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农作学说课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296244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学农作学说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土壤学农作学说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土壤学农作学说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学与农作学土壤学与农作学土壤学与土壤学与农农作学作学1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 1 2 3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实施 4 5 6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课程特色课程特色 7改革思路改革思路课程设置课程设置 1 2 3课课程程设计设计教学教学实实施施 4 5 6教学教学资资源教学效果源教学效果课课程程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1.课程设置1.1课程定位土壤学与农作学土壤学与农作学是我校是我校水利工程系农业水利工程技水利工程系农业水利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即介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即介于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一门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一门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的作用。1.课课程程设设置置 1.1课课程定位土壤学与程定位土壤学与农农作学是我校水作学是我校水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大学物理工程地质土力学前导课程节水灌溉技术后续课程1.课程设置1.1课程定位大学物理前大学物理前导课导课程程节节水灌水灌溉溉技技术术后后续课续课程程1.课课程程设设置置 1.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1.课程设置1.2课程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能够对土壤种类进行简单辨别和性质区分能够对土壤种类进行简单辨别和性质区分能够独立完成常规土壤学实验,熟练填写实验报告能够独立完成常规土壤学实验,熟练填写实验报告能够制定土壤耕作与管理方案、低产田改良利用方案能够制定土壤耕作与管理方案、低产田改良利用方案能够进行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技术的选用能够进行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技术的选用能够进行节水农作制度的确定能够进行节水农作制度的确定1.课课程程设设置置 1.2课课程教学目程教学目标标 能力目能力目标标 能能够对够对土壤土壤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1.课程设置1.2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能够熟练陈述土壤的形成过程与分类了解土壤的质地与组成能够熟练陈述土壤的形成过程与分类了解土壤的质地与组成能说出土壤的基本特性的具体内容能说出土壤的基本特性的具体内容能够准确地说出土壤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土壤墒情能够准确地说出土壤与土壤水分间的关系、能够进行土壤墒情和田间墒情的监测和田间墒情的监测能够熟练掌握土壤耕作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掌握保护性耕作技能够熟练掌握土壤耕作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术能熟练陈述低产田改良与合理利用的主要内容能熟练陈述低产田改良与合理利用的主要内容能熟练陈述作物与水分的关系能熟练陈述作物与水分的关系能熟练陈述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技术能熟练陈述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技术能熟练陈述描述节水农作制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能熟练陈述描述节水农作制的基本原理及方法1.课课程程设设置置 1.2课课程教学目程教学目标标 知知识识目目标标 能能够够熟熟练陈练陈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1.课程设置1.2课程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情感目标 建立建立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虚心接受正确的科学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虚心接受正确意见,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意见,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1.课课程程设设置置 1.2课课程教学目程教学目标标 情感目情感目标标 建立建立实实事求事求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2.课程设计2.1设计理念以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为主体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为本位为本位能力培养能力培养为核心为核心 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岗位能力培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习目标为本位,用任务养为核心,以学习目标为本位,用任务训练职业能力。训练职业能力。设计设计理念理念2.课课程程设计设计 2.1设计设计理念以学生学理念以学生学习习目目标标能力培养能力培养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2.课程设计2.1设计理念2.课课程程设计设计 2.1设计设计理念理念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2.课程设计2.2教学内容学习单元学习单元1土壤形成与分类2土壤基本特性3土壤水分4土壤耕作与管理5低产田改良与合理利用6作物与水分管系7 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技术8节水农作制度2.课课程程设计设计 2.2教学内容学教学内容学习单习单元元1 土壤形成与分土壤形成与分类类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2.课程设计2.3教学模块研究土壤的形成过程研究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特性、土壤及其基本特性、土壤水分、土壤耕作与管水分、土壤耕作与管理、低产田改良与利理、低产田改良与利用用土壤学研究主要农作物的灌溉研究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技术及节水农作制度建技术及节水农作制度建设等内容设等内容农作物学2.课课程程设计设计 2.3教学模教学模块块研究土壤的形成研究土壤的形成过过程及其基本程及其基本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3.教学实施3.1教学组织3.教学教学实实施施 3.1教学教学组织组织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灵活多样灵活多样主要的教学方法主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土壤形成与分类、土壤基本特性、土壤水分)案例教学法(土壤形成与分类、土壤基本特性、土壤水分)项目导向教学法(土壤耕作与管理、低产田改良与合理利用)项目导向教学法(土壤耕作与管理、低产田改良与合理利用)讨论学习法(作物与水分关系、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技术)讨论学习法(作物与水分关系、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技术)现场教学法(节水农作制度)现场教学法(节水农作制度)3.教学实施3.2教学方法灵活多灵活多样样主要的教学方法主要的教学方法:3.教学教学实实施施 3.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知识应用知识应用知识学习知识学习知识分析知识分析情境设定情境设定解决任务解决任务学习知识学习知识 指出思路指出思路设定任务设定任务 项目导向式教学:项目导向式教学:3.教学实施3.2教学方法知知识应识应用知用知识识学学习习知知识识分析情境分析情境设设定解决任定解决任务务学学习习知知识识 指出思路指出思路设设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3.教学实施3.3教学手段板书教学板书教学A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B实验验证实验验证C课后答疑课后答疑D3.教学教学实实施施 3.3教学手段板教学手段板书书教学教学A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B实验验实验验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期末考试采用试题库出期末考试采用试题库出题,并要做到教考分离,题,并要做到教考分离,学院统一命题、统一考学院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使命题试、统一阅卷,使命题更科学,成绩更公正。更科学,成绩更公正。3.教学实施3.4课程考核与评价课程评价包括平时表现和课程评价包括平时表现和期末成绩,平时学生的出期末成绩,平时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提问、实训勤情况,课堂提问、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等占总评任务的完成情况等占总评成绩的成绩的50%50%;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占总评成绩的50%50%。期末考期末考试试采用采用试题库试题库出出题题,并要做到教考分离,学院,并要做到教考分离,学院统统一命一命题题、统统一一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4.教学资源4.1教材选用1.1.本课教材选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龚振平编写的土壤学与农作学本课教材选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龚振平编写的土壤学与农作学为高等教育农业与农业水利工程专业通用教材。教材总共八个章节分别为高等教育农业与农业水利工程专业通用教材。教材总共八个章节分别从土壤的形成与分类、土壤基本特性、土壤水分、土壤耕作与管理、低从土壤的形成与分类、土壤基本特性、土壤水分、土壤耕作与管理、低产田改良与合理利用、作物与水分关系、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技术、节水产田改良与合理利用、作物与水分关系、主要农作物的灌溉技术、节水农作制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内容全面丰富、主次有序农作制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内容全面丰富、主次有序。2.2.实训任务书采用的是我院自编实训任务书采用的是我院自编土壤学与农作学土壤学与农作学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根据课程内容的设置和需求,合理,根据课程内容的设置和需求,合理安排实训内容,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实用性强,安排实训内容,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实用性强,特色鲜明。特色鲜明。4.教学教学资资源源 4.1教材教材选选用用1.本本课课教材教材选选用中国水利水用中国水利水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学学训训一一体体化化教教材材教教学学手手册册教教学学课课件件教教学学录录像像演演示示录录像像习习题题及及试试题题库库节节水水农农作作制制案案例例任任务务工工单单行行业业职职业业标标准准电电子子教教案案4.教学资源4.2教学资源表表现现形式学教教教演形式学教教教演习节习节任行任行电电4.教学教学资资源源 4.2教学教学资资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4.教学资源4.3实践条件1 1土壤剖面观察与记载2 2土壤样品采集、处理与保存3 3土壤含水量的测定4 4土壤水分常数的测定5 5植物组织水分含量的测定6 67 7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4.教学教学资资源源 4.3实实践条件践条件1土壤剖面土壤剖面观观察与察与记载记载2土壤土壤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校外实训条件校外实训条件柴家峡水电站柴家峡水电站甘肃夏河安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夏河安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口水电站河口水电站 已完成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水利工程专业已完成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水利工程专业已完成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水利工程专业已完成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水利工程专业4 4 4 4届学届学届学届学生的认识实习,生的认识实习,生的认识实习,生的认识实习,3 3 3 3届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实习。届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实习。届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实习。届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实习。4.教学资源4.3实践条件校外校外实训实训条件柴家峡水条件柴家峡水电电站甘站甘肃肃夏河安多投夏河安多投资资有限有限责责任公司甘任公司甘肃肃大禹大禹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4.教学资源4.4教师队伍4.教学教学资资源源 4.4教教师队师队伍伍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5.教学效果5.1教学评价1.通过教学组织的实施,学生能够掌握土壤学与农作学的通过教学组织的实施,学生能够掌握土壤学与农作学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了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培养学生了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工程上的实际问题的能知识的能力、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工程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索和创新的能力、组织管理以及协作的能力。力、探索和创新的能力、组织管理以及协作的能力。2.让学生了解目前工程实践中正在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让学生了解目前工程实践中正在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能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能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快地获取信息更快地获取信息和专业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5.教学效果教学效果 5.1教学教学评评价价1.通通过过教学教学组织组织的的实实施,学生施,学生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5.教学效果5.2社会评价 该课程教学内容紧贴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工作实际,该课程教学内容紧贴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工作实际,针对性强,做到了学以致用。针对性强,做到了学以致用。河口水电站任金科总工评价河口水电站任金科总工评价 该课程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学训一体该课程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更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的教学模式,更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夏河安多有限公司赵博学高工评价夏河安多有限公司赵博学高工评价 该课程定位准确,教学理念先进,实践体系完备,该课程定位准确,教学理念先进,实践体系完备,教学内容实用。教学内容实用。大禹公司任文万祥高工评价大禹公司任文万祥高工评价5.教学效果教学效果 5.2社会社会评评价价 该课该课程教学内容程教学内容紧紧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6.课程特色立足于实际工作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实际节水农作立足于实际工作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实际节水农作制度的确定任务为切入点,以农业行业职业资格标制度的确定任务为切入点,以农业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构建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准为依据,构建课程内容和知识体系。课程内容和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课程内容和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需要,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6.课课程特色立足于程特色立足于实际实际工作工作职业职业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的培养,以实际节实际节水水农农作制度作制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7.改革思路1.在整体内容构架上,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实际在整体内容构架上,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实际工作流程为依据,形成学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工作流程为依据,形成学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2.按照有关行业标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以及毕按照有关行业标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以及毕业生面向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与业生面向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要充分体现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通,与岗位技术标准相对接,增强实用性。生产实际相通,与岗位技术标准相对接,增强实用性。3.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基本理论为支撑,以拓展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基本理论为支撑,以拓展知识为延伸,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工作过程技术能知识为延伸,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工作过程技术能力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力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7.改革思路改革思路1.在整体内容构架上,以在整体内容构架上,以实际实际工作任工作任务为务为引引领领,实际实际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谢谢谢谢大家!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