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300714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维护公共安全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维护公共安全主讲:张春艳1PPT课件 本专题主要内容本专题主要内容第一节: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共安全第一节: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共安全 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责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责第二节: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二节: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三节:第三节:应急管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应急管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2PPT课件 突发性公共危机已超越军事危机成为影响突发性公共危机已超越军事危机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首要因素。社会危机的破坏性不国家安全的首要因素。社会危机的破坏性不仅仅体现在财产损失、生命伤亡或社会秩序仅仅体现在财产损失、生命伤亡或社会秩序的动荡,也破坏了政府的合法性,政府危机的动荡,也破坏了政府的合法性,政府危机管理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管理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应急管理逐渐成为各国政府管理最和支持,应急管理逐渐成为各国政府管理最为关注和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较多的一个为关注和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较多的一个领域。领域。一、一、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共安全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共安全 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责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责3PPT课件 这些频繁发生的危机说明:一是应急管理已经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应急管理有很强的社会性,它牵扯方方面面,如果处理不好很危险。三是灾害的应急管理也有很强的政治性,这是国家行政管理的最后的一道安全网。4PPT课件 从中国的国情来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从中国的国情来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各种传统的、非传统的、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各种传统的、非传统的、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公共安自然的和社会的风险、矛盾交织并存,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全和应急管理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如何应对如何应对危机,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领导者是一个危机,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领导者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考验,直接检验政府的执政能力,相当重要的考验,直接检验政府的执政能力,是政府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政府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一、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共安全一、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共安全 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是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工作5PPT课件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开始全面加强以“一案三制”为基本框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七个问题中讲到加强社会建设,强调“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除了社会管理加强应急处置之外,其他方面比如经济上的银行挤兑、政治上的突发事件、生态环境突发事件、乃至国家安全、祖国统一、世界和平等诸多方面,都会检验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所以,应急管理已经成为21世纪国家行政管理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维护公共安全成为新一届政府的重要工作。一、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共安全一、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共安全 是政府的重要工作是政府的重要工作6PPT课件 二、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二、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应急管理体系结构框架图应急管理体系结构框架图7PPT课件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一案三制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一案三制二、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二、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案一案-应急管理预案应急管理预案三制三制-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制8PPT课件 一案一案-应急管理预案应急管理预案 在辨识和评估潜在的重大危险、在辨识和评估潜在的重大危险、事件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事件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过程、事件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过程、事件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与职责、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与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人员、技术、装备、设施(备)、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物资、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做出的具体安排。等方面做出的具体安排。9PPT课件 一案一案-应急管理预案应急管理预案国家国家应急应急预案预案体系体系框架框架国家级国家级 总体预案(总体预案(1 件)件)专项预案(专项预案(25件件)部门预案(部门预案(80 件)件)省级及地方政府应急预案省级及地方政府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重大集会活动应急预案重大集会活动应急预案 解决解决“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做什么、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做什么、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的问题。的问题。10PPT课件C CF FDDE EAA领导机构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工作机构专家组专家组地方机构地方机构三制三制-体体 制制BB专项应急专项应急指挥机构指挥机构11PPT课件三制三制-体体 制制 依据2007年11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明确了各级政府的领导责任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12PPT课件 三制-机制13PPT课件 20032003年年5 5月月1212日正式颁布日正式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条例。20042004年年3 3月,中国宪法修正案用月,中国宪法修正案用“紧急状态紧急状态”一词一词取代了取代了“戒严戒严”。20072007年年8 8月月30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该法该法20072007年年1111月月1 1日生效,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应对日生效,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法律。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法律。三制三制-法制法制14PPT课件 第三节、应急管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第三节、应急管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事后事发事中预防准备预防准备处置救援处置救援恢复恢复重建重建监测监测预警预警事前 突发事件生命周期与应急管理周期表突发事件生命周期与应急管理周期表15PPT课件四、四、四、四、决决策指策指策指策指挥挥 一、一、一、一、预预防准防准防准防准备备 七、恢七、恢七、恢七、恢复复重建重建重建重建 五、危机五、危机五、危机五、危机沟沟通通通通 二、二、二、二、监测预监测预警警警警八、八、八、八、调查评调查评估估估估 九、九、九、九、应应急保障急保障急保障急保障 六、社六、社六、社六、社会动员会动员 三、信息三、信息三、信息三、信息报报告告告告 第三节、应急管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第三节、应急管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16PPT课件17情景情景情景勾画出灾难性恐情景勾画出灾难性恐怖袭击、重大灾难和怖袭击、重大灾难和其它突发事件的范围、其它突发事件的范围、程度和复杂性程度和复杂性任务任务针对情景中描述的突针对情景中描述的突发事件特征,分析需发事件特征,分析需要完成的各种任务的要完成的各种任务的“清单清单”能力能力根据需完成的任务,根据需完成的任务,建立并保持一定水建立并保持一定水平的相关应急能力平的相关应急能力 特定情景特定情景 随机情景随机情景 通用任务通用任务 职责任务职责任务 通用能力通用能力 预防、保护预防、保护 响应、恢复响应、恢复应急预案应急预案17PPT课件情景设定 2003年以来日本每年在首相官邸举行所有内阁大臣参加的巨灾应急预案测试演练,假定场景是东海、东南海、南海三场地震同时发生,造成25000人死亡,其中海啸死亡9000人,毁坏建筑55栋,从而为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应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8PPT课件 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则立,不预则废 二、监测预警:包括预警二、监测预警:包括预警级别制度、预警警报的发级别制度、预警警报的发布权制度、发布不同级别布权制度、发布不同级别警报后应当采取的措施。警报后应当采取的措施。19PPT课件严重严重特别严重特别严重一级一级二级二级三级三级四级四级一般一般较重较重预警级别预警级别20PPT课件 预警警报的发布权制度预警警报的发布权制度 原则上,预警的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原则上,预警的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政府享有警报的发布权,但影县级政府享有警报的发布权,但影响范围超过本行政区域的,应当由响范围超过本行政区域的,应当由上级政府发布预警警报。确定预警上级政府发布预警警报。确定预警警报的发布权,应当遵守属地为主,警报的发布权,应当遵守属地为主,权责一致、受上级领导三项原则。权责一致、受上级领导三项原则。21PPT课件三、信息报告三、信息报告 事件初报事件初报事件续保事件续保事件终报事件终报不及时不及时不准确不准确不全面不全面即到即报及时核实加强研判随时续保绝不允许谎报漏报虚报瞒报22PPT课件四、决策指挥工作内容四、决策指挥工作内容三、三、三、三、资源调配资源调配二、二、二、二、现场指挥现场指挥 四、四、四、四、专家参与专家参与 五、五、五、五、紧急征用紧急征用 一、一、一、一、启动预案启动预案 五、五、五、五、临时救助安置临时救助安置 要明确各级各类预案快速启动的标准和程序,实现不同要明确各级各类预案快速启动的标准和程序,实现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地区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 包括现场指挥部的建立,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包括现场指挥部的建立,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以及与军队之间的指挥协调以及与军队之间的指挥协调包括人、财、物、通信、技术等资源的紧急调配包括人、财、物、通信、技术等资源的紧急调配国家减灾委的专家委员会,就是由国家减灾委的专家委员会,就是由1818名院士、学者来构成名院士、学者来构成专家委员会,让专家来参与决策专家委员会,让专家来参与决策紧急征用借用的启动条件、基本程序紧急征用借用的启动条件、基本程序是一种非定期、非定量的临时生活救助和制度安排制度,是一种非定期、非定量的临时生活救助和制度安排制度,要临时救助安置的条件和程序要明确要临时救助安置的条件和程序要明确23PPT课件 四、决策指挥的基本原则四、决策指挥的基本原则一是快速反应、科学决策二是统一指挥、综合协调三是属地为主、条块结合四是灵活机动、经济高效 24PPT课件 五、危机沟通五、危机沟通 危机沟通时指以沟通为手段,解决危机为目的所进行的一连串化解危机与避免危机的行为与过程。25PPT课件 危机管理的实质就是信息传播管理信源信源发射器发射器接收器接收器信宿信宿噪噪源源讯息 信号信号接受者信号讯息下一页下一页 香农香农-韦佛的传播韦佛的传播“数学模数学模式式”26PPT课件危机事件危机事件关心(CARE)把公众利益牢记在心理表现出同情关怀的态度,对事件道谦!沟通(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把事实真相及时告知把事实真相及时告知公众(其中媒体沟通公众(其中媒体沟通尤其重要)尤其重要)控制控制Control迅速建立一个危机控制中心,对最坏结果做最好的打算,利用最好和最有效的因素危机处置中的危机处置中的3C原则原则下一页27PPT课件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我们要选择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我们要选择 不做不说 瞒天过海 只做不说 行胜于言 先做后说 后发制人 边做边说 透明公正28PPT课件 五、危机沟通五、危机沟通 一是现场沟通一是现场沟通二是新闻公告二是新闻公告三是个别会谈三是个别会谈四是电话信件四是电话信件五是设立接待中心五是设立接待中心六是利用网络平台六是利用网络平台一是塑造形象一是塑造形象二是真诚友善二是真诚友善三是公众参与三是公众参与四是和谐一致四是和谐一致五是区别对待五是区别对待29PPT课件我国应急管理社会动员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案三制社会组织抗灾力与公民自救互救能力志愿者(组织)政府及政府协调下的社会组织商业组织六、社会动员六、社会动员30PPT课件 社会动员的内容:社会动员的内容:一是社会参与一是社会参与二是救灾捐赠管理二是救灾捐赠管理 社会动员的原则:社会动员的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强调拯救生命在先一是以人为本,强调拯救生命在先二是依靠群众,强调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二是依靠群众,强调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三是重在基层,强调中心下移三是重在基层,强调中心下移四是平战结合,强调常态和非常态结合四是平战结合,强调常态和非常态结合 六、社会动员六、社会动员31PPT课件 七、恢复重建七、恢复重建 恢复重建是应急处置结恢复重建是应急处置结束后,促进灾区社会稳定束后,促进灾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正确总结和和经济发展,正确总结和处理遗留问题,尽快帮助处理遗留问题,尽快帮助灾区民众恢复常态,使得灾区民众恢复常态,使得灾区群众向灾前正常的生灾区群众向灾前正常的生活、生产和工作秩序回归活、生产和工作秩序回归的过程。包括善后恢复、的过程。包括善后恢复、救助补偿、规划重建。救助补偿、规划重建。32PPT课件 温甬“生死线”33PPT课件 九、应急保障九、应急保障 应急保障是指通过对各种应急保障应急保障是指通过对各种应急保障资源进行分类管理、贮备及使用、资源进行分类管理、贮备及使用、规范监控、优化配置、合理分布等规范监控、优化配置、合理分布等各项活动。各项活动。34PPT课件应急保障内容应急保障内容应急技术装备保障应急技术装备保障 资金保障和物资保障资金保障和物资保障 应急场所保障应急场所保障 人力资源保障人力资源保障 包括专职应急管理人员、应急专家、专职应急队伍和辅助应包括专职应急管理人员、应急专家、专职应急队伍和辅助应急人员、社会应急组织、企事业单位、志队伍、社区、国家急人员、社会应急组织、企事业单位、志队伍、社区、国家组织,以及军队与武警等愿者组织,以及军队与武警等愿者包括应急救援的专项资金、应急储备资金包括应急救援的专项资金、应急储备资金。交通运输工具、通用工程机械、通信设备、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工具、通用工程机械、通信设备、医疗卫生设备设备 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纳入城乡规划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纳入城乡规划 35PPT课件应急保障的基本原则动态更新动态更新制度规范制度规范资源共享资源共享应应急急保保障障的的基基本本原原则则合理布局合理布局36PPT课件 1一三谢 谢!37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