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师基础知识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1028121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PPT 页数:176 大小:5.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师基础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人力资源师基础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人力资源师基础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05人力资源师培训班人力资源师培训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课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课程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内容体系内容体系1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3)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4)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2 劳动法劳动法(1)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2)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3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1)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内容体系内容体系(2)企业计划与决策)企业计划与决策(3)市场营销)市场营销4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1)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分析(2)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工作团队的心理与行为(3)领导行为及其理论)领导行为及其理论(4)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5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知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知识(1)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的基本理论(2)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3)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关于关于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重点说明的重点说明重点看理论点,基本原则,流程框架,建重点看理论点,基本原则,流程框架,建立知识点的基本印象;立知识点的基本印象;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第一章劳动经济学、第四章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知识织行为、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知识为重点章节为重点章节;试题比例试题比例:在在 考试题内占考试题内占10-15%10-15%,大概各章节有,大概各章节有2 23 3道题道题;第一章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第三节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工资结构第四节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用稀缺的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用稀缺的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进行有效配置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进行有效配置.2、什么是劳动经济学?、什么是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的科学.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研究劳动力的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研究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包括工资与就业量)供给与需求(包括工资与就业量).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三个属性:三个属性:1、相对的稀缺性;社会对劳动资源的需求,、相对的稀缺性;社会对劳动资源的需求,总是不足的总是不足的.2、具有普遍和绝对的属性;人对需求是意愿、具有普遍和绝对的属性;人对需求是意愿是不断增长的;稀缺存在于发展的各个阶段是不断增长的;稀缺存在于发展的各个阶段.3、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生产力是有限的,这也正是资源生产力是有限的,这也正是资源(包括劳动资包括劳动资源源)闲置的根本原因之一闲置的根本原因之一.老板不愿出高薪资来聘请高素质的人才老板不愿出高薪资来聘请高素质的人才部分劳动资源无法满足生产力的要求部分劳动资源无法满足生产力的要求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二、效用最大化二、效用最大化 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用最小的投入获取用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益最大的利益.三、劳动力市场三、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即通过商品(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即通过商品(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供求关与需求决定价格,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供求关系决定着工资与就业量。系决定着工资与就业量。问问:人是商品吗人是商品吗?家庭(人)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家庭(人)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求方。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一)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知识的方法,是研究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知识的方法,是研究现象本身现象本身 是什么是什么 的问题!的问题!*1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目的是研究自身规律和内在联系,目的是研究自身规律和内在联系,结论具有客观性结论具有客观性.2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2)设定假设条件设定假设条件3)提出理论假说提出理论假说,4)验证验证 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二二)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中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中的问题的问题*1规范研究方法的特点规范研究方法的特点;目的是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目的是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现象解决客观现象.三三)两者差别两者差别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值判断为基础,规范研究脱离不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也离不开价规范研究脱离不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值判断的指导。例题例题1、劳动经济学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劳动经济学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现象?)现象?A.市场经济市场经济 B.市场主体市场主体 C.劳动力假说劳动力假说D.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答案:答案:D2、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解决客观经济现象()的问题)的问题A.是怎样是怎样 B.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C.是什么是什么 D.实际实际答案:答案:B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一一)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劳动力和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1、什么是劳动力?、什么是劳动力?具有劳动能力、就业要求,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具有劳动能力、就业要求,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劳动力包括二个部分:智力劳动力包括二个部分:智力+体力体力2、什么是劳动力参与率?、什么是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所占的人口的比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所占的人口的比率。以总人口计算的劳动力参与率称为总人口劳参率以总人口计算的劳动力参与率称为总人口劳参率;以某年龄组计算的劳参率称为年龄别劳参率;以某年龄组计算的劳参率称为年龄别劳参率;以某一性别计算的劳参率称为某性别劳参率。以某一性别计算的劳参率称为某性别劳参率。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3、劳参率的计算公式为、劳参率的计算公式为:4、什么是劳动力供给?、什么是劳动力供给?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家庭或个人的就业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家庭或个人的就业愿意以及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愿意以及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形成劳动力供给。形成劳动力供给。问: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是谁?问: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是谁?5、什么是劳动力供给弹性?、什么是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6、劳动力供给弹性的计算公式:、劳动力供给弹性的计算公式:E为劳动力供给弹性,为劳动力供给弹性,S/S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表示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分比,W/W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表示工资变动的百分比.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由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仅由工资率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变化。*1供给无弹性,即供给无弹性,即ES=0 *2供给有无限弹性,即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 *3单位供给弹性,即单位供给弹性,即ES=1 *4供给富有弹性,即供给富有弹性,即ES 1 *5供给缺乏弹性,即供给缺乏弹性,即ES 11,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5.5.供给缺乏弹性供给缺乏弹性 E ES S111,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5.5.需求缺乏弹性需求缺乏弹性 E Ed d115需求缺乏弹性,即需求缺乏弹性,即Ed 1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一一)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劳动力投入,边际产量递增阶段;劳动力投入,边际产量递增阶段;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劳动力投入,边际产量递减阶段;劳动力投入,边际产量递减阶段;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劳动力投入,劳动生产率降低,总劳动力投入,劳动生产率降低,总产量绝对减少;产量绝对减少;公式:公式:AP=Q/L MP=Q/L总产量为总产量为Q(TP),可变的劳动要素投入为),可变的劳动要素投入为L,平均产量为,平均产量为AP,边际产量为,边际产量为MP,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二二)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的原则:MRP=VMP=MP P=MC=WMRP:边际产品收益;:边际产品收益;VMP:边际产品价:边际产品价值值;MP:边际产量;:边际产量;P:产品的价格;:产品的价格;MC:边际成本;:边际成本;W:工资:工资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一一)劳动力市场的含义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1、广义: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广义: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在劳动交换过程产生的经济关系程产生的经济关系.2、狭义:是指劳动力供应与需求的总和、狭义:是指劳动力供应与需求的总和.实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3、劳动力市场的性质(、劳动力市场的性质(P12)4、劳动力市场本质属性的表现特征、劳动力市场本质属性的表现特征(P12)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二二)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劳动力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均衡均衡状态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均衡状态指经济中各种对立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对稳定、不变的状态。相对稳定、不变的状态。均衡分析方法是分析实现均衡的条件以及找出实均衡分析方法是分析实现均衡的条件以及找出实现均衡的方法。现均衡的方法。均衡分析分为: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分析单个市场,分析单个市场,A马歇尔马歇尔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分析全部市场,分析全部市场,L瓦尔拉瓦尔拉三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1资源最优分配,资源最优分配,2同工同酬,同工同酬,3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一一)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1人口规模人口规模2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 3人口城乡结构人口城乡结构二二)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产品的需求弹性增加产品的需求弹性增加投资额增加投资额增加劳动力的需劳动力的需求增加求增加三三)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扩大就业问题扩大就业问题 第三节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及工资决定均衡价格论:通过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相互均衡价格论:通过商品的供给与需求相互作用,形成相对平衡的商品价格理论作用,形成相对平衡的商品价格理论.*什么是价格?什么是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什么是工资?什么是工资?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第三节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二、工资形式二、工资形式生产要素分为四类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分别对应各自的报酬分别对应各自的报酬:地租、工资、利息和利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润.一一)基本工资基本工资 1工资率;所谓工资率,是指单位时间的劳工资率;所谓工资率,是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有:小时工资率、日工资率等动价格。有:小时工资率、日工资率等 2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3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第三节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计算工资的具体形式:计算工资的具体形式:货币工资计算公式货币工资计算公式=工资标准工资标准实际工作时实际工作时间间小时工资小时工资=小时工资率小时工资率实际工作时间实际工作时间日工资日工资=小时工资率小时工资率标准工作日小时数标准工作日小时数周工资周工资=日工资率日工资率标准工作周日数标准工作周日数计件工资计件工资=计件单价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合格产品数量第三节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二二)福利福利福利与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福利与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福利是劳动力价格的构成部分和工资的转化形式福利是劳动力价格的构成部分和工资的转化形式.福利的支付方式:福利的支付方式:1、实物支付,包括工作餐、住房、交通补贴、实物支付,包括工作餐、住房、交通补贴2、延期支付,包括退休金、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延期支付,包括退休金、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福利的特征:福利的特征:1以劳动为基础,以劳动为基础,2与个人劳动量无关,与个人劳动量无关,3法定性,法定性,4自主性,自主性,5灵活性灵活性实物支付的优点,延期支付的优点实物支付的优点,延期支付的优点 二、工资形式二、工资形式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实际工资实际工资货币工资货币工资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计件工资计件工资计时工资计时工资依工资标准与工作时间依工资标准与工作时间依工人合格产品数量和计件工资率依工人合格产品数量和计件工资率2.福利福利实物支付实物支付免费或折价的工作餐、折价或优惠的商品和服务免费或折价的工作餐、折价或优惠的商品和服务延期支付延期支付各类保险支付、股票各类保险支付、股票第四节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一、就业总量的决定一、就业总量的决定 什么是就业什么是就业?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参与某种社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会劳动,并通过劳动获得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活动 就业的三层含义就业的三层含义:(同时具备才可称就业同时具备才可称就业)1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人;2所参加的所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劳动属于社会劳动;3所从事的劳动为有酬所从事的劳动为有酬劳动劳动.第四节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一一)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服务按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的总和.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供给=总需求总需求二二)就业总量决定就业总量决定 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水平。如果总需求水平很高,那么,企业界全体就水平。如果总需求水平很高,那么,企业界全体就会竞相购买生产要素,扩大就业。会竞相购买生产要素,扩大就业。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就业量是同时被决定的一国的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就业量是同时被决定的.第四节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二、失业及其类型二、失业及其类型1什么是失业什么是失业?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具有劳动能力并有就业要求的劳动者处于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没有就业岗位的状态 2失业类型失业类型: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满意度、人际关系满意度、人际关系)2技术性失业技术性失业(劳动生产率及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及技术进步)3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4050人员人员)4季节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气候气候)第四节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三、需求不足性失业三、需求不足性失业一一)需求不足性失业的两种具体形式需求不足性失业的两种具体形式 有就业要求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而引起的失业,有就业要求的人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而引起的失业,就是需求不足性失业。就是需求不足性失业。两种形式两种形式;1增长差距性失业增长差距性失业;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 2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所产生经济的繁荣与萧条的周期循环所产生的失业的失业二二)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的根本方向 第四节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1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力人数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力人数(经济活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的百分比的百分比.2失业持续期:是指失业者处于失业状态的失业持续期:是指失业者处于失业状态的持续时间,一般以周为计量单位持续时间,一般以周为计量单位.第四节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3年失业率年失业率:取决于失业人数所占社会劳动力的比取决于失业人数所占社会劳动力的比例和平均失业持续期例和平均失业持续期.4失业给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失业给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包括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家庭的和社会的负面影响物质的和精神的、家庭的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家庭生活困难家庭生活困难劳动力资源浪费劳动力资源浪费劳动者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劳动者精神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第四节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五、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 一一)政府支出政府支出;社会优抚、社会救济社会优抚、社会救济 二二)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1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最长劳动时间最低工资,最长劳动时间2最低社会保障最低社会保障;失业失业困难补助困难补助 3工会工会三三)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1财政政策;扩张与紧缩(减税与压投资)财政政策;扩张与紧缩(减税与压投资)2货币政策;扩张与紧缩(降息与升息)货币政策;扩张与紧缩(降息与升息)3收入政策;收入政策;收入政策:对以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居民个人分配收入政策:对以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居民个人分配关系的调整政策。关系的调整政策。第四节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就业与失业1)收入政策及其作用收入政策及其作用 1经济稳定,经济稳定,2资源合理分配,资源合理分配,3缩小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差距 2)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基尼系数:社会居民或劳动者人数与收入量对应关系的计量指标系的计量指标.基尼系数越大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等表示收入越不平等.通常基尼系数在通常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之间.我国的基尼系数接近我国的基尼系数接近0.5。3)收入政策措施收入政策措施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物价涨工资涨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物价涨工资涨2收入平等化措施;个人所得税收入平等化措施;个人所得税 模模 拟拟 试试 题题单选题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的问题。的问题。A是什么是什么 B怎么样怎么样 C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什么 D本质本质(答案:(答案:A)多选题多选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劳动力市场现象劳动力市场现象 B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C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 D资本市场资本市场 E就就业与失业业与失业(答案:(答案:A、B)模拟试题模拟试题某县城有人口某县城有人口120万,万,18岁以上人口有岁以上人口有85万万,能够从事职业劳动的人口有能够从事职业劳动的人口有70万,问该县城万,问该县城的总人口劳参率是的总人口劳参率是()?A.70.8%B.58.3%C.82.4%D.100%(答案答案:B)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供给富有弹性表示为()。AEs0 CEs1(答案答案:D)第二章第二章 劳劳 动动 法法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一、劳动法的概念一、劳动法的概念*即: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即: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广义的劳动法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其密切广义的劳动法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其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宪法宪法、劳动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工会工会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干问题的解释武汉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武汉市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办法 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二、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一一)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征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特征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1、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2、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3、有着高度的稳定性;、有着高度的稳定性;4、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具有高度的权威性.二二)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1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保证统一保证统一,协调协调;2指导劳动法的实施,防止出现偏差指导劳动法的实施,防止出现偏差;3有助于劳动法的理解、解释有助于劳动法的理解、解释.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三三)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劳动权的保障体现为: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劳动权的保障体现为:1)基本保护基本保护: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2)全面保护全面保护:签劳动合同签劳动合同3)优先保护优先保护:女职工三期保护女职工三期保护 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参加工会、平等协商、享有知情权参加工会、平等协商、享有知情权 3、物质帮助权原则、物质帮助权原则 失业救济、退休金、医疗卫生失业救济、退休金、医疗卫生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三、劳动法律渊源三、劳动法律渊源一一)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劳动法律渊源的含义 由国家制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由国家制定认可的劳动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二二)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 1宪法宪法2劳动法律劳动法律 3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4劳动规章劳动规章 5地方性劳动法规地方性劳动法规6相关国际公约相关国际公约7法律解释法律解释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四、劳动法的体系四、劳动法的体系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系,我国劳动法的体系由以下劳动法律制度构成我国劳动法的体系由以下劳动法律制度构成:1促进就业法律制度促进就业法律制度2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3劳动标准制度劳动标准制度 4职业培训制度职业培训制度 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8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劳动法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营者、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者、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关系,适用本法。,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依照本法执行。行。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一一 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一一)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雇主与雇员之间用法律形式规范下来的权利和义务雇主与雇员之间用法律形式规范下来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关系.二二)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 1劳动合同关系劳动合同关系 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三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实际行使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实际行使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3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第二节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一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雇主与雇员雇主与雇员 二二)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与义务权利与义务三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目的与结果目的与结果 三、劳动法律事实三、劳动法律事实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依法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为劳动法律事实。消灭的客观现象为劳动法律事实。1劳动法律行为劳动法律行为;如如: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2劳动法律事件劳动法律事件;例如例如:企业破产企业破产 下列人员与主体是否存在劳动法律关系:下列人员与主体是否存在劳动法律关系:教育局与中学教师教育局与中学教师税务所与税务征管员税务所与税务征管员劳动局与劳动局的勤杂工劳动局与劳动局的勤杂工公用事业局与自来水厂厂长公用事业局与自来水厂厂长铁匠与铁匠家的学徒铁匠与铁匠家的学徒企业与人力资源经理企业与人力资源经理家庭主人与钟点工家庭主人与钟点工在校大学生与企业在校大学生与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生的争议;(三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金等发生的争议;(六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模拟试题模拟试题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将将宪法、宪法、劳动法律、劳动法律、行政法规按照法律效行政法规按照法律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C D(答案答案:A)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A主体主体 B内容内容 C客体客体 D出发点出发点 E归宿归宿(答案答案:A、B、C)第三章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第二节第二节 企业计划与决策企业计划与决策第三节第三节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一一)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企业战略的概念与特征*企业战略:企业制定的未来发展的方略。企业战略:企业制定的未来发展的方略。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了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寻求寻求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而制定的总体性和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谋划与方略。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的特征。抗争性的特征。二二)企业环境的结构及特点企业环境的结构及特点*企业周围的、不受企业控制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企业周围的、不受企业控制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联的各种外界因素,人们把这些因素叫做动相关联的各种外界因素,人们把这些因素叫做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稳定稳定动态动态经营风险很小经营风险很小经营风险较高经营风险较高经营风险较低经营风险较低简单简单复杂复杂经营风险很高经营风险很高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微观环境:指市场和产业环境,企业的生微观环境:指市场和产业环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处于微观环境的影响下。产经营活动直接处于微观环境的影响下。包括:市场环境、行业环境、人口环境包括:市场环境、行业环境、人口环境宏观环境:指间接地影响企业活动的环境宏观环境:指间接地影响企业活动的环境因素。因素。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法律环境法律环境.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三三)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经营环境分析的方法1外部环境的调研外部环境的调研 获取口头信息;如获取口头信息;如:访谈、调查、座谈、讨论访谈、调查、座谈、讨论 获取书面信息;如获取书面信息;如:资料、期刊、报纸、会议记录、资料、期刊、报纸、会议记录、企业年报、政府文件企业年报、政府文件专题性调研;如专题性调研;如:专门调查专门调查2外部环境的预测外部环境的预测企业外部环境的预测企业外部环境的预测:是指根据调查的信息,对影响是指根据调查的信息,对影响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推测的过程。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推测的过程。什么是预测?什么是预测?预测就是对未来的不确定的事件进行估计或判断。预测就是对未来的不确定的事件进行估计或判断。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四四)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1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1)现有竞争对手的数量。现有竞争对手的数量。2)现有竞争对手的经营战略现有竞争对手的经营战略,人才战略。人才战略。3)竞争对手的产品差异化竞争对手的产品差异化,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4)固定成本的高低固定成本的高低,产品销售价格。产品销售价格。5)行业成长过剩。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行业成长过剩。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 2行业准入障碍分析行业准入障碍分析(潜在竞争对手分析潜在竞争对手分析)1)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2)规模经济规模经济3)绝对成本优势绝对成本优势4)进进入分销渠道入分销渠道5)资本需求资本需求6)现有企业的反应。现有企业的反应。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3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的分析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的分析 4消费者态势的分析消费者态势的分析;消费群体分析、顾客购买动消费群体分析、顾客购买动机分析机分析5供应商力量的分析供应商力量的分析五五)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1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法律环境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1)经济体制。经济体制。2)经济形势。经济形势。3)经济结构。经济结构。4)经济政经济政策。策。3技术环境技术环境4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5人口环境人口环境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二、企业分析二、企业分析一一)企业资源状况分析企业资源状况分析1企业资源的概念企业资源的概念资源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机器、资源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包括机器、资本等实物资产及专利、商标、技术秘密和管理等无形资产。资本等实物资产及专利、商标、技术秘密和管理等无形资产。2企业资源分析企业资源分析 资源分析的具体内容包括资源分析的具体内容包括:1)物质资源状况物质资源状况:机器设备的功能机器设备的功能.2)人力资源状况人力资源状况:人力资源的结构人力资源的结构,素质水平素质水平;员工的工作态度员工的工作态度.3)财务资源状况财务资源状况:资金的来源与渠道、筹集资金的成本,企业资金的来源与渠道、筹集资金的成本,企业的信誉等级的信誉等级.4)技术资源状况技术资源状况:所拥有的技术诀窍、专利,工艺技术水平所拥有的技术诀窍、专利,工艺技术水平.5)管理资源状况管理资源状况:组织管理水平,领导的风格、企业文化组织管理水平,领导的风格、企业文化.6)无形资产状况无形资产状况:企业的商誉企业的商誉,品牌知名度品牌知名度,顾客的忠诚度等顾客的忠诚度等.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二二)企业能力分析企业能力分析1能力的概念及内容能力的概念及内容能力是指企业将其资源进行组合、归集、整合形能力是指企业将其资源进行组合、归集、整合形成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需要的一种技能成产品和服务,以满足顾客需要的一种技能.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分成两大类,即基本活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分成两大类,即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动和支持活动。1)生产加工生产加工,2)成品储运成品储运,3)市场营销市场营销,4)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基本活动基本活动1)采购管理采购管理,2)技术开发技术开发,3)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4)企企业基础设施业基础设施-支持活动支持活动 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2企业能力分析的方法企业能力分析的方法1)纵向分析;业绩变化纵向分析;业绩变化 2)横向分析;竞争对手横向分析;竞争对手 3)财务分析;财务状况优劣财务分析;财务状况优劣 3企业能力评价的标准企业能力评价的标准 1)效率分析。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因素效率分析。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很多,主要包括:各种投入要素的成本、生产各种投入要素的成本、生产率、工艺设计水平、产能利用程度。率、工艺设计水平、产能利用程度。2)效果分析。影响经营活动效果的因素有效果分析。影响经营活动效果的因素有:满满足客户要求的程度、能否一贯。足客户要求的程度、能否一贯。三三)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 SWOT分析法分析法S:内部优势内部优势W:内部劣势内部劣势O:外部机会外部机会T:外部威胁外部威胁增长战略增长战略扭转战略扭转战略防御战略防御战略多种经营战略多种经营战略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SWOTSWOT分析法与竞争五要素分析分析法与竞争五要素分析优势优势-strength威胁威胁-threat机会机会-opportunity劣势劣势-weakness着眼于着眼于自身实力与竞争对手自身实力与竞争对手的比较的比较着眼于着眼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影响的可能性企业影响的可能性竞争五要素分析法:竞争五要素分析法:p 对新加入竞争者的分析对新加入竞争者的分析p 对竞争策略的分析对竞争策略的分析p 对自己产品替代品的分析对自己产品替代品的分析p 对顾客群的分析对顾客群的分析p 对供应商的分析对供应商的分析科学、客观、准确科学、客观、准确的分析的分析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四四)企业的战略选择企业的战略选择1总体战略总体战略企业的总体战略有进入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企业的总体战略有进入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和撤退战略。和撤退战略。1)进入战略进入战略 按照进入方式我们可以把进入战略划分成购并战略、按照进入方式我们可以把进入战略划分成购并战略、内部创业战略、合资战略。内部创业战略、合资战略。2)发展战略发展战略 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战略、横向发展战略、纵向单一产品或服务的发展战略、横向发展战略、纵向发展战略、多样化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多样化发展战略。3)稳定战略;稳定战略;采用稳定战略的企业不需要改变自己的宗旨和目标采用稳定战略的企业不需要改变自己的宗旨和目标.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4)撤退战略撤退战略企业主动从缺乏发展前景的某一市场或行业企业主动从缺乏发展前景的某一市场或行业退出的战略。退出的战略。特许经营、分包、卖断、管理层与杠杆收购、特许经营、分包、卖断、管理层与杠杆收购、拆产为股拆产为股/分拆、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分拆、资产互换与战略贸易 2一般竞争战略一般竞争战略1)低成本战略:低成本战略:2)差异化战略:差异化战略:3)重点战略:重点战略:3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不同行业阶段的战略1)新兴行业的战略,新兴行业的战略,2)成熟行业的战略,成熟行业的战略,3)衰衰退行业的战略退行业的战略 第一节第一节 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三、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三、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一一)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 建立相应的组织、配置战略资源、调动群体力量实建立相应的组织、配置战略资源、调动群体力量实现战略计划、设置行政支持系统和实行战略控制。现战略计划、设置行政支持系统和实行战略控制。二二)企业经营战略的控制企业经营战略的控制 1、战略控制一般由三方面的活动组成、战略控制一般由三方面的活动组成:一是制定战略评价标准一是制定战略评价标准;三是进行实际成效与标准的对比分析三是进行实际成效与标准的对比分析;三是针对偏差采取纠偏行动。三是针对偏差采取纠偏行动。2、战略控制方法:、战略控制方法: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第二节第二节 企业计划与决策企业计划与决策 一、科学决策的要求与方法一、科学决策的要求与方法什么是决策什么是决策?对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案作出分析决断的过对一些可供选择的方案作出分析决断的过程程.一一)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决策科学化的要求 1合理的决策标准合理的决策标准;战略目标战略目标2有效的信息系统有效的信息系统;信息对决策的影响力信息对决策的影响力 3系统的决策观念系统的决策观念;各因素各因素力量力量 4科学的决策程序科学的决策程序;目标目标方案方案优选优选 5决策方法科学化决策方法科学化;计算机化计算机化专家化专家化 第二节第二节 企业计划与决策企业计划与决策二二)确定型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方法 也是常规型决策也是常规型决策,是例行的、重复性的决策。是例行的、重复性的决策。1量本利分析法量本利分析法 根据产品销售量、成本、利润的关系,建立参数模根据产品销售量、成本、利润的关系,建立参数模型,分析决策方案对企业盈亏的影响。型,分析决策方案对企业盈亏的影响。销售量计算公式:销售量计算公式:XO=C1/P-C22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 在一定的限制在一定的限制(约束约束)条件下,寻求某一目标函数的条件下,寻求某一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最大值或最小值。3微分法微分法模拟试题模拟试题例例.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总固定成本为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总固定成本为 60000 元元,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 l.8 元元,产品价格为产品价格为每件每件 3 元。问元。问:该产品盈亏销售量是多少该产品盈亏销售量是多少?XO=C1/P-C2C1:固定成本:固定成本,P:销售单价:销售单价,C2: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盈亏销售量盈亏销售量=60000(3-1.8)=600001.2=50000(件)(件)第二节第二节 企业计划与决策企业计划与决策三三)风险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1收益矩阵收益矩阵 2决策树决策树 3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 四四)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1最小最小决策标准最小最小决策标准 (悲观决策标准悲观决策标准)2最大最大决策标准最大最大决策标准 (乐观系数决策标准乐观系数决策标准)3现实主义决策标准现实主义决策标准 (中庸决策标准中庸决策标准)4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标准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标准 (最小后悔决策标准最小后悔决策标准)5机会均等决策标准机会均等决策标准 (同等概率标准同等概率标准)第二节第二节 企业计划与决策企业计划与决策二、企业经营计划二、企业经营计划一一)企业计划职能的作用和特点企业计划职能的作用和特点 1使决策目标具体化使决策目标具体化 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3为控制提供标准为控制提供标准 二二)制订企业计划的原则制订企业计划的原则 1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2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相结合的原则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相结合的原则 3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第二节 企业计划与决策企业计划与决策三三)编制经营计划的方法编制经营计划的方法1滚动计划法滚动计划法:滚动制定滚动制定2PDCA循环法循环法: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计划、执行、检查、处理3综合平衡法综合平衡法:人人财财物平衡中选优物平衡中选优四四)企业经营计划的目标管理企业经营计划的目标管理1目标管理的含义与特点目标管理的含义与特点确定相应的责任和权利,进行严格考核,促使每位确定相应的责任和权利,进行严格考核,促使每位员工自觉实现各自目标的一员工自觉实现各自目标的一 种管理方法。种管理方法。特性特性:系统化管理系统化管理明确的目标体系明确的目标体系参与性和可操作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强性强自我控制自我控制培训和能力开发培训和能力开发 2企业目标管理的实施企业目标管理的实施1)经营目标体系的建立、经营目标体系的建立、2)经营目标的实施、经营目标的实施、3)经经营目标的控制营目标的控制 第三节第三节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一、市场分析一、市场分析一一)什么是市场?什么是市场?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需求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的总和。市场包含三个主要因素:市场市场包含三个主要因素:市场=人口人口+购买力购买力+购买购买欲望欲望二二)什么是市场营销?什么是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市场营销;是对商品和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和分是对商品和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规划与实施过程销的规划与实施过程;目的是创造能实现个人和组织目的是创造能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目标的交换。市场营销活动应包括市场营销研究、社会需求预测、市场营销活动应包括市场营销研究、社会需求预测、新产品开发、定价、分销、物流、广告、人员推销、新产品开发、定价、分销、物流、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售后服务等。销售促进、售后服务等。第三节第三节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市场的分类:市场的分类:1按交换对象不同可分为:商品市场、服务市场、按交换对象不同可分为:商品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等。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等。2按照买方的类型可分:为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按照买方的类型可分:为消费者市场和组织市场。3按照活动范围不同可分为:世界市场、全国性市按照活动范围不同可分为:世界市场、全国性市场、地方市场等。场、地方市场等。三三)消费者市场分析消费者市场分析 1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1)商品价格商品价格,2)购买者收入购买者收入,3)消费者爱好消费者爱好,(文化文化社会社会个性个性心理影响心理影响)4)相关联商品相关联商品第三节第三节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2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1)参与购买的角色;参与购买的角色;倡议者倡议者,影响者影响者,决策者决策者,购买者购买者,使用者使用者.2)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消费者购买行为类型 1习惯性购买行为习惯性购买行为 2选择性的购买行为选择性的购买行为3多样化的购买行为多样化的购买行为 4犹豫的购买行为犹豫的购买行为 3)购买决策过程购买决策过程由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和买由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和买后行为五个阶段构成。后行为五个阶段构成。第三节第三节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四四)组织市场分析组织市场分析1组织市场的构成组织市场的构成 组织市场是由各组织机构形成的对企业产品组织市场是由各组织机构形成的对企业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它可分为三种类型和劳务需求的总和。它可分为三种类型:1)产业市场产业市场;2)转卖者市场转卖者市场;3)政府市场政府市场 2产业市场的购买行为产业市场的购买行为 1)产业市场的特点产业市场的特点:为企业购买为企业购买,规模较大规模较大,较集中较集中,不需通过中间不需通过中间商。商。第三节第三节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2)产业购买的决策参与者产业购买的决策参与者1使用者,使用者,2影响者,影响者,3采购者,采购者,4决定者,决定者,5信息信息控制者控制者3)产业购买者的购买类型产业购买者的购买类型1直接重购,直接重购,2修正重购,修正重购,3新购新购4)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2组织因素,组织因素,3人际因素,人际因素,4个人因素个人因素5)产业购买者购买过程产业购买者购买过程1提出需要提出需要,2确定需要确定需要,3说明需要说明需要,4物色供应商物色供应商,5询价、征求意见询价、征求意见,6确定供应商确定供应商,7选择订货程序选择订货程序,8检查合同履行情况检查合同履行情况 采购角色分析采购角色分析评估者评估者决策者决策者决定者决定者采购者采购者影响者影响者信息者信息者使用者使用者人力资源部采购人力资源部采购HR软件软件:网络中心维护员、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办公室网络中心维护员、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办公室采购员、司机、小秘、软件专家、其他使用者采购员、司机、小秘、软件专家、其他使用者第三节第三节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企业为实现目标、完成任务而发现、分析、选择和企业为实现目标、完成任务而发现、分析、选择和利用市场机会的管理过程利用市场机会的管理过程 一一)分析市场机会分析市场机会1发现市场机会发现市场机会2评价市场机会评价市场机会二二)选择目标市场选择目标市场1市场细分市场细分1)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1地理细分地理细分,2人口细分人口细分,3心理细分心理细分,4行为细分行为细分2)产业市场细分的标准产业市场细分的标准1最终用户最终用户,2用户规模用户规模 第三节第三节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2目标市场的选择目标市场的选择1)无差异市场营销。无差异市场营销。2)差异市场营销。差异市场营销。3)集中市场营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