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层和阻力公式ppt课件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40980020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界层和阻力公式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边界层和阻力公式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边界层和阻力公式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流动阻力产生的外因和内因、流动阻力产生的外因和内因判断:判断:*牛顿型流体层流时所受的剪应力与法向牛顿型流体层流时所受的剪应力与法向 速度梯度成正比,与法向压力无关,其速度梯度成正比,与法向压力无关,其粘度与法向速度梯度无关。粘度与法向速度梯度无关。*一般而言,气体比液体粘度小,且一般而言,气体比液体粘度小,且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流动类型、判据、如何看待过渡流、湍流的、流动类型、判据、如何看待过渡流、湍流的特征;特征;稳定流型为层流和湍流,过渡流为不稳定流型,稳定流型为层流和湍流,过渡流为不稳定流型,设计时应避免。流体质点的脉动设计时应避免。流体质点的脉动提出问题提出问题?1.4 流体流动阻力流体流动阻力 1、流动阻力产生的外因和内因提出问题?1.4 流体流动阻力 13、强化传递过程的流动条件及其代价。、强化传递过程的流动条件及其代价。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湍流时传热、传质,传递阻力湍流时传热、传质,传递阻力,强化过程。,强化过程。代价:代价:流动阻力流动阻力,动力消耗,动力消耗。工业上,综合考虑,找到最经济、最优化的方案。工业上,综合考虑,找到最经济、最优化的方案。3、强化传递过程的流动条件及其代价。提出问题?湍流时传热、传21.剪应力剪应力分布(分布(P34)对流体做受力分析得到对流体做受力分析得到 线性分布线性分布,适用于层流及湍流适用于层流及湍流 r=R(壁面壁面),r=0(管中心管中心),1.4.3 圆直管内流体的流动圆直管内流体的流动目的:研究流速分布、剪应力分布目的:研究流速分布、剪应力分布2.速度分布(速度分布(P35)1)层流流动层流流动 抛物线抛物线r=R(壁面壁面),r=0(管中心管中心),1.剪应力分布(P34)r=R(壁面),1.432)湍流条件的速度分布)湍流条件的速度分布 湍流特征:湍流特征:速度描述:速度描述:质点的脉动质点的脉动脉动速度数值随机,无法用数学式表达脉动速度数值随机,无法用数学式表达湍流:不符合牛顿粘性定律湍流:不符合牛顿粘性定律动量传递是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共同作用动量传递是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共同作用不是流体的物性参数,与流动状况密切相关不是流体的物性参数,与流动状况密切相关2)湍流条件的速度分布质点的脉动脉动速度数值随机,无法用数学42)湍流速度分布)湍流速度分布 获得方法:实验测定、获得方法:实验测定、经验公式经验公式(P38)特点:径向速度分布较平均,特点:径向速度分布较平均,速度梯度分布不均匀。速度梯度分布不均匀。湍流湍流层流层流2)湍流速度分布 5常用指数分布公式:常用指数分布公式:其中,其中,书书P39 图图1.4.12:给出算图,查取平均流速:给出算图,查取平均流速 坐标:坐标:常用指数分布公式:书P39 图1.4.12:给出算图,查取平6问题:求平均流速的方法问题:求平均流速的方法 1、速度分布未知、速度分布未知 2、速度分布已知、速度分布已知提出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求平均流速的方法提出问题?7 边界层的产生边界层的产生 发展发展 分离分离研究边界层目的研究边界层目的-指导流动阻力的研究与计算指导流动阻力的研究与计算1-4-4 边界层的概念边界层的概念 流动边界层流动边界层-靠近固体壁面处,很薄的流体层靠近固体壁面处,很薄的流体层 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平板上平板上 *圆管中圆管中 边界层的产生 8 1、平板上流体的流动边界层、平板上流体的流动边界层 1)边界层的形成)边界层的形成 边界层理论是边界层理论是1904年普朗特提出年普朗特提出 边界层厚度边界层厚度例:例:20C的空气以的空气以10m/s流过平板时,在距离平板前流过平板时,在距离平板前缘缘100mm处,边界层厚度约为处,边界层厚度约为1.8mm uuu层流边界层层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层流内层层流内层Ax0平板上的流动边界层平板上的流动边界层 1、平板上流体的流动边界层 例9uuu层流边界层层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层流内层层流内层Ax0平板上的流动边界层平板上的流动边界层 1、平板上流体的流动边界层、平板上流体的流动边界层 *边界层外,边界层外,*壁面处,壁面处,边界层意义:边界层意义:流动阻力及速度梯度,主要集中在边界层内流动阻力及速度梯度,主要集中在边界层内边界层内,边界层内,uuu层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层流内层Ax0平板上的流动10 2)边界层的发展边界层的发展 层流边界层层流边界层 湍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 湍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湍流中心湍流中心 过渡层过渡层 层流内层层流内层 层流内层层流内层 层流内层很薄,但对传递过程影响很大;层流内层很薄,但对传递过程影响很大;传递阻力,主要集中于层流内层中;传递阻力,主要集中于层流内层中;湍动湍动,层流内层厚度,层流内层厚度,传递阻力传递阻力。uuu层流边界层层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层流内层层流内层Ax0平板上的流动边界层平板上的流动边界层 2)边界层的发展 层流内层uuu11对平板对平板,层流,层流 湍流的临界雷诺数湍流的临界雷诺数 问题:问题:圆直管内,流型判断圆直管内,流型判断 3)边界层厚度边界层厚度 层流边界层,层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流动状态描述:流动状态描述:X:特征尺寸:特征尺寸 平板平板-离开平板前沿的距离离开平板前沿的距离 l 圆管圆管-直径直径d 对平板,层流 湍流的临界雷诺数 问题:圆直管内122、圆形直管内的流动边界层、圆形直管内的流动边界层 问题问题:与平板流动边界层的区别与平板流动边界层的区别 (1)边界层从)边界层从 壁面壁面 管中心管中心 发展;发展;(2)存在进口段(正在发展的边界层)存在进口段(正在发展的边界层)问题问题:进口段对参数测量有何影响进口段对参数测量有何影响 测量参数时,应避开进口段。2、圆形直管内的流动边界层(2)存在进口段(正在发展的边界层13(3)稳定管段稳定管段 *边界层充分发展后,在管中心处汇合边界层充分发展后,在管中心处汇合 *截面上各点截面上各点、du/dydu/dy不再变化不再变化 *稳定管段中,所有流体都处在边界层内稳定管段中,所有流体都处在边界层内 *管内流动状态管内流动状态-取决于汇合点处流动状态取决于汇合点处流动状态 *稳定管段中边界层最大厚度稳定管段中边界层最大厚度-管道半径管道半径 进口段长度:层流,进口段长度:层流,湍流,湍流,(3)稳定管段进口段长度:层流,14层流时层流时湍流时湍流时不管层流还是湍流不管层流还是湍流,边界层厚度等于圆管半径。边界层厚度等于圆管半径。充分发展的流动:充分发展的流动:层流时湍流时不管层流还是湍流,边界层厚度等于圆管半径。充分发15 (a)当流速较小时)当流速较小时 流体贴着固体壁缓慢流过(爬流)。流动边界层的分离流动边界层的分离 流体绕固体表面的流动。(a)当流速较小时流动边界层的分离16(b)流速不断提高,达到某一程度时,边界层分离流速不断提高,达到某一程度时,边界层分离。指:指:流体流过曲面时,由于流道形状的改变,造成流体边界层脱离壁面的现象。边界层分离产生形体阻力 (c)边界层分离的条件边界层分离的条件 逆压梯度,流体动能耗尽逆压梯度,流体动能耗尽 壁面附近的粘性摩擦壁面附近的粘性摩擦(b)流速不断提高,达到某一程度时,边界层分离。(c)边17流体流过单球体流体流过单球体182)分离对流动的影响)分离对流动的影响 产生形体阻力,产生形体阻力,使流动阻力损失使流动阻力损失。形体阻力形体阻力*由于边界层分离,由于边界层分离,造成的能量损失。造成的能量损失。*化工管路中常见,化工管路中常见,如弯管、阀门处如弯管、阀门处 形体阻力形体阻力直管阻力直管阻力减少形体阻力的方法减少形体阻力的方法-流线形、导向板流线形、导向板如汽车、飞机、桥墩都是流线型2)分离对流动的影响形体阻力19边界层和阻力公式ppt课件20流体流动,流体有粘度边界层理论计算流动阻力的公式1.4.5 流体流动阻力的计算流体流动阻力的计算 小结流体流动阻力:小结流体流动阻力:产生原因产生原因:重要理论重要理论:本节介绍:本节介绍:1、流体阻力的三种表示方法、流体阻力的三种表示方法 流体流动,流体有粘度边界层理论计算流动阻力的公式1.4.5 21 2、总阻力、总阻力 直管阻力(粘滞力引起)局部阻力(形体阻力)总阻力总阻力=直管阻力直管阻力+局部阻力局部阻力FICPi1Pi2 2、总阻力 直管阻力(粘滞力引起)FICPi1Pi222一、圆形直管内的阻力损失一、圆形直管内的阻力损失 1、范宁公式范宁公式 公式推导:公式推导:稳态流动流体 作受力分析up1p21122FFd d直圆管内阻力公式一、圆形直管内的阻力损失up1p21122FFd d直圆管23对比机械能衡算方程:其它形式:对比机械能衡算方程:其它形式:242、几点讨论、几点讨论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圆形直管,对管的位置、流型无要求2)特例)特例:*水平管中范宁公式的形式水平管中范宁公式的形式 水平管中压差计读数 R,直接反映管段阻力损失,也即压力差直接反映管段阻力损失,也即压力差 水平等径管 2、几点讨论水平管中压差计读数 R,水平等径管 252)特例)特例:*变径管中范宁公式的使用变径管中范宁公式的使用必须按照不同管径,分别使用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变径管中,压差计读数 R反映的信息反映管段的总势能差、或者阻力损失与动能差反映管段的总势能差、或者阻力损失与动能差倾斜变径管2)特例:提出问题?变径管中,压差计读数 R反映的信息反映管26静静动动R倾斜等径管倾斜等径管倾斜变径管倾斜变径管水平变径管水平变径管2、不同管道中压差计读数、不同管道中压差计读数R反映的信息反映的信息 水平等径管水平等径管 压差及压差及流动阻力流动阻力压差压差流动阻力流动阻力不直接反映压差不直接反映压差及流动阻力及流动阻力静动R倾斜等径管倾斜变径管水平变径管2、不同管道中压差计读数27书书P77 第第10题题 重新分析重新分析1、倾斜变为水平后,各种能量有何变化?2、考虑阻力损失时,结果又怎样?书P77 第10题 重新分析283、摩擦系数、摩擦系数 1)层流)层流 代入范宁公式:哈根哈根-泊稷叶方程泊稷叶方程用于层流,3、摩擦系数哈根-泊稷叶方程292)湍流条件下的摩擦系数)湍流条件下的摩擦系数 影响因素复杂,一般由实验确定。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利用量纲分析法:湍流湍流的获得方法:的获得方法:*摩擦因子图(莫狄图)摩擦因子图(莫狄图)书P47 图1.4.18 坐标坐标:双对数坐标2)湍流条件下的摩擦系数湍流的获得方法:30 摩擦系数与Re、/l关系图 0.10.010.030.020.070.060.050.040.090.080.0080.0091021041071061051030.010.050.020.0150.030.040.0080.00450.0020.00080.0060.00060.0010.00040.00020.00010.000050.00001Ree/l根据实验,得到莫狄(Moody)摩擦系数图。摩擦系数与Re、/l关系图 0.1031摩擦因子图(莫狄图)摩擦因子图(莫狄图)分四个区域分四个区域:层流区层流区 过渡流区过渡流区 完全湍流区完全湍流区 (阻力平方区)工程操作及设计时常用不完全湍流区不完全湍流区 问题问题:1、过渡流,按哪种流型查、过渡流,按哪种流型查 按湍流查,安全系数大;2、对待过渡流的工程观点、对待过渡流的工程观点 工程设计时,避免过渡流(不稳定)湍流区湍流区摩擦因子图(莫狄图)完全湍流区 (阻力平方区)工程操32湍流湍流的获得方法:的获得方法:*计算计算公式公式 可参考有关资料,如书 P47-48。粗糙度粗糙度对对的影响的影响 书书P48 层流时,湍流时,高度湍流时,获得方法获得方法:查手册(书P47 表1.4.1)对无影响。湍流的获得方法:粗糙度对的影响 书P4833二、流体在非圆形直管中的流动阻力二、流体在非圆形直管中的流动阻力 1、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实验归纳法 写成范宁公式的形式 当量直径当量直径 非圆管阻力非圆管阻力:二、流体在非圆形直管中的流动阻力 当量直径 343)用于求摩擦系数 层流层流:(C取值,P50表1.4.2)湍流湍流:可查莫狄图(计算时,把Re中dde)2、当量直径的用途、当量直径的用途 1)计算阻力损失 2)计算非圆管中的Re,判断流型 非圆管中非圆管中,3)用于求摩擦系数湍流:可查莫狄图 2、当量直径的35 3、几种常见流道的当量直径、几种常见流道的当量直径 1)圆管)圆管 2)矩形流道)矩形流道 3)环形流道)环形流道 4)三角形流道)三角形流道 3、几种常见流道的当量直径4)三角形流道36三、局部阻力三、局部阻力 指:指:产生原因产生原因:计算方法计算方法:管件、阀门、测量接口、管进出口段形体阻力实验,归纳出经验公式方法:把局部阻力折合成直管阻力 le:当量长度 其它参数:取直管数值le 数据见P51-54FICPi1Pi2三、局部阻力管件、阀门、测量接口、管进出口段形体阻力实验,归37获得获得:见有关资料。书P51-53特例特例:1、突然扩大、突然扩大 2、突然缩小、突然缩小管口内管口外注意:选在管口内外压力相同注意:选在管口内外压力相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管口内、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管口内、外获得:见有关资料。书P51-53管口内注意:选在管口内外压力38 问题:问题:1、等径管总阻力计算、等径管总阻力计算四、系统的总阻力四、系统的总阻力 系统总阻力系统总阻力=系统各直管阻力系统各直管阻力+局部阻力局部阻力FICPi1Pi2 问题:1、等径管总阻力计算四、系统的总阻力FICPi1Pi392、变径管总阻力计算、变径管总阻力计算 变径管变径管d,u,不同,需分段计算阻力不同,需分段计算阻力例例:从A-C做衡算2、变径管总阻力计算 变径管d,u,不同,需分段40三角形流道的当量直径三角形流道的当量直径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三角形流道的当量直径提出问题?41作业:作业:P8524、25作业:P85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