要区别吗?课堂设问 你知道军功爵制与“世卿世禄”制度的课堂设问西周选官用人的主要途径是世卿世禄制度,这种制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分封制的被破坏而遭到破坏的。天子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卿、大夫士士庶人庶人“世卿世禄”制度 西周选官用人的主要途径是世卿世禄制度,这种制结论:军功爵制以军功为升官加爵的标准,能够激励更多的英勇善战的将士为国效力;“世卿世禄”制度为世袭制,对人没有激励作用,不能保证官僚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商鞅商鞅商鞅商鞅军功爵制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华。史记史记 商君列传商君列传 结论:军功爵制以军功为升官加爵的标准,能够激 什么叫察举制?什么叫征辟制?应该怎样评价它?课堂设问 什么叫察举制?什么叫征辟制?应该课堂设问察举与征辟察举制 各郡国向国家推荐人才称为察举。征辟制 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称征辟。察举与征辟察举制征辟制察举与征辟 东汉末有这样一首歌谣讽刺察举制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说当时推举出来的秀才不识字,察选出来的孝廉对父亲不孝顺。被称为“清白”的人像泥一样污浊,而出身高门的“良将”却比鸡还胆小。应该说,察举制和征辟制为国家荐举有德行有才学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与被荐举人也容易形成小集团。察举与征辟 东汉末有这样一首歌谣讽刺察举制说:“九品中正制”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它最终被科举制所取代?课堂设问 “九品中正制”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它课堂设问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图九品中正制图 魏晋南北朝时保证世族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东汉末,曹操当政,提倡“唯才是举”。后曹丕采纳建议,推选各郡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将当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九等,政府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图 魏晋南北朝时保九品中正制 “九品官人法”,仍保持了曹操用人“不计门第”的原则。曹芳时,司马懿当政,于各州设大中正,任用世族豪门担任,选取原则以“家世”为重。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制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而靠世袭为官的士族日益腐败,缺乏行政能力,到南朝已经走向末路。因此,到隋朝时,它最终被科举制所取代。九品中正制 “九品官人法”,仍保持了曹操用人“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重要建树,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那么,什么叫科举制?课堂设问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课堂设问科举考场科举考场贡院内的号舍贡院内的号舍 科举制是指从隋朝开始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其中进士与明经两科最为人重视。关于科举制科举考场贡院内的号舍 科举制是指从隋朝开始的通金榜关于科举制皇榜会试的朱卷金榜关于科举制皇榜会试的朱卷唐代长安大雁塔成为当时考唐代长安大雁塔成为当时考中进士者题名以显荣耀之处中进士者题名以显荣耀之处关于科举制 宋代科举考试图宋代科举考试图 北京国子监内的元代进士题名碑北京国子监内的元代进士题名碑 唐代长安大雁塔成为当时考关于科举制 宋代科举考试图情景材料材料一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材料三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赵嘏情景材料材料一 材料四 “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考试制度虽然产生于等级森严的中国封建社会,但其“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精神却具有超越封建时代的特性,为世界所接纳,它被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情景材料 材料四 “数世白身者,一登龙虎榜。”“朝 材料五 1972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一次对话中说:“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中国的这种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约在2000年的时间里,或大或小,它成了统一中国和巩固秩序的支柱。后来英国也仿效并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中国科举文化对东亚文明的发展影响直接而重大日本、朝鲜、越南三国是这个科举文化圈中影响最突出的国家。情景材料 材料五 1972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 你能对科举制的作用作出评价吗?你知道它对中国及世界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吗?课堂设问 你能对科举制的作用作出评价吗?你课堂设问参考答案 一方面,科举制使贫寒子弟获得了入仕的机会,有利于统治者延揽人才,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以考试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是我国政治制度方面的重要创造,有利于保证中华帝国长期的繁荣昌盛,对西方近现代文官制度的形成起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成熟。参考答案 一方面,科举制使贫寒子弟获得了入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二、选官制度三、监察与谏议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二、选官制度三、监察与谏议课堂设问 我国古代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监察制度的?皇帝为什么要建立监察制度?秦汉时期。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是中华帝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方面。獬豸,古代传说中能辨别忠獬豸,古代传说中能辨别忠奸的神兽,后为清代检察官员官奸的神兽,后为清代检察官员官服上的图案。服上的图案。课堂设问 我国古代什么时候开始建立监察制度 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对象是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课堂设问 监察和谏议的对象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监察的对象是百官,谏议的课堂设问 情景材料 材料一 据史料介绍,唐太宗李世民曾是一位“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的贤明君主。在魏征与唐太宗合作的17年里,魏征给唐太宗提了几百条意见,唐太宗基本上都采纳了。后来有一次由于魏征的直言明谏,唐太宗回到后谏议大夫魏征谏议大夫魏征宫后见长孙皇后发恨道:宫后见长孙皇后发恨道:“总有一总有一天要杀掉这个乡巴佬!天要杀掉这个乡巴佬!”唐太宗到唐太宗到了晚年,不大听得进批评意见了,了晚年,不大听得进批评意见了,那些敢于进谏的大臣也先后去世,那些敢于进谏的大臣也先后去世,他跟大臣们议事,常是夸夸其谈,他跟大臣们议事,常是夸夸其谈,唯己是从,刚强高傲,日胜一日。唯己是从,刚强高傲,日胜一日。集思广益的集思广益的“耳顺耳顺”被阿谀奉承的被阿谀奉承的“顺耳顺耳”声所替代声所替代情景材料 材料一 据史料介绍,唐太宗李世民曾是一位“情景材料 材料二材料二 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如秦朝的赵高、汉朝的董卓、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如秦朝的赵高、汉朝的董卓、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秦桧、明朝的魏忠贤、清朝的和珅等等,层出不等等,层出不穷。穷。你能根据上述材料对中国古代的监察和谏议制度作一简要评价吗?情景材料 材料二 中国历代都有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出现,监察与谏议制度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吏治、谏正皇帝过失方面都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谏议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监察制度也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因为这些制度是否有效实施,关键看皇帝的态度。因此,只有用权力来制约权力,才可能使这些制度落实到实处。参考答案 监察与谏议制度作为中国古代一种常参考答案课堂总结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与谏议制的确立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高度成熟。这既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的需要,又反映了汉唐以来,统治者为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而进行的政治制度结构改革的聪明智慧。以上这些政治制度在朝代的更替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将在下一节课来探讨这个问题。课堂总结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监察与谏议制情境创设: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角逐,诸候争霸,虽然泰国地处西陲,远离中原核心地带,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泰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那么,当时泰国面临哪些机遇能够最终完成统一?一、春秋战国时代特点-大变革时代1、大动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2、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3、大变革:社会经济的变化:随着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奴隶逃亡垦荒,土地私有权逐步得到认可阶级关系的变化:随着土地私有化,新兴地主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特权,进行社会变革。各国先后进行变法,首先魏国李悝变法,之后楚国吴起变法。思想意识形态变化:表现:儒道法墨等各家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形成“百家争鸣”A.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B.墨家:“兼爱”、“非攻”、“尚贤”,反映平民阶层利益。C.法家:“以法为本”,主张除国君外,都要受法律约束。意义:形成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推动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1、历史作用:政治上:世卿世禄制向赐爵制度的转变,使统治集团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军功地主成为秦统治支柱,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军事上:从“夷狄遇之”到“虎狼之国”提高了秦军战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土地私有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秦国实力增强,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国家,为秦的最终统一奠定基础。总之,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历史局限性: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剥削压迫:如:刑法严酷。连坐法。改革不完全彻底:如:按爵位等级占有田宅和奴隶、公开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摧残了文化,加强专制统治:导致民族创新意识窒息。(5)对忠孝、诚信、仁义、贞廉等伦理道德的蔑视,导致社会风气的败坏,使政权失去了社会道德的支持。情境创设: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角逐,诸候争霸,虽然泰国地处西陲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