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第三节股肿课件

上传人:hknru****knru 文档编号:241301180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93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外科-第三节股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第三节股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医外科-第三节股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股肿股肿股肿中医外科-第三节股肿课件【概述】一、概念:股肿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炎性病变引起的局部静脉不通和血流瘀滞的疾病。二、特点:多有长期卧床、产后、腹部手术史;发病部位以小腿深静脉、股静脉和髂股静脉最为常见,腔静脉及上肢静脉发病极少见。【概述】一、概念:股肿是深部静脉血栓形成和炎性病变引起的局部三、主要表现:患肢肿胀、疼痛、局部温度升高和浅静脉怒张四大症状。四、并发症:肺栓塞。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深静脉血栓形成。三、主要表现:患肢肿胀、疼痛、局部温度升高和浅静脉怒张四大症【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多由久坐久卧、产后、手术、外伤等导致肢体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于脉络,脉络滞塞不通,不通则痛;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流注下肢而肢体肿胀;血瘀阻络,瘀而化热,则致发热,患肢温度升高;瘀血结聚,故致浅表静脉显露。气虚血瘀,脉络不通是本病的病机关键。【病因病机】多由久坐久卧、产后、手术、外伤等导致肢体气 、气滞血瘀 产后、外伤、手术、肿瘤等或因其他病长期卧床,导致气机不利,气滞血瘀,营血回流不畅而发本病。跌打损伤、手术创伤等可直接伤害人体,血脉损伤,使局部气血凝滞,瘀血流注于下肢而发本病。2、气虚血瘀:多因年老体弱久病等伤耗气血,气为血帅,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脉阻塞。或久卧伤气,气不行血,血液淤滞,脉络不畅发为本病。、气滞血瘀 产后、外伤、手术、肿瘤等或因其他病长 西医认为,外伤、手术、产后、长期卧床等多种原因导致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西医认为,外伤、手术、产后、长期卧床等多种原因导【诊断】【诊断】1、多有长期卧床、产后、腹部手术、外伤、肿瘤或其他血管病病史。2、主要表现急性起病,出现患肢疼痛、肿胀,行走时加剧,可伴有发热,深静脉行走区有明显压痛,日久见浅静脉怒张。【诊断】1、多有长期卧床、产后、腹部手术、外伤、3、由于阻塞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不一。(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周围型)(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3)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混合型)3、由于阻塞部位的不同,临床表现不一。(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周围型)指局限在小腿部位的深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包括腘静脉、胫静脉和腓静脉。初起小腿肿胀,腓肠肌疼痛,行走时疼痛加剧,患肢足部不能平踏着地,腓肠肌压痛明显,Homans征阳性(即仰卧时双下肢伸直,足用力向背侧屈时腓肠肌紧张性疼痛)。若腘静脉血栓形成,则小腿肿胀明显,腘窝可有压痛。胫、腓静脉血栓形成,肿胀局限于踝关节周围。一般无全身表现,有的患者可伴低热。(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周围型)指局(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是髂总静脉、髂外静脉、髂内静脉及股总静脉血栓形成的总称。发病急,症状重,患者可出现高热和全身不适。腹股沟区明显胀痛和下肢广泛性疼痛,随后腹股沟以下肢体迅速出现广泛性粗肿,浅静脉怒张和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色黯红,重则发绀,皮温增高。肿胀可自下腹、臀部下至整个患肢,大腿内侧股三角区及沿股静脉走形区有明显压痛,股内侧可触及长条状肿物。慢性期,肿胀减轻,肿胀区可出现浅静脉扩张,皮肤增厚,小腿色素沉着。(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中央型)(3)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混合型)是由周围的静脉血栓向上扩展至髂-股静脉,或有髂-股静脉血栓向远端静脉蔓延,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系统,使下肢深静脉完全或几乎完全处于阻塞状态,造成严重的深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患肢广泛粗肿、胀痛。股三角、腘窝、腓肠肌处压痛明显。如果体温升高和脉率加快不明显,皮肤颜色变化u显著者称为股白肿、如果病情严重,肢体肿胀明显,影响了动脉供血时,则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体皮肤青紫,皮温升高,称为青股肿。后者可发生坏疽。(3)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混合型)足背动脉位置表浅,在踝关节前方,接胫前动脉,经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前行,在足背可摸到其搏动,中医称趺阳脉。足背动脉位置表浅,在踝关节前方,接胫前动脉,经拇长伸4、若在急性期突然出现胸痛、咳嗽、咳血,应考虑为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严重肺栓塞者,可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发生急性右心衰竭、急性肺水肿等危及生命。5、若早期治疗不当,肢体血栓肌化可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出现肢体肿胀、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及溃疡形成等后遗症。6、急性期血中白细胞总数增高。静脉血流图、超声多普勒、静脉造影等检查有助诊断。4、若在急性期突然出现胸痛、咳嗽、咳血,应考虑为血栓脱落导致【鉴别鉴别诊断】诊断】1、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本病多发于成年人,多为长期从事站立性工作和重体力劳动者;发病隐匿,进展缓慢,以双下肢同时发病为特征;患者双小腿水肿、沉重感,站立肿胀明显,抬高患肢则肿胀明显减轻或消失;后期可见较明显的浅静脉曲张;应用肢体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测和深静脉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鉴别诊断】1、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鉴别鉴别诊断】诊断】2、下肢淋巴水肿 本病呈慢性进行性进展,肢体肿胀状似橡胶海绵,呈非指陷性,肿胀分布范围多自足背开始,逐渐向近心侧蔓延;皮肤和皮下组织增生变厚;慢性淋巴功能不全发展至后期出现皮肤增厚、粗糙形成典型的象皮肿。【鉴别诊断】2、下肢淋巴水肿【辩证论治辩证论治】本病发病较急,易留后遗症,应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治疗早期以理气活血、清热利湿为主;后期则注重益气活血、通阳利水。【辩证论治】本病发病较急,易留后遗症1 1、气滞血瘀、气滞血瘀证候:髂股静脉病变时,整个下肢肿胀疼痛,皮色苍白或发绀,扪之灼热,腿胯部疼痛固定不移,发热,舌质黯或有瘀斑,脉数。小腿深静脉病变时,腓肠肌胀痛、触痛,胫踝肿胀,行走困难,可伴低热,苔白或腻,脉数。治法:理气活血,清热利湿方药:通络活血方合三妙丸加减。1、气滞血瘀证候:髂股静脉病变时,整个下肢肿胀疼痛,皮色苍白2 2、气虚血瘀、气虚血瘀证候:患肢肿胀久不消退,按之不硬而无明显凹陷,沉重麻木,皮肤发紫,青筋显露,倦怠乏力。舌质淡而有齿痕,苔薄白,脉沉而涩。治法:益气活血,健脾利湿。方药:补阳还五汤和参苓白术散加减。2、气虚血瘀证候:患肢肿胀久不消退,按之不硬而无明显凹陷,沉【外治外治】1、急性期可用芒硝加冰片外敷。用芒硝500克、冰片5克共研成细粉状,混合后装入纱布袋中,敷于患肢。或用大黄糊剂涂覆患肢并包裹,具有清热、消肿、止痛的作用。2、慢性期可用中药煎汤熏洗。可选用活血止痛散,或选用透骨草、当归、姜黄、红花、苏木、土茯苓等药。煎汤趁热熏洗患肢,每天1-2次,每次30-60分钟。以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达到改善症状,消退肿胀的目的。【外治】1、急性期可用芒硝加冰片外敷。用芒硝500克、冰片5【其他疗法其他疗法】1 1、针灸、针灸 后期可用穴位注射法,丹参注射液或维生素B1,取足三里、三阴交,每天一次,各穴位轮流应用,注射时需得得气后再注入,30次为一疗程。2 2、西医治疗、西医治疗 主张早期溶栓,并配合抗凝、降低粘稠度、扩血管等治疗。髂骨静脉血栓形成,病程不超过48小时者,可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其他疗法】1、针灸 后期可用穴位注射法,丹参注射Forgaty导管取栓导管取栓Forgaty导管取栓中医外科-第三节股肿课件【预防护理预防护理】1、预防 当外伤、骨折、各种手术后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可在床上垫高下肢或对小腿进行按摩,尽早下床活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下肢静脉插管不宜太久,且避免周围静脉输入刺激性强的液体。长途乘车时途中应注意做适当的肢体活动,以防止血液瘀滞。2、护理 患血栓性深静脉炎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患肢略屈曲抬高,不做剧烈活动,特别是下地,以防止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等并发症。发病后期可使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护理】1、预防 当外伤、骨折、各种手术后或长期卧床【结语结语】股肿多由创伤、手术、分娩等因素或慢性感染、长期卧床致久卧久坐伤气、气血瘀滞,又加外来损伤等以致瘀血阻于脉络,脉络滞塞不通,水津外溢,聚而为湿,瘀而化热,总的病机特点离不开“瘀”“湿”“热”相搏,尤其是“瘀”贯穿病程的始终。治疗上急性期以清热利湿、化瘀通络为主;慢性期患者以益气活血、健脾利湿为要,结合局部敷药、熏洗可取得较好疗效。【结语】股肿多由创伤、手术、分娩等因素或慢性感染、谢谢 谢谢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