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课件

上传人:Xgjmqtw****nqtwad... 文档编号:240927182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气候变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全球气候变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全球气候变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思考问题:思考问题:1、什么是气候变化?、什么是气候变化?2、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类型?3、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一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思考问题:一思考问题: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气候变化气候变化1、气候:、气候:2、概念:、概念:3、表现:、表现:某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某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计状态长时期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气候变化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气候变化1、气候:、气候:2、概念:、概念:3、表、表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3)近现代气候变化)近现代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时期的气候变化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2)历史时期的气)历史时期的气back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大冰期过三次大冰期过三次大冰期过三次大冰期 8 8亿年前:亿年前:亿年前:亿年前:震旦纪震旦纪震旦纪震旦纪 2.82.8亿年前:亿年前:亿年前:亿年前:石炭纪二叠纪石炭纪二叠纪石炭纪二叠纪石炭纪二叠纪 200200万年以来:万年以来:万年以来:万年以来:第四纪第四纪第四纪第四纪1 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back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大冰期地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大冰期1、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地质时期的气候变2、过去一万年的气温变化、过去一万年的气温变化气温波动上升气温波动上升2、过去一万年的气温变化气温波动上升、过去一万年的气温变化气温波动上升3、近百年来(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近百年来(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2)气温变化总趋势:)气温变化总趋势:全球变暖全球变暖(1)明显升温时期)明显升温时期:1860-1880;1910-1940年年;1950年至今年至今20世纪平均升高了世纪平均升高了0.40.8C;全球变暖持续,到全球变暖持续,到21世纪末世纪末平均气温可能升高平均气温可能升高16C3、近百年来(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近百年来(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2)气温变化总趋势:全球)气温变化总趋势:全球时期含 义气候(气温)变化特点地质时期时间跨度最大,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化周期最长的的时期期冷冷(寒冷期寒冷期)暖暖(温暖期温暖期)交替交替历史时期距今一万年以来的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时期期气温波气温波动上升上升近现代最近一二百年的最近一二百年的时期期气温升高气温升高由上表分析可知,我们通常所说的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由上表分析可知,我们通常所说的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内的气温升高。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内的气温升高。时期含时期含 义气候义气候(气温气温)变化特点地质时间跨度变化特点地质时间跨度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前:280PPM 现在:现在:379PPM 预计预计2050年:年:550PPM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变化趋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变化趋势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前:280PPM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变化趋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变化趋势气温变化原因:气温变化原因: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思考:思考:1 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与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有、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与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共同特征?什么共同特征?2 2、人类哪些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人类哪些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增加?气温变化原因: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思考:气温变化原因: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思考: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2.2.大气中大气中COCO2 2含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含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3.3.从从COCO2 2含量导致的后果看,该图表达的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与含量导致的后果看,该图表达的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与 的趋势是一致的。的趋势是一致的。燃烧化石燃料,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燃烧化石燃料,大量排放温室气体森林的破坏严重,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严重森林的破坏严重,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严重气温升高气温升高1.1.从从图图上看出,全球大气中的上看出,全球大气中的COCO2 2含量变化是含量变化是 持续增加。持续增加。2.大气中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燃烧化石燃料,大量排放含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燃烧化石燃料,大量排放温馨提示温馨提示全球气温波动上升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全球气温波动上升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就自然因素而言,包括太阳活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等,这就自然因素而言,包括太阳活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等,这是地质时期、历史时期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人为因素是近几是地质时期、历史时期气温变化的主要因素。人为因素是近几十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主要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十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主要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结果,包括两方面:一是燃烧大量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结果,包括两方面:一是燃烧大量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是森林的破坏,减弱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二是森林的破坏,减弱了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了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导致全球气温波动上升的原因导致全球气温波动上升的原因温馨提示全球气温波动上升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就自温馨提示全球气温波动上升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就自提起温室气体,多数同学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二氧化碳。提起温室气体,多数同学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二氧化碳。这种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是不全面的,京都京都议定定书中中规定了定了6 6种温室气种温室气体,只有体,只有针对这6 6种温室气体的减排种温室气体的减排项目才有可能成目才有可能成为清清洁发展机制展机制项目,目,这六种气体是:六种气体是:COCO2 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CHCH4 4(甲(甲烷)、)、N N2 2O O(氧化(氧化亚氮)、氮)、HFCsHFCs(氢氟碳化物)、氟碳化物)、PFCSPFCS(全氟(全氟化碳)、化碳)、SFSF6 6(六氟化硫)。(六氟化硫)。温室气体不只是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不只是二氧化碳提起温室气体,多数同学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二氧化碳。这种认识是不提起温室气体,多数同学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二氧化碳。这种认识是不阅读阅读P47P47“我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我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读图完成:,读图完成:(1)(1)近近50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年来,世界气候明显变 ,影响因素主要有,影响因素主要有 和和因素,其中因素,其中因素起主导作用。因素起主导作用。(2)(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气候变暖有明显的,其中,中,其中,中纬度地区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暖暖自然自然人为人为人为人为地域差异地域差异明显变暖明显变暖变暖不明显变暖不明显阅读阅读P47“我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我国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读图完成:,读图完成:(1(3)(3)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至少列至少列举举3点点)。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4)(4)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近年来我国政府提出了“节能减排节能减排”的号召,请你说一说的号召,请你说一说“节能减排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的重要意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减缓大气增温的速度。的必然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减缓大气增温的速度。(主要从主要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分析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分析)。(3)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至少列举至少列举排放温排放温室气体室气体CO2浓浓度增加度增加破坏森林破坏森林CO2吸收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全球气全球气候变暖候变暖近代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近代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排放温排放温CO2浓破坏森林浓破坏森林CO2吸收全球气近代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吸收全球气近代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全球气候变化课件全球气候变化课件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课本P4849页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自学、讨论、填表课本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自学、讨论、填表课本P4849页页后后 果果 及及 表表 现现成成 因因海平面海平面上上 升升改变海岸线改变海岸线海水升温,海水热膨胀,极海水升温,海水热膨胀,极地增温,冰川融化地增温,冰川融化沿海低地被淹沿海低地被淹农业生农业生产变化产变化低纬度国家农作物减产低纬度国家农作物减产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干旱温度升高,蒸发加剧,干旱加重,供水不足加重,供水不足高纬度国家农作物增产高纬度国家农作物增产温度升高,积温增加,生长温度升高,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期延长水资源水资源不稳定不稳定与供需与供需矛矛 盾盾旱涝的频次、强度增加旱涝的频次、强度增加蒸发加大,改变蒸发加大,改变降水量降水量及及降降水分布水分布格局,降水极端事件格局,降水极端事件增加增加径流减少径流减少蒸发增强蒸发增强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后后 果果 及及 表表 现成现成 因海平面改变海岸线海水升温,因海平面改变海岸线海水升温,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全球变暖全球变暖 ,自然环境和经济。,自然环境和经济。冰川冰川 热膨胀热膨胀,显著后果显著后果 。岸线岸线 低地淹,低地淹,沿海平原多危险。沿海平原多危险。农业变化较复杂,农业变化较复杂,干旱干旱 积温加。积温加。高纬高纬升温升温 ,低纬低纬变干变干 。蒸发蒸发 径流减,径流减,水源供需矛盾显水源供需矛盾显。有利弊有利弊海面升海面升后退后退单产增单产增单产减单产减趋重趋重融化融化加剧加剧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全球变暖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思考:气候变暖可能给下列现象带来什么影响?思考:气候变暖可能给下列现象带来什么影响?雪线高度;雪线高度;()陆地面积;陆地面积;()农作物种植的海拔高度;(农作物种植的海拔高度;()冬季采暖能耗;冬季采暖能耗;()夏季制冷用电量;夏季制冷用电量;()旱、涝灾害频次;旱、涝灾害频次;()黄河上游补给量黄河上游补给量;()台湾海峡宽度。台湾海峡宽度。()上升上升减小减小上升上升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增多增多减小减小增大增大 思考:气候变暖可能给下列现象带来什么影响?思考:气候变暖可能给下列现象带来什么影响?雪线高度;雪线高度;全球气候变化课件全球气候变化课件冰川融化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海水热膨胀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据预测:据预测: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年全球海平面上升18-59厘米,厘米,2030年我国海平面年我国海平面上升上升1-6厘米。厘米。据预测:据预测: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年全球海平面上升18-59厘米,厘米,2030年我年我赤道雪山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 赤道雪山赤道雪山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 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会面临被淹没的危险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会面临被淹没的危险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会面临被淹没的危险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会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全球气候变化课件全球气候变化课件第一个因全球变暖第一个因全球变暖而将要消失的国家而将要消失的国家第一个因全球变暖第一个因全球变暖 温度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全温度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对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对提高作物产量无疑是有利的。但是,温度升高提高作物产量无疑是有利的。但是,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这又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这又会使作物减产。会使作物减产。科学家预测,就地区而言,位科学家预测,就地区而言,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位于低纬度地区,因此,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位于低纬度地区,因此,气候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性,可能会使发展中气候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性,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影响农业生产影响农业生产 温度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全球气温度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全球气中国,江西,鄱阳湖。中国,江西,鄱阳湖。全球气候变化课件全球气候变化课件 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增变化。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增强,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强,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 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沙尘暴正向城市席卷而来,建筑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沙尘暴正向城市席卷而来,建筑物淹没在滚滚黄尘之中。物淹没在滚滚黄尘之中。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沙尘暴正向城市席卷而来,建筑物淹没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沙尘暴正向城市席卷而来,建筑物淹没在【规律方法总结规律方法总结】碳的循环过程大致如下:碳的循环过程大致如下:通通过碳循碳循环示意示意图可以看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可以看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化石燃料的燃烧,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吸收。所以色植物的吸收。所以减减缓温室效温室效应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另一方面增加植物的吸收,就是减少植被的破坏和加另一方面增加植物的吸收,就是减少植被的破坏和加强强植植树造林。造林。【规律方法总结】碳的循环过程大致如下:通过碳循环示意图可以【规律方法总结】碳的循环过程大致如下:通过碳循环示意图可以三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1.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多使用清洁能源(多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植树造林林;防止森林火灾防止森林火灾;减少消费减少消费,减少废弃物排放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2.2.适应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设海岸堤坝等)农业生产结构,建设海岸堤坝等)3.3.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制、(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4.4.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三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2009年年12月月7日至日至18日,日,2009联合国气候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遏制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遏制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目标,控制温室气体排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目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看来最有效的手段。放是当前看来最有效的手段。1997年,年,京都京都议定书议定书对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主要发达国对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主要发达国家的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中家的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作出了具体规定。中方期望哥本哈根会议能按照方期望哥本哈根会议能按照“巴厘路线图巴厘路线图”的的授权,达成公平、合理的安排,促进授权,达成公平、合理的安排,促进联合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和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的全面、的全面、有效和可持续实施。有效和可持续实施。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2009年年12月月7日至日至18日,日,2009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联合国官员预计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将取得进展联合国官员预计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将取得进展 联合国官员奥尔认为:联合国官员奥尔认为:即将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即将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有可能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取得进展。特别是在保护森林、变化大会有可能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取得进展。特别是在保护森林、技术转让和短、长期融资机制等问题上。技术转让和短、长期融资机制等问题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出席高级别阶段会议。将敦促各国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出席高级别阶段会议。将敦促各国在气候变化的各个领域取得全面和平衡的进展,特别是在保护森林、气候变化的各个领域取得全面和平衡的进展,特别是在保护森林、技术转让、适应气候变化、长期融资等各国政府已经或接近达成技术转让、适应气候变化、长期融资等各国政府已经或接近达成共识的问题上。共识的问题上。奥尔还强调,各国应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奉行双轨战略:一方奥尔还强调,各国应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奉行双轨战略:一方面积极推进气候变化谈判;另一方面在谈判未能取得预期成果时,面积极推进气候变化谈判;另一方面在谈判未能取得预期成果时,也要致力于在本国采取切实行动。也要致力于在本国采取切实行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20102010年年1111月月2929日至日至1212月月1010日在墨西日在墨西哥坎昆举行。哥坎昆举行。联合国官员预计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将取得进展联合国官员预计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将取得进展 联合联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图解)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图解图解)小结:小结:小结:小结:全球气候变化课件全球气候变化课件全球气候变化课件全球气候变化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