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

上传人:vosvybf****vycfil... 文档编号:240921463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四章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第四章11种子植物通常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统称为器官(organ)。在一般情况下,各器官皆具有不同的形态、构造与生理功能。根、茎、叶为营养器官(vegetativeorgan),分别有吸收、贮藏、输导、同化作用,并能使植物获得营养和生长。花、果实、种子为繁殖器官(reproductiveorgan),则有维持植物种族繁衍的作用和功能。本章主要就组成枝系和根系的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部分,分别加以叙述。种子种子根根 茎茎叶叶营养器官的变态营养器官的变态营养繁殖营养繁殖2种子植物通常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2第一节第一节种子萌发与营养器官的发生种子萌发与营养器官的发生一、种子的形态与结构一、种子的形态与结构二、种子的类型二、种子的类型三、种子的寿命与休眠三、种子的寿命与休眠四、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四、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第一节种子萌发与营养器官的发生一、种子的形态与结构二、种子3一、种子的形态与结构一、种子的形态与结构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的,是种子植物特有生殖器官。种子的外部形态随植物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但它们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典型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有的植物种子无胚乳。1 1、胚、胚 胚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原始体,由胚芽、胚根、胚轴、子叶四部分组成。胚芽由生长点和幼叶组成;胚根由生长点和根冠组成;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单子叶植物有一片子叶(裸子植物有 2多片子叶);胚轴是连接胚芽、胚根、子叶的部分,可分为上胚轴(子叶着生处以上至第一片真叶之间的一段)和下胚轴(子叶以下至胚根的一段)。种子萌发后,胚根 主根,胚芽 茎叶,胚轴 根茎的过渡区,子叶 出土或留土,最后消失。一、种子的形态与结构42、种皮、种皮种皮12层是包在种子外面的保护层。成熟的种子在种皮上有种脐,这是种子从果实上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在种脐的一端有小孔,叫种孔。水份容易从种孔进人种子,促进种子萌发。种孔也是种子萌发时,胚根从种皮穿出的地方。种脐的另一端与种孔相对处,有一隆起的脊,略成黑色,称为种脊。及其它附属物等。例如菜豆,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有一个深色的疤痕,这是种脐,它是种子着生在豆荚处的痕迹,在种脐附近有一个小孔,这是种孔。我们用力捏一下种子,就会有水从种孔中流出,说明种孔是水进入种子的门户。种皮很坚韧,具有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的作用。种脐种脐种皮种皮种孔种孔种脊种脊2、种皮例如菜豆,种子凹陷一侧的种皮53、胚乳胚乳胚乳是种子贮藏营养物质的部分,在种子萌发时供胚生长时用。有些植物种子在成熟的过程中,胚乳被胚吸收,而把养料转移到胚的子叶内,所以,成熟后已无胚乳存在,或仅留胚乳的残迹。例如:玉米种子的结构:玉米种子外面也有厚皮。但这一层实际上是由两层组成的,外面一层是果皮,里面一层是种皮。因玉米种子成熟后,果皮和种皮紧贴在一起,不易分开,故看上去只一层。所以,玉米的籽粒实际上是果实,只是习惯上称之为种子。3、胚乳玉米种子外面也有厚皮。但这一层实际6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7二、二、种子的主要类型种子的主要类型 根据胚乳的有无,把种子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两类。一、有胚乳种子一、有胚乳种子 有胚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如双子叶植物蓖麻、烟草、番茄、柿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水稻、玉米、小麦、高粱的种子。二、无胚乳种子二、无胚乳种子 无胚乳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子叶肥厚,贮藏大量营养物质,代替了胚乳的功能,如双子叶植物菜豆、豌豆、花生、棉的种子和单子叶植物慈姑的种子二、种子的主要类型根据胚乳的有无,把种子分为有胚乳8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9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10大多数的单子叶植物,如常见的竹类、稻、麦、玉米及其它禾本科植物的种子,都是有胚乳种子。它们的种皮与果皮愈合,种子不能分离出来,因此,所谓的种子实际上是含有种子的果实,称为颖果。具颖果的单子叶植物的胚乳由两部分组成,紧贴种皮的是糊粉层,糊粉层细胞内累积了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但没有淀粉;糊粉层以内的大部分是含糊粉的胚乳细胞。如:小麦的糊粉层为一层细胞,水稻的糊粉层为13层,甚至56层细胞。大多数的单子叶植物,如常见的竹类、稻、麦、玉米及11三、种子的寿命与休眠三、种子的寿命与休眠(一)种子的生活力与寿命(一)种子的生活力与寿命种子的生活力是指种子能够萌发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种子从发育成熟到丧失生活力所经历的时间称种子的寿命。各类植物种子的寿命差别很大,主要取决于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和贮藏条件(水分、温度)三、种子的寿命与休眠(一)种子的生活力与寿命12(二)种子的休眠(二)种子的休眠给予种子适宜的环境条件仍不能萌给予种子适宜的环境条件仍不能萌发的现象称为种子的休眠发的现象称为种子的休眠。引起休眠的。引起休眠的原因:原因:1.种皮限制(机械束缚):种皮致密坚硬,种皮限制(机械束缚):种皮致密坚硬,透性差。透性差。2.生理后熟:胚未成熟或种子未完全成熟。生理后熟:胚未成熟或种子未完全成熟。3.抵制物质存在:有机酸、生物碱、酚类、抵制物质存在:有机酸、生物碱、酚类、醛类和内源激素脱落酸等抵制物质存在,醛类和内源激素脱落酸等抵制物质存在,影响种子的萌发。影响种子的萌发。(二)种子的休眠13四、四、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一一)种子的萌发种子的萌发种子是有生命的,成熟的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同化和异化作用,就开始萌发,长成幼苗。四、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类型(一)种子的萌发14(二)种子萌发及其条件(二)种子萌发及其条件 1.具萌发力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由休眠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开始萌发生长,形成幼苗,这个过程称为种子萌发。内在条件:种子结构完整,充分成熟。外界条件:充足的水分(种子的一倍或更多)、足够的氧气(通气条件好)和适宜的温度(最适温度2530)。2.种子的萌发过程首先吸水膨胀,种皮由硬变软,透入氧气,促进呼吸,物质分解,供吸收之用。胚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成为主根,然后胚轴伸长,使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形成茎和叶,胚即长成幼苗。先扎根生长有利于幼苗固定和及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料,使幼苗很快独立生长。(二)种子萌发及其条件15(三)(三)幼苗的形态和类型幼苗的形态和类型形态上具有三种主要营养器官根、茎、叶。胚轴的生长情况不同,幼苗出土有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两种基本类型。胚生长形成幼苗时,若下胚轴伸长,把子叶和胚芽推出土面,即形成子叶出土幼苗;(三)幼苗的形态和类型16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17 若下胚轴不伸长,只有上胚轴伸长把胚芽推出土面,则子叶留在土中,因而形成子叶留土幼苗子叶留土幼苗。若下胚轴不伸长,只有上胚轴伸长把胚芽推出土面,则子叶留在18子叶出土幼苗子叶出土幼苗在生产上播种时,要了解各种作物的幼苗类型,对形成子叶出土幼苗的宜浅播,形成子叶留土幼苗的可适当深播。子叶出土幼苗在生产上播种时,要了解各种作物的19第二节第二节根根第二节根20一、根的生理功能一、根的生理功能二、根与根系的类型二、根与根系的类型三、根系在土地壤中的生长与分布三、根系在土地壤中的生长与分布四、根的发育与结构四、根的发育与结构根尖分区和伸长生长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禾本科植物根的解剖结构特点五、侧根的发生五、侧根的发生六、根瘤与菌根六、根瘤与菌根一、根的生理功能三、根系在土地壤中的生长与分布四、根的发育21一、根的生理功能一、根的生理功能 根(root)是种子植物的重要营养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及固着植株两大功能,此外还有贮藏、营养繁殖和生物合成等功能。具研究,在根中能合成蛋白质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合成后能很快地运送到生长的部分,用来合成蛋白质,作为形成新细胞的材料。二、根的来源与根系的类型二、根的来源与根系的类型胚根根系定根不定根主根侧根茎、叶、老根和胚轴直根系须根系一、根的生理功能胚根根系定根主根22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根系系。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直根系由主根和侧根组成,主根明显、粗大、较长,各级侧根依次较小、较短。须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主根生长缓慢或停止,根呈丛生状态,无主次之分。1.定根和直根系定根和直根系种子植物的第一个根是种子内的胚根突破种皮而形成的,称为主根或直根。根产生的各级分支都侧根。主根和侧根合称为定根。由发达的主根和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为直根系。2.不定根和须根系不定根和须根系由植物的茎、叶、老根等处形成的根叫不定根。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根系有直根系和23不定根不定根不定根24三、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与分布三、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与分布根由于发生的部位不同,而分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一株植物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称为根系。根据这三类根在根系中的存在与否和发育程度,而将根系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根据根系在土壤中深入和扩展的情况,分为深根系和浅根系。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与植物生长有很大关系。在自然条件,一般植物根系所占土地面积往往大于茎、叶面积的515倍。深根系的主根发达,垂直向下生长,往往扎入土壤深层;浅根系的主根不发达,侧根和不定根向四面扩张,长度远远超过主根,根系大部分分布在土壤表层。三、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与分布25四、根的发育与结构四、根的发育与结构 根的伸长生长方向是向地的,愈近茎基的部分愈老,离茎基愈远的部分愈幼嫩。伸长生长主要在根尖部分进行。根尖分区和伸长生长根尖分区和伸长生长 根的初生结构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禾本科植物根的解剖结构特点禾本科植物根的解剖结构特点四、根的发育与结构根尖分区和伸长生长26根尖分区和伸长生长根尖分区和伸长生长 每条根从着生根毛处至顶端的一段称为根尖(约0.51厘米)。从先端向后根尖可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根冠根冠是包围在分生区外的帽状结构,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起保护分生区的作用,并可分泌粘液,有利于根尖推进生长。分生区分生区分生区也称为生长点,大部分被根冠包围。是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前端为原分生组织,后部为初生分组织(包括原表皮、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三种)。分生区细胞持续分裂活动,增加根的细胞数目。细胞的主要特点:细胞小,近方形,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细胞排列整齐,无胞间隙。由于生长点的细胞内充满细胞质,因而在外观上其颜色较暗而不透明。根尖分区和伸长生长27根冠根冠为薄壁细胞组成的帽状结构。多数植物根冠细胞内含淀粉体(造粉体)。一般认为这些淀粉体与根的向地性有关。此外,根冠的外层细胞可分泌粘液使根尖易于在土壤颗粒间推进,减少阻力,并保护幼嫩的生长点不受擦伤。根冠为薄壁细胞组成的帽状结构。多数植物根冠细胞内含淀粉体(28伸长区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生长,产生大液泡。后部分化出最早的导管和筛管,是分生区与成熟区的过渡区域。许多细胞迅速伸长,是根尖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根毛区根毛区内部组织全部分化成熟,故也称成熟区。根毛区最显著的特征是表面密被根毛。根毛是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的顶端密闭的管状结构。根毛的形成大大地扩大了根表皮吸收面积,因此,根毛区是根行使吸收功能的主要区域。伸长区细胞逐渐停止分裂,迅速伸长生长,产生大液泡。后部29根尖纵切结构根冠根冠分生区分生区伸长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保护)(保护)(细胞增多)(细胞增多)(细胞伸长)(细胞伸长)(与土壤接触面积(与土壤接触面积增大)增大)根尖纵切结构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保护)(细胞增多)(细胞30 根的初生结构根的初生结构 初生结构的概念:由初生分生组织(原表皮、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细胞经生长和分化形成的各种成熟组织组成的结构称为初生结构。根毛区初生结构从横切面看从外至内可分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表皮表皮表皮包围在成熟区的最外方,常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生活细胞组成,由原表皮发育而来,细胞的长轴与根的纵轴平行。表皮细胞的细胞壁与角质膜均薄,适与水和溶质渗透通过,部分细胞的细胞壁还向外突出形成根毛,以扩大吸收面积,对幼根来说,表皮的吸收作用显然比保护作用更重要,所以根表皮是一种薄壁的吸收组织。植物移栽时,常因损伤根毛而影响成活率。根的初生结构初生结构的概念:由初生分生组织(原31皮层皮层来源于基本分生组织,位于表皮内方,由多层生活的薄壁细胞构成,在幼根中起着贮藏、通气和横向输导的作用。由外至内又分为外皮层、皮层薄壁组织和内皮层三层。外皮层外皮层1至多层排列较紧密的细胞,细胞体积相对较小。根毛和表皮凋萎脱落后,外皮层细胞壁增厚起保护作用。皮层薄壁细胞皮层薄壁细胞为多层较大型的细胞,排列疏松,有明显胞间隙,是幼根贮藏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并有通气作用。内皮层内皮层为皮层最内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细胞的径向壁、横壁上有条木化并栓化的带状增厚,称为凯氏带。凯氏带和细胞质膜牢固结合。内皮层的这种特性对溶质的吸收和输导有密切的关系。即由皮层进入中柱的水分和离子被凯氏带所阻隔,不能通过胞间隙细胞壁或壁与质膜之间进入,而必须全部经过内皮层的质膜及原生质体系统才能进入中柱,起到了选择控制作用。同时也起到了减少水分和溶质的散失而保证源源直接进入导管中。皮层来源于基本分生组织,位于表皮内方,由多层生活的薄32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33凯氏带模式图凯氏带模式图凯氏带模式图34凯氏带电镜图凯氏带电镜图凯氏带处物质运输图径凯氏带处物质运输图径由皮层进入中柱的水分和离子被凯氏带所阻隔,不能通过胞间隙细胞壁或壁与质膜之间进入,而必须全部经过内皮层的质膜及原生质体系统才能进入中柱,起到了选择控制作用。凯氏带电镜图凯氏带处物质运输图径由皮层进入中柱的水分和离子被35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36单子叶植物的内皮内皮层层细胞除外切向壁(外方的细胞壁)以外,其它各面均栓质增厚,所以在横切面呈马蹄形。这种细胞物质很难通过,成为死细胞。在正对中柱木质部的细胞却仍然保留薄壁,不形成栓质增厚,这种细胞称通道细胞(Passa-gecell)。水分和无机盐类可以从通道细胞进入木质部的导管中。单子叶植物的内皮层细胞除外切向壁(外方的细胞壁)以外,其它各37中柱中柱也称维管柱,位于内皮层内方,是根的中轴部分,来源于原形成层,包括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薄壁细胞四个部分,少数植物还有髓。中柱鞘(维管柱鞘中柱鞘(维管柱鞘)中柱的最外层,由1层或几层薄壁细胞组成。有潜在分裂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裂形成侧根、木栓形成层、维管形成层一部分、不定芽、乳汁管等初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 初生木质部位于根的中央主要由导管和管胞组成,横切面呈辐射状,有几个辐射角就叫几原型的木质部,紧接中柱鞘内侧的细胞先分化成环纹或螺纹导管组成原生木质部。位于原生木质部内侧的细胞后分化成梯纹.网纹或孔纹导管组成的后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这种分化方式称为外始式。是根初生结构的重要特征。初生木质部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输导水分和无机盐。中柱也称维管柱,位于内皮层内方,是根的中轴部分,来源于38初生韧皮部初生韧皮部初生韧皮部形成若干束分布于初生木质部辐射角之间,这是幼根维管系统最突出的特征。初生韧皮部主要起输导有机养料的作用,分化成熟方式亦为外始式。原生韧皮部常缺少伴胞,而后生韧皮部主要由筛管与伴胞组成,只有少数植物有韧皮纤维存在。木质部.韧皮部由多种组织的细胞组成,是一种复合组织,但起作用的是筛管和导管这些长管状细胞,所以我们将它们称为维管组织。薄壁细胞薄壁细胞一部分布在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其中一层是由形成层保留的未分化的细胞,将来转变为维管形成层的主要部分。另一部分薄壁细胞位于根的中心,称为髓,起贮藏作用。但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初生木质部分化达到中心,因而缺少髓。初生韧皮部初生韧皮部形成若干束分布于初生木质部辐射角之39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40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41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在完成初生生长之后,便开始了加粗生长。由次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细胞经分裂、生长、分化等活动使根的直径增粗的生长过程称为次生生长的结果。次生分生组织位于根茎的侧面,又叫侧分生组织,它形成的结构就是次生结构。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活动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活动 维管形成层由两个部位发生:主要部分由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的未分化的薄壁细胞转变而成,另一个小部分由正对原生木质部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形成。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切向分裂,向外分化产生次生韧皮部(较少),向内分化产生次生木质部(较多),也进行径向分裂以扩大维管形成层周径。维管形成层只发生一次,发生后可持续活动多年。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42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43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44次生韧皮部主要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射线组成;次生木质部主要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和木射线组成。(贯穿在次生维管组织中呈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称为维管射线,包括韧皮射线和木射线,起横向输导和贮藏作用。)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活动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其活动 木栓形成层第一次一般由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发生。木栓形成分裂活动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者合称周皮。木栓形成层发生后只活动一个生长季,以后每年重新发生,发生位置逐年往内推移,最后由次生韧皮部发生。多年生的根部,由于周皮的逐年产生和死后的积累,而形成较厚的树皮。由于内部组织的增多,外围组织被挤毁消失。多年生老根的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周皮、次生韧皮部、维管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只占最中心极小的一部分)。次生韧皮部主要由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薄壁细胞和45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46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47禾本科植物根的解剖结构特点禾本科植物根的解剖结构特点 禾本科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没有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发生,不产生次生结构,其基本结构与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相似,也分为表皮、皮层、中柱三部分。与双子叶植物比较有如下特点:外皮层细胞层数较多,表皮脱落后,外皮层细胞壁栓化增厚,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内皮层细胞常在凯氏带的基础上发生五面壁增厚,即径向壁和横壁及内切向壁均增厚,只有外切向壁仍然保持薄壁,称马蹄形加厚。正对原生木质部常有一些细胞不发生五面壁增厚,仍保持薄壁,称为通道细胞。禾本科植物根的解剖结构特点48初生木质部常为多原型,中央常有髓。在较老的根中,除初生韧皮部外,包括皮层和中柱在内的所有薄壁细胞都可能发生变化:或裂解形成气腔,或细胞壁木化增厚成为厚壁的类型。初生木质部常为多原型,中央常有髓。49三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课件50五、侧根的发生五、侧根的发生在主根或不定根开始初生生长不久,将产生侧根,侧根上又能依次再长出各级侧根。侧根的形成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和根的支持作用。侧根的发生部位与根木质部的类型有关。侧根多起源于根毛区中柱鞘的一定部位,属于内起源。二原的根中,发生在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三原型和四原型的根正对初生木质部;多原型正对初生韧皮部五、侧根的发生51A.侧根的起源属于内起源,在侧根开始发生时,母根中一定部位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进行平周分裂形成侧根原基进行平周分裂和垂直分裂,其顶端分化为生长点和根冠后部分化出的输导组织与母根维管柱相连最后,侧根原基穿过母根的皮层.表皮形成侧根侧根的起源过程(如图)侧根的起源过程(如图)A.侧根的起源属于内起源,在侧根开始发生时,母根中一定52六、根瘤与菌根六、根瘤与菌根 根根瘤瘤是由根瘤菌(固氮细菌、放线菌)与植物根共生形成的瘤状共生结构,常见于豆科植物。这种共生关系为: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矿物质和水,而根瘤菌则可将空气中的2转变为氨供豆科植物利用。豆科植物的根瘤形成过程如下:1)豆科植物根的分泌物吸引根瘤菌到根毛附近。)根瘤菌使根毛顶端细胞壁溶解,并经此处侵入根毛并在根毛中分裂滋生,聚集成带,其外被粘液所色,同时根毛细胞分泌纤维素包在菌带和粘液外方,形成侵入线。六、根瘤与菌根53根瘤和菌根根瘤和菌根 菌根有三种类型菌根有三种类型:主要有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两种:真菌的菌丝大部分生长在幼根的表面,形成菌根鞘,只有少数菌丝侵入表皮、皮层的细胞间隙中,但不侵入细胞内的称为外生菌根。真菌菌丝侵入皮层细胞内,与细胞的原生质体混生在一起的称为内生菌根。植物幼根的表面和生活细胞内均有真菌的菌丝称内、外生菌丝。菌根菌根 菌根是高等植物根与某些土壤真菌的共生体。菌根所表现的共生关系,是真菌能增加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转化能力。而植物则把其制造的有机物提供给真菌。根瘤和菌根菌根有三种类型:主要有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两种:真54肉眼和放大镜下的根毛肉眼和放大镜下的根毛根毛根毛观察:观察:根的顶端部分是根的顶端部分是什么什么颜色颜色?叫什么?叫什么?根尖根尖根毛呈白色,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根毛呈白色,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一段叫根尖的一段叫根尖。课外观察思考:课外观察思考:肉眼和放大镜下的根毛根毛观察:根的顶端部分是什么颜色?叫55通过观察思考通过观察思考1:细胞增多和细胞伸长最终会:细胞增多和细胞伸长最终会 导致什么结果?导致什么结果?通过观察思考通过观察思考2:根毛的大量形成有什么作用:根毛的大量形成有什么作用?根长长根长长使根成为吸收水份和无使根成为吸收水份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机盐的主要部位。通过观察思考1:细胞增多和细胞伸长最终会导致什么56成熟区及其上部的结构成熟区及其上部的结构 成熟区及成熟区及上部上部根毛脱落根毛脱落导管增多导管增多思考思考:导管增多有什么好处:导管增多有什么好处?成熟区及其上部的结构成熟区及上部根毛脱落思考:导管增多有什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