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件

上传人:3626209****147198... 文档编号:240928380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71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参 赛 者:马霄平参赛单位:大连市第23中学第四节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原理 第三章第三章大连市化学评优课大赛参 赛 者:马霄平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人教版普通说课主要内容说课主要内容教学教学过程设计过程设计教法教法学法学法学情学情分析分析教材教材分析分析板书板书设计设计说课主要内容教学教法学法学情教材板书设计教材内容及地位分析教材内容及地位分析 通过本章前三节学习,学生已经能从化学平衡通过本章前三节学习,学生已经能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对水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的角度对水的电离、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等化学平衡问题进行分析,初步形成了从平衡角度等化学平衡问题进行分析,初步形成了从平衡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本节继续用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本节继续用化学平衡的观点来研究另一类平衡化学平衡的观点来研究另一类平衡难溶电解质的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溶解平衡。本节教材内容分两部分,一是引入难溶电解质本节教材内容分两部分,一是引入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二是沉淀反应的应用。教材自始至终强溶解平衡;二是沉淀反应的应用。教材自始至终强调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来带动理论问题的学习,引调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来带动理论问题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平衡移动理论揭示沉淀生成、溶解、转导学生利用平衡移动理论揭示沉淀生成、溶解、转化的实质。体现了化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展示了相化的实质。体现了化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展示了相关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关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及地位分析 通过本章前三节学习,学生已经能知识和能力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难溶电解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质的溶解平衡,并能结合实例进并能结合实例进行描述。行描述。掌握外界条件掌握外界条件对对沉淀溶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的影响。能写出溶度积能写出溶度积的表达式,知道的表达式,知道溶度积的影响因溶度积的影响因素及意义。素及意义。三维目标分析三维目标分析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参与实验探究、分析实验,独立分析实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推理出新的分析推理出新的知识,在对知识知识,在对知识的运用中,完成的运用中,完成“理论理论-实践实践-理理论论”的提升的提升通过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沉淀溶解平体验沉淀溶解平衡状态的存在,衡状态的存在,树立对立统一的树立对立统一的思想,激发求知思想,激发求知的兴趣和求真的的兴趣和求真的科学态度,培养科学态度,培养探究、思考、合探究、思考、合作、交流创新的作、交流创新的品质。品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溶度积概念及溶度积规则溶度积概念及溶度积规则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学 情情 分分 析析知识储备知识储备知识储备知识储备实验能力实验能力实验能力实验能力心理认知特点心理认知特点心理认知特点心理认知特点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相关知识相关知识独立或独立或合作完成合作完成简单实验简单实验抽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分析逻辑分析学 情 分 析知识储备实验能力心理认知特点化学平衡独立或抽象教法与学法教法与学法实验探究实验探究理论分析理论分析教教师师主主导导学学生生主主体体教法教法学法学法动手实验动手实验观察思考观察思考讨论分析讨论分析启发讲解启发讲解迁移应用迁移应用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教法与学法实验探究理论分析教学生主体教法学法动手实验观察思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环节环节1 1:复习回顾引出课题:复习回顾引出课题活动探究活动探究激发动机激发动机环节环节2 2:建立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模型:建立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模型实验探究实验探究模型建立模型建立环节环节3 3: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深入理解: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深入理解理论分析理论分析知识迁移知识迁移环节环节4 4:知识迁移与应用:知识迁移与应用深化对平衡深化对平衡理论的认识理论的认识教学过程环节1:复习回顾引出课题活动探究激发动机环节2:建立环节一环节一 复习回顾引出课题复习回顾引出课题复习提问复习提问复习提问复习提问问题:问题:1 1、溶解度定义、溶解度定义 2 2、按溶解度大小,可将物质分为哪几类?、按溶解度大小,可将物质分为哪几类?硫酸铜晶体整形实验硫酸铜晶体整形实验得到什么启示得到什么启示?易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易溶电解质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活动探究活动探究活动探究活动探究思考讨论思考讨论思考讨论思考讨论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总结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借助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回顾溶解平衡相关借助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回顾溶解平衡相关知识,引出研究对象知识,引出研究对象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形状不规则的形状不规则的CuSOCuSO4 4晶体晶体形状规则形状规则CuSOCuSO4 4晶体晶体环节一 复习回顾引出课题复习提问问题:1、溶解度定义 环节二环节二 建立沉淀溶解平衡模型建立沉淀溶解平衡模型问题引入问题引入问题引入问题引入难溶电解质中加入蒸馏水,构成电解质的离子会难溶电解质中加入蒸馏水,构成电解质的离子会在水中存在吗?如何实验证明?在水中存在吗?如何实验证明?向装有少量难溶的向装有少量难溶的AgClAgCl固体的试管中,加入少固体的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待上层溶液澄清后即得到待上层溶液澄清后即得到AgClAgCl饱和溶液,取上饱和溶液,取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入几滴层清液向其中滴入几滴0.1molL0.1molL-1-1的的KIKI溶液溶液设计方案,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讨论分析设计方案,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讨论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行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行为,为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建立打下基础。为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建立打下基础。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启发引导启发引导启发引导启发引导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学生直观的认识到AgClAgCl饱和溶液中存在饱和溶液中存在AgAg+根据以上实验根据以上实验1 1、你对难溶电解质是否有了更新的认识?、你对难溶电解质是否有了更新的认识?2 2、等物质的量、等物质的量AgAg+和和ClCl-反应真能进行到底吗反应真能进行到底吗?3 3、那么如何理解、那么如何理解“沉淀完全沉淀完全”?环节二 建立沉淀溶解平衡模型问题引入难溶电解质中加入蒸馏环节二环节二 建立沉淀溶解平衡模型建立沉淀溶解平衡模型向装有少量难溶的向装有少量难溶的AgClAgCl固体的试管中,加入少固体的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量蒸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待上层溶液澄清后即得到待上层溶液澄清后即得到AgClAgCl饱和溶液,向其饱和溶液,向其中滴入几滴中滴入几滴0.1molL0.1molL-1-1的的KIKI溶液溶液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实验探究设疑激趣设疑激趣设疑激趣设疑激趣动画模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动画模拟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问题引导,动画模拟逐步建立学生通过实验,问题引导,动画模拟逐步建立起对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初步的感性认识。起对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初步的感性认识。AgClAgCl饱和溶液中同时存在饱和溶液中同时存在AgAg+、ClCl-、AgCl AgCl固体,固体,它们存在什么样的动态过程?它们存在什么样的动态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现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存在直观形象地展现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存在描述描述AgAg+、ClCl-、AgClAgCl在水中存在的动态过程在水中存在的动态过程环节二 建立沉淀溶解平衡模型教学过程实验探究设疑激趣动画概念深入理解概念深入理解表达式表达式 沉淀溶解沉淀溶解平衡特征平衡特征影响平衡影响平衡移动因素移动因素溶度积溶度积环节三环节三 对溶解平衡的深入理解对溶解平衡的深入理解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概念深入理解表达式 沉淀溶解平衡特征影响平衡移动因素溶度积环 培养学生对旧培养学生对旧知识的利用能知识的利用能力和总结能力,力和总结能力,加强新旧知识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之间的联系。难溶电解质溶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符合化解平衡符合化学平衡的基本学平衡的基本特征,讨论归特征,讨论归纳纳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特征溶解平衡特征3 3、平衡特征、平衡特征环节三环节三 对溶解平衡的深入理解对溶解平衡的深入理解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对旧 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符合化学平衡的基本一、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一、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1 1、概念:、概念: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的温度下,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当沉淀溶解的速率和沉淀生成速率相等,形成生成速率相等,形成电解质饱和溶液电解质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达到平衡状态2 2、表示方法:、表示方法:AgClAgCl(S S)AgAg+(aq)+Cl(aq)+Cl-(aq)(aq)注意:不表示注意:不表示电离平衡,用电离平衡,用“”,并标明物质状态,并标明物质状态 练习书写:练习书写:BaSOBaSO4 4 ,PbIPbI2 2,AlAl(OHOH)3 3溶解平衡表达式溶解平衡表达式3 3、特征:、特征:逆、逆、动、等、定、等、定、变一、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1、概念:在一定的温度下,当沉淀溶解的讨论:对于平衡讨论:对于平衡AgCl(S)Ag+(aq)+Cl-(aq)若改变条件,对其有何影响若改变条件,对其有何影响改变条件改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平衡移动方向 C(Ag+)C(Cl-)升升 温温加加 水水加加AgClAgCl(s s)加加NaClNaCl(s s)加加NaINaI(s s)不变不变 不变不变不移动不移动 不变不变 不变不变 讨论:对于平衡AgCl(S)Ag+(aq)+Cl-((1 1)内因:)内因:电解解质本身的性本身的性质(2 2)外因:)外因:遵循勒夏特列移遵循勒夏特列移动原理原理 浓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度:加水,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温度:升温,多数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同离子效同离子效应:加入:加入电解解质离子抑制沉淀的溶解离子抑制沉淀的溶解4 4、影响、影响难溶溶电解解质溶解平衡的因素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4、影响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因素科学视野科学视野?1 1、溶度、溶度积常数积常数表达式表达式教学过程教学过程2 2、溶度、溶度积常数积常数影响因影响因素素3 3、溶度、溶度积常数积常数的意义的意义4 4、溶度、溶度积规则积规则科学视野?1、溶度积常数表达式教学过程2、溶度积常数影5、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1 1、表达式:、表达式:2 2、影响因素:、影响因素:Ksp=c(MKsp=c(Mn+n+)m mc(Ac(Am-m-)n n与与难溶溶电解解质本身的性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和温度有关3 3、意、意义:K Kspsp反映了反映了难溶溶电解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在水中的溶解能力QcQcKspKsp,有沉淀生成,过饱和溶液,有沉淀生成,过饱和溶液Qc=KspQc=Ksp,溶解平衡状态,饱和溶液,溶解平衡状态,饱和溶液QcQcKspKsp,向溶解方向进行,未饱和溶液,向溶解方向进行,未饱和溶液4 4、溶度积规则、溶度积规则5、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1、表达式:2、影响因素:Ksp 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拓展提升拓展提升1 1、下列、下列说法法错误的是的是A.A.难溶溶电解解质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且是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且是动态平衡平衡B.KB.Kspsp只与只与难溶溶电解解质的性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度无关C CK Kspsp反映了物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直接根据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直接根据K Kspsp的数的数值大小比大小比较电解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D.D.可通可通过Q Qc c和和K Kspsp的相的相对大小,来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的大小,来判断沉淀溶解平衡的移移动方向方向强强调必必须是同是同类型的型的电解解质才可以根才可以根据据K Kspsp大小比大小比较电解解质在水中溶解能力在水中溶解能力已知,已知,PbSOPbSO4 4的的KspKsp为为1.6101.610-5-5,若向若向500mL500mL浓度为浓度为0.8mol/L0.8mol/L NaNa2 2SOSO4 4溶液中滴加一滴溶液中滴加一滴(0.05mL)(0.05mL)浓度浓度2.5mol/L2.5mol/L Pb(NOPb(NO3 3)2 2溶液溶液,能否得到沉淀能否得到沉淀?(?(忽略溶液体积的增加忽略溶液体积的增加)化学式化学式溶度溶度积溶解度(溶解度(mol/L)AgCl1.510-101.310-5AgBr5.310-137.310-7Ag2CrO41.110-126.510-5 学以致用 拓展提升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强调必须是 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拓展提升拓展提升2 2、将足量、将足量AgClAgCl分分别溶于下列溶于下列试剂水中水中 10mL 10mL 0.1mol/L NaCl0.1mol/L NaCl溶液中,形成相同温度下溶液中,形成相同温度下AgClAgCl饱和溶液和溶液(1 1)Ag+Ag+浓度大小度大小顺序序?_?_(2 2)K Kspsp 关系关系 _(3 3)溶解度关系)溶解度关系_KspKsp的数值在稀溶液中不受其他离子的的数值在稀溶液中不受其他离子的存在的影响存在的影响,只取决于只取决于温度温度:而:而溶解度溶解度除了受除了受温度温度的影响还受的影响还受同离子效应同离子效应等等其他因素影响其他因素影响 学以致用 拓展提升2、将足量AgCl分别溶于下列环节四环节四 迁移与应用迁移与应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氟化物防治龋齿这一实例深化对平衡移动规律的氟化物防治龋齿这一实例深化对平衡移动规律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化学认识;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生产、生活的贡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同对生产、生活的贡献,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也为第二课时时也为第二课时沉淀反应的应用做好铺垫。沉淀反应的应用做好铺垫。资料卡片资料卡片 了解氟化物防治龋齿的化学原理了解氟化物防治龋齿的化学原理环节四 迁移与应用教学过程 氟化物防治龋齿这一实例深第四第四节 难溶溶电解解质的溶解平衡的溶解平衡一、一、难溶溶电解解质溶解平衡溶解平衡1 1、定、定义2 2、表达式:、表达式:AgCl(s)Ag+(aq)+Cl-(aq)3 3、溶解平衡的特征:逆、等、溶解平衡的特征:逆、等、动、定、定、变4 4、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内因:内因:外因:温度、外因:温度、浓度、同离子效度、同离子效应等等5 5、溶度、溶度积KKspsp定定义:表达式:表达式:M Mm mA An n(s)mM(s)mMn+n+(aq)+nA(aq)+nAm-m-(aq)(aq)意意义:溶度溶度积规则:板板书设计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内容和形式统一内容和形式统一设计原则:设计原则:简、实、新、精。简、实、新、精。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板书设计指导思想:内容和形式统一谢谢各位评委老师!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