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0977020 上传时间:2024-05-2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地关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人地关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人地关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第一章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1 1 人地关系理论人地关系理论2 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1ppt课件1 1 人地关系理论人地关系理论一、人地关系理论回顾一、人地关系理论回顾二、人地关系理论发展二、人地关系理论发展2ppt课件一、一、人地关系理论回顾 人地关系: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地人地关系: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地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指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人地关系指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以地关系指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关系。用之关系。3ppt课件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民族性格)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18世纪,民族、政治、宗教)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社会历史发展:家长制、君主制度、民主制)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拉采尔(1844-1904)(一)地理环境决定论(一)地理环境决定论一、人地关系理论回顾一、人地关系理论回顾4ppt课件n代表人物:拉采尔代表人物:拉采尔和森普尔森普尔n核心思想:核心思想:该理论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世界上各种人文现象的决定因素,一切社会现象都受自然规律的制约,都是自然环境的必然结果。n评价:评价: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确实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人和生产力的分布、房屋形式、种族特征等),是对“天命论”和“神创论”的反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因此便认为人类活动完全受自然环境决定,完全受制于自然力,显然是不科学的,这种理论容易使人走上地理“宿命论”的道路,甚至掩盖了人地关系的实质性矛盾(供、求矛盾),因此该理论的立论是错误的。5ppt课件(二)可能论(或然论,人地相关论)(二)可能论(或然论,人地相关论)n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法国的白兰士白兰士和白吕纳白吕纳 n核心思想:核心思想: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除了地理环境的直接作用外,还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人类的生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的复合体(包括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心理因素)。同样的环境可以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给人类活动提供多种可能性,它们被如何利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白兰士6ppt课件n评价:评价:可能论是在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认识人地关系方面的巨大进步,该理论强调了人地关系中“人”的选择能力,认为不能用环境控制解释一切生活现实,把人地关系的重要性放到了人这个积极因素上。可能论认为人的选择能力来自于心理因素,这必然导致人类对人的关系的认识走向“唯意志论”。7ppt课件(三)适应论(协调论、和谐论)(三)适应论(协调论、和谐论)n代表人物:代表人物: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士培罗士培n核心思想:核心思想:人地关系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一定区域内的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协调”思想,即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于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而这种“适应”,实际上是一种不断的调整,是人类有意识地对人地关系的协调。n该理论提出后,得到了各国学者的普遍认同和发展随即又诞生了和谐论。8ppt课件(四)生态论(四)生态论n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巴罗斯n核心思想:核心思想: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点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人是中心论题,一切其它现象只是当他们涉及人和他们的反应时才予以说明。n历史学研究人类在时间上的关系。n地理学则侧重于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9ppt课件(五)文化景观论(五)文化景观论n代表人物:代表人物:美国地理学家索而(景观的形态)n核心思想:核心思想:该观点认为一个特定的人群,有其特有的文化,在其长期的活动地域内,一定会创造出一种适应环境的地表特征,这种被人为活动改造后的自然景观就是文化景观,人类是造成景观的最后一种力量。文化景观是指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所叠加的人类文化产品,或者说人文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人类居住的大地,不单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也是人类“塑造”的过程,这种“塑造”不仅寻求功能上的效益,也体现人类的审美观赋予其文化上的价值。10ppt课件文化景观类型文化景观类型聚落文化景观 乡村聚落文化景观城市文化景观产业文化景观 旅游文化景观商业文化景观交通文化景观工业文化景观农业文化景观原始宗教景观三大宗教景观民族宗教景观宗教文化景观 11ppt课件12ppt课件13ppt课件14ppt课件15ppt课件16ppt课件17ppt课件18ppt课件19ppt课件20ppt课件21ppt课件22ppt课件23ppt课件24ppt课件25ppt课件26ppt课件27ppt课件28ppt课件29ppt课件30ppt课件(六)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六)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n生产关系决定论。把生产关系的作用估计过高,认为生产关系的改变可超越对自然环境的考虑,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持虚无主义的态度。n唯意志论(又称征服自然论)。过份强调人的主观能力作用,好象自然界可以听从人的意志。这实质上是一种人能战胜自然的人地关系思想。31ppt课件32ppt课件(七)环境感知(七)环境感知n借助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人地关系。n它的内涵是:人在对自然环境给人类提供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它是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n简言之,环境感知是指长期生活在某一环境下的人群所形成与该环境相适应的思想意识。n如:许多宗教(或某些地方)把自然灾害当作神对居民的惩罚,因此为避免这种灾害发生,常采取抚慰神的办法(如:河伯娶妻的故事)33ppt课件(八)文化决定论(八)文化决定论n文化决定论认为: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于是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了一种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而人又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文化决定论。34ppt课件n协调论是适应论、和谐论的继续(在1980年国际地理大会开幕词中明确提出)n协调(和谐)是指矛盾双方配合得非常默契,又称和睦 n代表人:众多科学家n核心思想:人类只有在深入了解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既能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要,又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只有如此,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崇高目标。n协调论是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二二、人地关系理论发展:协调论、人地关系理论发展:协调论35ppt课件人地关系协调(和谐)的内涵人地关系协调(和谐)的内涵1.人对地有依赖性,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地域特征,制约着人类活动的深度、广度和速度,甚至起到促进或延缓社会发展的作用,这种影响和制约作用是随着人对地的认识和利用能力的变化而变化。一定地理环境只能容纳一定数量、质量的人及其一定形式的活动,而其人数和活动形式随人的质量变化而变化。2.人地协调同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是互为条件的,人类间的合作是协调人类行动,解决人地矛盾的必要条件。3.协调是一种动态的协调,衡量人地关系是否协调,不仅要看人地协调的程度,而且要看它能否实现持续发展。36ppt课件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阶段人地关系思想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观点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观点和谐论和谐论(人地协调论)(人地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论可持续发展论天命论天命论37ppt课件2 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一、人地系统中的“人”和“地”二、人地矛盾内涵三、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四、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地关系的实践特征五、人地关系的新课题38ppt课件一、人地系统中的一、人地系统中的“人人”和和“地地”n人地系统中的“人”,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区域空间从事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即社会的人;同时,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一样,有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本能,即生物的人。n人地系统中的“地”,是指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具有以下属性:数量上的有限性;地域上的差异性;制约性和可变性;数量上的有限性;地域上的差异性;制约性和可变性;有限的稳定性;层次性和复杂性;整体性。有限的稳定性;层次性和复杂性;整体性。39ppt课件n人地矛盾: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人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与地理环境在空间以及物质、能量、信息交流关系上的对立与统一。n人地矛盾表现在空间上就是指人与自然要素对区域空间占有的矛盾。n人地矛盾的主导因素是人类,同时人地矛盾还表现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量、交流比例和交流频率等方面。二、人地矛盾内涵二、人地矛盾内涵40ppt课件 人口压力长增快 素质低 居住分散环境恶化经济贫困 山多土少,地形崎岖 植被简单,土壤贫瘠 峰丛岩溶地貌 自然生态环境 小农经济 毁林开荒 耕作粗放 耕地扩大 林牧地锐减 落后的文化教育 封闭的文化 保守的思想 低层次消费 多子女生育 人文地理环境 边远的经济地理位置 闭塞的交通经济条件图例作用关联反馈循环岩溶地貌贫困区的人地矛盾示意图岩溶地貌贫困区的人地矛盾示意图41ppt课件42ppt课件43ppt课件44ppt课件45ppt课件三、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三、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n采集狩猎社会n农业社会n工业社会n信息社会 人地关系演变规律: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人的主导作用,人地关系演变规律: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人的主导作用,其结构、功能不断发展演变,并日趋复杂。其结构、功能不断发展演变,并日趋复杂。46ppt课件崇拜自然人类人类环境环境制约制约(采猎文明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行为:开垦耕地,冶炼,制行为:开垦耕地,冶炼,制陶、机械迁徙,逃避自然的陶、机械迁徙,逃避自然的惩罚惩罚思想:思想:天命观、有神论,天命观、有神论,保护生物、因地制宜保护生物、因地制宜改造自然改造自然人地系统结构的演变和调控过程人地系统结构的演变和调控过程47ppt课件征服自然征服自然问题问题人口激增人口激增资源短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生态破坏日日益益突突出出A、传统的以高消耗,单、传统的以高消耗,单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纯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B、先污染、后治理、先污染、后治理(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化时期)(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谋求人地协调48ppt课件人地思想人地思想发展阶段发展阶段人类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特点后果崇拜自然崇拜自然 采猎文明 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微弱环境问题不严重改造自然改造自然 农业文明 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减弱,对抗性增强环境趋于恶化征服自然征服自然 工业文明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矛盾迅速激化谋求人地谋求人地协调协调后工业化时期寻求人地协调的道路 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总结: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认识、利用和改总结: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及程度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不同,人地关系思造自然的范围及程度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不同,人地关系思想也不同。想也不同。49ppt课件四、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地关系的实践特征四、现代经济条件下人地关系的实践特征1.现代经济条件(1)经济关系国际化;(2)市场经济中的区域竞争;(3)经济因素的集中度在提高;2.人地关系的新实践特征(1)人地关系网络化;(2)资源条件发生区域性变化;(3)区域性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降低;(4)全球性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提高;(5)区位因素由静态转变为动态。50ppt课件五、人地关系的新课题五、人地关系的新课题1.人地关系中道德关怀概念下的课题(1)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和空间演变;(2)区域资源调配中的人地关系问题;(3)生态足迹的研究;(4)社会质量的研究。2.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1)空间网络化;(2)全球性环境演变与人类区域社会经济的关系。3.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全球性关系(1)传统文化被改变;(2)矛盾和互补的关系。51ppt课件思考和练习题思考和练习题n1.什么是人地关系?简述人地系统中“人”和“地”的内涵。n2.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核心思想及简评四方面列表比较人地关系理论。n3.社会调查:调查家乡人地关系现状,并作一副家乡人地关系示意图。52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