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高二生物《种群的特征》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0996931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6.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教学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高二生物《种群的特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教学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高二生物《种群的特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教学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高二生物《种群的特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一一.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概念v学校公寓楼前池塘里的全部鱼。学校公寓楼前池塘里的全部鱼。v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暨豚。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暨豚。v小海菜市场上销售的全部乌骨鸡。小海菜市场上销售的全部乌骨鸡。种群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种群内个体种群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种群内个体之间通过特定关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之间通过特定关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2二、二、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1.1.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1)概念概念2)研究意义研究意义3)调查方法调查方法逐个计数逐个计数估算估算3 对于某水体中的鱼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源得到充分利用?研究种群密度的重要意义研究种群密度的重要意义 对于某水体中的鱼对于某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源得到充分利用?4 牧民在承包的草场牧民在承包的草场上该放养多少头羊,既上该放养多少头羊,既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能保护草原,又能取得最好经济效益?最好经济效益?怎样控制怎样控制害虫数量,以害虫数量,以防止虫灾发生防止虫灾发生?5如何调查该草地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如何调查该草地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6研究种群密度的方法:研究种群密度的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随机选取选取若干个样方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平均值作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样方法样方法:7阅读阅读P61探究实验内容,讨论:探究实验内容,讨论:1.样方法调查的实验步骤样方法调查的实验步骤2.样方法的注意事项样方法的注意事项8样方法样方法-植物植物(1)确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对象(2)选取样方)选取样方(3)计数)计数(4)计算种群密度)计算种群密度样方样方1 2 3 4 5 6 7 8 9 1011 13 12 14 12 10 13 17 11 15N=11+13+12+14+12+10+13+17+11+1510=12.8N=13 株株m2(1m2)9五点取样法:五点取样法:(适用于面积为非长条形)(适用于面积为非长条形)10等距取样法:等距取样法:(适用于面积为长条形)(适用于面积为长条形)11样方法注意事项:样方法注意事项:1.1.样方要样方要随机取样随机取样的。的。2.2.一定数量一定数量的样方可以保证统计结果的样方可以保证统计结果 的真实性。的真实性。3.3.一般是以一般是以1m1m2 2正方形为宜。正方形为宜。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4.4.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 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12 分小组完成探究实验用样方法调查分小组完成探究实验用样方法调查学校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学校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1.1.制定实验计划、确定实验步制定实验计划、确定实验步骤骤 2.2.期中考试后实施调查,分析期中考试后实施调查,分析调查调查 结果,写出报告,交流讨论。结果,写出报告,交流讨论。课后作业:课后作业:13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设某种群的总数为A,第一,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B,第二次,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重捕的个体数为a,其中已标记,其中已标记的为的为b,则则: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多数动物多数动物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14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 A=A:a=B:bB(总标志数)总标志数)b(重捕中标志数)(重捕中标志数)a(重捕个体数)(重捕个体数)完成完成P62学科交叉练习学科交叉练习BbAa152.2.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是指在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16俄罗斯人口逐年减少俄罗斯人口逐年减少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出生率 死亡率死亡率17长期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长期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很快,主要原因是什么?很快,主要原因是什么?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是导致我国人口增长过是导致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快的主要原因。18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193.3.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021老年个体数老年个体数成年个体数成年个体数幼年个体数幼年个体数ABC4.4.年龄结构年龄结构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2 A B C 思考:上图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思考:上图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的是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属于增长型的是_ 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属于衰退型的是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属于衰退型的是_ 种群数量会稳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稳定,种群数量会稳定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属于稳定型的是属于稳定型的是_ A B C年龄组成可年龄组成可预测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235.5.性别比例性别比例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1 1)概念)概念2 2)类型)类型雌雄相当雌雄相当雌多雄少雌多雄少雌少雄多雌少雄多24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雌雄相当型:多见于高等动物。25雌多雄少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雌多雄少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象海豹等群体动物。及象海豹等群体动物。26雌少雄多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雌少雄多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27 在南方茶园中,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在南方茶园中,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诱饵能散虫的种群密度。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诱饵能散发出类似于雌性害虫性外激素的气体,布下发出类似于雌性害虫性外激素的气体,布下“爱情陷阱爱情陷阱”,专等雄性昆虫撞来而掉在诱饵下,专等雄性昆虫撞来而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这种方法(的水盆中,这种方法()A A改变昆虫性别比例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B B降低昆虫出生率降低昆虫出生率 C C增加昆虫死亡率增加昆虫死亡率 D D改变昆虫年龄组成改变昆虫年龄组成 A A28 20042004年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指出,我国男女白皮书指出,我国男女(0(0至至4 4岁岁)性别比例接性别比例接近近120:100120: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戒线107107。人口性别比失衡会人口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带来很多社会问题。我国男女比例失调我国男女比例失调 婴儿性别比逼近婴儿性别比逼近120:100120:10029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种群数量种群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性别比例年龄组成年龄组成反映反映迁入率和迁出率迁入率和迁出率301.1.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体数量的变动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A.A.种群密度种群密度 B.B.年龄组成年龄组成 C.C.性别比例性别比例 D.D.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D课堂巩固课堂巩固:312.2.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A.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B.目前的年龄组成目前的年龄组成 C.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B32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When You Do Your Best,Failure Is Great,So DonT Give Up,Stick To The End33感谢聆听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