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安全转运课件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241295824 上传时间:2024-06-1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6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病人安全转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危重病人安全转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危重病人安全转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 安庆市立医院重症医学科姚家杰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 国内危重患者转运现状是国内目前缺乏规范、容易忽略的环节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草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国内危重患者转运现状是国内目前缺乏规范、容易忽略的环节国外危重患者转运发展危重患者院内、院外转运发展蓬勃各项转运指南相继出台2004年Williams提出转运治疗学(Transit care medicine)的概念国外危重患者转运发展危重患者院内、院外转运发展蓬勃危重病患者危重病患者定义:是指那些有一个或多个系统功能障碍或器官功能障碍的,生存依赖于先进的仪器,需要监测和治疗的病人。危重病患者定义:是指那些有一个或多个系统功能障碍或器官功能障危重病患者危重病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昏迷,躁动抽搐气管内插管使用镇静药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率及呼吸方面药物危重病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最安全的地方在哪里?最安全的地方在哪里?最安全的地方是在监监护护病病房房(ICU)护士医生监护呼吸机各类抢救仪器最安全的地方在哪里?最安全的地方是在监护病房(ICU)转运的目的寻求或完成更好的诊疗措施以求改善预后院内转运从手术室或其他科室转运到ICU 从ICU转运至辅助科室或手术室进行检查或治疗转运的目的寻求或完成更好的诊疗措施以求改善预后院内转运转运中并发症转运中并发症气管插管移位心率改变SPO2下降药物使用延迟引流管脱出,管道脱开意识改变坠床的危险着凉转运中并发症气管插管移位转运过程中的并发症转运过程中的并发症引流管脱出 3%气管插管移位 4%CVC滑脱 5%治疗延迟 19%心率改变 41%SPO2改变 38%转运过程中的并发症引流管脱出 3%危重病人安全转运课件危重病人安全转运课件转运的禁忌症转运的禁忌症心跳,呼吸停止有紧急插管指征,但未插管血液动力学及其不稳定,未插管。转运的禁忌症心跳,呼吸停止决定需要转运吗?危重患者能否转运,取决于转运利益与风险的综合评估。转运目的:是因患者在现治疗单位条件受限,转往能得到更好救治,包括医疗设备的使用、明确疾病诊断和采取进一步治疗方案的接收单位。决定需要转运吗?危重患者能否转运,取决于转运利益与风险的综知情、同意决策者:决策者:医师(院内:本院;院际:接受医院)医师(院内:本院;院际:接受医院)执行者:执行者:医师、护士、护工、司机医师、护士、护工、司机决定者:决定者:患者(家属),特别是转外院患者(家属),特别是转外院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充分权衡风险与获益,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充分权衡风险与获益,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必要时履行签字手续!知情、同意决策者: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充分权衡风险与获益,计划转运方案?(一)确定转运目的地,评估转运的距离和时间。(二)道路的选择或运输方式。如果 距离大于150公 里,航空运输是首选(理论上)。(三)选择准确的监测方法和设备。(四)预测可能的并发症。(五)携带的药物和器械。(六)按照可用性和病人的特征选择运输工具。计划转运方案?(一)确定转运目的地,评估转运的距离和时间。当形成一个计划时,以下是应回答的当形成一个计划时,以下是应回答的一些必须问题:一些必须问题:什么是运送这个病人的特别要求,这些要求可以达到吗?需要PEEP,在运送途中会安全使用简易呼吸囊的员工,等等。运送团队彻底明白他们的责任吗?护士定时检查输液泵的功能和氧气筒压力表等等。准备接受转运来的医院已被通知和已准备好接受你的病人了吗?当形成一个计划时,以下是应回答的一些必须问题:什么是运送这个好的沟通渠道,移动电话等等。你已仔细的考虑过特别的运送情况吗?如:光线,车辆,路况和天气,距离等到达后,接收人员已妥当的接管了病人吗?气道,循环,药物支持等等好的沟通渠道,移动电话等等。实施如何转运?院内转运院际转运实施如何转运?转运前必须明确 转运前交流和合作 随从人员 所需器材 转运中监护 转运前必须明确 院内转运-转运前交流与合作(一)应通过医-医和(或)护-护交接以落实治疗的延续 性。交接内容包括病情与治疗计划。(二)转运前,接收科室要保证可以立即对来到的患者进行治疗或检查,(三)及时通知转运的其他相关人员(如电梯等),以便从时间上能配合转运,并保证所需设备。(四)主治医师要对转运经过清楚。病历资料由原治疗科室送出,内容包括转运指征以及转运全过程中患者状况。院内转运-转运前交流与合作(一)应通过医-医和(或)护-院内转运-随从人员至少由两人陪同。其中一名是具备危重病护理资格,并经过了为胜任转运所进行的基础培训和专项训练的护士。当患者病情不稳定时,由医师陪同,该医师应接受过气道管理培训、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危重病治疗培训或其它同类培训。中国重症中国重症 患者转运指南患者转运指南2010院内转运-随从人员至少由两人陪同。中国重症 患者转运指南专业转运团队是关键配送护士责任心不强,观察不仔细,急救技能及应变能力差,在转运途中突发病情变化时,不能有效处理,引起各种纠纷。l 充分发挥转运团队间的沟通合作专业转运团队是关键配送护士责任心不强,观察不仔细,急救技能及院内转运-所需器材(一)心电监护除颤器(一)心电监护除颤器(二)尺寸合适的气道管理器材(二)尺寸合适的气道管理器材(三)氧气供应足够全程所需并富余(三)氧气供应足够全程所需并富余30min30min以上以上 院内转运-所需器材(一)心电监护除颤器院内转运-所需器材(六)负压吸引器(七)急救药品,即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胺、胺碘酮、利多卡因和碳酸氢钠等(八)静脉输注液体和药物,充电功能的 输液泵(九)其他药物根据病人情况备用,如:镇静镇痛剂、麻醉剂 院内转运-所需器材(六)负压吸引器转运中监测如何监测?转运患者或患者检查时,医务人员应始终始终留在患者身边,根据需要观察和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对监测水平划分为如下 1级 必需 2级 强烈推荐 3级 理想 转运中监测如何监测?转运患者或患者检查时,医务人员应始终留转运中监测转运中监测监测记录监测记录 心电图(1级)脉搏血氧饱和度(1级)非侵入性血压(1级)心率(1级)呼吸频率(1级)机械通气患者测量气道压力(1级)转运中监测监测记录 转运设备转运设备必备设备必备设备便携监护仪(或标准血压计)、简易呼吸器、氧气源、除颤仪、面罩、鼻/咽通气道、各种型号气管导管、吸氧管、吸痰管、心电极片、脊柱固定设备、吸引设备、环甲膜穿刺针、外科消毒用品、穿刺用品、套管针(各种型号)、三通、输液器、输血器、胶带、照明设备有条件应具备设备有条件应具备设备呼气末CO2监测、便携式呼吸机、成人/儿童呼吸回路、输注泵、气管切开手术器械、动脉导管和监测设备、动脉导管、加压输液器、同步起搏系统、血糖仪及试纸、血气分析仪及试纸转运设备必备设备转运床转运床:重症患者转运应使用符合标准的转运床。重症患者转运应使用符合标准的转运床。需配备监护治疗设备及抢救药品。需配备监护治疗设备及抢救药品。转运床:重症患者转运应使用符合标准的转运床。转运车转运车:转运车:转运交接转运交接转运人员与接受人员进行正式交接并签字交接内容:病史、重要体征、检查、诊疗经过、转运中有意义的事件病历资料、影像资料转运过程中患者的情况及医疗行为需全程记录。转运过程中患者的情况及医疗行为需全程记录。转运交接转运人员与接受人员进行正式交接并签字转运过程中患者的重症患者转运流程图重症患者转运流程图特殊患者的转运特殊患者的转运传染性疾病:隔离措施、防护措施、强制措施医护人员的安全与自我保护定点医疗机构合理流程消毒隔离特殊患者的转运传染性疾病:隔离措施、防护措施、强制措施总结-安全转运的原则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必要的设备和交通工具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病情全面监测总结-安全转运的原则有经验的医护人员总结-安全转运的原则稳定病情反复评估病情不间断的监护直接交接病历记录和审核总结-安全转运的原则稳定病情我院的转运交接制度我院的转运交接制度有效通知危重病人必须有护士参与转运做到几个有效:a)有效观察b)有效持续的治疗c)有效转送有效抢救并记录按交接单有效交接我院的转运交接制度有效通知院际转运四要素院际转运四要素人员:由医生、护士、司机、医院管理人员以及当地急救人员组成根据患者的数量、转运的频率、类型准备好转运器材、急救措施、通讯设施等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的转运计划方案定期评估和修改转运计划院际转运四要素人员:由医生、护士、司机、医院管理人员以及当地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所有危重患者转运前应建立静脉通路。如考虑可能施行气道干预治疗,则在气道稳定前不要转运对于创伤患者,除非确定没有脊柱损伤的体征,否则都要进行脊柱固定。肠梗阻和机械通气患者要放置胃管。转运时间长、要严格控制出入量和接受利尿治疗的患者应放置导尿管。注意事项所有危重患者转运前应建立静脉通路。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如有指征,转运前应放置胸腔减压管,可使用海式瓣或真空胸引装置以保持减压。使用兴奋剂的患者要用约束带固定手腕和(或)腿部,以保证患者和转运组成员的安全,特别是空运时。遇到暴躁与不合作的患者,要使用镇静剂和(或)肌松剂。肌松剂一定要在镇静和镇痛后才使用。注意事项如有指征,转运前应放置胸腔减压管,可使用海式瓣或真空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要给接收医院拷贝患者的病历、相关实验室检查与影像资料。转运前专科医师确认。急诊患者转运由接诊医院的接诊医师与专科医师商量确定。危重患者只转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诊患者只限超出了本院诊疗能力及范围。注意事项要给接收医院拷贝患者的病历、相关实验室检查与影像资料 危重病人安全转运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