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解读课件

上传人:58****5 文档编号:240981012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解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解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解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内容概述 内容概述 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板形基本概念带钢尺寸质量指标包括纵向和横向尺寸。横向横向板形指标的是带钢的断面形状(Profile or Contour),即带钢沿板宽方向上的断面分布,包括凸度凸度(Crwon)、楔形楔形(Wedge)、边部减薄边部减薄(Edge drop)等。纵向纵向用平直度平直度(Flatness)来表示,俗称带钢浪形,即指带钢长度方向上的平坦程度;板形基本概念带钢尺寸质量指标包括纵向和横向尺寸。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 横截面形状:凸度、楔形度、边部减薄、局部高点凸度楔形度(左右标志点厚度之差)边部减薄 EL=hL-hEL ER=hR-hER 横截面形状:凸度、楔形度、边部减薄、局部高点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平直度(平直度(FlatnessFlatness)带钢平直度可以用波形表示法,也可以用相长度表示法来描述。带钢平直度可以用波形表示法,也可以用相长度表示法来描述。波形表示法定义的带钢平直度波形表示法定义的带钢平直度 式中:式中:R-R-波高;波高;L-L-波距。波距。带钢平直度一般指边浪和中浪,并以二次浪为主要控制指标,对于宽度大带钢平直度一般指边浪和中浪,并以二次浪为主要控制指标,对于宽度大厚度很薄的情况才适当考虑四次浪厚度很薄的情况才适当考虑四次浪其实质是带钢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其实质是带钢内部残余应力的分布。RL平直度(Flatness)RL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板形的重要性板形是带钢重要质量指标,高精度板形是高级精品带钢重要特板形是带钢重要质量指标,高精度板形是高级精品带钢重要特板形是带钢重要质量指标,高精度板形是高级精品带钢重要特板形是带钢重要质量指标,高精度板形是高级精品带钢重要特征。征。征。征。热轧板形直接影响冷轧板形的质量有的后续工序对板形有特热轧板形直接影响冷轧板形的质量有的后续工序对板形有特热轧板形直接影响冷轧板形的质量有的后续工序对板形有特热轧板形直接影响冷轧板形的质量有的后续工序对板形有特殊要求,殊要求,殊要求,殊要求,eg.eg.罩式退火炉喜欢微双边浪,有些连续退火喜欢罩式退火炉喜欢微双边浪,有些连续退火喜欢罩式退火炉喜欢微双边浪,有些连续退火喜欢罩式退火炉喜欢微双边浪,有些连续退火喜欢中浪。中浪。中浪。中浪。板形影响镀锌层厚度及均匀性。板形影响镀锌层厚度及均匀性。板形影响镀锌层厚度及均匀性。板形影响镀锌层厚度及均匀性。后续工序加工需要优良的板形,减少对深冲性的影响。后续工序加工需要优良的板形,减少对深冲性的影响。后续工序加工需要优良的板形,减少对深冲性的影响。后续工序加工需要优良的板形,减少对深冲性的影响。板形控制是宽带钢轧机的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和高难度技术,板形控制是宽带钢轧机的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和高难度技术,板形控制是宽带钢轧机的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和高难度技术,板形控制是宽带钢轧机的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和高难度技术,数学模型是板形控制技术的关键和研究难点。数学模型是板形控制技术的关键和研究难点。数学模型是板形控制技术的关键和研究难点。数学模型是板形控制技术的关键和研究难点。板形的重要性板形是带钢重要质量指标,高精度板形是高级精品带钢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理想板形公式和良好板形公式 良好板形判别式:理想板形公式:理想板形公式和良好板形公式 良好板形判别式:理想板形公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影响板形的因素工艺因素:坯料板形、压下率、操作因素等设备因素:辊型、轧辊磨损、轧辊磨削精度、轧辊热膨胀、侧导板余量、轧机刚度、WR与BUR的接触状态(W,w/R,r/R)等等总之:影响板形的因素的实质就是影响有载辊缝形状的因素板形控制的实质是控制各架轧机的负载辊缝的形状。板形控制的实质是控制各架轧机的负载辊缝的形状。影响板形的因素工艺因素:坯料板形、压下率、操作因素等总之:影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轧机弹跳轧机弹跳:轧件轧制时,轧制力引起工作机座内部受力元件的纵向弹性变形,其数值可达 f=2-5mm。由于在轧制过程中,轧制力P总是会波动的,所以产生的工作机座的弹性变形 f 也是变化的。为了维持板厚不变,必须对此进行补偿。补偿的方法是在轧制过程中控制压下量,采用AGC系统改变轧机的空载辊缝值。工作机座弹性变形f与轧制力P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之为机座弹性变形曲线机座弹性变形曲线或弹跳曲线,弹跳曲线,如图示:此曲线直线段的斜率:轧机弹跳轧机弹跳:轧件轧制时,轧制力引起工作机座内部受力元件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 一般C值越大越好,对大型轧机其值应为6000KN/mm以上。工作机座刚度系数C的确定方法,可以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实测法。对于现场的轧机而言一般采用实测法一般采用实测法。轧制法轧制法 保持辊缝的开口S0不变,用不同原始厚度h0的轧件轧制,测出其轧制力P与轧后的厚度h1,对每次轧制,工作机座的变形量:f=h1-S0 这样可以得出一组变形f与轧制力P的数据,由此连成的曲线就是该机座的弹跳曲线。压靠法压靠法 首先使原始辊缝S0=0,这时上下工作辊接触,并旋转轧辊,继续压下,记录下一组辊缝值S0与对应的轧制力P的值,将此连成曲线,就是该机座的弹跳曲线。一般C值越大越好,对大型轧机其值应为6000KN/mm以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改变负载辊缝的形状板凸度和板形控制板凸度和板形控制板凸度和板形控制板凸度和板形控制弯拉变态动态鼓肚错位改变负载辊缝的形状板凸度和板形控制弯拉变态动态鼓肚错位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CVC轧机工作原理CVC(Continuously Variable Crown)技术是由德国SMS公司于1984年提出的控制轧件板形的一种新型轧辊技术,由于该技术控制板形的优越性能而在热轧和冷轧板带材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CVC轧辊辊身曲线呈S形,图5为CVC轧辊的辊系布置及工作原理,两个形状相同的轧辊相互倒置180布置,通过两个轧辊沿相反方向的对称移动,得到连续变化的不同凸度辊缝,等效于配置了一系列不同凸度的轧辊。CVC轧机工作原理CVC(Continuously Vari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CVC辊型的优点1、不仅轧辊凸度可调范围大,而且可以联系调节,再加上弯辊的话,板形控制范围显著扩大。2、一对磨好的轧辊能满足更多轧制系统、更多钢种的需要,并扩大轧制宽度和厚度,增强轧机适应能力。3、WR磨损均匀,工作周期长,大大减少换辊次数,提高产量3、带材表面质量提高,提高平直度,增加成材率。CVC辊型的优点1、不仅轧辊凸度可调范围大,而且可以联系调节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a)轧辊移动距离为零时,凸度为零;(b)上辊向右移动,下辊向左移动,轧辊凸度增加,定义为正凸度;(c)上辊向左移动,下辊向右移动,轧辊凸度减小,定义为负凸度。CVC辊形曲线和两辊间的移动距离,决定了辊缝凸度的大小和正负。(a)轧辊移动距离为零时,凸度为零;(b)上辊向右移动,下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下工作辊曲线为:CVC辊形曲线函数上轧辊轮廓与上轧辊完全一样,但转动180与上轧辊配置,因此,下轧辊的辊形曲线为:式中:L-轧辊辊身长度;x-辊身距坐标原点的距离;三次函数的系数,决定了曲线的形状,其中 。下工作辊曲线为:CVC辊形曲线函数上轧辊轮廓与上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轧辊凸度与轧辊轴向窜动量之间的关系五次CVC辊形的辊缝二次及四次凸度都仅与多项式系数a2a5有关,与a0无关,且二次凸度与窜辊量s呈三次函数关系,而四次凸度与窜辊量s呈线性关系。a0为与辊径相关的参数,对曲线特性无任何影响。a1 与辊缝凸度无关,为了减小带钢参与应力及改善带钢质量,实际生产中可以用辊径差最小作为设计依据轧辊凸度与轧辊轴向窜动量之间的关系五次CVC辊形的辊缝二次及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辊形优化实例武钢2250mmCVC轧机F51、WR磨损量呈“箱形”,且上下WR 磨损中心不对称,上下轧辊磨损中心线分别向传动侧和操作侧偏移大概50mm。2、轧辊磨损严重,直径磨损量达到700um3、上下WR磨损量不同,下辊比上辊严重4、一般“箱形”开口宽1600mm,底部宽1100mm左右,具体形状与轧制单位编排有关。传动侧操作侧辊形优化实例武钢2250mmCVC轧机F5传动侧操作侧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1、串辊明显分布不均匀,中心位置基本集合在+50mm左右,与轧辊磨损偏移量吻合2、串辊主要分布在-50,+150范围,-150,50几乎没用过,串辊行程利用率只有66%。2、负凸度偏大,正凸度偏小,使得F5串辊行程利用率低,大部分时间只往传动侧串,频繁磨损轧辊固定区域,造成轧辊磨损严重且不均匀,磨损中心也发生了偏移。3、正向串辊极限值位置概率突高,高达7%。3、频繁使用极限串辊位,说明串辊达到极限位置时凸度控制能力依然不够原来串辊范围:-150,+150;凸度控制范围:-0.5,+0.5实验数据分析,需要改到:-0.3,+0.7,最大板宽2130mm,取轧辊长度2430mm,代入可计算出辊形曲线表达式。1、串辊明显分布不均匀,中心位置基本集合在+50mm左右,与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板形控制数学模型1、轧件变形2、形成辊缝的变形(弹跳、温度、磨损)3、目标4、判别(yes/no)5、识别6、操刀板形控制数学模型1、轧件变形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20一、板形控制理论u 变分法:简单、速度快、精度略差u 条元法:流线条元法适用于冷轧离线模拟,精度高,速度较慢 流面条元法适用于热轧离线模拟,精度高,速度较慢 条 层 法 适用于热轧离线模拟,精度高,速度较慢 u 条元变分法:简单、速度快、精度适中,适用于冷、热轧在线计算 轧件塑性变形模型解释变形区内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机理及各种因素对它的影响作用计算轧制压力及前、后张应力横向分布20一、板形控制理论 变分法:简单、速度快、精度略差 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21一、板形控制理论 辊系弹性变形模型计算带材出口厚度、辊间压力横向分布影响函数法u速度与精度相互冲突,理论比较成熟u 适合与轧件塑性变形模型耦合 u 可用于冷、热轧各种常见的机型:普通四辊轧机,CVC四、六辊轧机,PC四辊,HC轧机,UC轧机,UCMW轧机等21一、板形控制理论 辊系弹性变形模型计算带材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 一、板形控制理论 基本原理u 能量守恒原理基本方法u 有限差分法:快速、稳定 轧件与轧辊温度场模型计算带材与轧辊温度场u 热传导方程带材温度场轧辊温度场互为边界条件 一、板形控制理论 基本原理 能量守恒原理基本方法 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 基本原理求解方法u 实测数据回归法最终结果u 摩擦学原理u 轧辊磨损辊型 轧辊磨损模型计算轧辊磨损量一、板形控制理论 基本原理求解方法 实测数据回归法最终结果 摩擦学原理 轧辊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24u 轧件塑性变形模型计算板形u 板形失稳判别模型判断是否失稳u 耦合运算得到各机架的控制目标u 成品板形与横断面形状综合最优 板形控制目标模型确定各机架出口板形控制目标一、板形控制理论24 轧件塑性变形模型计算板形 板形控制目标模型确定各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u 最小势能原理求解方法u 经典特征值求解 板形良好(带材失稳)判别模型判断带材是否失稳基本原理一、板形控制理论 最小势能原理求解方法 经典特征值求解 板形良好(带材失稳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26 板形模式识别模型1根据残余应力的分布及大小判断带钢是否失稳对板形偏差进行分解u 最小二乘法基本原理求解方法u 解析法一、板形控制理论26 板形模式识别模型1根据残余应力的分布及大小判断带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27u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求解方法u 智能法最终结果u 14次板形偏差分量 板形模式识别模型2对板形偏差进行分解一、板形控制理论27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求解方法 智能法最终结果 1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 板形控制模型(矩阵模型)根据模式识别确定各控制手段调节量u 影响矩阵法基本原理求解方法u 分析或数据挖掘最终结果u 板形控制影响矩阵调节量板形偏差矩阵控制矩阵一、板形控制理论 板形控制模型(矩阵模型)根据模式识别确定各控制手段调节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轧件轧件&轧轧辊辊T场场轧辊弹轧辊弹性变形性变形轧辊轧辊磨损磨损轧件塑轧件塑性变形性变形板形良好板形良好判别判别控制目标控制目标板形识别板形识别板形控制板形控制轧件&轧辊T场轧辊弹性变形轧辊轧件塑板形良好判别控制目标板形CVC六辊轧机板形控制原理及冷轧带钢板形的概念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