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AutoCAD机械设计培训教程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0970461 上传时间:2024-05-21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文AutoCAD机械设计培训教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中文AutoCAD机械设计培训教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中文AutoCAD机械设计培训教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课 利用图块绘制机械图样 课前导读课堂讲解上机实战课后练习课前导读基础知识重点知识提高知识基础知识 图块的应用、内部块与外部块的区别。重点知识 BLOCK、WBLOCK、INSERT和EXPLODE等命令的使用,即创建、插入和分解图块的操作方法。提高知识 定义属性、插入带属性的图块及设置图块的属性值。课堂讲解创建图块 插入图块 编辑图块 设置图块属性 创建图块 创建内部块 创建外部块 绘制机械图形时,如果某个机械图样经常都需要用到某个对象或一组对象,如在绘制大型工程图的过程中需要多次绘制相同或相似的符号,这时就可将这些常用符号定义成块,以后需要时再按一定比例和角度将该图块插入到绘图区中任意指定的位置处。在绘制相对复杂的机械图样时,使用AutoCAD的图块功能可以大大提高绘图的工作效率。AutoCAD中的图块分为内部块和外部块两种类型,下面分别讲解它们的创建方法。内部块是跟随定义它的图形文件一起保存的,存储在图形文件内部,因此只能在当前图形文件中调用,而不能在其他图形中调用。创建内部块命令主要有如下几种调用方法:选择绘图块创建菜单命令。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 按钮。在命令行中执行BLOCK(B)命令。创建内部块 如经常要使用如图8-1所示的形位公差参照基准符,便可将其定义为图块供以后使用。其具体操作如下:(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 按钮,打开“块定义”对话框。(2)在“名称”下拉列表框中输入要定义的图块名称“参照基准符”。(3)单击“对象”栏中的 按钮返回绘图区(单击该栏中的 按钮可以使用快速选择方式),框选如图8-1所示的符号。图8-1 (4)按【Enter】键返回“块定义”对话框,此时如果“预览图标”栏选中了默认 的单选项,则会在其右侧显示系统自动为该图块创建的图标。(5)单击“基点”栏中的 按钮返回绘图区,捕捉两条直线的交点作为图块的基点。指定基点后,自动返回“块定义”对话框,并在“基点”栏的“X:”、“Y:”和“Z:”文本框中显示基点的坐标,也可以直接在几个文本框中输入坐标值来指定基点。(6)在“拖放单位”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通过设计中心拖放块到绘图区时的缩放单位。这里保持默认的“毫米”选项。图8-2 (8)单击按钮,完成该图块的定义。(7)在“说明”文本区中输入该图块的说明文字,如图8-2所示。定义内部块时如果选中“对象”栏的 单选项,则被定义为图块的源对象仍然以原格式保留在绘图区中;若选中 单选项,则在定义内部块后,绘图区中被定义为图块的源对象同时被转换为图块;若选中 单选项,则在定义内部块后,将删除绘图区中被定义为图块的源对象。创建外部块 外部块又称外部图块文件,它以文件的形式保存在本地磁盘中,用户可根据需要随时将外部块调用到其他图形文件中。外部块的创建只有在命令行中执行WBLOCK(W)命令一种方法。如要将图8-3所示的螺栓定义为外部块,并以“ls”为名将其保存到E盘根目录下,其具体操作如下:图8-3 (1)在命令行中执行WBLOCK命令,打开“写块”对话框。(2)在“源”栏保持默认选中的 单选项,即将所选对象保存为外部块。若选中 单选项,则可在其右侧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当前文件中已定义的内部块,将其作为外部块进行保存;若选中 单选项,则可将当前绘图区中的所有图形对象以外部块的形式进行保存。(3)单击“对象”栏中的 按钮返回绘图区(单击该栏中的按钮可以使用快速选择方式),框选如图8-3所示的螺栓,再按【Enter】键返回“写块”对话框。在“对象”栏还可以选中不同的单选项来指定对被定义为外部块的源对象的处理方式,其意义与“块定义”对话框中“对象”栏的3个单选项含义相同。(4)单击“基点”栏中的 按钮返回绘图区,捕捉螺栓最右侧直线的中点作为图块的基点。指定基点后,自动返回“写块”对话框,并在下面的3个文本框中显示基点的坐标。如果不指定图块基点,则系统默认将坐标原点作为图块的插入基点。(5)在“文件名和路径”下拉列表框中输入要将外部块保存到的位置及名称。(6)在“插入单位”下拉列表框中选择通过设计中心拖放图块到绘图区时的缩放单位。这里选择“毫米”选项,如图8-4所示。(7)完成设置后,单击“写块”对话框中的 按钮即可。图8-4 操作第(5)步时也可以单击其后的 按钮,然后在打开的如图8-5所示的“浏览图形文件”对话框中指定文件的保存位置与名称,再单击 按钮返回“写块”对话框进行后面的操作。图8-5插入图块 插入单个图块 同时插入多个图块 通过AutoCAD设计中心插入图块 定义好图块后,在需要时即可方便地将图块插入到绘图区中。在AutoCAD中有多种插入图块的方式,如插入单个图块、阵列插入图块、以定数等分或定距等分方式插入图块、通过AutoCAD设计中心插入图块等。插入单个图块 直接插入单个图块的过程中可以指定图块的缩放比例、旋转角度等参数。直接插入单个图块命令主要有如下几种调用方法:选择插入块菜单命令。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 按钮。在命令行中执行INSERT(I)命令。如将前面定义为“ls”的外部图块插入当前图形文件中的具体操作如下:(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 按钮,打开“插入”对话框。(2)在该对话框的“名称”下拉列表框中显示了已定义的内部块,可以在此选择要插入的内部块。这里要插入外部块,则需在此输入外部块文件的保存路径与名称“E:ls”,如图8-6所示。也可单击后面的 按钮,然后在打开的“选择图形文件”对话框中找到并选中要插入的外部块文件,再单击 按钮返回“插入”对话框。图8-6 (3)在“插入点”栏中选中 复选框,然后可在绘图区中以拾取点的方式指定图块的插入位置;若清除该复选框,则可在下面的3个文本框中指定图块要插入x、y、z坐标值。一般采用在绘图区拾取点的方式插入图块。(4)在“缩放比例”栏的3个文本框中分别指定插入的图块在x、y、z方向上的缩放比例;若选中 复选框,则需插入时在命令行中指定各个方向上的缩放比例;选中该栏的 复选框则可将图块进行整体缩放。(5)在“旋转”栏中指定图块插入到绘图区时的旋转角度,可以在“角度”文本框中输入所需的角度;若选中 复选框,则需插入时在命令行中指定旋转角度。(6)完成设置后,单击 按钮,返回绘图区中,在绘图区拾取一点即可将图块插入到该位置,图块的基点将与拾取的点重合。插入的图块将被作为一个整体,无法直接对图块中的某个对象进行单独编辑。若插入前在“插入”对话框中选中 复选框,则插入到绘图区中的图块将被分解。在指定各方向上的缩放比例因子时,可以将比例因子设为负值。当比例因子为负值时,插入的块将作镜像变化,-x以y轴镜像,-y以x轴镜像。同时插入多个图块 直接以阵列方式、定数等分和定距等分方式插入图块可以一次性插入多个相同的图块,定数等分(DIVIDE)和定距等分(MEASURE)方式插入块已经在第3课的“绘制点”一节中作过讲解,在此不必赘述。以阵列方式插入图块实际上是INSERT和ARRAY命令的综合,但只能以矩形阵列方式插入图块。如使用MINSERT命令将前面保存的外部图块“ls”以阵列方式插入,效果如图8-7所示。其命令行操作如下:图8-7 用INSERT(I)命令插入单个图块后再用ARRAY命令进行矩形阵列也可达到如图8-7所示的效果,但使用MINSERT命令插入的所有图块将组成一个整体,而且不能进行分解。通过AutoCAD设计中心插入图块 AutoCAD 2004内置了许多常用的图块,如建筑设施、机械零件、电子电路等图块,用户可以通过AutoCAD设计中心方便、快捷地将这些图块插入到绘图区中。通过AutoCAD设计中心插入图块有3种方式,其中拖放式插入最为方便。其具体操作如下:(1)单击“标准”工具栏中的按钮,打开AutoCAD的“设计中心”。(2)单击“文件夹”选项板,在“文件夹列表”目录树中依次展开至AutoCAD 2004安装目录下的Sample文件夹,再展开所需的文件,单击其下的“块”,在右上方的图块列表框中将显示该文件所包含的图块图标。(3)选中某个图块图标后,将在该列表框下方显示该图块的预览图及说明(如果选择的图块没有说明信息,将显示“未找到说明”)。(4)将鼠标指针移到所需的图块图标上,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将其拖曳到绘图区释放,即可将该图块插入到当前图形文件中,如图8-8所示。图8-8 在设计中心的“打开的图形”选项板中将显示用户定义的图块,但用拖放法插入图块时不能设置图块的缩放比例与旋转角度,只能以图块的实际大小进行插入,图块的实际大小还取决于“块定义”对话框的“拖放单位”与“写块”对话框的“插入单位”的设置,如绘制图形时以毫米为单位,但在“拖放单位”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厘米”选项,则从设计中心将该图块拖放到绘图区时会放大为原图形的10倍。如果从设计中心插入图块时也希望对其缩放比例与旋转角度进行设置,则可使用另外两种方式:在如图8-8所示的图块列表框中需插入的图块图标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插入块”命令,打开“插入”对话框进行相关设置即可。在如图8-8所示的图块列表框中需插入的图块图标上双击,打开“插入”对话框进行相关设置即可。若双击的是填充图案则将打开“边界图案填充”对话框。编辑图块重命名图块 分解图块 重新定义图块 在编辑图块主要包括对图块的重命名、分解图块与重新定义图块等操作。下面分别讲解。重命名图块 创建图块后,用户可以对其进行重新命名。图块的重命名也有多种方法,如果是外部图块文件,可直接在保存目录中对该图块文件进行重命名;若为内部图块,则可使用重命名命令来更改图块的名称。重命名命令主要有如下几种调用方法:选择格式重命名菜单命令。在命令行中执行RENAME(REN)命令。如将本课前面创建的“参照基准符”内部块重命名为“canzhao”,其具体操作如下:(1)选择格式重命名菜单命令或在命令行中执行RENAME命令,打开如图8-9所示的“重命名”对话框。(2)在左侧的“命名对象”列表框中选择“块”选项,右侧的“项目”列表框中立即显示出当前图形文件中的所有内部块。(3)在“项目”列表框中选中要修改的图块,下面的“旧名称”文本框中便自动显示该图块的名称,在 按钮后面的文本框中输入新的名称,然后单击 按钮即可修改该图块的名称,如图8-9所示。图8-9 (4)修改图块名称后会立竿见影地反映在“项目”列表框中。然后再重复第(3)步的操作修改其他图块的名称。(5)修改完毕单击 按钮关闭“重命名”对话框即可。如果只需修改一个图块名称,则可输入新名称后直接单击 按钮关闭对话框。在“重命名”对话框中还可对坐标系、标注样式、文字样式、图层、视图、视口和线型等对象进行重命名,在以后涉及到这些对象的操作时就不再赘述。分解图块 在实际应用中,插入的图块通常与当前图形的实际需求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编辑。由于插入的图块是一个整体,因此必须将其分解后才能使用各种编辑命令对其进行编辑。分解命令主要有如下几种调用方法:选择修改分解菜单命令。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 按钮。在命令行中执行EXPLODE命令。图块被分解后,它的各个组成元素将变为单独的对象,之后便可对各组成元素单独进行编辑。分解图块的命令行操作如下:除图块以外,多段线、矩形、多边形等对象也可以使用EXPLODE命令进行分解,但直线、样条曲线、圆、圆弧、单行文字等对象则不能被分解,使用MINSERT命令插入的阵列图块也不能被分解。另外,如果图块中的所有对象都不可分解时,则选择的图块也不能被分解。用EXPLODE命令分解图块与插入图块时在“插入”对话框中选中 复选框的功能相同。但需注意的是,对于具有相同x、y、z比例的图块,分解后将被分解成它的原始对象组件;具有不同x、y、z比例的块则可能被分解成未知的对象,且不均匀缩放块中的三维实体不能被分解。重新定义图块 如果在一个图形文件中多次重复插入了一个图块后,又需将所有相同的图块统一修改或改变成另一个标准,则可运用图块的重新定义功能来进行操作。重新定义图块的方法是将一个插入图块分解后进行编辑,然后再用BLOCK命令重新定义为同名的图块,从而将原有的图块定义覆盖,图形文件中的所有相同图块同时被更正。设置图块属性定义属性 插入带属性的图块 修改属性值 属性管理器 图块属性是与图块相关联的文字信息,它必须依赖于块而存在,没有块就没有其属性。图块属性用于表达图块的一些文字说明,如机件材料、型号等。在机械设计中,图块属性常用于预定义文本位置、内容或提供文本缺省值,如将标题栏中需要用户填写的文字项目定义成属性,然后将其与标题栏一起创建成图块,之后即可在机械图样中插入标题栏时直接根据提示填写相应文字信息。定义属性 在要为图块指定相应的属性值,首先必须为图块定义属性,然后将属性与图块一同定义为一个新的图块,之后即可插入前面定义的包含属性的图块,再根据需要修改图块属性值即可。定义属性命令主要有如下几种调用方法:选择绘图块定义属性菜单命令。在命令行中执行ATTDEF(ATT)命令。如经常需要标注表面粗糙度,可以将其定义为图块,但其中的数值常常需要改变,此时即可为图块定义属性。下面定义如图8-10所示的图块属性,其具体操作如下:(1)首先绘制表面粗糙度标注中不包括数值的部分,再用前面讲解过的方法将其定义并转换为图块,然后选择绘图块定义属性菜单命令,打开“属性定义”对话框。图8-10 (2)在“模式”栏设置属性的模式。选中 复选框,表示插入图块并输入图块的属性值后,该属性值将不在图中显示出来;选中 复选框,表示定义的属性值为一常量,在插入图块时,将保持不变;选中 复选框,表示在插入图块时,系统将对用户输入的属性值再次给出校验提示,以确认输入的属性值是否正确;选中 复选框,表示在插入图块时将直接以图块默认的属性值插入。本例中不选中任何复选框。(3)在“属性”栏设置属性参数。在“标记”文本框设置属性的显示标记,这里输入“粗糙度”;在“提示”文本框中设置属性的提示信息,以便提醒用户指定属性值,这里输入“请输入表面粗糙度的值”;在“值”文本框中输入粗糙度的默认属性值“6.3”。(4)在“插入点”栏中单击 按钮,然后在绘图区中适当的位置拾取一点指定属性的显示位置,指定插入点后自动返回“属性定义”对话框并显示插入点的坐标。(5)在“文字选项”栏中设置属性的对齐方式、高度、旋转角度等参数。在“对正”下拉列表框中设置属性值的对齐方式,这里选择“正中”选项;在“文字样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属性所要采用的文字样式(在第9课中将详细介绍,此处保持默认选项);在 按钮右侧 的 文 本 框 中 保 持 默 认 高 度“2.5”,也 可 单 击 该按钮返回绘图区以拾取两点的方式指定属性高度;在按钮右侧的文本框中指定属性的旋转角度,也可单击该按钮返回绘图区以拾取两点的方式来指定,此处保持默认值,如图8-11所示。图8-11 填充在当前图形文件中已有属性设置时,“属性定义”对话框中的 复选框将被激活,选中该复选框则表示该属性将继承前一次定义的属性的部分参数,如插入点、对齐方式、字体、字高及旋转角度等。(6)单击 按钮完成属性的定义。(7)再次用创建图块的方法将属性与图块重新定义为一个新的图块,图块名为“BC”,定义时在“块定义”对话框的“对象”栏选中 单选项,如图8-12所示。图8-12图8-13 (8)单击 按钮,打开如图8-13所示的“编辑属性”对话框,再次单击 按钮即可创建出如图8-10所示的图块属性。插入带属性的图块 要创建好带属性的图块后,即可在插入图块时为其指定相应的属性值。如插入前面定义的带属性的图块“BC”,并将其属性值指定为3.2,效果如图8-14所示。其具体操作如下:(1)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按钮,打开如图8-6所示的“插入”对话框。图8-14 (2)在“名称”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要插入的图块“BC”,其他参数保持默认值。(3)单击 按钮,返回绘图区中,命令行操作如下:修改属性值 要为带属性的图块指定相应的属性值后,若要对其进行修改,可以使用ATTEDIT或EATTEDIT命令来完成。修改属性值的数据。使用ATTEDIT(ATE)命令只能修改属性值的数据,如使用ATTEDIT命令编辑如图8-12所示图块的属性值,其命令行操作如下:选择如图8-14所示的图块后,打开如图8-15所示的“编辑属性”对话框,在该对话框的左侧显示了图块属性的块名及提示信息,在右侧的文本框中输入所需的属性值后,单击 按钮即可修改属性值。图8-15修改属性的多个参数 修改属性的详细参数有如下几种方法:选择修改对象属性单个菜单命令。在命令行中执行EATTEDIT命令。使用EATTEDIT命令不但可以修改属性值的数据,还可以对属性的对齐方式、高度和旋转角度等多个参数作详细的修改。其具体操作如下:(1)选择修改对象属性单个菜单命令,系统在命令行中提示选择要编辑的块,选择了带属性的图块后,打开“增强属性编辑器”对话框,在该对话框的“属性”选项卡的“值”文本框中即可对图块的属性值进行修改,如图8-16所示。图8-16图8-17 (2)单击“文字选项”选项卡,如图8-17所示。在该选项卡中可以对属性的文字选项参数进行设置,如设置对齐方式、高度、旋转角度、宽度比例和倾斜角度等。此外,还可以设置文字效果,如选中 复选框可以反向显示文字;选中 复选框可以将文字颠倒。(3)单击“特性”选项卡,如图8-18所示。在该选项卡中可以对图块属性所在的图层、线型和颜色等参数进行设置(关于图层、线型、线宽和颜色的设置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讲解)。(4)完成设置后,单击 按钮即可。图8-18 使用块属性管理器可以方便地对图块属性的各个参数进行设置。打开块属性管理器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选择修改对象属性块属性管理器菜单命令。单击“修改II”工具栏中的 按钮。在命令行中执行BATTMAN命令。用块属性管理器对图块进行管理的具体操作如下:属性管理器 (1)单击“修改II”工具栏中的 按钮,打开如图8-19所示的“块属性管理器”对话框。在该对话框的“块”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要进行设置的块(也可单击 按钮返回绘图区中进行选择)。图8-19 (2)单击对话框底部的 按钮,打开如图8-20所示的“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可以自定义“块属性管理器”中属性信息的列出方式,选中所需的复选框后单击 按钮返回“块属性管理器”对话框。图8-20 (3)单击 按钮,打开如图8-21所示的“编辑属性”对话框,在该对话框分别编辑属性的各种设置,其参数与设置方法与“增强属性编辑器”对话框相同。设置完毕单击 按钮返回“块属性管理器”对话框。图8-21 (4)在“块属性管理器”对话框中单击 按钮即可更新具有当前定义的属性特性的选定块,但不会影响在每个块中指定给属性的值。如果定义了多个属性,可以在列表框中选中不需要的属性,然后单击 按钮将该属性删除。(5)设置完毕,单击“块属性管理器”对话框中的 按钮即可。上机实战 本课上机实战将使用创建与插入图块的方法绘制轴,要用到创建块、插入块与分解块等知识。要绘制的轴的各部分尺寸如图8-22所示。关于属性的定义与设置等知识,读者可以结合课堂讲解的内容自行练习。图8-22 其具体操作如下:(1)用RECTANG命令绘制一个边长为10的正方形,其命令行操作如下:(5)其他参数保持默认,如图8-23所示。最后单击 按钮,完成该图块的定义,同时删除绘图区中的源对象。图8-23 (6)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 按钮,打开“插入”对话框,在“名称”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刚才定义的图块“JU”。(7)在“缩放比例”栏的“X:”文本框中指定x方向上的缩放比例为“1.3”,在“Y:”文本框中指定y方向上的缩放比例为“1.5”,如图8-24所示。图8-24 (8)单击 按钮返回绘图区中,在适当的位置指定一点,插入该图块,完成第一段轴的绘制。(9)再次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 按钮,打开“插入”对话框,在“名称”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刚才定义的图块“JU”。(10)在“缩放比例”栏的“X:”文本框中指定x方向上的缩放比例为“1.5”,在“Y:”文本框中指定y方向上的缩放比例为“1.8”。(11)单击 按钮返回绘图区中,捕捉第一个图块右侧边的中点作为插入点,完成第二段轴的绘制,如图8-25所示。图8-25 (12)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其他各段轴,完成后的效果如图8-26所示。图8-26 (13)用EXPLODE命令将需要倒角的图块分解为单个对象。其命令行操作如下:(14)用CHAMFER命令对分解后的对象进行倒角,完成后的效果如图8-27所示,其命令行操作如下:图8-27 (15)最后用绘制直线命令(LINE)连接倒角后的相应点即可得到如图8-22所示的轴,从而完成该轴的绘制。课后练习 填空题 判断题 上机操作题 填空题 (1)插 入 图 块 有 插 入 单 个 图 块、_ 、或 4种方式。(2)只能在定义它的图形文件中调用,它 是 跟 随 定 义 它 的 图 形 文 件 一 起 保 存 的,存 储 在 。(3)创建带属性的图块的基本过程是首先 、再 ,然 后 。阵列插入图块定数等分插入图块定距等分插入图块 内部块图形文件内部 与图块一同定义为一个新的图块 为图块定义属性创建图块将属性与图块一同将属性判断题 (1)在插入外部图块时,不能为图块指定缩放比例及旋转角度。()(2)创建图块时若没有为其指定基点,则系统会默认将图块左下角的点作为其插入基点。()(3)矩形、多段线、多边形及任何图块都可以使用EXPLODE命令进行分解,但直线、样条曲线、圆、圆弧、单行文字等对象不能被分解。()(4)保存为外部块的文件的后缀名为.dwg,因此凡是.dwg格式的图形文件均可作为外部块插入当前图形文件中。()上机操作题 结合课堂讲解的相关知识,用插入带属性的图块的方法为本课上机实战绘制的轴标注表面粗糙度,标注结果如图8-28所示。图8-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