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性能--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40925043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的性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药的性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药的性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一 单元二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1ppt课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复述四气、五味的概念及其指导意义。能复述四气、五味的概念及其指导意义。2.复述升降浮沉、归经的概念及其指导意义。复述升降浮沉、归经的概念及其指导意义。3.列举毒性的概念,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列举毒性的概念,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2ppt课件【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药物为什么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的药物为什么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的基本作用呢?基本作用呢?q致病致病q脏腑功能失常脏腑功能失常q引起机体阴阳偏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盛偏衰q祛邪去因祛邪去因q协调脏腑经络机能协调脏腑经络机能q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纠正阴阳偏盛偏衰,阴平阳秘阴平阳秘中药的基本作用中药的基本作用发病发病3ppt课件【中药的作用】【中药的作用】中药的中药的治疗作用治疗作用又称为中药的功效;又称为中药的功效;中药的中药的不良作用:不良作用: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副作用和毒性反应。二者是有二者是有区别区别的。的。充分而正确地利用中药的治疗作用,尽充分而正确地利用中药的治疗作用,尽量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量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4ppt课件 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中药的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的性能又称药特征的高度概括。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主要包括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浮沉、毒性等。等。中药的性能含义中药的性能含义5ppt课件一、四气一、四气1.1.四气的含义:四气的含义: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和温热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寒和凉之间、之间、热和温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其它如,其它如,大、微、大、微、平平等形容词等形容词 四气五味四气五味药性寒热不显著,药性寒热不显著,作用缓和,广泛作用缓和,广泛6ppt课件2.四气的确定四气的确定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药性的确定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准。7ppt课件3.四气的阴阳归属四气的阴阳归属温、热温、热-阳阳寒、凉寒、凉-阴阴8ppt课件4.四气的作用四气的作用 寒凉药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主用于阳证、热症和实症。板蓝根、黄作用;主用于阳证、热症和实症。板蓝根、黄芩芩 温热药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主用于阴证、寒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主用于阴证、寒症和虚症。附子、干姜症和虚症。附子、干姜9ppt课件5.四气的意义四气的意义 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如果用寒凉药治寒性病,温热药治热性如果用寒凉药治寒性病,温热药治热性病,则必然要加重病情。病,则必然要加重病情。治则:寒则热之,热则寒之治则:寒则热之,热则寒之10ppt课件 如果当用热药用了温药,或当用寒药用了如果当用热药用了温药,或当用寒药用了凉药,则病重药轻,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凉药,则病重药轻,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反之。的。反之。至于寒热错杂之证,往往采用寒药热药并至于寒热错杂之证,往往采用寒药热药并用。用。对于真寒假热之证,则当以热药治本;对于真寒假热之证,则当以热药治本;11ppt课件1 1五味的含义,就是五味的含义,就是辛、甘、酸、苦、咸辛、甘、酸、苦、咸(涩附于酸、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五种不同的滋味。五种不同的滋味。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各种滋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各种滋味的作用如下:味的作用如下:五五 味味12ppt课件能散:治表证能散:治表证能行:行气(气瘀)、行血(血瘀)能行:行气(气瘀)、行血(血瘀)能开窍:窍闭昏迷,麝香能开窍:窍闭昏迷,麝香润养: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润养: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1 1)辛)辛13ppt课件(2 2)甘)甘能补:虚症能补:虚症能和:和中能和:和中 调和药性调和药性能缓急:能缓急:14ppt课件(3 3)酸)酸 涩涩能敛:收敛、固涩能敛:收敛、固涩止汗止汗止渴止渴15ppt课件(4 4)苦)苦(5 5)咸)咸能泻:清泻、通泄、降泻(降逆)能泻:清泻、通泄、降泻(降逆)能燥:湿证(湿热、寒湿)能燥:湿证(湿热、寒湿)能坚阴:(泻火存阴)能坚阴:(泻火存阴)能软:软坚、散结能软:软坚、散结能下: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能下: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16ppt课件(6)淡)淡就是淡而无味,有就是淡而无味,有渗湿、利尿渗湿、利尿作用。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数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数是淡味。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是淡味。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淡附于甘”。(7)涩)涩有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等作用。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虽用。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虽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五味”。17ppt课件 辛辛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甘甘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止痛、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酸酸 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附(附 :涩涩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能收敛固涩,与酸味作用相似。)苦苦 苦能苦能 泄泄、能、能 燥燥、能、能 坚坚。咸咸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淡淡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总结总结18ppt课件课堂提问:课堂提问:1简述四气、五味的含义。简述四气、五味的含义。2试述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试述五味所表示药物的作用。19ppt课件1.升降浮沉升降浮沉的含义的含义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于机体的不同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于机体的不同趋趋向向,它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是相对而言的,它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是相对而言的,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收敛固藏和泄利二便。升降浮沉升降浮沉20ppt课件升: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势下陷的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势下陷的药物,都有升的作用。药物,都有升的作用。降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势上逆的: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势上逆的药物,都有降的作用。药物,都有降的作用。浮浮:就是轻浮、上行发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就是轻浮、上行发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药物,都有浮的作用。表的药物,都有浮的作用。沉沉:就是重沉、下行泄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就是重沉、下行泄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里的药物,都有沉的作用。里的药物,都有沉的作用。21ppt课件2.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的认定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的认定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气机升降出入发生障碍,机体便处于疾病状态,产生不同的病势趋向。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向下、向外、向内。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向下、向上、向内、向外的作用趋向。22ppt课件3.3.升降与浮沉的作用升降与浮沉的作用 升浮药的作用:升浮药的作用:升阳、发表、散寒、催吐、升阳、发表、散寒、催吐、开窍、透疹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升浮的。开窍、透疹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升浮的。沉降药的作用:沉降药的作用:清热、泻下、利水、收敛、清热、泻下、利水、收敛、止咳平喘、止呃、重镇安神、潜阳、消积导滞止咳平喘、止呃、重镇安神、潜阳、消积导滞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沉降的。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沉降的。特殊性:麻黄、川芎特殊性:麻黄、川芎23ppt课件4.4.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 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性味是从特定角度对中药作用特征的概括,药性味是从特定角度对中药作用特征的概括,药性升降浮沉也是如此。前人往往将性味作为影响和性升降浮沉也是如此。前人往往将性味作为影响和确定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重要因素。确定药物升降浮沉性质的重要因素。24ppt课件5.5.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指导意义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指导意义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正常;或因势利导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有助于祛邪外出。病邪在上表的病邪在上表的病邪在下、在内的病邪在下、在内的病势上逆者病势上逆者病势下降者病势下降者25ppt课件6.6.升降浮沉与性味、用药部位及质地轻重的升降浮沉与性味、用药部位及质地轻重的关系关系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李时珍李时珍7.7.升降浮沉的变化升降浮沉的变化与炮制有关与炮制有关与其它药合用与其它药合用引经药引经药26ppt课件课堂提问:课堂提问:1简述升降与浮沉的作用特点。简述升降与浮沉的作用特点。2试述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试述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27ppt课件1.归经:归经:是药物对人体某部分的是药物对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选择性作用,作用,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用 主要对某一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主要对某一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则作用较小,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它经则作用较小,甚至没有作用。甚至没有作用。归归 经经28ppt课件黄芩,清肺热黄芩,清肺热黄连,泻心火黄连,泻心火龙胆草,泻肝火龙胆草,泻肝火寒,清热泻火寒,清热泻火29ppt课件2.归经理论的形成归经理论的形成 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有的偏于清肝同属性寒清热的药物,有的偏于清肝热,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热或清热,有的偏于清胃热,有的偏于清肺热或清心热;同属补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肝、心热;同属补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肝、补肾的不同。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补肾的不同。反映了药物在机体产生效应的部位各有侧重。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系统部位各有侧重。将这些认识加以归纳,系统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化,便形成了归经理论。30ppt课件 味酸味酸-能入肝能入肝 味苦味苦-能入心能入心 味辛味辛-能入肺能入肺 味甘味甘-能入脾能入脾 味咸味咸-能入肾能入肾五味与五脏五味与五脏31ppt课件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性反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必须甚至可危及生命。为了确保用药安全,必须认识中药的毒性,了解毒性反应产生的原因,认识中药的毒性,了解毒性反应产生的原因,掌握中药中毒的解救方法和预防措施。掌握中药中毒的解救方法和预防措施。4毒性毒性32ppt课件课堂提问:课堂提问:1.毒性的古今含义有何不同?毒性的古今含义有何不同?2.使用毒药的注意事项?使用毒药的注意事项?33pp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