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课最新版内容ppt课件

上传人:hknru****knru 文档编号:240977493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课最新版内容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经济生活》第课最新版内容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经济生活》第课最新版内容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暑假,陪你一起弯道超车!经济生活强化复习2018年08月03日暑假,陪你一起弯道超车!经济生活强化复习110.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沉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10.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历史性变革2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全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党和国家大 力度推3(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 础5(三)开启新征程 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三)开启新征程 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6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改革开放以后(1978以后)“三步走”战略目标到建党一百年(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本世纪中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前两个目标已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 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新时代中国7 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二零二零年到本世界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二零二零年到本世界8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2017年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这三年中,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这意味着2020 年是十九大和二十大之间的衔接点、转折点。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两个“十五年”的战略创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2017年9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第一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10第二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十九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二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实现1110.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坚持新发展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0.2贯彻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坚持新发12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 的第一13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必14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持 绿色发展,必15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性经济体系。共享经济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谋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开放发展,16(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勇敢、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17把实体经济的“根”留住 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立国之本,强国之本,富民之本。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历史和实践都表明,实体经济是民富国强的根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我们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把实体经济的“根”留住 实体经济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18经济生活第课最新版内容ppt课件19经济生活第课最新版内容ppt课件20The EndThe End21经济生活第课最新版内容ppt课件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