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3《惨烈的四年战事》课件之一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280638 上传时间:2024-06-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历史选修3《惨烈的四年战事》课件之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3《惨烈的四年战事》课件之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岳麓版历史选修3《惨烈的四年战事》课件之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具有世界规模的战争。战火燃遍了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施里芬计划是德军东西两线作战的计划。为避免腹背受敌,这项计划要求德军先集中优势兵力,取得比利时,对法国发动迅速的、势不可挡的进攻,消灭法军。然后再全力向东打败俄国,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战争。施里芬计划的核心是速决战,是闪电战。课标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目标分解掌握:(1)东线、西线、南线(2)大战爆发和一战中的主要战役(3)美国参战的原因和目的(4)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理解:(1)同盟国和协约国交战双方态势的变化(2)同盟国失败的原因1背景(1)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巴尔干各族人民经过反复斗争,希腊、塞尔维亚等国赢得了独立。(2)俄国和奥匈帝国在的争夺尤为激烈。(3)奥匈帝国把塞尔维亚视为向巴尔干扩张的障碍。巴尔干巴尔干2经过(1)1914年6月28日,奥匈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刺杀身亡,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事件。(2)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3)在短短数天之内,法、英等欧洲大国相继宣布参战。3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萨拉热窝萨拉热窝德德巴尔干地区曾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民族矛盾资源丰富大国干预A BCD解析:巴尔干地区长期处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各地相继独立,但矛盾复杂,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欧洲列强插手争夺巴尔干,造成局势紧张。答案:C1战争态度:反战的声音微乎其微,欧洲各国的民众在极端民族主义的情绪驱使下,积极支持战争。2战争形势:大战以为主战场。(1)西线:英、法和德国交战。(2)东线:与德、奥交战。(3)南线:奥匈帝国和交战。欧洲欧洲俄国俄国塞尔维亚塞尔维亚3战争进程(1)第一年:1914年西线:马恩河战役宣告了梦想的破灭,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堑壕战。东线:俄奥交战,德军增援,俄军遭到重创。(2)第二年:1915年德军企图打跨俄国,战争的中心转移到了东线。俄军与德军处于状态。速战速决速战速决僵持僵持(3)第三年:1916年德国又将战争重点转移到了 。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持续时间最长、最为惨烈的战役,被称为“”。7月,英法发动了索姆河战役,英军首次使用 。4战争影响(1)战火波及的地区逐渐由前线延伸到后方,也成为战争的对象。(2)厌战情绪弥漫在交战双方的民众当中,各国都出现了反战浪潮。西线西线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绞肉机坦克坦克平民平民“凡尔登绞肉机”名称的由来提示:凡尔登战役历时近10个月,可谓旷日持久,是一场巨大的消耗战,战役开始时,德军集中了所有的大炮,向方圆只有31平方千米的法军阵地发射了100多万发炮弹。在战役中,德军投入46个师,法军投入60个师,战争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惨烈程度,伤亡人数近100万。有人曾这样描写这场战役的情景:“这个304米高的小山坡被炮火从山顶抹平,在整个战斗期间矮了近8米。战场上全是弹坑、炸倒的树木和尸体。”德国企图在凡尔登“让法国人把血流干”,但凡尔登要塞始终掌握在法军手里,法军站稳了脚跟。1美国参战(1)背景19世纪末,美国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大战爆发后,美国采取政策,还利用中立国的地位与交战国扩展贸易。美国与英、法存在着密切的历史文化联系。1917年俄国爆发,使得形势有利于同盟国。德国采取的“无限制潜艇战”成为美国参战的契机。中立中立二月革命二月革命(2)参战: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3)影响美国的参战大大改变了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使胜利的天平倒向了一方。中国、巴西、利比里亚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进入全球规模阶段。协约国集团协约国集团2苏俄退出战争(1)背景:1917年11月,俄国人民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俄国。(2)标志:颁布和平法令。(3)结果: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在布列斯特签署了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推动1917年美国采取反德立场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参战使战局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战对俄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1916年2月德国实施“无限制潜艇战”,使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美国参战使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战争引起了革命,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1过程(1)1918年9月,同盟国保加利亚、奥匈帝国相继宣布投降。(2)1918年11月,德国基尔港水兵发动起义,德皇被迫退位,新成立的德国政府与签署停战协定,一战结束。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协约国协约国2原因(1)德奥集团在经济实力方面不如协约集团。(2)两线作战使德奥集团力量受到牵制。(3)美国、巴西、利比里亚的参战壮大了协约国集团的阵营。3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的战争。中国中国胜利者胜利者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迅速结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俄国发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B美国参加对德作战C协约国阵营扩大,加强了对德国的打击D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局面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原因的认识与辨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不是促使一战迅速结束原因的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A、B、C三项都是促使一战迅速结束的原因,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局面是在一战结束后,不是促使一战迅速结束的原因。答案:D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到1916年在西线发生了哪三次重大战役?对参战国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战役(1)1914年9月的马恩河战役(2)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影响(1)前线和后方的界限被打破,后方平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参战国都精疲力竭(3)厌战情绪取代了战争初期的狂热,反战浪潮兴起2.为什么说1916年是一战中关键性的一年?提示:(1)从双方企图看,交战双方都想在这一年给对方以致命打击,赢得战争。(2)从战争形势看,这一年发生了三次重大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和索姆河战役,战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3)从双方投入看,双方动用了大量兵力和最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和毒气弹。(4)从战争结局看,交战双方特别是德国元气大伤,战争主动权开始向协约国一方转移。1阅读下列材料:为了在新的战争中战胜法国及其盟国,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在1905年就开始制订作战计划,即“施里芬计划”。计划战争初期德国在西线集中主要兵力,在6周内打败法国,而以少量兵力在东部边境牵制俄国军队;在打败法国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战争爆发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对此计划充满信心,他向整装待发的德国士兵说道:“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也十分乐观地认为德军会稳操胜券。请回答:(1)“施里芬计划”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有何缺陷?(2)针对“施里芬计划”法俄采取了怎样的对策?(3)宣告“施里芬计划”破产的是哪一次战役?之后战事呈何特点?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施里芬计划”的指导思想的缺陷。第(2)问考查法俄军队迫使德军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对策。第(3)问考查马恩河战役的结果。答案:(1)指导思想: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各个击破,速战速决。缺陷:具有一厢情愿的主观色彩,低估了对手,特别是低估了俄军的行动及战斗力,幻想英国不会参战。(2)法俄相约同时对德国展开行动,迫使德国两线分兵作战。(3)马恩河战役,这次战役之后,战事进入相持阶段,双方转入了持久的阵地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参战的原因及影响是什么?提示:(1)原因美国与西欧有着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而且不愿看到德国取得霸权。美国与协约国的经济利益联系紧密,由于英国实行战时海上封锁,美国与同盟国的贸易几乎中断,而与协约国的贸易额却迅速上升。俄国爆发革命,美国担心俄国退出战争可能会使协约国战败,美国给协约国的大量贷款将付诸东流。如果协约国获胜,美国不仅可以分享胜利果实,而且还能够凭借其经济实力于战后控制其他国家,夺取世界霸权。(2)影响: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它的参战大大改变了交战双方的实力对比。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影响和带动了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对德宣战,壮大了协约国阵营,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达到了最大,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2一战爆发后,同盟国的优势是如何逐步丧失的?提示:(1)战争主动权转移。德奥等国经过充分准备以后发动了世界大战,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但是由于长途行军作战、初期作战失利等因素的影响,主动权逐步转到协约国一方。(2)作战计划落空。德国制订了详细的作战方案“施里芬计划”,但由于没有估计到协约国的力量强大等因素,致使计划落空。(3)力量对比变化。开始时双方力量对比并无多大悬殊,但是后来意大利倒戈,美国参战,协约国阵营逐步扩大,越来越不利于同盟国。(2011东营期中)2008年1月20日,法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辞世,引来了全球媒体关注。与此相比,2008年1月25日,德国最后一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却走得很安静,德国世界报在讣告中这样写道,输掉战争者在“自我怜悯与自我否定中隐藏,乐意被忘记”。关于“一战中,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内部矛盾尖锐ABCD解题流程:答案:C2(2011山东威海模拟)阅读下列有关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的演说(1917年)的材料:“在2月3日,我曾正式向你们提出德意志帝国政府的特别通告,通告说,它已立意在2月1日和2月1日以后要用潜水艇击沉所有敌人所控制的任何港口的船只。这是一种与全世界各国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只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因此我建议国会:宣布德意志帝国政府最近的行为,事实上无异对美国政府及其人民作战;正式接受如此强加于美国的交战地位”“当我们采取这些措施,这些极重要的措施之时,让我们充分了解,并使举世皆知我们的动机与目的是什么。如今,我们的目的仍和从前一样,要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以与自私的和无人性的权力相对抗,并在世界上真正自由和自治的民族中树立起今后可以保证遵守这些原则的一致决心和一致行动。”“我们现在正在接受这种敌对目的的挑战我们没有任何自私的目的可追求。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捍卫者。当这些权利已经得到保障,而各国的信义与自由也可以保障这些权利时,我们就于愿足矣。”请回答:(1)演说中提到德国“最近的行为”指什么?(2)美国何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3)美国参战的实际目的是什么?用你掌握的史实驳斥威尔逊演说中的伪善言词。(4)美国参战起了什么作用?解析:本题是关于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原因的材料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威尔逊发表此演说的时间和背景,结合教材知识,掌握当时的世界形势,并依此为依据,分析材料的实质和产生的影响。其中,第(1)问根据材料判断德国的行为,第(3)问要进行材料辨析,弄清真伪,第(4)问要依据所学回答。答案:(1)德国实行“无限制潜艇战”。(2)美国1917年向德国宣战。(3)大战已接近尾声,交战双方都精疲力竭,美国认为它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的时机已到,故此参战。在此之前美国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大发战争财,这根本不是“在世界生活中捍卫和平与正义的原则”。(4)美国的参战,使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增。一、宏观整合课堂小结归纳综合名师点拨二、微观点拨1分析说明一战中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提示:(1)在经济实力方面,德奥集团处于劣势。与同盟国相比,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美国参战前,英国的海上封锁,成功地遏制了德奥集团从美国取得各种战略物资。战争期间,拥有更多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协约国集团,动员的人力超出同盟国两倍。(2)在军事战略方面,德奥集团失误明显。德国低估了对手的实力,预先拟定的速战速决计划迅速破产,被拖入两线作战和持久战、堑壕战的泥潭。(3)在国际力量方面,德奥集团不占上风。战争初期,日本参战,德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丧失殆尽。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伙伴。在战争处于僵持阶段,美国等加入协约国方面作战,协约国获得了大量人力物力的补充,实力进一步增强。(4)在社会矛盾方面,德奥集团更为尖锐。大战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破坏,土地荒芜,物品奇缺,物价飞涨,冻饿而死者不计其数。战争末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直接导致了德奥集团的失败。2解析与探究诠释教材疑难概括指出威尔逊在演说中是怎样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定性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提示:威尔逊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利益而发动的,德国人民没有责任。这一观点,就德国而言是正确的。但就整个战争的发动来看,帝国主义交战双方都是以重新瓜分殖民地、抢占商品市场为目的参与战争的,双方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一战从整体上看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1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理解正确的是()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系从背景看交战各国都是非正义的生产力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大战的爆发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ABCD解析:塞尔维亚、比利时在“一战”中是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独立而战,因而是正义的,的表述是错误的。答案:B2美国的参战()A大大增强了同盟国一方的实力B引发了俄国十月革命C影响到中国等许多国家退出战争D使战局更加有利于协约国集团解析: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一方,中国北洋政府也加入协约国集团,并不是退出战争;十月革命并不是美国参战引起的。答案:D3同盟国集团从瓦解到战争的最后失败,其原因有()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英、美的海上封锁起了重要作用德、奥匈军队战略上的失误战争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工人、士兵运动兴起意大利倒戈AB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同盟国失败原因的再认和再现能力。依据教材,均符合要求。答案:C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由西线为主到东线为主再到西线为主,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换。在一战过程中在西线出现了几次大规模的会战,其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凡尔登战役,在此次战役中,德军先后投入46个师的兵力,对凡尔登志在必得,但法军顽强抵抗,收复了大量失地,此战役前后共持续10个月,双方伤亡总人数达到七十多万,是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1)双方为什么对凡尔登都志在必得?(2)为什么说凡尔登战役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解析:凡尔登是法国的著名要塞,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防线的中枢,如果凡尔登失守,整个塞纳河平原就暴露在德军的眼皮子底下,无险可据。德军为了摆脱劣势,想通过凡尔登战役消灭法军的有生力量,重新夺回战争主动权,达到重使法军退出战争的目的。这次战争以德国的失败而告终,使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优势,转入防御状态,所以说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答案:(1)凡尔登是法国的著名要塞,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同时也是法军防线的中枢,是捍卫法国的堡垒,所以法军必然会死守。而同时,德军为了争取优势,消灭法军,迫使法国退出战争,希望通过凡尔登战役来达到目标,所以双方对凡尔登都志在必得。(2)这次战役使德军伤亡惨重,完全丧失了战略优势,兵力、士气开始衰落,战略优势开始转向协约国方面。因此,凡尔登战役被认为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战”。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