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第一部分--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0921479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第一部分--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中考语-第一部分--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中考语-第一部分--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家好大家好1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成绩基石八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文言文文言文2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第1篇 与朱元思书3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考情检索:近六年未考。4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一、熟记文学常识一、熟记文学常识与朱元思书选自_艺文类聚_,作者_吴均_,_南朝梁_(朝代)文学家。二、掌握特殊文言字词二、掌握特殊文言字词1 1通假字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通“_啭_”,鸟叫声)(2)窥谷忘反(通“_返_”,返回)2 2一词多义一词多义要点梳理1.穷蝉则千转不穷 停止欲穷其林 穷尽2.绝 猿则百叫无绝 停止,消失 天下独绝 绝妙5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三、解释重点文言字词三、解释重点文言字词1天山共色_一样的颜色_2从流飘荡_顺、随_3一百许里_左右_4互相轩邈_往高处、往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_5鸢飞戾天者_至_6横柯上蔽_树木的枝干_6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四、翻译重点句子四、翻译重点句子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势若飞奔的马。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相比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的山峰。五、背诵默写重点句子1文中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_游鱼细石,直视无碍。_2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生命力的句子是_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_3表现作者触景生情,因情明志,情不自禁发出感叹的句子:_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_7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即时过关1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D)A文章开头“风烟”作两个词理解为妥。骈文是讲究对仗的,这两句是一对偶句,下句“天山共色”与上句“风烟俱净”对仗,“天”和“山”为两个词,“风”和“烟”也该指的是风和雾。B“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不仅写出了山的形貌,而且赋予其生命活力,使它们显得生龙活虎,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节奏。C作者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D此文从头到尾没有直接写到“人”,但读来却使我们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作者的感情和作者的评价体现于文章的首尾,并自然而然地感染着读者。8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9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第2篇 五柳先生传10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一、熟记文学常识一、熟记文学常识五柳先生传选自_陶渊明集_,作者_陶渊明_,_东晋_(朝代)著名诗人。二、掌握特殊文言字词二、掌握特殊文言字词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_知道_)要点梳理考情检索:近六年未考。11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三解释重点文言字词三解释重点文言字词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处所_2因以为号焉_以之为_3好读书,不求甚解_喜欢_4每有会意_体会、领会_5亲旧知其如此亲:_亲戚_旧:_旧交、旧友_6或置酒而招之_有时_7造饮辄尽_就_8期在必醉_期望_9曾不吝情去留曾不:_竟不_吝情:_舍不得_10环堵萧然环堵:_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_萧然:_空寂_11晏如也_安然自若的样子_12以此自终_过完自己的一生_13不戚戚于贫贱_忧愁的样子_14不汲汲于富贵_心情急切的样子_15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辈、同类_16衔觞赋诗_酒杯_12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四、翻译重点句子四、翻译重点句子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他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2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常常以写文章来使自己快乐,文中稍微显露出自己的志趣。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五、背诵默写重点句子五、背诵默写重点句子1文中总写五柳先生思想性格的句子:_闲静少言,不慕荣利。_2文中展现五柳先生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句子:_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_3黔娄之妻有言:“_不戚戚于贫贼,不汲汲于富贵。_”13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即时过关1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D)A本文是陶渊明托名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画像。B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自己)读书、饮酒、写文章的三大志趣。C文章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突出了其高洁的志趣和人格,使笔调诙谐。D文章最后两句设问的话是赞语的实质,与“不慕名利”相照应,体现了五柳先生的特点和优点。2下列关于五柳先生传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到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14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第3篇 马说15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一、熟记文学常识一、熟记文学常识马说选自_韩愈文选_,作者_韩愈_,_唐_朝著名文学家。二、掌握特殊文言字词二、掌握特殊文言字词1 1通假字通假字(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_饲_”,喂)(2)才美不外见(通“_现_”,显露、表现)(3)食之不能尽其材(通“_才_”,才能)(4)其真无马邪(通“_耶_”,吗)要点梳理考情检索:近六年未考。16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2 2一词多义一词多义1.策执策而临之 马鞭策之不以其道 用鞭子打2.能 虽有千里之能 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够3.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 食之不能尽其材 通“饲”,喂养4.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的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音节助词,无实义执策而临之 代词,文中指千里马17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三解释重点文言字词三解释重点文言字词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_只是_2骈死于槽枥之间_两马并驾_3不以千里称也_著称_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犹,尚且_5执策而临之执:_握_临:_面对_6一食或尽粟一石_顿_7策之不以其道_正确的方法_8食之不能尽其材_竭尽_18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四、翻译重点句子四、翻译重点句子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只是辱没在做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鞭打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又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五、背诵默写重点句子五、背诵默写重点句子1本文的总领句:_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_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_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_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19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即时过关对本文写作意图概括正确的一项是(B)A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识别和选拔人才的困难及其严重危害。B本文就有无千里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讽喻当时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选拔人才,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心情。C本文借千里马因不遇伯乐而被埋没于世的故事,说明了众多的才智之士不得重用的真正原因在于没有遇到像伯乐那样知人善任的人。D本文就有无千里马问题反复进行论述,说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以呼吁社会能有更多的像伯乐那样的人,使天下人才各得其用。20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第4篇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21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考情检索:2017年5题A项考查默写;2016年考查课内阅读;2015年3题C项考查“质”“请”的解释。22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23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一、熟记文学常识一、熟记文学常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_宋濂_,_明初_文学家。序,文体名,本文是一篇_赠序_。二、掌握特殊文言字词二、掌握特殊文言字词1 1通假字通假字(1)四支僵劲不能动(通“_肢_”)(2)同舍生皆被绮绣(通“_披_”,穿)2 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腰白玉之环(名词用作动词,_腰佩_)(2)日再食(名词用作状语,_每天_)(名词用作动词,_给吃_)(3)无鲜肥滋味之享(形容词用作名词,_鲜鱼和肥肉_)要点梳理24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3.3.一词多义一词多义4 4古今异义古今异义(1)尝趋百里外(古义:_跑到_;今义:快走)(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古义:_这_;今义:常用作判断词)(3)走送之(古义:_跑_;今义:行走)(4)媵人持汤沃灌(古义:_热水_;今义:食物煮熟后的汁水)(5)无从致书以观(古义:_得到_;今义:达到,实现)25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三、解释重点文言字词三、解释重点文言字词1余幼时即嗜学_酷爱,喜爱_2弗之怠_懈怠,放松_3益慕圣贤之道_更加_4不敢稍逾约_超过_5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担心_6援疑质理援:_引,提出_质:_询问_7俟其欣悦_等待_8未尝稍降辞色辞:_言语_色:_脸色_9或遇其叱咄_训斥,呵责_10负箧曳屣_背_11持汤沃灌_浇洗_12略无慕艳意_毫无_13右备容臭_气味,这里指香气_14烨然若神人_光彩照人的样子_15缊袍敝衣缊:_旧絮_敝:_破_26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四、翻译重点句子四、翻译重点句子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抄写完了,赶快跑去把书送还,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3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奔走在深山大谷中。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意思。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我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五、背诵默写重点句子五、背诵默写重点句子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_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_手自笔录_,_计日以还_。2或遇其叱咄,_色愈恭_,_礼愈至_,_不敢出一言以复_。3以中有足乐者,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27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即时过关2016泰安,第1417题,8分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完成完成1 14 4题。题。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28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1对文章第一段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A|B|C|D|2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A写出了“我”的求知若渴。B表现了老师的脾气暴躁。C写出了“我”的胆小怯懦。D表现了老师的德隆望尊。29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3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作者求学艰难的一项是(D)无从致书以观无硕师名人与游益慕圣贤之道门人弟子填其室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处其间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因得遍观群书ABC D4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A善用对比是本文的特色,通过“我”和“同舍生”的对比,突出了“我”求学的快乐。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写出了学馆条件之差,反衬了“我”学习的刻苦。C学习生活的艰苦没有动摇作者的求学意志,他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终于学有所成。D本文是一篇赠序,作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求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30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第5篇 小石潭记31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考情检索:2016年6题B项考查默写。32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33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一、熟记文学常识一、熟记文学常识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_柳宗元_,字子厚,河东人,_唐_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二、掌握特殊文言字词二、掌握特殊文言字词1 1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_使凄凉;使寒冷_)(2)斗折蛇行(名词用作状语,_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_)(3)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用作状语,_像狗的牙齿一样_)要点梳理34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2 2一词多义一词多义1.清水尤清冽 清澈以其境过清 凄清2.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由,自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跟随3.可 潭中鱼可白许头 大约 不可久居 可以35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三、解释重点文言字词三、解释重点文言字词1伐竹取道_砍_2水尤清冽尤:_格外_冽:_凉_3卷石底以出_弯曲_4为坻_水中高地_5为屿_小岛_6为嵁_不平的岩石_7青树翠蔓_翠绿的藤蔓_8佁然不动_呆呆的样子_9俶尔远逝_忽然_10往来翕忽_轻快敏捷的样子_11隶而从者_跟随_12犬牙差互_参差不齐_13悄怆幽邃_忧伤的样子_36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四、翻译重点句子四、翻译重点句子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里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五、背诵默写重点句子五、背诵默写重点句子1点明小石潭潭水特征的句子:_水尤清冽_。2描写潭中鱼动静相宜、灵动有趣的句子:_怡然不动_,_俶尔远逝_,_往来翕忽_。3写小石潭周围景色给人的感受的句子:_凄神寒骨_,_悄怆幽邃_。37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即时过关1对于本文的写作手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A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B文章第二自然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C本文的语言简练、生动,运用了大量形象的比喻将景物刻画得细腻、逼真。D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来抒发作者的情感,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B本文的作者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其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山水游记总称为永州八记,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C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幽深冷寂的环境和气氛,意在表现自己孤凄悲凉的思想感情。D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山水的描绘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被贬流放的忧伤怨愤。38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即时过关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作者的游踪。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D第一、二自然段分别写了作者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39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第6篇 岳阳楼记40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考情检索:2017年考查文言文阅读;2016年3题A项考查“一”的解释;6题C项考查默写;2012年3题C选项考查“大观”的意思。41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42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43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一、熟记文学常识一、熟记文学常识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_范仲淹_,_宋_(朝代)政治家、文学家。二、掌握特殊文言字词二、掌握特殊文言字词1 1通假字通假字(1)百废具兴(通“_俱_”,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_嘱_”,委托,嘱咐)2 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百废俱兴(动词用作名词,_荒废了的事业_)(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形容词用作状语,_在之前;在之后_)要点梳理44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3 3一词多义一词多义45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三、解释重点文言字词三、解释重点文言字词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_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_2越明年越:_到_明年:_第二年_3增其旧制_规模_4予观夫巴陵胜状夫:_那_胜状:_胜景,好景色_5朝晖夕阴_日光_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雄伟景象_7前人之述备矣_完备、详尽_8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_虽然如此,那么_极:_远通_9迁客骚人迁客:_降职远调的人_骚人:_诗人_10若夫淫雨霏霏_用在一段话开头以引下文_11连月不开_天气放晴_12浊浪排空_冲向_13去国怀乡_国都_46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14忧谗畏讥谗:_说坏话_讥:_批评指责_15感极而悲者矣_极点_16春和景明_日光_17波澜不惊_起,动_18沙鸥翔集_鸟停息在树上_19锦鳞游泳_鱼_20宠辱偕忘_一起_21把酒临风把:_端_临:_面对_2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品德高尚的人_23或异二者之为_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_2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因为_25是进亦忧,退亦忧进:_居庙堂之高_退:_处江湖之远_26微斯人,吾谁与归微:_没有_归:_归依_47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四、翻译重点句子四、翻译重点句子1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感情。48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7其必曰“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乎。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8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五、背诵默写重点句子五、背诵默写重点句子1政通人和,_百废具兴_。2_朝晖夕阴_,气象万千。3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_浮光跃金_,_静影沉璧_。4文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_不以物喜_,_不以己悲_。5先天下之忧而忧,_后天下之乐而乐_。49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即时过关2017泰安,第1417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14 4题。题。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50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即时过关1下列语句,朗读时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D)A然则/何时/而乐耶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运用了比拟、夸张等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气势宏大、水面宽阔、天气多变的特点。B“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一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连用四字短语,层层渲染,写出了洞庭湖上阴雨连绵的凄楚景象。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洞庭湖恬静幽美的秋天夜景。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古仁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或喜或悲的人生境界。51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3下列关于选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选文第二和第三段,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情境。B选文语言骈散结合,依文章内容而变化,既简洁凝练,又流利畅达,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C选文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在一起,于起承转合之间传达出作者超然物外、心怀天下的理想襟抱。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点明了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豁达乐观的胸襟。4下列诗句与本文作者表达的家国情怀最相近的一句是(A)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52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第7篇 醉翁亭记53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考情检索:2017年5题B项考查默写;2012年5题D项考查默写;2014年3题A项考查“意”的解释。54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55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一、熟记文学常识一、熟记文学常识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作者_欧阳修_,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_宋_(朝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二、掌握特殊文言字词二、掌握特殊文言字词1 1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以为乐_)(2)名之者谁(名词用作动词,_取名,命名_)(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用作状语,_像鸟张开翅膀一样_)要点梳理56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2 2一词多义一词多义57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三、解释重点文言字词三、解释重点文言字词1环滁皆山也_环绕_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_茂盛的样子_3饮少辄醉_就_4醉翁之意不在酒_情趣_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寄托_6云归而岩穴暝_聚拢_7野芳发而幽香芳:_香花_发:_开放_8负者歌于途_背着东西的人_9休于树_在_10山肴野蔌_菜蔬_11宴酣之乐_尽兴地喝酒_12非丝非竹丝:_弦乐器_竹:_管乐器_13弈者胜_下棋_14觥筹交错觥:_酒杯_筹:_酒筹_15颓然乎其间者颓然:_形容醉态_ 乎:_在,于_16树林阴翳_遮盖_17太守谓谁_为,是_58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四、翻译重点句子四、翻译重点句子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至于太阳出来的时候,树林间的雾气就消散了。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浓郁的绿荫。4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因为四季的景色不同,所以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5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59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用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人,是太守啊。五、背诵默写重点句子五、背诵默写重点句子1醉翁之意不在酒,_在乎山水之间也_。_山水之乐_,_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2_风霜高洁_,水落而石出者。3酿泉为酒,_泉香而酒洌_。4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_醉能同其乐_。60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即时过关1对第三自然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2联系全文,从第四自然段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B)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C山水之乐。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61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第8篇 满井游记62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一、熟记文学常识一、熟记文学常识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_袁宏道_,_明_代文学家。二、掌握特殊文言字词二、掌握特殊文言字词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泉而茗者(名词用作动词,_汲泉水_)(名词用作动词,_煮茶喝_)(2)罍而歌者(名词用作动词,_端着酒杯_)(3)红装而蹇者(名词用作动词,_穿着艳装_)(名词用作动词,_骑驴_)要点梳理考情检索:近六年未考。63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三、解释重点文言字词三、解释重点文言字词1余寒犹厉_仍然_2冻风时作_起_3偕数友出东直_和_4局促一室之内_拘束_5未百步辄返_就_6廿二日天稍和_略微_7土膏微润_肥沃_8若脱笼之鹄_天鹅_9如镜之新开_新打开_10波色乍明_刚刚,开始_64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11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_镜匣_12柔梢披风_开,分散_13娟然如拭_美好的样子_14如倩女之靧面_洗脸_15风力虽尚劲_猛,强有力_16然徒步则汗出浃背_湿透_17凡曝沙之鸟_晒_18呷浪之鳞呷:_吸_鳞:_鱼类_19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_才_20夫不能以游堕事_坏、耽误_21而此地适与余近_正好_22恶能无纪_怎能_65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四、翻译重点句子四、翻译重点句子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我才知道郊田野外未必没有春天,可是住在城里的人却没有觉察它啊。2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在这时,薄冰开始融化,水波刚刚发出亮光。3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好得好像擦过一样,鲜明美好而又明媚。五、背诵默写重点句子五、背诵默写重点句子1一望空阔,_若脱笼之鹄_。2凡曝沙之鸟,_呷浪之鳞_,悠然自得,_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_。662独家教育资源为你提供,thank you即时过关1对满井游记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A本文结构松散,是一篇典型的山水小品文。B本文文辞清新简洁,作者直抒胸臆。C本文虽然表达了一种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但也掩饰不了作者失意的苦闷。D本文比喻新鲜、贴切,洋溢着作者游览时的轻松喜悦的心情。2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文章第一自然段先写北国早春没有春天的气息,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写法,暗示渴望出游的心情。B文章第二自然段是写满井景色特征,接着对其进行详细描写,逐层写出郊外早春景色的迷人。C本文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因天气奇寒久未出门,游览满井时抑郁沉闷的无奈心情。D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