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学催化裂化ppt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1026257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7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化学催化裂化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石油化学催化裂化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石油化学催化裂化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第三节 石油催化裂化石油催化裂化Catalytic CrackingCatalytic Cracking石油化学第三节 石油催化裂化石油化学1概述概述燃料生产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燃料生产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将原油中的重质馏分油甚至渣油转化成轻质燃料如何将原油中的重质馏分油甚至渣油转化成轻质燃料产品产品 重质油轻质化重质油轻质化 石油炼制工艺概述燃料生产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将原油中的重质馏分油甚至渣油2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得到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得到更多数量的轻质油产品;更多数量的轻质油产品;增加品种,提高增加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目目的的石油炼制工艺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得到更多数量的轻质油产品;增加品种,提高3u原油一次加工原油一次加工常减压蒸馏:常减压蒸馏:只可得只可得1040%的汽油、煤油、柴油的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品,其余为重质馏分和渣油。等轻质油品,其余为重质馏分和渣油。u原油二次加工原油二次加工催化裂化:催化裂化:重质油轻质化的过程。重质油轻质化的过程。催化重整:催化重整: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及轻芳烃。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及轻芳烃。催化加氢:催化加氢:石油馏分在氢气存在下催化加工的过程。石油馏分在氢气存在下催化加工的过程。产品精制:产品精制: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产品规格要求。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产品规格要求。原油一次加工4u原油一次加工原油一次加工常减压蒸馏:常减压蒸馏:只可得只可得1040%的汽油、煤油、柴油的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品,其余为重质馏分和渣油。等轻质油品,其余为重质馏分和渣油。u原油二次加工原油二次加工催化裂化:催化裂化:重质油轻质化的过程。重质油轻质化的过程。催化重整:催化重整: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及轻芳烃。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及轻芳烃。催化加氢:催化加氢:石油馏分在氢气存在下催化加工的过程。石油馏分在氢气存在下催化加工的过程。产品精制:产品精制: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产品规格要求。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产品规格要求。原油一次加工5一一、催化裂化在炼油过程中的地位、催化裂化在炼油过程中的地位催化裂化是现代化炼油厂用来改质重质馏分和渣油的核心技术。催化裂化是现代化炼油厂用来改质重质馏分和渣油的核心技术。我国车用汽油我国车用汽油70-80%70-80%是是来自催化裂化汽油;来自催化裂化汽油;柴油产量的柴油产量的3030以上来自以上来自催化裂化;催化裂化;炼油企业中一半以上的效炼油企业中一半以上的效益依靠催化裂化。益依靠催化裂化。一、催化裂化在炼油过程中的地位我国车用汽油70-80%是来6原料原料条件条件产品产品减压馏分油、焦化柴油和蜡油等减压馏分油、焦化柴油和蜡油等常压重油、减渣常压重油、减渣或或脱沥青油脱沥青油常压、常压、450510、催化剂、催化剂气体、汽油、柴油等轻质产品气体、汽油、柴油等轻质产品和焦炭和焦炭原料原料产品产品条件条件(二二)、定义、定义催化裂化主要控制指标:主要控制指标:金属含量和残碳值金属含量和残碳值原料条件产品减压馏分油、焦化柴油和蜡油等常压重油、减渣或脱沥7气体气体:10:1020%20%,气体中主要是,气体中主要是C C3 3、C C4 4,烯烃含量很高,烯烃含量很高 汽油汽油:产率在产率在 303060%60%之间,之间,ONON高,高,RONRON可达可达9090左右左右 柴油柴油:产率在产率在 0 040%40%,CNCN较低,需调和或精制较低,需调和或精制 油浆:油浆:产率在产率在 0 010%10%焦炭焦炭:产率在产率在 5%5%10%10%,C:H=1:0.3C:H=1:0.31 1 产品分布及特点:产品分布及特点:产品分布及特点:8Fixed BedMoving Bed催化裂化自催化裂化自1936年实现工业化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固定年实现工业化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固定床、移动床、流化床和提升管。床、移动床、流化床和提升管。(三)、催化裂化的发展历程(三)、催化裂化的发展历程Fixed BedMoving Bed(三)、催化裂化的发展9在全世界催化裂化装置的总加工能力中,在全世界催化裂化装置的总加工能力中,提升管催化裂化提升管催化裂化已占绝大多数。已占绝大多数。Fluid BedLift Pipe在全世界催化裂化装置的总加工能力中,提升管催化裂化已占绝大多10 加工重质原料加工重质原料 降低能耗降低能耗 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环境污染 适应多种生产需要的催化剂和工艺适应多种生产需要的催化剂和工艺 过程模拟和计算机应用过程模拟和计算机应用 催化裂化技术发展方向催化裂化技术发展方向 加工重质原料 催化裂化技术发展方向11(四)石油烃类的催化裂化反应(四)石油烃类的催化裂化反应一、单体烃的催化裂化反应一、单体烃的催化裂化反应1 1各类单体烃的裂化反应各类单体烃的裂化反应 (1).(1).烷烷 烃烃 烷烃主要发生分解反应,例如烷烃主要发生分解反应,例如 :生成小分子的烷烃和烯烃,生成的烷烃还可以进一步分解成更小的分子。生成小分子的烷烃和烯烃,生成的烷烃还可以进一步分解成更小的分子。(四)石油烃类的催化裂化反应一、单体烃的催化裂化反应1各类12q 异构烷烃的反应速度比正构烷烃快异构烷烃的反应速度比正构烷烃快 q 烷烃分解时,分子中碳链两端的碳碳键很少发生分解烷烃分解时,分子中碳链两端的碳碳键很少发生分解q 烷烃的裂化可写成通式:烷烃的裂化可写成通式:烷烃反应特点:烷烃反应特点:异构烷烃的反应速度比正构烷烃快 烷烃分解时,分子中13(2)(2)烯烃烯烃 烯烃是一次分解反应的产物,很活泼,反应速度快,在烯烃是一次分解反应的产物,很活泼,反应速度快,在催化裂化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催化裂化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烯烃发生的主要反应,遵循以下规律:烯烃发生的主要反应,遵循以下规律:(与烷烃相似)与烷烃相似)n 烯烃的分解反应速度比烷烃分解速度快得多烯烃的分解反应速度比烷烃分解速度快得多n 大分子的烯烃分解反应速度比小分子快大分子的烯烃分解反应速度比小分子快n 异构烯烃的分解速度比正构烯烃快异构烯烃的分解速度比正构烯烃快 (2)烯烃 分解反应 烯烃的分解反应速度比烷烃分解速度14 氢氢 转转 移移 反反 应应 供氢剂供氢剂受氢剂受氢剂放放 热热 反反 应应氢氢转转移移反反应应是是催催化化裂裂化化反反应应所所特特有有的的反反应应,是是造造成成催催化化裂裂化汽油饱和程度高的主要原因。化汽油饱和程度高的主要原因。氢 转 移 反 应 供氢剂受氢剂放 热 反 应氢转移15异构化反应异构化反应.烯烃空间结构的变化烯烃空间结构的变化.分子骨架结构改变,正构烯烃变成异构烯烃分子骨架结构改变,正构烯烃变成异构烯烃.分子中的双键向中间方向移动分子中的双键向中间方向移动异构化反应.烯烃空间结构的变化.分子骨架结构改变,16 环烷烃环烷烃 环烷烃的环可以断裂成烯烃,烯烃再继续上述的各反应环烷烃的环可以断裂成烯烃,烯烃再继续上述的各反应 环烷烃的结构中有叔碳原子,分解反应速度较快环烷烃的结构中有叔碳原子,分解反应速度较快 环烷烃也可以通过脱氢转化成芳烃环烷烃也可以通过脱氢转化成芳烃 环烷烃 环烷烃的环可以断裂成烯烃,烯烃再继续上述的各反17 环化反应和芳构化反应环化反应和芳构化反应 烯烃可环化成环烷烃并脱氢成为芳烃烯烃可环化成环烷烃并脱氢成为芳烃 环化反应和芳构化反应18芳芳 香香 烃烃p连连接接在在苯苯核核上上的的烷烷基基侧侧链链易易断断裂裂成成小小分分子子的的烯烯烃烃,而而且且断裂位置主要位于侧链同苯核连接的键上。断裂位置主要位于侧链同苯核连接的键上。p多多环环芳芳烃烃的的裂裂化化反反应应速速度度很很低低,它它们们的的主主要要反反应应是是缩缩合合成稠环芳烃,最后生成焦炭。成稠环芳烃,最后生成焦炭。芳 香 烃19原料原料 中间物中间物 产物产物烷烃烷烃&异构烷烃异构烷烃 烷烃烷烃裂化裂化环烷烃环烷烃 烯烃烯烃芳香烃芳香烃烯烃烯烃异构烯烃异构烯烃芳香烃芳香烃焦炭焦炭裂化裂化缩合缩合聚合聚合芳构化芳构化异构化异构化裂化裂化各种烃类催化裂化反应网络示意图各种烃类催化裂化反应网络示意图H-转移转移裂化裂化原料 中间物 产物20 主要反主要反主要反主要反应应应应1.异构化反应异构化反应2.芳构化反应芳构化反应3.氢转移反应氢转移反应4.裂解反应裂解反应异构化反应异构化反应使反品种异构使反品种异构烃含量增加烃含量增加芳构化反应芳构化反应使产品中芳烃使产品中芳烃的含量增加的含量增加氢转移反应是造成催氢转移反应是造成催化裂化汽油饱和度较高化裂化汽油饱和度较高的主要原因的主要原因 主要反应1.异构化反应2.芳构化反应3.氢转移反应421 气气-固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固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 外扩散外扩散 原料分子由主气流扩散到催化剂外表面原料分子由主气流扩散到催化剂外表面 内扩散内扩散 原料分子由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到内表面原料分子由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到内表面 吸附吸附 原料分子在催化剂内表面吸附原料分子在催化剂内表面吸附 反应反应 原料分子反应生成产物原料分子反应生成产物 脱附脱附 产物分子从催化剂内表面脱附产物分子从催化剂内表面脱附 内扩散内扩散 产物分子从催化剂内表面扩散到外表面产物分子从催化剂内表面扩散到外表面 外扩散外扩散 产物分子由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到主产物分子由催化剂外表面扩散到主气流气流反应先决反应先决条件条件构成表面化学反应构成表面化学反应FCCFCC反应的控制步骤反应的控制步骤 气-固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反应先决条件构成表面化221 1各类烃的竞争吸附和对反应的阻滞作用各类烃的竞争吸附和对反应的阻滞作用烃类反应的先决条件是:原料必须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烃类反应的先决条件是:原料必须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各种烃类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能力:各种烃类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吸附能力:稠环芳烃稠环芳烃 稠环环烷烃稠环环烷烃 烯烃烯烃 带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带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 环烷烃环烷烃 烷烃烷烃各种烃类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化学反应速度大小:各种烃类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化学反应速度大小:烯烃烯烃 大分子单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大分子单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 异构烷烃及环烷烃异构烷烃及环烷烃 小分小分子单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子单烷基侧链的单环芳烃 正构烷烃正构烷烃 稠环芳烃稠环芳烃1各类烃的竞争吸附和对反应的阻滞作用烃类反应的先决条件是:23认识这个特点对指导生产有实际意义:认识这个特点对指导生产有实际意义:q选择合适的催化原料选择合适的催化原料q对芳香基原料或催化裂化油浆则应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或对芳香基原料或催化裂化油浆则应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或者先通过预处理来减少其中的稠环芳烃而使其成为优质的者先通过预处理来减少其中的稠环芳烃而使其成为优质的裂化原料,如循环油可作如下处理:裂化原料,如循环油可作如下处理:加氢加氢含环烷烃较多含环烷烃较多优质裂化原料优质裂化原料 溶剂抽提分离出芳烃溶剂抽提分离出芳烃(化工原料化工原料)裂化裂化认识这个特点对指导生产有实际意义:242 2复杂的平行复杂的平行顺序反应顺序反应 石油馏分的催化裂化反应是一种复杂的平行石油馏分的催化裂化反应是一种复杂的平行-顺序反应顺序反应 反应深度对产品产率分布有重要影响。如何控制的目的产反应深度对产品产率分布有重要影响。如何控制的目的产品的较高产率?品的较高产率?平行平行-顺序反应的顺序反应的重要特征重要特征2复杂的平行顺序反应石油馏分的催化裂化反应是一种复杂25q汽汽油油并并不不是是最最终终产产物物而而是是中中间间产产物物,对对柴柴油油来来说说其其产产率率也有一最高点,只是最高点出现在转化率较低的时候也有一最高点,只是最高点出现在转化率较低的时候 q初初次次反反应应产产物物再再继继续续进进行行的的反反应应叫叫做做二二次次反反应应。二二次次反反应并非对我们的生产都有利,应适当加以控制应并非对我们的生产都有利,应适当加以控制 q“未未反反应应原原料料”是是指指反反应应产产物物中中沸沸点点范范围围与与原原料料相相当当的的那一部分,称回炼油或循环油那一部分,称回炼油或循环油 q目前我国的催化裂化装置采用的反应温度一般比国外低目前我国的催化裂化装置采用的反应温度一般比国外低 汽油并不是最终产物而是中间产物,对柴油来说其产率也有一最高点26 对于以渣油为原料的催化裂化,除上述特征以外,还对于以渣油为原料的催化裂化,除上述特征以外,还有它自己的一些特点,主要原因是渣油中包括了石油中最有它自己的一些特点,主要原因是渣油中包括了石油中最重的组分重的组分总进料的总进料的馏分分布馏分分布510510,2atm2atm,7%7%水汽下,液相水汽下,液相28%28%对于以渣油为原料的催化裂化,除上述特征以外,还27烃类的催化裂化反应机理烃类的催化裂化反应机理 一组试验数据一组试验数据:C16C16烷烃热裂化与催化裂化产物中烷烃热裂化与催化裂化产物中C C数分布数分布 反应温度:反应温度:500 500 单位:单位:mol/100mol mol/100mol 十六烷十六烷产产 物物 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9热裂化热裂化 53 130 60 23 9 24 16 13 10 催化裂化催化裂化 5 12 97 102 64 50 8 8 3两种裂化产物分布的差别反映了反应机理的截然不同两种裂化产物分布的差别反映了反应机理的截然不同烃类的催化裂化反应机理 一组试28q正碳离子学说被公认为是解释催化裂化反应机理的比较好正碳离子学说被公认为是解释催化裂化反应机理的比较好的一种学说的一种学说 q所所谓谓正正碳碳离离子子是是指指缺缺少少一一对对价价电电子子的的碳碳所所形形成成的的烃烃离离子子,如:如:q正正碳碳离离子子是是由由烃烃分分子子上上的的C-HC-H键键异异裂裂而而生生成成的的,或或者者说说是是由一个烯烃分子获得一个氢离子由一个烯烃分子获得一个氢离子H H+而生成的,如:而生成的,如:正碳离子学说被公认为是解释催化裂化反应机理的比较好的一种学说29正碳离子的引发正碳离子的引发 在裂化催化剂上的在裂化催化剂上的 Lewis Lewis 酸可以引发烷烃生成正碳离子酸可以引发烷烃生成正碳离子 烯烃可以由裂化催化剂的烯烃可以由裂化催化剂的 BrBrnsted nsted 酸引发生成正碳离子酸引发生成正碳离子 芳烃亦能作为质子的受体,在芳烃亦能作为质子的受体,在 BrBrnsted nsted 酸上形成正碳离子酸上形成正碳离子正碳离子的引发30 通过对正十六烯的催化裂化反应来说明正碳离子学说通过对正十六烯的催化裂化反应来说明正碳离子学说 正正十十六六烯烯从从催催化化剂剂表表面面或或已已生生成成的的正正碳碳离离子子上上获获得得一个一个H H+而形成正碳离子;而形成正碳离子;大的正碳离子不稳定,由于正碳离子的吸引,极大的大的正碳离子不稳定,由于正碳离子的吸引,极大的削弱了削弱了处的处的C-CC-C键,引起键,引起键的断裂键的断裂 通过对正十六烯的催化裂化反应来说明正碳离子学说 31 生成的正碳离子是伯碳离子,不稳定,易于形成仲碳离子,生成的正碳离子是伯碳离子,不稳定,易于形成仲碳离子,然后接着在然后接着在位上断裂位上断裂 正正碳碳离离子子的的稳稳定定程程度度依依次次是是叔叔碳碳离离子子 仲仲碳碳离离子子 伯伯碳碳离离子子,因因此此,生成的正碳离子趋于异构成稳定的叔碳离子生成的正碳离子趋于异构成稳定的叔碳离子 正碳离子将正碳离子将H H+还给催化剂,本身变成烯烃,反应终止还给催化剂,本身变成烯烃,反应终止 生成的正碳离子是伯碳离子,不稳定,易于形成仲碳离子,然后32(3)(3)关于带烷基侧链的芳烃的反应历程关于带烷基侧链的芳烃的反应历程(4)(4)烷烃的反应历程烷烃的反应历程 烷烃分子与已生成的正碳离子作用而生成一个新的正碳离子烷烃分子与已生成的正碳离子作用而生成一个新的正碳离子(3)关于带烷基侧链的芳烃的反应历程(4)烷烃的反应历程332 2反应热反应热q强吸热反应:分解、脱氢反应,热效应很大强吸热反应:分解、脱氢反应,热效应很大q放热反应:氢转移、缩合、异构化是放热反应,但其放热反应:氢转移、缩合、异构化是放热反应,但其热效应很小热效应很小 q催化裂化反应总是表现为吸热反应催化裂化反应总是表现为吸热反应 2反应热34烃类的催化裂化同热裂化的比较烃类的催化裂化同热裂化的比较 烃类的催化裂化同热裂化的比较 35烃类裂化反应的热力学特征烃类裂化反应的热力学特征1 1化学反应方向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方向和化学平衡q催化裂化条件下,一般把烃类的分解反应看作是不可催化裂化条件下,一般把烃类的分解反应看作是不可逆的,分解反应的转化率不取决于平衡而取决于化学逆的,分解反应的转化率不取决于平衡而取决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时间反应速率和反应时间q催化裂化的主要反应不受化学平衡的限制,所以对催催化裂化的主要反应不受化学平衡的限制,所以对催化裂化一般不去研究它们的化学平衡问题,而是只着化裂化一般不去研究它们的化学平衡问题,而是只着重研究它的动力学问题重研究它的动力学问题烃类裂化反应的热力学特征1化学反应方向和化学平衡36反应热的求取:反应热的求取:q对纯化合物,计算其反应热:对纯化合物,计算其反应热:生成热生成热(反应物、产物反应物、产物)反应热反应热 烧热烧热(反应物、产物反应物、产物)反应热反应热q对于石油馏分,反应产物组成十分复杂,尤其是掺炼渣对于石油馏分,反应产物组成十分复杂,尤其是掺炼渣油时,从理论上根据原料及产品的生成热或燃烧热来计油时,从理论上根据原料及产品的生成热或燃烧热来计算反应热是行不通的,工业上一般是采取经验的方法来算反应热是行不通的,工业上一般是采取经验的方法来计算计算 反应热的求取:37 催化碳法催化碳法 以催化反应生成的焦炭量以催化反应生成的焦炭量(只计算其中的碳,不计其中只计算其中的碳,不计其中的氢的氢)为基准,一般采用每生成为基准,一般采用每生成1kg1kg催化碳所需吸收的热量催化碳所需吸收的热量为为9127kJ(510)9127kJ(510),考虑到反应温度的影响:,考虑到反应温度的影响:催化碳的计算方法催化碳的计算方法:催化碳法催化碳的计算方法:38下面介绍几种计算催化裂化反应热的方法:下面介绍几种计算催化裂化反应热的方法:以生成的汽油量或以生成的汽油量或“汽油汽油+气体气体”(205(205产物产物)为为基准计算基准计算(用图用图)以新鲜原料为基准,在一般工业条件下每反应掉以新鲜原料为基准,在一般工业条件下每反应掉1kg1kg新鲜原料所需反应热为新鲜原料所需反应热为290290420kJ420kJ,这种方式没有考,这种方式没有考虑反应深度的影响,显然是比较粗糙的虑反应深度的影响,显然是比较粗糙的下面介绍几种计算催化裂化反应热的方法:39q催化碳:催化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碳,主要来源于烯烃催化碳:催化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碳,主要来源于烯烃和芳烃,与转化率成正比;和芳烃,与转化率成正比;q总碳:烧焦中烧掉的碳,其中包括原料中的碳,催化剂总碳:烧焦中烧掉的碳,其中包括原料中的碳,催化剂上还没来得及脱附的产物,反应生成的碳,污染积炭,上还没来得及脱附的产物,反应生成的碳,污染积炭,总碳由热平衡求出;总碳由热平衡求出;q附加碳:原料本身带碳附加碳:原料本身带碳(残碳残碳),可由原料残炭值计算,可由原料残炭值计算,附加碳附加碳=新鲜原料量新鲜原料量新鲜原料的残炭新鲜原料的残炭%0.6%0.6;q可汽提碳:与汽提程度和催化剂循环量有关。可汽提碳可汽提碳:与汽提程度和催化剂循环量有关。可汽提碳=催化剂循环量催化剂循环量0.02%0.02%催化碳:催化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碳,主要来源于烯烃和芳烃,与转40 烃类催化裂化反应的动力学规律烃类催化裂化反应的动力学规律1 1几个基本概念几个基本概念 转化率:表示催化裂化反应中的反应深度,若以原料转化率:表示催化裂化反应中的反应深度,若以原料 量为量为100100,则:,则:烃类催化裂化反应的动力学规律1几个基本概念41q单程转化率:指总进料单程转化率:指总进料(包括新鲜原料、回炼油、回炼油包括新鲜原料、回炼油、回炼油浆浆)一次通过反应器的转化率一次通过反应器的转化率q总转化率:以新鲜原料为基准不考虑回炼油和回炼油浆总转化率:以新鲜原料为基准不考虑回炼油和回炼油浆q单程转化率直接反映了反应速度与反应时间,因此考单程转化率直接反映了反应速度与反应时间,因此考察动力学时总是用单程转化率察动力学时总是用单程转化率反映了反应条件反映了反应条件的苛刻程度的苛刻程度反映了新鲜原料反映了新鲜原料最终转化程度最终转化程度单程转化率:指总进料(包括新鲜原料、回炼油、回炼油浆)一次通422 2影响催化裂化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影响催化裂化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q 催化裂化反应过程包括以下七个步骤:催化裂化反应过程包括以下七个步骤:反应物从主气流扩散到催化剂表面反应物从主气流扩散到催化剂表面反应物沿催化剂微孔向催化剂内部扩散反应物沿催化剂微孔向催化剂内部扩散 反应物被催化剂内表面吸附反应物被催化剂内表面吸附反应物在催化剂内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物在催化剂内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产物自催化剂内表面脱附产物自催化剂内表面脱附产物沿催化剂微孔向外扩散产物沿催化剂微孔向外扩散产物扩散到主气流中产物扩散到主气流中q其中,其中,1 1、2 2、6 6、7 7相当于向催化剂颗粒或颗粒内部孔中进行传质的物理相当于向催化剂颗粒或颗粒内部孔中进行传质的物理过程,过程,3 3、4 4、5 5相当于化学反应过程,构成纯粹的化学反应整体相当于化学反应过程,构成纯粹的化学反应整体2影响催化裂化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43控制因素可分为:控制因素可分为:q内扩散控制:催化剂的微孔很细很长,油气很难深内扩散控制:催化剂的微孔很细很长,油气很难深入到催化剂的内表面,内部扩散可能成为控制因素入到催化剂的内表面,内部扩散可能成为控制因素 q表面化学反应控制:扩散的阻力很小,整个反应的表面化学反应控制:扩散的阻力很小,整个反应的速度取决于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化学反应速度速度取决于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上的化学反应速度 q催化裂化反应主要控制步骤是化学反应控制催化裂化反应主要控制步骤是化学反应控制 控制因素可分为:44(1).(1).催化剂活性催化剂活性 提高催化剂活性,反应速度提高提高催化剂活性,反应速度提高 q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还有利于促进氢转移反应和异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还有利于促进氢转移反应和异构化反应构化反应 q催化剂的活性取决于它的结构和组成催化剂的活性取决于它的结构和组成 (1).催化剂活性45 活性和催化剂表面上的积炭有关活性和催化剂表面上的积炭有关q催化剂表面积炭量催化剂表面积炭量,活性,活性 q单位催化剂上焦炭沉积量主要与催化剂在反应器内单位催化剂上焦炭沉积量主要与催化剂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有关的停留时间有关 q 催化剂上的焦炭含量还与剂油比有关催化剂上的焦炭含量还与剂油比有关 活性和催化剂表面上的积炭有关 催化剂上的焦炭含量还与剂油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