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检分析结果的解释与临床应用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1260167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检分析结果的解释与临床应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尿检分析结果的解释与临床应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尿检分析结果的解释与临床应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尿液分析的范围w尿液分析包括:尿液分析包括:理学分析(量、颜色、透明度、PH、SG等)化学成分分析(蛋白、糖、亚硝酸盐、胆红素、尿胆原等)尿沉渣定量分析(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细菌、结晶等)尿液分析的范围尿液分析包括:1目前常见的临床检查模式干化学直接干化学直接报告报告模式模式 1干化学筛选,显干化学筛选,显微镜确认阳性标微镜确认阳性标本后报告本后报告模式模式 2干化学和沉渣流式分干化学和沉渣流式分析仪筛选,显微镜确析仪筛选,显微镜确认阳性标本后报告认阳性标本后报告模式模式3目前常见的临床检查模式干化学直接报告模式 1干化学筛选,显微2尿液分析的目的w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 肾脏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据中华肾脏病学会1999年统计,我国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已超过7000万。19921996年,年均发生率为5%。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已占糖尿病患者的近.约的尿毒症患者是由糖尿病肾病发展而来因显性肾损害和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的糖尿病患者接近。尿液分析的目的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3尿液分析的目的泌尿系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监测泌尿系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监测w尿感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w据欧洲透析和移植中心的材料统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由慢性肾盂肾炎引起者占20妇女在一生的某一时期内曾患过尿感者约为1020成年妇女1年内发生有症状的尿感者约6,以生育年龄的已婚妇女为最多见w在学龄儿童期,由于女性在尿路解剖和生理上有其特点,女性尿感的发生率为2,结婚后尿感的发病率增加可达5,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尿感的发病率亦逐渐增加,到70岁时可达10w可见尿感的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积极预防尿路感染。尿液分析的目的泌尿系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监测4 尿液分析的目的w其他系疾病的诊断:其他系疾病的诊断:尿液来自血液,其成分又与机体代谢密切相关。一些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循环系疾病,肝胆疾病,血液及造血系疾病等都可通过尿液分析作辅助诊断。尿液分析的目的其他系疾病的诊断:5尿液分析的目的w安全用药的监测:安全用药的监测:可引起肾损害的药物(庆大、卡那、磺胺等)。w中毒及职业病的辅助诊断:中毒及职业病的辅助诊断:重金属(铅、镉、铋、汞等)中毒均可引起肾损害。此时尿中该类重金属排出量增高并出现有关的异常成分。尿液分析的目的安全用药的监测:6 尿液标本的收集尿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正确地收集尿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正确地收集标本。标本。w女性应避免阴道分泌物和月经血混入。w女性应避免大量喝水后送检(如妇科B超后)。w男性应避免前列腺液和精液混入。w清洁干燥容器,收集后立即送检(应在4小时内检测完成)。w尿标本的种类:晨尿、随机尿、餐后尿,定时尿。尿液标本的收集尿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正确地收集标7四 尿液标本的保存w尿液排出后可逐渐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w受光照和接触空气尿中的尿胆原,胆红素等易氧化变质。w低渗或高渗尿中细胞易变形w生长细菌使尿素分解,产生氨可使PH增高,可使管型和细胞等溶解。w冷藏:最好4度保存,一般不宜加防腐剂。四 尿液标本的保存尿液排出后可逐渐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8尿液标本的保存w化学防腐化学防腐甲醛:5ml/L,用于细胞和管型的检测。如浓度过大甲醛可沉淀蛋白质。甲醛作为还原剂会造成一些试验呈假阳性。甲苯:5ml/L,用于一般化学成分的检查。尿液标本的保存化学防腐9尿液的理学检验w尿量:尿量: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尿量的变化与气候,饮水量,食物有关。正常24小时尿:1.01.5 L 大于2.5L为多尿 小于0.4L为少尿 小于0.1L为无尿 w尿色:尿色:健康人尿色主要源于尿色素 urochrome 及尿胆原。尿色素由肾产生,其产量较恒定,故尿色的深浅一般与单位时间尿量成正比。w混浊度:混浊度:透明,微混,浑浊。尿液的理学检验尿量: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尿量的变化与10异常的尿色w黄褐色:黄褐色:胆红素尿(泡沫为黄色),变性血红蛋白尿等。w淡红至红色:淡红至红色: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等。w暗褐色或黑色:暗褐色或黑色: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在强酸性尿中,黑色素尿等。w乳白色(混浊):乳白色(混浊):乳糜尿,脓尿,盐类结晶尿。异常的尿色黄褐色:胆红素尿(泡沫为黄色),变性血红蛋白尿等。11尿液分析仪原理w一般用微电脑控制,采用球面积分析接受双波长反射光的方式测定试带上的颜色变化进行半定量测定。试剂带上有数个含各种试剂的试剂垫,各自与尿中相应成分进行独立反应,而显示不同的颜色,其颜色的深浅与成分含量成正比关系。试剂带中还有一个作为尿液本底颜色所产生误差进行补偿的“补偿垫”尿液分析仪原理一般用微电脑控制,采用球面积分析接受双波长反射12一 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w简称比密简称比密 SG -是尿中溶解物质浓度的指标,不仅取决尿中质点的数量,已取决于质点的密度和溶解度。w原理:原理:高分子电解质的羟基与尿中电解 质反应,放出 H 离子,使指示剂变色。深蓝绿色黄色。w影响因素:影响因素:碱性尿可使结果偏低;强酸性尿可使结果偏高;高浓度的蛋白质可使结果偏高一 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简称比密 SG13一 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w临床意义:临床意义:正常1.005一1.030 SG用于度量肾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的浓缩稀释功能。反映尿中阳离子多少与比重计结果不一。一 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临床意义:14二 PHw原理:原理:试纸中含指试剂 如甲基红,酚酞,溴麝香草酚蓝等,可反应尿PH值4.5-9.0变异范围。w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放置过久细菌繁殖可使PH增高;饮食因素可使PH增高;剧烈运动可使PH减低。二 PH原理:试纸中含指试剂 如甲基红,酚酞,溴麝香草酚蓝15二PH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参考值 4.6-8.0 新鲜尿多为5.5-6.5,存放后因细菌分解尿素可使PH偏高;如PH低于4.0,可使蛋白质和酮体呈假阴性;如PH高于8.0,可使蛋白质呈假阳性,SG,GLU偏低。协助诊断代谢性酸碱失衡。PH临床意义:16三 亚硝酸盐 NITw原理:原理:尿路感染时,一些肠杆菌科的细菌(大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可将尿液中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因此,临床上把NIT测定作为尿路感染的快速过筛试验。三 亚硝酸盐 NIT原理:尿路感染时,一些肠杆菌科的细菌(17三、亚硝酸盐 NITw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饮食中的硝酸盐含量过低(少吃蔬菜,水果);尿液在膀胱中停留时间过短;尿量过多;感染细菌缺乏硝酸盐还原酶如葡萄球菌;尿中vitc等还原物质浓度太高;假阳性,由于标本放置时间过久未加防腐剂。三、亚硝酸盐 NIT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18四 蛋白质 PROw原理:原理:指示剂的蛋白误差(protein error)w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尿液过酸(PH小于4)或过碱(PH大于8),超过试纸缓冲能力,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主要测定白蛋白,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粘蛋白,球蛋白等不呈阳性;大剂量青霉素可呈假阴性;大剂量洗必泰可呈假阳性。四 蛋白质 PRO原理:指示剂的蛋白误差(protein 19四 蛋白质 PROw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生理性蛋白尿一般不具病理意义(功能性,体位性,摄食性);病理性见于肾小球,肾小管各种损害,泌尿道炎症,结石,肿瘤。四 蛋白质 PRO临床意义:20五 酮体 KETw原理:原理:-亚硝基铁氰化钠可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和丙酮反应呈紫色w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丙酮易挥发,乙酰乙酸不稳定,应采用新鲜尿标本;对乙酰乙酸检测灵敏度最高,丙酮为乙酰乙酸的1/10-1/20,-羟丁酸不反应。五 酮体 KET原理:21五 酮体 KETw临床意义:不同病因引起的酮症,酮体的成份可不同,即使同一病人不同病程已有差异;阳性见于:糖尿病,运动,饥饿,呕吐等。五 酮体 KET临床意义:22六 尿糖 GLUw原理:原理:-尿糖在膜块中的葡萄糖氧化酶作用下氧化成葡萄糖醛酸和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释放出O,O作用于膜块中的色素原而呈色。w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反应灵敏度与时间,温度有关;高浓度酮体或vitc可使尿糖呈假阴性;大剂量青霉素可使尿糖呈假阴性;尿液被过氧化物或次氯酸盐污染可呈假阳性。六 尿糖 GLU原理:23六 尿糖 GLU临床意义临床意义w肾糖阈血糖8.4mmol/lw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尿糖排出量与糖尿病轻重平行。w遗传性尿糖:由于肾糖阈下降而致,虽然尿糖阳性,但血糖及糖耐量正常。如:肾小管对糖重吸收功能降低而致w肾性尿糖;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因肾小管受损,导致糖重吸收障碍。尿糖 GLU临床意义24六 尿糖 GLU临床意义临床意义w少数并发肾小球硬化病例,因肾小球滤过减低,肾糖阈升高,虽然血糖升高,反而导致尿糖阴性。w妊振期妇女,因肾小球滤过增加,肾小管相对吸收下降,致血糖正常,尿糖+。w甲亢,胃空肠吻合术后,因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吸收快,可引起进食后1/21小时血糖过高,出现尿糖,但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六 尿糖 GLU临床意义25六 尿糖 GLU临床意义临床意义w弥漫性肝病病人,葡套糖转化为肝糖原功能下降,肝糖原储存降低,进食后1/21小时血糖可升高,出现糖尿,但FPG偏低,餐后23小时血糖正常或偏低。w急性应激状态时,胰岛素对抗激素(如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可使 OGTT降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应激过后恢复正常。六 尿糖 GLU临床意义26六 尿糖 GLU临床意义临床意义w某些药物可抑制胰岛素释放或对抗胰岛素作用引起 OGTT下降,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如:噻嗪类利尿剂药,呋塞米,阿斯匹林,口服避孕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六 尿糖 GLU临床意义27七 胆红素 BIL原理:原理:直接胆红素在强酸性介质中与二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反应呈紫红色。影响因素:影响因素:高浓度vitc和亚硝酸盐呈假阴性;大剂量氯丙嗪,盐酸苯偶氮吡啶(泌尿道止痛药)的代谢产物呈假阳性。七 胆红素 BIL原理:28七 胆红素 BILw临床意义:临床意义:阻塞性和肝细胞性黄疸,血中结合胆红素(酯型)升高呈阳性;溶血性黄疸,血中游离胆红素(非酯型)升高,与蛋白质结合不能通过肾呈阴性。故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严重溶血性黄疸时,红细胞大量破坏的同时损坏肝细胞,酯型胆红素升高可呈阳性。七 胆红素 BIL临床意义:29八 尿胆原 UBGw尿胆原尿胆原 urobilinogen 是胆红素在肠道被细菌还原所产生,体内产生尿胆原的数量,反应了人体排泄胆汁到肠腔的功能。w原理:原理:尿胆原与膜块中的对二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w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尿久置后尿胆原氧化为尿胆素呈假阴性;尿胆原含量受饮水影响大;内源性吲哚,卟胆原可致假阳性。八 尿胆原 UBG尿胆原 urobilinogen 30八 尿胆原 UBGw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病毒性肝炎时,可引起脾亢红细胞溶血,肠内过多尿胆原吸收后不能充分处理,致尿胆原阳性。-完全梗阻性黄疸时,无胆汁进入肠道,肠内无尿胆原和胆红素,故尿胆原降低或消失。-肝细胞性黄疸时,肝细胞功能障碍,故摄取并重新向肠道排泄尿胆原的能力减弱,因而有较多的尿胆原通过肝脏而随尿排出,尿中尿胆原为阳性八 尿胆原 UBG临床意义:31九 白细胞 LEUw原理原理:白细胞内的酯酶作用于膜块中的吲哚酚酯,产生吲哚酚,并与重氮盐反应呈紫色缩合物。九 白细胞 LEU原理:白细胞内的酯酶作用于膜块中的吲32九 白细胞 LEUw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不含酯酶,不被检出;久置白细胞破坏,酶失活;温度增高,游离血红蛋白,组织细胞可使阳性增高;乳糜尿,高浓度蛋白质,大剂量先锋霉素,庆大霉素可使结果偏低或假阴性;污染甲醛,呋喃坦啶可致假阳性。九 白细胞 LEU影响因素:33九 白细胞 LEUw临床意义:临床意义:泌尿系及临近器官有感染性病变。如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白细胞明显增多;肾结核,肿瘤时增多;肾移植后有排斥反应者,尿中大量出现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一周内尿中可出现较多的中性粒细胞,以后逐渐恢复正常;成年女性生殖系有炎症时,常有阴道分泌物混入,除可见成团的脓细胞外,并有大量上皮细胞。九 白细胞 LEU临床意义:34十 红细胞 ERYw原理:原理: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有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使过氧化氢释放出O,O可使色素原(邻甲苯胺)被氧化而呈色,本法既可与完整红细胞反应也可与游离血红蛋白反应。w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大量vitc可致假阴性;尿中过氧化物酶可致假阳性。加热煮沸10分钟再测可去除干扰;十 红细胞 ERY原理: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血红素有过氧化物35十 红细胞 ERYw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肾小球疾患,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肾炎和紫癜性肾炎等可有血尿;尿路感染可有肉眼血尿;尿路结石可引起发作性血尿或持续性的血尿,常伴有肾绞痛;肿瘤可引起无痛性血尿;先天性病变:多囊肾,微血管瘤等;结核,以血尿和酸性脓尿伴尿路刺激症状;十 红细胞 ERY 临床意义:36十 红细胞 ERY临床意义:临床意义:全身感染性疾病:如钩体及流行性出血热;出血性及营养缺乏性疾病:如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障,vitc和vitk 缺乏等;其它疾患:如肾下垂,运动性血尿,外伤,心衰,尿道及膀光异物。十 红细胞 ERY临床意义:37尿液干化学检测方法的局限性w假阳性和假阴性;假阳性和假阴性;白细胞:只能检测含有酯酶的中性粒细胞红细胞:通过检测血红蛋白过氧化物酶来反映 红细胞,有许多因素会引起结果的假 阳性和假阴性细菌:只能检测含有亚硝酸盐还原酶的细菌不能测管型、上皮细胞尿液干化学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假阳性和假阴性;38尿液干化学检测方法的局限性w假阳性和假阴性;假阳性和假阴性;-酮体:与乙酰乙酸和丙酮反应 -糖:与葡萄糖反应 尿液干化学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假阳性和假阴性;39传统镜检法沉渣分析局限性w半定量半定量w速度慢速度慢w主观误差主观误差w人员人员 室间差异室间差异w诊断指标有限诊断指标有限传统镜检法沉渣分析局限性半定量40尿沉渣检查标准化的建议卫生部临检中心卫生部临检中心,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血液学与体液学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血液学与体液学检验专家委员会检验专家委员会 (2002年1月28-2月1日,广州)w规定尿沉渣结果必须报 xxxx/ulw尿沉渣检查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尿沉渣检查标准化的建议卫生部临检中心,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血液41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定性初筛定性初筛新的尿液整体化分析模式软件衔接软件衔接软件衔接软件衔接整体化报告整体化报告整体化报告整体化报告细胞形态、细胞形态、管型确认管型确认化学成分定性初筛新的尿液整体化分析模式软件衔接细胞形态、管型42UF-100尿沉渣尿沉渣分析仪UF-100尿沉渣分析仪43UF-100尿沉渣尿沉渣分析仪特点特点w简化流程,提高效率简化流程,提高效率w进行有效筛选进行有效筛选w结果准确结果准确w提供定量数据提供定量数据w可检测红细胞形态信息可检测红细胞形态信息w使标准化检测成为可能使标准化检测成为可能UF-100尿沉渣分析仪特点44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原理检测原理w流式细胞术电阻法流式细胞术电阻法w光源为氩离子激光(光源为氩离子激光(488nm488nm)w检测有形成分检测有形成分的的散射光、荧光、阻抗散射光、荧光、阻抗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原理45自动样品前处理自动样品前处理染色(Urinosearch)稀释(Urinopack)-稀释液中的EDTA-3K可去除磷酸盐(形成螯合物)加温-染色池温度为35oC,可溶解尿酸盐自动样品前处理染色(Urinosearch)46染色染色w9-9-氮杂菲(氮杂菲(PhenanthridinePhenanthridine)染色DNA和RNA激发波长480nm,荧光波长610nm发射荧光为:橙色对死细胞胞膜穿透性强w羰花青(羰花青(CarbocyanineCarbocyanine)细胞膜、核膜以及线粒体等膜性物质被染色激发波长460nm,荧光波长505nm发射荧光为:绿色染色47尿检分析结果的解释与临床应用课件48尿检分析结果的解释与临床应用课件49参数介绍参数介绍一、ONDCT 电导率电导率 参考范围:5-30ms/cm 电导率和渗透压密切相关(r=0.93)。电导率反映尿中粒子的电荷,与质点的种类、大小无关,仅代表总粒子中带电荷的部分即电解质;而尿渗量代表尿中渗透活力粒子数量,与粒子的种类、大小及所带的电荷无关,所以电导率与尿渗量又有差别。如果尿液的电导率长期偏高,表明尿液中存在大量易形成结石的电解质,应警惕发生结石的可能。如果尿中有葡萄糖时,由于葡萄糖是无机物,没有电荷,与电导无关而与渗量有关。参数介绍一、ONDCT 电导率50参数介绍参数介绍二、二、PCASTF病理管型病理管型 包括:颗粒管型,上皮细胞管型,红(白)细胞管型,脂肪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蜡样管型。上皮细胞可被误认为病理管型。参数介绍二、PCASTF病理管型51参数介绍参数介绍三、三、N-WBC白细胞白细胞 提示::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如果BC10/ul,且Fsc强而Fl弱,多为急性泌尿系感染;如果BC10/ul,且Fsc低而Fl高,提示慢性泌尿系感染。干化学U-LE尿白细胞检测的仅仅是粒细胞。UF-100结果50/l左右大致于显微镜下1-3/HPF UF-100结果100/左右大致于显微镜下2-5/HPF UF-100结果200/l左右大致于显微镜下6-10/HPF UF-100结果300/l左右大致于显微镜下8-14/HPF UF-100结果500/l左右大致于显微镜下15-20/HPF UF-100结果800/l左右大致于显微镜下20-30/HPF UF-100结果2000/l左右大致于显微镜下50/HPF参数介绍三、N-WBC白细胞52参数介绍参数介绍四、四、BACT细菌细菌 提示:球菌,杆菌,污染菌。BACT受容器的洁净程度,放置时间的长短有关,一般临床意义不大。UF是从颗粒大小、染色性上进行判断的,因此尿中类似细菌的细小颗粒(如RBC碎片)都会计入细菌数中。如果BACT大于8000/l,并且WBC大于10/l尿培养细菌阳性率高;如果BACT在25008000/l之间,则尿培养细菌阴性率高。参数介绍四、BACT细菌53参数介绍参数介绍五、五、CAST管型管型 包括:非病理(透明)管型和病理管形。正常尿液中可见极少量透明管型,黏液丝、大量细菌、白细胞增多聚集都会干扰管型的检测。参数介绍五、CAST管型54参数介绍参数介绍六、六、SRC 小圆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 指大小和白细胞相似或略大,形态较圆的上皮细胞,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层和底层的移行上皮细胞。七、七、EC上皮细胞上皮细胞 包括:移行上皮、鳞状上皮、柱状上皮和SRC小圆上皮细胞。如果EC多量出现应为肾性上皮组织有活动性病变,如肾盂、肾小管的炎症和变性;如果EC大量出现常见于实质性肾组织有急性坏死或乳头炎坏死的尿中。参数介绍六、SRC 小圆上皮细胞55参数介绍参数介绍八、八、N-RBC红细胞红细胞 UF-100分析一次所检测的样品量相当于50个HP,尿RBC 的CV8000/uL WBC 10/uL尿细菌感染可能性大,尿培养阳性率高。wERY+150/uL N-RBC 50/uL ,ERY检测的是Hb,而UF-100检测的是完整的细胞,可能溶血,RBCINF 为Microytic,提示红细胞源于肾小球。wLEU +250/uL N-WBC 50/uL ,LE尿白细胞检测的是粒细胞酯酶,而N-WBC检测的是完整的细胞,影响因素细菌、渗透压等。结果分析NIT +BACT 8000/uL 72检验报告(三)w颜色w透明度wSG 1.015wPH 6.0wLEU +25/uLwNIT neg wPRO +1.0g/LwGLU normwKET negwBIL negwUBG normwERY +10/uLwCONDCT 21.1 mS/cmwPCASTF 0.3/uLwN-WBC 100/uLwBACT 6500/uLwCAST 0.5/uLwSRC 0.38/uLwEC 0.3/uLwN-RBC 200/uLwRBC70 78.6wNLRBC%58.4wRBCINF MicroyticwYLC 450/uLwXTAC 检验报告(三)颜色CONDCT 21.1 mS/c73结果分析wERY+25/uL N-RBC 200/uL ERY检测的是Hb,而UF-100检测的是微粒(RBC体积大小),类酵母菌、结晶可干扰。wLEU +25/uL N-WBC 100/uL 化学法LE尿白细胞检测的仅仅是粒细胞,而N-WBC还包括淋巴、单核细胞。wYLC 为450/uL提示可能有真菌感染结果分析ERY+25/uL N-RBC 2074精品课件精品课件!精品课件!75精品课件精品课件!精品课件!76思考题1 1、尿液分析标本收集应注意?、尿液分析标本收集应注意?2 2、尿液干化学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有?尿液干化学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有?尿液干化学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有?尿液干化学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有?3 3、哪些尿液分析参数可提示患者有泌尿系感染、哪些尿液分析参数可提示患者有泌尿系感染、哪些尿液分析参数可提示患者有泌尿系感染、哪些尿液分析参数可提示患者有泌尿系感染?思考题1、尿液分析标本收集应注意?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