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绝经前后诸证课件

上传人:20022****wzdgj 文档编号:240923815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辨证论治绝经前后诸证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辨证论治绝经前后诸证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辨证论治绝经前后诸证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推资源库针推资源库中妇子库中妇子库针推资源库中妇子库第七章月经病第七节第七节 绝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制作人:徐莹制作人:徐莹五、辨证论治第七章 月经病第七节 绝经前后诸证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常见的有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常见的有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的病因病机虚的病因病机。复习:复习:绝经前后诸证常见的绝经前后诸证常见的病因病机有哪些?病因病机有哪些?五、辨证论治常见的有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的病因病机。复习:绝经前后五、辨证论治辨清阴阳属性辨清阴阳属性 辨证 要点:平调肾中阴阳平调肾中阴阳 治疗 原则:五、辨证论治 辨证 治疗主主要要证证候候 1肾阴虚 妇科主候:妇科主候:经断前后,头晕耳鸣,阵发性烘热汗出。经断前后,头晕耳鸣,阵发性烘热汗出。全身证候:全身证候:五五心心烦烦热热,腰腰膝膝酸酸痛痛,足足跟跟疼疼痛痛,月月经经紊紊乱乱,量量或或多多或或少少,经经色色鲜鲜红红,或或皮皮肤肤干干燥燥、瘙瘙痒痒,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口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脉: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舌红、少苔,脉细数。五、辨证论治主 1肾阴虚妇科主候:五、辨证论治熟地熟地 山药山药 枸杞枸杞 山茱萸山茱萸 茯苓茯苓 炙甘草炙甘草 1肾阴虚 五、辨证论治治法:治法:滋养肾阴,佐以潜阳。滋养肾阴,佐以潜阳。方药:方药:左归饮(左归饮(景岳全书景岳全书)加制)加制首乌、龟板。首乌、龟板。熟地 山药 枸杞 山茱萸 茯苓 炙甘草 1肾阴虚熟地:熟地:重用,滋肾益精;枸杞、山茱萸:枸杞、山茱萸:补肾养肝;山药、茯苓、炙甘草:山药、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补后天以养先天;制首乌、龟板:制首乌、龟板:滋阴潜阳,补益冲任。左左归归饮饮 全方:共奏滋阴潜阳 之效。1肾阴虚 五、辨证论治熟地:重用,滋肾益精;左归饮 1肾阴虚五、辨证论治若皮肤瘙痒者:若皮肤瘙痒者:酌加蝉蜕、防风、海桐皮、玉竹等以润燥疏风;若头痛、眩晕较甚者:若头痛、眩晕较甚者:加天麻、钩藤平肝熄风。加加减减 1肾阴虚 五、辨证论治若皮肤瘙痒者:酌加蝉蜕、防风、海桐皮、玉竹等以润燥疏风;加减主主要要证证候候妇科主候:妇科主候:经断前后,腰膝酸冷,或经行量多,经色淡黯,或崩中漏下,或面浮肢肿;全身证候:全身证候:面色晦黯,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或夜尿多,小便频数或失禁,或带下清稀。舌脉:舌脉:舌淡或胖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沉迟无力。2肾阳虚 五、辨证论治主妇科主候:2肾阳虚五、辨证论治肉桂 附子 山药 枸杞 熟地 杜仲 山茱萸 鹿角胶 菟丝子 当归五、辨证论治治法:治法:温肾扶阳。方药:方药:右归丸(景岳全书)去当归、制附子,加仙茅、仙灵脾、覆盆子。2肾阳虚 肉桂 附子 山药 枸杞 熟地 杜仲 右右归归丸丸全方全方:共奏共奏温补温补肾阳,肾阳,填精填精止遗止遗之功。之功。2肾阳虚 附子、肉桂、鹿角胶附子、肉桂、鹿角胶:为君药,温补肾阳,填精补髓;熟地黄、枸杞、山茱萸、山药熟地黄、枸杞、山茱萸、山药:滋阴益肾,养肝补脾;菟丝子菟丝子: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杜仲杜仲: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当归:当归:养血和血,助鹿角胶以补养精血。五、辨证论治右归丸全方:共奏温补肾阳,填精止遗之功。2肾阳虚附子、肉 若兼月经量多或崩中漏下者:若兼月经量多或崩中漏下者:加鹿角霜、赤石脂、补骨脂以增温肾固冲止崩之功;若兼见纳呆便溏,或泄泻日久,甚或五若兼见纳呆便溏,或泄泻日久,甚或五更泄泻等脾肾阳虚证时更泄泻等脾肾阳虚证时:方用右归丸合理中丸去当归。加加减减五、辨证论治 2肾阳虚 若兼月经量多或崩中漏下者:加鹿角霜、赤石脂、补骨脂以主主要要证证候候 3肾阴阳两虚 妇科主候:妇科主候:绝绝经经前前后后,月月经经紊紊乱乱,量量或或多多或或少少,乍乍寒寒乍热,烘热汗出。乍热,烘热汗出。全身证候:全身证候:腰背冷痛,头晕耳鸣,健忘。腰背冷痛,头晕耳鸣,健忘。舌脉: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五、辨证论治主 3肾阴阳两虚妇科主候:五、辨证论治旱莲草旱莲草 女贞子女贞子仙茅仙茅 仙灵脾仙灵脾 巴戟天巴戟天 知母知母 黄柏黄柏 当归当归 3肾阴阳两虚 五、辨证论治治法:治法:阴阳双补。阴阳双补。方药:方药:二至丸(二至丸(医方集解医方集解)合二仙)合二仙汤(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中医方剂临床手册)加)加生龙骨、生牡蛎。生龙骨、生牡蛎。旱莲草 女贞子 3肾阴阳两虚五、辨证论治治法:阴阳双补。二至丸:二至丸:补肾养肝;仙茅、仙灵脾、巴戟天: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黄柏、知母:泻肾火、滋肾阴;当归:当归:养血和血,调理冲任。二二至至丸丸合合二二仙仙汤汤 全方:共奏阴阳双补 之效。五、辨证论治 3肾阴阳两虚 二至丸:补肾养肝;二至丸合二仙汤 五、辨证论治 3肾阴阳两若便溏者:若便溏者:去当归,加茯苓、炒白术、薏苡仁以健脾止泻;若腰背冷痛较重者:若腰背冷痛较重者:加川椒、桑寄生、川断、杜仲以补肾强腰。加加减减五、辨证论治 3肾阴阳两虚 若便溏者:去当归,加茯苓、炒白术、薏苡仁以健脾止泻;加减五、谢 谢!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