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水资源配置最新研究进展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1298155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97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水资源配置最新研究进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四水资源配置最新研究进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四水资源配置最新研究进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资源配置与水循环模型水资源配置与水循环模型的开发与应用的开发与应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 2010 2010 2010 2010 年年年年 10 10 10 10 月月月月 (四)(四)1水资源配置与水循环模型水资源配置与水循环模型的开发与应用(四)的开发与应用(四)1四、水资源配置模型的四、水资源配置模型的最新进展最新进展2四、水资源配置模型的四、水资源配置模型的2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系统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系统3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系统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系统3水系及水利工程图4水系及水利工程图水系及水利工程图4宁夏水利工程流域内供水工程泵站、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等大柳树水利枢纽、沙坡头水利枢纽、宁东供水工程、扬黄工程等流域内调水工程泾河调水工程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其他工程节水、水土保持、流域综合治理等有关工程5宁夏水利工程流域内泵站、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等大柳树水宁夏水利工程流域内泵站、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等大柳树水宁夏水资源系统网络图宁夏水资源系统网络图需水6宁夏水资源系统网络图需水宁夏水资源系统网络图需水6广义水资源与用水系统关系广义水资源与用水系统关系 非常规水源系统非常规水源系统外调水外调水地表供水地表供水水库水水库水当地地表径流当地地表径流苦咸水苦咸水浅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降水降水土壤水土壤水天然湖泊天然湖泊农村生活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工业用水人工生态用水人工生态用水天然生态用水天然生态用水雨水蓄积雨水蓄积污水处理回用污水处理回用农业用水农业用水用水系统用水系统常规水源系统常规水源系统7广义水资源与用水系统关系广义水资源与用水系统关系 非常规水源系统外调水地表供水水库水非常规水源系统外调水地表供水水库水效率效率(Efficiency)生态生态(Ecology)公平公平(Equity)合理合理区间区间目标冲突目标冲突3“E”决策机制决策机制协协 调调 目标:达到社会公平目标:达到社会公平目标:达到社会公平目标:达到社会公平(Equity)(Equity)(Equity)(Equity)、经济高效、经济高效、经济高效、经济高效(Efficiency)(Efficiency)(Efficiency)(Efficiency)和生态和生态和生态和生态(Ecology)(Ecology)(Ecology)(Ecology)保护的目的保护的目的保护的目的保护的目的8效率生态公平合理目标冲突效率生态公平合理目标冲突3“E”决策机制协决策机制协 调调 目标:达到目标:达到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l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本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本模型选取系统模型选取系统缺水总量最小缺水总量最小缺水总量最小缺水总量最小为目标函数:为目标函数:式中:式中:表示第表示第m时段第时段第u个计算单元个计算单元第第k用水类型的缺水量。用水类型的缺水量。9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成l水量平衡约束水量平衡约束l蓄水库容约束蓄水库容约束l引提水量约束引提水量约束l地下水使用量约束地下水使用量约束l l地下水埋深约束地下水埋深约束地下水埋深约束地下水埋深约束l l当地可利用水量约束当地可利用水量约束当地可利用水量约束当地可利用水量约束l最小供水保证率约束最小供水保证率约束l l缺水率均衡约束缺水率均衡约束缺水率均衡约束缺水率均衡约束l河湖最小生态需水约束河湖最小生态需水约束l l区域生态需求约束区域生态需求约束区域生态需求约束区域生态需求约束l工程经济效益约束工程经济效益约束主要考虑:主要考虑:10水量平衡约束主要考虑:水量平衡约束主要考虑:10 其中,水量平衡约束中包括:其中,水量平衡约束中包括:l l区域耗水总量约束区域耗水总量约束区域耗水总量约束区域耗水总量约束l计算单元水量平衡约束计算单元水量平衡约束l河道节点水量平衡约束河道节点水量平衡约束l水库水量平衡约束水库水量平衡约束l河道回归水量平衡河道回归水量平衡l非负约束非负约束l其它约束:根据各流域实际情况增加相应约束,如南方其它约束:根据各流域实际情况增加相应约束,如南方流域一般有航运要求,黄河流域有输沙、防凌要求等。流域一般有航运要求,黄河流域有输沙、防凌要求等。l约束有硬性约束和柔性约束约束有硬性约束和柔性约束11 其中,水量平衡约束中包括:其中,水量平衡约束中包括:111.水量平衡约束水量平衡约束(1)区域耗水总量约束12水量平衡约束(水量平衡约束(1)区域耗水总量约束)区域耗水总量约束12(2)计算单元水量平衡约束用水类型的需水量;表示第13(2)计算单元水量平衡约束用水类型的需水量;表示第)计算单元水量平衡约束用水类型的需水量;表示第13(3)河渠节点水量平衡约束14(3)河渠节点水量平衡约束)河渠节点水量平衡约束14(4)水库枢纽水量平衡约束15(4)水库枢纽水量平衡约束)水库枢纽水量平衡约束15(5)河渠回归水量平衡约束16(5)河渠回归水量平衡约束)河渠回归水量平衡约束162.蓄水库容约束蓄水库容约束 3.引提水量约束引提水量约束172.蓄水库容约束蓄水库容约束 3.引提水量约束引提水量约束174.地下水使用量约束地下水使用量约束5.地下水埋深约束地下水埋深约束184.地下水使用量约束地下水使用量约束5.地下水埋深约束地下水埋深约束186.当地可利用水量约束当地可利用水量约束7.最小供水保证率约束最小供水保证率约束8.缺水率均衡约束缺水率均衡约束D(m)-D(u)R式中:D(m)表示计算单元m的缺水率;D(u)表示计算单元u的缺水率,R为某一取值范围。,196.当地可利用水量约束当地可利用水量约束7.最小供水保证率约束最小供水保证率约束8.缺水率均衡约缺水率均衡约10.生态稳定度约束生态稳定度约束11.经济效益约束经济效益约束9.河湖最小生态需水约束河湖最小生态需水约束2010.生态稳定度约束生态稳定度约束11.经济效益约束经济效益约束9.河湖最小生态需水约河湖最小生态需水约12.非负约束非负约束13.其它约束其它约束2112.非负约束非负约束13.其它约束其它约束21水资源配置时段水资源配置时段 水资源配置计算时段一般为月或旬水资源配置计算时段一般为月或旬 水资源配置单元划分:二级区套省、三水资源配置单元划分:二级区套省、三级区套地市、四级区套县级区套地市、四级区套县水资源配置单元划分水资源配置单元划分22水资源配置时段水资源配置时段 水资源配置计算时段一般为月或旬水资源配置计算时段一般为月或旬 水资源配置单水资源配置单基准年划分基准年划分 包括现状年和规划水平年包括现状年和规划水平年23基准年划分基准年划分 包括现状年和规划水平年包括现状年和规划水平年23水资源配置方案的拟定水资源配置方案的拟定24水资源配置方案的拟定水资源配置方案的拟定24配置方案设置依据v一是区域水资源调控的基本准则。一是区域水资源调控的基本准则。如国家分配如国家分配给宁夏可耗用的黄河水资源量给宁夏可耗用的黄河水资源量40亿亿m3,其中包,其中包括宁夏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并视黄河来括宁夏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并视黄河来水丰枯变化进行同比例增减调配。不同调控准水丰枯变化进行同比例增减调配。不同调控准则下的配水过程对于流域和区域的生态环境保则下的配水过程对于流域和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仍有很大影响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仍有很大影响。v二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略。二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规模,以及发展方向将决定着区域用水速度、规模,以及发展方向将决定着区域用水结构和用水量。结构和用水量。25配置方案设置依据一是区域水资源调控的基本准则。如国家分配给宁配置方案设置依据一是区域水资源调控的基本准则。如国家分配给宁v三是用水模式的影响三是用水模式的影响,主要包括用水结构和用水,主要包括用水结构和用水水平,包括行业用水比例、行业用水产出、节水方水平,包括行业用水比例、行业用水产出、节水方案和节水水平等。案和节水水平等。v四是重大工程的建设与布局四是重大工程的建设与布局。v其他工程其他工程节水工程、水土节水工程、水土 保持、流域综合治理保持、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等工程水平年的选择,包括基准年和规划水平年水平年的选择,包括基准年和规划水平年典型年水文频率的选择如典型年水文频率的选择如50%、75%等,水文长系等,水文长系列的选择。列的选择。配置方案包括一次平衡方案、二次平衡方案、三次配置方案包括一次平衡方案、二次平衡方案、三次平衡方案。平衡方案。26三是用水模式的影响,主要包括用水结构和用水水平,包括行业用水三是用水模式的影响,主要包括用水结构和用水水平,包括行业用水需水与供水预测需水与供水预测27需水与供水预测需水与供水预测27需水预测需水预测v需水预测及相关部分的用水户分需水预测及相关部分的用水户分生活、生产和生生活、生产和生生活、生产和生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态环境态环境态环境三大类,并按三大类,并按城镇城镇城镇城镇和和农村农村农村农村两类分别进行统两类分别进行统计(上述分类口径简称计(上述分类口径简称“新口径新口径”)。)。vv生活需水生活需水生活需水生活需水指指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和农村生活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农村生活用水。vv生产需水生产需水生产需水生产需水指有经济产出的各类生产活动所需的水指有经济产出的各类生产活动所需的水量,包括量,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要求,要求按地域分别统计。按地域分别统计。28需水预测需水预测及相关部分的用水户分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三大需水预测需水预测及相关部分的用水户分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三大v对河道内其他生产活动如水电、航运等,因其对河道内其他生产活动如水电、航运等,因其用水一般不消耗水资源的数量,要求单独列项用水一般不消耗水资源的数量,要求单独列项统计,经协调后与河道内生态需水一并取外包统计,经协调后与河道内生态需水一并取外包做为河道内需水考虑。做为河道内需水考虑。v生产需水要求按生产部门分类进行预测,并按生产需水要求按生产部门分类进行预测,并按城镇与农村范围分别统计,城市单列。城镇与农村范围分别统计,城市单列。vv生态环境需水生态环境需水生态环境需水生态环境需水分为维护生态环境功能和生态环分为维护生态环境功能和生态环境建设两类,按境建设两类,按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划分。划分。29对河道内其他生产活动如水电、航运等,因其用水一般不消耗水资源对河道内其他生产活动如水电、航运等,因其用水一般不消耗水资源3030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 1.1.人口指标包括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人口指标包括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人口指标包括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人口指标包括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v城市(镇)化预测,应结合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城市(镇)化预测,应结合国家和各级政府制定的城市(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充分考虑定的城市(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对城市(镇)发展的支撑能力,合水资源条件对城市(镇)发展的支撑能力,合理安排城市(镇)发展布局和确定城镇人口规理安排城市(镇)发展布局和确定城镇人口规模。模。v在城乡人口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用水人口预测。在城乡人口预测的基础上,进行用水人口预测。城镇用水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可采用户籍人口)城镇用水人口包括常住人口(可采用户籍人口)和居住时间超过和居住时间超过6 6个月的暂住人口。个月的暂住人口。31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分析 1.人口指标包括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农人口指标包括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农 2.2.规划水平年国民经济发展指标规划水平年国民经济发展指标v要以实现国家总体发展目标为指导,结合基本要以实现国家总体发展目标为指导,结合基本国情和区域发展情况,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体国情和区域发展情况,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体现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并符合水资源条件。现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并符合水资源条件。v采用政府规划的总量指标数据时,应同时预测采用政府规划的总量指标数据时,应同时预测各主要经济行业的发展指标,并协调好分行业各主要经济行业的发展指标,并协调好分行业指标和总量指标间的关系。指标和总量指标间的关系。v各经济行业发展指标以增加值指标为主,产值各经济行业发展指标以增加值指标为主,产值指标为辅。指标为辅。32 2.规划水平年国民经济发展指标规划水平年国民经济发展指标32 3 3.农业发展及土地利用指标农业发展及土地利用指标v主要包括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主要包括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作物播种面积、经济作物播种面积;v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林果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林果地灌溉面积、草场灌溉面积、鱼塘补水面积、地灌溉面积、草场灌溉面积、鱼塘补水面积、大小牲畜总头数等;大小牲畜总头数等;v各类灌区、各类农作物灌溉面积等。各类灌区、各类农作物灌溉面积等。33 3.农业发展及土地利用指标农业发展及土地利用指标33经济社会需水预测经济社会需水预测1.1.1.1.生生生生活活活活需需需需水水水水预预预预测测测测分分分分城城城城镇镇镇镇居居居居民民民民和和和和农农农农村村村村居居居居民民民民两两两两类类类类,可可可可采采采采用人均日用水量方法进行预测。用人均日用水量方法进行预测。用人均日用水量方法进行预测。用人均日用水量方法进行预测。F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水价水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水价水平、节水器具推广与普及情况,结合生活用水习惯,现节水器具推广与普及情况,结合生活用水习惯,现状用水水平,参照建设部门已制定的城市(镇)用状用水水平,参照建设部门已制定的城市(镇)用水标准,参考国内外同类地区或城市生活用水定额水标准,参考国内外同类地区或城市生活用水定额水平,分别拟定各水平年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水平,分别拟定各水平年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净定额;净定额;F根据供水预测成果以及供水系统的水利用系数,结根据供水预测成果以及供水系统的水利用系数,结合人口预测成果,进行生活需水量的预测。合人口预测成果,进行生活需水量的预测。34经济社会需水预测经济社会需水预测1.生活需水预测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类,生活需水预测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类,2.2.2.2.农业需水预测包括农田灌溉和林牧渔业需水。农业需水预测包括农田灌溉和林牧渔业需水。农业需水预测包括农田灌溉和林牧渔业需水。农业需水预测包括农田灌溉和林牧渔业需水。vv(1 1 1 1)农田灌溉需水。)农田灌溉需水。)农田灌溉需水。)农田灌溉需水。根据作物需水量考虑降雨根据作物需水量考虑降雨的有效利用和田间灌溉损失计算农田灌溉定额,的有效利用和田间灌溉损失计算农田灌溉定额,根据选定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毛灌溉需水量根据选定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毛灌溉需水量的预测。的预测。v农田灌溉定额,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的灌农田灌溉定额,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作物的灌溉定额,结合农作物播种面积预测成果或复种指溉定额,结合农作物播种面积预测成果或复种指数加以综合确定。应分别提出降雨频率为数加以综合确定。应分别提出降雨频率为50%50%、75%75%和和95%95%的灌水定额。的灌水定额。352.农业需水预测包括农田灌溉和林牧渔业需水。农业需水预测包括农田灌溉和林牧渔业需水。35v农作物灌溉定额可分为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农作物灌溉定额可分为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两种类型。对于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一般两种类型。对于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一般可采用充分灌溉定额;而对于水资源比较紧缺可采用充分灌溉定额;而对于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地区,一般可采用非充分灌溉定额。预测农的地区,一般可采用非充分灌溉定额。预测农田灌溉定额应充分考虑田间节水措施以及科技田灌溉定额应充分考虑田间节水措施以及科技进步的影响。进步的影响。v对于井灌区、渠灌区和井渠结合灌区,应根据对于井灌区、渠灌区和井渠结合灌区,应根据节约用水的有关成果,分别确定各自的渠系水节约用水的有关成果,分别确定各自的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毛灌溉需水量。利用系数,计算毛灌溉需水量。36农作物灌溉定额可分为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两种类型。对于水资源农作物灌溉定额可分为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两种类型。对于水资源vv(2 2 2 2)林牧渔业需水包括林果地灌溉、草场灌)林牧渔业需水包括林果地灌溉、草场灌)林牧渔业需水包括林果地灌溉、草场灌)林牧渔业需水包括林果地灌溉、草场灌溉、牲畜用水和鱼塘补水等溉、牲畜用水和鱼塘补水等溉、牲畜用水和鱼塘补水等溉、牲畜用水和鱼塘补水等4 4 4 4类。类。类。类。林牧渔业需林牧渔业需水量中的灌溉(补水)需水量部分,受降雨条水量中的灌溉(补水)需水量部分,受降雨条件影响较大,有条件的或用水量较大的需分别件影响较大,有条件的或用水量较大的需分别提出降雨频率为提出降雨频率为50%50%、75%75%和和95%95%的预测需水成的预测需水成果,其总量不大或不同年份变化不大时可用平果,其总量不大或不同年份变化不大时可用平均值代替。均值代替。v(3 3)为反映农业需水量的年内分配过程,要)为反映农业需水量的年内分配过程,要求提出各求提出各“计算分区计算分区”农业需水量的月分配系农业需水量的月分配系数和年内需水过程。数和年内需水过程。37(2)林牧渔业需水包括林果地灌溉、草场灌溉、牲畜用水和鱼塘补)林牧渔业需水包括林果地灌溉、草场灌溉、牲畜用水和鱼塘补 3.3.3.3.工业需水预测分高用水工业、一般工业和火工业需水预测分高用水工业、一般工业和火工业需水预测分高用水工业、一般工业和火工业需水预测分高用水工业、一般工业和火(核)电工业等(核)电工业等(核)电工业等(核)电工业等3 3 3 3类。类。类。类。F高用水工业和一般工业需水可采用万元增加值用高用水工业和一般工业需水可采用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法进行预测,高用水工业需水预测可参照国水量法进行预测,高用水工业需水预测可参照国家经贸委编制的工业节水规划的有关成果。火家经贸委编制的工业节水规划的有关成果。火(核)电工业分循环式和直流式两种用水类型分(核)电工业分循环式和直流式两种用水类型分别预测。别预测。F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制定的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制定的工业用水定额,可作为工业用水定额预测的基本工业用水定额,可作为工业用水定额预测的基本依据。远期工业用水定额的确定,可参考目前经依据。远期工业用水定额的确定,可参考目前经济比较发达、用水水平比较先进的国家或地区现济比较发达、用水水平比较先进的国家或地区现有的工业用水定额水平结合本地发展条件确定。有的工业用水定额水平结合本地发展条件确定。38 3.工业需水预测分高用水工业、一般工业和火(核)电工业工业需水预测分高用水工业、一般工业和火(核)电工业 4.4.4.4.建筑业需水预测以单位建筑面积用水量法建筑业需水预测以单位建筑面积用水量法建筑业需水预测以单位建筑面积用水量法建筑业需水预测以单位建筑面积用水量法为主,以建筑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法进行复核为主,以建筑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法进行复核为主,以建筑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法进行复核为主,以建筑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法进行复核。第三产业需水可采用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法进行第三产业需水可采用万元增加值用水量法进行预测。根据这些产业发展规划成果,结合用水预测。根据这些产业发展规划成果,结合用水现状分析,预测各规划水平年的净需水定额和现状分析,预测各规划水平年的净需水定额和水利用系数,进行净需水量和毛需水量的预测。水利用系数,进行净需水量和毛需水量的预测。39 4.建筑业需水预测以单位建筑面积用水量法为主,以建筑业建筑业需水预测以单位建筑面积用水量法为主,以建筑业v根据各分区、各流域水系不同情况,分别计算河根据各分区、各流域水系不同情况,分别计算河道内和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道内和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vv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一般分为维持河道基本功能一般分为维持河道基本功能和河口生态环境的用水。包括维持珍稀鱼类等水和河口生态环境的用水。包括维持珍稀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用水需求。生生物的用水需求。vv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分为美化城市景观用水、生分为美化城市景观用水、生态环境建设用水等。态环境建设用水等。(四)生态环境需水预测(四)生态环境需水预测40根据各分区、各流域水系不同情况,分别计算河道内和河道外生态环根据各分区、各流域水系不同情况,分别计算河道内和河道外生态环v城镇绿化用水、防护林草用水等以植被需水为城镇绿化用水、防护林草用水等以植被需水为主体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可采用灌溉定额的预主体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可采用灌溉定额的预测方法;测方法;v湖泊、湿地、城镇河湖补水等,以规划水面面湖泊、湿地、城镇河湖补水等,以规划水面面积的水面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为其生态环境需积的水面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为其生态环境需水量;水量;v其他生态环境需水,可结合各分区、各河流水其他生态环境需水,可结合各分区、各河流水情以及地下水储存量、地下水位分布及其变化情以及地下水储存量、地下水位分布及其变化的情况考虑确定。的情况考虑确定。v陆面生态环境需水陆面生态环境需水41城镇绿化用水、防护林草用水等以植被需水为主体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城镇绿化用水、防护林草用水等以植被需水为主体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五)河道内其他需水量预测(五)河道内其他需水量预测 河道内其他生产活动用水(包括航运、水电、渔河道内其他生产活动用水(包括航运、水电、渔业、旅游等)一般不消耗水量,但因其对水位、流业、旅游等)一般不消耗水量,但因其对水位、流量等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为做好河道内控制节点量等有一定的要求,因此,为做好河道内控制节点的水量平衡,亦需要对此类需水量进行估算。此类的水量平衡,亦需要对此类需水量进行估算。此类河道内用水可根据其各自的要求,参照有关计算方河道内用水可根据其各自的要求,参照有关计算方法分别估算,经协商平衡后计算控制节点的月外包法分别估算,经协商平衡后计算控制节点的月外包需水量。需水量。42(五)河道内其他需水量预测(五)河道内其他需水量预测 河道内其他生产活动用水(包河道内其他生产活动用水(包(六)需水量汇总(六)需水量汇总v进行河道内外需水量的汇总。进行河道内外需水量的汇总。v根据对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和河道内其他生产根据对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和河道内其他生产活动需水的成果分析,取得最大月外包过程线,活动需水的成果分析,取得最大月外包过程线,在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中参与节点水量与水质在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中参与节点水量与水质分析。分析。v要求根据对建制市以上城市城区需水预测成果,要求根据对建制市以上城市城区需水预测成果,进行进行“城市市区城市市区”需水量进行汇总。需水量进行汇总。43(六)需水量汇总进行河道内外需水量的汇总。(六)需水量汇总进行河道内外需水量的汇总。43供水预测供水预测 v(一)地表水供水(一)地表水供水v(二)地下水供水(二)地下水供水v(三)其他水源开发利用(三)其他水源开发利用44供水预测供水预测(一)地表水供水(一)地表水供水44(一)地表水供水(一)地表水供水v地表水可供水量预测要以各河系供水工程及其地表水可供水量预测要以各河系供水工程及其供水系统为调算主体,进行自上游到下游,先供水系统为调算主体,进行自上游到下游,先支流后干流逐级调算。支流后干流逐级调算。v大型水库和重要的中型水库应采用长系列进行大型水库和重要的中型水库应采用长系列进行调节计算,得出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的可调节计算,得出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的可供水量,将其分解到相应的计算分区,并确定供水量,将其分解到相应的计算分区,并确定其供水范围、供水目标、用户和优先度、以及其供水范围、供水目标、用户和优先度、以及控制条件等,为水资源配置提供方案比选。控制条件等,为水资源配置提供方案比选。45(一)地表水供水地表水可供水量预测要以各河系供水工程及其供水(一)地表水供水地表水可供水量预测要以各河系供水工程及其供水v其他中型水库和小型水库及塘坝工程可采用简其他中型水库和小型水库及塘坝工程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化方法计算。v规划工程要与现有工程组合,形成新的供水系规划工程要与现有工程组合,形成新的供水系统,进行可供水量预测。统,进行可供水量预测。v可供水量预测应预计不同规划水平年工程状况可供水量预测应预计不同规划水平年工程状况的变化,既要考虑现有工程更新改造和续建配的变化,既要考虑现有工程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后新增的供水量,又要考虑工程老化、水库套后新增的供水量,又要考虑工程老化、水库淤积和因上游用水增加造成的来水量减少等因淤积和因上游用水增加造成的来水量减少等因素估计对其产生的影响。素估计对其产生的影响。46其他中型水库和小型水库及塘坝工程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其他中型水库和小型水库及塘坝工程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46v跨流域调水工程是指水资源一级区间的水量调跨流域调水工程是指水资源一级区间的水量调配工程,以及涉及不同省级行政区的独立流域配工程,以及涉及不同省级行政区的独立流域之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之间的跨流域调水工程。v跨流域调水工程,要列出分期实施的计划,并跨流域调水工程,要列出分期实施的计划,并将工程实施后,不同水平年调入各受水区的水将工程实施后,不同水平年调入各受水区的水量,纳入相应分区的地表水可供水量中。量,纳入相应分区的地表水可供水量中。v面广量大的其它中小型蓄引提工程,可按计算面广量大的其它中小型蓄引提工程,可按计算单元汇总分析。单元汇总分析。47跨流域调水工程是指水资源一级区间的水量调配工程,以及涉及不同跨流域调水工程是指水资源一级区间的水量调配工程,以及涉及不同(二)地下水供水(二)地下水供水v以矿化度小于以矿化度小于2g/L2g/L的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作为的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作为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的控制性条件。地下水可供水量预测的控制性条件。v要考虑相应水平年由于地表水开发利用方式和要考虑相应水平年由于地表水开发利用方式和采用节水技术影响地下水补给条件的变化,相采用节水技术影响地下水补给条件的变化,相应调整水资源分区的地下水可开采量。应调整水资源分区的地下水可开采量。v估算地下水可供水量时,要以地下水布井区的估算地下水可供水量时,要以地下水布井区的地下水可开采量作为地下水可供水量的依据。地下水可开采量作为地下水可供水量的依据。48(二)地下水供水以矿化度小于(二)地下水供水以矿化度小于2g/L的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作为的浅层地下水可开采量作为(三)其他水源开发利用(三)其他水源开发利用 其他水源是指参与水资源供需分析的其他水源是指参与水资源供需分析的F雨水集蓄利用雨水集蓄利用F微咸水(矿化度微咸水(矿化度2 23g/L3g/L)利用)利用F污水处理回用污水处理回用F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 49(三)其他水源开发利用(三)其他水源开发利用 其他水源是指参与水资源供需分析的其他水源是指参与水资源供需分析的4配置模型和水循环模型相耦合配置模型和水循环模型相耦合配置模型和水循环模型相耦合配置模型和水循环模型相耦合50配置模型和水循环模型相耦合配置模型和水循环模型相耦合50配置的评价方法配置的评价方法51配置的评价方法配置的评价方法51 广义水资源配置的目标是保证水资源在经济、广义水资源配置的目标是保证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合理分配,进行水资源效果评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合理分配,进行水资源效果评价一方面可以调整已有的配置方案,使其更加合价一方面可以调整已有的配置方案,使其更加合理,保障配置的公平性和高效性;另一方面通过理,保障配置的公平性和高效性;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有效的反馈试验,为广义水资源配置理论和这种有效的反馈试验,为广义水资源配置理论和实践提供依据,防止广义水资源配置的盲目性和实践提供依据,防止广义水资源配置的盲目性和不合理配置效应的积累。不合理配置效应的积累。52 广义水资源配置的目标是保证水资源在经广义水资源配置的目标是保证水资源在经uu 社会效果评价社会效果评价uu 经济效果评价经济效果评价uu 生态效果评价生态效果评价uu 效率效果评价效率效果评价 对水资源配置结果的评价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对水资源配置结果的评价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对水资源配置结果的评价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对水资源配置结果的评价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53 社会效果评价社会效果评价 对水资源配置结果的评价可分为以下几个对水资源配置结果的评价可分为以下几个(一)社会效果评价(一)社会效果评价 在水资源配置准则确定上,首先要保障配置在水资源配置准则确定上,首先要保障配置区社会进步的公平性。公平性是人们对经济量或区社会进步的公平性。公平性是人们对经济量或非完全经济度量分配形式所采取的理智调控,从非完全经济度量分配形式所采取的理智调控,从而避免部分或个别地区因水资源短缺而严重干扰而避免部分或个别地区因水资源短缺而严重干扰区域社会发展秩序,而失去社会发展的区域均衡区域社会发展秩序,而失去社会发展的区域均衡性。性。54(一)社会效果评价(一)社会效果评价54u 社会效果评价社会效果评价 社会效果评价的具体落实,可以根据社会效果评价的具体落实,可以根据区域间区域间缺水率大致均衡缺水率大致均衡以及其他准则以及其他准则如尊如尊重现状重现状和和产水优先产水优先等进行现实评估操作。等进行现实评估操作。55 社会效果评价社会效果评价55 2000年年50频率传统供需平衡表频率传统供需平衡表 单位:亿单位:亿m3地市县市县市需水需水供水供水缺水缺水缺水率缺水率生活生活工业工业农业农业人工生人工生态态地表地表供水供水地下供地下供水水污水回污水回用用生活工生活工业业农业农业生态生态总缺总缺水量水量农业缺水农业缺水率率总缺水总缺水率率中卫市中卫市中卫市中卫市7257251699169962374623749 96238362383242424240 00 00 00 00 00.0%0.0%0.0%0.0%中宁县中宁县49249297997956169561696 65617656176147114710 00 00 00 00 00.0%0.0%0.0%0.0%海原县海原县685685419419425542551 142044204110411040 00 051510 051511.2%1.2%1.0%1.0%银川市银川市银川市银川市3221322111478114787720477204973973781777817714699146990 00 00 00 00 00.0%0.0%0.0%0.0%永宁县永宁县46246213461346914199141965659148491484180818080 00 00 00 00 00.0%0.0%0.0%0.0%贺兰县贺兰县4574579909901025981025983535102634102634144714470 00 00 00 00 00.0%0.0%0.0%0.0%灵武市灵武市6636631978197865117651179 96512765127264126410 00 00 00 00 00.0%0.0%0.0%0.0%石嘴山市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大武口区623623431543150 02032034646509450940 00 00 00 00 00.0%0.0%0.0%0.0%惠农县惠农县56256264176417307863078668683426134261357235720 00 00 00 00 00.0%0.0%0.0%0.0%平罗县平罗县65865815661566119747119747697697120445120445222422240 00 00 00 00 00.0%0.0%0.0%0.0%吴忠市吴忠市青铜峡青铜峡69069045574557826108261067678457684576334933490 00 00 00 00 00.0%0.0%0.0%0.0%利通区利通区82482422172217647106471014146472464724304130410 00 00 00 00 00.0%0.0%0.0%0.0%同心县同心县71871833033010675106752 21067510675104910490 00 00 00 00 00.0%0.0%0.0%0.0%盐池县盐池县44844816581658330633061 131833183210521050 00 01251250 01251253.8%3.8%2.3%2.3%红寺堡红寺堡79798787321832182 2321832181671670 00 00 00 00 00.0%0.0%0.0%0.0%固原市固原市原州区原州区919919613613706770674 459125912156315630 00 0112311230 01123112315.9%15.9%13.1%13.1%西吉县西吉县332332229229244324431 1196019606016010 00 04434430 044344318.1%18.1%14.8%14.8%隆德县隆德县370370255255272127211 1218321836966960 00 04674670 046746717.2%17.2%14.0%14.0%泾源县泾源县909062626646641 15335331851850 00 099990 0999914.9%14.9%12.1%12.1%彭阳县彭阳县301301208208221722171 1177917795725720 00 03763760 037637617.0%17.0%13.8%13.8%合计合计1331913319414054140578930378930321602160794007940049810498100 00 0268426840 0268426840.3%0.3%0.3%0.3%注:此处人工生态需水和人工生态缺水仅指需要人工配给的城市绿化用水和人工直接补给湖泊湿地量部分。56 2000年年50频率传统供需平衡表频率传统供需平衡表 20202020年推荐方案年推荐方案年推荐方案年推荐方案5050频率供需平衡表频率供需平衡表频率供需平衡表频率供需平衡表 单位:亿单位:亿单位:亿单位:亿mm3 3频率项目需水需水供水供水缺水缺水缺水率缺水率生活生活工业工业农业农业人工人工生态生态地表地表供水供水地下地下供水供水污水回用污水回用生活生活工业工业农业农业生态生态总缺水总缺水量量农业农业总缺总缺水率水率人工人工天然天然5050频率频率地市中卫市0.360.360.750.759.519.510.020.029.369.360.910.910.020.020.120.120.000.000.350.350.000.000.350.353.63.3银川市银川市0.780.784.724.7222.5622.560.260.2624.7624.761.941.940.770.770.360.360.000.000.850.850.000.000.850.853.73.0石嘴山市石嘴山市0.290.292.062.069.829.820.200.2010.3710.371.321.320.160.160.320.320.000.000.510.510.000.000.510.515.24.2吴忠市吴忠市0.500.502.202.2012.9712.970.050.0513.2813.281.771.770.220.220.190.190.000.000.450.450.000.000.450.453.42.8固原市固原市0.440.440.430.431.861.860.010.011.531.531.041.040.010.010.120.120.000.000.150.150.000.000.150.157.95.4分区分区引黄灌区引黄灌区1.481.488.928.9251.4551.450.520.5254.4954.494.964.961.171.170.830.830.000.001.941.940.010.011.951.953.83.1扬黄灌区扬黄灌区0.450.450.830.833.953.950.010.013.793.791.021.020.010.010.180.180.000.000.240.240.000.000.240.246.14.6南部山区南部山区0.430.430.400.401.321.320.010.011.021.021.021.020.000.000.110.110.000.000.110.110.000.000.110.118.55.2合计合计2.362.3610.1510.1556.7256.720.540.5459.2959.297.007.001.181.181.121.120.000.002.302.300.010.012.302.304.03.357 2020年推荐方案年推荐方案50频率供需平衡表频率供需平衡表 单位:亿单位:亿(二)经济效果评价(二)经济效果评价 目前,大致有两种评价指标,一是从微目前,大致有两种评价指标,一是从微观(或工程)角度出发,内部收益率最大观(或工程)角度出发,内部收益率最大或投资效益最高;二是区域或投资效益最高;二是区域GDP(或国内(或国内生产总值)最高;配置方案的选择基本是生产总值)最高;配置方案的选择基本是按照这两种方法进行评价。按照这两种方法进行评价。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现值总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额相等、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58(二)经济效果评价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二)经济效果评价内部收益率,就是资金流入现值总额与资金流出 为了反映工程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需要对工程经济效益进行国民经济评价,采用效效效效益费用比、内部收益率以及净现值益费用比、内部收益率以及净现值益费用比、内部收益率以及净现值益费用比、内部收益率以及净现值三个参数衡量效益的合理性,当效益费用比大于效益费用比大于效益费用比大于效益费用比大于1 1 1 1、内部收益、内部收益、内部收益、内部收益率大于率大于率大于率大于12121212、净现值大于、净现值大于、净现值大于、净现值大于0 0 0 0的时候,认为工程国民经济评价合理,工程具有可行性,可进行相应的投资建设。59 为了反映工程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需要对工为了反映工程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需要对工宏观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60宏观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宏观水资源投入产出模型60(三)生态效果评价(三)生态效果评价 水资源系统同时承载着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水资源系统同时承载着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水资源配置会对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正经济系统,水资源配置会对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正面的影响和负面的干扰。因此,在对社会、经济面的影响和负面的干扰。因此,在对社会、经济效果评价的同时,还应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效果评价的同时,还应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61(三)生态效果评价(三)生态效果评价61u 生态效果评价生态效果评价 水资源在经济社会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间配水资源在经济社会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间配置就成为水资源配置后效性判别重要标准,重点置就成为水资源配置后效性判别重要标准,重点应从生态环境系统的功能和效用出发,研究生态应从生态环境系统的功能和效用出发,研究生态环境用水量的合理性、配置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环境用水量的合理性、配置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响等。62 生态效果评价生态效果评价62 宁夏平原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宁夏平原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宁夏平原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宁夏平原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 (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单位:亿元)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类型林地林地草地草地农田农田湿地湿地水体水体荒漠荒漠居工地居工地总计总计百分比百分比湖泊湖泊鱼塘鱼塘其他其他水域水域小计小计气体调节气体调节0.67 0.79 1.66 0.07 0.00 0.00 0.00 0.00 0.00 3.19 4.94 气候调节气候调节0.52 0.89 2.95 0.63 0.07 0.20 0.27 0.00 0.00 5.26 8.15 水源涵养水源涵养0.61 0.79 1.99 0.57 3.29 8.74 12.04 0.06 0.00 16.05 24.89 土壤形成与保护土壤形成与保护0.75 1.93 4.84 0.06 0.00 0.00 0.01 0.04 0.00 7.62 11.82 废物处理废物处理0.25 1.29 5.44 0.67 2.94 7.80 10.74 0.02 0.00 18.41 28.53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0.63 1.08 2.35 0.09 0.40 1.07 1.47 0.65 0.00 6.27 9.71 食物生产食物生产0.02 0.30 3.32 0.01 0.02 0.04 0.06 0.02 0.00 3.72 5.77 原材料原材料0.50 0.05 0.33 0.00 0.00 0.00 0.01 0.00 0.00 0.89 1.38 娱乐文化娱乐文化0.25 0.04 0.03 0.20 0.70 1.86 2.56 0.02 0.00 3.10 4.81 总计总计4.19 7.15 22.91 2.30 7.42 19.73 27.15 0.80 0.00 64.50 100.00 63 宁夏平原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宁夏平原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成 (绿洲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图绿洲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图干干旱旱区区64绿洲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图干绿洲生态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图干64 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表表7-2 绿洲生态稳定性状况评价的综合评价标准绿洲生态稳定性状况评价的综合评价标准绿洲生态稳定性状况综合评价标准优OSI=0.8良0.6=OSI0.8一般0.4=OSI0.6差0.2=OSI0.4极差OSI0.2绿洲生态稳定性状况评价的综合评价标准绿洲生态稳定性状况评价的综合评价标准 65 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表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表7-2 绿洲生态稳定性状况评价的综绿洲生态稳定性状况评价的综 不同节水方案对生态的影响,一般选用的指标有:入海水量入海水量、土壤风蚀模数土壤风蚀模数、河湖面积扩大蒸发量河湖面积扩大蒸发量、河湖水量、地下河湖水量、地下水位水位的变化情况来进行评价。半湿润区半湿润区66 不同节水方案对生态的影响,一般选用的指标有:入海水量不同节水方案对生态的影响,一般选用的指标有:入海水量(四)效率效果评价(四)效率效果评价 广义水资源配置行为实施的目的是为广义水资源配置行为实施的目的是为了水资源利用总体效益最大化,而实现这了水资源利用总体效益最大化,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则是提高水资源的整体一目标的唯一途径则是提高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利用效率。67(四)效率效果评价(四)效率效果评价67u 效率效果评价效率效果评价 特别是在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节水、特别是在水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水资源配置的一个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水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需要对水资源配置的利用效要手段,因此,需要对水资源配置的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率进行评价。68 效率效果评价效率效果评价68广义水资源高效利用核算指标体系广义水资源高效利用核算指标体系评价层评价层要素层要素层指标层指标层表达层表达层利用利用效率效率人人工工系系统统生活生活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生活水资源消耗量生活水资源消耗量/生活水资源利用量生活水资源利用量工业工业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工业水资源消耗量工业水资源消耗量/工业水资源利用量工业水资源利用量农业农业高效耗水率高效耗水率农业高效水资源消耗量农业高效水资源消耗量/农业广义水资源消耗量农业广义水资源消耗量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农业灌溉水资源消耗量农业灌溉水资源消耗量/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量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量广义水资源利用率广义水资源利用率农业蒸发蒸腾消耗水量农业蒸发蒸腾消耗水量/农业广义水资源利用量农业广义水资源利用量生态系统生态系统高效耗水率高效耗水率生态高效水资源消耗量生态高效水资源消耗量/生态广义水资源消耗量生态广义水资源消耗量区域区域/流域流域高效耗水率高效耗水率区域高效水资源消耗量区域高效水资源消耗量/区域广义水资源消耗量区域广义水资源消耗量人工系统广义水资人工系统广义水资源利用率源利用率区域人工系统广义水资源消耗量区域人工系统广义水资源消耗量/区域人工系统广义区域人工系统广义水资源利用量水资源利用量广义水资源利用率广义水资源利用率区域广义水资源消耗量区域广义水资源消耗量/区域广义水资源利用量区域广义水资源利用量利用利用效益效益人人工工系系统统工程经济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宏观宏观经济经济部门部门单方耗水工业单方耗水工业/农业农业增加值增加值增加值增加值/总耗水总耗水区域区域单方耗水单方耗水GDP GDP GDP/GDP/总耗水总耗水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69广义水资源高效利用核算指标体系评价层要素层指标层表达层利用人广义水资源高效利用核算指标体系评价层要素层指标层表达层利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