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优秀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259487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4.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优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优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优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的采样规范 GBZ159-2004说明历史沿革:两个标准修改合并为一个规范1.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采样规范(WS11996)2.作业场所空气中金属样品采集方法(WS/T161996)相互配套: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2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监测的采样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有毒物质和粉尘)的空气样品采集3术语1、工作场所(Workplace)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2、工作地点(WorkSite)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3、采样点(Sampledsite)指根据监测需要和工作场所状况,选定具有代表性的、用于空气样品采集的工作地点。相互关系4术语4、空气收集器(Aircollector)指用于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气态和气溶胶态有害物质的器具。如大注射器、采气袋、各类气体吸收管及吸收液、固体吸附剂管、无泵型采样器、滤料及采样夹和采样头等5无泵型采样器、滤料及采样夹和采样头6术语5、空气采样器(Airsampler)指以一定的流量采集空气样品的仪器,通常由抽气动力和流量调节装置等组成7术语6、无泵型采样器(Passivesampler)指利用有毒物质分子扩散、渗透作用为原理设计制作的、不需要抽气动力的空气采样器个体采样有机溶剂8术语7、个体采样(Personalsampling)指将空气收集器佩带在采样对象的前胸上部,其进气口尽量接近呼吸带所进行的采样。8、采样对象(Monitoredperson)指选定为具有代表性的、进行个体采样的劳动者。99、定点采样(Areasampling)指将空气收集器放置在选定的采样点、劳动者的呼吸带进行采样。10术语10、采样时段(Samplingperiod)指在一个监测周期(如工作日、周或年)中,选定的采样时刻。11、采样时间(Samplingduration)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持续的时间。11术语12、短时间采样(Shorttimesampling)指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的采样。13、长时间采样(Longtimesampling)指采样时间一般在1h以上的采样。14、采样流量(Samplingflow)指在采集空气样品时,每分钟通过空气收集器的空气体积。12术语15、标准采样体积(Standardsamplevolume)指在气温为20,大气压为101.3kPa(760mmHg)下,采集空气样品的体积,以L表示。换算公式为293PV0=Vt273+t101.313采集空气样品的基本要求14采集空气样品的基本要求15空气监测的类型及其采样要求16空气监测的类型及其采样要求评价监测:预评价、控评、现状评价。1、PC-TWA:3个工作日,浓度最高的工作日。2、PC-STEL、MAC:代表性的采样点,包括浓度最高时段,3个工作日。17空气监测的类型及其采样要求日常监测:日常的定期监测。1、PC-TWA:浓度最高的工作日,1个工作班。2、PC-STEL、MAC:一个工作班,浓度最高时段。18空气监测的类型及其采样要求监督监测:职业卫生监督部门进行监督。1、PC-TWA:代表性的工作日和采样点。2、PC-STEL、MAC:一个工作班,浓度最高时段。19空气监测的类型及其采样要求事故性监测:职业危害事故紧急采样监测。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采样点。监测至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低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为止。20采样前的准备现场调查采样仪器的准备21现场调查22采样仪器的准备采样仪器的准备:1、性能和规格2、空白、采样效率和解吸效率或洗脱效率3、校正流量4、校正定时装置23空气监测的方式24空气监测的方式1、定点采样2、个体采样3、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4、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5、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有害物质的采样25定点采样26定点采样27定点采样28个体采样采样对象1、根据现场调查与检测目的2、所有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3、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29个体采样采样对象数量注: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劳动者数采样对象数352610310430个体采样采样对象数量注:不能确定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劳动者数采样对象数65796101471526827509501131采样记录分为定点采样记录表和个体采样记录表样品编号仪器编号采样对象生产情况以及工人个体防护措施采样流量(L/min)采样时间温度气压采样前采样后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样品编号仪器编号采样地点生产情况、工人在此停留时间以及工人个体防护措施采样流量(L/min)采样时间温度气压采样前采样后开始时间结束时间:32最高容许浓度(MAC)概念:最高容许浓度(MAC)是指任何一次采样均不得超过的浓度。主要是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而制定限值。最高浓度的检测应在了解生产工艺过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种和操作地点采集能够代表最高瞬间浓度的空气样品再进行检测。33最高容许浓度(MAC)定点、短时间采样1、采样点浓度最高工作地点2、进气口呼吸带3、时段浓度最高时段4、时间15min34最高容许浓度(MAC)cvCMACFt35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概念: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是指在一个工作日的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短时间接触限值(15min加权)。PC-STEL是与PC-TWA相配套的接触限值,只用于短时间接触较高浓度可导致刺激、窒息、中枢神经抑制等急性作用,及其慢性不可逆性组织损伤的化学物质。36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定点、短时间采样1、采样点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2、进气口呼吸带3、时段浓度最高的时段4、时间=15min,1次5、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37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空气中有害物质15min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计算1、=15min:cvSTELF1538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2、1次:C1T1C2T2CnTnSTEL1539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3、15min,=1次:CTSTEL1540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概念: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指8小时工作班以及40小时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长期反复接触该物质,几乎所有工人不会发生有害的健康效应。4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42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4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个体采样1、采样对象浓度最高2、进气口呼吸带3、时间18h4、方式1次、2次及以上5、计算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44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个体采样: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cvTWA1000F48045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个体采样:2次或2次以上的采样C1T1C2T2CnTnTWA846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定点采样:一个工作地点+长时间采样1、采样点浓度最高2、进气口呼吸带3、时间18h4、计算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v1次:TWA1000F480C1T1C2T2CnTn多次:TWA847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定点采样:一个工作地点+短时间采样1、采样点浓度最高2、进气口呼吸带3、时段不同浓度时段4、时间15min5、计算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1T1C2T2CnTn多次:TWA848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定点采样:多个工作地点工作+短时间采样1、采样点每个工作地点2、时段浓度最高3、进气口呼吸带4、时间15min5、计算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1T1C2T2CnTn多次:TWA849样品运输和保存1、样品应防止污染、变质和损失。2、滤膜应对折两次,装袋保存。3、含油样品应放入铝箔袋,再放入塑料袋保存。4、注射器和吸收管应封闭开口,直立放置,防治破损。5、固体吸附剂应密封两端保存。6、无泵型采样器将吸附碳片取出,保存在塑料袋中。50(安监总厅安健201516号)2015-02-28发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的通知51制定意义及时掌握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危害程度确保实现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提出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70%以上的规划目标规范服务市场,严厉查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违法违规行为52制定背景安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2014年对全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抽查用人单位的责任主体检测合法性、规范性检测范围、检测依据逐步建立健全各自的工作流程和管理体系共十八条53第三条第三条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用人单位定期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进行的检测职业病危害因: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卫生标准中有职业接触限值及检测方法的危害因素54第四条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每年至少委托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进行一次全面检测。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55第七条第七条定期检测范围应当包含用人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全部工作场所,用人单位不得要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仅对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或部分工作场所进行指定检测。56第八条第八条 用人单位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签订委托协议后,应将其生产工艺流程、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原辅材料和设备、职业病防护设施、劳动工作制度等与检测有关的情况告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用人单位应当在确保正常生产的状况下,配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做好采样前的现场调查和工作日写实工作,并由陪同人员在技术服务机构现场记录表上签字确认。57第九条第九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后,结合用人单位提供的相关材料,制定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按照国家有关采样规范确认无误后,应当在现场采样和检测计划上签字。58第十二条第十二条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工作场所,选择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节为重点采样时段。高温测量时,对于常年从事接触高温作业的,测量夏季最热月份湿球黑球温度;不定期接触高温作业的,测量工期内最热月份湿球黑球温度;从事室外作业的,测量夏季最热月份晴天有太阳辐射时湿球黑球温度。59第十五条第十五条定期检测结果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提出相应整改建议。用人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方案,立即进行整改。整改落实情况应有明确的记录并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备查。6061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